登陆注册
1681800000025

第25章 魏晋六朝诗(3)

西京乱无象(1),豺虎方遘患(2)。复弃中国去(3),委身适荆蛮(4)。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5)。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6),挥涕独不还(7)。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8)。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9),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10),喟然伤心肝(11)。

【注释】

(1)西京:长安,是西汉时的国都。无象:没有章法、体统。(2)豺虎:指董卓的部将李傕等。遘:造。(3)中国:指中原地区。(4)委身:托身、置身。荆蛮:荆州。古代中原人称南方民族为蛮。因荆州地处南方,故曰荆蛮。(5)追攀:形容依依不舍的样子。攀,攀着车辕恋恋不舍。(6)顾:回头看。(7)挥:挥洒。(8)完:全。这两句是妇人所说的话,说自身还不知怎么办,哪能两相保全,不得已才弃子逃生。(9)霸陵:汉文帝刘恒的陵墓所在地。岸:高地,高冈。(10)悟:领悟。下泉:《诗经·曹风》中的篇名之一,“下泉”,即“黄泉”,“下泉人”喻指汉文帝。(11)喟然:伤心叹息的样子。

【赏析】

后人对于《七哀诗》的“哀”有很多解释,但大都认为所谓哀,便是痛而哀,与人的七情六欲有关。但也有人认为哀主要围绕的主题是音乐上的关系,和韵律有关。总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篇是《七哀诗》其中的一首。写于公元192年,那时长安刚刚经历过一场动乱。

在诗歌中,诗人交代了他远离长安的理由,也在诗歌中道出了长安已经变成了何等模样,“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在诗人离开长安前往目的地的路上,他见到了最为残酷的景象,累累的白骨和荒芜的田野,路边有一饥饿难当的妇人,抱着自己的孩子丢弃在草丛间,回头看时,听到孩子的哭声,妇人洒泪却不回来抱回自己的孩子。妇人自己尚且不知将来要死在何处,如何能母子两全,实在是不得已才抛弃孩子的呀。这些悲哀不是一言可以蔽之的。

这一幕令诗人不忍卒看,于是他骑马加快速度离去,不忍心听到这世间哀号凄惨的声音。

王粲历经苦难,支撑他在乱世中存活下来的便是心中不灭的信念。在他的诗中,萧条凌乱的景象并不可怕,那些凋敝都会过去。然而,此诗所描绘的景象令人揪心,“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何止是诗人自己,后人读到此诗莫不喟然而伤。“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也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经典影像。

从军诗其五(悠悠涉荒路) / 王粲

悠悠涉荒路,靡靡我心愁。四望无烟火,但见林与丘。城郭生榛棘,蹊径无所由(1)。雚蒲竟广泽(2),葭苇夹长流。日夕凉风发,翩翩漂吾舟。寒蝉在树鸣。鹳鹄摩天游(3)。客子多悲伤,泪下不可收。朝入谯郡界(4),旷然消人忧。鸡鸣达四境,黍稷盈原畴。馆宅充鄽里,士女满庄馗(5)。自非贤圣国,谁能享斯休。诗人美乐土,虽客犹愿留。

【注释】

(1)蹊径:小路,野径。(2)雚蒲:芦苇和蒲草。泛指水草。(3)鹳鹄:指鹳与鹄。其形瘦长,飞翔极高。(4)谯郡:指谯县,古县名,秦朝设置,在今安徽省亳县一带。(5)庄馗:四通八达的道路。馗,同“逵”。

【赏析】

这首《从军诗》分为了两部分,前半部分描写了山河破碎的荒芜景象,而后半部分则是对未来寄予了深切的厚望。

王粲善于诗赋,更有过目不忘之才能。对功名的急迫渴望,王粲毫不掩饰。在曹操帐下,王粲得到了从未有过的重视,谁说凋敝的王朝就注定荒芜一切。王粲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的才气在曹操这里得到了完全的发挥,虽然曹操帐下人才济济,但王粲还是凭借着他的光辉赢得了曹操的赞赏,而他自己对于曹操的知遇之恩也是感恩戴德,他曾说:“帝王虽贤,非良臣无以济天下。”

文人自古以来便是以悲悯情怀为重的,王粲也不例外。就在跟随曹操征讨东吴的路途上,王粲写下了《从军诗》,这首便是其中之一。虽然是描述了动荡的汉末年月,但却是从侧面抒发了希望可以拥有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生活在那个战乱的年代,诗人与众生一样不可避免地要历经磨难,但是王粲并不绝望,他在艰险磨难之中,看到了未来的乐土,那里是让他的忧愁烟消云散的地方。

杂诗(甘暮游西园) / 王粲

甘暮游西园,冀写忧思情。曲池扬素波。列树敷丹荣。上有特栖鸟(1),怀春向我鸣。褰袵欲从之(2),路险不得征。徘徊不能去,伫立望尔形。风飚扬尘起,白日忽已冥。回身入空房,托梦通精诚。人欲天不违,何惧不合并?

【注释】

(1)特:单的、独的,这里指没有配偶的鸟。(2)褰:揭起,撩起(衣服)。袵:同“衽”。

【赏析】

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人从游园写起,借景抒情,在弯曲的池水中,成行的木丛里,将满心的愁绪托付给了这一片赏心悦目的景色。明代文人王夫之有言道:“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王粲正是这样做的。他以文人独有的清明内心和坚强的自我意识,以及细腻的情感,将他对人世间无常情感的看法,无论是赞许还是误解,都一一地描摹在心。

诗人以细腻的感情触角,想象到“上有特栖鸟,怀春向我鸣”。由树上孤独的飞鸟,想到了远方的友人。如同在对他召唤一般哀鸣,所以诗人快步向前,希望可以追随上这份召唤的脚步。

但却是道路险阻,举步维艰。游园之内自然不会难行,所以诗人隐喻的是世间动乱,难以前行,在这一首诗歌中,诗人将自己的幽思和社会的动荡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当现实与理想交织之后,所带来的冲击已经能掀起惊天的波浪。

由虚入实,王粲的内心情感随着诗句的延续而延伸下来,在无法抗拒的恶劣环境中,王粲最终也只得选择退回房中,暗自哀叹:“人欲天不违,何惧不合并?”怀揣着这样矛盾的心情,明明担心难以与友人再度重逢,却偏偏还要安慰自己这有什么可怕的呢?纠结的内心在摇摆的世风中孤独地摇曳,深沉含蓄。

王粲的这一首《杂诗》哀婉动人,全诗直抒胸臆,将对友人的深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比起刘桢的《赠徐干》来,多了几分哀思,少了几分愤慨。长歌哀叹,有时却是要比恸哭更悲凄。

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 / 陈琳

作者简介

陈琳(?—公元217年),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淮安东南)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诗、文、赋皆能,代表作有《饮马长城窟行》、《为袁绍檄豫州文》、《武军赋》等。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1)。官作自有程(2),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3),何能怫郁筑长城(4)。长城何连连(5),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6),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善侍新姑嫜(7),时时念我故夫子(8)。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9)。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结发行事君(10),慊慊心意关(11)。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注释】

(1)慎:小心。稽留:滞留。太原卒:从太原地区调来服役之人。(2)官作:政府的工程。程:期限。(3)格斗:短兵相接的搏斗。(4)怫郁:烦闷。这一句和前一句意谓:男子宁可与敌人搏斗而死,怎能憋一肚子气而在这里修筑长城呢!(5)连连:绵长的样子。(6)边城:亦指长城。健少:健壮的年轻人。(7)姑嫜:古时如用称呼丈夫的父母,即今日的“公婆”。(8)故夫子:原来的丈夫。上面四句是戍卒劝妻子改嫁的信中之语。(9)鄙:薄。(10)结发:古时男子二十束发而冠,以示成年。(11)慊慊:怨恨的样子。关:牵系。

【赏析】

这首诗用乐府旧题,以秦代统治者驱使百姓修筑长城的史实为背景,通过筑城役卒夫妻对话,揭露了无休止的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中用书信往返的对话形式,揭示了男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彼此间地深深牵挂,赞美了筑城役卒夫妻生死不渝的高尚情操。语言简洁生动,真挚感人。

全诗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1~8句),写筑城役卒与长城吏的对话:“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让马饮水,只得到那长城下山石间的泉眼,那里的水是那么的冰冷,以致都伤及到了马的骨头里。“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一位筑城役卒跑去对监修长城的官吏恳求说:你们千万不要长时间地滞留我们这些来自太原的役卒啊!“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监修长城的官吏说:官府的工程自有一定的期限,哪能由你们说了算!赶紧拿起工具,大家一齐唱打夯的号子,尽力干活去吧!“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筑城役卒心里想:堂堂大丈夫,宁愿上战场在与敌人的厮杀中为国捐躯,怎么能够满怀郁闷地一天天修筑长城呢?

第二层(9~12句),承上启下:“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长城啊长城,是那么的蜿蜒曲折,它一直连绵了三千里远。“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边城多的是健壮的年轻男人,家中大多只剩下独居的女人了。

第三层(13~28句),写筑城役卒与妻子的书信对话:“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这位筑城役卒写信给在家的妻子说:你赶紧趁年轻改嫁吧,不必留在家里等了。“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你要好好服侍新的公公婆婆,也要时时想念着原来的丈夫啊!“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妻子在送往边地的信中说: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你这时候还说出这么浅薄的话来?“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筑城役卒回信说:我自己处在祸难当中,也许今生我们再也没有团圆的可能了,为什么要去拖累别人家的女儿呢?“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将来如果你生了男孩,千万不要去养育他;如果生下女孩,就精心地抚养她吧!“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你难道没看见长城的下面,尸骨累累,重重叠叠地相互支撑着,堆积在一块吗?“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妻子回信说:我自从结婚嫁给你,就一直伺候着你,对你身在边地,心里虽然充满了哀怨,可时时牵挂着你啊。“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现在我明明知道在边地筑城是那么的艰苦,我又怎么能够自私地图谋长久地保全自己呢?

这首《饮马长城窟行》一直是魏晋诗歌史上的名篇,给那个黑暗的年代增添了少许的光亮。以人性的光辉展示给世人一份明媚的情感。也可以说,这是陈琳一览民间疾苦,然后将自身所受之苦相融合,迸发出的情感汇总。

驾出北郭门行(驾出北郭门) / 阮瑀

作者简介

阮瑀(约公元165—212年),字元瑜,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汉魏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所作章表书记很出色,名作有《为曹公作书与孙权》。诗歌语言朴素,往往能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问题。年轻时曾受学于蔡邕,被蔡邕称为“奇才”。阮瑀的音乐修养颇高。

驾出北郭门(1),马樊不肯驰(2)。下车步踟蹰,仰折枯杨枝。顾闻丘林中(3),噭噭有悲啼(4)。借问啼者出(5),何为乃如斯?亲母舍我殁,后母憎孤儿。饥寒无衣食,举动鞭捶施(6)。骨消肌肉尽,体若枯树皮。藏我空室中,父还不能知。上冢察故处,存亡永别离。亲母何可见,泪下声正嘶(7)。弃我于此间,穷厄岂有赀(8)?传告后代人(9),以此为明规。

【注释】

(1)北郭门:城郭北门。郭,外城。古时坟地多建于城郭北门。(2)樊:马因过度负重而不肯再走。(3)顾:回头听到。(4)噭噭(jiào):悲啼的声音。(5)出:谁。(6)举动:动辄。捶:用以鞭马的木棍。(7)嘶:破声,这里指哭至嘶哑。(8)穷厄:穷困。赀:同“资”,财富。(9)传告:规诫。

【赏析】

这一首诗歌属于乐府题材,被北宋末期的学者郭茂倩收录在《乐府诗集》中,列入了其中的“杂曲歌辞”中。题目由古诗中“驱车上东门,遥望北郭墓”一句引申而来。阮瑀借此诗描写了一个孤儿遭到继母虐待的故事。

整首诗歌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身份出现,令读者看到后愈发显得真实。作者驾着马车奔驰在道路上,却在一处树林间听到嘤嘤的哭声,十分悲苦。于是,作者下车查看,只见一个孩童哭坐于一处孤坟上。

这是铺垫,继而从作者的发问引发到高潮,孩童哭诉自己忍受虐待的经过,使得听者流泪,闻者伤心。最后再回到孩童生母的坟墓前。但已经是天人两隔,生离死别地分开了,所以这样的悲痛更加使人无奈。读完整首诗歌,再看看天上明月,已经变了模样,身后时光流转,原来之前的世界中,还发生过这样辗转难测的往事。

酒德颂(有大人先生者) / 刘伶

作者简介

刘伶(生卒年不详),字伯伦,“竹林七贤”之一。曾为建威参军。晋武帝泰始初,对朝廷策问,强调无为而治,以无能罢免。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颂》,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诞之情趣,对传统“礼法”表示蔑视。

有大人先生者(1),以天地为一朝(2),万朝为须臾,日月为扃牖(3),八荒为庭衢(4)。行无辙迹(5),居无室庐,幕天席地(6),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7),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

有贵介公子,缙绅处士,闻吾风声(8),议其所以。乃奋袂攮襟(9),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先生于是方捧罂承槽(10),衔杯漱醪(11)。奋髯箕踞(12),枕曲借糟(13),无思无虑,其乐陶陶(14)。兀然而醉,豁尔而醒(15)。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16)。

【注释】

(1)大人先生者:德行高尚的老先生。(2)朝:天。(3)扃牖(jiōng yǒu):门窗。(4)庭衢(qú):庭道。(5)辙迹:轨迹。(6)幕天席地:以天为幕,以地为席。(7)卮、觚(gū):饮酒的器具。(8)风声:名声。(9)奋袂攮襟:敛起袖子,绾起衣襟。(10)方:正。(11)醪(láo):浊酒。(12)奋:拨弄。髯:胡须。(13)曲(qū):酒曲。(14)陶陶:悠然自得的样子。(15)豁尔:猛然。(16)蜾蠃(guǒ luǒ):细腰蜂。螟岭:螟蛾的幼虫。

【赏析】

魏晋人嗜酒,而以“竹林七贤”尤甚。但借酒消愁的成分居多,唯有刘伶却多引以为乐趣,在一次酒醉之后,他写下上面这篇二百余字的《酒德颂》,本作自赏用途,不想成了亘古妙文,把喝酒升华到了一种玄奥的境界。

该篇颂里的主人公是个德行高尚的老先生,也可以说是刘伶本人。在文章的起始处,老先生便称自己喝酒喝到一种超凡的境界。他可以把天地开辟作为一天,把万年作为须臾之间,把日月作为门窗,把天地八荒作为庭道;行走没有一定轨迹,居住无一定房屋。他还能以天为幕,以地为席,放纵心意,随遇而安。一个人可以“以天为被,以地为席”,随遇而安到此等程度,该算得上是非常逍遥的人了。

接着在第二段,作者写道:“有贵介公子,缙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由于他的行为乖张,有很多人时常在人前折损他。刘伶并不是不以为然,时常反唇相讥,激动时便跳起来敛袖挽襟,张目怒视,咬牙切齿予以反驳:礼仪法度又算得了什么,真正的是非自有公道人心去判定。

骂够之后,刘伶仍然继续衔杯痛饮,直到酒醉,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困了便睡,醒了便饮,什么四时寒暑、声色赀利,都像脚下随波逐流的“江汉之载浮萍”,都如“蜾蠃之与螟蛉”,渺小得不值一提。全文洋洋洒洒,尽是作者不羁的风度。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夜中不能寐) / 阮籍

作者简介

阮籍(公元210—263年),字嗣宋,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三国魏诗人,“竹林七贤”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其代表作品有“咏怀八十二首”、《采薪者歌》。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1),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2),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3)。

【注释】

同类推荐
  •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去其糟粕”的原则,主要依据雍 正八年芥子园《笠翁一家言全集》本并参照康熙十年翼圣堂本,选取了《闲情偶寄》的《词曲部》、《演习部》的几乎全部文字,《居室部》的大部分 文字,包涵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内容。本书编选校注点评者本着“取其精华,其他各部的少量文字,约十万言,占全书篇幅的二分之一。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闲情偶寄》是清初文人李渔的一部所谓寓“庄论”于“闲情”的“闲 书”,对书中个别难懂的字句,尤其是典故、术语、人名和地名等等,尽量详细地作了注释
  •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是特别针对现代初阶唐诗爱好者而编辑的唐诗选本,是新时代的唐诗基本读本。注讲上以言简意赅为标准,对入选作品仅作必要的注讲,讲清楚需要注意的字音、字义、典故、修辞、背景,易读易查,使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花最少的气力理解一篇作品。
  •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德富芦花以“美的农民”的身份,将自己的全部身心融入大自然中,践行着自己“自耕自食,晴耕雨读”的生活理念。其作品以独特的观点探讨社会与个人、自然与人类等主题,被定为近代日本国民实行“情感教育”的通读书目。读本书,你可以随着德富芦花的文笔,走近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原野,白云缱绻的天空,长满花草的山岗,清澈见底的小溪。在以文字点染大自然的山野林木、霜晨月夜、倒影炊烟的同时,并不忘人生的现实一面。
  • 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狼的故事

    狼的故事

    ,本书由几十个独立的“狼故事”组成。首次破译了关于狼的诸多密码
热门推荐
  • 混在民国

    混在民国

    胆小。怕死,贪财。他,没有宏图大志,更没有改变世界的雄心。他,穿越百年,却不知历史,只想吃喝玩乐。他,遇到危险,第一个念头便是自己逃命,什么国家、民族,远远没有自己小命重要。在这个乱世,种种巧合之下,他竟然飞黄腾达,实现很多英雄志士没有实现的梦想。
  • 贪杯娘子戏郎君

    贪杯娘子戏郎君

    【事出有因】:嗜酒如命,二十一世纪古灵精怪的少女,医学界的天才,年方二十就名躁天下的一级整容大师苏菲,因为一次意外的醉酒事件,一时失手,将一个因黑帮火拼而毁容的黑道大哥休整得太过奶油,失了男人威信,被千里追杀,不幸坠入山崖,穿越到了名不见经传的东起国,故事由此拉开帷幕…【文案】:东起国盛产美男子,尤以四大美男闻名天下,平常女儿家,只要能被四大美男其中一人看上一眼,已觉生而无憾,死不足惜。偏生这四大极品俊男,无一例外地栽倒在同一个没心没肺的女人身上,黯然神伤。她本天资过人,冰雪聪明,为了躲避三位姐姐的嫉妒陷害,却装疯卖傻,明哲保身。她本闭月羞花,倾城之貌,为了反抗爱财老爹的包办婚姻,却自毁容貌,置身事外。女儿家,谁人不喜胭脂水粉、绫罗绸缎,偏偏她苏醉儿就是个例外,好学不学,偏要学那疯癫的济公和尚,美酒佳肴穿肠过,烦恼忧愁身后抛。有人说,女人的美丽似花,花开花谢终有时,女人的魅力却似酒,越陈越香越醉人。这个嗜酒成性,大智若愚的女人就像一壶陈年佳酿,芳香四溢,耐人寻味,让四个眼高于顶、俊美如仙、霸夺天下的男人也丢了心,失了魂。她的豪情万丈,她的巧笑嫣然,她的调皮捣蛋,她的慧黠沉静,她的一颦一笑,早已镂刻成亘久的思念,藏在心中许多年。群雄逐鹿,五国争霸,争的是江山,亦是美人。殊不知江山易得,佳人的心,却是倾囊也难得。最终谁能抱得美人归?且看小舞09年泣血之作《贪杯娘子戏郎君》。传说中的四大美男:【上官云倾】:东起国最年轻有为的少年将军,骁勇善战,只用了短短五年时间,便将小小的东起国版图扩大了整整三倍,连皇帝都敬畏之。传说中,此男容貌俊美非凡不足以慑敌,每每上战场,总要戴上狰狞的青铜面具,虽鲜有人见过其真实容貌,却因蒙了一层神秘面纱而意外成为东起国四大美男之首。【皇甫俊驰】:名为东起国太子,却从不关心朝政。此人挥金如土,拥有良宅美姬无数,典型的败家子代表,本来不足以推崇,却因生得一副邪魅风流,颠倒众生的妖孽相貌而备受女子青睐,成为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典范,稳居东起国第二美男宝座。【司徒少游】:乃脾气古怪倔强,人称老泼皮的无涯大师之唯一入室弟子,武功造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去无影,行踪飘忽不定,常以一袭紫衣示人。
  • 老子与道家学派

    老子与道家学派

    本书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概说,并介绍了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和道家思想的精髓及历史上的显现。
  • 王爷一号通缉令:追捕通灵妃

    王爷一号通缉令:追捕通灵妃

    阎王?勾错了魂?!一场大火后,骆小瑾再次醒来,看到的就是这副诡异的画面,最后达成协议,阎王同意她带着一只'灵'去穿越。可这坑爹的阎王,居然让她穿成了像乞丐似的末流小偷,还被莫名其妙的王爷抓去拜堂!没关系,她骆小谨绝对不是坐以待毙的性格,到王爷的三妻四妾那儿搜刮点钱财,收拾收拾包袱走人才是王道。数日后,骆小瑾看着布满天下的一号通缉令啧啧摇头,“尼玛,这次玩大了!”(本故事纯属虚构,切勿模仿。)
  • 宫闱庶杀

    宫闱庶杀

    一场宫闱选秀,她的命运就此更改。她亲眼看着母亲被剥皮拆骨,兄长断了双腿。遇见他,在她最狼狈最无助的生死一线。她以为遇见了命中的希冀,以为那是一切,不惜生死为他挣扎泥沼不愿自拔,却不料终抵不过他心中的江山如画。朝堂杀机,后宫之争,她踩着森森白骨而上。她眼中为他开尽倾世桃花,蓦然回首间衣袂蹁跹,说的却是“我愿与君绝”。他以她为棋,步步谋划,却不料身处棋局而不自知。他看她历经劫杀,赔付一生的时间,却无法挣脱他赋予的宿命。只道那年飞花漫天,他曾为她亲手系着腕上红绳,殊不知她早已是心上朱砂。世间有一种棋局,叫两败俱伤。一子落定,赢了天下,输了她。
  • 地球唯一邪仙

    地球唯一邪仙

    金丹期巅峰修为的聂凌风从冥王大陆穿越到了灵气匮乏的地球。……慢热型的小说,请诸位书友多多支持吧!(注:卫道士、喜欢自虐的读者勿入,否则受伤后果自负!)
  • 杀手皇妃:魔术师大人

    杀手皇妃:魔术师大人

    【蓬莱岛】社团她爱俊男也爱美女更爱人妖,她冷兵器玩得溜热武器溜得玩核武器得玩溜,她白天懦弱无能夜晚无能懦弱,她喜爱红妆因为绣花针使得顺手,她穿金戴银易于被人抢劫,她涂粉抹脂只为不被人发觉,她所做的一切只为——来无影去无踪,因为她是魔术师大人。
  • 弗洛伊德2: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

    弗洛伊德2: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

    此套《弗洛伊德文集》(12卷)是中国第一部且唯一一部关于弗洛伊德文萃性的经典恢宏译著,由中国研究弗洛伊德第一人、学术界公认的弗洛伊德研究权威、著名心理学家车文博主编,经全国四十余位专家教授严谨翻译多次修订,堪称海峡两岸最权威、最完整的弗洛伊德心理学著作版本。本卷仅收录《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一部作品。这部作品是弗洛伊德用动力心理学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事件的一部重要著作。他从分析人们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常见的遗忘、口误、笔误、失误行为等现象入手,挖掘了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的制约性,说明了潜意识的活动和对潜意识的压抑不仅存在于变态心理活动当中,而且广泛存在于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当中。
  • 万元归一诀

    万元归一诀

    一个原本家境贫困,一无所有的学生天杰,因为一个偶然的机遇导致混沌本源真气入体,领悟万元归一诀,但正当他小有成就正打算一展抱负时却被一道神雷打入异界,且看他如何在异界一边寻找回家之路一边叱咤风云,追寻力量的极限!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