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1100000037

第37章 发人深省的哲学名言(4)

这是维特根斯坦的一句名言。他解释说:“令人感到惊奇的,不是How the world is,而是That the world is。”这里,“How”(怎样存在)是指世界上的事物怎样关联,怎样相互转化,这是科学研究的对象,从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中总结出规律,而后进行一种理性的描述,通过实验、观察得到一个规律,然后再给出第一次现象发生的同样的条件,得出同样的结果。这是科学的思维和态度,对我们生活很有利的。可以说,科学就是利用理性的工具来认识世界上多种事物的相互联系,了解世界是如何存在的,以便为人们服务的学问。

科学对于世界怎样存在,已知道很多,但未知的更多,甚至,未知的永远超过已知的。而且,你知道的再多,有一个问题你永远也不知道。那就是,世界竟然是你知道的这个样子!用维特根斯坦的话来说,让我们永远感到神秘的是:世界竟然存在!“竟然存在”或世界存在的本身不是指一种种现象、一个个事实,而是讲所有的现象、事实的整合,即世界或宇宙的整体。把世界当作整体,设问世界为什么存在,而不是不存在,这便是宗教的问题。因为它超出了科学的理性限度,超越了空间和时间,涉及到从无生有的形而上学,因此在世界之外了。科学研究事物怎样相互联系,而对世界本原的追问,把世界作为整体来看,人对这个问题过去、现在、将来都不会知道。于是,我们需要一个态度,需要一个信念或者说信仰。相信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仅此而已。因为这不是对世界的描述,而是人对有世界抱有的态度。很多事情到了终极处,我们只能有一个态度。因为我们认知是如此的有限,因为我们不是上帝。

★道德伦理

●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名言出自哪位哲人?

这句名言也是出自赫拉克利特之口。赫拉克利特说:“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性格是与生俱来、伴随终身的,永远不可摆脱,如同不可摆脱命运一样;二,性格决定了一个人在此生此世的命运。

那么,能否由此得出结论,说一个人命运的好坏是由天赋性格的好坏决定的呢?不能。因为天性无所谓好坏,因此由之决定的命运也无所谓好坏。明确了这一点,可知赫拉克利特的名言的真正含义是:一个人应该认清自己的天性,过最适合于他的天性的生活,而对他而言这就是最好的生活。

一个灵魂在天外游荡,有一天通过某一对男女的交合而投进一个凡胎。他从懵懂无知开始,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但是,随着年岁和经历的增加,那天赋的性质渐渐显露,使他不自觉地对生活有了一种基本的态度。在一定意义上,“认识你自己”就是要认识附着在凡胎上的这个灵魂,一旦认识了,过去的一切都有了解释,未来的一切都有了方向。

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也常被翻译成:“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守护神。”的确,一个人一旦认清了自己的天性,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人,他也就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了,如同有神守护

一样,不会在喧闹的人世间迷失方向。

●谁提出了“未经省察的人生不是好人生”?

这句名言出自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之口。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道德。一个人要有道德的品质就必须要有关于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苏格拉底说,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善而不去行善,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同样,一个人知道什么是恶而去作恶,同样是不可想象的。如果一个人去作恶,那肯定是他不知道什么是恶。

由此可见,苏格拉底意义上的“知识”是人对自我本质的理性认识,这一点是和他提出的“认识你自己”的哲学任务是一脉相承的。德性既然是人的优秀品质在现实中的作用,那么,它必然就是人的本质。于是,自我的知识就获得了真理和道德的双重属性,知识和德性就在这个意义上统一了起来:知识就是一种对人的理性的自我本质的道德意识,有这种意识为善,没有这种意识也就为恶。这就是“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强调理性对人生的作用。要想拥有美德,要想过一个好的人生,首先应该用理性去审查和厘清各种美德的概念。比如,什么是善,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节制?什么是正义?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这些概念的知识,才会拥有这些概念对应的美德。

●谁提出“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

这一名言出自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还是著名的数学家。他创立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是一个专门研究数学的学派。他们认为,“数是世界的本原”的著名观点,认为宇宙中的一切关系都可以用数的关系来表示。而且,这些关系都是和谐的,世界万物的和谐证明了造物主的神奇。因此,只有研究数学,探究出事物之间的数学关系,才能逐渐地接近神,从而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同造物主——神的无限连接起来。因此,毕达哥拉斯学派研究数学并不是为了实用的目的,而是为了发现和谐,接近神。

了解了这些,我们就不会对毕达哥拉斯学派还是一宗教团体而感到惊诧了。毕达哥拉斯内部的规矩很多,据说,每个新入学的学生都得宣誓,严守秘密,并终身只加入这一学派。谁也不准将知识传播到学派之外,否则,将受到极其严厉的惩罚。毕达哥拉斯学派还有很多禁忌,比如,坚决不吃豆子,不拾捡掉落下来的东西,不触摸白公鸡,不掰碎面包……可见,毕达哥拉斯学派在探索数学奥秘、追求心灵自由的同时,在生活上对自己也做了方方面面的限制。正如上面那句名言:“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只有肉体欲求上受到限制,心灵上才能谋求更大的自由。据说哲毕达哥拉斯本人在被追捕时,宁死也不践踏豆子地而逃生,可见其信仰何等纯正。

● “我不想要的东西在世界上竟然如此之多”是谁的名言?

这是苏格拉底说过的一句名言。这句话与后来叔本华说过的一句名言相映成趣,共同揭示了人本真的生活状态。叔本华是这样说的:“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外在的追求总是受各种欲望的牵引。而深不见底的欲望又会将人拖进永远无法得到满足的境地而不能自拔。在这个意义上,叔本华说,人生就是痛苦的,而所谓的幸福,不过是欲望的暂时终止。而苏格拉底则是通过强大的主体精神将外在的欲望全部化解,返身内求,才感慨自己不需要的东西竟然如此之多。

对于有强大的精神气质和人格的人来说,一切外在的物质享受和他人的赞誉羡艳也许都是无关紧要的东西。最重要的应该是超出物质的诱惑而直达生命的本真。真正的幸福是心灵的快乐,而心灵的快乐主要取决于心灵的力量,取决于我们“是什么(人格)”而不是我们“有什么(财富和声誉)”,命运或命运所先定加到我们身上的东西一般只意味着我们有什么,但却不能说明我们是什么。在某种意义上,命运可以改变的,但如果我们在精神上不够富有,那么我们的命运就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对个人来说,他的人格乃是当他孤独时与他形影相随的东西,乃是任何人也无法夺走或给与别人的,人格要比他所拥有的一切财富都更为本质些,也比所有别人对他的评价更实在些。人格坚实,心灵才会获得大的快乐,人生才会获得大的幸福。

●“人生好比捡麦穗”的含义是什么?

在关于苏格拉底的传说中,曾经有一个捡麦穗的故事。

据说有一天,苏格拉底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成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陆续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以为最大的麦穗还在前面等他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大家听到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可能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为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了那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麦穗拿在手中,才是实实在在的。

●“克制自己的欲望比战胜自己的力量还要勇敢”体现了什么哲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阐述了他的“中道”学说,并认为“中道”是一种德性。所谓中道,就是人们用理智来控制和调节自己感情与行为,使之既无过度,也无不及,而自始至终保持适中的原则。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人的灵魂中可以看到三类东西,即情感、本能、习惯或品性。然后他对三者都做了分析,认为德性既非情感也非本性,因为,情感和本性本身并无道德可言,就它们自身来说,既不会受到称赞,也不会受到谴责。人的欲望、情感和行为都存在着三种可能,即过度、不及和适中,而德性的目的就是在于根据理性的原则来处理欲望、情感和行为。人人都有欲望,个个皆具情感,如果处理不当,或者不及,或者过度,这都是恶的表现,唯有适中(适度),才是德性的特征。因此,德性只能是习惯或品性。

既然德性是一种品性,那么,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品性呢?亚里士多德认为,每一个德性都能既让一件东西本身变好,又能使这件东西完满地完成其功能。既然如此,那么人的德性就一定是那种既能使人成为善人,又能使人圆满地完成其功能的品性。这种品性,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就是“中道”——既无过度,也无不及,而自始至终保持适中的原则。因此,亚里士多德极度不赞成放纵欲望的行为,认为这是对“中道”和德性最大的践踏。正如他所说:“克制自己的欲望比战胜自己的力量还要勇敢。”

●谁说“优秀是一种习惯”?有何深层意思?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先天的自然与后天的习惯是美德形成的两个重要基础,前者为德性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后者则使这种可能性变成了现实。简言之,就是“道德生于天性,成于习惯”。

亚里士多德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这后一句话的意思是说,“优秀”并不是用来描述人们行为而是用来描述人们习惯的词。因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是否优秀,关键在于你是否养成了成就优秀的良好习惯。因为,如果说优秀是一种习惯,那么懒惰也是一种习惯。人出生的时候,除了脾气会因为天性而有所不同,其他的东西基本都是后天形成的,是家庭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有的人形成了很好的习惯,有的人形成了很坏的习惯。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要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使我们的优秀行为习以为常,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让我们习惯性地去创造性思考,习惯性地去认真做事情,习惯性地对别人友好,习惯性地欣赏大自然。

●“爱情是所有人类情感中最脆弱的一环”是谁说的?

这是培根《论文随笔文集》中关于爱情的一句名言。培根说,面对“残酷”的世界,人脆弱得像“一根苇草”。其脆弱是因情感所致,而情感中最弱的部分就是“爱情”。爱情历来被人类视作最高的情感。当爱情一旦被提高到所有情感的最高位置的时候,所对应的就必然是一个情感贫乏的世界、一个没有意义的世界。只有没有意义的世界,爱情才会成为唯一的世界。当人们被残酷的现实所冲撞,被虚伪、狡诈所欺骗,被强大的势力所伤害的时候,内心便充满了空虚,这时爱情便作为虚无主义的代用品成为人们向现实抗争的唯一心理魔杖;当传统的宗教都令人怀疑的时候,爱情便成为人们回家的最后方式。看来人类可以没有信仰,但却不能不抒情,抒情成为安慰自己灵魂的避风港,以及生活中的唯一亮点。但当世界“美好”得只剩下这极度脆弱的爱情的时候,这究竟是悲剧还是喜剧?因此,抒情歌曲响彻世界,在黯淡的云彩下面,久久徘徊。等候、错过、疏远、分手、徘徊、倾诉……爱情的追寻成为人类最终的精神追寻。所以西班牙思想家圣约翰说:“人类精神的全部目的就是爱。”

●“自由的人最少想到死,他的智慧不是关于死的默念,而是对于生的沉思”是谁的箴言?

“自由的人最少想到死;所以他的智慧不是关于死的默念而是关于生的沉思。”这是出自斯宾诺莎之口的一句箴言,也是他终生奉行的一句箴言。他在生活的最末一天,完全保持镇静,不像《斐多篇》里写的苏格拉底那样情绪激亢,却如同在任何旁的日子,照常叙谈他的感兴趣的问题。斯宾诺莎和其他一些哲学家不同,他不仅相信自己的学说,也实践他的学说;尽管遇上非常惹人生气的事,他也未曾陷入自己的伦理观所谴责的那种激愤和恼怒里。在与人争论当中,他谦和明理,决不进行非难,而是竭尽全力来说服对方。

斯宾诺莎是泛神论者,他认为世界不存在多个实体,自然界的种种现象,都是神表现出来的属性。万物皆是一,只有神是独立的实体,所以自然也就是神。神与自然是重合的。正是这种思想,导致了他被逐出犹太教。既然世界一切事物都是神存在的方式,所以它们的发生都是必然,没有善和恶可论。人,也是神表现存在的方式,人身上和身边发生的一切喜剧悲剧,幸运灾难,如自然的花开花谢,日出日落,都是上帝的自然表现。对人生的起伏跌落,须坦然接受,不要抱怨叫苦,因为世间发生的一切事,没有善也没有恶。斯宾诺莎的理论,就像一个人的一生,总要有各种生活经历和遭遇,有快乐也有痛苦,有泪水也有鲜花。正是这些因素构成了一个人的完整人生。不能固执地认为幸福才是一生的全部,苦难有时也是生活当然的组成。不要悲叹不幸,有时候流血与泪水更能展现生命的丰富。

●“如果你不想,会找一个借口,如果想做,会找一个方法”出自哪里?是谁说的?

斯宾诺莎的这句话出自他的著名著作《伦理学》,旨在劝诫人们过理性的生活,不要受情感所羁绊。

同类推荐
  •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是无所谓入门的,更没有所谓的初学者和专业者之分。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 “一部严肃且伟大的哲学著作,完全可以用笑话写成。”哲学之所以可以写成笑话、故事或者寓言,那是因为所有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思考都源于人类的生活本身,只不过我们是“日用而不知”罢了。只要你是一个用心的人,从哲学的故事中有所感悟,你就是一个哲学家。
  •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之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以博学著称,在世界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的作品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无所不谈,并旁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蒙田哲理散文》一书中的文字富有哲理性,能够引人思考,让人深受启发。文中有“平和执中”、“谈三种交往”、“要生活得写意”等等哲理故事。
  • 忏悔录

    忏悔录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迄今为止对罪恶、神的显现以及拯救探索最为深入的著作之一,它激扬地宣告:信仰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本书对我们思想的影响至今未衰。
  • 孔子与儒家学派

    孔子与儒家学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本书是从叔本华的诸多著作集中选取了数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内容涉及人生、哲学、美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基本反映了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主要思想和理论。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意惹帝王

    无意惹帝王

    她说:上苍啊……若您真的有灵请许小女子一个没有他的来世……他说:朕,愿为你袖手天下,放弃这万里河山,你,可愿与我携手天涯!看遍这江山如画?此文完结了!至少正文如此~~~番外啥的~~~~暂时还是浮云……………………看以后吧。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激励学生自信坚韧的励志故事

    激励学生自信坚韧的励志故事

    ,本书精选经典励志故事,在一篇篇精彩的故事中,你将会充分领略到梦想的价值、目标的作用、心态的充实、勤奋的感召、意志的坚忍、习惯的力量、时间的宝贵……心灵深处会油然而生一种昂扬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引领你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敢向前
  • 绝世恋人:恶男要倒追

    绝世恋人:恶男要倒追

    他冷血腹黑,为了复仇不择手段。她温柔善良一眼就看穿他内心的脆弱!可岳泽西还是残酷的利用了她的爱。但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秘密暴露,权力,金钱利益的**,虚荣心的作祟,最亲密的人成了最大的敌人。在亲情,爱情,友情的不断背叛和离间下,他们还能否找回最初的纯真。复杂的血缘关系,神秘的身世之谜,相爱的互相伤害,做了那么多不可原谅的事之后,还能在一起吗?
  • 二婚不愁嫁

    二婚不愁嫁

    "离婚"当朱旭冉说出这一句话的时候.祝雅丽立刻拉着箱包自己让自己净身出户.他们相识在一场相亲节目上,她说婚内绝不出墙。他被她给逗乐了,然后结婚了.因为他的前女友,那个舞姿蹁跹的女人要从国外回来了,他们离婚!她只是他空虚是慰藉。她未必将他当成了一世良人.罢罢罢,婚姻一场戏,谁更入了迷?朱旭冉没有想到,三年的婚姻,她比他更加的没了心,原来他才是被抛弃的哪一个…他后悔了,可是离婚简单,复婚难哦…一、“祝雅丽,没有想到你是这样的人!”朱旭冉将报纸丢到了祝雅丽的脸上,“我跟燕妮会结婚了!”祝雅丽咧嘴一笑,“那恭喜啊!”一看报纸,怎么她跪在俊男靓女身前,罪过罪过,谁这么缺德?二、“你这个狐狸精,滚出了公司去?”面前的老太太颐指气使。祝雅丽一愣,“那我半个月的工钱?”她辞职可不是能力问题,是有人对她十分偏见!三、“怨妇,你会不会跳,得罪你的是别人,你干嘛老踩我?“”踩你是你荣幸,小屁孩,大姐是一定要拿奖金的!“一只十八相送,一送送到大门口……再从送到小桥头……四、”雅丽,我看好你,如果你跟我一起,我必定能创造前所未有的辉煌的““丫,我看不起我自己!我不想疯狂了!”辉煌?昏黄如何?黄昏了,天要黑了……五、"我举报,我不想被灭口,不对,是你家小三现在想灭我的口……”……“你家小三曾经去堕胎,不止一次的堕胎,……报告完毕,外边下雨,老子没处去了,你家小三还真是缺铁缺钙缺锌缺德的很,唯一就是不缺男人……”“祝雅丽,你居然敢怀着我的孩子来参加相亲,你想死啊!”“这位先生,你十分不符合我的条件,我想的人,房子不能超过八十平米,工资不能超过我,得会做饭会洗衣,身高不能超过170,太高我有压力……”朱旭冉:当他意识到她不再属于她的时候,嫉妒真的像蔓草一样疯长,偶然记得,曾经有人告诫过他,在嫉妒之上,更是悔恨异常……郑舒宇:这个人是姐姐,是朋友,是个特别的女子,是个美丽的女人,她时而漂亮,时而温柔,时而俗气,时而洒洒如常,她像一滩静静的潭水,若是狂风一起,变成了倾滩而出的惊涛骇浪……面对她,有疼,有爱,有痛,有恨,唯独没有欲望……某人:你是我的,你曾经那么的爱我,爱我爱的那么痴狂,你是我的,我的!
  • 杀神赋

    杀神赋

    当流星划破长空,当剑芒直落九天,夏星寒的感情被自我封印。仇恨让他化为战场上的铁血杀神,由杀入道,成为万人景仰的英雄,但是在了解到真相之后他才明白,一切都只是开始……上穷碧落下黄泉,强横的对手催生了最原始的爆发。
  • 史上最牛公务员面试攻略

    史上最牛公务员面试攻略

    他们从自身的备考、考试和之后组织公考面试的经历出发,梳理出考生最需要的心得、经验、方法和答题思路,非常擅长公务员考试,整理出备考最实用的复习笔记,这是一本教大家如何考公务员的书。作者是两名80后的省直机关公务员,让广大考生在轻松阅读中快速掌握公考的高分秘诀。每次笔试面试均是第一名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