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斗米道以老子为教主,基本经典是《道德经》和张陵编写的《老子想尔注》。其承袭古代关于天官(天帝)赐福,地官(地祇)赦罪,就是有着共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团体。理学的创始人为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兄弟,至南宋朱熹而集大成,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他们因“志同道合”走在一起,至宋儒则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逐渐形成了一个派别——稷下道家。水官(水神)解厄的神话传说,中国哲学卷
★儒家
●“儒”字有什么含义?
儒,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说法,前身是古代专为贵族服务的巫、史、祝、卜。这些在古代都是“官世”,既是知识分子,又是政府的官员。这些人熟悉祭祀的仪式,因此是参与礼仪操持的文化人,相当于今天文化部门的小官。后来,王室衰微,这些操持“礼仪”的官师纷纷逃离,成为了民间知识分子。
我们今天所说的儒家、儒学,就是在这些人中兴起的,以孔子为代表。他们共同的信念是恢复“周礼”。在他们眼里,“演礼”不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拿点工资这么简单,而是纳入到了自己生命中去了,将它当做人生的事业来追求。在孔子看来,不是因为你是一个人,然后才去尊礼,恰恰相反,正因为你尊礼,才成为一个人。是否遵礼,不仅仅是一个繁文缛节的问题,而是野蛮人和文明人之间的区别性标志。遵循礼仪的人无疑就是被“文”所“化”的人,而那些不遵循礼仪的人,一定也是没有信仰、没有敬畏之心的野蛮人。
正是对“周礼”的这种哲学式的理解,使得“儒”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职业,而是成为了一种思想和学术派别。所谓思想或学术派别,就是对世界、社会、人生有着相近或共同看法的party。用现在的话来说,用天、地、水三官手书来治病,对内学习切磋,教学互长,对外则传播、宣扬自己的学说。
●儒分为八是怎么回事?
孔子一生长期从事教育活动,学生众多,有所谓“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之誉。而孔子的思想学说体系所涉及的范围又相当广泛,孔门弟子对孔子言论和思想的理解不尽相同,难免会产生歧见。所以,孔子逝世以后,孔门弟子就开始逐步分化。到了战国的中后期,儒学在成为“显学”的同时,在儒家内部也形成了八个不同的派别。儒家“八派”之说,始见于《韩非子》的《显学》篇:“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胡仲良氏之儒,有也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总之,战国时期的儒家八派,是当时“百家争鸣”中儒家内部分化而出现的派别,它们之间的观点很不相同,但都自认为是代表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从以后的历史发展来看,主要是孟子一派和荀子一派影响颇大。
●何谓两汉经学?
如果说孔孟开创的儒学是儒学发展的第一期,那么,两汉时期的经学则是儒学发展的第二期。这个时期,天下一统,六合尽处,统一的政权必然需要统一的思想。产生于宗教血缘的原始儒学便遭遇到了“大一统”的挑战。中央集权制度不仅扩大了人们政治生活的范围和视野,而且对以宗法、地域、血缘为核心的政治伦理理念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在这种局面下,儒学要适应新的时代,必须要对自身进行改造。
于是,以董仲舒和刘歆为代表的经学家,在原来儒家学说中引进了“阴阳”和“五行”的概念,并以此对儒学进行改造。以董仲舒为代表今文经学派侧重阴阳,将阴阳看成决定自然和社会的根本规律,建立了“天人感应”的儒学新模式,以此来为中央集权制度下的等级名分辩护。以刘歆为代表的古文经学派则侧重五行,他将邹衍“五行相克”的五德终始说改造成了“五行相生”的五德终始说,为新王朝代替旧王朝披上了“奉天承运”的外衣。正是由于这种改造,儒学得到了当时汉武帝的青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学遂成为官学,儒学便一步步从包含革命性的原始儒学摇身一变,成为僵化的制度化儒学,匮乏创新却饱浸陈腐。
但反过来说,儒学的这种蜕化也是历史的必然。如果没有这种顺应时势的蜕化和改进,儒学估计也就在历史上消失了。如果孔子地下有知,会对董仲舒和刘歆对儒学的这种改造感到满意吗?会对儒学这种所谓的成就感到欣慰吗?真是不得而知。但是,董仲舒和刘歆毕竟成功了,经过他们改造的儒学最起码比中途就衰落的墨家思想风光,比永远处于历史边缘的道家哲学风光,当然也比永远等不了大雅之堂的法家思想风光。
●谶纬神学是什么学说?
儒家思想自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开始就蒙上了一层宗教神秘的面纱。这种神学化的发展趋势,终于导致了肇始于西汉后期,而至东汉达到鼎盛的谶纬神学。谶纬之学里面充斥着各种神秘的预言和隐语,这些东西糅杂在儒家经典当中,虽使儒学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正统地位,但是又造成了儒学内在的危机。当时的人普遍认为,六经与六纬的结合,才是孔子的全部教义。因为,儒家门生都要记诵谶纬,朝廷议事“对策”也要引用谶记。在政治思想、学术文化领域内,充斥着谶纬崇拜。
谶纬在汉代的儒学体系中,不是支流,更不是异端,而是与经学共享主导地位。谶纬在汉代儒学中的地位,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儒学完成了宗教化改造,孔子被尊为神秘的教主;二、《春秋繁露》与谶纬神学密不可分;三、对于儒家经典的解释,也以谶纬为归旨。比如,著名的白虎观会议的讨论记录,就是杂糅谶纬与经学,不仅直接称引谶纬,有时甚至是先纬后经。其泛滥程度及主导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宋明理学的内容是什么?
汉末以降,佛、道日盛,经原始儒学改造而成的汉儒系统又面临新的“挑战”。这种新的“挑战”不是来自社会政治,而是来自宗教信仰。因为汉儒之粗疏的“天人感应说”和“五德终始说”虽然可以解释政治伦理和朝代更替的问题,但却无法解决生命之价值、存在之意义问题。于是,在唐代儒、释、道三足鼎立的情况下,儒家要想在意识形态的斗争中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就必须去迎接外来的佛教和本土的道教在信仰问题上的“挑战”。而宋明理学,正是这种迎接“挑战”的结果。
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宋、明儒家的哲学思想。汉儒治经重名物训诂,以长生成仙为最高目标。其道术主要是通过章表、符咒招神驱鬼,因有此称。当时很多显赫的人物。提出“理”先于天地而存在,其为学主张“即物而穷理”。与朱熹对立的为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提出“宇宙便是吾心”的命题。明代,王守仁进一步发展陆九渊的学说,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断言心之“灵明”为宇宙万物的根源。为学主“明体心”“致良知”。此外,北宋张载提出的气一元论,与二程截然不同。明代王廷相以及清初的王夫之、颜元等,对程朱、陆王皆持反对态度。至戴震著《孟子字义疏征》,得出“理存于欲”,指出“后儒以理杀人”,则更给予“理学”以有力的批判。
★道家
●何谓庄子学派?
哲学史上经常将“老庄”并称,给人的印象似乎是:老子的哲学和庄子的哲学是一致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老子和庄子其实并不是铁板一块。作为老子的继承人,庄子仅仅继承了老子一部分思想,或者说,它仅仅抓住了老子思想中的一个方面加以深化了。老子的思想里包含着深刻的两面性:一方面,老子强调顺应自然之道加以修身,这就是“无为”;另一方面,老子又强调顺应自然之道用于治人,这就是“无不为”。前者是针对个人而言,追求的是“无为”的境界。后者是针对群体而言,追求的是“无不为”的结果。而庄子,仅仅把老子前面的这一部分吸纳了过来,而对后一部分没有涉及。而后一部分,则被孙武、韩非子继承了过来,一个用于了厮杀的战场,一个用于了勾心斗角的官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影响颇远的谋略智慧。
而对庄子而言,他很少谈及群体实践的行为问题,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了个体的心性修养上。在他看来,所谓的心性修养即是对自然之道的体悟和遵循,最终超越功名利禄、仁义道德的束缚,进入一种“安时以处顺”“乘物以游心”的境界。
●黄老道家主张什么?影响如何?
黄老道家是除老庄派之外道家最大的分支。该派因推崇黄帝和老子而得名,主张虚无为本、因循为用、采百家之长以经世致用治国安邦。我国古代常称它为黄老术,今天学术界常称它为道法家。另外,我们经常所说的杂家和秦汉新道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黄老道家的代名词。而在西方,黄老道家常被称为“目的性的道家”(purposive Taoism)或“工具性的道家”(instrumental Taoism)。该派在汉时言道家,多指黄老道,如司马谈之“论六家要旨”。后来黄学失传,仅存老学,直至1970年代,我国政府在马王堆出土“经法”、“十大经”、“称经”、“道原经”四经,据信为黄学经典《黄帝四经》。
黄老道家是道家的两大分支之一,在战国秦汉时期,是道家思想的主要形式。在哲学思想上,黄老一派继承了道家的无为政治,同时又吸取了儒家的礼义仁爱的思想、名家的形名思想、法家的法治思想等,从而融合了道家与儒、墨、名、法诸家的学说。所以司马谈在《论六家之要指》中称道家“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因此黄老学的无为政治,已经大不相同于老庄所主张的无所作为的思想。黄老学强调的“无为”大多是指去掉机诈巧伪,因循自然,在政治上具有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黄老道学的影响很大,直到魏晋时期玄学崛起后,它的地位才被老庄派取代。而且它与老庄派关系非常密切。今本《道德经》就是老子原始思想和黄老思想共同融合的结果,即使是老庄派的代表作——《庄子》,也深深的打上了黄老思想的烙印。
●何谓稷下道家?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异常活跃。在齐国,从齐威王的父亲齐桓公开始,就在国都临淄(今山东临淄北)西边的稷下设立学宫,广招各国的学者、游士等有才之士前来议论讲学,著书立说。因为他们的地点在稷下,又受到齐国的保护和尊崇,因此,被请来讲学议论的人,称作“稷下先生”。
稷下学宫的设置,实际上是齐国参政议政的一个参谋班子。他们各自著书立说,言“治乱之事”,以求取于齐王。齐王很器重他们,从慎到以下,皆命日“列大夫”,为他们铺设开阔的大道,用“高门大屋”等宠之,“览天下诸侯宾客,言齐能致天下贤士”。条件是很优厚的。这在当时的具体情况下,对于开展百家齐鸣和繁荣学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与其他国家相比,稷下学派的作用是很大的。同时,也加强了齐国的声望。当时,各国都把齐国看成一个励精图治、礼贤下士的图强之国和礼仪之邦。在稷下讲学的各个学派中,黄(黄帝)、老(老子)学派尤占上风,最受齐威王的重视和欢迎,以及行气、导引、房中术等。主要活动在成都周围。
★诸子百家
●法家学派有何特点?,比如齐国的丞相管仲、尹文、田骈都属于稷下道家。齐威王的改革,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这一学派的指导下进行的。
●魏晋玄学是一种什么思潮?
“魏晋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玄”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扬雄也讲玄,他在《太玄·玄》说:“玄者,幽万类,不见形者也。”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魏晋时人注重《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之为“三玄”,而《老子》、《庄子》则被视为“玄宗”。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
魏晋玄学可分前后两期。魏末西晋时代为清谈前期,是承袭东汉清议的风气,就一些实际问题和哲理的的反复辩论,亦与当时士大夫的出入进退关系至为密切,可概括地分为正始、竹林和元康三时期。它们在理论上有老或庄之偏重,但主要仍是对于儒家名教的态度,即政治倾向的不同。正始时期玄学家中,以何晏、王弼为代表,从研究名理而发展到无名。竹林时期的玄学家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皆标榜老庄之学,以自然为宗,不愿与司马氏政权合作。元康时期玄学家以向秀、郭象为代表。东晋一朝为清谈后期,清谈只为口中或纸上的玄言,已失去政治上的实际性质,仅止作为名士身份的装饰品,并且与佛教结合,发展为儒,道,佛三位一体的趋势。
魏晋玄学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上承先秦两汉的道家思想,克服了汉代经学的弊病,开创了糅合儒道学说的一个新的哲学时期,还对尔后的佛学,乃至宋明理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提出的“本末”“体用”等宇宙本体论思想,与西汉讨论宇宙生成论的哲学相比,在理论思维上是一个很大进步。
●道教创建于什么时候?经历了哪些流变?
学术界通常认为,《太平经》是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经典。因为它完成于东汉,故将东汉视为道教的创建时期。道教正式有道教实体活动是在东汉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而《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三书是道教信仰和理论形成的标志。
东汉末年,张角成立太平道,后率“黄巾”起事失败,太平道走向没落。与此同时出现的“五斗米道”(后更名为天师道,即正一道)却发展起来。
南北朝时期,北朝道教经寇谦之的改造,南朝道教经葛洪、陆修静、陶弘景的改造,并得到了皇帝的支持,有了较大发展。其中,陶弘景为代表的上清派是这一时期的著名道派。
隋唐时期,道教发展出众多小道派,修炼方式由修炼外丹向修炼内丹转化。
金元时期,道教又产生了一个较大教派——全真教。此后,各派之间逐渐融合。
明清时期,正一道成为符箓派的代表,全真道则成为丹鼎派的代表。
民国后,由于连年战火,道教受到冲击,宫观多被毁,其势渐微。
近年来,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宇宙观日益受到重视,并引起欧美人士的兴趣。
●你对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了解多少?
五斗米道又称正一道、天师道、正一盟威之道,是道教最早的一个派别。据史书记载,在东汉顺帝时期,宦官外戚专权,朝野黑暗,人民灾难深重,反抗情绪激烈,于是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张陵(又称张道陵)弃官入川,学道于鹤鸣山(今成都大邑县北),并结合民间原始宗教信仰,著作道书,馥革当地民族原有的巫道,开创五斗米道。因其最初主要以道术祷祝和赳鬼,并以符水为人治病,故被称为道教符箓派。
据《后汉书》、《三国志》记载,凡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得此名,因又称为“米巫”、“米贼”、“米道”。另外,也有人认为,这个名称也可能和崇拜五方星斗(南斗、北斗等)和斗姆有关,五斗米就是“五斗姆”(另一说法是五斗崇拜和蜀地的弥教结合而成,即“五斗弥”教)。因教徒尊张道陵为天师,又称“天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