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9800000036

第36章 李白(5)

第三首,“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诗人写到杨妃受唐玄宗的极度宠爱。这里“倾国”指杨妃,牡丹和美人两相映照,交映生辉,而使君王陶醉其中,频看不厌,这两句把牡丹、杨妃、玄宗融为一体,表明他们之间亲密的关系。“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正是因为上面牡丹美丽动人,所以让君王常常欢笑,也消解了君王的恨。这里“春风”,代指君王。而最后诗人点明,皇帝和杨妃赏牡丹的地点在沉香亭北,而“倚栏杆”三字结尾,为整首诗铺上了一层怡然自得而优雅的神韵。诗人从这首诗中将人们又带回了现实,正面赞美杨妃和唐玄宗,笔力洒脱空灵。

这三首诗,用词清艳华丽,最突出的特点是将杨贵妃的容颜和牡丹花的美丽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看花如见人,见人如见花,花容人面,浑然一体,完美天成。

后人点评

明人钟惺:太白《清平》三绝,一时高兴耳,其诗殊未至也。(《诗辩坻》卷三)

秋(后找)浦歌十七首(其十五)①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②?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③!

【注】

①秋浦:唐代属池州,在今安徽贵池县。

②缘:因为。似个:这样。

③秋霜:秋季里的白霜,这里形容人的白发。

天宝末年,唐玄宗统治腐败,诗人对国家局势深感担忧。而此时的李白已经有五十多岁了,自己理想一直没能实现,又到处受排挤,内心压抑。种种感情交杂在一起,让诗人愁肠百结,这首诗大约就写于这个时期。

“白发三千丈”,开头第一句就给人描写了一个怵目惊心的画面,一头三千丈的白发。三千丈用现在的长度单位来计量就等于是一万米长,头发哪里有那么长的,这里诗人就是用夸张手法,由此可见,诗人想象力是多么丰富和飘逸不羁。诗人起笔雄健有力,气势雄浑。

诗人紧接着写到“缘愁似个长”,读到这里我们不禁豁然明白了诗人的用意,诗人极言白发之长,是想突出自己的愁之深刻啊,诗人的愁闷也如白发一样有三千丈,白发因愁而生,而愁绪让白发越来越长,白发和愁交织在一起,白发就代表着诗人的愁苦,而诗人的愁苦体现在这三千丈的白发上。两相照应,使“愁”的氛围更加浓重。诗人极为夸张地艺术表现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这个“愁”,极具感染力。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看到这句话我们终于明白了,诗人是在自己照铜镜的时候,看到头上的斑斑白发才有上面的深刻感受的。诗人照着镜子看到自己有那么多的白发,自己都怀疑起自己的头发竟然这样白,一个疑问句突出了诗人对年华已逝去的手足无措之感。这两句表达了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永恒哲理,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而青春已逝苦闷心情。这两句比开头两句在语气节奏上舒缓了很多,同时,感情变得凄怆。

这首五绝夸张和奇特浪漫的想象完美结合,短短二十个字,字字都凸显了诗人笔力之雄健,感情之深刻,极富感染力。让人读来,不禁为诗人悲伤,体现了一种壮烈、悲凉的情怀。因此,这首诗凸显了李白的浪漫而飘逸的诗风。

后人点评

李攀龙称李白绝句:实唐三百年一人。(明·王世贞《艺苑卮言》)

塞下曲六首(其一)①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②,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③。

【注】

①塞下曲:本是古时边塞地方的军歌。唐朝时,多数诗人以此题写边塞题材的诗,

②折柳:指折柳曲,是乐府横吹曲,多表现在外漂泊的者内心孤苦,乐曲凄婉。

③直为:只为。斩楼兰:出自一个杀敌建功的典故,据《汉书·傅介子传》:“汉代时,西域的楼兰国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平定楼兰国,后,楼兰国又反叛朝廷,傅介子用金帛诱杀了楼兰王,再次平定了楼兰。”

斩楼兰

李白作《塞下曲》六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这首诗描写了战士们在塞外寒苦而紧张的征战生活,表现了战士们保家卫国,英勇无畏的气概。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这里两句点名了战士们身处的环境,“五月”,本应是繁花似锦的盛夏,但是,李白笔下的塞外五月,却是天寒地冻。天山孤挺在塞外边疆,常年被积雪覆盖。诗人接下来没有详细地描述边塞的寒冷之景,而是直接写感受“无花只有寒”,一个“寒”字,和上一句的“雪”相映衬,烘托了边地的寒冷艰苦,同时这句话也流露出诗人内心有丝波动。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不知道谁又吹起了凄婉的折柳曲,接着诗人写道折柳相送的场面在边塞里是看不到的,因为这里没有一点春天的气息,人们只能从笛声中回味。诗人借折柳曲进一步渲染了边塞凄清苍凉的气氛。这两句话一句叙述议论,叙议结合,情景交融。

接着诗人从苍凉的气氛中转移出来,开始写军中生活,“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意思是写白天在军乐雷鸣中和敌人交战,晚上就抱着马鞍子睡。这里,“晓战”与“宵眠”相呼应,概括了战士们紧张的战斗生活,语气活跃雄健。“随”字体现了士卒们作战严守纪律,阵容整齐。接着一个“抱”字,生动地刻画了夜间士卒们警惕防备的状态。这两句集中展现了战士们饱满的作战状态,为最后诗人的抒情蓄势。

最后写的是士卒们的抱负,“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里诗人引用了斩楼兰的典故,表现了边塞将士们不怕牺牲,希望能像傅介子那样征战疆场保卫国家,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直”和“愿”语气肯定且强烈,集中突出了将士们的坚定决心。内心的豪情壮志就在这两句话中喷涌而出,让人畅快淋漓,豪迈之气笼罩全诗。

这首五律充分语言平时无话,气韵浑厚,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叙议结合。苍凉的边塞大地和后半部分战士们英勇斗志形成了鲜明对比,即使条件再恶劣,战士们依然满腔爱国热情,突出了战士们昂扬的斗志。

后人点评

德潜评论《塞下曲》前四句说:“四语直下,从前未具此格。”又说:“一气直下,不就羁缚。”

送孟浩然之广陵①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②,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③。

【注】

①之:去。广陵:即江苏扬州。

②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孟浩然比李白年长,在当时诗坛极富盛名,李白对他非常敬重。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长江大桥西,传说仙人王子安乘黄鹤过此,故称。

③天际:天边。

开元十三年(725),李白离开故乡四川沿江而下,游历各地,在襄阳时,他拜访了隐居鹿门山庄中的孟浩然,两人志趣相投,遂成为至交。在开元十八年(730),李白听到孟浩然要去广陵的消息,于是,便约孟浩然在黄鹤楼见面。几天后,孟浩然乘船去了扬州,李白亲自到江边送别,看着朋友帆船远去,心中有所感怀,于是便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虽然是送别诗,但是其中少了凄凉惜别等情绪,也没有像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对朋友深切的关怀。这首诗的离别却充满了诗情画意,为什么会这样呢?从诗人的经历来看,诗人当时刚刚离开四川时间不长,所以,他眼中的世界到处都是充满希望的、生机勃勃的,而孟浩然此去的是当时非常繁华的扬州,李白对向往扬州,认为去那里一定是非常快乐的事情,所以,诗人心中没有悲痛欲绝,反倒,认为朋友此行一定是一段愉快的旅程。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里点明了诗人和孟浩然分别的地点以及孟浩然要去的地方,开门见山,直入主题,简单明了。“烟花”二字,既点明了分别的季节是在烟花三月,同时这两个字让我联想到春风和煦,花儿争芳斗艳的绚烂场景,烘托了这里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也暗含对扬州的向往。这两句意境优美,文字凝练精美。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写到诗人远望朋友行船远去的场景,虽然孟浩然的行船已经走了很远了并逐渐看不见了,但是,诗人始终站立在江边远望着朋友。“孤帆远影”终于流露出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深情。但是最后一句“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看着长江水好像在天际间奔流,诗人内心也当是像滔滔江水一样内心,新潮澎湃,一时无法平静。诗人望着苍茫的长江水,内心有对朋友的留恋,同时也含对扬州的向往。诗人笔下的长江景色旷远辽阔,意境宏阔,充满了诗意。

这首七绝意蕴深远,语言唯美,充满诗情画意。

后人点评

陆游:太白登此楼送孟浩然云:“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盖帆樯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入蜀记》卷二)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①,白水绕东城②。

此地一为别③,孤蓬万里征④。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⑤。

挥手自兹去⑥,萧萧班马鸣⑦。

【注】

①郭:古人在城外修建的一种外墙。内城称城,外城称郭。

②白水:明澈的水。

③一:语气助词,加强语气。为别:作别。

④孤蓬,随风漂浮不定的蓬草。这里诗人用“孤蓬”比喻远行的朋友。

⑤落日:落日依山缓缓而下,比喻于朋友的惜别之情。

⑥自兹去:从此离去。兹,此。

⑦萧萧:马的鸣叫声。班马:指载人远离的马。班,离。

送友人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描绘了诗人和友人离别时的情景,诗文如画般地再现了送别那一动人场景,情意绵绵,感人肺腑。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这两句点出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青山横亘城外的北边,清澈的河水恋恋不舍地环绕东城。在这多彩而秀丽的风景中,蕴含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整两句直接抒发作者心情。在此地一别,朋友就要像蓬草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了。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漂泊他乡的深切关怀。诗人用笔自然如行云流水,意境辽阔。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这两句中诗人巧妙地用“浮云”、“落日”比作朋友和自己,表达诗人此刻的心情。天空中浮动的白云,漂移不定,就像朋友一样到处漂游;而那即将隐落大地的夕阳,不忍离去,正像我对朋友的依依不舍的心情。在这景中有朋友和我的影子,我和朋友之间的惜别之情就像是这云和日一样,物我交织在一起,情景融合一处,浑然天成,将那种别离时的难舍难分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悠远绵长。这两句对仗工整,感情饱满,感情真挚感人。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在诗人“挥手”的那一刻,“萧萧班马鸣”,“萧萧”句是诗人引用了《诗经·车攻》:“萧萧马鸣”的典故,表达诗人此刻的心情。离别的马儿好像也不肯离去,也不断嘶鸣,而在这个辽阔寂静的傍晚,它的萧萧鸣声显得那样的孤独,充满了不舍深情。

这首五言律诗,意境开阔,不舍之情写得豪放,将自己的不舍之情融于辽阔而寂静的自然中。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忱,率直乐观,没有凄婉之感,别具一格。

后人点评

清人沈德潜:三、四流走,亦竟有散行者,然起句必须整齐。苏、李赠言多唏嘘语而无蹶蹙声,知古人之意在不尽矣。太白犹不失斯旨。(《唐诗别裁集》卷十)

听蜀僧濬弹琴①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②,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③,如听万壑松④。

客心洗流水⑤,馀响入霜钟⑥。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

①濬:蜀僧法名。

②绿绮:古代著名的琴名。《文选》注引晋傅玄《琴赋》序:“司马相如有绿绮。”

③挥手:指弹琴。

④万壑松:千万山谷间的松涛声。客心:佛家语,指俗尘之心。

⑤流水:相传春秋时钟子期能听出伯牙的琴中意,时而志在高山,时而志在流水,伯牙认为他是自己的知音。

⑥霜钟:指钟声,《山海经?中山经》中载:“丰山……有九种焉,是知霜鸣”。

听蜀僧濬弹琴

这首五言律诗写的是诗人听蜀地的一位和尚弹琴的过程,诗中描写了诗人听琴时的感受,体现了琴声的优美,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和尚的仰慕和对家乡的思念。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开篇两句介绍了和尚来自诗人的故乡故乡四川。僧人能抱着“绿绮”名琴,也暗示了僧人有高超的琴技,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僧人的钦慕之情。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主要写了僧人弹琴,僧人随手一挥,抚琴弄弦,边传出了优美的琴声,那声音好像是万千山谷中传来的阵阵松涛声,声势宏大而清幽。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伯牙、钟子期的典故和霜钟两个典故,表明了诗人能通晓僧人的音乐,两人算是知音,诗人听着僧人弹奏的悠扬琴声,自己也从中受到了洗礼,心旷神怡,让人回味无穷,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诗人将这种感觉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出来。琴声和秋天的钟声融合在一起,相映成趣。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诗人听着听着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傍晚,秋云也似乎暗淡了下来,诗人通过云景反衬了弹琴者琴乐美妙迷人。

全诗文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流利畅达。主要侧重于听琴的感觉描写,通过用典、反衬等手法对听乐时的感受刻画得细腻到位。

后人点评

清人应时:真景而运以逸思。“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所谓神往。(《李杜诗纬·李集》卷三)

望庐山瀑布①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②,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③。

【注】

①庐山:山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香炉:山名,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其形状像香炉并且山上常烟云笼罩故得名。

②紫烟:指日光照射下使云雾呈现出紫色。

③银河:又称天河。古人将银河系形成的带状星群成为银河。九天:古代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这里指很高的天空。

庐山飞瀑

这首五绝,描绘了瑰丽气壮的庐山瀑布景,诗人夸张而浪漫主义色彩在这首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日照香炉生紫烟”,拔地而起的香炉峰周围升起袅袅白烟,缭绕在青山之间,阳光照射现出一片紫色的云霞。诗人描绘了一幅唯美神秘的香炉峰景色,为写庐山瀑布营造了一个幽美的背景环境。

“遥看瀑布挂前川”,诗人从这第二句开始写庐山瀑布,“遥望”说明诗人在远处看瀑布的概貌,诗人想象力非常丰富,看到瀑布就像一条白丝带挂在了山川间。惟妙惟肖地描绘了远景中瀑布的形象。其中,“挂”字写得非常生动传神,同时,诗人细致地将瀑布形象精练地写出来,也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赞叹。

“飞流直下三千尺”,这一句用夸张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瀑布奔流直下的动态美,“飞”字生动地描绘了瀑布倾泻而下,水花四散的景象,将瀑布写得充满飘逸的美。“直下”二字,突出了山势的高峻陡峭,同时也体现了水流顺势急下,汹涌不可挡的强大力量,仿佛那滔滔瀑布水流,倾泻而下拍击石岸的声音就在耳边,那泛起的白浪清晰可见,意境壮阔。

这样还不足以形容庐山瀑布的奇美,诗文最后写“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驰骋自己丰富的想象,将现实中的瀑布比作了九天之上的银河,立时,意境上了一个层次,变得旷远超俗。而诗人知道这不是真的,所以用“疑是”二字,好像诗人在俗间找不到更好的东西来比喻这美丽的庐山瀑布了,可能只有天上的景才能和庐山瀑布相配了吧。这个“疑”又给人留下了无限遐想空间。

这首七言绝句,充分发挥了诗人丰富而飘逸的想象力,将庐山瀑布写得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实,虽然只是写一景,但是诗人通过夸张、比喻等手法将瀑布写得丰富多彩、热闹非凡,让人深刻印象。

后人点评

杜甫评李白诗:笔落惊飞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望天门山①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②,

碧水东流至此回③。

两岸青山相对出④,

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

同类推荐
  • 呐喊(鲁迅作品精选)

    呐喊(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我的N种生活

    我的N种生活

    我崇拜痛苦和不公,生活深处的隐痛,它们唤起了我以及我的语言,让我的休闲有痛的感觉。我的隐痛是无限的,语言对于我来说是阶梯,经过攀登,我希望尽头是一扇门,打开它我就可以看到那些痛楚和不公了。这种感觉比做爱、喝酒、游荡、读书更重要,它来自语言,语言深处居住着的理解自己、安慰自己、灭掉自己的冲动和愿望。
  •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1925年5月,一天午后三点钟左右,在北京的马神庙街上,有一个二十六岁光景的男子,在那里走着带点心急的神气,走进北京大学夹道去。他穿着一套不时宜的藏青色西装,而且很旧,旧得好象是从天桥烂货摊上买来的货色,穿在身上不大相称,把裤筒高高地吊在小腿肚上……
  • 当代散文鉴赏

    当代散文鉴赏

    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从形式到内容,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本书收录了多篇当代名家散文佳作,有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有对亲人的无限深情,还有对人生的种种感悟。并且由专家、名家为您解析,引导您鉴赏每一篇散文,使您更加深刻体验文中的韵味与涵义。
  • 文明之旅

    文明之旅

    本书是余秋雨亲赴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五大文明发源地和主要宗教发祥地,直面穿越千年的人类文化,以冷静疏朗的笔触描绘古老文明的昨日与今朝,辉煌与衰落。此次行程跨越亚、欧、非三大洲,一行人走过希腊、埃及、以色列、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众多异域国度,最终回归中华故土,虔诚寻访雪域高原和中原古都,倾听历史亘古悠远的声音。
热门推荐
  • 自己之歌·惠特曼诗精编(中外名家经典诗歌)

    自己之歌·惠特曼诗精编(中外名家经典诗歌)

    《自己之歌:惠特曼卷》是中外名家经典诗歌·惠特曼卷。作者惠特曼,收录了他的多篇抒情诗,主要内容包括:题诗、铭言集、我歌唱一个人的自身、在海上带有房舱的船里、幻象、开始我的研究、我听见美洲在歌唱、从巴门诺克开始、自己之歌、亚当的子孙、从被抑制的疼痛的河流德等作品。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本书将在最大程度上向父母展示孩子在各种敏感期的表现,并为父母提供应对孩子敏感期的科学对策。本书分8章,即孩子的8大敏感期,分别为: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官敏感期、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书写与阅读敏感期、文化敏感期等。在孩子的这些敏感期内,父母应该尽量给孩子鼓励、爱与自由,而不要错失孩子敏感期的教育时机。有一点需要提醒父母,孩子的敏感期有很多个,每个敏感期出现的时间都不是固定的,而且在同一敏感期中的孩子的表现也不是完全相同的。
  • 家中有鬼

    家中有鬼

    是一个娇妻对战死疆场的丈夫数千年的执爱与等待!为了帮助她,小成买回一幅绢画后,小成远赴北地,一幅绢画,他能否找到已被埋葬了几千年的历史真相,家里便不再平静,想知道大汉不灭的军魂吗?想知道神秘的九转罗盘吗?此文将带你进入古老的国度……,到底埋葬了多少秘密?绢画的背后
  • 小哲理大智慧:倒掉鞋里的沙

    小哲理大智慧:倒掉鞋里的沙

    在漫漫人生旅途,人们朝着成功和幸福的目标前进。每个人心中都有不落的太阳,我们会抬头看天,也会低头走路,难免会碰到障碍,难免会徘徊不前,速度缓慢,有时还会陷入误区。面对真实的人生,只有脚踏实地,逐步攀登,才能风光无限。使我们激动是奋斗与成功的喜悦,使我们心情悸动的还有诸多挫折、失败,而使我们懊恼沮丧的也许就源于那么一点点东西,一颗留在鞋里许久的颗粒。这个不被注意的角落让我们心力憔悴,错误连连。能倒掉鞋里的沙粒,就能攀登上人生的高峰。别为自己的挫折和错误流泪,最重要的是扫除心中的那粒沙。面对真实的社会和人生,只有付出一步一步攀登险峰的实践,才能贪略那无限的风光。
  • 思恋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思恋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洪荒战神

    洪荒战神

    腹黑太子残暴妃这是一个狠辣凶残彪悍的冷酷公主强宠俊美邪魅无双的腹黑太子滴故事!这是一个阴狠太子与凶戾公主如何暗度陈仓狼狈为奸的在朝堂后宫只手遮天滴故事!?!这是一个……九幽地府,奈何桥上。孟婆面无表情的将已喝过孟婆汤的幽魂推入轮回道,冷声喝道,“下一个。”全身煞气萦绕的女幽魂飘至孟婆身前,孟婆机械问道,“上世是何身份?”押解幽魂的鬼差翻翻生死薄,淡定开口,“杀手。”孟婆面色如常,转身去端孟婆汤,“上上世呢?”再翻生死薄,鬼差嘴角抽搐,“恐怖分子。”孟婆挑眉,依旧镇定如常,“上上上世呢?”再翻生死薄,鬼差瞠目结舌,“弑天战神!”这下子孟婆淡定不了,干枯苍老的手轻颤,碗里的孟婆汤溢出,沾湿了裙摆。孟婆颤抖着声音,再问,“上、上上上一世呢?”再翻生死薄,鬼差面如死灰,“……杀生佛!”遇人杀人、遇神杀神、遇佛诛佛,聚凶残暴怒冷酷狠辣于一身且连佛祖的脸都敢当地板踩的杀生佛?!?‘哐当——’一声,瓷碗落地,只剩孟婆满目震惊。凶残篇:场景一:一双白嫩小手入盆,清水顿时化为红得刺目的血水。呈以墨睨了跪在地上的女子一眼,冷漠开口,“将她拖下去施以膑刑!”闻言,在场之人皆是膝盖一凉,背脊生寒。膑刑:活生生剔去膝盖骨!场景二:幽暗的眼神杀气翻涌,浑身都散发着戾气。整个人犹如从地狱爬出,小小的身子带着铿锵杀伐的威震煞气,“断其四肢扔后巷喂狗,如果还不招就五马分尸,将其头颅挂在南门城墙之上,让她主子好生瞧瞧!”侍卫满目惊骇,一股寒气从脚底冒出,窜入四肢百骸,犹如身置严寒冰窖,冻得他不止四肢麻木就连思维都停滞了。竹马篇:小时候:“小公主,今天的课业是在这绢帕上绣朵娇艳的牡丹花。”妇女恭敬的递上绢帕和绣花针,然后战战兢兢的下去了。等妇女一走,小女孩就霸道地将绢帕和绣花针塞到身边粉雕玉琢漂亮得分外精致的小男孩手中,冷着脸,命令道,“绣花!我去骑马。”“墨墨……”男孩委屈的拉着女孩裙摆,不让走。女孩怒脸一瞪,男孩顿时妥协。老老实实的坐屋里当起闺家小姐,一针一线的绣着牡丹花。长大后:最为尊贵的太子寝殿,俊美邪魅的太子端坐于床榻之上,一手绢帕,一手绣针,一朵妖艳牡丹花在他手下至极绽放,一双鸳鸯蝴蝶在他指间情意绵绵。此时贴身宫人气喘吁吁跑来,焦急道,“殿下殿下,不好了,太子妃带了个男人回来,还是个风流倜傥仪表堂堂的美男人。”
  • 混迹高校的日子

    混迹高校的日子

    不会吧,这样的人,也会有梦想?真让人难以置信,还要刮目相看?似乎命中注定,他想学有所成,就得戴上紧箍咒,吊儿郎当。还得有七十二般变化,大三男生郭大风,人如其名,行如风,成日不学无术,才能修成正果……,调戏美女,明明是“女也不爽”,在他这里却成了“她不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色极品妾

    绝色极品妾

    一朝穿越使她成为了相府绝色倾城的傻子三小姐,再睁眼眸底闪过一道冷光。原想安安份份演好自己的角色,却在她爹把她送人当妾之后有了一丝变化。他是高高在上,传说中冷性绝情的残暴王爷,新婚夜粗暴的夺取了她的身。他说他会宠她爱她,要她替他生下他的子嗣,却在她渐渐爱上他的那刻把她推下了深渊。她静静地站在远处看着他手揽深爱的女子,那强忍的坚强伪装终于在手捧他亲赐的毒药时化为了碎片。无声的泪滴落在碗中,她笑着饮下那碗毒药,刹那间唇边的血染红了白色的衣。那张带血的绝美容颜,灼痛的又是谁的心?红颜劫,四国乱,当最初的纯净不复存在,一个个强势的男人臣服在她的脚下时,只能感叹岁月无情,造化弄人。人物介绍:东方磊:如果可能我会带你离开皇宫这个吃人的地方,可是我肩上的责任不充许我这么做,所以我只能用我的方式保护你。东方煜:如果只有站在顶峰才能得到你,那我会想尽一切办法爬上那个至高点,哪怕要我撕毁多年的伪装。端木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只想守护着你,一生一世。李玉淳:是你该死的让我心动了,所以即使是血染山河,也别想逃开我。情景一:“娘,外面有个男人来找爹看病。”一个粉雕玉琢的小男孩跑到一个正在悠闲喝茶的绝美少妇那里。“让他等着,你爹在给娘研制嫩肤露呢。”绝美少妇对着小男孩如此说道。“灵儿。”东方磊从外间闯了进来,看着正在喝茶的绝美少妇,如寒潭般的星眸中满是不可致信,心在这一刻狂喜莫名。“娘,这人你认识?”趴在绝美少妇怀中的小男孩抬起了头。“不认识。”绝美少妇眼也没抬的回答了一句。“滚。”与东方磊相似的小脸上嫌恶的白了来人一眼。“爹。”接着下一秒小男孩从绝美少妇的身上下来,扑入了一个身着白衣,风华绝代的美男子怀中。“灵儿,要救吗?”“不救,死了清静。”“好。”好文连接:《毒寵药妾》《总裁的羔羊》《婚后的誘惑》《黑道教父的寡情妻》《甜心女王爷》《错入总裁房》《帅哥们别追了》《嫁个将军好过年》完结《独占七夫》完结《绝色妖姬》《邪医“傻”妃》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