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9800000035

第35章 李白(4)

第二部分(从“天姥连天向天横”到“恍惊起而长嗟”),详细地描写了诗人梦游天姥山的光怪陆离的景象。天姥山高耸连天,横卧云间,气势比五岳还要挺拔,像要压倒赤城仙山,四万八千丈的天台山在天姥山面前,好像东南地势下陷,天台山顿时变矮了。诗人在这里用夸张手法,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天姥山的巍峨高大的形象。诗人接着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瑰丽神奇的景色,诗人北越人的话吸引住了,一心想一见天姥山,于是,诗人在夜里飞过了明净的镜湖,接着又飞到了剡溪,来到谢公曾经露宿的地方,诗人看到碧波荡漾,听见猿声啼叫。诗人在这里路程写得详细、清晰,并接丰富而生动,环境幽静而神奇,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接着诗人穿上了谢公的木屐,一步步登山石阶。“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他在攀登中,在半山腰中,看到了太阳从山海间升起,听到天鸡高唱报晓,这里诗人通过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了自己的看到的和听到的山景,接着诗人突然笔调,刚刚写完早晨,就又进入了晚上的描写,千岩万壑,山花迷眼,乱石倾倚,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穿梭不知不觉就感觉到了傍晚。这中急转直下的变化,更加突出了虚幻色彩,因为梦境本来就是一个个片段之间的连接,所以有时看似很突兀,而这也正是梦境中能见到的特殊的景色,所以诗人写得也很真实。在暮色中诗人仿佛听到了熊咆龙吟,它们的声音之大能让山谷惊动,深林战栗。青云浓密想要下雨,水波舒缓被一层烟雾笼罩,这是一个多么玄幻而又幽深的意境啊。“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不仅如此,接着就是电闪雷鸣,山崩地裂。好不玄幻而惊骇的场面啊。接着一声轰鸣,神仙洞府打开,于是诗人看到了仙境中的景象“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天色苍青见不到底,日月照耀着金银台,“云之君”身披彩虹,驱着长风,纷纷来到。虎鼓瑟,鸾驾车,仙人多如麻,日月交辉,这是一个何等热闹繁华的仙人盛会啊。日月交辉,金银台相映,彩虹飘飞,长风飞扬,这是多么光彩耀人、辉煌灿烂的景象啊。诗人能梦见这样鲜活盛大的场面是跟李白在宫廷中生活多年和游历四方的丰富生活经历分不开的,正因为如此,诗人才能在梦中将场景写得这样丰富饱满,而又异彩纷呈,充满浪漫气息。就在诗人陶醉在着繁盛的仙境中时,突然诗人醒了。

第三部分(“忽魂悸以魄动”到“使我不得开心颜”),诗人从梦中醒来,重又回到了现实。梦境破灭,让诗人嗟叹不已,没有了云霞间飘渺让人神往的仙境,只有眼前沉淀冰冷的枕席。诗人感慨“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其中饱含了诗人对人生经历中酸甜苦辣的复杂情感。当此时诗人只有“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寄兴于山水间,来抚慰自己酸楚疲惫的心灵。诗文好似到此就结束了,但是,最后,诗人又加了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喷然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平。点名了文章主题,之所以诗人向往仙境,是因为现实生活让诗人不得志,权贵争斗让诗人厌恶。这最后一句也抒发了很多怀才不遇人的心声。

这首七言古诗,诗人想象丰富,使整首诗流光溢彩,奇幻飘逸,惊心动魄,雄迈豪放,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最后一句让人振奋,表达感情明朗、潇洒、不卑不亢。

后人点评

清人沈德潜:一路离奇灭没,恍恍惚惚,是梦境?是仙境?诗境虽奇,脉理极细。(《唐诗别裁集》卷六)

南陵别儿童入京①

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②,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③,余亦辞家西入秦④。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⑤。

【注】

①南陵别儿童入京:此诗又名《古意》。南陵,在今安徽南陵县。

②游说:指用口才说服他人。万乘:指天子。周制中有,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故后世人们用万乘代指天子。苦不早:恨不早去做。

③“会稽”句:此为一个典故,《汉书·朱买臣传》中载,西汉会稽人朱买臣,家贫,好读书,以卖薪维持生计。他担束薪行且诵读,其妻亦负担相随,买臣在道中颂歌,其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汝苦日久,待我富贵报汝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后买臣为会稽太守,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妻自经死。”

④秦:指都城长安。

⑤蓬蒿人:草莽之人。

天宝元年(742),唐玄宗诏李白进京,而李白心怀抱负,长时间不能入仕途发挥才能,时年四十二岁的李白听到这个消息,非常兴奋。他立刻回到南陵家中,与儿女告别,并写下了这首七言古诗一抒自己踌躇满志的心情。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诗人一开始就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缤纷的繁荣景象。“白”、“黄”这些明丽的颜色和“新”、“肥”代表生机的形容词,烘托了欢快的氛围,也表现了诗人愉快兴奋的心情。同时也点出了诗人回家的季节。这些明丽的秋景为下文诗人抒情蓄势。

接着诗人进一步渲染欢快的心情。“呼童烹鸡酌白酒”,诗人招呼着儿女们烹鸡煮酒,表现了神采飞扬,想要庆祝一番的高兴心情。此时“儿女嬉笑牵人衣”,跟着诗人高兴。诗人笔触细腻,形象逼真地描绘了这样兴奋而热闹的场面。“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诗人纵饮高歌,无限欢悦,接着又酒兴大发,拔剑而舞,剑光和明月相映成辉。诗人在这两联中选用典型的几处画面,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兴奋心情。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接着诗人直接写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急于见到皇上一展才华的迫切心情。“苦不早”三字,衬托了诗人欢快的心情,同时,其中也包含了诗人苦苦就盼,恨不早来的心情。“苦不早”和“著鞭跨马”都表现了诗人急迫而充满希望的心情。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诗人想到自己等了这么长时间终于等到了今天,自然想到了曾经和自己有类似经历的朱买臣。诗人用“会稽愚妇”暗指曾经轻视他的世俗小人。将自己比作朱买臣,其中得意之情跃然纸上。

诗人在最后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将之前越发强烈的感情喷薄而出,畅快淋漓。诗人自信满怀、踌躇满志且得意洋洋的形象生动跃然纸上。其中“仰天大笑”,凸显了诗人得意潇洒的神态,“岂是蓬蒿人”,凸出了诗人的自信。

这首诗诗人采用侧面烘托、正面表达或运用典故充分展现了诗人的兴奋心情。同时,诗文由原来的寄情于景,委婉表达感情,到最后直抒胸臆,表达感情一句比一句强烈,随着层层感情的积累,最后达到高潮,一吐为快。写得波澜壮阔、曲折起伏,写得真切而生动。同时,诗人对自己心里急切心情的描述,细腻传神,惟妙惟肖。

后人点评

杜甫评其诗: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春日忆李白》)

将进酒①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②。

岑夫子,丹丘生③,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④,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⑤,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⑥。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

①将进酒:是乐府《鼓吹曲?汉铙歌》的旧题,以宴会饮酒放歌为内容。

②会须:正当。

③岑夫子:指岑勋,李白的朋友。夫子,是对对方的尊称。丹丘生:元丹丘,李白的好友。生,是对平辈朋友的称呼。

④钟鼓馔玉:泛指豪门权贵的奢华生活。馔:吃喝。

⑤陈王:曹操之子曹植,曾被封为陈王。

⑥径:直接。沽取:买来。

将进酒

诗人这首诗大概作于天宝十一年(752),当时诗人与友人岑征君在嵩山的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作客,李白因感怀世事变化,自己功业无成而时间飞逝,于是写下这首诗,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和自己旷达不羁而自信的情怀。

诗文开篇就用了两组排比句,气势宏大。“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就在颍阳附近经过,所以诗人远望黄河水,起大起兴的作用,为下边的抒情做铺垫。诗人在这里用夸张的手法写“黄河之水天上来”,表明黄河水在往下流的时候落差极大,好像从天而降,倾泻而下。而从天而降的江水汹涌奔流向东海,景象壮阔雄浑。接着诗人又写到“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通过上边江水一去不复返,势不可挡,引到这句诗人对生命短暂,时间飞逝的感慨。这里诗人用“高堂明镜”这个事物,使诗人在镜子中照到自己白发,不由唏嘘感慨的模样跃然纸上,非常生动形象。诗人将人从青春到衰老的过程凝缩在了一天的“朝”和“暮”,极言时光流逝之快。黄河之水奔腾不尽,汹涌壮阔,而人在黄河面前是那样的渺小,两句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开篇就带着悲壮的感伤之情。

既然时间短促,那就“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诗人感悟在人生得意时就尽情享受欢乐,不要白白浪费了这大好时光。诗人从开篇的悲伤情绪中摆脱了出来,变得豁达而豪放,诗人精选了“金樽”和“月”,虽未言酒,但饮酒之意境则生动表现出来了,非常富有诗意。从这两句开始,到“将进酒,杯莫停”,诗人越发豪放不羁。他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一个“必”字突出了他的自信。趁现在把酒高歌,虽然“千金散尽”有算得了什么呢?它终究会“还复来!”的,这一句也表现了诗人心胸之宏阔和诗人高度的自信。接着诗人写道三个人大摆宴席开怀畅饮,“烹羊宰牛”为食,饮酒“三百杯”。这是多么畅快淋漓的事情啊,从中可以看到诗人是何等的豪迈啊。诗人接着劝朋友多饮酒,杯莫停,好像那个场景就在眼前,这是诗文变得立体了,更生动了,让人如临其境。

接着诗人一句“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引出了下文诗人歌咏的内容。

“钟鼓馔玉”,代表了富贵生活,但诗人认为“不足贵”,并说“但愿长醉不复醒”。事情由原来的豪放转为了激愤。酒后吐真言,诗人接着写道“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这二句也是激愤之词,诗人慨叹圣贤寂寞,其实即使写自己,自己本来才华横溢,有远大的抱负,但却不能为世用,内心愤懑难平,希望自己长醉不醒,用酒麻醉自己。诗人说“唯有饮者留其名”,接着便举出“陈王”曹植这个例子,并化用了他《名都篇》中“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壮情怀,但是诗人接着没有在继续吐露内心的不平,而是又回来言酒。

“主人何为言少钱,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其中“五花马”、“千金裘”都是非常贵重的东西,这呼应了“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一句,口气豪迈,自信满满。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其实,诗人李白是作客他家,却俨然是主人一般,表现了诗人豪放且快人快语,也表明了和朋友友谊深厚,不拘礼节,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最后“与尔同销万古愁”,诗人又落到了一个“愁”自上和开篇的悲情正好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这首七言乐府,写得大起大落,感情丰富激昂,气度不凡。夸张和排比的灵活运用,加强了诗文的气势,也凸显了诗人的豪迈之情,同时诗文感情真挚深沉,在诗文的字里行间中都流露着诗人内心的自信、不平、豁达等等复杂感情。诗句长句和短句错落,使人读起来时而急促,时而舒缓,节奏和谐有致,诗人内心的感受真切地表现了出来。

后人点评

宋人严羽:一结豪情,使人不能句字赏摘。盖他人作诗用笔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喷即是,此其所长。(《李杜全集》之《李太白诗集》严羽评点)

清平调词三首①

李白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②。

若非群玉山头见③,会向瑶台月下逢④。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⑤,云雨巫山枉断肠⑥。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⑦。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⑧,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⑨,沉香亭北倚阑杆⑩。

【注】

①清平调:乐府曲牌名,为李白所创。又作《清平调辞》。

②露华:带露水的花朵。

③群玉山:据《山海经》中载,群玉之山为西母居住的地方。

④会向:当向。瑶台:据王嘉《拾遗记》中载,昆仑山有瑶台,为西王母宫殿。

⑤红艳:红牡丹。

⑥云雨巫山:指楚襄王和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传说纯属虚妄。

⑦飞燕:赵飞燕。他原为宫女,因貌美,能歌善舞,为汉成帝所宠爱,后来立为皇后。

⑧名花:指牡丹花。倾国:指杨贵妃。

⑨解释:消释,消解。

⑩沉香亭:在唐兴庆宫龙池东,是皇帝和妃子赏花的地方。

牡丹

一日,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园中赏牡丹,命时任翰林李白写作诗文,于是李白奉诏写下这三首诗。

第一首,“云想衣裳花想容”,开头就给人一种色彩纷呈、花团锦簇之感。这句话的意思是彩云像杨贵妃的衣衫,娇艳的牡丹像贵妃的容颜,这两句也可以理解为,杨贵妃的衣衫就像漂浮的彩云,而贵妃的容颜就像牡丹花。总之,花和贵妃的容貌融合,衣裳和彩云相应,流光溢彩,热闹非凡。

“春风拂槛露华浓”,进一步描写牡丹的美丽,“露华”,指带露珠的牡丹花。露珠是晶莹剔透的,牡丹花是娇艳美丽的,两者融在一起,更显牡丹浓郁的美。这里诗人用风露暗喻唐玄宗的恩泽,使花容人面都倍加美丽。

诗人将笔触从现实移到了天上仙境中。诗人写“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诗人肯定地说,这样美丽的容颜,如果不是在群玉山中见到,也只应该在琼瑶仙境中见到。诗人将贵妃完美自然地比喻成了天上仙子,一点没有谄谀之气。“若非”、“会向”突出表现了贵妃美丽的容颜让人惊叹。“玉山”、“瑶台”、“月”这些素洁淡雅的景物,更加衬托了贵妃的美丽玉一样。诗人从空间上进行描写,并将人们从现实引到了天上仙境,意境优美。

第二首,“一枝红艳露凝香”,诗人在这七个字描写,分别从视觉和嗅觉不同角度,突出了牡丹花的美丽,同时“露”字,让我们想到了含露的飘香而又红颜的牡丹,那该是多么美丽的花啊,那牡丹似的杨妃容颜又该是怎样的可人。同时,含露也有杨妃受皇帝宠信之意。“云雨巫山枉断肠”,诗人巧用楚襄王梦仙女的典故,言外之意就是楚襄王和神女只能梦中相会,而杨妃被皇帝专宠,连神女都比不上她。最后一句,诗人又用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来作比,赵飞燕还用浓妆淡抹,而杨贵妃是天生花容月貌,不用修饰,就完好美丽无比。这些都极力赞美杨贵妃的美丽和高贵。诗人在这首诗中将人们带入了历史长河中。意境深远悠长。

同类推荐
  • 我和端端

    我和端端

    冰心图书奖、金麻雀图书奖得主,儿童文学作家于德北讲述了一个真实动人的父爱故事。这是一本叫人动情的书。一个年轻父亲与儿子一同成长的真实记录。与众多的亲子书完全不同的是,它没有一点点说教,通篇都溢满了一个字——爱:初为人父的亲情与柔情、责任与担忧、养家糊口柴米油盐之上的爱情与拳拳真情,普通而又热烈,开卷就扑面而来。
  • 哲理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哲理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7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散文诗经典之作。该书1996年1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 诗词丛谈(马乃骝诗文集)

    诗词丛谈(马乃骝诗文集)

    卷一、诗词是非谈:凡所见谈古诗之曲解者,即予以辨析,如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有辱贫农之作,说《绝句》“两个黄鹂”是“断缯裂帛,互不联属”,说《江南逢李龟年》诗是伪作,皆一一考证,予以正误。
  •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唐诗,大气;宋词,婉转;元曲,明丽。唐诗、宋词、元曲,作为我们民族诗情“高峰体验”的结晶,足以唤醒沉睡在每一个炎黄子孙心灵深处的诗魂。诗情画意,词韵墨香,完美演绎传世经典;曲风赋骨,文锦书绣,全新展现华夏文明。
热门推荐
  •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时间深处

    时间深处

    程立辰是一个骨骼青涩但眼睛成熟又有点阴郁的男生,他有一双介乎于十几岁少年到三十岁男人的眼睛,你望过去,只看到如黑夜般深沉。他不够美好,他很跩,有些漠然,肆意伤害身边的人,但其实他只是一个气场强大而内心脆弱的孩子。他和叫做百里的女生在寂寞的时光中相遇了……
  • 谁能吃到“葡萄”:从狐狸心态看人生

    谁能吃到“葡萄”:从狐狸心态看人生

    本书以狐狸吃葡萄的18个故事为中心,折射出了做人做事的18种心态。心态改变人生,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通过本书,可以测试一下自己的心态,预测一下自己的人生,更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并改变自己的人生。
  • 美人与美食:珍馐传

    美人与美食:珍馐传

    亦珍自幼失怙,与寡母生活在宁静安闲的松江小镇。散淡的生活因母亲曹氏骤然病重,戛然而止。亦珍稚嫩的肩膀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担,支撑起家中的生计。在小小的茶摊里,亦珍遇见欢笑与悲哀,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 实用辩论技法大全

    实用辩论技法大全

    本书详细介绍了辩论的基础知识、方法与技巧等。本书与一般的辩论书籍不同,它改变了传统的烦锁冗长的理论阐述,而将重点放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实践指导上。书中列举了大量的故事、事例,这些有趣的事例可以作为读者进行辩论时的素材和参考。对于渴望成为辩论高手的读者来说,本书是一本既能增长知识,又能提高技能的优秀作品。
  • 异界龙魂

    异界龙魂

    龙傲天因庶出从小失宠,洗礼的时候更被查出是九阴绝脉无法修炼武技,被所有人冷嘲热讽。当他的血激活了拣来流星里的神器戒指,拜神为师并修炼超级功法血法,从此开始不断变强,参军征战屡建奇功,统领大军横扫大陆,挑战最强武者,屠神灭佛。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指尖的蝴蝶

    指尖的蝴蝶

    世间的爱情无奇不有,难以尽述。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生命终将消亡,爱情将会永存,天涯海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 刀剑劫

    刀剑劫

    懵懂少年,家中遭遇重大变故。从此少年便背负着不存在的仇恨,走上了复仇之路。在这段旅途中,他拜了良师,结了益友,有了知心爱人。然而,却也因此,卷入了一场惊天浩劫之中。少年能否破劫重生,最终能否发现事情真相?力量、荣誉、责任、牺牲,他将要何去何从?
  • 王妃黑叶猴

    王妃黑叶猴

    同人类社会一样,动物世界也有温和与残忍之分、善良与狡诈之别。这里既有生活的艰辛与拼搏,也有爱情的欢愉和幸福,还有对儿女的绵绵母爱。作者把丰富的大胆想象和深刻的哲学思考融为一体,淋漓尽至地表现了爱恨情仇、悲欢离合。这些动物小说充满了英雄之气,豪迈之情,给人以极大的心灵震撼,同时又给人以深刻的反思。看到这些动物的生命历程,我们仿佛也看到了人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