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9800000030

第30章 王维(4)

明人李东阳:作诗不可以意徇辞,而须以辞达意。辞能达意,可歌可咏,则可以传。王摩诘诗“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必如是,方可谓之达耳。(《麓堂诗话》)

渭川田家①

王维

斜阳照墟落②,穷巷牛羊归③。

野老念牧童④,倚杖候荆扉⑤。

雉雊麦苗秀⑥,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⑦,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⑧,怅然吟《式微》⑨。

【注】

①渭川:即渭水。田家:农家。

②墟落:村落。

③穷巷:深巷。

④野老:老农。

⑤荆扉:柴门。

⑥雉雊(zhìgòu):野鸡鸣叫。秀:禾穗摇曳。

⑦荷(hè):扛着。

⑧既此:就这样。此,指上述诗人见到的农家情景。

⑨《式微》:《诗经?邶风》有《式微》篇,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句。王维取该文中归隐之意,表达他归隐田园的向往。

该诗描写了一幅自然如画的田园风景,表达诗人对隐居田园的向往。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诗人在开篇写夕阳斜照下村落的景象。点明了本诗的地点和时间,在暮色中村落都被染上了昏黄色,烘托了恬静苍茫的气氛。第一句是整首诗的背景,之后描绘的一切人和物都是这样这个背景中的人和物。暮色降临,牛羊远山回来,又渐渐地没入深巷。《诗经》中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此时此刻诗人看到的景象不就是这样的吗?诗人看着牛羊入神。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这时诗人又看到一位慈祥的老人倚靠在柴门外,等待着牧童放牧归来,诗人用朴素的笔触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生动而温馨的画面,读来不觉阵阵暖意袭上心头。这种朴素感情,也深深地感染了诗人,诗人好像也感觉到了牧童归来的情趣,诗人忽然感到乡野里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在麦地里,野鸡在吐穗的麦苗间欢快地鸣叫,声音那么悦耳动听;桑林里的桑叶已经稀疏了,蚕儿要开始吐丝作茧,建造自己的安眠的小窝了。“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田野中,农夫们都扛着锄头归来,他们在路上碰面,相互亲切地说着话,谈得欢畅,都快要忘记回家了。

诗人看到了这美妙的暮色村景,心情舒畅而惬意,在此时,诗人联想到了自己,此时张九龄已经罢相,王维深感在朝廷没有依靠,正处在进退两难的矛盾中,诗人看到人们都有所归依,而自己彷徨在中途,不知道何去何从。因此诗人慨叹:“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虽然农人也并不一定都很安逸,但是,此时此刻在诗人眼里,比较昏暗的官场,农夫们的乡村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和闲逸,所以心生羡慕。于是,诗人吟诵《式微》,表达了自己归隐的心愿。最后一句和首句“斜阳照墟落”中的意境相照映,浑然一体。同时也和“归”字应和,揭示诗人想要归隐这一主题。情景融合一体。读完全诗,我们发现,整首诗用“归”字展开全篇,深刻地衬托了诗人隐居的心愿,这个“归”用得可谓精妙。

这首五言古诗,全篇不事雕绘,用白描手法,将自然风光如诗如画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清新自然,情景交融,情趣盎然。

后人点评

清朝王夫之:通篇用“即此”二字括收前八句,皆情语,非景语。属词命篇,总与建安以上合辙。(《唐诗评选》卷二)

杂诗三首(其二)①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②,寒梅著花未③?

【注】

①杂诗:原题下有三首,这是第二首。《文选?杂诗》:“不拘流例,遇物即咏。”说的是此类诗多是诗人随感而发的作品,无法归入如游览等诗体中。

②来日:来的时候。绮窗:雕刻花纹的窗户。

③著花:开花。

杂诗三首(其二)

王维共写有杂诗三首,都是些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的。本书选其二,这首写了游子思乡之情。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诗中一个久别家乡的游子,突然遇到了从家乡里来的朋友。游子非常的激动,这也激起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游子急切想了解家乡发生的事情。这第一句单刀直入,直接选择游子问朋友这个镜头,表明了游子内心的思念积之已久,今天终于可以一解思乡之愁。两句话中出现两个“故乡”,这正体现了游子怀乡心切。诗人首句纯用白描写日常生活一景,非常形象传神地描绘了游子当时激动的心情。仿佛那个游子拽着老乡胳膊痴痴地问这问那的场面就在眼前。

游子此刻想到了家乡的一草一木,想到家乡的一山一水,想到了家乡里的人和事。而往往此刻,最让游子印象深刻的往往是和自己联系较紧密的一些很平常的景物,本诗中的主人公就是很多事情浮现脑海,但最深刻的是窗前的寒梅,于是游子问“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是诗人对游子的据实描写,真实自然而亲切,毫无矫揉造作之色。朴素的思乡之情也在这平凡的一问中涌现了出来,这小小的寒梅也寄托了游子无限的思乡之情。

这首诗皆用口语,如在叙家常中的谈话中流露出了游子真挚浓郁的感情。本诗若拙大巧,正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后人点评

清人黄叔灿:与前首俱口头语,写来真挚缠绵,不可思议。着“绮窗前”三字,含情无限。

终南别业①

王维

中岁颇好道②,晚家南山陲③。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④。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⑤,谈笑无还期⑥。

【注】

①终南:即终南山,在唐朝京城长安附近。别业:即辋川别墅。

②中岁:中年。道:这里指佛理。

③晚:晚年。家:安家。南山:即终南山。陲(chuí):旁边。

④胜事:美好的事。空:只。

⑤值:遇见。叟(sǒu):老翁。

⑥无还期:忘了回家的时间。

终南别业29

由于政局变化反复,王维晚年已看透了仕途的艰险曲折,所以决然跳出是非圈,超然物外,过上半官半隐的生活。开元二十九年(741),王维曾隐居终南山。此诗就是作于这个时期。本诗将隐居后安闲自在的心情,写得惟妙惟肖,反映了诗人怡然自乐的豁达心胸。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诗人开篇两句叙述诗人自己到了中年之后就开始厌倦尘世凡俗,信奉佛教。到了晚年就把家安在终南山边。诗人曾在给《山中与裴秀才迪》的信中写到:“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兴寺,与山僧饭讫而去。……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可见他对终南山的环境非常的喜欢。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兴致起来,独自来往于山间,这其中所看所感只有自己知道。这里透露出了诗人闲情逸致。“独往”,反映诗人的勃勃兴致,独自往来,兴趣盎然而不觉孤单,“自知”写出诗人欣赏山林美景时的乐趣。表现了他不求人知,自得其乐,怡然自得的心境。

承接“胜事自知”。诗人写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人自己兴致勃勃,随意行走山间,不知不觉中,竟来到水流的尽头,这时诗人无路可走了,于是干脆就席地而坐。干干什么呢?诗人坐在那里悠悠然地看天空云起云落,这是何等的惬意和闲适啊。本是水尽头又是自己独自行走,诗人却没有一丝的伤感或孤独,而是,志趣浓浓,清闲自在,心情舒畅。这两笔轻快自然的描写,简简单单的行、到、坐、看却是将诗人那种轻松快活的心情表露无疑。世人都认为这两句写得非常妙,有俞陛云在《诗境浅说》中写到:“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的确是很有道理的。同时,这两句诗完全是诗人轻轻勾勒的水墨山水画。清新而自然。

最后“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偶然在山林间见到老翁,两人谈笑甚欢,甚至都忘了回家的时间。这里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勃勃兴致。诗中“偶然”二字,其实是贯穿全诗的一条线索,因为诗人本来就是随处游走,没有目的,所以,预到林叟是偶然,之前出游也是诗人偶然兴起之举,走到水穷处也是自己偶然碰到的,这些偶然则更加突出了诗人心中的悠闲,无拘无束。

这首五言律诗,通过叙述诗人没有随意闲适的行踪,他仿若不食人间烟火,不问世事,超然物外,游乐山水,突出表现了诗人淡逸、豁达的天性。而最后一句与人翁的谈笑,又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使诗人的形象更加亲切。整首诗语言平白如话,顺畅如水,不事雕琢的字句中却充满了诗情画意和生活情趣。

后人点评

宋朝刘辰翁:无言之境,不可说之味,不知者以为淡易,其质如此,故自难及。(《王孟诗评?王维》卷三)

竹里馆①

王维

独坐幽篁里②,弹琴复长啸③。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

①竹里馆:是王维辋川别墅中的一景。

②幽篁(huáng):幽静的竹林。篁,竹林。

③啸(xiào):撮口发出长而清亮的响声。《封氏闻见记》云:“人有所思则长啸,故乐则歌咏,忧则嗟叹,思则吟啸。”

竹里馆

这首诗是《辋川集》二十首诗中的名篇。写了诗人隐居山中闲逸的生活情趣。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这两句写的是诗人独坐幽静的竹林中,一边弹琴一边长啸。竹子、琴向来是诗人象征情操高洁、超凡脱俗的特殊景物。在这样一个高雅幽静的环境中,诗人置身其中,抚琴长啸自当内心惬意安详。

诗人非常喜欢这样幽静的环境,虽然是独自弹琴长啸,但是不觉孤单,而是陶醉其中,享受林中抚琴的安闲生活。所以诗人写到“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自己独居深林中,没有人知道,只有要轮皎洁的月亮静静地照着我。这里用拟人的手法写月亮好像和我有着同样的志趣,好似诗人的知音,有明月的陪伴,诗人更不会孤单了,诗人心境恬淡安适,竹林、明月意境宁静、恬美,诗人的心境和周围的环境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情和景融为一体,烘托了万物皆空、幽雅高洁的意境,具有独特的吸引人的艺术魅力,美不胜收。

这首五言绝句,仿若诗人随手挥就,没有一点雕琢,语言也很平淡,但是,这些平淡不惊的语句,描绘出了一幅优美幽静的环境。诗人竹林抚琴,明月当空的画面仿佛历历在目,那种幽静恬美的意境,油然心生,匠心独具。诗人这首诗不着意在个别词句的妙用上,而重点在整首诗烘托的意境上,重在其中的神韵。就像施补华所说的,给人以“清幽绝俗”(《岘佣说诗》)之感,整首诗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接,相映成趣,体现了诗人恬静、淡泊的心境。

后人点评

清人黄培芳:幽迥之思,使人神气爽然。(《唐贤三昧集笺注》卷上)

同类推荐
  • 楼之诗

    楼之诗

    《楼之诗》极富特色,无论是其内容和艺术传达都富于个性特色。兹拈出数点,以概其余。
  • 前尘旧梦

    前尘旧梦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惊涛骇浪:世界大海难揭秘

    惊涛骇浪:世界大海难揭秘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选取了世界海难史上十个著名的海难事件,以事件发生时的史料为基础,挖掘海难背后的故事,力图表现人类在面临灾难时所呈现出来的人性光辉。并附1912年以来主要海难事件概览和遭遇海难自我避险小贴士,使读者在了解历史事件的同时,也得到灾难避险的知识。
  • 感恩·三文鱼的生命旅程

    感恩·三文鱼的生命旅程

    感恩是指当怀着一种感谢别人对自己的帮助的心情来回馈社会。我们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收到过别人的帮助或者恩泽,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怀有感恩之心。多年前就有一首歌唱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在中国每当有灾难发生,都会有无数人支援,于是这首歌在各种晚会上经久不衰。
  • 家国书

    家国书

    本书以时代剧变、风云际会的中华民族近、现代百年历史为背景,以人才辈出的马、沙、翁、沈四大家族人物为对象,描绘了四大家族儿女在伴随共和国成长的历史进程中演绎的各自精彩的人生篇章,生动而艺术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伟大历程和巨大成就。
热门推荐
  • 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东

    本书收录了著名作家周梅森的《沉红》、《家仇》、《英雄出世》三篇中篇小说。
  • 父亲和她们

    父亲和她们

    小说里的两个男女主人公综合了中国历史转折时期知识分子的人生,他们曾经是我少年时代的偶像,他们年轻时都曾满怀激情,意气风发,追求自由和梦想。几十年后,我发现他们不但回归了现实和平庸,而且变成了又一代奴性十足的卫道者。他们的人生,是不是就是中国人的人生缩影?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郎来啦

    郎来啦

    师傅拣到的狼孩却丢给她来养,天知道她一个小女子养着一个狼一样的酷小鬼是个什么滋味!教他怎么做回普通人也就算了,教他一些武功也就算了,她什么时候教过这个小鬼扭过头来倒咬一口,将她也吃干抹净呢?!
  •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信仰仁爱、和谐、真诚。以前我们提倡文化的复兴,现在我们需要提倡信仰的复兴,信仰的复兴是一项宏伟的精神家园建设工程。民族的复兴,文化复兴是基础,信仰复兴是关键。过去十年间,我们的文化已经走上复兴之路,现在正迎接中华民族伟大的信仰复兴。复兴是在保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我们永远恪守夫子“述而不作”的原则,不是创造、不是革新,是接受、是弘扬。关注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个漫长而温柔的呵护过程。我们在这里赞美的信仰,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信仰。我们看到,传统的精华,正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贡献巨大智慧。我们的信仰就是人类的共同信仰:我们用仁爱、和谐、真诚,建设人类共有家园。
  • 脸红心跳爱上你:美男计

    脸红心跳爱上你:美男计

    坏蛋,她没想到自己会爱上这个表里不一的家伙,要是早知道,她才不会喜欢他呢!可是却不小心让他发现了自己的心意,想要逃,这个恶魔却抓住她,不让其走。丫头,我爱上你了,除非我放手,不然你绝不能够离开我身边!
  • 红颜乱天下

    红颜乱天下

    一个经历情感背叛的丑女转生为拥有绝色美貌的公主。看这她的纤纤玉手怎样掀起情海波涛,怎么掀起权利斗争和国与国之间的斗争。她本想平静的过一生,但是为了最宠爱她的皇兄,她运用权术,成为后宫的真正掌权者,成为朝堂暗中的操作者,帮助他登上帝位。她本不想远嫁他国,但是他却用百万大军压境,逼迫她出嫁,让她憎恨。他为了这场禁忌的爱恋,可以放弃皇位。但是因为他的仁慈,反而亲手把他最爱的女人,最疼的妹妹送上远嫁他国的花轿。他从男扮女装待在她身边时,就因为她的谋略,才识所倾倒,更因为从旁的偷学,得到重返故国,夺回帝位的能力。明知她心有所属,他还是执拗地机关算尽,步步为营,只为得到她。两个男人,一个女人,天下因此而纷乱。铃:希望喜欢本书的大大,请尽量的收藏、推荐吧!多多收藏、多多推荐,当然回报的是我的多多更新!一位热心的读者帮我的红颜进了个群:欢迎大家加入。群号:48697757敲门砖:红颜新坑《傻瓜王爷穿越妃》。希望亲们去捧捧场。地址:
  • 复活

    复活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最重要的、最杰出的作品,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是歌颂人类富有同情心的最美丽的诗,给读者强大而深刻的震撼力。
  • 后宫乱·红颜怨(实体全本完结)

    后宫乱·红颜怨(实体全本完结)

    本书以言情小布局为主线,铺张开后宫利益争斗和政治权势比拼的大场景,无情而现实的揭示着帝王之家权势争斗的残酷和冷漠,揭示着古代女子的无奈与悲哀。书中层层叠叠的恩怨纠缠,无边无尽的爱恨情仇,带你进入那个繁华盛世之前一度纷乱离合的动荡年月,让你由心灵的最深处去感知‘一将功成,万骨惧枯’的深意。优美的文字,层出的情节将为你完美的展示出那繁华背后令人撕裂肝肠的平凡故事,谱写出政治与爱情的完美演绎。读者群:37205770,13820601,40834603,10267321,36392946,37684295本人Q号:944598322,加入者请注明:红袖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