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9800000025

第25章 王昌龄(2)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诗人在首句为我们勾勒了一幅苍凉雄壮的边城图景,“烽火城”,指建筑在烽火台边的城堡,古时候,国家在边境建筑高耸的城堡,防御敌人,一旦有敌人来犯,就在城垛上点燃狼粪或柴草,用浓烟报警。这里的“百尺楼”也指边境城楼。这两处景物都是边境上特有的。诗人在开头就点明了地点,同时也让这首诗笼上浓郁的战场氛围。第二句,意思是在秋天的一个黄昏,一名战士独自坐在城楼上,凝思遥想家乡,对面青海湖上吹来阵阵寒风。这句话点出了诗文的主人公。“孤”字既是写征人一个人独坐,也表现了征人背井离乡,远赴边疆戍守的孤独。高大边城建筑和征人孤单渺小的身影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更显征人的孤独。

“更吹羌笛关山月”本来就乡愁满腹,而此时战士又听到了羌笛吹出来的凄凄婉婉的关山月,这不禁让诗人更加心情激荡,无尽的思乡之情如滔滔江水,在征人心中滚滚流淌,绵延不尽。其实何止是这名战士自己有思乡之愁呢,那个吹奏曲子的人不正和他的心情是一样的吗?这里一语双关,表明征人乡愁代表了众多在外从军大战的征人心情。诗人在前三句或写景或叙事烘托悲凉气氛,接着在最后一句诗人直接抒情,将这种乡愁之情推向了高潮。“无那金闺万里愁”,诗人没有继续写征人是如何的思念金闺中人,而是从对面着笔,写家乡金闺中人正在万里外思念着自己。我们可以想象征人因为在边城听到了羌笛声就新潮涌动,愁绪万千,那么,自己的愁绪已经无法忍受,而闺房中人的思愁,又该怎么办呢?清人李瑛曾在《诗法易简录》中说过:“不言己之思家,而但言无以慰闺中思己,正深于思家也。”,这一笔把征人思念和闺中人的思念交融在了一起,更增加了乡愁的感染力。这句话中一个“愁”字是这首诗的诗眼,使征人的思念家乡亲人的愁绪被刻画得深刻饱满而含蓄。

这首七言绝句用笔委婉曲折,不断地写景叙事为最后的抒情做铺垫。语言凝练,言尽而意远,感情深沉,涵义丰富。

后人点评

《唐诗绝句类选》桂天祥曰:“起句壮逸,断句伤神。”

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①,孤城遥望玉门关②。

黄沙百战穿金甲③,不破楼兰终不还④。

【注】

①青海:指青海湖。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脉。

②孤城:当时青海地域内的一座城。玉门关:汉武帝置,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因取道这里输入西域玉石,故得名。

③穿:磨破。

④楼兰: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这里泛指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楼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边防将士们军事生活的描写,表现守边将士戍守边防、保家卫国的壮志。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诗人在开篇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这两句话的意思是:青海湖上的天空,长云遮蔽,湖北面绵延着的雪山隐约可见,翻过雪山,就是河西走廊荒漠中的孤城,再往西,就可以看到玉门关。在唐代,西边有吐蕃,北边有突厥,当时的青海是唐军和吐蕃多次交战的地方,而玉门关外就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座城池是唐重要的边防城。看着青海和玉门关,就使战士想到曾经在这两个地方发生过的战斗场面,不由心潮澎湃。可见这两句写景中包含丰富的感情,有戍守边疆将士们对边防的关注,有他们对自己能担负保家卫国责任的自豪,也有边疆环境恶劣,将领戍边生活艰苦的孤寂心情,种种感情都融进了这苍凉辽阔、迷茫昏暗的景象中。

接着诗人直抒胸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即使戍边环境恶劣,将士生活艰苦,即使戍边时间漫长,即使战斗频繁,即使金甲磨穿要冒生命危险,都在所不惜,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更加坚定,发誓不攻破楼兰绝不回家,这是何等的豪言壮语啊!“黄沙”二字,使我们联想到黄沙漫卷,天地昏黄,混沌一片的战场景象。“百战”是概数,表明战争频繁。从“穿金甲”我们可以想象到战场上战斗的激烈和悲壮。而“不破楼兰终不还”铿锵有力,壮烈而激烈,把将士们戍守边防的爱国之情推向了高潮,淋漓尽致。虽然这首诗中也如《从军行》(其一)中那样,写了边疆战士们生活的艰苦,但是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则和上一首完全不同,这首写的不是儿女情长,而是战士们保卫国家的壮语,诗中苍凉恶劣的边疆环境反衬了战士们的爱国壮志,边疆越是艰苦,战士们的戍边决心越显壮烈。

这首七言绝句最突出的特点是,典型环境和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浑然一体,使抒情顺其自然,也使所要抒发的感情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中更富感染力。这也是王昌龄边塞诗的一个特点之一。

后人点评

《唐贤清雅集》:“清而庄,婉而健,盛唐人不作一凄楚音。”

芙蓉楼送辛渐①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②,平明送客楚山孤③。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④。

【注】

①芙蓉楼:在润州(今江苏镇江)城西北。辛渐:王昌龄的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

②连江:满江。吴:指润州,因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

③平明:清晨。客:指辛渐。楚山:故楚之山。辛渐行往洛阳,由润州北上,经过故楚之地。

④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这里比喻清正廉洁。这里诗人化用了鲍照《白头吟》“清如玉壶冰”。

楚山孤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该诗原题共两首,一首是写诗人在芙蓉楼为友人饯别的情景(“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本书所选的这首写的是诗人在次日早晨送别友人时情景。这首诗大约写于开元二十九年之后,当时王昌龄离开京城赴任江宁丞,诗中的辛渐准备从润州渡江,经扬州,到洛阳。王昌龄大概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两人在此分别。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开头两句写送别地点周围环境。这两句的意思是,夜里下起了寒冷的秋雨,江水涨满,浸润吴地,清晨与君分别,远望青青楚山那样孤独。“寒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了离别时的黯淡气氛。雨“连江”,勾勒了宏阔场面,它反衬楚山的“孤”,秋雨不仅弥漫整个江面,更浸透两人的心,寒意阵阵袭来。“平明”,点明送别时间,“楚山孤”,点出友人去向。诗人想着友人不久就行到楚山,之后越走越远,最后隐没在远方,友人可以回到老家和亲人相聚,而自己只能远望楚山方向,遥寄自己的思念,想到这里,诗人不禁心生孤寂悲凉之感。这两句渲染了凄冷孤单的氛围,表现两人绵绵不舍之情。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两句是诗人对朋友辛渐的嘱托。因为辛渐是诗人的同乡,所以辛渐回乡后,诗人亲友肯定询问诗人情况。诗人便嘱咐他,如果洛阳亲友问道我,你就告诉他们,我的心就像那晶莹纯洁的一块冰,装在洁白无暇的玉壶中。表明他虽遭贬谪,但内心坚守高洁情操之情。以此告慰亲人,这个恰当的比喻,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辛酸和怨恨之情。

这首七言绝句即景生情,移情入景。诗人借离别自抒胸臆,表达自己玉壶冰心之志,语言简洁,和谐优美。诗中灵活地用问句,不失呆板,结构缜密,韵味无穷。

后人点评

清朝不顾乐:唐人多送别妙作。少伯诸送别诗,俱情极深,味极永,调极高,悠然不尽,使人无限留连。(《唐人万卷绝句选评》卷三)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①,春日凝妆上翠楼②。

忽见陌头杨柳色③,悔教夫婿觅封侯④。

【注】

①闺:一般指少女或少妇。“闺怨”之作,多写少女青春寂寞或少妇离别相思之情。

②凝妆:盛妆,华丽的装扮。

③陌头:路旁。

④觅封侯:指从军出征以寻求建功立业,封授官爵。

闺怨王昌龄

这首闺怨诗主要描写少妇登楼赏春时,见景而悲的心理变化过程。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这本是写闺中愁怨,但是诗人在开始却写少妇不知道愁,还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精心打扮自己,盛装登翠楼赏春。这里没有一点闺怨的愁闷、抑郁气氛,反倒给我们描绘出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妇形象,我们不禁想问,难道少妇真的不知道愁吗?不是的,诗人笔锋一转,在三四句写到少妇的愁。

“忽见陌头杨柳色”,这句是少妇感情变化的关键。“忽见”表现的是少妇情感变化。这个词生动地刻画了少妇情感变化那一瞬间。在古代,柳不仅是春季的象征,在亲朋离别时,人们经常折柳赠离人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所以,柳树在这首诗里就显得不再寻常,它是触发少妇情感变化的一个媒介。少妇看到柳树,突然就想到与丈夫的离别情形,想到曾经和丈夫在一起时恩爱幸福的日子,而现在无人和她共同欣赏大好春景,也可能会想到自己青春年华在孤寂中慢慢枯萎,想到征战丈夫在外的情况……总之,这普通的柳树,却勾起了少妇无限的愁绪,一发不可收拾。难道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柳树就使少妇产生了这么多的离愁别绪吗?其实,这些离愁别绪已经积累了很长时间,一旦受到外界柳色的挑动,内心积怨就汹涌而出了,所以,少妇心情发生突然变化也就在情理之中。诗中的大好春光越发衬托少妇的孤寂,其中酸楚之情自然流露。最后少妇发出“悔教夫婿觅封侯”这深深的叹息,体现了少妇内心的惆怅,表达了少妇幽怨的情怀,也回扣了“闺怨”这个题目。

这首七言绝句,诗人巧妙地运用透过一层的写法,不直写悲,而由喜急转写悲,心理上急剧变化,使前后心情形成鲜明对比,产生极具震撼的效果,使悲情更悲。此诗语言简洁明快,涵义丰富,韵味悠远。

后人点评

明朝唐汝询:伤离者莫甚于从军,故唐人闺怨,大抵皆征的之词也。知愁,则不复能“凝妆”矣;“凝妆”上楼,明其“不知愁”也。然一见“柳色”而生悔心,功名之望遥、离索之情亟也。虫鸣思觏,南国之正音;萱草痗心,东迁之变调。闺中之作,近体之《二南》欤?(《唐诗解》卷二十六)

同类推荐
  • 海南登陆战

    海南登陆战

    4月16日人民解放军主力实施强渡。经彻夜强渡,解放海南岛,中央军委决定以第15兵团首长指挥第40、第43军,在岛上部队的接应下,退守海南岛的国民党10万残军在海南防卫总司令薛岳的指挥下,胜利登岛,在岛上琼崖纵队的配合下,并迅速向纵深发展。根据渡海作战的特点,广东解放后,第15兵团按照“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与最后登陆相结合”的战役方针,企图凭借天险,于1950年3月组织了两批4次约1个师的兵力偷渡海南岛成功。,把海南岛当作反攻大陆的跳板。发起海南岛战役。为歼灭该敌。增强了岛上人民解放军的力量
  • 忘了归来

    忘了归来

    本书作者砺平是沁水籍“三平美女作家”之一,长期固守沁水本土,笔涉诗歌、散文等领域,有诗文集《哪种离别不忧伤》面世。另两位是葛水平和杨平。葛水平是名扬全国文坛的一级作家,现任长治市文联主持工作的副主席;杨平在杭州打拼,出版了《人文晋城》上下册,在晋城轰动一时。
  • 浮生六记(增补版)

    浮生六记(增补版)

    沈复编著的《浮生六记(增补版)》以作者夫妇的生活为主线。是一本追溯往事的书。其中有《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此外还附有失传已久的《册封琉球国记略》(《海国记》)。
  • 培根人生论、蒙田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超值金版)

    培根人生论、蒙田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超值金版)

    《墙根人生论》一部与《论语》相媲美的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自问世以来,文思流畅,历四百年而不衰,处处体现了培根对人生世态的通透理解。全书语言优美凝练,充满哲学的思辨,堪称世界散文和思想史上的传世瑰宝。与《蒙田随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蒙田随笔集》蒙田是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最重要的代表,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尊敬和接受。《蒙田随笔集》于1580-1588年分三卷在法国先后出版,清明如水,它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全书语言平易通畅,妙趣横生,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帕斯卡思想录)》是帕斯卡生前尚未完成的手稿
  • 阅世心语

    阅世心语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学术大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过程,是其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热门推荐
  • 灭道

    灭道

    单挑?不好意思,我向来都是一群单挑对方一个。赛马?你肉体凡胎的汗血宝马能比我钢筋铁骨的机关兽还快?道术?你有移山填海的本事很牛?我的机关兽也能开山劈石。还不用吃饭,睡觉!问我是谁?我是那个手无缚鸡之力,却能揍得你满地找牙的人!
  •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虽然中国的教育经费每年都在增加,但是由于受教育的人口多,人均教育经费并不多,在长期内难以满足需求。而与此同时,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却越来越迫切,最明显的表现莫过于众所皆知的“择校”现象。有关调查表明,尽管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基本持否定态度,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也采取了限制人数、钱数和分数的政策,但由于没有相关具体配套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择校行为,择校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越来越盛行。家长热衷于择校,而名校也乐于招收择校生,以至有的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人数甚至达到学生总数的1/3以上。鉴于此,我们把中外中小学名校加以整理,以为家长和社会提供一个全面的参考。
  • 爱得多不如爱得对

    爱得多不如爱得对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方向,也是现代教育中的一个难题。中国家教学会理事、青少年教育专家、 平行教育创始人崔宇用最家常的话告诉你什么是素质教育、为什么要重视素质教育,然后从家长、学生、教师、媒体这四个角度,与这四类人群中的代表对话,三言两语,解读孩子的教育问题。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霸宠多金妻

    霸宠多金妻

    向钱看,向厚赚,这个典型的钱奴——就是季允,一个被医院的化验单改变的女人。她,季允,就是贪财,就是钱奴,又如何?最起码,她爱才,取之有道,她不虚伪!不做作!他冷酷,睿智,骄傲,俊美。传说,他是商界的冷酷魔王。传说,他对女人从不温柔。传说,很多女人为他醉生梦死。而他,只愿为她一人。他对所有仰视他的人酷酷地宣布着:我只对她有情.欲。人人为他痴恋,但他却宁愿默默守护那个笑靥如花的钱奴女孩。他同她本就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面对他的爱,她害怕如此光辉的他又能照耀平凡的她几分,但是对他不可控制的爱………………片段一:“季允,你这个财迷婆,五年了连个蛋都生不出,凭什么霸住总裁夫人的位置不放!”小三嚣张的挺着肚子,眸中尽是志在必得的鄙夷。“你知道为什么他有那么多的女人,我却还能稳稳的坐住总裁夫人的这个位置吗?”不屑的瞄了一眼小三凸显的肚皮,季允嘴角翘起讽刺的弧线,“那是因为我从来没有怀过‘野种’!难道他没告诉你,他不能生的吗?”允儿说完优雅的转身离开,唇角缓缓勾勒出一抹清冷的弧度,心中嗤笑,愚蠢的女人。片段二:“喂,你搅乱我的生意,快赔我钱!”她生气的伸出手掌,黑白相间的眸子映着他俊美妖治的脸庞。“你真的那么缺钱吗!”东方旭气愤的咆哮,却又一边命人将一叠叠厚厚的钞票搬到她跟前,“这些够不够?”话语间,竟是带了宠溺的看着她。“呵呵,够了,够了!”看着桌子上堆成小山的粉红色,季允月牙般的眼眸亮晶晶的闪烁着开心的光芒。“那你今晚是我的专属!”霸道又孩子气的要求,她那见钱眼开的模样,他竟然一点都不觉得厌恶,反而是……欢喜……“是!你出了钱就是我的客人,走吧,本小姐除了不陪睡,啥都可以陪!”今天运气真好,碰到了一个脑袋进水的,季允虎摸钞票顾不得去看那个俊美霸道的男人。片段三:”对不起,大总裁,恕我无能为力,我没办法在一天的时间内查出总裁夫人那些照片到底是谁曝到网上的。”男人边说边看着东方旭平静的脸,反而更害怕,像见鬼般抖的厉害:“要不,我马上就去处理。”“处理?”东方旭笑了,低低的笑声,便是不怒而威,温柔的吓破人胆:“你打算怎么处理?剜瞎了看过人的眼睛,割了散播者的舌头,还是觉得东方集团,真能只手遮天?”“大总裁”
  • 老宅凶案频发背后:猫眼

    老宅凶案频发背后:猫眼

    雨儿在梦中得到一串猫眼项链,他们决定离开生活了多年的小城,醒来后发现项链正在手中。此间凶案频发,死者均为年轻独居女子,凶手极其冷血残忍,搬往童家的上海老宅。已空置多年,童年和雨儿是一对情侣,每扇门上都反装着猫眼,显得陈腐而诡异。房子黑暗阴沉,作案手法竟与六十六年前的连环命案完全相同……案件逐渐直指童家老宅,以及那串神秘的猫眼项链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倾世兵团

    倾世兵团

    一个空怀大志的少年,受尽官兵欺压。一把王者之剑改变了他的命运,招兵买马,聚贤纳才,绝世妖孽尽皆追随左右。他们强大,他们冷血,他们忠诚,他们残忍!一支足以让世人恐惧的兵团就此现世。千年兵团被兵团屠灭,后人皆称这支可怕的兵团为--死神兵团!
  • 美国“阴谋”

    美国“阴谋”

    新华社驻美记者刘洪四年心血,告诉老百姓一系列事件的幕后。提供不一样的答案,讲述你不知道的始末。过去几年,在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贸易顺差、中国的责任和义务等许多问题上,中国面临了一轮又一轮的质疑。在美国,翻开报纸,有对中国的批评;打开电视,有对中国的攻击;日常闲聊……
  • 达达失踪

    达达失踪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