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成绩,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与赞美。有些优点和长处往往是与生俱来的,比如某人长得漂亮,智商很高等等。因此,对于别人优点与长处的肯定不仅不会贬低自己的位置,而且可以使旁人从中认识到你所具备的优良素质,从而获得他人的称赞。
把他人的得意事常挂嘴边,把自己的得意事放在心里,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尊重别人的人格是赢得别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格,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重要、最宝贵的。对每一个人来说,他都有这样的一个愿望:那就是使自己的自尊心得到满足,使自己被了解、被尊重、被赏识。如果你不尊重别人的人格,使别人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当时,他或许会一笑了之,但是,你却严重地伤害了他。事实上,如果你表示出了对他的不尊重,即使他当时对你还是很友善,但是,如果他不是一个精神境界极高的人,他以后是不会很喜欢你的。
相反,如果你满足了他的自尊心,使他有一种自身价值得到实现的感觉,那么,这表明你很尊重他的人格。你帮助他获得了自我实现,他也会为你所做的一切表示感激。他对你有一种感激之情,他会因此而喜欢你。
有效沟通
人类行为有一条重要的法则,如果我们遵循它,就会为自己带来快乐;如果我们违反了它,就会陷入无止境的挫折中。这条法则就是:满足对方的自我成就感。因为人们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受到重视。
★态度恭敬:称呼、敬语、客套话
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最先表现在他的语言上。说话有礼貌、态度恭敬的人必定受人欢迎,而话语粗俗、对人不敬,则令人讨厌。
一批应届毕业生到国家某部实习参观,部里秘书给他们倒水时,22个同学中,21个表情木然,一句普通的客气话都没有,有的还问:“有绿茶吗?天太热了。”等到部长来看望,并亲自送给部里印的纪念册时,这21个同学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用一只手接过了部长双手递过来的纪念册,弄得部长很尴尬,脸色越来越难看。有一个叫林晖的与他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轮到他时,他轻声说:“谢谢!大热天的,辛苦了。”当部长快要没有耐心的时候,又是林晖礼貌地站起来,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拿住纪念册,恭敬地说了一声:“谢谢您!”
后来部里点名要林晖,连林晖自己都觉得偶然。但是,偶然背后有必然。这个必然恰恰是他不经意表现出来的礼貌素养。
对人谦敬有礼,不一定要像古人那样一边说话一边叩首鞠躬,在简单的日常交流中,只要适当地运用称呼、敬语、客套话,礼貌和修养就自然表现出来。
1. 与人恭敬,称呼当先
面对陌生人,出于礼貌,我们总要以一定的称呼来跟对方交谈,正确、适当的称呼,不仅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重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达到的程度和社会风尚。
称呼可分为以下几种:行政职称,如“李局长”、“王总经理”、“刘董事长”,等等;技术职称,如“李总工程师”、“王会计师”等;学术头衔,如“教授”、“法官”、“律师”、“医生”、“博士”等;行业称呼,如“解放军同志”、“警察先生”、“护士小姐”等等;泛尊称,是指对社会各界人士在较为广泛的社交面中都可以使用的表示尊重的称呼。比如“小姐”、“夫人”、“先生”、“同志”等。在不知道对方姓名及其他情况(如职务、职称、行业)时可采用泛尊称。
在与陌生人交谈时要特别注意,称呼应当亲切、自然、准确、合理,不可肆意为之,大而化之。在使用称呼时,一定要回避以下几种错误的做法。
无称呼。就是不称呼别人就没头没脑地跟人家搭讪、谈话。这种做法要么令人不满,要么会引起误会,所以要力戒。
替代性称呼。就是非常规的代替正规性称呼的称呼。比如医院里的护士喊床号“十一床”,服务行业称呼顾客“几号”、“下一个”等,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易于引起误会的称呼。因为习俗、关系、文化背景等的不同,有些容易引起误会的称呼切勿使用。比如中国大陆的人,很传统的一个称呼就是同志,但在海外一些地方,甚至包括港澳地区,就不适用了。“同志”在那里有一种特殊的含义——同性恋。所以当你到香港去玩时,千万不要到“同志电影院”、“同志酒吧”里去。
不适当的简称。比如叫“王局(长)”、“李处(长)”,一般不易引起误会;但如果叫“王校(长)”、“李排(长)”,就容易产生误会。
错误的称呼。常见的错误称呼无非就是误读或误会。误读也就是念错姓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对于不认识的字,事先要有所准备;如果是临时遇到,就要谦虚请教。误会,主要是对被称呼的年纪、辈分、婚否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做出了错误判断。比如,将未婚妇女称为“夫人”,就属于误会。相对年轻的女性,都可以称为“小姐”,这样对方也乐意听。
使用不通行的称呼。有些称呼,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比如山东人喜欢称呼“伙计”,但南方人听来“伙计”肯定是“打工仔”。
使用庸俗的称呼。有些称呼在正式场合不适合使用。例如,“兄弟”、“哥们儿”等一类的称呼,虽然听起来亲切,但显得档次不高。
总之,称呼是交际之始,交际之先。慎用称呼、巧用称呼、善用称呼,将使你赢得别人的好感,将有助于你的人际沟通自此开始顺畅地进行。
2. 运用敬语,礼貌待人
在大街上,有时候我们会遇到这样的事,一个陌生人向你走来,说:“对不起,打扰一下。”这时候,我们可能会说:“哦,没关系。您有什么事?”“请问您一下,到广安大街怎么走?”我们的做法通常是热情地给作解答。最后那个人连连向我们道谢。但是,有时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事,一个陌生人向你走来,说:“喂,喂,喊你呢!”你疑惑地看看他,心里很不痛快:“我哪知道你喊我,什么事?”“知道不知道广安大街在哪?”“不知道!”
为什么我们会热心地给第一个陌生人作解答呢?因为他有礼貌,使用了“对不起”、“打扰”、“请问”、“您”四个礼貌用语,可以充分看出对方的诚意,我们心中高兴,也乐意为他解决难题。第二个人没礼貌,我们当然不愿意答理他。
礼貌和教养对于社交中的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它是装饰人类或其他一切的优良品质和天资。礼貌不用花钱,却能赢得一切。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在与陌生人的对话中,我们要使用很多的交际语,这样才能让对方对我们产生好感,乐于跟我们交朋友。
文明社会里,几乎在任何需要麻烦他人的时候,“请”都是必须挂在嘴边的礼貌语。如“请问”、“请原谅”、“请留步”、“请用餐”、“请指教”、“请稍候”、“请关照”等。频繁使用“请”字,会使话语变得委婉而礼貌,是比较自然地把自己的位置降低,将对方的位置抬高的最好的办法。
正确地运用“谢谢”一词,会使你的语言充满魅力,使对方倍感温暖。道谢时要及时注意对方的反应。对方对你的感谢感到茫然时,你要用简洁的语言向他说明致谢的原因。对他人的道谢要答谢,答谢可以用“没什么,别客气”、“我很乐意帮忙”、“应该的”来回答。
社交场合学会向人道歉,是缓和双方可能产生的紧张关系的一帖灵药。例如,你在公共汽车上踩了别人的脚,一声“对不起”即可化解对方的不快。道歉时最重要的是有诚意,切忌道歉时先辩解,好似推脱责任。在需要别人帮忙时,说句“对不起,你能替我把茶水递过来吗”,则能体现一个人的谦和及修养。
交际中的礼貌用语除上述以外,还有很多。
问候的用语:早晨好;您早;晚上好;晚安。
挂念的用语:身体好吗;怎么样;还好吧。
征询的用语:你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您做什么;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可以做……吗?
答谢的用语:请多关照;承蒙关照;拜托。
赞赏的用语:太好了;真棒;美极了。
谦让的用语:愚、愚见、寒舍、太客气了、过奖了、为您效劳、多指教、没关系、不必、请原谅、惭愧、不好意思,等等。
理解的用语:太忙了只能如此;深有同感,所见略同。
道歉的用语:对不起;请原谅;实在抱歉;真过意不去;完全是我们的错。
常用的客套话:慢走、留步、劳驾、少陪、失敬、久违、久仰。恭喜、包涵、打扰、借光、拜托、高见,等等。
约定俗成的礼貌谦辞:初次见面说久仰,看望别人说拜访;等候客人用恭候,请人勿送用留步;请人帮忙说劳驾,求给方便说借光;请人指导说请教,请人指点说赐教;欢迎购买叫光顾,老人年龄叫高寿;客人来到说光临,中途要走说失陪;送客出门说慢走,与客道别说再来;麻烦别人说打扰,托人办事说拜托;等等。
3. 客套话,交际不可或缺的沟通良药
恰当地应用客套话,一方面能够体现我们的涵养,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另一方面能让对方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尊重和高看,从而产生愉快的心理,促使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
比如,两人见面互道一声“您好”“别来无恙”“久仰大名”“吃饭了吗?”“最近怎样”“好久不见,在忙什么?”等等;做客探望客套话,如“欢迎赏光”“请随意”“承蒙款待”“欢迎光临”“恕不远送”等等;感谢致谢客套话,如“让您费心了”“请笑纳”“不成敬意”“举手之劳”“不敢当”等等;求助客套话,如“请多关照”“请指正”“多谢指教”“恳请”等等;原谅客套话,如“见谅”“多包涵”“海涵”等等;受益客套话,如“托您的福”“借光”等等;谦虚客套话,如“不足挂齿”“不值一提”等等。
有效沟通
礼貌用语是谈吐文雅的重要体现,是展示谈话人风度和魅力的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尊重他人并获得他人尊重的必要条件,是人际沟通达到和谐融洽境界的推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