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2800000031

第31章 感受·表达

——农村题材创作琐议《青年作家》的编辑同志,要我回忆整理一下前几天我在一个座谈会上的发言。那天我说了些什么呢?

我说了一个未免偏颇的看法:我们反映转折时期农村现实生活、描写农村变革的作品,其数量、质量,没有前几年出现的反映十年动乱的作品那样多,那样深刻。这样估价,并无否定成绩的意思,而是我作为一个农村题材的作者,多少有些自省之意。同时也是我听了许多农村青年和基层干部中的文学爱好者的呼声之后,才敢于这样说的。我认为他们的意见是公正的。

找原因可以凑上十条八条,主观的、客观的都有。我正在找自己的原因。初步找到的是两条。一条是自以为熟悉农村生活,殊不知这两年农村的飞快的变化,在一些重要的方面我成了个“半罐水”了;因为不够熟悉,所以,第二,有时我就不免“打马虎”,无力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用功,吃“主题饭”,写的东西往往不是形象大于思想,或思想融于形象,而是相反。归纳起来,一是生活问题,二是没有遵循艺术规律的问题。

“生活”二字怎么解释呢?过去我是学农业的,习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考察问题,“生活”二字在自然科学上意义十分明确,它不过是“生命活动”这一特定概念的简单表述,从来不曾有过什么含混不清的。在社会学上,“生活”二字的内容,就复杂多了。那么,作为文学创作活动这一特定范畴内的专用词,“生活”二字的内涵是什么?

文学创作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方面。在这里,生活应是指人类的生命活动。马克思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是指人类一切社会实践及其由此而产生的各种情感和理念的复杂过程和经验。这些“过程”和“经验”,可以说是我们文学创作所需要的全部“素材”。文学不仅反映和描写这些“过程”和“经验”,而且参与其中,成为其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文学作者怎样获得这个“素材”——即“生活”呢?

必须参与其中,这是第一;仅仅参与其中还不够,还必须借助于观察而获得某种感受。

由此,我们可不可以认为,文学创作所需要的第一要素“生活”,指的就是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呢?我们看到一个虚假的编造的作品,指责作者“没有生活”,这种批评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那位作者的鼻孔还在进气出气,他正在和人们一道从事着一定的社会实践,怎么能说他“没有生活”呢?其实,他不是没有生活,而是没有对于生活的独特的感受。

感受是被作者自己感情上接受、思想上理解了的对客观世界的知觉。它是客观的,因而是可以获得的;它又是主观的,所以是独特的,是任何技巧、方法乃至愿意为你效劳的任何人所无法代替的,只能依靠自己对人们社会实践经验的了解、理解、积累、思考才能获取。

那么,我们对于目前农村正在发生和发展的、有亿万农民参加的伟大变革,我们了解多少? 进行了一些什么样的思考?理解了没有?一句话,有何感受?

我们不是曾写过这样的作品么:作者满怀热情地通过人物之口诉说着“生产责任制”带来好处,如盖新房、娶新娘、包产地里收割忙,欢欢喜喜卖余粮……作品主题的正确性,作者对政策掌握的准确性,都是无可指责的。山水田园,日月星光,树林子,拖拉机,各种道具无一不突出地表示了时间是当前,地点是农村。但是读者看不出作者的真实而独特的感受。这样的作品再多,也无法使人了解和感受当前农村变革中的各种人情世态、新矛盾和新问题,因而人们依然不爱读。农村里有文化的人看这种作品,完全有理由相信“作家”的水平不如他们高。城里人平日里谈起农村大好形势时,往往眉飞色舞、心情激动,但是读着这些歌颂农村大好形势的作品,却又激动不起来,甚至付之一笑。人们希望从文学作品里得到关于农村的种种感受应比他们从新闻报道中得到的更多、更深刻些,但使他们满意的机会却不是太多。

读者读文学作品,既是为了“长知识”,更多的是情感方面的要求,通过作品得到情感方面的某种满足或启迪,并从这里出发去了解和感受作者暗示给他们的东西。因而,对于文学作者来说,生活问题,说到底,就是一个感受的问题。一篇作品发表了,读者从中看不出作者有什么新的感受,这样的作品是失败的。新的感受促使作者扬弃旧的题材、人物、情节、细节以至表现手法,而选取新的题材、人物、矛盾来表现它。

文学作者的感受来源于客观世界,它的基础是对于客观世界的观察、了解和认识。对于近年来我国农村这一场波澜壮阔的变革,我们了解多少呢?对它的历史渊源、来龙去脉,对它的各种形态、内容、矛盾,对经济、政治、文化、道德伦理关系,以至人们的心理变化,我们观察、了解得都不够,研究得更不够,谈何感受呢?我们写了一些比较肤浅的、表面化和简单化的作品,这些作品的毛病就在于缺少感受;即使有,也多半是肤浅的、一般化的。前面提到的那种简单化的颂歌便是一例。面对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的农村经济承包制,有的作品唱出了一首又一首古老安宁的田园牧歌,仿佛千百万农民向往的、奋斗的就是那种“日出而作,日没而息,耕田为食,掘井为饮”的古朴沉寂的日子,就是那种“朝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的封闭式的小农生涯。这种现象表明作者缺少对于当今农村生活的真实感受。

肤浅尚可鉴谅,曲解则是大不该。我们读到过这样的作品,其作者以他固有的道德观,拒绝接受伟大变革中出现的与先进生产力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观念,对那些将被变革的浪潮所淘汰的旧事物,唱出了一曲曲缠绵悱恻的挽歌,表现过多过浓的失落感、惆怅感。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为什么面对这场历史性的改革,我们会得到这种感受,写出这种作品呢?

应该明白,作家对生活的“感受”,本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当主观思想感情近乎凝固的时候,变化多端的客观世界往往被认为是任人安排的客体;既然客观变成了“人为的”,那么主观就高于、胜于客观了。这时候,我们的头脑就会僵化半僵化,我们就可能成了瞎子、聋子、无嗅觉者、表皮细胞硬化症患者,对外界的一切失去感觉,唯有一颗亘古不变的心,“痴著如一,恪守终身”,可见,这个带着浓厚情感因素的感受,并不能视为“才华”一类的东西。“鼻子高不过眼睛”,感受,作为主体时,离不开世界观、历史观的支配;而作为客体时,则受着客观世界的制约。比较准确的感受,只能属于具有进步世界观和历史观的文学作者,属于自觉改造与客观现实不相适应的既成观念的文学作者,属于既能历史地对待现实,又能清醒地看待历史,既向历史获得教益,又向未来吸取诗情的文学作者。三

可惜,我还不属于这样的作者。我对于昨天的农村比较熟悉,对今天的变革不能说一点不了解,但总的来说,我的感受还有些迟钝。我知道,要获得准确感受,除具备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还得有比较敏锐的艺术感受的能力。艺术感受能力是一个具有一定认识水平的文学作者打开生活之门的一把钥匙,而我还没有掌握这个钥匙。另外,要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读者,还需要掌握一些艺术规律。

艺术的特征首先是形象性,其次才有各种附加语,诸如情感性、典型性、复杂性等等。关于农村人物形象的创造,我们的现实主义文学有着丰富的经验。前辈作家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的农村题材的优秀作品和众多的生动感人的文学人物,而且,还为我们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艺术经验。一是大凡流传至今,还将流传久远的作品,都是着力于紧扣时代,表现只有那个时代才可能有的特殊的人情世态、矛盾冲突、人物心理。二是不需要描写具体政策的外在形态及实施进程,就可以使读者感受到那个时代的一切。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我们写当代农村的历史变革,就应该注意这两个方面:强烈的时代感和时代的形象感。通过形象、性格、矛盾冲突,使人们看到今天农村的特点及其发展的来龙去脉。

文学作品不是某一变革进程的具体过程的档案记录或为人们提供什么使用方法的说明书。它解决不了具体问题,也不需要解决具体问题。读者要求我们的也不是这个。可是,我们在写作时往往不厌其烦地去写那些人们并不需要的过程。这又何苦呢!这样才有时代感么?不!时代感,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应是烙印着时代特征的人的感觉、感情、情绪、思想之类的抽象的东西。这种抽象的东西一经文学表现出来,则是体现着强烈时代气氛的生动的人与人的关系及人物自身的矛盾冲突。陈奂生这个人物,不消说是新时期文学人物画廊中塑造得很好的一个,在他身上,无处不显现着时代变化发展的踪迹。而这种时代感,绝非凭借贴标签或吊“布景”来实现的,作家主要是通过人物性格与外界环境的一系列的“心的冲闯”而发 生的“内心独白”,或者说是靠了人物自身的矛盾着的内心世界与看去又顺理成章的生活方式之间的“对比”,而体现了农村这块“复苏的土地”上鲜明的时代特征。高加林这个人物也很有意思。作家并不直接告诉我们农村怎样地变革,而是让我们从这个人物的充满着悲剧意味的人生历程中看到:中国农村的历史到了这个时刻,必须改革。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内心失去了平衡。田园牧歌的时代不为当今农村青年所留恋,是因为它限制了年轻人的思想、精力和才智的发挥。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是怎样地催促着人们快快前行,道德的力量又是怎样地教导着人们注意脚步稳妥。文化这个东西既来自传统,又冲破传统,一切都是时代的。高加林的生活是充满了时代感的,他受着时代的鼓动和制约。作为文学形象,他除告诉我们一些古老朴素的道德原则外,更主要的是让我们看到时代的特征——躁动不安的、改革前夜的农村画图。我不认识这个艺术形象的创造者,但我猜想,他必定认真研读过《红楼梦》。在《红楼梦》里,一群青年男女的躁动不安的内心世界与动荡、矛盾的生活方式告诉我们,一种经济形态及其上层建筑就要结束,一个新的时代将要开始。后来的红学家从社会发展史和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红楼梦》的历史背景时,说是当时新兴的手工业、商业已在中国出现,新的资本主义的经济机构要求冲破封建主义的板结土壤,封建社会到了日暮途穷的境地……但是,曹雪芹并未告诉我们这些,他只是现实主义地描写了那样一群人物的生活起居、交往应酬、啼笑争吵,等等。

我们描写当今亿万农民参与的这场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农业的伟大变革,为什么会忽略了过去的艺术经验,离开艺术本身的规律呢?

同类推荐
  • 碧野散文选集

    碧野散文选集

    作为一位紧随时代同步前进的作家,以其充沛的热情和执著的毅力,长期勤奋耕耘于文学领域,除“文革”期间被迫搁笔之外,始终笔耕不已,迄今已逾古稀之年,仍时有新作问世。因此半个多世纪以来,碧野,在其几经风雨、屡遭坎坷的文学人生道理上,已留下了三十多部计约五百多万字的累累硕果。如今从宏观角度予以回眸一览,不啻在现当代文坛上留下了其凝重的心血结晶乃至时代的一个侧面记录。诚然,碧野的文学创作是多方位的,诸如长、中、短篇小说以及报告文学等,都曾有过广泛的影响
  •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唐诗,大气;宋词,婉转;元曲,明丽。唐诗、宋词、元曲,作为我们民族诗情“高峰体验”的结晶,足以唤醒沉睡在每一个炎黄子孙心灵深处的诗魂。诗情画意,词韵墨香,完美演绎传世经典;曲风赋骨,文锦书绣,全新展现华夏文明。
  • 麻辣水浒

    麻辣水浒

    以“麻辣”来给水浒命名,大概想赋于水浒以新的味道。人们对于味道有多种需求,一种味道尝久了,就想换一种味道。我猜晓东的意思,是要给水浒的读者们换换口味。麻和辣都是重口味,都是刺激性的口味,读者诸君小心了,别被晓东麻翻,别辣出汗来。
  • 林下云烟

    林下云烟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

    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

    本书节选不同领域大师的演讲原文,倾听来自世界一流学府的顶尖智慧。史蒂芬·霍金、布莱尔、丘吉尔等科学巨匠、政界要人、文学大师与你进行一场心灵对话。 演讲者的精彩原文,展现智慧的光芒和魅力。
热门推荐
  • 小花猪学本领(读故事学科学丛书)

    小花猪学本领(读故事学科学丛书)

    ,可这房盖了三次,把小花猪那幢破旧的房屋吹倒了。三次都倒了。小花猪又盖了一幢小洋房。书中描写了动物界一些能工巧匠的建筑能力。小花猪决定去找动物界那些建筑大师学学手艺,突然而来的大风,于是他参观了蚂蚁的地下宫殿、白蚁的城堡、蜜蜂的蜂巢、缝叶莺的巢穴等
  • 爱妃不要逃

    爱妃不要逃

    古画、血玉镯、姻缘果,冥冥之中的天意,前世今生未了的情缘……一幅古画,莫名其妙地将她带到一个陌生的时代,神秘老人的告戒,谁,才是与她订下今生的血玉镯主人?三个同样优秀的男子,她,该如何抉择?东望国烈王爷南宫烈,一个盛传好男色的王爷碰上了她,那个小小的姻缘果,真的可以给他带来一段良缘?南临国溯王爷云溯,误打误撞抓了她,也抓来了他一生的麻烦。失散多年的哥哥独孤继,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真的是他的不幸吗?当一切真相大白“她”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前世之缘,能否再续?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沧元图

    沧元图

    我叫孟川,今年十五岁,是东宁府“镜湖道院”的当代大师兄。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女杀手穿越成赔钱货:香水王妃

    女杀手穿越成赔钱货:香水王妃

    意外到异世,却成了人见人憎的丑八怪。我命由我不由天,一流杀手兼国际知名香水师的她,誓必逆反赔钱货的命运。她开辟了令人为之疯狂的香水市场,引起各国贵族疯狂抢购。她还是炼药师,炼出的灵药连一代药王都拍案叫好。容颜几变,他日重逢,问君相见还相识?
  • 宋诗派同光体诗选译

    宋诗派同光体诗选译

    选自近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是由刘大特先生译注。由巴蜀书社出版。
  • 解密北京大案

    解密北京大案

    从《名幻杂志》为一鹤同志做责编大概有十个年头了罢。这其间,一鹤的法制纪实作品名声越来越大。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他关于某演艺圈名人案件的报导,文坛中太多起承转合,波诡云橘了。而一鹤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由一个青涩的山东汉子,引起湖北与广东两家大刊编辑的争抢,成长为深具洞察力的法坛卫士。以致他不得不承诺为放弃的一家另写两篇稿子才算平息。人类灵魂工程师,自有其独特的理想与追求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我只是忘了忘记你

    我只是忘了忘记你

    北大有史以来最离奇的一场学生会选举。一场缺席胜选引出的却是一段虐心恋战。一个是名门之后、高贵儒雅、痴心独恋;一个是孤行游侠、风流倜傥、野性正义。两位候选人背后却站着同一个女人。选择爱,还是选择被爱?这是每个人内心的终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