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环境中,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加快,高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消费心理的日趋成熟和消费需求的变化日益加快,企业营销观念和方式不断创新,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营销已初露端倪,企业在营销过程中注重知识含量的提高,以知识创造市场为营销方式,强调企业提升产品的内在文化含量,注重无形资产对营销价值的作用;二是在当今“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中,关系营销倍受青睐,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顾客等建立长期信任、互利而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营销的核心从交换转变为“关系”,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三是在当今信息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网络营销蓬勃发展,使得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的营销活动可以超越时空的局限而扩展到全球,实现与顾客的互动和双向交流,从而能够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上述企业营销方式的变化,对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企业都把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价值链管理就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新视角。价值链管理要求站在战略高度,从价值链角度研究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识别和重构企业价值链,通过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赢得竞争的优势。
价值链理论近年来得到长足发展,价值链管理方法有着逐步与会计管理方法相结合的趋势。我国关于将价值链与会计相结合的研究,是由会计学家阎达五先生最先提出的。阎达五先生认为价值链管理与会计有着内在联系。首先,会计本身是一种价值管理活动,会计的价值管理是价值链管理的组成部分;其次,无论从战略制定还是战略实施角度看,会计都自始至终地参与价值链管理。价值链会计,是价值链管理与会计管理相结合的切入点,它为会计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同时又给价值链管理提炼出一个新的视角和方法。在会计领域如何改造现有会计体系,形成价值链会计分支或会计模式,使之满足价值链管理以及其他方面对价值链会计信息的需要,这些越来越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
二 管理方法的变革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一些发达国家兴起了管理变革的浪潮。一些有代表性的管理新思想和新方法陆续创立和应用。
1.再造工程(Reengineering)。这是美国学者在9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管理变革思想。所谓再造工程,也叫业务重组,是指对业务过程所进行的基本再思考和从根本上的再设计,以显著改善成本、质量、速度、服务等关键绩效指标。再造工程不是对旧过程进行修补,而是要破旧立新。再造工程要求跳出旧有思维模式,以一种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之势,对过程进行根本性的改造。再造工程着眼于“过程”,它通过简化原来需要历经多个部门的复杂的信息流程,消除因此而产生的失误、延迟、返工等,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2.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学习型组织作为一种转变管理思维的思路,在管理学术界和企业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学习型组织是指这样一个组织(如企业等),通过自我调整和改造,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学习型组织强调一个组织应具有学习这一素质,这种学习是组织化的或集体性的学习,涉及整个系统思维的建立、方式的转变以及对目标远景的共识等。这种基于系统和适应、学习诸多概念的管理变革思想,萌生于若干年前,但它发展到可操作的阶段,则是缘于最近几年在美国通过信息工具对它的应用。
3.虚拟企业(Virtual Enterprise)。是指由不同的企业或者同一企业中的某些部门,按某一特定任务要求而临时组建的企业,它没有固定不变的组织结构,没有看得见的有形公司或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这种实体在任务完成后便宣告解散。这种虚拟企业容易发挥组成部分的专长,集中各部分的优势;能够顺应多变的市场新形势,抓住时机,迅速组成;管理形式简单化;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虚拟企业的组建来采用新的产品开发方式;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吸收多用户设计,大力采用柔性化的模块化设计方式。虚拟企业的基层组织主要是以任务为中心而组成的多学科、多专业的项目组,通过互联网或其他形式的网络,进行有形的跨国跨洲跨行业的管理。
4.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和柔性生产(Lean,Agility,Flexible Production)。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是美国学者总结日本丰田公司生产经验而得出的一种生产方式,其特点在于:(1)简化工作程序,去掉生产中不增值的工作,实行准时生产制(JIT);(2)发挥工作人员的潜力,强调其在部门中的重要性;(3)采用适度的自动化生产,能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率,扩大品种。敏捷生产(Agility Production)是指由先进、柔性生产技术和动态的组织结构、高素质的人员的组成,为了企业的长远利益,采用全新的产品设计方式和新型生产组织管理方法,能灵敏有效地对市场与用户需求做出反应的一种生产方式。柔性生产(或称灵活生产,Flexible Production),是指可以按照用户需求灵活地组织工艺流程、加工顺序,减少时间与设备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前述三个概念有一定的交叉,可将三者合并起来称为一种综合的生产方式。
5.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随着计算机在经济和信息领域的广泛运用,电子商务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商务活动,主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数字化通信网络、计算机系统或磁介质替代传统交易过程中的纸介质信息载体,对商务信息进行传递、存储、处理和发布,从而实现商品或服务的交易、对交易的管理以及控制企业的物流和资金流,达到高效率、低成本的网络化经营的目的。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能有效地利用企业有限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减少存货库存量、车辆空驶量,以及解决产销不对路等问题,从而达到缩短商业循环周期、压缩交易时间、降低交易和生产成本的目的。
电子商务的出现、应用和发展,不仅意味着传统交易手段的变化,更将企业的经济结构和运作方式进行了彻底的变革。通过电子商务,企业扩大了交易范围,增多了与国内外交易的机会,降低了传统的交易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全球市场竞争力。电子商务促进了国际市场的再分工、再调整,开拓了新的生产领域和销售领域,对世界经济格局、贸易体制的改变和整个社会就业结构的改变,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总之,电子商务创造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法规框架、市场监管、服务机构等,均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当前现代管理改革的新思想还包括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和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的思想。核心竞争力是告诉人们如何通过发挥企业的核心优势去占领市场的思想;而并行工程则是把原来串行的开发过程尽可能地并行起来,以缩短开发过程,节约成本的思想。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 总体研究状况
在我国,价值链会计由阎达五先生提出并着手研究,特别是阎达五先生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IT环境下价值链管理与价值链会计研究”的成果为后继者研究奠定了基石,学者们围绕着价值链会计的概念、本质、理论根源、会计环境、目标、范围、职能、对象等内容展开了层层研究。
(一) 对价值链会计的概念、本质和理论根源的探讨
关于价值链会计的理论根源,基本共识是:价值链会计与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概念和之后出现的价值链管理理论有着密切联系。但是价值链会计概念是阎达五先生在2003年3月“EVA与价值链管理座谈会”上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价值链概念虽然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创造,但是价值链会计概念却与“会计管理活动论”有着内在联系。“价值链会计是对企业价值信息及其背后深层次关系的研究,亦即收集、加工、存储、提供并利用价值信息,实施对企业价值链的控制和管理,保证企业的价值链能够合规、高效、有序运转,从而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增值和价值分配的一种管理活动”。 “正是因为会计具有管理功能,会计才能进入价值链管理体系,基于价值链管理的价值链会计才成为可能”。 有的认为价值链会计(又称为价值链会计管理),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核心企业为龙头,以价值链整体价值增值为根本目标,以提高价值链整体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和获取最大利润为具体目标,以协同商务、协同竞争和多赢原则为运作模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对价值链上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有效的规划和控制的一种管理活动。
(二)对价值链会计环境、目标和职能的探讨
关于价值链会计的目的或目标的基本共识是:价值链会计通过疏通信息传递渠道和调整企业价值链,从而协调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协作关系,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增值。简单地说,价值链会计的目标就是利用会计的特有功能与方法为企业价值增值最大化服务。也有学者认为,企业价值链会计的目标是提供企业创造价值的动态信息,借以制定协调和优化价值链、实现价值增值的决策,并进行相应的管理控制。这种观点认为,价值链会计既是价值链管理的重要工具,也是价值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价值链会计的目标必须服务和服从于价值链管理的目标和要求。
綦好东(2004)将价值链会计的职能分为基本职能和核心职能。价值链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实时评价与反映;价值链会计的核心职能是多维立体控制。价值链管理强调企业各项价值创造活动的分解和集合,即在分解基础之上的集合和在集合体下的分解。整合价值活动的基础是协调、控制价值创造活动,协调和控制价值创造活动要按照价值链管理的目标来进行。“价值链会计所进行的控制虽然不是管理控制的全部,但它确实是控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对价值链会计的范围和对象的探讨
戴德明先生对价值链会计的对象进行了基本界定,认为价值链会计的对象是价值链信息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其表现形式是价值链,其载体包括资金流、信息流和实物流,其实质是价值链信息背后所体现的经济关系;李百兴(2004)认为价值链会计管理实施的范围是价值链,而不是单个企业,价值链会计管理的有效实施有赖于价值链各方的通力协作;因此价值链会计突破了传统的会计对象范围:突破了传统会计主体假设的束缚——将会计管理的范围由单一企业扩大到了整个价值链,突破了传统的成本管理范围——要求将股权资本成本纳入管理的范围。
(四) 对价值链会计的方法的探讨
目前学术界对会计方法的理论探讨,主要集中在管理会计新方法(如EVA、ABC等)和财务会计信息化的新技术及其应用发展趋势等领域。但无论在管理会计领域,还是在财务会计领域,均未形成相应的价值链会计方法体系。在应用研究领域,也尚未见有发表的或以其他形式公开的、专门的价值链会计应用模型和工具产品。
二 主要研究者综述
(一) 迈克尔·波特
迈克尔·波特是价值链理论的创立者和研究先驱,其主要成果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提出了价值链概念。迈克尔·波特在1985年出版的《竞争优势》一书中,把价值链看作是确定企业竞争优势、寻找竞争方法,以增强企业实力的基本工具。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表示出来”,“价值是客户对企业提供给它们的产品或服务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价值由总收入来度量。”
二是创建价值链分析法。价值链分析法的主要内容是:(1)识别价值活动;(2)确立价值活动类型:不同类型的价值活动对竞争优势的确立起着不同的作用,应该加以区分,权衡取舍,以确定核心和非核心活动;(3)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竞争优势来自以下三个方面:价值活动本身、价值链内部联系以及价值链的外部联系;(4)基于价值链分析的竞争战略有三种:成本领先、差异化和目标集聚(Michael Porter,1985)。
(二) 阎达五
我国著名的会计学家阎达五先生是价值链会计研究的先驱,其主要的贡献在于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阎达五先生2003年首先提出“价值链会计”概念。他主持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新领域专业委员会分别于2003年12月和2004年11月先后两次举办了面向全国的“价值链管理与价值链会计”专题研讨会,从而推动了“价值链会计”的研究。
二是论证了价值链会计概念的由来。阎达五在“价值链会计研究——回顾和展望”一文中提出:价值链概念虽然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创造,但价值链会计概念却与80年代先生倡导的“会计管理活动论”有着内在联系。阎达五在该文中将价值链会计定义为:价值链会计是对企业价值信息及其背后深层次关系的研究,即收集、加工、存储、提供并利用价值信息,实施对企业价值链的控制和管理,保证企业的价值链能够合规、高效、有序运转,从而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增值和价值分配的一种管理活动。
三是论证了推行价值链会计的必要性。阎达五认为,在变化的经济环境中,人们把管理的视线转向了价值活动,把管理目标锁定在业务链和价值链每个环节的价值增值上。但传统的财务会计无法反映企业价值的信息,传统管理会计的相关性也已经消失。如在实时制(JIT)制造方式下,实现了零存货,传统管理会计的“经济订货量”等方法已经没有意义。管理会计领域所涌现的许多新的理念和方法,如价值链、供应链管理、EVA(经济增加值)业绩评价体系、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管理、平衡计分卡、精益制造思想等,又无法较好地融入到现行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之内。因此,变革现行的会计模式已是大势所趋。价值链会计是适应这一变革趋势的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