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1200000008

第8章 冠冕唐“皇”(4)

也活该这俩人倒霉,一个叫刘世龙的乡长知道了这个阴谋,赶紧跑去向李渊告密。

李渊一想,这事情严重了,本来是想秘密起兵,现在人家要采取行动了,他自己必须先下手为强。于是,在去祈雨的前两天,王威、高君雅都来参加会议。李世民率领军队,把各城门都看管起来,开会的周围也都布置了伏兵。开会,开什么会呢?李渊坐在那里扯淡扯了半天。刘文静就跑进来报告,说有人有密报,要呈上。

李渊就看王威,王威马上站起来了,要去接密报。刘文静对他们说,这个密报只能给唐公看,你是不能看的。

李渊说,什么事这么严重?

他亲自把报告接过来,打开一看,这里面的报告内容是王威、高君雅勾结突厥,意图谋反。李渊看了这个信,然后又看看王威,问会有这样的事情吗?

王威不明就里,忙问,李司令,到底什么事?

你们两个勾结突厥谋反!李渊质问道。

王威、高君雅马上就高喊,说有谋反者想杀我,所以才这样。

谋反,谁想谋反,我看你们想谋反,少废话,抓起来再说。后边憋了半天的长孙顺德他们冲出来,把两个人摁到在地,就给抓到监狱去了。

这件事,对于李渊起兵来讲真是一个意外的事情,本来他想在合法的范围先把军队集合起来,把内部协调好了,然后再正式起兵,可是突然冒出这么一件事情,他不得不安排这么一出戏,诬告他们勾结突厥。

可现在问题来了,一个长官把两个副官同时抓起来扔到监狱里面,那对朝廷来讲,是一件大事情。

百姓们会问,手下的那些当兵的会问。究竟太原府里面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把两个副官抓起来了?听说那副官还是皇帝派来的亲信,据说那个高君雅在隋炀帝当晋王的时候就是亲信了,李渊敢把皇帝的亲信抓起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了?

究竟是这两个人有问题,还是李渊有问题?还是我们的脑子有问题?

大家疑问百出,流言汹汹。李渊骑虎难下,怎么向手下和百姓们解释这个问题?正在这时,又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对李渊来讲,真是雪中送炭。

两天以后,突厥人拎着马刀杀过来了,两万人马包围太原,要拿下太原。

现在看来,伪证成了实据,谎言成了真理。既然一切都是都是真的,那弄死他们也是活该。李渊理直气壮起来,传令把这两个人公开宣判,罪名就是勾引外敌,拖出去杀!。

老百姓也都认可这个做法,毕竟突厥人真的来了。实际上突厥这次来犯跟王威、高君雅毫丝毫关系都没有,非常偶然的事件,但是却把李渊给救了。李渊借突厥的刀除掉了二人,转脸他还要对付兵临城下的突厥兵。

李渊先生根本无力抵抗,无奈之下就学着当年的诸葛亮玩了一把空城计。城门大开,人去城空,玩得就是心跳。

突厥人根本不知道《三国演义》里面还有个妖孽诸葛亮当初也用过这一招,吓跑司马懿。他们你看我,我看你,犹豫着不敢大举入城,只敢在城外劫掠。

这时候突厥支持的刘武周已经占据了太原以北地区,不管是突厥还是刘武周,他们要进攻太原这时候都易如反掌。自己要在太原扎根,不处理好与这些势力的关系,将会后患无穷。同时通过借刀杀人这件事,他意识到,突厥就是悬在太原上空的双刃剑,可以为我所用,也可以成为伤人的利器。

这时候,李建成、李元吉和李家的女婿柴绍等人已经陆续抵达太原,起兵已箭在弦上。估计当时隋王朝已经有所感觉,李渊的五子李智云就是往太原赶的路上,被隋朝官吏逮捕送往长安,被害时年仅十四岁。李渊看着亲人都回到身边,他可以没有后顾之忧,放手大干了。并很快与刘文静定下联合突厥的战略。

李渊费尽脑汁,给突厥首领始毕可汗写了一封修好的信,并派刘文静带着信前往突厥谈判,我们来看看老刘跑到始毕可汗那里怎么忽悠的。刘文静到了突厥,始毕可汗还是很客气的,并且私下安排了晚宴。

宴席上始毕可汗问刘文静:“唐国公今起兵的目的是什么?”刘文静忽悠道“今隋朝主子,不理朝政,导致天下起兵反隋者无数,隋朝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唐国公乃皇室贵戚,不愿坐观成败,故起兵反隋,废黜无能的天子。愿与可汗结为盟好,希望能得到可汗兵马的协助,齐心协力攻入长安,如果成功,土地归唐国公所有,财帛金宝美女归突厥所有!”。

刘文静秉承领导意图,抓住了始毕可汗贪利的弱点说服了可始毕可汗!始毕可汗大喜,说:“我愿意协助唐国公,攻入京师!”刘文静听后乐得差点一蹦三丈高,内心躁动,可还要装作表面平静。

这一趟刘文静没有白跑,始毕可汗也很大方,让刘文静带回去了五百精兵,同时还有千匹好马。刘文静一刻没有耽搁,就忙着往回奔。

李渊非常满意,当面称赞刘文静:“如果不是你的口才好,一时半会还真不好说服他归顺我们!”有没有搞错?他归顺我们,还是我们归顺他们?刘文静说:“既然我们稳住突厥兵马给我们的压力,接下来我们进攻长安胜算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李渊说:“我也这么认为!”

那我们来看一看李渊当时给突厥可汗写了一封什么的信。这封信是一封公开信,所有的唐史书籍里都能找到。在信里李渊完全是一副臣子的态势,他说自己大举义兵,是要远迎主上(即隋炀帝),要像隋文帝时期一样与突厥和亲,如果可汗能够答应不侵百姓,则“征伐所得,子女玉帛,全部归可汗所有”,而且,突厥可以不劳兵马、坐享其成。《资治通鉴》用“卑辞厚礼”来概括李渊这次的低调行为。信写好以后,李渊还特别使用了以下对上的文书格式,在信封上题为“启”而不用“书”。

对于李渊对突厥“自为手启,卑辞厚礼”之举,司马光在《通鉴考异》中推测这时候李渊已经“称臣于突厥”了。对于李渊是否称臣于突厥一事的定性,唐朝人所著的《贞观政要》、《大唐新语》以及《旧唐书.李靖传》和《新唐书.突履传》等正史都有类似的记载。

著名文学家陈寅恪先生,就此专门撰写《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一文,指出“唐高祖起兵太原时,实称臣于突厥,而李世民在这件事上又是主谋,后来的史臣在这件事上昧着良心涂脂抹粉,所以我们今天对这件事弄得不是太清楚(以至其事之本末不明显于后世)”,他不仅详细考证了李世民主谋称臣于突厥一事的始末,还论定李渊乃是受李世民胁迫。

其实假如我们设身处地为当时的李渊考虑,联合突厥应该是上佳选择。李渊这时候还没有政治资本与突厥谈条件,他需要在太原站住脚跟,前提条件只有一个就是让突厥人高兴。

让突厥人高兴的唯一办法就是夹起尾巴当孙子,有时候当孙子也是一门学问,当孙子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当大爷。无论是李渊的主意还是李世民的点子,我认为这都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无损大唐帝国的后来的威仪。这种考虑是基于太原起兵成功为出发点和归宿的。

始毕可汗收到李渊的低姿态来信,非常高兴,很快就回了信,在信中两人共叙爷孙之间的友谊,并就睦邻友好达成共识。他说,李渊啊!你不能对杨广这个人抱任何的幻想,你把他迎接回来,等待你的将会是杀身之祸。不如你自立门户算了,需要我怎么帮你,你不要客气只管开口。

没想到始毕可汗会如此慷慨,这完全说出了李渊先生的心声。李渊又开始了自己的演技派之路,他拿着信在众人面前慷慨陈词:“你们看看,始毕可汗怎么可以这样呢?这家伙要陷我于不义啊!我对大隋的忠心日月可鉴,天地可表,我李渊怎么能做 ‘取隋而代之’这么大逆不道之事。”

众人一看,李老大又在玩阴谋诡计呢?需要有人站出来给个充分的理由,好让他顺坡下驴。裴寂、刘文静都先后站出来劝说:现在能得到始毕可汗如此支持,是多好的一种局面啊。如果因为你的不同意,他们再反悔,麻烦不就太大了吗?李建成和李世民也站出来劝说。

不管李渊高喊什么口号,高举什么旗帜。与突厥的联盟建立起来了,李渊宣布隋炀帝为太上皇,立代王杨侑为皇帝。同时举红白双色旗。红旗,是隋朝的旗帜,白旗是突厥的旗帜。通过红白旗帜,李渊就是要告诉天下人自己既是隋朝又是突厥,既不是隋朝又不是突厥,自己是李唐。大业十三年六月,李渊在太原正式召开誓师大会,宣布隋炀帝的多项罪状,然后自己又说了一些拯救隋朝,救万民于水火之类冠冕堂皇的话。同时宣布成立大将军府,自己任大将军,裴寂任长史,刘文静任司马。成立三军,中军自己统领;世子李建成为陇西公,为左领军大都督,左三统军隶属;李世民为敦煌公,为右领军大都督,右三统军隶属。晋阳起兵到此时宣告完成,一个令所有中国人都荡气回肠,热血沸腾的帝国从这里旭日东升,一个延续了289年的朝代由此拉开序幕。

同类推荐
  •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结果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先后建立了十余个小国。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 雄霸西洋

    雄霸西洋

    意外穿越到大明洪武年间的特种兵文朔在大明朝混的风生水起,泡美女、杀倭寇、造船出海、征服蛮夷、数银票数到手软……就连皇帝的妹妹竟然是也不放过,谁会想到他竟然是个假太监呢?
  • 横扫欧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横扫欧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大唐帝国的黄昏

    大唐帝国的黄昏

    在安史之乱后,一批唐人登上了历史舞台。这里面有皇帝,有文臣,有宦官,有军阀。皇帝有复兴帝国之志,文臣有重振王朝之心,宦官有甘心为奴之情,军阀有爱国忠君之意。可惜的是,皇帝的志向没有实现,文臣的诚心没有兑现,宦官的情感没有释放,军阀的意愿没有实践。所以,一切都顺理成章地走向了反面。
  • 满唐春

    满唐春

    一个优秀的首饰技师,因为一个意外,穿越到了唐朝一个苦逼的学徒身上一间生意淡薄、濒临倒闭的金店一个游手好闲、水平一般偏偏又脾气暴躁的师傅还有二个谈不来的师兄最惨的,还签了一份打死勿论的学徒契约幸好,还有一个美丽又对自己暗生情愫的小娘刘远还没决定以后的路没想到一夜剧变,两个师兄杀了师父卷了黄金细软跑路留下一个负债累累的烂摊子欠下的货款、借下的债务、快要到期的租金等等,让小娘无计可施要抄家、变卖家产?PS:小炮新书《筑造我为王》已上传,请多多支持!!!!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诗词丛谈(马乃骝诗文集)

    诗词丛谈(马乃骝诗文集)

    卷一、诗词是非谈:凡所见谈古诗之曲解者,即予以辨析,如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有辱贫农之作,说《绝句》“两个黄鹂”是“断缯裂帛,互不联属”,说《江南逢李龟年》诗是伪作,皆一一考证,予以正误。
  • 李少君自选集

    李少君自选集

    作为《天涯》的主编,作为深刻地介入了当代思想状况和政治反思的诗人,李少君的诗中自然也折射了社会思想和历史进程中的一些重大议题。环境主义和生态主义意识中或许正渗透了诗人的政治敏感。但在创作这些生态诗歌之际,李少君的身份意识和政治认同都了无痕迹地化入了一种作为诗学的生态主义思维之中。
  • 小小王妃不好惹

    小小王妃不好惹

    初识在他打胜仗归来之时,三日后他便将八岁的她娶过了门。幼小的她不懂世事,稀里糊涂将他的府上闹了个鸡犬不宁。“王爷,王爷!王妃掉池塘里了!”正在研究兵书的夏侯炫吓得丢下兵书,急步赶去。“王爷,王爷!王妃爬上了房顶!”正在会客的夏侯夏候炫吓得不顾在场的客人,快步赶去。“王爷,王爷!王妃将西院给烧了!”拖着疲惫的身躯刚踏入府门口的夏侯炫,立马飞奔而去。“王爷,王爷!王妃……”奴才傻眼的看着那离去的夏侯炫,挠着脑袋道,“王爷跑这么快干什么?王妃只是回娘家去了!”……********************************************************夏侯炫:你永远是本王的小妻子!安君浩:莲儿,我们不是亲兄妹,为什么不可以?夏侯焰:小皇嫂,我永远支持你!殷岳寒:安木莲,本王要你做王后!苍良:义妹,义父让我照顾你一生一世!*******************************************************纯真的她,是命中注定还是无意被卷入一场又一场的争斗之中?皇宫,江湖,之间的争斗与她有何干?身世之谜又是什么?且看舍落一一解来!简介待定希望各位亲们多多支持!此文慢热!可从第二卷看起!请收藏不要放弃落!!支持的方式不变:收藏+票票+留言哦!!!
  • 参仙圣娃

    参仙圣娃

    许世俊在创作中把情思赋予想象的翅膀,将人、仙、禽、兽及自然万象融入笔端。人参仙子是地能入,是树能上,是水能进。书中写了作为人间缩影的神界的矛盾与斗争还表现了神与人一样的七情六欲,记录了神界的婚丧嫁娶、生离死别、生杀予夺的生动斑斓的世俗生活。
  • 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

    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

    找一个暖暖的午后,一杯清茶,在拂面的春风中,在醉人的墨香里,邂逅一个真实的林徽因。 几丝微凉,淡淡墨香,一位素衣女子飘然而过,清无声,静无痕,宛若碧波荡漾中的莲荷。她以花为容,诗为骨,智为魂,无论人世如何变迁,她都保有莲荷的雅致。坦坦荡,清清然,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仅属于她――林徽因的独特舞步。 《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用最让人落泪的文笔告诉揭露她凄美的一生。她是传奇,在时代中逆流而上;她不传奇,华丽背后也苍凉。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让世间的男子仰慕了一生,更让所有的女人无端敌视了一生。
  • 妈咪招牌菜

    妈咪招牌菜

    《妈咪私房菜丛书》根据家庭一日三餐的营养需求,精选了一千三百多道营养食谱,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有益身心,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妈咪私房菜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家庭主妇的有益参考书。
  •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本书将《上帝创造世界》、《伊甸园》、《偷吃禁果》等流传数千年的圣经故事,用简明通俗的现代语言重新诠释,展现圣经故事的精髓。
  • 妾美不及妻

    妾美不及妻

    穿越了?竟是个不得宠的嫡女!亲爹不疼,姨娘不爱,庶姐庶妹们更是个个厉害,能耐大的都翘上了天,揉圆搓平由她们玩儿?靠,小样的,她韶兰倾可不是包子,有种敢咬她试试?再世为人,目光潋潋,笑容浅长,意味颇深!哟~不就是斗嘛?想占她便宜?她呸!惩姨娘,办刁仆,斗姐妹,治贱男,看她这没心没肺,过河拆桥的腹黑女,如何家场立威,混的风生水起?!唉,只可惜……一朝奉旨,嫁做正妃,换了地方,斗争不断?南俊王府,内有侧妃当道,外有小妾炸桥;更有亲亲表妹,深情款款;那什么?就连她那娇艳庶姐也想掺合?巴巴窥着她的正妃之位,欲取而代上?!OhSorry,她不是圣母,也不爱受气,所谓生活如戏,各凭演技!既然有人不让她安身,那她就一定奉陪到底!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大家寻寻开心,找找乐子也是不错滴……大不了最后一拍两散,天翻地覆拍屁股走人!那王爷什么的,切!她不稀罕,一个字:“休——!”【片段一】“世界如此美好,尔却手握尖刀,这样不好、不好!来,都是服侍王爷的,辛苦有余,妹妹你身为王府侧妃,掌管大局,理应大度,身当表率……”某女笑颜,看着前夜还勾引主子,现下却跪地不起的婢女,胸怀宽广的对上面前一脸盛怒之色的余侧妃,笑容浅浅,善解人意,“看,就像你姐姐我……这样!”【片段二】“这就是昨儿个给爷送甜汤的丫鬟?嗯,拉出去——剁了。”“啊?王妃饶命啊——”“哎,等等!记得剁远一点,本王妃心善,向来见不得血~~”某女真诚,对上一旁脸色煞白的人儿,满是笑意的挑眉道:“听说昨儿个庶姐也来了?也给爷送了碗甜汤……?”【片段三】“咦,夫君!干嘛冷板着脸啊?来,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儿,说出来让我开心开心……”“韶兰倾!本王房里的侍妾,可是你一手安排的?!”“是呀,我娘说了,为妻要大度。尤其是对自家夫君的那些娇美小妾,更是要多多关爱,时时提携……”“你——你娘早就死了!”“尼玛!不带托梦的啊?!”【片段四】“倾倾,你这只雄鹰画的好!苍劲有力,隐忍威风,展翅欲翔而不翔,很有几分我厚积薄发的味道……”某男欣赏,一脸赞叹。闻言某女全身一冷,眼角不由的抽搐道,“你妹啊!姐画的那是芦花鸡!”【片段五】“韶兰倾,你说什么!有种胆敢再说一遍?!”大殿之上,某爷暴怒,面色铁青的冷板着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