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0500000009

第9章 八佾篇第三(1)

“八佾篇”以礼乐论儒家学说的核心“仁”。“仁”是孔子思想中最根本的东西,实现“仁”的途径就是“礼一”。礼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制约着人民百姓的言行,以达到仁的境界。为人处世离不开礼仪规范,一言一行都体现着个人的修养境界。“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只有符合礼制的言行才合情合理。

孔子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礼是治理国家、教化百姓的手段,居于中国传统政治原则中的核心地位。修身养性离不开礼的规范,齐家治国更离不开礼的匡正。礼在古代社会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即便是现代社会,也同样离不开礼的约束。礼制以道德的形式教化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如果我们凡事讲礼数,按礼的要求与人交往,我们的人际关系和事业生3.1孔子谓季氏①:“八佾舞于庭,是可忍②也,孰不可忍也!”

注释

①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即季平子,是当时鲁国三大权门之一。②可忍:可以忍心,有的也译作可以容忍。

译文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八佾在宗庙的厅堂里奏乐舞蹈,如果这样的事情他都能够忍受,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不能够忍受的呢?”

名家注释

朱熹注:“季氏以大夫而僭用天子之礼乐,孔子言其此事尚忍为之,则何事不可忍为?或曰:‘忍,容忍也。’盖深疾之之辞。”

张居正注:“盖鲁以相忍为国,凡事惟务姑息含忍,而其弊乃至于下陵其上,臣僭其君,礼法荡然,冠屦倒置如此。盖优柔姑息之过也,故孔子非之。其后孔子为司寇,摄相事,即堕三都以强公室,陈恒弑其君,则沐浴而朝,请兵讨之,此可以观圣人之志矣。而鲁终不能用。卒之三家共分公室,政在陪臣,而周公之祚遂衰矣。然则纪纲法度有国者其可一日而不振举之乎!”

解读

“是可忍,孰不可忍?”即这样的事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样的事不能容忍呢?

言外之意就是除了血战到底没有其他选择余地了。孔子对于“八佾舞于庭”的违礼行为无法忍受,他对季氏的深恶痛绝之情是溢于言表的。圣人认为季氏在宗庙的厅堂里玩起了天子的排场,那还有什么事是他做不出来的呢?换句话说,季氏的所作所为,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等级,任何社会都是存在的。平等,是指人格上的平等,在等级制下的人格平等,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理想,但是很多人都将制度上的等级和人格上的平等混淆了。孔子一生都在为维护周朝礼制而努力,所以当他看到鲁国专权的大夫季孙氏,目无天子,跳起天子规格的“八佾”舞时,怎么能不痛心疾首,发出沉重的感叹呢?

3.2三家①者以《雍》彻。②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③,奚取于三家之堂?”

注释

①三家: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鲁国的三大夫,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史称“三桓”,实际掌控着鲁国的政权。②《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古代天子祭宗庙完毕撤去祭品时唱这首诗。③相维辟公,天子穆穆:《雍》诗中的两句。相,音xang,助的意思。维,语气词,无意义。辟公,指诸侯。穆穆:态度庄严肃穆。

译文

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祭祀祖先时,他们唱着《诗经·周颂·雍》这篇诗来结束祭礼。孔子说:“《雍》诗上有‘诸侯助祭,天子庄严肃穆’这样的诗句,这首歌怎么能用于三家祭祀的厅堂上呢?”

名家注释

程颐、程颢注:“周公之功固大矣,皆臣子之分所当为,鲁安得独用天子礼乐哉?成王之赐,伯禽之受,皆非也。其因袭之弊,遂使季氏僭八佾,三家僭《雍》

彻,故仲尼讥之。”

朱熹注:“三家之堂非有此事,亦何取于此义而歌之乎?讥其无知妄作,以取僭窃之罪。”

张居正注:“盖礼所以辨上下之分,不可毫发僭差,人臣而敢僭用君上之礼,则妄心一生,何所不至。攘夺之祸,必由此起。孔子前一节非季氏之舞八佾,此一节讥三家之歌《雍》诗,皆所以立万世人臣之大防也。”

解读

古代天子祭宗庙完毕撤去祭品时唱《雍》这首诗,《雍》诗中有“相维辟公,天子穆穆”的句子。天子是国家政权的代表,也是国家文化精神的代表,天子在祭祀的时候演奏《雍》这支乐曲,而如今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祀祖先时也在家里演奏这支曲子,是明显的越礼行为。孔子对他们这种不合体制的行为很不赞成。

礼乐不仅仅是种形式,也是有内容的。祭祀本是严肃庄重的事情,内容和形式应该是一致的。臣子不能越天子的礼节,而且越是有势力的人越受大家关注,如果有权势的人公然违反礼规,就可能引起非议造成相当不好的负面影响。孔子批判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的越礼行为,意在唤醒大家,不要做不合理的事情。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

孔子说:“做为一个人却没有仁德之心,怎样来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为一个人却没有仁德之心,又怎样来对待音乐呢?”

名家注释

程颐、程颢注:“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别无序而不和。”

张居正注:“是礼不虚行,必仁人而后可行也。人而不仁,则其心放逸而不能敬,礼之本先失了。那陈设的玉帛,升降的威仪,不过是虚文耳。礼岂为之用乎?

所以说如礼何。乐不徒作,必仁人而后能作也。人而不仁,则其心乖戾而不和。乐之本先失了,那钟鼓之声,羽旄之舞不过是虚器耳,乐岂为之用乎?所以说如乐何。盖礼乐不可斯须而或去,人心不可顷刻而不存,欲用礼乐者,求之心焉可也。”

解读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做人的核心,是人应该具有的基本品质。所谓“仁”,就是人要有仁爱之心。“礼”是人外在的行为规范,是对社会秩序的规范性规定。而仁德是礼乐的前提。一个人如果失去了仁德去掉了内心最本质的内容,那么礼仪再规范,音乐再雅正,对这个人还有什么意思呢?

对于缺乏仁心的人,附在仁心之上的礼乐都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放弃了为人的原则,任意妄为,别人能拿他怎么样呢?社会文化、公共道德又怎么能约束他呢?他的一生又会有什么好结果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儒家学说要求的最高境界是“中庸”,如果达不到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那么就要偏重于内容。

3.4林放①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注释

①林放:鲁国人。②戚:内心悲痛的意思。

译文

鲁国人林放问礼的本质。孔子说:“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啊!礼,与其求形式的奢华,宁可节俭;丧礼,与其求得周全,宁可内心悲哀。”

名家注释

朱熹注:“礼贵得中,奢、易则过于文,俭、戚则不及而质,二者皆未合礼。

然凡物之理,必先有质而后有文,则质乃礼之本也。”

张居正注:“夫日宁俭,日宁戚,皆孔子不得已而矫俗之意。盖天T事物,每自质而趋文。而世之将衰,必多文而灭质。故孔子他日赞易,又以用过乎俭,丧过乎哀为言,而其论礼乐,则日吾从先进。皆厌周末文盛而欲矫之以合于中也。有维持世教之责者,尚鉴兹哉!”

解读

孔子十分重视礼仪,但却极力反对形式主义。礼之实质,重内容而轻形式,圣人强调内心和感情要符合礼仪要求。礼的本质在于俭和戚,在礼节上,宁可简朴也不要奢侈;在丧事上,宁可哀戚也不要铺张浪费只讲究排场。

养与丧是我们必经的人生过程,而遇到丧事只注重场面以求得孝顺的虚名,实在是有违良心,欺人欺己。丧礼仪式再隆重也只是做给别人看的表面功夫,真正的孝敬应该深存于心。试想,心里真正哀痛的人哪里还有心思在丧礼上做足文章给别人看?所以,我们今天的社会风气与圣人的要求相比真是反其道而行之。讲究排场,注重面子的行为无处不在,越奢侈就越体面越风光。如果圣人看到我们今天的排场,一定很感慨很失望,3.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①之亡③也。”

注释

①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②亡:音wu,同无。古书中的“无”

字多写作“亡”。

译文

孔子说:“夷狄这样文化落后的国家都有个君主,不像中原诸国却没有。”

名家注释

程颐、程颢注:“夷狄且有君长,不如诸夏之僭乱,反无上下之分也。”

张居正注:“夫以中国同于夷狄,犹且不可,况反不如乎,可慨也已。孔子此言,其真轻中国而称夷狄哉!盖甚为之词,以见上下之分,不可一日不明于天下也。”

解读

夷狄是指文化落后的边疆地区,这里孔子的意思是指没有文化的地方,中原是有文化的。春秋时代,华夏诸国礼崩乐坏,君不君臣不臣,无视天子,颠倒尊卑礼制的行为时有发生。但是,没有文化的夷狄各族却尊重自己的君主,并且上下有序。

孔子一生以维护周朝礼乐制度为己任,看到这种局面难免心生感叹。这是孔子对当时周天子势力衰微所表达的感慨:既然文明程度不高的夷狄各族尚且知道要有君主,文化历来发达的中原地区却目无天子,难道不让人觉得无地自容吗?

3.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⑦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注释

①女:同汝,你。②救:挽求、劝阻的意思。这里指谏止。

译文

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学生冉有说:“你不能阻止他吗?”冉有回答说:

“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懂得礼吗?”

名家注释

张居正注:“是季氏之祭泰山,非惟分不当为,而且神必不享,则亦何益之有哉!孔子此言,一则要使季氏知其无益,犹可中止。一则要使冉求以不如林放为耻,而知所以自励也。”

解读

本章孔子再次批判季氏的不合祀天和祭地之礼。“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就是说礼制规定,只有天子才有祭祀天地的资格,诸侯只能祭祀自己封内的名山大川。季氏作为臣子是没有资格祭祀大山的,然而他却要去祭祀泰山,可见他的不臣之心已昭然若揭。圣人的意思是,违背礼的事情不要去做,违背礼制的祭祀不但是对神的亵渎,更是得罪天子的行为。

神灵应该是聪明正直的,像季氏这种想要造反的人去拜神,神怎么会帮助他呢?难道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这个人吗?现在仍有很多人把前途诉诸于迷信拜神上,其实这种行为是很愚昧的。所以,我们应该极力约束自己,不去做那些不合礼节不合身份的举动,以免令人无法忍受,贻笑大方。

3.11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①乎!揖②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注释

①射:原意为射箭,这里指射箭比赛,是古代的一种礼仪。②揖:拱手行礼,表示尊敬。

译文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斗的事情。如果有,一定像射箭一样!先揖让行礼,然后登堂较量;射箭完毕,走下堂来饮酒。这样才是君子之争啊!”

名家注释

朱熹注:“君子恭逊,不与人争,惟于射而后有争。然其争也,雍容揖逊乃如此,则其争也君子,而非若小人之争矣。”

解读

君子之心,与世无争;君子之行,与人无争。儒家文化强调竞争,但是反对不择手段的竞争,也反对不思进取没有竞争。君子之争,不逾礼,争在自己。就像射箭之礼,作揖谦让登台开弓,射完后下来握手致意互相敬酒,完全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谦谦君子,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因为通过射箭比赛这件事表现了“仁者”

的君子之风。

如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好像时时都在竞争,事事都需要竞争。竞争是必要的,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历史就不能向前迈进。但是,竞争一定要做到公平有序。肯定别人的成绩,是对自己自信的表现,也是对自己谦虚为怀的证明。刻意否定别人,故意找别人的过错,甚至为了阻止别人成功暗地里使阴招,这是小人之举。这种小人比赛还没开始就已经输掉了竞争,并且同时也输掉了自己的人格尊严。人都有好胜之心,但不论胜负如何,都要保持竞争双方之间的相互尊重,正所谓“其争也君子”。

所以,我们对于竞争中的输赢怎样不要太在意,重要的是要保持那种君子气度。

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

“绘事后素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②,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

①绘事后素:先有白底,后用色彩绘画。绘,画。素,白底。②起予者商也:

启发我思想的是商呀!起,启发Q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弟子,小孔子44岁。

译文

子夏问道:“《诗经·卫风·硕人》篇中说‘轻盈的笑脸带着酒窝,笑得多美呀。

美丽的大眼睛黑白分明露着妩媚,洁白的质地上画着美丽的花纹。’这几句是什么意思?”孔子回答说:“绘画先有白底,后用色彩绘画。”子夏说:“那么礼是在仁德之后才产生的吧?”孔子说:“能启发我思想的人就是你子夏了,现在我可以和你探讨《诗经》了。”

名家注释

张居正注:“盖诗人之言,其旨甚微,而寓意深远。善说诗者,能求之于言语之外,而不拘泥于文字之末,乃为得之,似你这等聪明颖悟,才可与论诗也已,盖深喜之之辞也。按此章之旨,与前章林放问礼之意,大略相同。林放求礼之本,而子夏以礼为后,皆有反本尚质,挽回世道之意。故孔子于林放则以大哉称之,于子夏则以启予许之,此又圣贤来发之旨也。学者宜致思焉。”

解读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是描绘女子漂亮外貌的诗句,这三句是描写女子酒窝笑语盈盈,一双大眼睛黑白分明,顾盼生姿,流连多情,就像白色的底子上绘着花卉,显出一种朴素而又高雅的美。子夏读到这里忍不住向孔子请教,为什么会描绘得这样传神呢?

孔子没有从正面去回答子夏的问题,而是以绘画先有白底后用色彩作比喻,告诉子夏人应该先有内心纯洁的修养,才会有真正的美丽外表。也就是说真正的美丽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气质美。子夏不愧为孔子的爱徒,他能深思熟虑,由人的内在气质和外在美,很快联想到了“仁”与“礼”的先后和内外的关系。“人而不仁,如礼何”,谈的是仁内礼外,“礼”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外在行为规范。所以圣人对子夏的能力十分赞赏,说子夏能和他谈论《诗经》的内容。

凡事先后有序,有本有末。做人应该先以忠信为基础,有良好的内在修养,表现在外的一举一动才会受人喜欢。

3.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①不足徵②也:殷礼吾能言之,宋③不足徵也。文献④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注释

①杞:音qv,春秋时国名,是夏禹的后裔。在今河南杞县一带。②徵:证明。

③宋:春秋时国名,是商汤的后裔,在今河南商丘一带。④文献:文,指历史典籍;献,即“贤”,指通晓历史的贤才译文

孔子说:“夏朝的礼仪制度,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宋国的礼仪制度,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这是因为杞国、宋国的文献不足啊!如果文献充足,那么我就能引用作证明了。”

名家注释

朱熹注:“二代之礼,我能言之,而二国不足取以为证,以其文献不足故也。

文献若足,则我能取之以证吾言矣。”

张居正注:“盖孔子当时,欲斟酌三代之礼,以立万世常行之法,而夏殷不可考,故为是叹息之词如此。然三纲五常古今不易,所损所益,百世可知,则二代之礼又不以杞宋无徵而遂泯也。有仪礼制度之责者,宜究心焉。”

解读

制度文化的研究考证是建立在翔实的史料之上的,文化与历史的传承也需要史料的衔接。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不重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不对自己的民俗风情做全面的记录,则无异于自毁自灭,使后人无法考证。

同类推荐
  •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老子·庄子》是由《老子》与《庄子》这两本书组成。《老子》与《庄子》同为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了解道家学派哲学思想的必读之书。《老子》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道”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提出了以“自然无为”为核心的天道观、社会学说及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主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饱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对现实社会的愤激批判。《庄子》主要阐述了庄子的自然之“道”及其由此而生的顺应自然的无为理论、齐—万物的相对主义思想,以及对“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自由境界的热烈追求和对黑暗现实、虚伪世俗的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熹是宋明理学研究中的重点,“曾点气象”则是理学中的重要话题。本书从朱熹关于“曾点气象”话题的讨论契入,直探朱子思想中的有无虚实之辨等关键问题,旁及历史上相关“曾点气象”的评论,进而引出中国哲学中关于精神境界、本体与功夫的讨论,以小见大、以一贯多,在诸多方面填补了以往朱子研究的空白。本书充满创新精神,将“曾点气象”的研究范围从《论语集注》扩展到朱子全部文本做全面分析,有《论语集注》稿本的发展及相关书信的考辨对朱子的观点做历史性的分析,都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意识。
  •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准确地把握了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到当代的发展演变线索和历程,立足于揭示当代 中国人的价值观概貌,对中国人在生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维度上的价值观内容进行发掘,重点突出当代中国人的“生”、“和”、“礼” 、“义”、“惠”、“进”、“美”的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热门推荐
  • 前夫离婚吧

    前夫离婚吧

    “傻瓜,你以为我真的爱你吗?”三年婚姻蜜爱,俊美翩翩的老公忽然褪去了所有的温柔,变得陌生而无情。一纸离婚协议,碎了她信以为真的爱情梦,连同一颗倔强的心……你让我滚,我滚了,你让我回来?对不起,滚远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演讲金口财

    演讲金口财

    拥有高超的演讲技能是每个人的目标。怎样才能让每个人都掌握演讲技巧,勇敢地面对任何场面呢?《演讲金口财》将告诉你如何掌握这些技巧,让自己一步步实现目标,让自己从此冷静、自信地站在所有人面前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 甜心俏佳人系列:酷总裁的蜜糖老师(全本解禁)
  • 无形的来客(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无形的来客(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儿童常见病百问百答

    儿童常见病百问百答

    《儿童常见病百问百答》以问答的形式介绍儿科常见病的相关知识,包括新生儿刚出生时的问题、孩子感冒、发烧、腹胀、呕吐、多汗、厌食、尿床等问题。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老夫少妻之极品后妈

    老夫少妻之极品后妈

    萌呆二货大战极品伪父子人生就是一出狗血剧,怎么狗血它就怎么上演,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要是还不出来,那...那就只有肉偿了唐子晴自力更生活到十八岁,自认不是一个强悍的女汉子,打不过豺狼,也斗不过流氓,但要说到对付这万年老三,她绝对能光荣上榜!罗浩仁自问,他是个有能力有魄力有自律能力的男人,可在碰到那个不按牌理出牌的女人后,他的三观彻底颠覆。先不说他前半生防爆突击队大队长的丰功伟绩,就说他现在的商业王国,谁人能及,谁人敢在他眼皮子底下作乱?可这个女人居然敢对他大呼小叫,还敢在他头上拉屎拉尿!是可忍,孰不可忍!!!哼!......他忍!!!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