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0500000050

第50章 宪问篇第十四(2)

张居正注:“命,是词命。裨谌、世叔、子羽、子产,都是郑大夫。草创,是造为草稿。讨,是寻究。论,是讲论。行人,是奉使的官。修饰,是增损其词。东里,是子产所居之地。润色,是加以文采。”又注:“众贤毕集而各效其长,郑之能国也宜哉。然四子之贤,亦自有不可及者。观其同心共济,略无猜嫌,此不以为矜所长,彼不以为形所短,仿佛虞廷师师相让之风,非同有体国之诚意,忘己之公心者,其能若是乎?真可为人臣事君之法矣。”

解读

郑国外交文件的制定,是由裨谌起草、世叔斟酌、外交官子羽增删、东里人子产推敲润色的。经过这四道工序,四位大夫把关,文件的质量很高,面对诸侯,应付裕如。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很多,天下很不太平。郑国长期生活在几个大国的夹缝之中,内理政务,外需周旋。外交无小事,对外周旋需要靠严密周详而又文采不错的外交辞令。因此,他们在起草外交文书的时候,十分慎重,一定要大家齐心协力,做得尽善尽美才好。一份文稿,要经过四道工序,由四个人把关,才算完成。工作之严谨,态度之认真,实在令人钦佩。比较而言,我们今天的很多人,写起文章来,下笔千言,洋洋洒洒,却离题万里,实在是应该感到惭愧。好的文章需要反复推敲才会尽善尽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应如此,无论是面对工作的时候,还是对于我们自身的修养,我们都要多注意一些细节,从多个角度来完善。认真是一种态度,我们的生活需要这种完美主义的态度。只要勤奋努力认真去做,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成功的。

14.9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①。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②。夺伯氏③并邑④三百,饭疏食,没齿⑤无怨言。”

注释

①子西:这里的子西指楚国的令尹,名申。②人也:即人才也。③伯氏:齐国的大夫。④骈邑:地名,伯氏的采邑。⑤没齿:死。

译文

有人问子产。孔子说:“他是一个仁慈的人。”问子西。孔子说:“他呀!他呀!”问管仲。孔子说:“他是个人才呀。夺取了齐国大夫伯氏在骈邑三百户的土地,使伯氏吃粗饭,却终生没有怨言。”

名家注解

朱熹注:“子产之政,不专于宽,然其心则一以爱人为主。故孔子以为惠人,盖举其重而言也。盖桓公夺伯氏之邑以与管仲,伯氏自知已罪,而心服管仲之功,故穷约以终身而无怨言。荀卿所谓‘与之书社三百,而富人莫之敢拒’者,即此事也。或问:‘管仲子产孰优?’曰:‘管仲之德,不胜其才。子产之才,不胜其德。

然于圣人之学,则概乎其未有闻也。’”

张居正注:“子产为相,政尚威严,芟除强梗,又铸刑书以禁民之非,其迹近于寡思。然其心切于爱民,修法度而使人知所守,严禁令而使人不陷于罪辟。三年之后,国人皆歌颂之,终于产之身,郑国大治强于诸侯,盖其实爱之及于民者深矣,故孔予以‘惠人’称之”。又注:“子产、子西、管仲三人,皆春秋之名臣,然当时议论犹有未定,子产以法严而掩其德爱,管仲以器小而昧其大功,子西以能让千乘之国,而盗一时之名,非夫子一言以定其人品,则万世之公论几不白矣。此人之所以为难知,而论人者当以圣言为准也。”

解读

子产是郑国的大夫,春秋时期有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执政二十多年,使处在秦晋齐楚多重交叉关系之下的弱小郑国获得安宁,并受到各国尊重。在政治上他很严明,对待治下的人民却又宽厚仁慈。于是孔子用“惠”来评价他。子西这人,孔子认为他不足挂齿,不能跟子产相提并论,所以孔子顾左右而言他,搪塞过去,不愿评价,也不屑评价。孔子认为管仲的伟大在于执政公正。罚而不怨。罚而不怨对于执政者来说,是一种很高的政治境界,很难做到。因为执政者必须持正守平,坚持法则,并且赏罚分明,做到政而不愠、刑而不怒、罚而不怨,树德不树怨。

从孔子对三个人的不同评价中,可以看出孔子为政的态度:为政者太宽或者太严都不是一件好事,能够给人民带来好处才是最重要的。而究竟怎么评判是否会给老百姓带来真正的好处呢?那就是提高领导者的素质,尽量地做到用人得当,赏罚公正,否则无论宽严都是没用的。这对我们今天的领导者来说,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14.10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贫穷而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而不骄傲容易做到。”

朱熹注:“处贫难,处富易,人之常情。然人当勉其难,而不可忽其易也。”

张居正注:“孔子说:‘贫者多怨尤之心,富者多骄肆之失,此乃人情之常。

若处贫而能安于义命,无所怨尤,斯善处贫者也。处富而能收敛谦抑,不为骄肆,斯善处富者也。然贫为逆境,非心无隗怍,而真有所得者,必不堪其忧,故贫而无怨,实乃人之所难。富为顺境,但稍知义理,而守其常分者,便可以自制,故富而无骄,犹为人之所易。知无怨之难,则人固当勉其难;知无骄之易,则人又岂可忽其易哉。”’

解读

孔子谈论“贫无怨”和“富无骄”的难易区别。很多饥寒困苦的穷人,都不能停止长叹短吁,怨天尤人;而一个生活安定富饶的人,则大多傲慢无礼,有骄矜之气。这些都是人之常情。能安于贫,然后无怨贫之心。不恃其富,斯可无骄富之气。这些都是少有的。而孔子是希望能够“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贫和富在任何社会都存在,而且关系到社会上的每一个人;特别在财富分配不公的社会,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但是“贫”不能仅仅局限在物质财富上,也涉及到精神层面。例如学识上的贫富问题,地位上的贫富问题等。人类社会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绝对平等,只要存在不平等,就必然面临着“贫富”问题,并且这个问题无法逃避。重要的不是是否不平等,而是每个人面对这种“贫富”的态度问题,这其实也是一个人生态度问题。“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这是孔子的理想状态,也是我们处于这个多变的社会,在面对跌宕起伏的人生时所需要面临的态度。处于逆境时不要怨天尤人,应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处于顺境时也要不骄不躁,低调做人;这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

14.11子曰:“孟公绰①为赵魏老②则优,不可以为滕薛③大夫。”

注释

①孟公绰:鲁国大夫,属于孟孙氏家族。②老:这里指古代大夫的家臣。③滕薛:滕,诸侯国家,在今山东滕县。薛,诸侯国家,在今山东滕县东南一带。

译文

孔子说:“鲁国大夫孟公绰做赵氏和魏氏的家臣绰绰有余,却没有能力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

名家注解

朱熹注:“滕薛国小政繁,大夫位高责重。然则公绰盖廉静寡欲,而短于才者也。”

张居正注:“孟公绰,是鲁大夫。赵、魏,都是晋之世卿,最称大家者也。’

老,是家臣之长。优,是有余。滕、薛,都是小国。大夫,是任国政之官。人各有能有不能,任当其才,皆可以奏功;用违其器,适足以偾事。图治者,可不知人而善任之哉?”

解读

孟公绰是鲁国的大夫,是一个安贫乐道、知足常乐的人。赵、魏是大国,滕、薛两国是小国。孔子根据鲁大夫孟公绰的才能,认为他适合做大国的卿大夫,不适合做小国的大夫。用人不仅要注重德行,还要考虑才干,要德才兼备,只有德而才不济者难堪重任。量才录用,各得其所。

公绰为人廉洁,作事也有条理,但是他并不是全才。如果是作为赵魏的家臣,公绰所做的事情,都可以算作是非常得体而优秀的。但是大国的大夫家臣,与小国家的大夫,所办的事情不完全是相同的。孟公绰擅长处理大国的政务,但是不一定会处理小国的事情。所以在用人的时候,必须取其所长,舍其所短。孔子评论孟公绰的这两句话,可以作为用人法则。有许多人担任某种比较高的职位,会做得很好,但是如果要他做琐碎的实际工作,他做得未必会很好。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清楚地认识人才,了解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从而合理地利用每个人的优势,让他的能量发挥到极致;同时也要避免他的短处,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具体到我们自身,我们则需要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做到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最大能力。

14.12子路问成人①。子曰:“若臧武仲②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③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④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注释

①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②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③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④久要:长久处于穷困中。

译文

子路问怎样可以成为完人。孔子说:“如果有鲁国大夫臧武仲那样的智慧,有孟;公绰那样的清心寡欲,有卞庄子那样的勇敢,有冉求那样的才艺,再以礼乐来制约,就可以成为完人。”接着又说道:“现在的完人何必这样呢?能够见到利益先想到义,;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久居贫困而不忘平生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完人了。”;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知之明,信之笃,行之果,天下之达德也。若孔子所谓成;人,亦不出此三者。武仲,知也;公绰,仁也;卞庄子,勇也;冉求,艺也。须是;合此四人之能,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然而论其大成,则不止于此。若今!

之成人,有忠信而不及于礼乐,则又其次者也。”又注:“臧武仲之知,非正也。

若文之以礼乐,则无不正矣。”又注:“语成人之名,非圣人孰能之?孟子曰:;‘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如此方可以称成人之名。”;张居正注:“成人,是完全成就的人。臧武仲,是鲁大夫,名纥。公绰,即前章孟公绰。不欲,是廉洁无欲。卞庄子,是卞邑大夫,力能刺虎。冉求,是孔子门;人冉有。艺,是多才能。”

解读

孔子认为一个全才照通常的标准而言,是智、仁、勇、才艺兼备的人。但时代不同了,完美的人很难找;所以孔子退而求其次,提出了现实中所谓完人的标准:现在只要做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就算作是完人了。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有这样那样的一些小缺点,要做到孔子所说的第一个标准确实很难,但是“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这个标准就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具体而易于实践。见利思义,看见对自己有利的事,能多考虑一下是不是符合道义,是不是合理、合情、合法。见危授命,为大家做事,要能做到临危时接受任命,为完成任务宁可牺牲自己,甚至交朋友也能如此。还有平时所说出的话,不管经历怎样的考验,都能言行一致,将说过的落实在行动中。

五乘从游在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追逐利益成了最突出的社会现象。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还是见利思义,就成了检验一个人的试金石。人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曲折,有时候会关系他人甚至是国家的命运。在这种情况下,是承担责任还是推卸责任,从中就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如何。在困顿中是否做到不忘平时的诺言,坚守原则和节操,同样是我们人生旅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每个人都不可能会一帆风顺地过一生,关键是要有一颗永不言败的心,不怕困难和挫折,永远积极追求。所有这些,并不是说要你全部做到而成为一个完人,而是说我们可以用圣人关于完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在人生的程途上尽力做得好一点,使自己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14.13子问公叔文子①于公明贾②曰:“信乎,夫子③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④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注释

①公叔文子:卫国大夫公孙拔,卫献公之子。谥号“文”。②公明贾:姓公明字贾。卫国人。③夫子:文中指公叔文子。④以:此处是“这个”的意思。

译文

孔子向卫人公明贾询问卫国大夫公叔文子的为人,说:“有这样的事吗?老人家不说话。不笑,不索取?”公明贾回答说:“告诉你这话的人说过了,他老人家是到该说话的时候说话,别人不讨厌他说的话;他是到高兴了才笑,人们也不讨厌他的笑;他是先做到义然后索取,所以人们也不反对他的取。”

孔子说:“是这样吗?难道他真是这样吗?”

名家注解

朱熹注:“事适其可,则人不厌,而不觉其有是矣。是以称之或过,而以为不言、不笑、不取也。然此言也,非礼义充溢于中,得时措之宜者不能。文子虽贤,疑未及此,但君子与人为善,不欲正言其非也。故日‘其然岂其然乎’,盖疑之也。”

张居正注:“公叔文子,是卫大夫公孙拔。公明贾,是卫人。厌,是苦其多而恶之的意思。夫不直言其非,而但致其疑信之词如此,圣人与人为善之心,含洪忠厚之道也。”

解读

孔子虽然对公叔文子是否真是这样做还有所怀疑,但对这样做的正确性却是没有怀疑的。公叔文子的言行,总结起来用一句话,就是“恰到好处”。

公叔文子在当时的社会上很有声望,政治上很有影响力,大家都说他很好。公叔先生平常不随便说话,说一句话就相当有分量;他从不说别人是非;不轻易笑;也不贪。但是他说话的时候是令人信服的;笑的时候真诚开怀而不敷衍做作;取利有原则,适可而取,不故意标榜清高,因此他的个人行为不会导致人们的置疑与攻击。

公叔文子凡事都有原则,言笑都有分寸,而其调节的杠杆便是恰到好处。恰到好处是恰如其分的同义词,是说一个人把分寸拿捏得很好。

现在有太多的人,在面对别人的时候,“你对我玩深沉,我对你假天真”。更有一些人说着言过其实的话,做着不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没有自己的原则和修养。真正的人生修养通常体现在一些小节上,言笑合度,真诚有礼,见利思义,取利有道,即体现“诚”与“敬”的精神与处世智慧。公叔文子作为一个政界要人,能做到言行恰到好处,实属非常不易。我们普通人更应该在生活中认清自己,学会“恰到好处”的处世智慧。

14.14子曰:“臧武仲①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日不要君,吾不信也。”

注释

①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叔纥,著名的聪明人。

译文

孔子说:“臧武仲以防这块封地来请鲁君立他的后代为鲁国卿大夫,虽然说不是要挟,但我不相信。”

名家注解

朱熹注:“武仲得罪奔邾,自邾如防,使请立后而避邑。以示若不得请,则将据邑以叛,是要君也。”

张居正注:“臧武仲,是鲁大夫臧孙纥。防,是武仲所封之邑。要,是有挟而求。夫人臣之罪,莫大于要君,武仲之所以敢于为此者,亦以鲁君失政故耳。使鲁之纪纲正,法度举,彼武仲者,其敢蹈不轨之诛乎?图治者,宜慎鉴于斯。”

解读

臧武仲是鲁国的大夫,因为得罪了孟孙氏而逃离鲁国。可是他不肯放下权力,在防区上整兵振武,要求鲁君封他的儿孙永远做这个地方的领导人,这样他才肯离开防区。他用这个方法,直到得到了想要的为止。孔子认为他这样做,表面上虽然说是提出退让的要求,不说要挟,但是他实际上是用要挟取得富贵功名与政权。犯上作乱,犯下了不忠的大罪。其实不光是孔子不信,臧武仲的意图是路人皆知。尤其是对于孔子这样重视君臣纲要的圣人来说,更是极端,一句话就揭穿了臧武仲虚伪的外交辞令。

14.15子曰:“晋文公①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注释

①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春秋时期有作为的政治家,著名的霸主之一。公元前636年至公元前628年在位。

译文

孔子说:“晋文公奸诈而不正直,齐桓公正直而不奸诈……”

名家注解

同类推荐
  •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之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以博学著称,在世界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的作品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无所不谈,并旁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蒙田哲理散文》一书中的文字富有哲理性,能够引人思考,让人深受启发。文中有“平和执中”、“谈三种交往”、“要生活得写意”等等哲理故事。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原书共分十卷,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问世后就不断被人们以打造的精神加以解读。《〈大学〉〈中庸〉意释致用》旨在继承前人的打造精神,以现时代的生活为起点,突出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力求对人们的修身处世有一定的启发。
  • 每天读点《论语》

    每天读点《论语》

    《论话》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品德修养、伦理道德和教育原则。全书共20篇。前10篇有9篇以记录孔子的言论为主,第10篇《乡党》记录了孔子日常的生活、琐事、态度;后l0篇中有8篇以记录孔子言论为主,第l9篇《子张》记录的是孔子弟子的言论。本书从《论语》申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处世的智慧、交际的魅力、为人的准则、做事的态度、成功的启示、心灵的超越、品德的修养、生命的真谛、学习的方法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丈,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孔子的思想,为自己的道德修养、立身处世找到一个可靠的途径。
  • 趣味哲学

    趣味哲学

    本书旨在通过对大量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的分析来达到实用为本的目的,让你在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中轻松掌握经济学知识,参透理财技巧,明晰赚钱和成功法则。
热门推荐
  • 仙玉尘缘

    仙玉尘缘

    ,种仙草炼灵丹修为突飞猛进,赚灵石购法器日进斗金,生死斗大败恶敌,喜得玉中三亩灵田。过关斩将大显神威,废材林暮偶然破获家传宝玉之谜,声名鹊起横扫修真界成绝世仙尊
  • 少年侦探帮

    少年侦探帮

    一个星期六,少年侦探帮的成员马纪在街上遇到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居然称马纪是他的亲哥哥,并且一直跟着马纪回到了家,马纪没有办法,只有将这个男孩带回了家。为了帮助这个男孩找到自己的亲人,校园侦探队一方面将男孩带到班里上课,一方面四处打听男孩的情况,一个偶然的机会,男孩开始慢慢回复记忆,然而令校园侦探队意想不到的是,男孩的记忆竟然指向了一个犯罪事件,男孩看到了一个凶手犯罪的一幕,因此过度惊吓后失去了记忆,少年侦探帮帮助男孩逐渐恢复了记忆,并且找出了这个凶手。
  • 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好孩子成才私房书。少小若无性,习惯成自然。一本习惯养成心灵书,陪伴孩子的快乐童年,播下好习惯,收获好人生。
  • 毒案喋血

    毒案喋血

    故事情节扑朔迷离,毒品还不断从事丽市流向外地,两代缉毒英雄联手缉拿毒凫,吸毒人员直线上升,但是,悬念丛生,案情每每刚露端倪,很快又线继钩脱……作品意蕴深厚,美丽如画的春丽市突然被一片毒雾笼罩,发人深思,以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为背景,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与可读性高度统一的佳作。戒毒所人满为患,本部小说以缉毒为主题,而且,讲述了一个缉毒卫士们用鲜血和汗水与国际贩毒团伙作殊死战斗的动人故事
  • 极品逍瑶:云家四小姐

    极品逍瑶:云家四小姐

    云家四小姐?如假包换!痴傻儿?应该没错!丑八怪?千真万确!但是,废物?尼玛别以为没灵力就是废物,尼玛别以为自己灵力有多强大!!!宫主是她仆人,门主当她厨子,战神成她打手,冥王与她契约,一个比一个牛逼的人缠着让她收为己用时:云家四小姐?您说的是那个云家?抱歉,心情不太好,给玩没了!痴傻儿?男女不分啊你,白痴!丑八怪?看看姐身边的这些,再自个去照照镜子,姐实在是不想打击你……废物?没灵力?关门,放……算了,一起上吧!且看曾经的一代天之娇女碰上了二十一世纪最狗血的‘穿越’在同一片大陆重生之后如何扮猪吃老虎把坑蒙拐骗狠懒邪发挥到极致,与股掌间玩转天下逍遥一世!【正剧浓缩版】:她,萧小柒,苍云大陆第一世家萧家的天才,一场阴谋,被至亲之人舍弃,被至爱之人背叛,含恨而终。她,云轻瑶,苍云大陆最末世家云家的小姐,一场重病,灵力全无,丑颜残容,被至亲遗弃,自生自灭。一场倾天赌局,一次精心设计,她成为了她,至此,天下局势因她的重生而波涛暗涌,而王朝,则等着她颠覆。......当一切自以为尘埃落定,却没想到只不过是开始,她,又该何去何从!【萧瑶语录】:她说:从今以后,世上再无萧家小柒,有的,只是一个与天争命的云轻瑶!她说:天既弃我,我便逆天,世若不容,我便灭世。她说:光明的背面一定是黑暗么?正义的背面一定是邪恶么?如果这一切都不过是场未醒的梦,那么为了我的梦境我愿意毁灭三界,因为我爱的背面,是绝望和惨烈。她说:......PS:女强文,玄幻+言情,美男多多,炮灰不少,结局一对一,一生一世一双人,谁将与她,携手同行,仗剑天涯,醉看十里桃花,共赏千江明月?------------------------------【我是如风华丽的分割线】---------------------------------【片段一:“大家都洗洗睡吧,那地上的人,随便找人给我治治,别死在我这。要是死了,就当花肥吧,定能培育出极品草药。”略显慵懒的打了打哈欠,这看了一晚上的戏,还真是有点累了。而在其身后那一群黑衣人就这样眼神错愕的看着那一抹白色肆无忌惮的消失在众人的面前,隐藏在面具下的嘴角微微抽搐着,这女人到底是何方神圣?……【片段二:“嗯,黑蛋,虽然这天气挺冷的,容易感冒着凉,但是我还是觉得你不穿衣服比穿上衣服好看。”
  • 司机刘伟民的美好将来

    司机刘伟民的美好将来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生活新探

    生活新探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拐个娘子,生个娃

    拐个娘子,生个娃

    美男一大堆,个个抱不得!奸情一箩筐,段段不正常!桃花处处开,朵朵惹不起!============【正文简介】穿越的目标是什么?泡美男!搞JQ(奸-情)!玩NP!可惜被师兄无良骗去嫁大叔,只能开始做落跑跑!大叔腹黑任由她落跑。暗地里悄悄开始拐娘子三计。投其所好,美男计。言听计从,好男计。生个娃娃,栓心计。良辰美景夜。“夫君,你啥时候认出我的?”“哦,第一次见面就认出你了。”“那你为啥不逮我回去?”“哦,我只是知道你要落跑到什么时候。”“那你为啥要沿路跟着我?”“哦,为夫那是替你清理前路。”“为啥要清理前路?”“哦,那不是要把你拐回家嘛。”“用啥法子哟?”“生个娃娃呗。”“。。。。。。”【精彩抢先看一】:“娘子,为夫身材如何?”“肌理分明,皮肤细腻,健壮有力!”“娘子,为夫相貌如何?”“倾国倾城,媚态横生,清美动人,妙不可言….”“娘子,为夫强壮么?英明么?”“看起来,唔,挺强壮的。”某女淡定地瞥了一眼几近半果的美人。“娘子,为夫这么美好,不如,咱要个孩子吧?”他开始掰手指。“….”“我们的孩子,长得好!身材好!又聪明!还强壮!”“那,那,要是个女孩儿咋办?!”听着,某女眼冒金光,丝毫没想到,早已被拐入圈套….“那一定和娘子一样美丽动人!聪慧无比!”他直接把她扑倒。“喂!唔…..”苍天啊!她的话被吞噬下去…..【精彩抢先看二】:“娘子,看见美男了么?”“看见了、”“那男人,有为夫美么?”“没有。”“娘子,那你还看他作甚。那就回家吧,为夫随便你看,甚至是可以‘仔仔细细’的深入地看!”“不要,我要重新落跑。”“娘子,你要是觉得跑的不够远,走的脚痛,为夫给你买辆车。。。”“。。。。。。”【精彩抢先看三】:“爹爹,爹爹,我要和娘亲一起睡觉?”“男子汉要一个人睡。”“爹爹也是男子汉,为什么可以和娘亲一起睡?”“因为你娘亲是爹爹的媳妇啊。”“爹爹,爹爹,我也要娶媳妇。”“好啊,喜欢哪家的小小姑娘啊?”“爹爹,爹爹,我要娶娘亲。”“你娘亲不是小小姑娘啊。”“娘亲啊,你快来,爹爹说你是老姑娘!”“。。。。。”================【本文】=腹黑美型大叔诱拐白目迷糊萝莉+宠妻+爆笑=【宠文】
  • 薄情王爷下堂妻

    薄情王爷下堂妻

    “贱人,如果然儿肚子里的孩子有什么不测,我就用你的野种陪葬!”他腥红着双眸,只是护着怀中女人,而她是他的妻,却不及那女人半分。她以为忍让,可以换的一方平安,只是当他亲手以一碗堕胎药打掉了她的孩儿时,她才知道,原来他所做的一切,要的不止是她的孩子,还有,她的命!
  • 政府论

    政府论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通过论证“天赋自由和平等”,驳斥了“君权神授”和“王位世袭”论;下篇从自然状态、社会契约论、政治社会和政府的组建等方面正面阐述政府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