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0500000048

第48章 子路篇第十三(4)

从为人处世方面看,君子能够与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又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从来不会人云亦云,盲目附和;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并不讲求原则,但是他却不能与别人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和而不同”的观点显示出了孔子思想的深刻性。

“君子和而不同”被很多人作为处事的原则。一个有道德有修为的君子,在为人处事上,总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有独立的思考能力,遇到与自己不同意见的时候,既能坚持自己独立的见解,也能够尊重剔人的想法。保留彼此相近的,坚持自己与人所不同的部分,能够圆滑地处理各种纠纷而让身边的人都感觉舒服。而君子之间“和”的部分,就是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原则。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人,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个性和想法。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我们不同的人,发生矛盾在所难免b当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我们不能固执地坚持己见,与别人划清界限;而是要采取平和的方式,求同存异,争取照顾到双方的共同利益。

13.24子贡问曰:“乡人皆好①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⑦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注释

①好:意为喜欢。②恶:意为厌恶。

译文

子贡问孔子说:“乡里人都喜欢的人怎么样?”孔子说:“不怎么样。”子贡又问:“乡里人都厌恶的人怎么样?”孔子说:“不怎么样。不如乡里的好人喜欢他,而乡里的坏人厌恶他。”

名家注解

朱熹注:“一乡之人,宜有公论矣,然其间亦各以类自为好恶也。故善者好之而恶者不恶,则必其有苟合之行。恶者恶之而善者不好,则必其无可好之实。”

张居正注:“孔子说:‘一乡未必尽不善人也,而皆恶此人,安知其非诡世戾俗者乎?亦未可便信其为贤也。盖好恶之公,不在于同,而善恶之分,各以其类,与其以乡人皆好为贤,不如只以乡人之善者好之之为得也,与其以乡人皆恶为贤,不如只以乡人之不善者恶之之为得也。盖善者循乎天理,今从而好之,是必喜其与已同也。不善者狃于私欲,今从而恶之,是必嫉其与己异也。既能取信于君子,又不苟同于小人,其为贤也,复何疑哉!’此可见观人之法,徒取其同,则群情或有所蔽;各稽其类,则实行自不能掩。欲辨官论才者,尤当以圣言为准可也。”

解读

正确评价别人不是容易的事,但是孔子在如何评价别人的时候把握住了一个原则。那就是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恶为标准。听取众人的意见是应当的,也是判断一个人优劣的依据之一,但这决不是唯一的依据。孔子的这一思想对我们今天识别好人与坏人也有重要意义。

做人一定要有善恶是非的观念,那种没有原则、没有是非观念人的话,是绝对不足取的。如果我们想要讨好所有的人,通常的结果就是弄得自己里外不是人。所以说,做人应当有原则,凡事要有底线,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绝对不能妥协于人。舆论是民意,民意是大杂烩。众口铄金的谣言,千夫所指的毁谤,同样叫舆论,可见舆论有时候是不能作数的。在信息量无穷扩张的今天,我们更知道,舆论是可以引导的,是可以操纵的。人都有从众心理,大多数人都是人云亦云。所以对于舆论,有时还是小心为妙,不可相信所有的舆论。由此可见,评判一个人不能光听舆论,也不能只看表面现象;一定要白己动脑思考,独立分析。如果要听别人的舆论,首先要看看发表评论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善人说其好、恶人说其恶的人才是⑧真正的好人,才是坚持原则,一心向善,并勇于同恶势力作斗争的好人。

13.25子曰:“君子易事唧百难说q乜。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③。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注释

①易事:易于与人相处共事。②难说:难于取得他的欢喜。③器之:量才使用他。

译文

孔子说:“与君子相处做事容易而让他高兴却很难。不用正当的方法讨他高兴,他是不会高兴的;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他要衡量人的才能。与小人在一起做事难而让他高兴却很容易。虽然不用正当的方法却能讨他高兴;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他便求全责备了。”

名家注解

朱熹注:“君子之心公而恕,小人之心私而刻。天理人欲之间,每相反而已矣。”

张居正注:“事,是服事。说,是喜悦。器之,是随才器使。求备,是求全责备。要之君子悦人之顺理,小人悦人之顺己;君子则爱惜人才,故人乐为之用,小人则轻弃人才,故正人日远而邪人日亲。天理人欲之间,每相反而已矣,用人者可不辨哉。”

解读

君子不会对人百般挑剔,与他处事十分容易;但是想让君子高兴却不容易,因为君子从不轻易表明自己的喜好,而用不正当的方法去取悦他又行不通。君子在选用人才的时候,能够量方而用,不会求全责备。在这几个方面,小人则正好相反。

这就是孔子对君子和小人不同之处的认识。

居上位的领导者中也有君子和小人的区分。如果领导者是心怀仁德的君子,他一定走正道,很容易相处,不会对我们求全责备。在任用人才方面,他会根据人才的不同能力合理给予安排。这样的领导人懂得自重自律,不喜欢走歪路来存心讨好自己的人,根本不会存在作风问题。如果领导者是个道貌岸然的小人,情况则不同了。小人做了领导,不但喜欢别人讨好恭维他,还总是对人吹毛求疵,嫉妒贤能而难以相处。仔细想想,直到今天这两种人的行为仍然如此不同。孔子能在两千多年以前就看到君子与小人的这些区别,实在不愧为“圣人”啊113.26子曰:“君子泰唧1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注释

①泰:指平和大方,安静坦然。

译文

孔子说:“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骄恣,小人骄恣而不平和大方。

名家注解

朱熹注:“君子循理,故安舒而不矜肆。小人逞欲,故反是。”

张居正注:“泰,是安舒自得的模样。骄,是矜高放肆的模样。盖泰若有似于骄,而有道之气象与逞欲者自殊;骄若有似于泰,而负势之气习,与循理者迥别。

欲知君子小人之分,观诸此而已矣。”

解读

孔子认为君子的气度和小人截然不同,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骄傲;小人则得意忘形而不平和。君子是心有大志的人,追求和而不同,其内心世界安宁祥和;所以他能够泰然自若,平和大方而没有骄傲之态。小人胸无大志,喜欢张扬,凡事总是患得患失,缺少气定神闲的修养;所以表现出来就是得意忘形而不安详。

人不可无傲骨,但不可有傲气。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在风骨;而小人之骄,骄傲的是外在之气。从处世态度上看,正人君子谦逊内敛,小人则狂妄自大。俗话说,“小人得志便猖狂”,在现实社会中,仍然如此。“泰而不骄”,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多做事情,少说话,以平常之心对待困难和荣誉,即应当抱持一份“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超然心态。

13.27子曰:“刚、毅、木、讷近q二。”

注释

①近:接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刚强、坚毅、质朴、不随便说话的人接近于仁。…名家注解

翟颐、程颢注:“木者,质朴。讷者,迟钝。四者,质之近乎仁者也。”

张居正注:“刚,是强劲。毅,是坚忍。木,是质朴。讷,是迟钝。孔子说:

‘仁为心德,本人人所固有者。但资禀柔懦而委靡者,不胜其物欲之私;文饰而口辨者,每蹈于外驰之失,其去仁也远矣。若夫刚者,强劲而不挠;毅者,坚忍而不馁;木者,质朴而无华;讷者,迟钝而不佞。这四样资质,虽未可便以为仁,而实与仁相近。何也?刚毅,则不屈于物欲,欲之分数少,自然理之分数多矣。木讷,则不至于外驰。心不驰于外,自然能存于内矣,岂不与仁相近乎?有是质者,若能加以自强不息之学,则天理易于纯全,且将与仁为一矣,岂止于近而已哉!不然亦徒有是美质,而终不足以为仁,良可惜也。”’

解读

人在久经社会风雨磨砺之后,那些修德有成者的言行规范大凡会有质的变化。

孔子总结出“刚、毅、木、讷”四个字作为他们普遍的人格特质,做到这些就可以接近“仁”的境界了。“刚”就是不屈不挠地坚持,就是宁折不弯。坚持什么呢?

自然是坚持自己的理想了。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些东西必须要坚持。“毅”是决断,是担当,是敢于做决定。一个不论做什么事情都畏首畏尾的人,就总是害怕承担责任,这样的人不可能有所成就。应该做的事情一定去做,即便困难重重也毫不畏惧,这便是孔子所讲的“毅”。“木”就是质朴。木讷的人好像总让人感觉很愚笨,实则不然,这样的人往往很厚道很朴实。这里孔子并不是不让人说话,而是让人说话要谨慎,少说话多做事。如果我们具备了这四种品质,那么我们就接近于“仁”的本质了。

13.28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偬偬①,怡恰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偬偬,兄弟怡怡。”

注释

①14l偬:勉励、督促、诚恳的样子。②怡怡:和气、亲切、顺从的样子。

译文

子路问孔子说:“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士呢?”孔子说:“互相勉励,和睦相处,可以称为士了。朋友之间要互相勉励,兄弟之间要和睦相处。”

名家注解

张居正注:“切切,是情意恳至的意思。促促,是告戒详勉的意思。怡怡,是容貌和悦的意思。”又注:“孔子说:‘士之质性,贵于中和。若于行己接人之时,或径情直行,或率意妄言,或过于严厉而使人难亲,皆非所以为士也。必也切切焉情意恳至,而竭诚以相与,侣锶焉告戒详勉,而尽言以相正,又且怡怡焉容貌温扣,而蔼然其可亲,斯则恩义兼笃,刚柔不偏,非涵养之有素者不能也,可谓士矣。然是三者,又不可混于所施,于处朋友,则当切切促促以尽箴规之道;处兄弟,则当怡怡以敦天性之爱。盖朋友以义合者也,以义合者则可以善相责,苟以施之兄弟,其能免于贼恩之祸耶?兄弟以恩合者也,以恩合者,则宜以情相好,苟以施之朋友,其能免于善柔之损耶?’此可见天下有一定之道,而无一定之用,虽知其道,而不善用之,尤为德之累也,兼体而时出之,斯善矣。”

解读

子路问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作“士”,孔子给予的回答十分浅显,说“士”是能够互相勉励切磋、和睦相处的人,并且举例指明朋友之间要互相勉励,兄弟之间要和睦相处。这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可能他觉得子路有勇无谋,如果回答得过于深奥,担心他难以理解。

士不管是对待朋友还是对待兄弟,不但要和颜悦色,还要有所规劝。和颜悦色表示对人的尊重,是流露于外的姿态;有所规劝表示对人的忠诚和关爱,是潜藏于内的仁义。对待朋友兄弟,只是和颜悦色而不作任何督促勉励,这不是真正的爱;只督促勉励而不讲究态度和方式,即使是至爱亲朋,也容易伤了和气。只有既能尊重别人,又能规劝别人,才有资格被称为知书达理的君子。

13.29子曰:“善人①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注释

①善人:指君子阶层中具有儒家美德的人。

译文曰圜暖圈孔子说:“善人教导人民有七年的时间,人民也可以从军打仗了。”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七年云者,圣人度其时可矣。如云期月、三年、百年、一世、大国五年、小国七年之类,皆当思其作为如何乃有益。”

张居正注:“即戎,是用之为兵。孔子说:‘善人之道,笃实无伪。故其教民也,存之内者,皆实心,而能使其情意之流通;发之外者,皆实政,而能使其纲纪之振举。或教之以孝弟忠信之行,使之知尊君亲上之义;或教之以务农讲武之法,使之知攻杀击刺之方。积而至于七年之久,亦可以使之披坚执锐,而从事于戎伍之间矣。谓之亦可者,是仅可而有所未尽之辞,若夫圣人在上,以善教民,自将无敌于天下,岂但可以即戎,而又何待于七年哉。”

解读

前面的章节曾谈到“善人为邦百”,说善人为政,要用百年才可以建立起一个国家的文化基础。我们知道周公和孔子,都是在身死百年之后才慢慢弘扬出他们的文化思想,然后影响了后世几千年。本章中,孔子又说,一个有学问有道德的善人来领导人民,只要七年的时间,人民就可以保家卫国了。

文武并重,富国强兵,是我国古代国防教育思想的一大特色,而孔子正是倡导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孔子对战事和战备向来持谨慎和重视的态度,他虽然看重军备,但却始终把军事作为为政的辅助手段。因为他清楚战争会对生产力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也深知战争会给百姓带来沉痛的伤害。这其中也体现了孔子的“仁政”

思想。

13.30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①

注释

①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反映了孔子的爱民思想,同时强调对百姓教育很重要。

译文

孔子说:“用没有经过训练的人民去打仗,这就是让他们白白去丢掉生命。”

名家注解

朱熹注:“言用不教之民以战,必有败亡之祸,是弃其民也。”

张居正注:“孔子说:‘兵者,死地;战者,危事。若平素不曾教民,则民不知尊君亲上之义、攻杀击刺之方。一旦驱之于战,适足以杀其躯而已,非弃其民而何?,此两章,总是见兵不可以不慎之意。盖天下虽安,忘战则危,所以古之帝王,常于太平之日,不忘儆戒之心。讲武事,除戎器,以备不虞,盖为此也。”

解读

孔子身处春秋末期,当时的社会战争不断。国家内部各宗族之间存在弱肉强食的杀戮行为,而强国对弱国的侵略更是从未间断。面对百姓生灵涂炭的局面,孔子内心对战争的忧患意识越来越强。他认为让不经过军事训练的百姓直接上战场,就等于让他们去白白送死。这不仅体现了孔子的仁者胸怀,也显示了他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孔子心中理想的国家应当是:君主广施仁政,社会生产力发达,人民富足而又能获得仁义礼乐的文化教育和军事训练。百姓有保家卫国的义务,但是君主也有爱惜民力的职责。国君在调用百姓之前,必须教会他们兵阵作战的技法,让他们熟悉战阵,知道进退以及适应战场的方法。否则,就是抛弃民众,草菅民命。孔子一生宣传仁道,推行仁政。他反对春秋时期的不义之战,但是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他对武备也从未放松过。除了教民以德之外,他还将兵家战阵放在教民之列,认为对百姓文武兼教,才是真正的“不弃”。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道德经》

    每天读点《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一书分为81章,由“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组成。尽管全书只有五千余字,但从古至今,研究《(道德经》的文字已经有几千万字之多,注解《道德经》的名家也有数十家。可以说,《道德经》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具原创性和启发性的著作之一。本书从《道德经》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人生之道、处世之道、修身之道、成功之道、社交之道、管理之道、谋略之道、思辨之道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老子有关治国、为人处世和个人修身方面一系列的观点。若能把它用于实践,希冀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完满的人生。
  •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是亘古难题。乍一看本书的名称,专门研究人生哲学的人,可能会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以为又遇上了一位现实版的唐·吉诃德;一般世人,则可能感觉到这一问题好像是不难回答的。
  • 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本书所选皆为季羡林先生的怀旧散文,包括故园之思、父母之思、痛悼师友、人生忆往述怀等等。深浅不一的回忆中,清晰再现了那些逝去年代的人和事:衣钵相传,恩德无限;斑驳的场景,多舛的人生;在省察自我、梳理时代脉络的过程中,娓娓道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与体验、人生的悲苦与辛酸。丰富的情感,浓郁的诗意,纯朴的文笔,催人泪下的诉说,带给读者不尽的遐思与感动。
热门推荐
  • 飘邈神之旅

    飘邈神之旅

    也许你会看到中华的延续,也许你会看到不同的文明,也许你会看到诱人的炫宝,也许你会看到神人的遗迹,也许你会看到各种文化的延伸,也许你会看到从未见过的异兽,不用奇怪!
  •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研究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研究

    本文旨在对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做出全面的解读。作为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散文作家,诗人,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对美国文化影响可谓至深至远。本论文在对爱默生的两个核心观念——超灵和自立进行详细解读后,还尝试从对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和孔子的儒家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角度来进一步阐释爱默生的超验主义。
  • 距离幸福一光年

    距离幸福一光年

    张赫,一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子,却从小被父母抛弃,始终对父母有一种敌意。他努力奋斗,开创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英俊的外貌与杰出的能力,使它成为女生心目中的白马王子,为他倾情。云溪,雨红本是姐妹的她们喜欢上同一个人,三个人的爱情会有怎样的纠葛?和云溪长相相似的天雪最终情归何处……
  • 官少诱娶小萌妻

    官少诱娶小萌妻

    可是老天爷好象是这个时间是不在岗的,郁小欣懊恼的抓了抓自己的头发。无措的表情全部纳入上官轩的眼底,冷笑,这女人可真能装,演技够高明得可以去当戏子了。男人似乎没出自己,嘴角掀起一丝轻蔑冷声问道:“谁让你这么干的?说。”“一大早你在那里唧唧歪歪什么?莫名其妙!”郁小欣瞪圆了眼睛,看着欲火山爆发一样的上官轩,决定不让自己的气势被他压倒。上官轩眯起眼睛来,似乎在打量她,……
  • 经理人必备经营与管理知识

    经理人必备经营与管理知识

    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项成就都是经理人员的成就,每一项失败也都是经理人员的失败。中外企业的无数案例都证明了一个结论:经理人员的学习能力、知识视野、理想、献身精神和人格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成功。本书是经理人必备系统丛书之一,从管理概论、管理职能、管理创新以及管理法则与实践四方面,比较客观地讲述了经理人管理工作的本质,为广大经理人搭建出走向成功的知识阶梯。
  • 爱情保卫战

    爱情保卫战

    讲述了三个年轻女人面对小三的不同态度,从欲望、人性、婚姻、道德等诸多视角展开对小三情感问题的探讨。面对小三,是以怨报怨,最后落得两败俱伤,还是对其不屑,以示优雅高贵?三个女人分别采取不同的态度,结果也不尽相同。酸甜苦辣,只能自己品尝。
  • 关羽:名将·武圣·大帝

    关羽:名将·武圣·大帝

    山西关夫子——关羽,生前为将、为侯;死后封王、封帝;成圣、成神。他的传记载于史籍,他的故事在说话、话本、小说、稗史以及民间口头演绎流传;他的形象在戏曲舞台上勾画塑造;他的道德情操被讴歌赞颂;他的“神灵”被膜拜奠祀,以致于“庙食盈寰中,姓名遍妇孺”,成为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极高,影响久远的历史人物之一。对他的崇拜长期不衰。非但如此,就是在国外如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地,关羽也受到相当的崇敬,有众多的信徒。
  • 腹黑首席VS单纯女助理

    腹黑首席VS单纯女助理

    夏冷雨二十岁生日那天,和几个同学相约好要去哪里疯狂一次,以证明自己已经成年。夏冷雨在酒吧里甩着头发跳着舞的时候,一双恶魔的眼睛盯上了她。暑假到了,夏冷雨和几个同学约好了去打暑期工,却在应聘的公司里凑巧地遇上了那双恶魔眼睛的主人。而这个恶魔眼睛的主人正好是这家公司的老板。从此,夏冷雨就象是一只小羔羊一样地被那个恶魔老板给诱拐了。
  • 妖兽年代纪2

    妖兽年代纪2

    少女路颜,被她家的一只怪猫拉入了妖兽世界。谁知,落入妖兽界的第一站竟是美少年君王流月淳的温泉浴室。二人在温泉相遇,也结下了不解之缘。路颜从妖兽界曜长老的口中,得知了自己真正的身份竟是妖兽界司月女神的转世,并且要承担起拯救妖兽界的大任。一直暗潮汹涌的妖兽界,终于因为君王流月淳的神秘失踪而爆发了危机。路颜和寂星等人踏上了救王之途,在途中连连遇险,也让路颜的女神力量得以觉醒。终于,他们历尽万难找到了失踪君王的下落,也成功救回了流月淳。然而就在此刻,王城里的四大长老却联手发动了叛乱,打算夺权争位,在夜火、祭鸿、寂星等人的帮助下,王城危机终于化险为夷,然而幕后一个更大的黑手却咄咄逼近……
  • 懒神附体

    懒神附体

    自从被懒神附体,体内有了一股妙用无穷的能量后,南冥整个人都变懒了……干啥都消耗能量,不懒好心痛啊!走两步,浪费的能量可以把手电变成激光剑了。扫个地,浪费的能量可以把语音助手变成人工智能了。拎桶水,浪费的能量可以把四轴飞行器变成无敌飞行机器人了。除了食物,能量还需要各种正能量来补充。成就感、满足感、幸福感……为了搜罗更多的能量,南冥开始了自己好吃懒做爱享受,乐于助人好少年的梦幻人生。这世界上最奢侈的事,就是和你一起走过漫漫长街。……还是哈叔的风格,满满正能量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