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0500000046

第46章 子路篇第十三(2)

孔子的这句话应该是赞许鲁、卫两国的政事。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卫国是康叔的封地,周公旦和康叔是兄弟,当时两国的政治情况确实很相似。而孔子本人也在鲁卫两国都做过大夫,对这两个国家都比较了解。所以他说,鲁国的国事和卫国的国事,就像兄弟一样。

13.8子谓卫公子荆①:“善居室②。始有,曰:‘苟③合④矣’。少有,曰:

‘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注释

①卫公子荆:卫国大夫,字南楚,卫献公的儿子。②善居室:善于管理经济,居家过日子。③苟:差不多。④合:足够。

译文

孔子谈论卫公子荆时说:“他善于居家过日子。他刚有一点家产时,说:‘差不多够了。’稍稍增加一点,又说:‘差不多完备了。’当他富有时,说:‘差不多已经完美了。”’

名家注解

朱熹注:“公子荆,卫大夫。苟,聊且粗略之意。合,聚也。完,备也。言其循序而有节,不以欲速尽美累其心。”

张居正注:“公子荆,是卫大夫。居室,是处家。舍,是聚合。完,是齐备。

美,是精美。三个苟字,是聊且粗略的意思。”又注:“大抵人之处世,莫病于贪求,莫贵于知足。然所谓知足者,谓其当下便足,非谓有所期限而止也。若有所期限,则亦不免于求矣。子荆当始有之时,不慕少有;当少有之时,不求富有,随时便足,’无事营求。非其心清欲寡,不以外物累其中者,讵能之乎?故孔子贤之,谓其近于道也。”

解读

孔子赞赏公子荆对财物的态度,这其中包括两点:一是对财富没有过多的欲望,二是容易满足。卫公子荆为卫国的大夫,位高权重,孔子通过述说他善于居家理财,来赞美循序有节,容易知足,不求华美,以讽刺当时奢侈的人。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让统治者能够勤俭、节制,更好地修养自己。

我们常说知足常乐,《墨子》中有:“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指出并不是没有安定的居所,而是自己没有安定的心,不是没有足够的财富,而是没有知足的心。知足了然后才会富有,不停地占有财物,即使拥有天下也不觉得富有。《老子》中有:“知足不辱”。欲望是没有穷尽的,人只有知足才不会被欲望所牵制,不为世间的欲望所累。一个人知道满足,心里面就时常是快乐的,达观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相反,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就会时时感到焦虑不安。

面对现实,我们看到不少铤而走险而落得声败名裂的人正是因为欲壑难填,贪得无厌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所以,知足不是没有追求,知足常乐更不是平庸的表现。相反,知足常乐是很难修炼成的美德。

13.9子适卫,冉有仆①。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雩毛,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注释

①仆:驾车。②庶:众多,这里指人口众多。

译文

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赶车。孔子说:“人口真多呀!”冉有说:“人口已经繁多了,又该给他们增加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冉有说:“已经富起来了,再给他们增加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受教育。”

名家注解

朱熹注:“庶而不富,则民生不遂,故制田里,薄赋敛以富之。富而不教,则近于禽兽。故必立学校,明礼义以教之。”

张居正注:“适字,解作往字。卫,是卫国。冉有,是孔子弟子。仆,是御车。庶,是众多的意思。圣贤一问答之间,而王道之规模、施为之次第,皆具于此,岂非万世之法程哉!”

解读

孔子与冉有之间的对话,告诉我们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先富后教”。孔子认为,为政的首耍任务就是要使百姓富足,但同时应伴随着道德仁义礼乐忠信的教化。用现在的语言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抓并举”,使国家富足,人民知礼行仁。为此,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这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是说,对老百姓只富不教。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当今社会,开放搞活市场经济,一切措施意在“富民”;道德规范建设,意在“教民”。没有物质基础,很难谈精神层次的追求。古语说得好:“仓禀实而知礼仪”,当一个人的基本生存都是问题的时候,一切的道德都只是虚言。但是,仅仅“富之”就行了吗?当然是不行的。如果仅仅是为了富,为了吃饭,那样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呢?一个一点底线都没有,一点道德都没有的社会同样是可怕的。人不仅仅是自然的人,作为一种群居动物,当一个个体的利益无限地扩大,最后到了损害整体利益的时候,就必然会产生一种规则来达到互相制约的目的。否则这个种群就必然会灭绝。在互相制约、互相妥协的基础上,用来保证种群利益的相对最大化,而产生的东西,就是道德。二千多年后,我们的举措仍难离孔子“先富后教”、“边富边教”的理论框架,可见孔子理论的博大精深和经世致用。

13.10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唧百已可也,三年有成。”

圈圈①期月:一周年。

译文

孔子说:“假如有人用我治理政事,一年差不多见成效,三年便会有成就。”

名家注解

朱熹注:“期月,谓周一岁之月也。可者,仅辞,言纲纪布也。有成,治功成也。”又注:“《史记》,此盖为卫灵公不能用而发。”

张居正注:“昔孔手怀匡世之志,抱经纶之具,而不得试,故感而叹说:t当今之世,无用我者耳。诚使有人委我以国政而用我焉,虽至于周一年之月而已,将见弊者革,废者兴,纪纲法度渐次就理,皆有可观者矣。若至于三年之久,则化行俗美,礼备乐和,民生以厚,民德以新,而治功成矣。’惜乎不得少试,而使其徒托诸空言也。”

解读

孔子一贯认为,社会衰落混乱的根由是上层执政者没有像周王朝那样推行以德治国的方略。他认为如果自己能得到为官从政的机会,一定实行仁政,三年之内便能取得明显的治理效果。所以,他平时鼓励学生要有雄心壮志,努力施行仁政,认为只有那样才能功成名就。并以此鼓励学生心正身正地恒定于明确的事业,按老师所教导的施政方法行事。

“如果有人起用我,一年时间就差不多了,三年就会大见成效。”这是孔子自信的表觋,也说明他对“仁政”抱有极大的信心。孔子曾经说过,如果有君主能够任用我,我会先减轻人民的赋税劳役,让人民过上安稳的生活;然后再制定一定的礼制,以此来教导人民,这样卫国一年就会有起色,三年后卫国的强盛就指日可待了。然而,这一切永远都只是假设。在那样的时代,孔子的政治理想注定无法实现。这真是圣人的最大遗憾啊113.11子曰:“善人①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注释

①善人:指君子阶层中具有儒家美德的人。

译文

孔子说:“善人治理国家一百年,便可以去掉残暴,免除刑戮。这话说得确实对呀!”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汉自高、惠至于文、景,黎民醇厚,几致刑措,庶乎其近之矣。”

朱熹注:“为邦百年,言相继而久也。胜残,化残暴之人,使不为恶也。去杀,谓民化于善,可以不用刑杀也。盖古有是言,而夫子称之。”

张居正注:“盖凡民之心,有善无恶,其所以放辟邪侈而陷于刑辟者,岂无仁义之良哉?‘惟上之人无以感之耳。善人为政,虽未必德业全备、礼乐修明,只以其一念醇厚之心,积之而化,便可使刑措不用,但须先后相承,迟以岁月耳。若夫圣人之治天下,何待百年,其效亦岂止此而已哉。”

解读

孔子十分认同“善人治理国家一百年,就能够去除残暴,免除刑戮了”这个观点。并且他时常以此鼓励学生们,希望他们心怀仁德,有朝一日能出仕为官的话,一定努力推行仁政。

如果君主能够施行善政,即使他本人才能一般,他所治理的百姓也一定会在君主善良的言行教化下慢慢地变得和善起来,甚至那些残暴之徒也会在和善的社会风气中得到洗礼而重新做人。敦厚善良成为一种民风,重刑杀戮这样的酷刑也就没有必要了。‘当然,实行仁政以净化民风并不像说说这么简单,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收到效果。这就需要执政者有恒心,有耐心,至始至终将“仁政”实行到底。

13.12子曰:“如有王者,必世①亓后仁。”

注释

①世: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

译文

孔子说:“如果有称王的人兴起,一定经过三十年之后才实行仁政。”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周白文武至于成王,而后礼乐兴,即其效也。”又注:“三年有成,谓法度纪纲有成而化行也。渐民以仁,摩民以义,使之浃于肌肤,沦于骨髓,而礼乐可兴,所谓仁也。此非积久,何以能致?”

张居正注:“王者,是圣人受命而兴。以君主天下者,三十年为一世。仁,是教化浃洽。”又注:“可见非王道不足以成至治,非悠久不足以行王道。盖惟唐虞之万邦时雍,成周之宇宙泰和,可以语此愿治者当知所从事矣。”

解读

以仁义之道来治理国家的,我们称之为“仁道”;以武力暴力来治理国家的,我们称之为“霸道”。孔子所说的王者,就是“仁道”的意思。前一章孔子讲,善人以善良的心态和行为来治理乱世,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百年时间才能使民众渐渐地受到熏陶而被善化,社会才能步人较为理想的盛世局面。本章孔子说称王的人治理乱世,也需要一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仁政的社会。

综合两章的内容不难看出,国家的治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苦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完善的。孔子以此劝导为政者,要戒骄戒躁,不要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尤其要克制并防范短期执政行为。同时要有牺牲奉献的精神,勇于甘当社会发展的垫脚石,为后人铺路修桥。也同时告诫读书学礼的君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家都要努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和谐局面。如果将来有机会出仕为官,也要一代代地传承仁政思想,树立起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这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仍然有借鉴意义。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上,我们都不能急功近利,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13.13子曰:“苟①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注释

①苟:如果,假使。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己,那么治理政事还有什么难的?不能端正自己,又怎么能够使别人端正呢?”

名家注解

张居正注:“从政,是为大夫而从事于政治。孔子说:‘为政所以正人也,而其本在于正身。苟能居仁由义,动遵礼法,先自正其身矣,则上行下效,捷于影响,其于从政而正人也,何难之有?若立身行己,一有未善,不能自正其身,则表仪不端,焉能率下,其如正人何哉?”’

解读

孔子反复强调“正身以为政,正身以治人”的道理。先正自身,再治理他人。

作为一个管理者,一定要有以身作则的意识。只有自己先做到了身心端正,仁善天下,下属和民众才有可能被善化。但如杲管理者自己都身心不正,狭隘自私,那么必定会上梁不正下梁歪。

正人先正己,表率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作为领导者,首先要立身端正。如果仅仅依靠职务所赋予的权力,自我感觉良好,端着架子,硬把自己摆在领导的位置上发号施令,是做不好领导工作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领导者唯有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来感染下属,才有可能被下属认同和接受。同样的道理,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也要从自身做起,做到严于律己,不要沦落到“虽令不从”的地步。

13.14冉子退朝。子曰:“何晏Q池?”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

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注释

①晏:迟,晚。

译文

冉有退朝回来。孔子说:“为什么这么晚?”冉有说:“有政事。”孔子说:

“那只是一般的事,如果有政事,虽然不用我,我也会知道。”

名家注解

朱熹注:“大夫虽不治事,犹得与闻国政。是时季氏专鲁,其于国政,盖有不与同列议于公朝,而独与家臣谋于私室者。故夫子为不知者而言,此必季氏之家事耳。若是国政,我尝为大夫,虽不见用,犹当与闻。今既不闻,则是非国政也。语意与魏征献陵之对略相似。其所以正名分,抑季氏,而教冉有之意深矣。”

张居正注:“朝,是鲁大夫季氏私家之朝。晏,是晚。政,是国政。事,是家事。‘以,是用。古者大夫虽致仕,犹得与闻国政。”又注:“是时季氏专鲁,其于国政,盖有不与同列议于公朝,而独与家臣谋于私室者。故夫子阳为不知而言,所以正名分,抑季氏,而教冉子之意深矣。”

解读

季氏作为大夫,眼里没有国君,独断专权、肆意妄为。冉有在季氏家里做家臣,他为季氏增加税赋搜刮百姓,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孔子多次批评他,并时刻提醒他不要忘本,不要有野心。教训他应该在其位就要谋其政,拿出能力来担负起做家臣的职责,如果没有能力控制局面就干脆辞职算了。对于冉有大肆为季氏聚敛财富的行为,孔子召号弟子们“鸣鼓而攻之”。

政指国政,是国家大事的意思。季氏只不过是个大夫,而冉求只是季氏的家臣,他们所谈论的只能是私事,不可能是国家大事。所以,冉求说“有攻”实际上是一种越礼犯上的行为。孔子就纠正他说那不是一国之政,而只是大夫的家事而已。“政”和“事”表面上看仅是一个词义的纠正,但是实际上却涉及到国君安危,反映了季氏欲行篡权的野心。孔子纠正冉求的话,意在遏制季氏膨胀的野心。

公事就要公办,不能把公事当成私事。现代某些有权势的人,同样喜欢将公事私办,他们往往置法律法规和百姓利益于不顾,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搞权钱交易。希望有这样行为的人能认真反省自己,检点自己的行为。

13.15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①,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r”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

‘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屯艺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注释

①邦:指国家。②莫:没有人的意思。

译文

鲁定公问孔子:“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起来,有这事吗?”孔子回答说:“言谈不可以像这样期望过高。人常说:‘做国君难,做臣子也不容易。’如果了解了做国君的难处,不就是差不多一句话而使国家兴盛吗?”鲁定公又问:“一句话而丧失了国家。有这事吗?”孔子回答说:“言谈不可以像这样期望过高。人常说:‘我做国君没有什么快乐,只是我的话没有人敢违抗。’假如那话是正确的而没有人违抗,不是很好吗?如果不正确而没有人敢违抗,不几乎是一句话而丧失了国家吗?”

名家注解

朱熹注:“因此言而知为君之难,则必战战兢兢,临深履薄,而无一事之敢忽。然则此言也,岂不可以必期于兴邦乎?为定公言,故不及臣也。”

张居正注:“夫邦之兴亡,非细故也,而皆始于一言。《大学》所谓一人定国,一言偾事,意亦如此。人君审其所以兴,鉴其所以亡,则可以永保天命而长守其社稷矣。”

解读

鲁定公在治理国家上试图走捷径,所以向孔子讨教,提出了“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问题。对于鲁定公的提问,孔子实际上作了肯定性的回答。他劝告定公,应当行仁政和礼治,不应以国君所说的话无人敢违抗而感到高兴。只凭统治者一人的言论来作为标准,如果说得不对,没人敢提出反对意见,国家治理开始就向着错误的方向走去,最终就要自食恶果。统治者的一个不当的念头或者一句不对的话,都有可能导致亡国丧天下的悲剧。

同类推荐
  • 穷理查智慧书

    穷理查智慧书

    《穷理查智慧书》问世两百多年,因此也被称作《穷理查年鉴》或《穷理查历书》。在美、英、法、德、西、日、韩等多国发行,1733年,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穷理查智慧书》首次问世。这本书以历书形式出版,经久不衰。,成为当时仅次于《圣经》的畅销书。富兰克林持续25年出版此书。他们从《穷理查的智慧书》中收获智慧与成功: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华人商界领袖李嘉诚。全球首富沃伦·巴菲特华尔街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投资人师查理·芒格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平均每年销量都超过一万册。几乎家家书架上都有一本。推销人师弗兰克·贝特格台湾人师李敖
  •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本书是从叔本华的诸多著作集中选取了数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内容涉及人生、哲学、美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基本反映了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主要思想和理论。
  •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被认为是宋明儒学的殿军,在晚明儒学史上独树一帜。本书从对刘宗周哲学体系内在逻辑分析入手,将研究推至思想家本身,希望借此能呈现出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人格结构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尝试通过刘宗周人格结构的内部机制来解说其心性哲学,以期能够更真切地体认他的思想。本书认为,刘宗周的心性哲学是将理学的内容注入心学体系之中,使客体之理变为主体之心,客观之理成为主观之意,由此统一心学和理学,其实质是以理入心,进而以理代心。对蕺山学派的研究是本书的又一主要内容。我们将重点放在梳理刘宗周之后学派内部变化,以张履祥、陈确和黄宗羲为例,通过他们的学术异同及冲突来解释蕺山学派分裂没落的内部原因。
  • 哲学大师谈人生

    哲学大师谈人生

    吴光远主编的《哲学大师谈人生》立意在于聆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们讲人生哲理,包括四篇内容:《尼采:不做“好人”做强者》《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马基雅维里:我就是教你“恶”》《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尼采、弗洛伊德、弗洛姆、马基雅维里等思想大师的人生观由他们自身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未必全然适应今天的中国人,读者朋友们在阅读《哲学大师谈人生》,了解西方哲理时,务必带着自己的眼光,批判地吸收。
热门推荐
  • 小故事大智慧

    小故事大智慧

    在一本普通的书中,除了我们放进去的东西之外,我们找不到别的什么。但是在一本好书中,心灵能找到存放大量东西的空间。书的内容轻松幽默,而故事的内涵却令人回味无穷。只有精品细读,方能有所收获。此书最适合常备案头,能够使你在茶余饭后,睡前醒来,工作的间隙,休闲的时刻,心情舒畅的瞬间,郁闷烦恼的时候,随手翻阅其中的小故事,相信能给你心旷神怡之感。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精河

    精河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飞碟探索30年

    飞碟探索30年

    将《飞碟探索》自创刊起,30年来的所有有关飞碟的尘封的或最前沿的珍贵资料悉数整理披露,首次集结成书权威曝光!40万字精华、经典记录,近百位专家、发烧友目击、研究纪录,并配有数百幅珍贵飞碟秘照,向读者系统、全面、直观地解读中外飞碟探索之旅。维基解密、霍金理论、地下实验、争议目击、神秘劫持……起源!事件!风声!秘密!真相!国内第一飞碟杂志30年研究精华结晶!为您一一探秘飞碟及外星人的前世今生。这是一本足以让飞碟“发烧友”大呼过瘾的飞碟圣经。
  • 冷情将军丑颜妻

    冷情将军丑颜妻

    [男装行天下卷]:五年后,她是东陵王后,他已是北冥邪皇,她恢复公主身份,却因知道真相再次出走,消失在人间。江湖传闻,有一俊美翩翩公子手段凌厉,处事果断,拥有自己的封地和军队,破东阳,灭南沧、尹夏,人称罗刹真主。北冥邪皇和东陵大帝都想看看,这个奇男子究竟是谁,还敢跟他俩争天下。—————————————————————————————————[片断]:“若儿,看到大冰块没有,他竟然娶一个丑八怪为妻,不要娘亲了。你上去咬他,你是女娃儿,他不敢对你怎么样。”楚小蛋悄悄凑进若儿。楚若儿无辜的眨了眨眼睛,“我……不敢,爹爹怎么会娶别人,他不是很爱娘亲的吗?”楚小蛋从怀中摸出一粒石子,递给楚若儿,“要不一会儿我去抱住他,你用这石子丢他,谁叫他娶丑八怪的,我们一定要阻止他。”“这……不太好吧?”楚若儿有些害怕。“快,快,丑八怪又要哭来博取大冰块的同情了。冲上去咬他,叫他爹爹。”不知道哪里冒出两个机灵小娃儿,不仅在暗处用石子扔他,一冲出来就抱住他腿直叫爹。怎么?这两个娃儿跟自己一个模样?“再吊住我我就要发火了,两个小鬼,你们娘亲没有教你们别乱认爹?”推荐我的文文:【第一庶女】【废后训夫】【殿下的囚宠】【豆蔻小皇后】【豪门契约妻】【冷情将军丑颜妻】推荐好友文:秋秋:《邪魅老公找上门》小佳:《降魔为夫》苏沐莎:《夫君七个不能少》苏沐沙:《相公有喜了》夜凝轩:《撒旦老婆冷冰冰》小妖精:《粉嫩小祸妃》慕瑶:《霸上七号老公》萧明明:《姐姐老婆好狂野》水刖:《神医小懒妃》这是我做的视频地址:《冷情将军丑颜妻》,大家复制去看一下哦,嘻嘻,视频和内容不太相同。链接:?pstyle=1【注】亲们看完前面完结文,后面的清水版片断,大家可看可不看,因为那也是果冻写的心血,不虐,温馨,清水,果冻觉得很感人,所以果冻也传上来了,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文中关于大夫人的死,与前文相同,其他路线完全不同。
  • 西游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西游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西游记》共一百回,前七回安排孙悟空出场,交代清楚其出身、师承、能耐、性情,并通过孙悟空在天、地、冥、水四境界穿越,描绘四境界风貌,构架出一个亦虚亦实的世界;八至十二回写唐僧出世、唐太宗入冥故事,交待唐僧去西天取经缘由;十三至一百回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由于本书篇幅较长,疑难字较多,因此编者特别整理了一份简明的唐僧西天取经图,并对疑难字进行了注音,便于读者诵读辨认。
  • 吾家萌夫有点甜

    吾家萌夫有点甜

    重获新生,顾小懒决定帮老妈拴住出轨的老爸,守护住家人,做一只无忧无虑的米虫。
  • 宋乱

    宋乱

    喵星人们,回归吧!最新作品,求支持!《天罗》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将进酒,莫停杯,与尔同销万古愁。北宋末世,内忧外患,朝堂六虎,方腊之乱,梁山起义。西有西夏蠢蠢欲动,北有猛虎大辽虎视眈眈。值此春秋,一名小人物忽然回到了这个时代,本该早已注定了的天下大势霎时间风云变幻,暗潮汹涌。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不反抗,就只有死!生于斯,长于斯。生当为人,我们无从选择。————漂流的猫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误入总裁房

    误入总裁房

    失恋的她,误打误撞进了他的房子,交了二千块钱的租钱与他‘同居’,闯入了他的生活,打乱了他的计划与步调。原来一切都是他设计的温柔陷阱和报复游戏他设计单纯的她,让她进了他的房他设计无辜的她,骗她上了他的床他设计善良的她,诱她坠入他的网他一步一步将她引入自己的天罗地网,让她成为恩怨的附属品俗不知这个爱情的圈套,伤害最深不只是善良无辜的她还有作茧自缚的——他当一切化为云烟,他才赫然发现,他步步经营的情网也网住了自己的心……【注:本文男主强,女主更强,大虐不多,小虐不断,虐男为主,口味独特,基调温馨】★☆☆★★☆☆★★☆☆★★☆☆★★☆☆没有激情四溢的文字,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想用平实的文字为相爱的人划一个美丽的符号,搭一道七色的彩虹。本文过程小虐,基调温馨,文笔轻快,结局团圆。此文是一个独立的故事,也可以看作是《总裁的弃爱》的第二部。宣传星辰的新——总裁的艳俘】【作品简介】五年的沉淀,原以为已经洗净铅华,不谙世事,却不曾想到一次意外的多管闲事却把自己推至了风口浪尖,成为了他的俘虏,陷入一场蓄意报复的游戏里……【片断一】“还以为真是什么冰清玉洁的公主,原来也不过残花败柳。”新婚之夜风流成性的他弯起嘴角,一脸的鄙夷与嘲讽。十根颤抖的手指拾起那散落在地上的衣襟,眼睛里依然是冰冷与漠然。从此他夜夜声歌,她独守空房,甚至还要为他收拾烂摊子……【片断二】他食指与中指间夹着烟,面上尽是揶揄:“想见弟弟,可以,那看你今天晚上能不能取悦于我。”“我不会。”她回答得干脆利落。“哼,不会。”他近到她跟前抬起她冰冷的脸:“有其母必有其女,我记得这可是你母亲的拿手好戏。”【片断三】他拿着化验单提起她的玉脖,恶狠狠的问道:“孩子呢,告诉我孩子呢?”“拿掉了。”她答得云淡风轻,心里却有血一般的液体在流……“没有我的允许你有什么资格自作主张?”他狂怒的嘶吼,眼睛里装着火焰,似乎要将她淹没。“我只不过是帮你减少了一道不必要的程序罢了。”她面无表情的拨开他扼在她脖子上的手。……【片断四】抱起弟弟的尸体,嘴角挽起一道绝望的笑,她知道从此没有人再能禁锢她的身体,曾经冰冻的心也开始发酵……“不许你走。”他横身拦在她的面前,眼睛里闪着灼痛她轻笑,没有回答,右手的尖刀划过左手的腕,殷红的血渍滴溅落在她白色的衣裙上,如她的笑容一样凄美而让人心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