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0500000023

第23章 述而篇第七(1)

“述而篇”向我们阐述了真理无价,大道无言。真正的大道不是高高在上的叫嚣,也不是故弄玄虚的夸耀,而是默默无闻却又发挥实际作用的真谛。

孔子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大道无言,能够影响世人的道理往往简单明晰,既不故作高深,也不虚华飘渺;总是争取用最简洁的语言阐述最深刻的道理。有些现代人,在学术问题上喜欢标新立异,毫不追求理论的精确度。孔子的思想告诫我们:文化思想的传承不在于刻意创新,而是在取精去糟的扬弃过程中得以继承和发展的。

7.1子曰:“述而不作①,信而好古,窃②比于我老彭。”

注释

①述而不作:述,传述。作,创造。②窃:私,私自,私下。

译文

孔子说:“阐述先王之道而不自己创作,相信并且喜好古代典籍,我自以为可以和殷时的贤大夫老彭相比了。”

名家注解

朱熹注:“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故其自言如此。盖不惟不敢当作者之圣,而亦不敢显然自附于古之贤人;盖其德愈盛而心愈下,不自知其辞之谦也。然当是时,作者略备,夫子盖集群圣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此又不可不知也。”

解读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孔子对自己著作和教学思想的概括。孔子喜好古代文献并且加以证信,他能够仔细观察人生百态,深切体悟人情世故,选择民间轶闻中符合人性伦理的部分加以整理。简言之,就是孔子能在继承古代典籍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开创出新的东西。

文化的发展是继旧开新的过程,旧文化有其精华珍贵的部分,也有其陈旧迂腐的部分,这就需要我们在扬弃之中加以传承。所以,人类发展进程中留下的文化思想,经过历史的沉淀与洗刷,保留下来的都是晶莹透亮,光辉永驻的精华。对待古文典籍,我们应该怀着深信不移的精神,持有热爱推崇的态度。有了继承,也应该有创新。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人类社会就无从发展。所以我们要积极营造创新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我们的创新能力,将文化思想更好地传承下去。

7.2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诲②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注释

①识:记住的意思。②诲:教诲。③何有于我哉:对我有什么难呢?

译文

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对我有什么难呢?”

名家注解

朱熹注:“默识,谓不言而存诸心也。一说:识,知也,不言而心解也。前说近是。何有于我,言何者能有于我也。三者已非圣人之极至,而犹不敢当,则谦而又谦之辞也。’

解读

一生游历列国,四处讲学,桃李满天下,所以他能深刻地理解“教”与“学”的关系。本章中他表明了自己对教和学的认识。他认为读书人学习知识应该勤奋努力而永不满足,强调学习的目的在于领会知识,运用知识,而不在于炫耀自己博学多识,所以学习应该默默地牢记所学知识,这是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为人师表的人则应该认真教诲而永不疲倦,老师应当敬业,对学生以诚相待,以身作则,教学相长。学习知识永不满足要以谦虚勤奋为前提,教育学生永不疲倦要以不怕劳苦为动力。孔子认为自己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并不困难,反映了其圣人应有的精神风貌。

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立身处世,样样都离不开勤奋学习。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我们所学到的永远只是九牛一毛。要想获得更多的学问知识,就要随时随地将自己的所闻所见,默默记在心里,抓住一切能够获取知识的机会。人生因为学习而充实,生活因为博识而美好,让我们抓紧一切时间来求取新知吧17.1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①,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注释

①徙:迁移。此处指靠近义、做到义。

译文

孔子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却不能身体力行,有缺点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忧虑的事。”

名家注解

张居正注:“盖其好学无已之心,自视常若有不能耳。然此四者,在人君尤为切要。古之帝王或懋敬厥德,终始典学,或取人为善,改过不吝皆是道也。欲法古帝王者,宜三复孔子之言。”

解读

孔子忧虑的这些事情并不是发生在他自己身上,而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社会写照。人们不修养仁德,不讲求学习知识,听到正义的呼声不能及时前去伸张,不好的行为也不能自觉地加以改正,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春秋时期,而是历朝历代乃至今天都可能出现的诟病。面对这些缺点,圣人怎么可能不忧虑呢?

自古以来,君子忧德,小人忧利。品德的成就在于不断修持,学问的成就在于深入探讨。我们要不断反省自己,时常担心,以避免孔子所讲到的四种缺点,使我们的品德日趋完善。作为平凡的百姓,我们没有足够的力量影响整个社会;但是我们可以为自己负责,鞭策自己建立完美的人格,能做到完善自己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注释

①燕居:安居、家居、闲居。②申申:衣冠整洁。③天天:行动迟缓、斯文舒和的样子。

译文

孔子在家闲居,衣着整齐大方,面色和悦舒展。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此弟子善形容圣人处也,为申申字说不尽,故更着天天字。

今人燕居之时,不怠惰放肆,必太严厉。严厉时着此四字不得,怠惰放肆时亦着此四字不得,惟圣人便自有中和之气。”

张居正注:“德性极其纯粹,故容貌合于中和者如此。门人此言可谓善形容有道气象者矣。”

解读

孔子在家闲居时,衣冠整洁,面色和悦。可见其内心安详自在,外表舒坦自适。一般人闲居在家时,不用与人交往,很少注重自己的仪态,往往松懈懒散。但是,孔子不是这样的,他能做到舒适自得,松而不弛,说明他持身严谨。也从侧面反映出,圣人不但重视言教,同样也十分重视身教。

成就事业十分重要,但是工作永远只是工作,并不是生活的全部。适当的休闲娱乐并非是在浪费时间,反而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什么是适当的休闲娱乐呢?很多人平时匆匆忙忙,一旦有了节假日,便不知如何合理安排了。人们所谓的休闲往往是打牌唱歌,三五朋友聚到一起胡吃海塞一顿……这些活动不但无法让我们的身心得到休息,反而弄得我们比工作还要疲惫。人生在世。要懂得享受生活,闲暇时刻应该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心境。休息的时光是美好的时光,这种情景下,我们要抛除一切烦恼,全身心地投入到放松之中。人生不管遭遇什么,我们都应以平常心对待,潜心修德以保持心灵的平衡与美好。

7.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①。”

注释

①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鲁国国君的始祖,传说是西周典章制度的制定者,他是孔子所崇拜的所谓“圣人”之一。

译文

孔子说:“我衰老得厉害呀!我好久没有再梦见周公了。”

名家注解

朱熹注:“孔子盛时,志欲行周公之道,故梦寐之间,如或见之。至其老而不能行也,则无复是心,而亦无复是梦矣,故因此而自叹其衰之甚也。”

“盖孔子生于周时,一心要做周公的事业。方其精力壮盛,寤寐不梦。及其既老,则自谅其力不能为,无复是心,而亦无复是梦矣,可见贤才之生于世,其可以有为者,每在其强壮之时。

解读

孔子晚年感叹自己没有再梦见周公,表明了他对周公的怀念之情,也是在深深地感叹他文化传承的使命尚未完成。其实,所谓梦见周公,未必是真的说做梦,而是指未能推行大道的隐语。周公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是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弟。他多才多艺,文武双全,摄政七年,平定天下,分封诸侯,制礼作乐。其历史功绩尤其集中在制作礼乐方面,他把夏、商、周三代的礼乐文化推向了发展的顶峰,孔子由衷地赞叹敬佩他。所以,孔子一心想把以周公为代表的西周文化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可是如今自己年事已高、身体渐衰,大道却仍未能施行,他难免要为此感伤慨叹。

7.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①,依于仁,游于艺②

注释

孔子说:“要立志求道,立足于德,行事靠仁,游乐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名家注解

朱熹注:“人之为学当如是也。盖学莫先于立志,志道,则心存于正而不他;据德,则道得于心而不失;依仁,则德性常用而物欲不行;游艺,则小物不遗而动息有养。学者于此,有以不失其先后之序、轻重之伦焉,则本末兼该,内外交养,日用之间,无少间隙,而涵泳从容,忽不自知其入于圣贤之域矣。”

张居正注:“盖道、德、仁,乃人君修身治天下之本,必当深造其极,方可无歉,而凡游心于艺文者,又须务求实用,始为有益。”

解读

孔子认为做人应该立志高远,以美好的德行作为处事的依据,以一颗仁爱之心对待大众,还要博古通今,精通礼、乐、射、御、书、数等各种技艺。这些足以显示出孔子教育学生,以德育为主,并辅以智、体、美等教育要素。

修养道德是我们终生不能放松的功课,不论我们身处何地,身兼何职,都应该将道德的修持放在首位。志向是修养道德的基础,任何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都要树立坚定而远大的志向。志向高远,心存仁厚,品德高尚,就能抵挡住外界环境的种种诱惑。生命之中只有“德”、“志”、“仁”三个要素还是不够的,闲暇之余,我们还应该多参加文娱活动,更多地接受美育和体育。

7.7子曰:“自行束惰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译文

孔子说:“自己主动带一束肉干这样微薄的礼品来见我求教的人,我没有不教他的。”

名家注解

朱熹注:“盖人之有生,同具此理,故圣人之于人,无不欲其入于善。但不知来学,则无往教之礼,故苟以礼来,则无不有以教之也。”

张居正注:“盖天生圣人,非徒使自圣而已,正欲其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而为时人之耳目也。”

解读

束惰就是十条干肉,古人相见,必执贽为礼,束惰是很微薄的礼品。孔子的意思是只要愿意向他求教的人,不管贫富贵贱,也不管送来什么样的见面礼,只要乐于求学,他都会给予教诲。这反映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春秋之前,“学在官府”,能够接受教育的人都是有权有势的贵族子弟。当时的教育只面向统治阶层本身,教育目的仅仅是为了给统治者培养接班人。孔子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这种局面,凡是年满十五岁的人,不管其出身如何,、他都愿意视作学生加以教诲。他认为无论什么人都应该接受教育,受教育的权利不能因为出身贵贱而受限制。事实上,圣人也是这么做的,他的学生很多都是贫民子弟,像“可使南面”,被认为有帝王之相的冉雍就出自贫贱的下层家庭。

子曰:“不愤奶F启,不悱②不发。举一隅③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①愤:苦思箕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②悱: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自己百思不解时,不要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时,不要启发他。举出一个问题他不能因此而推举出其他三个问题,那就不要再教他了。”

名家注解

朱熹注:“圣人诲人不倦之意,因并记此,欲学者勉于用力,以为受教之地也。”

解读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这是典型的启发式教育。学生不到百思不解时,不要给他提示去开导他,让他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到想要表达又表达’不出来的时候,也不要去启发他,培养其表达事物的能力;并且要尽力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变通知识的能力。这些教育方法非常值得我们现代的教师学习。

求学一定要善于思考,切忌老师灌输一点学生就接受一点。启发式的教育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习要有动机,这样才能够加以引导。学习时善于思考,才能够不断深入去学习。老师讲课时,能够恰当地把握火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为学生绞尽脑汁尽力思考的过程能够加深其对知识的认识,老师在这个时候加以指导启发就会对所得的知识记得特别牢固。

现代社会,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为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网络视频课程占据了相当地位。但是,不管教育事业怎样发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和精神并不会因此而过时,现代的老师依然应该将其发挥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去。

7.9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译文

孔子在居丧的人旁边吃饭,没有吃饱过。

名家注解

张居正注:“此乃是不忍之心,古之帝王见百姓之饥寒困苦流离死亡,则必为之减膳、撤乐,急急救恤,即是此心。有天下者能推此心以仁民,则无一夫不得其所,而仁覆天下矣。”

解读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因为同情其失去亲人,自己就会动恻隐之心而食欲不振,食不甘味,所以从来没有吃饱饭过。我国古代对于丧礼非常重视,它能够直接体现孝道,所以制度规定得严格。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不下饭去,便是礼的一种表现;同时也表明孔子胸怀博大,普爱众生。

我们应该像圣人那样性情纯正,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遭遇亲人去世的人,他的心理一定十分脆弱,感情也十分哀戚;我们应该对其抱有同情之心,这不仅是人性的体现,也是仁德的要求。

7.10子于是日①哭,则不歌②。

注释

①曰:这一天,作状语。②歌:唱歌。

译文

孔子在这一天哭泣,就不再唱歌了。

解读

本章与上一章内容联系紧密,上一章讲丧与食,本章讲哀与乐。在古代,唱歌是士大夫阶层生活的一部分,孔子十分喜欢唱歌。但当他因参加丧礼凭吊死者而哭泣过,心理余哀尚存,所以一天之内就不再歌唱了,这是孔子具有仁爱道德的表现。同时也能看出,孔子为人处事都合于礼,处处按照礼仪规范行事。

7.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合之则藏①,惟我与尔有是夫②!”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③?”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注释

①舍之则藏:舍,舍弃,不用。藏,隐藏。②夫:语气词,相当于“吧”。③与:在一起的意思。

译文

孔子对颜渊说:“被任用就推行自己的主张,不被任用就收起自己的主张,只有我和你能做到这样!”子路说:“您若统率三军,找谁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而自己赤足过河,这样死了也不后悔的人,我不和他共事。一定要用遇事稳重谨慎,好用谋略而成功的人。”

名家注解

朱熹注:“万二千五百人为军,大国三军。子路见孔子独美颜渊,自负其勇,意夫子若行三军,必与己同。”又曰:“言此皆以抑其勇而教之,然行师之要实不外此,子路盖不知也。”

张居正注:“子路好勇而无所取材,故孔子以是抑而教之。其实行军之道,亦不外此。”

解读

本章较为生动地说明了孔子的两个观点:一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就如苏东坡所说的“取舍由人,行藏在己”,它最为精炼地表达了儒者对于出仕与退隐,人世与出世,进与退的政治选择与人生态度;另外一个观点就是统帅三军不能与只有匹夫之勇的人共事,而要与善于出谋划策的人共事。

同类推荐
  •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的哲学”是一个非常后起的概念,但佛教思惟无疑是作为宗教的佛教进入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的结果。方立天教授的这本《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描述了自古以来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佛教精神生活内容,勾勒了中国佛教哲学体系,是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以及一份期待先进文化产生的热情。
  • 易经一日一解

    易经一日一解

    六十四卦网罗天地万象,穷尽宇宙之变化,展示了人事的吉凶悔吝。《易经》用阴阳之道来解释天、地、人、万物的变化原理,其中彰显了天道行健、自强不息的人类精神,同时也点明了厚德载物、与时变通的生存谋略。借鉴古老的人生指南,开启真正的智慧,我们将用和谐的举措去趋吉避凶、如意纳福,去考量世界,体验人生。
  • 沉思录

    沉思录

    本书由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 哲学常识1000问

    哲学常识1000问

    本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读者展示充满智慧的中外哲学大家、源远流长的哲学流派、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发人深省的哲学名言、博大精深的哲学名著、绵延不绝的哲学斗争、异彩纷呈的哲学学说和令人津津乐道的哲人轶事。让读者轻松领略哲学的魅力与智慧。
  •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中国哲学史大纲

    是胡适先生于20世纪初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期写成的著作。被誉为“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虽然只有上卷,但是它的成就和特色足以为后世哲学史家开出全新的境界。”写法上摒弃了中国哲学史从三皇五帝的传说开始写起的传统,直接从《诗经》、老子、孔子讲起。考证先哲生存年代,辩识古人著作真伪,还原先秦诸子本来面目。既不随意藏否,也不轻薄评议古人,言必有据,不作无谓的意气之争,显出作者平和的大家风范。此外,本书考证先秦各家流派的师承、变迁痕迹及递次演进的脉络,可谓“一本书读懂诸子百家”之作。
热门推荐
  • 王爷霸情

    王爷霸情

    她是现代冷血杀手,无心无性,以傀儡之姿在暗无天日的深渊中无尽畅游。当生命中第一缕阳光映射进她的心,还没来得及体认何为情爱,他就被死神招了去。随即,她又在墓地被莫名的力量带到古代,行穿越之实,在这里,她不再是杀手,而是女人,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以为,这会是她生命的转折,不意,逃脱了禁锢的她又一次被命运的枷锁套牢,这一次,她不是冷情杀手,而是他的玩物推荐新文:《王爷囚妾》同为王爷系列,给亲全新的视角,与众不同的故事。
  • 暴戾王爷的小妾

    暴戾王爷的小妾

    他是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王爷。她是相府的千金小姐。只一眼,他便在她的心中生根。御花园里,她无意撞见他被人拒绝的一幕,好心安慰却换来他的一句--“滚开,肮脏的女人。”皇上赐婚,他无情地拒绝:“相府小姐?你不过是老狐狸从青楼赎出来的一名妓子罢了,竟然妄想成为我的王妃,真是自讨羞辱。”从千金小姐到青楼妓子,到底,她是什么人?迫于皇威,他终究是娶了她--却只是一名身份低贱的侍妾。大婚之夜,他没有出现,任由她顶着喜帕枯等一夜。望着伤痕累累,趴在床上的她,他却只是扬起嘴角,嘲蔑一笑,然后又无情地给她灌下了浓黑的药汤。在府中被人欺凌之时,他也只是眯起胴眸,立于一旁,任凭巴掌落在她的脸上。众目睽睽之下,他应下了赌局,却无情地将她推出来,做为赌注。她,伤心欲绝却只是笑颜相对,凄眸闪烁,泪眼朦胧,丝毫不能让他心软半分。她,只是他迫不得已娶来的侍妾,必要的时候,他可以把她当成赌注,空虚的时候,他可以把她当作暖床的工具,危难之时,他可以把她当成盾牌遮挡剑芒......***(严重警告,未经作者本人同意,所有网站均不得盗取本文内容,违者必究。)*****************************************************小雨的旧作:《狂情总裁》他是坠落的王子,他是邪恶的野心家,因为了他爱上了大哥的女友。当他再一次回来,找到了她,却扮演了撒旦的角色。他将她禁锢,将她私藏,一切都因为那从他心底狂涌翻滚的爱。感谢网友小情为《暴戾王爷的贱妾》所制作的视频:?pstyle=1********************************************************感谢网友给小雨的书友群群号是:42738023、56299015,欢迎大家参与讨论。感谢网友小情为《暴戾王爷的贱妾》所制作的视频:?pstyle=1********************************************************推荐自己的文:《妖妆》:《昧宠》《溺宠》《狂情总裁》(半价)《首席总裁不好惹》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盛宠豪门妻

    盛宠豪门妻

    ——夏瑜,你去死吧!又是一条无名短信,仿佛来自地狱的诅咒。在甲板上晒着太阳,正和经纪人聊的欢畅的夏瑜,恹恹的看着手机屏幕,眼底闪过古怪。会是谁一连三天,每天13点13分准时发来这种短信,像是个刻意的恶作剧。“瑜,又是那种短信?”“嗯,恶作剧吧!”揉揉眉心,夏瑜懒懒的答应着,余光不经意的撞到经纪人慕寒担忧的眸,扯动唇角安慰的笑笑……
  • 诗学第三辑

    诗学第三辑

    20世纪80年代,"归来"或"朦胧"又一次开启了中国新诗繁芜而动人的局面。但短暂的二十多年之后,激情澎湃的诗歌之音似乎早已游离人们的耳畔;那些关...
  • 蹲在墙角种蘑菇

    蹲在墙角种蘑菇

    同事聂医生春风得意地拉着只小土包子秀恩爱,居然是个发面大馒头……--情节虚构,坑蒙拐骗全靠嘴。心里十分嫉妒。徐硕变态心理学研究多了,请勿模仿,徐硕面上表示不以为然。决心一定要找块高端洋气的精致小蛋糕来扬眉吐气!没想到,心理专家徐医生,费尽心血找来的,自己心理难免有点阴暗扭曲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逆天特工之凤绝

    逆天特工之凤绝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拥有异能的神秘特工,不属于任何国家和组织,专门调查人类认知以外的事物。一次任务她掉进了时间的缝隙,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上没有的时代。无论在现代还是古代,她都注定是女王,看她如何在古代混的风生水起,狂妄是她的特权,邪佞是她的本性,美貌和智慧是她的武器,睥睨大地,也只是需要她的一个意愿而已。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