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0500000023

第23章 述而篇第七(1)

“述而篇”向我们阐述了真理无价,大道无言。真正的大道不是高高在上的叫嚣,也不是故弄玄虚的夸耀,而是默默无闻却又发挥实际作用的真谛。

孔子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大道无言,能够影响世人的道理往往简单明晰,既不故作高深,也不虚华飘渺;总是争取用最简洁的语言阐述最深刻的道理。有些现代人,在学术问题上喜欢标新立异,毫不追求理论的精确度。孔子的思想告诫我们:文化思想的传承不在于刻意创新,而是在取精去糟的扬弃过程中得以继承和发展的。

7.1子曰:“述而不作①,信而好古,窃②比于我老彭。”

注释

①述而不作:述,传述。作,创造。②窃:私,私自,私下。

译文

孔子说:“阐述先王之道而不自己创作,相信并且喜好古代典籍,我自以为可以和殷时的贤大夫老彭相比了。”

名家注解

朱熹注:“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故其自言如此。盖不惟不敢当作者之圣,而亦不敢显然自附于古之贤人;盖其德愈盛而心愈下,不自知其辞之谦也。然当是时,作者略备,夫子盖集群圣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此又不可不知也。”

解读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孔子对自己著作和教学思想的概括。孔子喜好古代文献并且加以证信,他能够仔细观察人生百态,深切体悟人情世故,选择民间轶闻中符合人性伦理的部分加以整理。简言之,就是孔子能在继承古代典籍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开创出新的东西。

文化的发展是继旧开新的过程,旧文化有其精华珍贵的部分,也有其陈旧迂腐的部分,这就需要我们在扬弃之中加以传承。所以,人类发展进程中留下的文化思想,经过历史的沉淀与洗刷,保留下来的都是晶莹透亮,光辉永驻的精华。对待古文典籍,我们应该怀着深信不移的精神,持有热爱推崇的态度。有了继承,也应该有创新。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人类社会就无从发展。所以我们要积极营造创新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我们的创新能力,将文化思想更好地传承下去。

7.2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诲②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注释

①识:记住的意思。②诲:教诲。③何有于我哉:对我有什么难呢?

译文

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对我有什么难呢?”

名家注解

朱熹注:“默识,谓不言而存诸心也。一说:识,知也,不言而心解也。前说近是。何有于我,言何者能有于我也。三者已非圣人之极至,而犹不敢当,则谦而又谦之辞也。’

解读

一生游历列国,四处讲学,桃李满天下,所以他能深刻地理解“教”与“学”的关系。本章中他表明了自己对教和学的认识。他认为读书人学习知识应该勤奋努力而永不满足,强调学习的目的在于领会知识,运用知识,而不在于炫耀自己博学多识,所以学习应该默默地牢记所学知识,这是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为人师表的人则应该认真教诲而永不疲倦,老师应当敬业,对学生以诚相待,以身作则,教学相长。学习知识永不满足要以谦虚勤奋为前提,教育学生永不疲倦要以不怕劳苦为动力。孔子认为自己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并不困难,反映了其圣人应有的精神风貌。

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立身处世,样样都离不开勤奋学习。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我们所学到的永远只是九牛一毛。要想获得更多的学问知识,就要随时随地将自己的所闻所见,默默记在心里,抓住一切能够获取知识的机会。人生因为学习而充实,生活因为博识而美好,让我们抓紧一切时间来求取新知吧17.1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①,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注释

①徙:迁移。此处指靠近义、做到义。

译文

孔子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却不能身体力行,有缺点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忧虑的事。”

名家注解

张居正注:“盖其好学无已之心,自视常若有不能耳。然此四者,在人君尤为切要。古之帝王或懋敬厥德,终始典学,或取人为善,改过不吝皆是道也。欲法古帝王者,宜三复孔子之言。”

解读

孔子忧虑的这些事情并不是发生在他自己身上,而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社会写照。人们不修养仁德,不讲求学习知识,听到正义的呼声不能及时前去伸张,不好的行为也不能自觉地加以改正,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春秋时期,而是历朝历代乃至今天都可能出现的诟病。面对这些缺点,圣人怎么可能不忧虑呢?

自古以来,君子忧德,小人忧利。品德的成就在于不断修持,学问的成就在于深入探讨。我们要不断反省自己,时常担心,以避免孔子所讲到的四种缺点,使我们的品德日趋完善。作为平凡的百姓,我们没有足够的力量影响整个社会;但是我们可以为自己负责,鞭策自己建立完美的人格,能做到完善自己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注释

①燕居:安居、家居、闲居。②申申:衣冠整洁。③天天:行动迟缓、斯文舒和的样子。

译文

孔子在家闲居,衣着整齐大方,面色和悦舒展。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此弟子善形容圣人处也,为申申字说不尽,故更着天天字。

今人燕居之时,不怠惰放肆,必太严厉。严厉时着此四字不得,怠惰放肆时亦着此四字不得,惟圣人便自有中和之气。”

张居正注:“德性极其纯粹,故容貌合于中和者如此。门人此言可谓善形容有道气象者矣。”

解读

孔子在家闲居时,衣冠整洁,面色和悦。可见其内心安详自在,外表舒坦自适。一般人闲居在家时,不用与人交往,很少注重自己的仪态,往往松懈懒散。但是,孔子不是这样的,他能做到舒适自得,松而不弛,说明他持身严谨。也从侧面反映出,圣人不但重视言教,同样也十分重视身教。

成就事业十分重要,但是工作永远只是工作,并不是生活的全部。适当的休闲娱乐并非是在浪费时间,反而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什么是适当的休闲娱乐呢?很多人平时匆匆忙忙,一旦有了节假日,便不知如何合理安排了。人们所谓的休闲往往是打牌唱歌,三五朋友聚到一起胡吃海塞一顿……这些活动不但无法让我们的身心得到休息,反而弄得我们比工作还要疲惫。人生在世。要懂得享受生活,闲暇时刻应该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心境。休息的时光是美好的时光,这种情景下,我们要抛除一切烦恼,全身心地投入到放松之中。人生不管遭遇什么,我们都应以平常心对待,潜心修德以保持心灵的平衡与美好。

7.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①。”

注释

①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鲁国国君的始祖,传说是西周典章制度的制定者,他是孔子所崇拜的所谓“圣人”之一。

译文

孔子说:“我衰老得厉害呀!我好久没有再梦见周公了。”

名家注解

朱熹注:“孔子盛时,志欲行周公之道,故梦寐之间,如或见之。至其老而不能行也,则无复是心,而亦无复是梦矣,故因此而自叹其衰之甚也。”

“盖孔子生于周时,一心要做周公的事业。方其精力壮盛,寤寐不梦。及其既老,则自谅其力不能为,无复是心,而亦无复是梦矣,可见贤才之生于世,其可以有为者,每在其强壮之时。

解读

孔子晚年感叹自己没有再梦见周公,表明了他对周公的怀念之情,也是在深深地感叹他文化传承的使命尚未完成。其实,所谓梦见周公,未必是真的说做梦,而是指未能推行大道的隐语。周公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是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弟。他多才多艺,文武双全,摄政七年,平定天下,分封诸侯,制礼作乐。其历史功绩尤其集中在制作礼乐方面,他把夏、商、周三代的礼乐文化推向了发展的顶峰,孔子由衷地赞叹敬佩他。所以,孔子一心想把以周公为代表的西周文化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可是如今自己年事已高、身体渐衰,大道却仍未能施行,他难免要为此感伤慨叹。

7.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①,依于仁,游于艺②

注释

孔子说:“要立志求道,立足于德,行事靠仁,游乐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名家注解

朱熹注:“人之为学当如是也。盖学莫先于立志,志道,则心存于正而不他;据德,则道得于心而不失;依仁,则德性常用而物欲不行;游艺,则小物不遗而动息有养。学者于此,有以不失其先后之序、轻重之伦焉,则本末兼该,内外交养,日用之间,无少间隙,而涵泳从容,忽不自知其入于圣贤之域矣。”

张居正注:“盖道、德、仁,乃人君修身治天下之本,必当深造其极,方可无歉,而凡游心于艺文者,又须务求实用,始为有益。”

解读

孔子认为做人应该立志高远,以美好的德行作为处事的依据,以一颗仁爱之心对待大众,还要博古通今,精通礼、乐、射、御、书、数等各种技艺。这些足以显示出孔子教育学生,以德育为主,并辅以智、体、美等教育要素。

修养道德是我们终生不能放松的功课,不论我们身处何地,身兼何职,都应该将道德的修持放在首位。志向是修养道德的基础,任何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都要树立坚定而远大的志向。志向高远,心存仁厚,品德高尚,就能抵挡住外界环境的种种诱惑。生命之中只有“德”、“志”、“仁”三个要素还是不够的,闲暇之余,我们还应该多参加文娱活动,更多地接受美育和体育。

7.7子曰:“自行束惰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译文

孔子说:“自己主动带一束肉干这样微薄的礼品来见我求教的人,我没有不教他的。”

名家注解

朱熹注:“盖人之有生,同具此理,故圣人之于人,无不欲其入于善。但不知来学,则无往教之礼,故苟以礼来,则无不有以教之也。”

张居正注:“盖天生圣人,非徒使自圣而已,正欲其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而为时人之耳目也。”

解读

束惰就是十条干肉,古人相见,必执贽为礼,束惰是很微薄的礼品。孔子的意思是只要愿意向他求教的人,不管贫富贵贱,也不管送来什么样的见面礼,只要乐于求学,他都会给予教诲。这反映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春秋之前,“学在官府”,能够接受教育的人都是有权有势的贵族子弟。当时的教育只面向统治阶层本身,教育目的仅仅是为了给统治者培养接班人。孔子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这种局面,凡是年满十五岁的人,不管其出身如何,、他都愿意视作学生加以教诲。他认为无论什么人都应该接受教育,受教育的权利不能因为出身贵贱而受限制。事实上,圣人也是这么做的,他的学生很多都是贫民子弟,像“可使南面”,被认为有帝王之相的冉雍就出自贫贱的下层家庭。

子曰:“不愤奶F启,不悱②不发。举一隅③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①愤:苦思箕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②悱: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自己百思不解时,不要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时,不要启发他。举出一个问题他不能因此而推举出其他三个问题,那就不要再教他了。”

名家注解

朱熹注:“圣人诲人不倦之意,因并记此,欲学者勉于用力,以为受教之地也。”

解读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这是典型的启发式教育。学生不到百思不解时,不要给他提示去开导他,让他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到想要表达又表达’不出来的时候,也不要去启发他,培养其表达事物的能力;并且要尽力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变通知识的能力。这些教育方法非常值得我们现代的教师学习。

求学一定要善于思考,切忌老师灌输一点学生就接受一点。启发式的教育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习要有动机,这样才能够加以引导。学习时善于思考,才能够不断深入去学习。老师讲课时,能够恰当地把握火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为学生绞尽脑汁尽力思考的过程能够加深其对知识的认识,老师在这个时候加以指导启发就会对所得的知识记得特别牢固。

现代社会,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为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网络视频课程占据了相当地位。但是,不管教育事业怎样发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和精神并不会因此而过时,现代的老师依然应该将其发挥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去。

7.9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译文

孔子在居丧的人旁边吃饭,没有吃饱过。

名家注解

张居正注:“此乃是不忍之心,古之帝王见百姓之饥寒困苦流离死亡,则必为之减膳、撤乐,急急救恤,即是此心。有天下者能推此心以仁民,则无一夫不得其所,而仁覆天下矣。”

解读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因为同情其失去亲人,自己就会动恻隐之心而食欲不振,食不甘味,所以从来没有吃饱饭过。我国古代对于丧礼非常重视,它能够直接体现孝道,所以制度规定得严格。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不下饭去,便是礼的一种表现;同时也表明孔子胸怀博大,普爱众生。

我们应该像圣人那样性情纯正,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遭遇亲人去世的人,他的心理一定十分脆弱,感情也十分哀戚;我们应该对其抱有同情之心,这不仅是人性的体现,也是仁德的要求。

7.10子于是日①哭,则不歌②。

注释

①曰:这一天,作状语。②歌:唱歌。

译文

孔子在这一天哭泣,就不再唱歌了。

解读

本章与上一章内容联系紧密,上一章讲丧与食,本章讲哀与乐。在古代,唱歌是士大夫阶层生活的一部分,孔子十分喜欢唱歌。但当他因参加丧礼凭吊死者而哭泣过,心理余哀尚存,所以一天之内就不再歌唱了,这是孔子具有仁爱道德的表现。同时也能看出,孔子为人处事都合于礼,处处按照礼仪规范行事。

7.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合之则藏①,惟我与尔有是夫②!”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③?”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注释

①舍之则藏:舍,舍弃,不用。藏,隐藏。②夫:语气词,相当于“吧”。③与:在一起的意思。

译文

孔子对颜渊说:“被任用就推行自己的主张,不被任用就收起自己的主张,只有我和你能做到这样!”子路说:“您若统率三军,找谁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而自己赤足过河,这样死了也不后悔的人,我不和他共事。一定要用遇事稳重谨慎,好用谋略而成功的人。”

名家注解

朱熹注:“万二千五百人为军,大国三军。子路见孔子独美颜渊,自负其勇,意夫子若行三军,必与己同。”又曰:“言此皆以抑其勇而教之,然行师之要实不外此,子路盖不知也。”

张居正注:“子路好勇而无所取材,故孔子以是抑而教之。其实行军之道,亦不外此。”

解读

本章较为生动地说明了孔子的两个观点:一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就如苏东坡所说的“取舍由人,行藏在己”,它最为精炼地表达了儒者对于出仕与退隐,人世与出世,进与退的政治选择与人生态度;另外一个观点就是统帅三军不能与只有匹夫之勇的人共事,而要与善于出谋划策的人共事。

同类推荐
  • 鬼谷子(白话全译)

    鬼谷子(白话全译)

    本书依据《鬼谷子》的权威原著,甄别、博采众家之长,力求对原文作出精当而晓畅的注释与翻译,每篇篇首皆附有提要加以解析、导读。并借鉴国外工商管理硕士的培养方法,精选古今中外颇具代表性的,涵盖商场、职场、处世等各个领域的经典案例,对鬼谷思想逐篇阐释、透析、解读,可使不同行业、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读者皆能从中有所获益。同时,本书设计精美独到,图文并茂,大量古朴生动的图片,与文本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大大增强了阅读的趣味与兴致。经典深刻的思想,精审独到的案例及评析,恰到好处的图文相生,使本书融哲理性、故事性、实用性、全集性于一体,可谓是各类读者参悟、运用鬼谷子大智慧的首选读本。
  •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指导,以历史主义为原则,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主要理论范畴一天命观、经学政治指导思想、大一统政治格局、德治治国方略、纲常伦理规范、民本固国执政方策、政治变革对策等概略性地试作哲理梳理,以时间范畴为经、历史时序为纬,论析儒学乃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中心支柱,以民为本执政哲学期许维护大一统政治格局、伦理纲常政治秩序,在时易治变中推行以德治国方略,建构持续发展的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精神。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原书共分十卷,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 灵动之欲

    灵动之欲

    在科学技术走向高度发达尤其是航天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之世,探寻宇宙奥妙及万物本源问题更加引起世人的浓厚兴趣。带着这个疑问,作者对事物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深度思考,从而得出“欲乃万物之源”的哲学结论。本书探天理、究人伦、论教育、说谋略、谈情爱、道意识、鉴历史、通未来,以欲理统御全篇,汲取并融汇古今中外哲学前辈的思想精髓,对宇宙万物、人类历史及人类意识等问题加以研究和探讨,通过旁征博引、史论结合,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灵动之欲”在其中的根本作用。本书主旨在于进一步激发广大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爱好者对宇宙万物及人类意识的研究兴趣,以便更好地促进每个人的健康成长以及整个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
  • 求学集

    求学集

    “求学”,既有作者对不懈追求学问的自励,也有对继续求学医院的表达。收入本书的文稿主要是作者于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的作品。其时,作者在北京联合大学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任职。本书主要是对作者这段那时间工作和学习的一种记录,或一种既你那,包括论文、调研报告、读书笔记、讲稿等。
热门推荐
  •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史话:海上丝绸之路》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兴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和贡献等内容。
  • 梦回红楼

    梦回红楼

    鬼,鬼不过她,能将名人真迹变成绝迹灵,灵不过她,文武才华,哪一样不让须眉失色精,精不过她,即便是江湖老油条,乾隆大皇帝,时时都会上她的当怪,也怪不过她,别人眼中的魔鬼是她的朋友,别人眼中的大侠,她却嗤之以鼻,踩在脚下她,是个怪胎,是个矛盾的综合体。是传说中的白衣玉女,明明看似纤弱的很,却是鬼灵精怪集其一身。她喜欢白色的衣服,更有一手不凡的易容术,一身白衣潇洒红尘,时时化身万千,迷惑人间。闯丐帮,闹天地,一笑之间建立玉女帮,谈笑之余化解更多的朝廷恩怨,乔装改扮,戏弄江湖高手,嫣然一笑,骗得如意郎君,豪气一现,戏弄帝王君妃,她闯边疆,踏异国,多少故事由她写下,她就是这样凭着捣蛋的本事,在红尘闹了个纷纷扰扰,在红尘中留下了传奇。风华如他,淡淡笑容总是挂在嘴角,温润的风姿更是不知道让多少女子为他痴狂绝世如他,一手诡异的剑法让他显得那么的高深莫测,一双如星一般的明眸又显得深邃,让人摸不透他在想什么他是江湖北五省第一大帮傲魂宫的主人,是跺跺脚就能让武林颤抖的枭雄。一个傍晚,一只叫花鸡,从此让他和她结下了难解之缘,结义情,让他为她可是奔波千里,儿女情,让他为她独闯皇宫,相思意,更让他为她一怒为红颜,一夜之间灭了九寨十二帮。他狠,只为她而狠。他怒,只为她而怒。而他的冷静,也只为她而变动。只因为,他早已经认定,弱水三千,他要的不过是精灵一个。这是一个轻松诙谐的故事,原本和红楼无关,不过却引用了好些红楼人物,也穿插了一些历史人物,不过若真要用历史中的一些来挑错,那凤只好说成抱歉,这不过是个故事而已,不做历史资料,如若与历史相提并论,请绕道而走。凤的V作品价格:《穿越之我是黛玉我怕谁》V章节为11.19元《穿越之迎春当自强》V章节为21.69元《凤凰冰》V章节为7.83元凤凤小窝开新群号:66729265,欢迎大家来,可别催凤更新,嘻嘻凤凰窝的群号:35423282,还有几个空位置,嘻嘻,同样也别催凤更文。推荐区:推荐一本以真人真情为内容写出的故事,满山红遍真情之作《狂情二少》推荐好友君子颜作品:《三夜强宠》推荐好友作品《娘子偷欢》推荐好友作品《狂魅相公娇柔妻》
  • 伪婚:豪门潜规则

    伪婚:豪门潜规则

    最后他对她怒目而视,她拿走金卡以为两人不再有交集,李思静,等你生下宝宝,就滚出旋家!她回复,不用你说我也知道!旋郁森,生下宝宝后,他生平最厌恶见钱眼开的女人他毫不怜惜地讽刺她他绝对不会因此听从母亲而娶她,你我再无瓜葛!生下宝宝第二天,她便无故失踪,此时他的心却空了起来,往日的种种全部齐聚心头他不是厌恶她,讨厌她的吗?为什么他的表现却像忘不了她?他派人去找,她却拿着怀孕化验单出现在他的面前她竟然以此为要挟找他要五百万,全部音信全无,却查到了当初的真相,他实在错的离谱!他们的婚礼上,他未出现,第二天关于他的桃色新闻满天飞三年后,珠宝界出现一个叱咤风云的女人,一夜强宠,当她出现在他的宴会上他那该死的冷静去了哪里?他的视线追逐着她她却笑着和别的男人跳舞,旋郁森,我早说过我们再无瓜葛他靠近她,觥筹交错间,他道,他掷下五百万,李思静,你逃不掉的,这次,我是赢家!
  • 凉州往事

    凉州往事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末西北凉州境内古浪县的乡村。神秘的水家 大院上演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三小姐水英英与仇家二公子仇家远私 奔、水二爷给亡儿办阴婚、仇家远提出在青石岭种草药、药草的疯长引起 疯狂的药品争夺战、何家二公子何树杨被俘后当了叛徒、水家被强占、英 英被迫下嫁长工拾粮…… 恩怨交织的水、仇、何三家……
  • 医手遮香

    医手遮香

    冤死重生为贫女,祖母不慈,母亲好欺,便宜渣爹只是个无情无义的穷苦小官,身边还有个小妾上蹿下跳、挑拨离间?那又何妨,她有神医绝技在手,岂会怕这么一点小艰难?新书《凤门嫡女》已发,欢迎入坑
  • 红楼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典藏)

    红楼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典藏)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婚姻悲剧为主线,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兴衰沉浮为背景,描写了封建贵族家庭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塑造了一系列贵族、平民以及奴隶出身的女子的悲剧形象,暴露了封建贵族阶级及其统治的腐朽与罪恶,曲折地反映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没落的历史趋势。小说全面真实地展现了广阔复杂的社会生活,堪称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作品对封建社会的婚姻、道德、文化、教育的腐朽、堕落进行了深刻反思,歌颂了封建贵族的叛逆者和自由美好、违反礼教的爱情,体现出追求个性自由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 毒宠邪凤:逆天召唤师

    毒宠邪凤:逆天召唤师

    (包月免费看此书)她,绝倾殇,魂穿异世,成为绝氏府邸人尽可欺的废物七小姐,当凤凰涅盘重生,下天风起云涌,谁与争锋,是何番景象?召唤,修灵,炼丹,炼器,身旁美男成群,魔兽大军,亮瞎一帮狗眼。骂她是废物?毁她清白?断她筋脉?特么的,通通丢到炼丹炉里炼丹!绝倾殇的人生原则: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人毁我一粟,我夺人三斗,人欺我一分,我报人十倍。当轻狂如她,撞上冷魅如他,将会演绎出怎么样的嗜骨之爱?她如何凤战苍穹,睥睨天地,凌驾于万神之上!(扣扣号:398167130)喜欢的MM们可以加号,敲门砖,帝沧澜。
  • 草尖上的漫步

    草尖上的漫步

    涌现众多可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是一个时代文学繁荣的重要标志。而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学精品,就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创作方向,积极树立正确的创作理念,不断创新创作方法,切实端正创作态度,始终牢记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自觉地在时代进步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创作灵感,以博大的情怀、深邃的眼光、丰沛的想象,去探究、体悟和展示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面貌,对时代精神本质做出更为深远的探索与表达,对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新思想给予积极而敏锐的发现和回应。创作出更多的内涵丰厚而思想独到的文学精品,是时代和人民的召唤,也是江西作家的神圣职责。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快乐生活一本通

    快乐生活一本通

    本书内容包括:服饰巧搭配、美容小技巧、烹饪小窍门、养生小秘方、居家巧安排、理财有高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