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0000000043

第43章 重过西园码头(1)

君姓赵字心余,故京兆人也,昔年同学于北大文科,久客江南,不通音问者十余年矣。顷革命告成,忽随某集团军翩翩而至,过访寓斋,肤革充盈,黑脸团团,颇异畴昔,身衣灰布中山服,惟神气索寞,询之不答,日“将有造作容缓呈教”。翼日访之高升老店,不值,留一名片而归。忽忽旬余绝无音耗,七夕十一时忽得旅店电音言有孤客暴卒,急奔赴之,睹遗体在地,非病非杀,何由死耶?疑怪久之。适L近在东城,急足延致,L固专攻理化,以东方福尔摩斯自许者。彼袖中出显微镜大烟斗,索之良久杳无异肤;忽见几上胡粉半包,杯底且有粉渍,L喜,遽断为中毒,郑重携归,将大施化验。乃L有弟曰M,年幼口闲,盗而尽啖之;L大惊怖,以为其弟将从赵心余于地下云。讵知一日又一日,弟竟无恙,询以吃粉何味,答云“甜,甜,杏仁香。”其殆杏仁粉乎,而L之技将穷,乃云“其人肥硕,其死也非痰厥,即中风。”斯言也,愚良未之敢信,留作疑案而已。

检其遗物,囊中有中央角票十三枚,洋钱二十,袁头者三,先总理像者十有七;表一,玻璃面破损,时针停于十时五分上,约当馆人闻其仆地时;德国式钥匙一。彼并小手箱而无之,乃有巨匙,何耶?桌上稿纸堆叠,墨沈犹新,字迹凌乱无极,其文似未毕而损,可怪之至。文中结尾语缺,故其指不可尽通,所谓“最关要紧的我……”岂将俱归泯灭乎?抑真有冲举之方,超脱一切乎?斯人长往,不可追矣。且并标题无之,首署小引而篇幅冗长,与正文不称,则究以沈君之卒为重心与否,亦无由断言,姑以“重过西园码头”名之耳。善读者可以意会之。心余无文名,又鲜他著作,此篇关怀生死过切,致多胡言澹语,略加删削,附以评注入吾书中。此等体例殆前无古人,特《燕知草》本以草草名,读者当可谅予之草草也,且对于亡友身后之责亦云粗尽矣。是为序。

(一九二八年八月二十六日。)

戊辰七夕双星渡河大雷雨中写起的

小引

谁都悄悄地等着那莫名其妙的袭来吧。——可怪的是,谁都这样兴高采烈地等它来呢。今天巴着明天,明天巴着明天的明天;可是——到底有几个明天呢?谁知道!也许我倒霉,只有十个了;您运气,还有二十个;他吃过半斤人参四两鹿茸的,有三十个;更有专念“阿弥陀佛”的她,有如胡麻子俱胝个。谁真知道喽!谁能有“齐天大圣”般的本领,一路金箍棒直打上森罗宝殿,拿起阎王爷的帐本儿来,蘸着一笔浓浓的乌烟墨一概勾之,喝声“了帐!了帐”,也没有谁能比管辂先生算得出“南斗星君”“北斗星官”几时在著象棋,几时想喝白干儿,几时要吃鹿肉。(平按,此下原注出处今删。)而且终久无益,小说书上顶爱说延阳寿一纪,我替他想想无聊得很,一纪只有十二年,多活这十二个年头,再干点什吗?多叉几百圈麻雀,多看几十回真光电影儿,多听几本“畹华”的《太真外传》之流——虽说是东方独有的艺术——斩眉霎眼一晃,那白得来的一纪阳寿,好比一块小方的黄奶油,早被咱们一啃二嚼,打扫干于净净,又得孤苦零丁,跟着大高个儿,带高帽子的黑白无常鬼,荡悠悠而去。那时虽已没有耳朵了,却更分明地听得见第十八姨太太哭得真伤心,真可怜呢。且不但此也,譬如另有一位老爷也曾梦入幽冥,照例添了阳寿一纪载回老家,立刻就叫:“春兰,拿算盘来!”自己动手,的搭的搭,九归九除,横七竖八的算清楚了?抬头一看,今天太晚了没法可想,狠狠的拨去一子,长叹道:“四千三百八十三!”明天孙子淘气,后天陪姨太太出门,到第三天下午四点半钟朦胧醒来,掐指一算,阿呀!不好!只剩了四千三百七十九天:愈算便愈少,愈少便愈要算,心中好比滚油煎,身上有蚂蚁在那边爬,其时果真“梅郎”唱的是太真“内”传,也怕未必有这雅兴了罢:然则钻头觅缝去打听这不速之客,到底是几时几刻光降小斋——万一是午时三刻呢又怎么办?―——真真多此一举,反不如你我这样庸人安然度日,活得好像大罗天仙一般,高寿活到九十九,还巴着百旬大庆;再活一百零一岁,以人寿二百年之说论,依然如日中天呢。岂不很好?岂不很好!即使嘴里正念着天花乱坠的喜歌,而他老人家就从此溘然,也毫不打紧,总不能说是被咒死的,难道活到一百零一岁还不算够本吗?至少要比那位算学名家高明出不知几万万倍。

谁都应当兴高采烈地活着的,想来想去也只有这一法了,然而何等的好笑,这总是莫名其妙的事吧。陶诗“世短意恒多,斯人乐久生。”世虽短而我不以为短,生固不久而我以为久,且以为久得颇可乐,这寥寥十个字比古诗“生平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说得更好,真写得出这兴高采烈的所以然来。只要自己以为有几百岁好活,这不结啦,又何必当真活个几百岁去尝试一下。此达人之言也,惟区区之意总期期以为不可。

我的脾气大约不是不近于那位打算盘的老头儿的,所以觉得垂头丧气活着,会比兴高采烈的神情看过去略为得体个一点——自然不是说舒服。死也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可怜,可怜的是这兴高采烈去死,这是大可不必的。譬如说要杀头了,杀头就杀头罢,也莫奈其何。还有阶级,您道怪不怪;一言不发是好汉子,叫骂甚至于不免哀哭,也是人情;独有听了这消息,忽欢欣鼓舞走上大堂,乱碰响头,“谢大人的恩典”,又恭恭敬敬请了一个安,然后抖抖瑟瑟地被绑上法场,这总可以不必的吧?难道果真必要吗?因此我最讨厌这兴高采烈的神气。明知一不是忠恕,二不算聪明,无非没理由的一种偏执而已,可是我没法改变它。自己过着日子,垂头丧气的时候为多,看人家在那边兴高采烈,有点儿妒忌,有点儿鄙薄,觉得满不是那么一回事。

试比方咱!不知来从何处去到哪里,也不知到底有多们长多们短,看起来倒似乎是一条花团锦簇的路,路上有高矮参差俊丑不一各式各样的人,拥挤非常。小孩子想立刻变大人,可以不读书了,可以自由地吃喝顽耍了,跳勒蹦勒的走过去了。青年们看见女人大垂涎,姑娘们碰见汉子有点动火,千方百计,寻死觅活想去成眷属,生儿育女,白头到老,搂抱呀接吻呀,走过去了。更有一班年轻力壮的人,念兹在兹地要升官发财,升了官还想升更大的官,发了财还想窃更大的财,富贵没有巴够,已经在那边想益寿延年,寿考还不足意,更想重新做起小孩子,吃奶妈的奶,白日飞升妙不过,再不然尸解也还对付,他们摇摇而摆摆,跌跌之撞撞走过去了。(平按,原稿有这个之字。)他们这班妙人儿,瞪着大眼只管往前看,看得神迷目眩,口水直流,以为不知道有多们好顽哩。即使挨肩擦背走着的人,猛然脚底下一个躘撞就此爬不起,也毫不在乎,只悄悄冷笑,或假意做出长叹的样子,说一声“可怜”,心里却不断地自慰道:“反正这回不是我,不要怕!”我不是照样高高兴兴地走去,自然有好处在前面等着我哩!这条路何以这样的千妥万当,又何以长到如此这般,都出我“意表之外”无从说起。《叹逝赋》上说:“瞻前轨之既覆,知此路之良难。”善注:“此路即死路也。”人家笑他注得笨,我笑笑他笨的人比他更笨,笨到当头吃了一棒,动也不动一动。

在路上的,不但对于前途希望甚多,而且对于眼下珍惜倍至,至少自己的身体总宝贝得肉麻万分,咳嗽会变成肺病的,肚子疼许是盲肠炎,“勃瘰头当发背医”,真好比一朵鲜花,大气儿都吹不得,别说磕碰了。别人呢,成千累万的化灰化烟,漠不关心,而惟一己之是爱,不知道自己的皮囊难免腐臭,终久是蚂蚁口中的粮食,又看见谁人真骑鹤吹笙过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燕窝鱼翅白白的填下去不少,冤哉!冤哉!不免又想起靖节翁的名句来,“客养千金躯,临化销其宝。”曹操的儿子也说过什么“生在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对于一己如此,对于外缘亦然。一把裁纸的刀裁衣的剪,丢了必找,找不着要生气,甚而至于疑心老妈子偷了去,要打发她走路。一支“三炮台”点着没有吸,失手“扑嗤”掉在痰孟里,马上会跳脚拍手叫阿呀。小的尚且如此,大的更不用提。丢了情人的表记,谁能不发急?小儿女生病,谁能不焦心?伤离念远谁能不淌眼抹泪,唉声叹气?失恋之后,谁能不翻天覆地闹个无休歇?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这是我的,要好好的收藏着,那又是我的,要好好的保护着,我何所在,尚且一无所知,而贸贸然老着脸皮尽说“我的我的”,又岂不可怪也哉!

对于生命本身和它所曾接触过一切的外缘,必然有相当的粘着性,尽管程度各别分量不同,其为粘着则一也;所以竟可以说这是生命力表现的一面,和生命力的大小强弱为正比例的。有时反而特别小,如出世的修持颓废的享乐,似乎不可解,其实非碰壁之余倾向于离心,论其根底绝非例外。

讲到这儿,生命的本身快要挨骂了。生命压根儿就许不成东西。佛家所谓生老病死的苦,都只是生的苦:没有生何有于病,何有于老,更怎样死法?(您能想得出没有生的死是怎么一回事来吗?)把生命的痛苦一古脑儿归到咽气的这一刻去,很有点说不通。再说得Paradoxical些,并无死的苦,只有生的苦。自来只见活人诉苦,有死人诉苦的吗?没有。——黑驴告状是一例外,然而所告的状还是生前公案,并非和阎王爷打官司。若嫌它欠精密,还可以这样说,生的苦是什么滋味,谁都尝过的,死的苦谁都没有尝过,即使不便愣说它没有,也无从确凿地说它有。“未知生,焉知死。”我们平常说死,只是说不生。真的死无可说不必说,至少死了再说。

依名理立言,佛家可以有死苦,我们不可以有。佛家以生死对待流转无极,死只是生命流转中的一境界;我们所谓死是生命的彼端,最后的一点,很像佛说的“涅架”。他们千辛万苦的修持,只抵得我们家常饭菜般的溘然长逝,真真占尽了便宜。所以若一面采佛家生为苦之说,而一面用我们自己的死即灭之见,那么死非但不可悲可怕而实在可爱可钦。在事实上咱们的立场却不会比他们强,或者远不如。所以不如者,他们有他们特别的修持方便,虽然极笨极古怪,而我们没有,永远不会有,我们不能全盘承受这生苦论。

生固然很苦,但也并不全然苦,这是老实话,我不愿作矫情的戏论。如见春花秋月不能说不美丽,逢俊侣良朋不能说不幸运,得赏心乐事不能说不痛快。硬把乐说成苦,真是何苦!所谓苦乐也者皆不足以尽生的意境,于我只觉得一味的可哀而己。非苦则不“哀”,无乐又何“可”哀之有?依苦乐的万般错综萦绕,人间悲凉的剧遂宛约地映现着。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这奈何两字神理绵绵,真是可哀的绝妙注脚。(某年月日童受之君来信:“我有时幻想着,或者把你底《迷途梦呓》和我的《云月下的故乡、炎夏的几个凉夜之歌》几种合订一处,便借(桓子野)的语气,题做‘无可奈何’四字代之”)

就生的过程言,解脱也是粘着;兼包止境言,粘着也是解脱。惟其滑不脱又粘不住,所以没奈何。这不但对于最后的默想是如此,在一生中从小到老亦复如此。

我们的一生谁不是草草地断送的,又见谁真细磨细琢地咬嚼生的滋味过。所谓细细的过(紫君常和我说:“我们以后要细细的过日子了。”)只是我俩的妄想,而云里雾里妈妈胡胡一辈子,这才是永久的真实。千奇百怪的人物风景都像活动写真般眼面前飞走,从其间相互的关连里不免生出离合悲欢来,于是在心上刻划出深深浅浅的痕迹;但这些痕迹和其他的外缘一般,也会跟着年月的奔流渐远渐淡,终于秋烟似的全灭了,从这一点,即使说我们明明活着却好比不曾活着,也不算过于不通。

举一个极短的例子,譬如我到天津去顽三天。第一天高高兴兴的跑了去,一点不觉得;第二天白天也还好,只有点儿迷胡;到晚上看华灯璀璨,人影参差,不由得一念兜的上心来,惘然独语,“快换片了!”果然第三天早上,尖厉的一声叫子,火车轻轻地把我驮到黄绿的大野中去,简直换了个世界。这三天的生涯,即在当时已如无物,何况回想!

以电影去比方人生,我觉得实在有洲点儿像。人的一生分为若干的段落,如几本几幕然,论做法也有做得好的,也有歹的,论戏情也有怪肉麻的,也有恶狠狠的,论观众有尽点头的,也有乱摇头的,有笑的也有哭的。可是某一幕映现的时间假定为A,则不管有多们好看,无论谁,决不能比A更多看一秒钟;反之也不能少看一秒钟。比方总只是比方,在生的剧场中不许闭眼睛,除非你退出。

这一幕映毕,那一幕接上来了。看得真乏味偏偏老不肯完,看得真得神倒又没了。一到快换片子的当儿,不论你对于前一幕爱看与否,看够了没有,总之要逼你勉强去看第二幕,且你的喜怒哀乐一定要被当前的幻景所颠倒播弄,至于忆中的情景由它跳跃去,只黯然待尽而已,岂有他道哉!就是这样子蝉联而下,直到灯明人散,“明日早些来罢!”而我们的明日只是“来生”,我们的来呢不来只是“末卜”然则贾波林的笑片可以重看,独我们的不能,这是何等的“鹅绒”呢。

以年时言,有幼少壮老之别,以地方言,有东西南北之殊,这都是所谓段落各段落间荣悴悲欢尽管各别,但有一点绝对相同的便是不息的流动。再绕个弯儿说句斯文话:各段落间荣悴悲欢之所以各异其趣者,乃此不息的流动实主之也,这有顿渐的两境。

何谓渐转?如说六点十分天亮了,意思决不是说在六点九分五十九秒上依然漆黑一团的夜哩。大约四五点以后,必须经过乌青青鱼肚白等等暗昧朦胧非昼亦非夜的境界,然后转成所谓六点十分的大天亮。另一面呢,顿变也是有的,积渐之极则顿生焉“脱霜坚冰至”。晚秋的霜华与早秋的风信,早秋的风信与残夏的荷香,残夏的荷香与盛夏的汗臭,不能算不近;但坚冰和挥汗,您瞧差得多们远。履霜是渐而坚冰是顿,然非履霜则坚冰亦无由而至。变化只有这么一回事,顿渐却是在此在彼两种看法的不同罢了。再以前例说罢,六点九分五十九秒诚哉和六点十分没有很大的不同,但正午与子夜的区别却并不小;尽管没有明划的界线,昼夜毕竟还是有的。以再前例言之,我到天津去,决非预备有去无来的,所以一脚踏到天津的地面以后的每一刹那,都一点一滴向着归程,不必等到他们送我于“老车站”,方始说我要回北京。

凡某变化就其邻近的各点谓之渐,就其两端谓之顿。两端并不孤零零地站着,必然依傍它们的左邻右舍;故举渐可以包顿,举顿不足以明渐。渐是顶利害的,聪明人好像曾说过;不过像我这样的傻瓜,怕只怕这一顿字,使咱们大惊小怪的,往往是这个顿。顿也不见得不利害。我只十岁罢,看《小说新报》第一期的插图,憨痴的小儿,腼腆的少女,憔悴的中年妇人,还有一骷髅,倒说这就是一个人的影子这种老套头现在看去已不算新鲜,但这十岁左右的小孩从此他明柔净软的心镜上永远有这狰狞的面目,改变他一生的颜色。大约刊画的人,不曾想到的罢。

同类推荐
  • 若我足够好,终将遇见你

    若我足够好,终将遇见你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种好姑娘:或弱柳扶风,或英姿飒爽,或嗲言撒娇,或才华横溢……如果不被接受,她能继续下去的力量;如果遭遇挫折,她能有重新再来的勇气。她应该是冬日的暖阳,不仅能温暖你,也能让你的世界变得明亮。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能安安分分地守住自己的好姑娘,一点一点地朝未来努力,一点一点地向对方迈进,也不失为最质朴的幸福。虽然将来未知,却终究握在自己的手上。每个人都应该努力,用最好的自己,遇见最适合的那个人。
  • 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

    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

    本书节选不同领域大师的演讲原文,倾听来自世界一流学府的顶尖智慧。史蒂芬·霍金、布莱尔、丘吉尔等科学巨匠、政界要人、文学大师与你进行一场心灵对话。 演讲者的精彩原文,展现智慧的光芒和魅力。
  • 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

    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

    幸福,不是长生不老,不是锦衣玉食,不是权倾朝野。幸福是每一个微小生活愿望的达成。我会不断成长,经历风霜,经历挫折,一次次沉入深渊,一次次饱尝痛苦,更会一次次重新站起来。我不会认输,不会放弃。不压抑,不逃避,更多地品尝悲伤的滋味,饱尝痛苦的感觉,让悲伤治愈你的悲伤。信仰自己的人,终将与最好的一切相遇。关于梦想,关于爱情,关于自己,meiya把那些宝贵的生命体验记录下来,也写下自己的压力、焦虑、迷茫和不安全感。35段人生感悟,35次流着泪成长,在她的文章里,我们看到别人,看到自己,庆幸最终明白一个道理:爱自己,是与一切美好相遇的开始。关于自己:你的第一个责任,就是让自己幸福。
  • 我曾那么爱你

    我曾那么爱你

    徐志摩、陆小曼、鲁迅、郁达夫、朱自清、梁启超……这些赫赫有名的民国人物,给人留下的永远是传奇、神秘的印象,然而他们,也有感性的一面,平常的一面,深情的一面。在他们与爱人、家人的书信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各自的真实情感,与为人所知的成就不同,这些爱语呢喃表达了最本真的他们。
  • 耕堂劫后十种:秀露集

    耕堂劫后十种:秀露集

    本书是作者的杂文作品集。一、戏的梦二、书的梦三、画的梦四、石子——病期琐事五、乡里旧闻等
热门推荐
  • 天才召唤师

    天才召唤师

    17号,这是她前世的代称前世被当做实验体的她,杀光了除了父亲所有的人,也包括她自己。再次睁眼,她却已经来到了陌生的世界没落家族,被人伤害致死的云家小姐就是她再一世的身份护她如命的父亲和兄长,成为了她再一次活下去的力量偌大家业糟人窥视,引来了杀身之祸既然她成为了云枫,别人也休想再动云家一分一毫!夺云家财产者,五倍之力还之!谋云家性命者,十倍之力还之!如此还有妄动云家之人,她定会全力还之,不死不休!所以,她选择了毫不犹豫的站起!从此,大陆上少了一个废柴,多了一个绝世天才!战士很难晋级吗?对不起,我拥有秘宝炼体,三天蹿两级哦。魔法师很厉害吗?对不起,我不稀罕。她感知五系的元素,全系的魔法师悄然诞生。召唤师很稀有吗?对不起,我就是千年一遇的召唤师哦,而且还是五系的,魔兽什么的不在话下,还有一只似乎是万年等一只的幻兽的肉球呢 ̄身怀神秘的奇宝,云家的老祖亲自为她指点修炼之路,身旁跟随者一只似乎是上古幻兽的奇怪肉球,身为万年难遇的召唤师,顺便战士魔法师镶嵌师炼器师什么的,她从来都是很低调——低调的嚣张!让我们见证,这一代枭雄,是如何从起点出发,一步步的攀登,直至金字塔的顶端!从此,君临天下,傲气凌人
  • 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第6季)

    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第6季)

    最雷人、最搞笑、最荒诞、最天才的零分作文,高考一族的减压零食,都市白领的幽默早餐!另附小学生爆笑“撒谎作文”必杀篇,绝对挑战你的想象极限!《央视新闻频道》等28家电视台,《新华日报》《南方日报》《重庆晨报》等120家报纸、数千家网站报道推荐!
  • 战天大帝

    战天大帝

    桀骜不驯的斗战天,为仙界所不容,飞升时被天帝算计,被迫兵解转世。转世后的他,却发现自己成为了异界的小乞丐。而且,似乎还和美丽的帝国公主,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 培养孩子好性格的经典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培养孩子好性格的经典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培养孩子好性格的经典故事》系列从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出发,内容涵盖了勤奋、坚强、自信、乐观等诸多与孩子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方面,人选的故事通俗易懂,道理清晰明了,版式活泼多样,容易激发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能够起到极好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对于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大有帮助。好习惯成就好未来,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就大事业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生命需要鼓舞,心灵需要滋润。《国民阅读文库·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培养孩子好性格的经典故事》图书的故事极具启蒙意义,可以启迪孩子的心灵,开发孩子的潜能,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为孩子健康茁壮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愿孩子们拥有一次快乐的阅读之旅。
  • 八卦王妃

    八卦王妃

    八卦有风险,便宜莫轻占。她不过一时贪念,便被强行捆绑可恶相公一枚,从此,她跌在婚姻坟墓里,爬都爬不出来。他们的故事,由乌龙开始,却以亮瞎狗眼的结局收尾,简直堪比盗版小红帽!她居然能与大尾巴狼共舞,老天,你还能再狗血点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为了让读者从《三国演义》中更好地领悟如何做人,结合《三国演义》中的典型故事,将其中人物形象简略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结合社会现实来揭示做人的方法和技巧,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以《三国演义》为引子,或以全局为立足点,提纲挈领,或以局部为落脚处,小中见大,剖析出了较为全面的做人智慧,希望能够抛砖引玉,给读者带来更有价值的启迪。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永远的驿站

    永远的驿站

    按其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两大类。其一为人文景观、遗迹,如《崇武古城》、《封闭与开放的土楼》、《走进四堡》等,作者凭藉这些历史遗存表达了加强国力、走向开放及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热切愿望。其二为历史人物,如《民族英雄郑成功》、《世纪侨魂》、《睁眼向洋看世界》等,书中共收录这方面的文章15篇,通过郑成功、陈嘉庚、林则徐等人物的风云际会,尽情讴歌了他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道义精神及神圣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心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