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9400000031

第31章 影响的诗学与诗学的影响(10)

第五节 汉字与美国诗学

1.罗厄尔与艾思柯的拆字

并置的产生,还有另一个源自中国的“理论基础”,那就是美国新诗运动诗人对汉字结构的误解——认为汉字是意象的组合。由这种误解推导出一整套理论和实践的人,不止庞德一人,埃米·罗厄尔关于“拆字法”(split-up)的喧嚷,当时比费诺罗萨论文更耸动视听。

罗厄尔并没有读到过费诺罗萨论文的手稿。1918年夏,她的朋友弗罗伦丝·艾思柯从中国回美作关于中国诗的演讲,并展出她收藏的中国字画。她留住于罗厄尔家里时,两人花了几天时间欣赏这些字画,埃米·罗厄尔突然“发现”中国文字实际上是“图画文字”(pictogram)。据艾思柯说,罗厄尔作出了“天才的伟大的发现”:分解中国文字可得其意象组成。艾思柯向她提议她们可以用这种方法合作译一卷中国诗,罗厄尔反应热烈。我怀疑这就是她下决心译一本中国诗选最初的原因。她可能知道,她的译文本身不可能超过她的对手庞德。但有了这个发现,她就能压倒庞德。

《神州集》出版,正是在她把意象派的领导权抢过来之时,庞德译诗的成功使她妒意正浓。有趣的是,我们发现她在通信中宣称,对中国文字之意象组成的理解,“正是费诺罗萨所不可能了解的东西”,因为费诺罗萨从日本人那里学中国诗,而艾思柯直接向中国教师学。

罗厄尔并不知道局面与她说的正相反,费诺罗萨不仅了解“拆字”,而且搞出了一大套理论。但有一点她是对的,在《神州集》的译文中庞德没有做任何“拆字”。当代“庞德学”权威休·肯纳认为《神州集》中译的李白《古风第十八》(“天津三月时,千门桃与李”)中的第三行是拆字译出的:

At morning there are flowers to cut the heart.

肯纳说,这里有一个汉字形象分解:一把刀与一个内脏。他搞错了,庞德此行是“朝为断肠花”的逐字翻译。肯纳所说的这个被拆的字看来是指“断”字。但这句诗翻译中显然没有拆字。“割开心的花”是“断肠花”的准确而且生动的翻译。

埃米·罗厄尔在给哈丽特·蒙罗的信中宣布了这种“拆字法”翻译原则,她说:

我作出了一个发现,先前西方所有关于中国诗的著作从未提及,但我相信在中国文人中此事尽人皆知,我指的是:每个汉字的字根使此字带上言外之意,就像我们语言中的形容词或想象的写作。我们不可能按汉字的字面意义译诗,每个字都必须追寻其组成,这样我们才能明白为什么用这个字,而不用同义的其他字。

又是典型的“埃米式”自信。埃米·罗厄尔鼓动艾思柯先写一篇文章宣传其理论。此即《诗刊》上发表的“中国书写画”(Chinese Written Pictures)。但在此文中,艾思柯阳奉阴违,主要谈了中国书法艺术与诗的关系,对“拆字”问题没有深入讨论。实际上懂中文的艾思柯在这问题上比罗厄尔本人谨慎得多,似乎只是由于罗厄尔的过分自信,而她不得不借重罗厄尔的声望,所以她才跟着跑。

艾思柯-罗厄尔理论,如果也是一种理论的话,只是想从汉字组成中挖掘顶替西方语言形容词的意义。艾思柯在《松花笺》的序言中写道:

这些笔画神妙的结合,我们称作汉字,实际上它们是完整思想的独立的图画文字式的表现。……正因为字在组成上有描绘性的暗指,全诗才从字的结构的意义潜流中丰富了其意义。

艾思柯-罗厄尔的拆字论与费诺罗萨-庞德理论很不同,它并没有朝美学-哲学维度展开,而只是在翻译时挖出汉字组成中的潜在的意义。而且,在翻译实践中,这方法马上就碰壁。艾思柯曾设法劝性格过于顽强的罗厄尔放弃这个方法,她在从中国写回的信中婉转地说:

我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深信不疑我们是正确的,但是对于将中国人所理解的中国诗的全部意义转达给西方读者,我感到失望,简直不可能……实际上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汉字已不显示解析意义……

最后她们采取的实际上是一种变通的办法,可拆的时候拆,不方便即不拆。弄到最后,《松花笺》1921年出版时实际上只剩下十多处拆字,这才很幸运地挽救了这本译诗集,使它不至于完全无法阅读。

我们可以举此书中几个译例:李白《怨情》“深坐颦蛾眉”句:

She sits in an inner chamber,And her eyebrows,delicate as a moth"s antennae.

And drawn with grief.

杜甫《夜宴左氏庄》“风林纤月落”句:

Wind weaves,of forest shadows and fallen moonlight,a pattern white in warp and black in weft.

恐怕连美国普通读者都会心里打问号:中国诗句真那么长?形容得那么复杂?比喻那么古怪?

罗厄尔为了证明她的方法正确,曾经拖赵元任帮助,并且由于赵元任的介绍,写信要在中国的艾思柯找胡适来撑腰。宾纳当时是与罗厄尔竞争中国诗权威宝座的最主要对手,但在对《松花笺》的评论中,宾纳的批评还是比较中肯的:“(中国诗人)他们的文字中含着比喻,但我们的文字也一样,只是程度少些而已。如果在译中国诗时要把象形文字组成的比喻拉出来,那跟译英语诗要翻出词源一样,是错误的。”

他指出,艾思柯-罗厄尔这种中国诗翻译法其结果不仅是技术问题,而且也曲解了中国诗的基本风格。

在诗歌语言上中国诗供应美国新诗人一种理想的简练诗风。罗厄尔反其道而行之,无怪乎《松花笺》当时受到如此多的非议。拆字法使中国诗浓浓着笔,色彩繁复。

由于罗厄尔在当时作为新诗运动领袖的声望,“拆字法”还是引起人们相当的兴趣。霍尔曾指出,他在华盛顿大学执教时,不少学生学罗厄尔从中国文字解析意象组成,并以此写成英文诗句,“就像解字谜,或解代数题。”

2.费诺罗萨论文

与艾思柯一样,厄内斯特·费诺罗萨最早认为中国文字是拼画,来自对中国书法艺术的误解。他在研究中日绘画时,经常接触到诗画,尤其是日本足利(Ashikaga)时代所模仿的宋画。费诺罗萨的第一个直觉的反映,是这些书法本身就是精美的绘画。

但费诺罗萨的中国文字观,看来还有一个来源,即汉赋。费诺罗萨的中国诗歌笔记中有几篇相当长的汉赋的详细译注,如《风赋》和《鸟赋》。在森海南讲授这些赋的过程中,他发现文字意思“随着字形相续的改变而带着许多意义”。例如偏旁“日”在许多字中重复,即与各种别的偏旁配合,产生连续的变化,而其隐含的意义,在费诺罗萨看来是“在眼睛前振荡”。

利用同偏旁字排列而达到某种形象效果的句子,的确在汉赋中有不少:

柔桡嫚嫚,妩媚孅弱。

——司马相如《上林赋》

或许汉代文学家对汉字的构成还比较敏感,但这种做法也只见于很少一些汉赋篇章。

费诺罗萨理论尚有更重要的思想背景:即他的“逻辑与科学对立观”。在他看来,(欧洲)“中世纪的逻辑”是一种“暴政”:

根据这种欧洲逻辑,思想是一种砖窑里的产品,用火焙烧成概念的硬块单位,然后按形状大小垒起来,贴上词的标签以备用,使用时即拣出几块砖,每块砖带着传统的标签,砌起一堵我们称之为句子的墙,用白灰浆即肯定系词“是”,用黑灰浆即否定系词“不是”。

费诺罗萨认为中世纪逻辑暴政,使语言不再具有表现物象的能力,而变成任意的、专断的符号。由此费诺罗萨跃向一个大胆的结论:正是由于欧洲语言的这种纯符号性质造成的孤立概念思想方法,“欧洲这么晚才懂得了进化论”。

他提出应该用“科学”来代替“逻辑”,而科学就是返回事物,返回事物的复杂功能与事物间的关联。“科学斗争着,直到它到达事物本身……科学发现事物中的各种功能如何结合。诗与科学一致,而不与逻辑一致。”

费诺罗萨的所谓诗与科学统一观,对于新诗运动,乃至对于整个美国现代诗歌,都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命题。他所说的科学,实际上是经验主义,他是用一种模糊的经验主义来反对欧洲大陆上传统的理性主义。

我们这里不准备深入讨论哲学问题,费诺罗萨也没有进行如此深的哲学思辨,他谈的还只是诗学。所不同的是,当其他人(柏格森等)用直觉论来反对艺术中的理性主义时,当印象主义等艺术派别返回直接感受,返回经验本身时,费诺罗萨提出经验即科学,因为经验返回事物本身。

而汉字,费诺罗萨提出,从来没有失去表现事物复杂功能及事物之间关联的能力,它是由象形的图案组合而成的,它不是符号。因此,用这种文字写成的诗,符合科学,它“到达事物本身”。这样,中国诗在本质上与庞德诗学的基本出发点一致了。

3.庞德的“汉字诗学”

要反驳这一点是容易的,任何对汉语知识稍多一些的人都知道汉字早就失去了直接表现物象的能力,早就成为索绪尔所说的“武断符号”。组合式的汉字,大部分原先就不是形象的组合,而是属类符号与发音符号的组合。费诺罗萨-庞德理论的语言学立足点一眼就可以看出不值得一驳,这篇论文自从1920年初次面世后,一直受到不少人的讥嘲。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这篇论文也发生了巨大影响,被当代美国反学院派诗人视作《圣经·旧约》[恰尔斯·奥尔森的《放射诗》(The Projective Verse)一文被认为是《圣经·新约》]。

实际上,细读费诺罗萨论文,就可以发现,他自己是明白他的语言学立足点成问题:“的确,许多中国象形字的图画起源已无法追溯,甚至中国的词汇学家也承认许多组合经常只是取其语音。”

甚至我们可以发现,庞德从来没有从语言学角度为费诺罗萨辩护,这也许是因为他的汉语知识可能从来没达到哪怕是费诺罗萨的低水平。他只是急于用费诺罗萨理论来引出一套诗学-美学观点。他明确声称:“我们面前这本书不是讨论语言学的,而是一切美学基本原则的研究。”

费诺罗萨提出的各种看法,庞德实际上是有所取舍的。例如费诺罗萨提出研究(翻译)中国诗“六原则”:大部分是迂阔的空话,至于寻找汉字组成中的语外义,虽是费诺罗萨论文的立足点,庞德却几乎从来没有付诸实践,直到他晚年译《诗经》时,才做了一些拆字式翻译,那可能有特殊原因:《诗经》句太短。

庞德所需要的,实际上是为美国新诗运动中既成的事实找辩解理由,为结论找推理,而他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种诗学,这种诗学要求语言直接表现物象以及物象本身包含的意蕴。他的另一个目的则是为现代诗的(“科学”的,非逻辑的)组合方式寻找理论支持。虽然英语已无以挽回地变成了符号,不再具有如费诺罗萨和庞德心目中“中国象形文字”那样直接表现物象的能力,但通过各种办法,还是能使英语取得美国现代诗要求的效果——“直接处理事物”。

庞德并不满意意象派那种静态的,图画式的素描诗,1915年他转向“旋涡主义”,提出了意象的新定义:“一个放射的节点,或一串结节……我能称之为旋涡,而思想不断地奔涌,从它里面射出,或穿过它,或进入它。”

庞德说得很玄,但谈到底,他要求的不过是动态的意象,反对静止画面。费诺罗萨似乎又为他从中国找来了根据:

一个真正的名词,即一个孤立的事物在自然界并不存在。事物只是动作的终点,或是会合点。同样,一个纯粹的动词,一个抽象的动作,在自然界也不可能存在。我们眼睛看见的是名称与动词的合一,是动态的事物,或事物的动态。而中国的概念正是把两者合起来表现。

费诺罗萨最荒唐的看法,那是汉语中有大量及物动词(每个字都是动态的)。上文说过,现代美国诗歌语言发展趋势是动词日见其少,名词孤立并置呈现越来越多,正合庞德的动态意象理论,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下文将有较详细的说明。庞德以费诺罗萨论文为根据,的确扩大了意象派的静态绘画式诗,或称为雕塑式诗。

如此形成的诗学,比休姆为意象派所建立的理论基础宽得多,因此不少论者认为埃米·罗厄尔等人可以说是休姆式的意象派,而庞德是费诺罗萨式的意象派。

费诺罗萨理论的精华正在于指出,“中国文字式”意象并置直接体现了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1897年费诺罗萨在日本时,他昔时学生,著名学者有贺永雄把他引见给日本研究《易经》的权威根本道明(Michiaki Nemoto,1822-1906)。一席之谈,使费诺罗萨对《易经》的哲理大感兴趣。《易经》以形象和抽象结合的图符来说明世界永恒的运动变化使他叹服,他称之为“东方黑格尔主义”(Oriental Hegelianism)。正因如此,当他试图从中国文字中抽萃出中国诗学时,他首先注意到的就是中国古典哲学强调事物之间联系的辩证思想。

4.“汉字诗学”的实践

同类推荐
  • 男人的肋骨

    男人的肋骨

    《男人的肋骨》以两广手信之一金银肝为例,娓娓道来食材的制作、吃法、味道和奇遇。读之,与文中描写的众生一样,垂涎不止,起卧不安。老男人吃风情万种的金银肝:“发觉有人艳羡,那老男人越吃越发心满意足,越发嚼得咂咂有声,越发喝得咕噜生响。活脱脱一副镶了金牙就特别爱笑,戴了手表就特别爱撸袖子的表情。”
  • 史学名家梁园东

    史学名家梁园东

    梁园东先生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著名史学家,本书收入了梁先生论文中主要的、精华的部分,体现了他学术思想的概貌。
  • 绝美谋杀:以色列摩萨德(绝密行动)

    绝美谋杀:以色列摩萨德(绝密行动)

    从追杀慕尼黑惨案的“黑九月”恐怖分子,到哈马斯高官遇刺的“迪拜门”,凡落入它视线的目标都在劫难逃;从光天化日搬运他国战斗机图纸,到瞒天过海将导弹快艇偷渡重洋,凡被它列入计划的上天入地也要收入囊中;虽毁誉参半,但仍以超强的执行力和一流的情报搜集能力令世人刮目相看。揭秘世界上最神秘、最有效率的情报组织。
  • 读点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读点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比如四书五经。就是带着今天所遇到的问题,美国的一个影评人大卫·邓比,在48岁那年重返大学校园。起因就是当年发生在美国知识界的一场争论--如何对待西方传统“经典”?我们国内也有关于“阅读经典”的争论,几乎就是多年前发生在美国的那场论战的翻版。无论是支持或反对阅读经典,尤其是国学典籍的,把这些书认真地读一遍。,它们毫无疑问既是国学也是经典,但它们真如某些人所言是邪恶的根源,或者如另外一些人所言,是民族精神的源泉或21世纪的希望吗?得到真实答案的最好办法,都在实际上离他们所讨论的那些书--文学、哲学、历史的作品--特别远
  • 有一缕阳光就要灿烂:最抒情的中外散文

    有一缕阳光就要灿烂:最抒情的中外散文

    本书编入了中外百余篇抒情散文,或优美动人,或朴实真挚,或意味深长,如日暮黄昏的天空中升起的袅袅炊烟,让你在掩卷之际,不禁回味咀嚼。这些抒情散文从平常生活、旅途见闻等方面作为切入点,以精简准确的心灵咖啡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散文之后都回眸和感悟,灵魂被陶醉,思维被熏陶,文学修养也更上一层楼。
热门推荐
  • 人性的优点

    人性的优点

    《我读财富励志:人性的优点》是教人摆脱困境的一本书。作者从人生困然难题——忧虑入手,通过众多普通人的事例,发现负面情绪的原因,探索克服困扰的方法。该书是卡耐基成人教育班的三种主要教材之一,一经面试便深受欢迎,一直畅销不衰,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学著作。
  • 家国书

    家国书

    本书以时代剧变、风云际会的中华民族近、现代百年历史为背景,以人才辈出的马、沙、翁、沈四大家族人物为对象,描绘了四大家族儿女在伴随共和国成长的历史进程中演绎的各自精彩的人生篇章,生动而艺术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伟大历程和巨大成就。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哈克贝利是一个聪明、善良、勇敢的白人少年。他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在逃亡途中,他遇到了黑奴吉姆。吉姆是一个勤劳朴实、热情诚实、忠心耿耿的黑奴,他为了逃脱被主人再次卖掉的命运,从主人家中出逃。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王妃黑叶猴

    王妃黑叶猴

    同人类社会一样,动物世界也有温和与残忍之分、善良与狡诈之别。这里既有生活的艰辛与拼搏,也有爱情的欢愉和幸福,还有对儿女的绵绵母爱。作者把丰富的大胆想象和深刻的哲学思考融为一体,淋漓尽至地表现了爱恨情仇、悲欢离合。这些动物小说充满了英雄之气,豪迈之情,给人以极大的心灵震撼,同时又给人以深刻的反思。看到这些动物的生命历程,我们仿佛也看到了人类自己。
  • 狼帝溺爱

    狼帝溺爱

    孟浅夕,本是二十一世纪超级女警花,一朝穿越,变成了尼姑庵的光头小尼姑,却还是地位最卑微的,整日受师叔师姐们欺负的小受气包。本是人民公仆,最嫉恶如仇,惩奸扬善的她怎么可以接受这样的安排?她奋力反抗,拼命崛起,却总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幸好在山中捡到的一只幼狼能为她保驾护航,披荆斩棘。可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跟她朝夕相处,日夜相对的狼崽会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一丝不挂的极品美男?********北宫玄琛,本是天汉王朝至高无上的太子殿下,却因为幼时的一场阴谋,变幻成了一只人人喊打的天狼灾星,此后他便一直是狼身人心地活在这个世上。本是万尊之躯,最高洁傲岸,一枝独秀的他怎么可能向命运低头?他百折不挠,越挫越勇,却还是摆脱不了恶狼的身份。幸好在山中遇到的美丽小尼,还能将他重新带回人世间,给他久违的温暖。可是当狼身褪去,他要如何从人生的最低谷,一路往上攀爬,走到权利的最巅峰,夺回本该属于他的一切?********【庵堂篇】“听说她给那只狼崽取了个名字叫阿狂呢!”尼姑甲说。“听说阿狂昨天把法能师叔给咬了!”尼姑乙说。“听说现在没有人再敢给她气受了!”尼姑丙说。某小尼姑傲娇的抱着手中那只名叫阿狂的狼崽,从一众小光头面前走过,自从有了阿狂,再也不用担心她会被那些光头尼姑欺负啦!阿狂:嗷呜!我们是美尼与野兽组合!【乡村篇】“听说她家男人叫阿狂!”村民甲说。“听说阿狂很厉害呢!发起狠来把村长儿子都扔进河里了!”村民乙说。“听说她现在的头发是假的,是阿狂剪了自己的头发给她呢!”村民丙说。某小村姑傲娇地甩着一头乌黑亮丽的假发,从一众无知村民面前走过,自从有了阿狂给的假发,再也不用担心别人说她是尼姑啦!阿狂:我的小美尼,正在长成倾世美人!【将军篇】“将军!孟姑娘把王大人送来的那十名美人儿都绞了头发,送到庵堂里面去做尼姑啦!”管家慌慌张张地跑进来禀告。某将军不慌不忙地看着从前线传回来的急报,说道:“做得好!下次若还有人往府里送美人儿,都让孟姑娘这么处理!”“啊?”管家惊得下巴都要掉到地上去了。某将军无视管家的惊愕,继续说:“那些女人就该好好送去庵堂修身养性,我的浅夕就是从尼姑庵出来的,你看她多完美!”“啊?”管家的下巴彻底掉到地上。【宫廷篇】“陛下!皇后娘娘不肯接受您的册封,撕了宝册,丢了凤印,说要再度做尼姑去!”小太监惊慌失措地跑过来禀报。
  • 销售中的心理学策略

    销售中的心理学策略

    俗话说,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在销售工作中,心理那点事儿还真是不得不琢磨,否则很有可能在不经意间就忤逆了客户的“心”。《销售中的心理学策略》并非学术著作,其内容旨在通过故事和案例来揭示现实销售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带读者轻松读懂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
  • 糖尿病饮食与防治(生活必备丛书)

    糖尿病饮食与防治(生活必备丛书)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的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紊乱的疾病。糖尿病是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癌症、艾滋病而位列第四的世界流行性疾病,十分普遍。据有关报道,其发病率国外约5%,国内约2%,世界上糖尿病患者近2亿,其中我国患者就达到3000万,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据预计,15年后,亚洲糖尿病患者将增加3倍,到2010年患者将达到1.5亿,特别是我国患者将增加到15%,这个可怕的病魔严重地威胁着世人的生命健康,人们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 来自未来的历史档案

    来自未来的历史档案

    来自万年后未来的科技,穿梭时光后来到这个正处于突然历史阶段的时代,寻找着历史断代与转变的原因,探索出基因的秘密,神奇的历史,以及这个时期,涌出现的神话中的种种传奇生物——龙、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