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9400000024

第24章 影响的诗学与诗学的影响(3)

第二节 中国影响与美国现代诗之“叛逆倾向”

1.后维多利亚诗风

在20世纪初,美国依然是个文化上落后俗气的暴发户。

而美国人自己也多半这样看,伦敦依然是英语文学的首都,美国诗人还得到伦敦去打天下,以便在美国成名。庞德到1912年左右在美国国内有点名声了,原因就是他的作品出现在英国一些刊物上。当时美国报刊提到庞德时,总要说明这位青年诗人“赢得英国文学界承认”。《文学文摘》的一篇题为《英国发现的美国诗人》的文章把美国文化界这种攀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有《笨拙》(Punch)杂志拿你的名字开玩笑,然而又补一句说是你的诗,‘是罗伯特·勃朗宁以来最杰出的作品’,应当说,这就够保证你一举成名了。”

当时的美国诗,只能算是英国诗的一个分支,一个附属部分。美国民族诗歌的伟大先驱者沃尔特·惠特曼和爱米丽·狄更森生前寂寞,身后也寂寞,他们的作品被人多年忘却。实际上是在现代诗运动中他们才被美国人重新“发现”。

世纪初,控制着美国诗坛的是所谓“高雅派”诗人,以模仿英国诗为能事,而模仿的,也只是维多利亚浪漫主义的末流,他们是一批“写十四行诗的侏儒”。

新诗运动,是一个相当自觉的使美国诗美国化的运动。庞德指出:“活的英语文学或美语文学的出版中心,在1917年至1919年左右移到纽约。”

而哈丽特·蒙罗说得更透彻:“当美国诗歌不再像是一种殖民地文学后,英国诗相比之下就好像是外省文学。”他们的说法都很夸张。夸大其词是文学运动题中应有之义。

对于美国这个把借来的英国文学传统作为自己的文学传统的国家来说,文学传统始终是个不舒服的压力。英国文学是异国的,但却不是外来的,迄至当时为止,它一直是英语文学的主统,是美国人不得不接受的强加于他们的传统。

尤其是,在20世纪初,英国文学的特点是保守,比19世纪都保守。波尔战争掀起的沙文主义狂热结束了热闹一时的拉斐尔前派,唯美主义,帝国主义诗人吉卜林之类的“爱国”作品风靡一时。想成功的作家,似乎都得迎合市民乡众的口味。庞德曾经这样描写英国诗:“1890年至1910年,一般的英国的诗歌是一个可怕的肥料堆……济慈和华兹华斯的模仿之模仿,伊丽莎白时代铿锵语言之模仿的模仿的模仿,毫无锋芒,软得不成形状。”

1912年起,英国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文学派别,这就是“乔治诗派“(The Georgians)。此派以1910年新即位的英王乔治五世命名,其串线人物爱德华·马什(Edward Marsh)是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的秘书,政界中人。马什本人与庞德互相敌意很深,实际上庞德在1912年底搞意象派的动机之一就是与乔治派唱对台戏。理查德·奥尔丁顿辛辣地描述乔治诗派的特点:“乔治派诗人的视野是地方性的,喜欢小题材,他们在周末小小旅行一段,到一个小别墅,在那里就一个小题目写一首小诗。”

从今天看来乔治派可算是维多利亚浪漫主义余波的最后一个浪花。乔治派实际上也是英国诗歌从追赶甚至超越全欧文坛的架势退回英国地方文学的开始。乔治诗派这种恪守传统,小处着眼,略求新意的诗路,对一部分美国新诗运动诗人如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等人还是有影响的。

20世纪初英国诗坛保守力量之大,还有一个典型例子,是1913年册封70岁的罗伯特·布里奇斯(Robert Bridges)为桂冠诗人。此人诗风属正宗,株守成法,精雕细琢,他的论文全是研究格律与辞藻,是个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遗老。选他做桂冠诗人这件事使美国现代诗人对英国诗正统更为鄙视。《诗刊》社论抗议说:“布里奇斯先生追求的理想是18世纪理想;布里奇斯先生写的诗是18世纪诗歌。”

布里奇斯访美时,美国诗坛很不热情,与叶芝访美所受到的欢迎恰成对比。有人请布里奇斯念诗,他拒绝了,报上标题竟是:“皇家金丝雀不肯鸣唱”。而《诗刊》抨击他做了桂冠诗人后的创作更是尖锐:“英国的桂冠诗人感到自己的责任是,至少其一部分诗要写爱国主义的题目,在其位谋其政,而布里奇斯履行职责倒也忠心耿耿。这种人与大众无法感情相通,他写诗像在做命题作文。”

美国诗人与英国传统派互不相容的关系,在庞德的一则有趣的逸事中可见一斑。1913年庞德写信给蒙罗说:

奎勒柯奇(Arthur QuillerCouch,当时英国诗坛主要批评家)几星期前给我写来一封老派的令人高兴的信,他希望我不要鄙视维多利亚这个伟大的名字,他希望在他编的牛津维多利亚诗选中收入我的作品,这当然是极大的荣誉——至少我应把它看作英国批评界对我的承认。但是他选中的两首,正好是我在自己的底本中做了记号“删”,准备下一版就不要的诗。我把这点告诉他,恐怕他觉得受了极大的侮辱,至少此事从此没有下文。

2.中国诗在英国的冷遇

作为美国新诗运动一大特色的中国热,在英国诗坛几乎没有什么反应。作为意象派源头的休姆(T.E.Hulme)的“诗人俱乐部”,曾经热衷于写俳句,这股风气在英国未曾扩大,也未能持久,只是传给了美国诗人。英国当时也有一些认真严肃的汉诗翻译家,如克兰默宾(CranmerByng),但他作风守旧,把中国诗译得像拉斐尔前派的作品。诚然,为把中国诗影响传到现代英语文学中做出最大最持久贡献的阿瑟·韦利是英国人,而且是当时著名的高雅文人集团“布鲁姆斯伯利”(Bloomsbury)中的人物。但此集团中人对韦利并不敬重,韦利似乎是个边缘人物。相反,韦利当时与庞德、艾略特等美国诗人却过从甚密。

韦利的第一本译中国诗集,1916年曾计划由其好友,美学家罗杰·弗赖主持的出版社出版,弗赖找同事商量,大家认为最多只卖得出60本,这就是当时出版界对中国诗在英国接受程度的估计。韦利无奈,只好自己花钱印了100本,自己装订成册,分赠亲友。

尤妮丝·狄任斯曾想把她那本当时在美国很受欢迎的书《中国剪影》在英国出版,美国出版商告诉她这本书在1916年“曾推荐给所有的伦敦出版商,但都被谢绝了”。

我们并不想把这种英美对抗局面说得太过分,因为英美诗歌无法摆脱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当时的确是兄弟阋墙,要分家的时候。

3.中国诗引发的激进、保守之争

在美国国内,这种革新与传统的斗争,这种跟随英国传统亦步亦趋的势力与创造美国新诗歌的斗争,表现得更清楚一些。

我们前面已讲到过在新诗运动前控制美国诗坛几十年的“绅士派”诗风。这些诗人,占领了发行量很大的正统杂志,如《哈泼氏》《大西洋》等;在大学文学系里,则有学院派批评家作为其理论喉舌。现代诗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是不可能进入这些杂志的版面的。

新诗运动,是以一些发行量不到几千份的小杂志为阵地发起的一场反体制运动。新诗运动之反“大杂志诗”是有意识的,充分自觉的。哈丽特·蒙罗在创办《诗刊》之初,到处通信搜寻新作者,但她决心不与任何已成名的“杂志诗人”联系。

另一份有强烈无政府主义色彩的小杂志《小评论》,其编者玛格丽特·安德森(Margaret Anderson)回忆说:“《小评论》开头几年刊登的全部内容,实际上是那时全世界没有一家杂志肯刊登的。到后来,他们就抢着刊登我们这些作者的作品,并且付高稿酬。”

她说的情况的确如此,新诗运动迫使大杂志节节后退,逐步让出阵地。

我们可以比较几本标准的诗选。新诗运动之前美国诗人最大规模的结集是爱德蒙·克拉伦斯·斯特德曼(Edmund Clarence Stedman)1900年所编《美国诗集》(An American Anthology)。全书共收六百多诗人,其中第四部分,即当代部分,亦有104人,可谓盛极一时。但是,1918年霍华德·威拉德·库克(Howard Willard Cook)所著《今日诗人》(Our Poets of Today),共选85位诗人,其中在斯特德曼选集中也入选的诗人只有12人,只剩40%!而库克这本书总的倾向还是比较保守的。1919年杰西·B·里登豪斯(Jessie B.Rittenhouse)所编《当代诗选》(The Second Book of Modern Verse)共选92人,其中只有6人在斯特德曼的诗集中出现过,只占6.5%。

诗人一向易受历史无情而公正的淘汰,但像新诗运动这样大规模地扫荡诗坛,引出一代新人,也引出绵延至今的美国现代诗歌新传统,的确不常见。

而中国诗似乎是现代诗运动这种胜利进军的前锋。

大杂志在1915年前并不是不登中国题材诗或仿中国诗,然而,刊登的往往是19世纪东方情调的仿中国诗,威廉·罗斯·倍尼特的《神州归来的商人》就是首先刊登在《麦克鲁尔杂志》(McClure"s Magazine),彼得森(Frederick Peterson)以中国花鸟为题材的风格古旧的组诗《中国抒情诗》(Chinese Lyrics)在出单行本之前,也是出现在“大杂志”《哈泼氏》上的。

对于风格比较新的中国题材诗,或简单地说,用自由诗写成的仿中国诗,大杂志是不愿刊登的。

英国诗人厄普瓦德发过牢骚,他那组大受美国新诗运动欢迎的仿中国诗在大杂志那里挨了几次退稿,“我偷偷诅咒他们是西洋鬼子。”

狄任斯想请埃米·罗厄尔给她的《中国剪影》写篇评介文章,刊登到《耶鲁评论》这样的大杂志上,罗厄尔回答说:“我可以在其他地方发一篇评论,但恐怕只能是比较激进的小杂志。你建议《耶鲁评论》,这话使我忍不住一笑。《耶鲁评论》让我来评诗,就像让他们请爱玛·戈尔德曼(Emma Goldman,著名无政府主义者)写篇政论一样不可能。”

庞德也曾经想请耶鲁出版社出版费诺罗萨文稿,但毫无结果。费诺罗萨论文最后还是在《小评论》上连载。

再举一个例:《日晷》(The Dial)杂志原是芝加哥一家老资格的杂志,创刊于19世纪80年代。1916年前,它在芝加哥与《诗刊》俨然作为一旧一新两阵对垒,那时它几乎从未发表过任何关于中国诗的评论或中国题材诗作。1916年这份著名的保守杂志改组,1917年迁往纽约,变成一家激进杂志,到1922年为止,它发表了有关中国诗的评论和仿中国诗创作共15篇。这个对比太明显。

大杂志不得不接受新诗运动的胜利,其标志之一是它们紧跟小杂志发表中国诗的翻译。

韦利翻译的中国诗第一次发表的是1917年第六期《小评论》上发的《白居易诗八首》,10月份英国享有盛名的大杂志《新政治家》就刊登了7首,此后韦利的译文在这两家杂志轮流发表。

宾纳译的《唐诗三百首》首先也出现在《小评论》上(1920年3月号6首,5、6月号7首),后来才发表在大杂志《书人》(Bookman,1921年12月),《文学文摘》(Literary Digest,1922年1月)上。

小杂志编者对大杂志抢“发现中国诗的荣誉”很不高兴。1917年,伦敦《泰晤士报》刊文《中国诗人能教我们什么》,美国《文学文摘》立即转载此文。《诗刊》编者哈丽特·蒙罗在社论中写道:“众所周知,《诗刊》从创刊起就注重东方,早在三年之前就刊登了庞德先生从费诺罗萨笔记改译的中国诗——李白的《羁客信》——而《文摘》的编者偏偏就忘了提这个事实。”

《小评论》好斗的编者玛丽特·安德森则用中国诗作武器来向大杂志进攻。1917年6月号这家小杂志刊登了麦克斯威尔·波登海姆与日人佐佐木合作翻译的中国古典诗歌,这批译稿原是被大杂志《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退回的。安德森抓住这个好题目来向大杂志进攻。她在一条辛辣的编者按中写道:

《新共和》这家伟大的杂志——我没法说这是一家伟大的当代杂志——有血有肉地站在我们面前,当这些颤颤巍巍的宿耆走过来时,我们敬畏得不敢置一词。

可是现在从《新共和》的档案中来了这么一张退稿条,拒绝刊登一些中国诗,……我们感到我们这次发现了一些对考古学家和一切对历史的神秘有兴趣的读者来说十分有趣的东西。很可能李白本人就在《新共和》编辑部里,只是现在年老昏聩,写不出诗了,只能在他的专家班子里尸位素餐。

安德森这一席话中的话是很明白的:我们对各种可尊敬的传统不敢置一词,那是你《新共和》的专长,但对于中国诗,你《新共和》没资格发言,你不识货,自讨其辱。

《小评论》是当时最“激进”的杂志,遭受的物议也特别多。1917年10月号,该杂志被邮局全部没收,因为“内容诲淫”。问题出在该期刊登的温德姆·刘易斯的小说《堪特尔曼的春日伴侣》(Cantleman"s Spring Mate)。《小评论》编者向法院控告邮局,迅速败诉。在12月号上玛格丽特·安德森愤怒地表示抗议,号召其读者捐款以弥补亏损,并且,为了证明被没收的10月号是多么出色的一期,她在12月号上重新刊登了10月号头条:阿瑟·韦利译的《白居易诗八首》。她在按语中说:“如此好诗,岂容埋没。”

这位安德森小姐没有重印被没收的10月号其他内容,也很策略地一字不提刘易斯的小说。在她看来仅仅扣押中国诗这一项就足以向读者证明邮局与法庭是多么浅陋无知而又蛮横无理。

很难断定中国诗在为现代诗运动争取胜利的过程中起了多大作用,没有中国诗,现代诗运动也会成功。但是中国诗至少是现代诗运动首先获得承认的成果之一。现代诗没有长期成为在几个先锋派小杂志上孤芳自赏的运动,而较快地成为美国诗歌的主流,对此,中国诗是起了相当大作用的。

4.中国诗与反战立场

新诗运动期间,一个突出的政治问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当然,美国诗人与这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隔了一层,美军到1917年才正式投入欧洲战场,美国文人没几个人在军队中,本书提到的诗人只有狄任斯志愿去做军中护士。而英国文化人死于战场的人之多则令人吃惊。

美国新诗运动诗人,大部分是反战的。宾纳就是由于对世界大战感到厌恶而从欧洲文化传统转向中国文化的。弗莱契曾说,奥尔丁顿与庞德反目的原因是奥尔丁顿与H.D.夫妇俩反战,而庞德想激发起对战争题材诗歌的兴趣。这显然不确实。早在1914年大战刚爆发时,庞德就认为:“这可能是两个同样令人憎恶的势力之间的冲突。”

战争环境使伦敦不再适合于诗歌的发展。奥尔丁顿回忆说:“文学刊物无声地消失,文学论文无人需要,而诗歌必须是爱国主义的。”英国诗坛这种局势实际上帮助美国新诗运动成为英语新的诗歌潮流的中心。

同类推荐
  • 李劼人研究:2011

    李劼人研究:2011

    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李劼人研究学会,2011年李劼人研究论文集。
  • 折射的光斑

    折射的光斑

    戴子写的虽然是成都,但一花一菩提,这是接地气而又厚积薄发的作品。作者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对故土挚爱的情愫在审美创造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春秋笔法,不遗忘,不遮蔽,《折射的光斑》由戴子著,表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戴子有历史书记官的气象,一叶一世界,我们感到的却是世纪沧桑和整个当代社会的历史性变革
  •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共分六章: 第一章重在考证“晚唐”、“晚唐体”两个术语在宋代的出现时间及其文化背景,第二章的研究对象是宋初晚唐体。第三章谈及的是北宋真宗以后至南宋光宗以前的这段时间,第四章是对永嘉四灵的研究。第五章谈的是南宋后期的晚唐体创作及相关问题。第六章是对宋代晚唐体诗歌特色的总结。宋代晚唐体诗人作诗态度近乎狂热,他们重五律、轻古体,偏好于描写秋季暮夜的山水竹石,喜好白描为诗,重中间二联,诗歌呈现出清新平淡的美学特点。
  •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与众不同的才女,与众不同的解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精选李清照39首经典词作,每一首词作都反映着李清照的一段人生经历。全书以李清照的爱情为主线,贯穿其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分为“情窦初开”、“厮守白头”、“相濡以沫”和“物是人非”四个部分。作者在品读李清照诗词时,并不拘泥于传统中的“寂寞愁苦”,而是看到了李清照的大丈夫气质和独立的女性人格,视角独特,文笔浪漫,细腻优美地记录李清照的生命历程,精雕细琢地诠释李清照的内心世界。
  • 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

    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

    官场、职场、道场、情场,无论是否看上去很美,都只是一个道理:人人在实现着利用与被利用的价值。在《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一书中,辛可大师通过36封托名唐僧的书信,对经典名著《西游记》加以另类解读。作者无情奚落了原作中的偶像,把吴承恩不忍明说的真相全部曝光,辛辣批判了中华历史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和“正统观念”。作品以经典为原料,展示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令人瞠目的现代作风和有悖常识的历史观察,是近年来最具颠覆力、最让“正人君子”失眠的文字作品。正史野传信手拈来,说古论今笑骂不羁。酣畅淋漓,舒经解闷,辛辣戏讽的文风,纵横驰骋的笔墨,一卷在手,非让你一口气读完为止。
热门推荐
  • 蝴蝶漫天舞

    蝴蝶漫天舞

    我从家里抬来凳子,它将穿梭我一生的整片时光……,放在小木盒里。暗香浮动,那只蝶儿上已落了一层灰,就如沈柯走的那天他没有看到我灰色的心情,华丽转移。沈柯,用双手一个个小心翼翼的把蝶儿取下,让我将你华丽的青春梦幻转移到我的小木盒里,满屋的蝶儿终于全部取完。就这样来回走了十几趟。我的双手也沾满了灰尘,那是伤了现实淹了梦幻却无言语的青春暗色
  • 一个娃娃两个爹

    一个娃娃两个爹

    白天,她是可爱八岁娃娃黑夜,她是妖媚妙龄娇娘是遭受诅咒,还是身患奇症白日的单纯可爱夜晚的婀娜妖娆哪个才是真正的她,哪个才是心中的她午夜化身为狼,爬上美男大床送去处子身,带走腹中宝遇上那个邪魅的男人,是其幸,还是其不幸爱上或恨上,只是一线之间的事大娃娃生小娃娃娃娃成娘亲为爱而重生【娃娃语录】*1*、“古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爹爹难过娘亲关,娃娃不是美人不过关!”*2*、“娘亲,你好漂亮,我们私奔吧,不要管那个糟老头子了!”(糟老头子乃其父东方仕南)*3*、“哇,娃娃好可怜,亲爹爹不要,养爹爹不疼…”(某日东方仕南要责罚娃娃时,娃娃猜想自己不是其亲生之女,劲爆开口)【伊月语录】*1*、“把衣服脱了,让我生个宝宝!”(某午夜,伊月潜入一美男房间,冷冷道)*2*、“是男人就快点,不是男人就去给我找个真男人来!”(躺在美男床上,看着眼前一动不动的人,伊月微微眯起好看的水眸)*3*、“宝宝生下了谁要谁拿去,我只是想回家而已。”(十月怀胎后,伊月看着站在眼前的几个性格外表迥异的男人,淡然道)视频地址——http://m.pgsk.com/deux_m.pgsk.com【妖自己的文】【狂女】——穿越女强文【豪门童养媳】——豪门虐恋文【王爷,走着瞧】——温馨穿越文【养个奴隶做老婆】——都市虐恋文【一个娃娃两个爹】——新奇架空文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不予时光度流年

    不予时光度流年

    没人知道,孤僻自卑的江维、热情洋溢的赵萌凡她们是怎么成为闺蜜的。单亲家庭的江维,在家里背负上一场官司之后显得更加压抑。而赵萌凡依旧是家世优越的小公主。当她们遇见那个凉薄的男孩夏朔……爱慕如同种子,在心底开出了最柔嫩的枝桠。一个小心隐藏,一个张扬追求。当刻印在心底最深处的少女心事被撕开,友情终于被爱情搁浅。如果不曾遇见就好了,如果不是闺蜜就好了……江维失去了最好的朋友,却遇上了会为她挺身而出,反抗所有的男孩御新冶。江维和御新冶,赵萌凡和夏朔,四个人的青春祭,终于在那一年开出了苦涩的花
  • 悦读MOOK(第十五卷)

    悦读MOOK(第十五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毒案喋血

    毒案喋血

    故事情节扑朔迷离,毒品还不断从事丽市流向外地,两代缉毒英雄联手缉拿毒凫,吸毒人员直线上升,但是,悬念丛生,案情每每刚露端倪,很快又线继钩脱……作品意蕴深厚,美丽如画的春丽市突然被一片毒雾笼罩,发人深思,以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为背景,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与可读性高度统一的佳作。戒毒所人满为患,本部小说以缉毒为主题,而且,讲述了一个缉毒卫士们用鲜血和汗水与国际贩毒团伙作殊死战斗的动人故事
  • 冷酷总裁风流妻

    冷酷总裁风流妻

    本文宠文+女强+温馨+伪姐弟恋。女主外表单纯内心腹黑,是腐女美男漫画界的神手,言情小说界的大神。男主外表冷酷却是绝对的专情郎。****咱直接剧情版简介哈!片段一一个穿着顶级婚纱的女人突然闯进顶级集团大楼,看得众人一阵眼花缭乱,这莫非是来强他们总裁结婚的情人??总裁下来了,那个穿着婚纱的女人直接扑过去声泪俱下:“乖侄子,救命啊,他们竟然逼我结婚,你说我怎么可以为了一棵大树放弃整片森林呢?”片段二夏千宠左环着一个美男的蜂腰,右搂着一个美男的裸肩,再盯着前面的裸男,很正经的道:“这样姿势好像没啥新意,腰再弯一点比较有刺激感……”某个纯情男站在门口看着客厅的这一幕,真是恨不得拿把机关枪来伺候这几个长得跟女人似的男人!片段三国际著名小提琴家在练习即将要演奏的曲子,一个女人叼着根油条指着他:“不行,你这姿势没一点儿技术含量的。”拉小提琴的姿势还要讲究技术含量?某男很好说话,又调整了个姿势。女人听着听着一把拽掉嘴里的油条暴跳起来:“靠!这曲子太好听了,是谁作的?一定要找个机会爆他菊花!!”“……为什么曲子好听也要爆人家菊花?”某男已经没有继续练习的心情了。“哎呀,不好意思哈,一时激动,职业病冒出来了呵呵呵……”片段五某男勾着魅人的笑容,压着那个一点儿危险意识都没有的女人:“你每天带那么多男人回来是要干什么?”“嘻嘻,漫画需要嘛,哈哈,说起来,他们真是超有爱的,哈哈哈……”喝醉酒的女人笑得诱人至极。“是吗?那那些牵着你约会逛街的男人呢?”“为了小说灵感亲身体验一下嘛,真是笨,这个都不知道。”“是吗?那你下一篇要写婚恋、姐弟恋、或者乱(河蟹)伦恋的吗?要不要也亲身体验一下,姑姑?”女主是男主没有血缘关系的大他两岁的“姑姑”,一个天天把BL美男挂在嘴边女人,左拥右抱那是常有的,美其名曰,这是创作需要。男主是跨国集团冷酷无情的商业总裁,一颗心却扑在神经大条的女主身上。这是一篇宠文,绝对的宠文。——本文夏弥洛童鞋由【弦夜绮罗香】亲客串~~!********推荐老羊的《重生校园之商女》地址:《重生末世之强女》地址:安想然的《重生豪门贵女》地址苹果很喜欢哦~推荐苹果完结V文《老婆不好惹》(宠文)地址:简介:有一天,商场上雷厉风行的面具美男遇上这样一个女人
  • 契婚之天价妈咪

    契婚之天价妈咪

    这是一个单身妈妈携子奋斗,改变人生的励志故事…父母相继离世,一个月后,她的初夜被同父异母的哥哥给卖了。她伤心,她愤怒,当她鼓起勇气生活的时候,医生却说她怀孕了。为了生下孩子,她做家政时,却晕倒在他家。他,G市餐饮服装,龙头企业的总裁。爷爷是将军,父亲和姐姐都是军官。优秀的他却突然对她说:“我们结婚吧!”她低头看着自己突显的肚子,讶异的看着他,“你没生病吧!”她这不过是到他家做第二次家政服务。随既他把一份协议丢在她面前,道:“交易而已,可以就签个字。”看完协议的内容,她犹豫片刻后拿起笔签下自己的名字。就这样,他们为期一年的契约婚姻由此开始…孩子出生了,她却被赶出家门。在她无助的时候,刚出生几天的儿子却开口讲话了,“本王,这是身在何处?”她吓得差点把孩子掉在了地上,看着开口说话的儿子,无语望天,谁来告诉她这是出了什么事?为何她刚出生几天的孩子会讲话?据说儿子是带着前世记忆投胎的?据说儿子的前世是王爷。据说有了这个古代思想的儿子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片段一:这不是假结婚吗?为什么要他们同房?看着房间里只有一张床一个被子她不禁脸色为难。“放心,我对大肚婆不感兴趣。”他说。她信以为真,放心与他同床。谁知?半夜醒来,她枕着他的胳膊,而他却死死的抱着她睡得正香。她怒目责问:“喂!你不是说对大肚婆不感兴趣吗?”他呵呵一笑道:“我还以为是抱枕呢?”第二天,经他再三保证后,她再次放心与他同床。谁知?早上醒来发现他们竟然相拥而眠。她还没来得及说话,他就呵呵笑着说:“我们来做个交易吧!”“什么交易?”她好奇的问。“今后你做我的抱枕,我也做你的抱枕。”他满脸笑意的看着她,道:“这个交易怎么样?挺公平吧!”看着他一脸怪笑的样子,她没好气的骂道:“公平你个头。”这根本就是明着占她的便宜嘛!片段二:老太太来认孙子,“乖,叫奶奶。”某小孩儿眼神冷漠,“你儿子是谁?”“就是你爸爸呀!”老太太说。“爸爸是什么东西?”某小孩一本正经的问。“爸爸不是东西,是…”老太太觉着自己上当了。某小孩儿满意点头,道:“既然你儿子不是东西,我看您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这…我…”老太太被堵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喜欢此文滴亲们,请多多收藏,评论。》谢谢!
  • 破虚

    破虚

    武仙,魂神,道法,幽冥,神通。五种修炼,惊天动地,又有何联系?一个高傲的生灵,将怎样一次次逃出生死劫难,踏顶世界巅峰,超脱生死,开创新天道?天地之间,规则的运行,洪荒奇珠的存在,残破的世界,太古的神魔,尽在其中。无穷无尽的手段,诡异通天的大局,人间爱恨情仇,恩怨纠葛,圣贤大义,民间百态,尽在《破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