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6700000002

第2章 看清真实的自己(1)

古希腊德尔斐的一个古神庙前有一个石碑,碑上篆刻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有人说这是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名言,也有人说这是象征着最高智慧的“阿拉伯神谕”。这句话点出了每个人心目中都无法回避的命题: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是一个人心理健康和幸福生活的起点,如果你想让自己拥有快乐、幸福的人生,就要正确地认识自己,这样你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活出自己的使命与价值。

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骛于外界,而不遑回到内心,转回自身,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园中。

——哈佛心理学教授威廉·詹姆斯

一个人无论做出多少件事来,我们都可以在里面认出同样的性格。

——哈佛学子爱默生

哈佛精英之约瀚·亚当斯

约翰·亚当斯(JohnAdams,1735~1826年),是美国第2任总统。他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父亲是农场主。亚当斯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当了律师。1772年被选为马萨诸塞州众议员,1774年参加第一次大陆会议,1775年参加第二次大陆会议,1776年参加《独立宣言》五人起草委员会,1777年出使法国,1778年返回美国参加宪法起草工作。美国独立后,亚当斯被任命为首任驻英公使,1789年当选副总统,1797年华盛顿卸任后任总统。

作为大陆会议的代表,亚当斯所受的教育,所学的法律知识以及他娴熟的演说技能都在费城派上了大用场。在大陆会议上,他雄辩无比、入木三分的演说使其成为《独立宣言》最有力的拥护者。可以说,他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创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亚当斯最引人注目的特点,一是他学识渊博,作为一位政治哲学家,他有着惊人的学问和思想力。二是他有着移民到美洲的新英格兰人那种对宗教和道德的执著精神,亚当斯在道德上可谓一个真正的君子。这些都与他在哈佛所受的出色教育密不可分。

1.最好的镜子是你自己

【哈佛心语】

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人生。

——苏格拉底

【故事殿堂】

爱因斯坦小时候和很多小孩子一样,是一个十分调皮贪玩的孩子,经常和一些坏孩子混在一起。他的父亲常常为此优心忡忡,他想找一个办法让爱因斯坦变得好学起来。直到爱因斯坦16岁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故事是这样的:

“昨天,”爱因斯坦父亲说,“我和咱们的邻居约翰大叔去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边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约翰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爬了上去。下来时,你约翰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后来,钻出烟囱,我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你约翰大叔的后背、脸上全都被烟囱里的烟灰涂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微笑着继续说:“我看见你约翰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约翰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模样,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他们还以为你约翰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完了,郑重地对他说:“其实,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

从此,爱因斯坦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了他生命的熠熠光辉。

【智慧点睛】

别人并不能映照出你自己,只有自己才是最明亮的镜子。

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有两面明镜,一面照他人,一面照自己。我们要学会反躬自省,每过一段时间就用照自己的那面镜子映照我们的心灵。这是成功人生的必然要求。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牢记自己的使命,摒弃缺点,不断进取,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2.不自知的秃鹰

【哈佛心语】

一个没有自知之明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总会有无数的坎坷与障碍在等待着他。

——爱默生

【故事殿堂】

著名文学家爱默生在哈佛大学求学时曾看过一则给他启迪颇多的故事:

一只秃鹰飞过王宫,看见王宫中的一只黄莺很受国王的宠爱,于是就问黄莺:“你是怎么得到国王宠爱的?”

黄莺回答说:“我到王宫后,唱歌十分动听,国王非常喜欢听我唱歌,于是就喜欢我,经常拿珍珠来打扮我。”

秃鹰听了,心中很是羡慕,它想:“我也应该学学黄莺,这样说不定国王也会喜欢上我的。”于是它就飞到国王睡觉的地方,开始唱歌。

国王正好在睡觉,听了秃鹰的叫声,感到十分恐怖。就叫属下去看看是什么东西在叫。属下报告说是一只秃鹰不知道为什么在叫。国王十分愤怒,就吩咐属下去把秃鹰抓了来,并命令拔光秃鹰的羽毛。

秃鹰浑身疼痛,满是伤痕地回到鸟群中,它恼羞成怒,到处对别的鸟儿说:“这都是黄莺害的,我一定要报仇。”

【智慧点睛】

或许我们都认为秃鹰没有自知之明,太可笑了。然而,不幸的是现实生活中有大量的“准秃鹰”和“类秃鹰”。他们总想着出人头地,自己却没有具备成功所需要的能力,只是机械地模仿别人,结果弄巧成拙。更加可悲的是,当他们达不到目的时,不知反省,却怨天尤人,责怪老天不给自己机会。

要知道模仿得再好终究不是我们自己的,因为没有特色。所以,我们的心灵一定要对自己忠诚,只有不背叛自己的人才不会被命运女神抛弃。

3.谦虚的将军

【哈佛心语】

忠实于自己,忠实于自己的信仰,这是一种智慧。

——华盛顿

故书殿堂

一个人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是他能够在功成名就之时仍然保持谦逊的本质。

在哈佛大学研究中国历史学的杜维明教授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时常教导他的学子们要做个谦虚的人。因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高度,如果不把自己放低,就不可能看到自己和他人的真实高度。杜维明教授最爱讲的是关于马歇尔将军的一则逸事。

乔治·马歇尔是美国一代名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作为美国陆军参谋长,对建立国际反***统一战线作出了重要贡献。

鉴于其卓越功勋,1943年,美国国会同意授予马歇尔美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高军衔——陆军元帅。但马歇尔坚决反对,他公开的理由是如果称他“FiddMarshalMarshall”(马歇尔元帅),后两字发音相同,听起来很别扭。其实马歇尔拒绝的真正原因是这将使他的军衔高于当时已病倒的潘兴陆军四星上将。马歇尔认为潘兴才是美国当代最伟大的军人,而自己又多次受到潘兴将军的提拔和力荐,马歇尔不愿使自己崇敬的老将军的地位和感情受到伤害。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马歇尔随美军赴欧参战。当时的美国远征军司令潘兴非常欣赏马歇尔的才能,大战末期将他提拔为自己的副官,视为得意门生。后来潘兴虽然退役,仍然多次力荐马歇尔晋升。在潘兴的有力影响下,1939年马歇尔领临时四星上将军衔出任美国陆军参谋长。

有一段小插曲足以说明马歇尔对潘兴的深厚感情。1938年春,马歇尔前往医院探望潘兴。潘兴若有所思地说:“乔治,总有一天你也会像我一样当上四星将军的。”马歇尔满怀感激地回答:“美国只有您有资格获四星上将军衔,绝不可能再有另一个人。”听到马歇尔的肺腑之言,潘兴顿时热泪盈眶:“谢谢你,乔治!”

马歇尔拒绝当元帅后,为了表示对他的敬意,美军从此不再设元帅军衔。1944年年底,马歇尔晋升五星上将——美军的最高军衔。

【智慧点睛】

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一些取得成就的人,往往会上演一幕小人得志的丑剧,将最初的谦恭忘得一干二净。这样的人其实不具备谦虚的美德,但伟大的人则不会如跳梁小丑,他们的谦恭是由内而外、自始至终的。越在名利的顶峰处显示出虚心,越发显得弥足珍贵。

谦虚是每一个人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品质。在你到达成功的顶峰之后,你会发现谦虚真的十分重要。因为只有谦虚的人才能得到智慧。你谦虚时就显得对方高大;你朴实和气,人们就愿与你相处,认为你亲切、可靠;你恭敬顺从,对方的指挥欲得到满足,认为与你配合得很默契、很合得来。相反,你若以强硬姿态出现,处处占先,咄咄逼人,对方心里会感到紧张,做事没有把握,而且容易让时方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使你们的交往难以为继。

4.以貌取人的哈佛校长

【哈佛心语】

对上级谦逊是本分,对平辈谦逊是和善,对下级谦逊是高贵,对所有的人谦逊是安全。

——亚里士多德

【故事殿堂】

哈佛大学政府与企业关系学教授罗杰·波特一次在课上这么说道:“大家都知晓斯坦福大学,现在它以它独特的方式成为世界一流学府,几乎与我们哈佛齐名。但是大家知道它是怎么诞生的吗?今天的斯坦福人要感谢我们的一位校长。”故事是这么展开的:

很久以前,哈佛的校长为一次错误判断,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一对老夫妇,妇人穿着一套褪色的条纹棉布衣服,她的丈夫穿着便宜的粗布西装,也没有事先约好,就直接去拜访哈佛的校长。

校长的秘书在片刻间就断定这两个乡下人不可能与哈佛有业务来往。

老先生轻声地说:“我们要见校长。”

秘书很礼貌地说:“他整天都很忙。”

老妇人回答说:“没关系,我们可以等。”

过了几个钟头,秘书一直不理他们,希望他们知难而退,自己走开。他们却一直在那里等。

秘书终于决定告知校长:“也许他们跟您讲几句话就会离开。”

校长不耐烦地同意了。

校长很傲慢而且心不甘情不愿地面对这对夫妇。

老妇人告诉他:“我们有一个儿子曾经在哈佛读过一年,他很喜欢哈佛,他在哈佛的生活很快乐。但是去年,他出了意外去世了。我丈夫和我想在校园里为他留一个纪念物。”

校长并没有感动,反而觉得很可笑,粗声地说:“夫人,我们不能为每一位曾读过哈佛而后去世的人竖立雕像的。如果我们这样做,我们的校园看起来就会像陵园一样。”

老妇人说:“不是,我们不是要竖立一座雕像,我们想要捐一栋大楼给哈佛。”

校长仔细地看了一下他们的条纹棉布衣服及便宜的粗布西装,然后吐出一口气说:“你们知不知道建一栋大楼要花多少钱?我们学校的建筑物都超过了750万美元。”

这时,老妇人沉默了。校长很高兴,总算可以把他们打发了。

这位老妇人转向她丈夫说:“只要750万就可以建一座大楼?我们为什么不建一座大学来纪念我们的儿子。”

就这样,斯坦福夫妇离开了哈佛,到了加州,创立了斯坦福大学,以此来纪念他们的儿子。

【智慧点睛】

以貌取人的人其心理上一般都带有浓厚的优越感,正是这种优越感让他们显得不够谦恭。

骄傲与谦恭像水与火一样不相容,自大的人往往眼睛高过头顶,所以看问题也就不能接近真实。如果适当的谦恭能够得到如此巨大的财富支持,大概哈佛大学的校长肯定会放弃以貌取人的做法,因为由此带来的损失实在是太大了。

5.如此“自知”的老师

【哈佛心语】

在一番激烈抗争之余,当濒临绝望之际,倏然返回自我的人,即可认清自己和世界,进而改变自己的所有本质,超越自身和一切的痛苦,进入无比崇高、平静、幸福的境界。

——叔本华

【故事殿堂】

一次,在哈佛大学某教授的课堂上,在读到人必须有自知之明时,教授讲述了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位老师,常常教导他的学生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做人就要做一个自知的人。唯有自知,方能知人。有个学生在课堂上提问道:“请问老师,您是否知道您自己呢?”

“是呀,我是否知道我自己呢?”老师想,“嗯,我回去后一定要好好观察、思考、了解一下我自己的个性,我自己的心灵。”

回到家里,老师拿来一面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容貌、表情,然后再来分析自己的个性。首先,他看到了自己亮闪闪的秃顶。“嗯,不错,莎士比亚就有个亮闪闪的秃顶。”他想。

他看到了自己的鹰钩鼻。“嗯,英国大侦探福尔摩斯——世界级的聪明大师就有一个漂亮的鹰钩鼻。”他想。

他看到自己的大长脸。“嗨,伟大的林肯总统就有一张大长脸。”他想。

他发现自己个子矮小。“哈哈,拿破仑个子矮小,我也同样矮小。”他想。

他发现自己具有一双大撇撇脚。“呀,卓别林就有一双大撇撇脚!”他想。于是,他终于有了“自知’之明。

“古今中外名人、伟人、聪明人的特点集于我一身,我是一个不同于一般的人,我将前途无量。”第二天,他对他的学生说。

【智慧点睛】

如此“自知”,还不如“无知”为妙。

尼采曾经说过:“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正确认识自己,才能使自己充满自信,才能使人生的航船不迷失方向。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正确确定人生的奋斗目标。只有有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充满自信,为之奋斗终生,即使不成功,自己也会无怨无悔。

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的人,千万别忘了上帝为我们准备了另外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就是“反躬自省”,它可以映射出落在心灵上的尘埃,提醒我们“时时勤拂拭”,使我们认识真实的自己。

6.美丽的蜕变

【哈佛心语】

你,正如你所思。

——爱默生

【故事殿堂】

哈佛大学曾经有一位心理学教授见过这样一个姑娘。

她衣衫不整、蓬头垢面,但长得很美,但她的美却被邋遢的装束掩盖了。姑娘虽然长大了,心理却很幼稚。

教授跟她聊天,她似听非听。教授沉默了一会儿,突然问她:

“孩子,你难道不知道你是个非常漂亮、非常好的姑娘吗?”

这句问话,使姑娘美丽的大眼睛里放射出一缕亮光。她慢慢抬起头来,久久盯着老教授那布满皱纹的善良面孔,一丝深沉的笑容浮现在她的脸上,如同沉梦方醒,看到了新的天地。“您说什么?”姑娘惊喜地问。

“我说你很漂亮、很好,可你自己却不知道自己是个漂亮的好孩子。”

姑娘那秀丽的脸上呈现出了舒心的微笑。这样的话她从未听到过,平时充塞她耳际的除了同学们的数落、嘲弄,就是母亲的谩骂。因而,她自己也就破罐子破摔了。

教授拉着姑娘的手说:“孩子,今晚我和我的夫人要去剧院看芭蕾舞剧《天鹅湖》,特请你陪我们一块儿去。现在还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如果你愿意,请你回去换换衣服,我们在这儿等你。”

快到出发时间了,教授听到一阵文雅的、轻轻的敲门声。打开门,他惊呆了:一袭盛装衬托出一位出水芙蓉般的少女,如同当年费雯丽出场时那般惊艳。两道如月般的细眉下是一双动人的眼睛,抬起来亮闪闪,低下去静幽幽,那富有表情的面庞,使她显得那么聪明伶俐。她的体态是那么苗条健美。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是那么优雅、自持、适度。教授简直认不出她就是刚才那位邋里邋遢的少女了。从此,姑娘变了,变得自爱而奋发;后来成了一位著名的舞蹈艺术家。

同类推荐
  • 微勃症:乐嘉的坦白从言

    微勃症:乐嘉的坦白从言

    为何我总谈人性?因为我记录在哪儿吃喝拉撒对你没价值,对我也没有价值;我想谈国家兴亡,但我谈不到点子上,也压根儿没能力谈到点子上。我谈人性,是因我以此为生。更重要的是,时代会变,观念会变,制度会变,但人性不会变。假设你我素不相识,如果你喜欢我超过喜欢我的书,那将是你的遗憾;如果你喜欢我超过喜欢性格色彩,那将是你最大的损失。
  • 色彩心理学

    色彩心理学

    色彩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色彩与人的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息息相关。蓝色的天空,纯白的云朵,翠绿的树木,火红的花朵……没有色彩,世界不会这么绚丽,生活不会如此多彩。
  • 逆袭心理学

    逆袭心理学

    职场、爱情、私生活心理自测自控指南,独家自测到底谁有病,私藏秘技致胜心理战!作者在自身非常权威扎实的心理学家基本功的基础上,引用一些耳熟能详的热门关注或社会热点现象,来针对职场、情感、家庭等和大众息息相关的不可回避领域。做浅显易懂、轻松愉悦的心理学点拨和指导。令读者在欢笑中阅读,及早发现自身“心理病”,及时“治疗”。教会大家如何不被伪心理学催眠,轻松应对各种自身心理病恐慌。
  • 弗洛伊德10: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弗洛伊德10: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此卷包含七部分内容,是弗洛伊德关于美学方面的重要论著。《戏剧中的变态人物》(1942)以精神分析观点解释了戏剧活动。《詹森的〈格拉迪沃〉中的幻觉与梦》(1907)揭示了压抑、幻觉、梦的形成。《作家与白日梦》(1908)提出了一种特殊的幻想活动。《达·芬奇的童年回忆》(1910)介绍了达·芬奇童年以来的感情生活,分析了其性心理的发展,阐释了他的艺术与科学活动的心理起源。《米开朗基罗的摩西》(1914)阐释了米开朗基罗所创作的摩西这一艺术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1928)探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艺创作。《非专业者的分析问题》(1926)指出了精神分析技术不是神秘的,更不是医生的专利。
  • 弗洛伊德7:精神分析导论

    弗洛伊德7:精神分析导论

    本卷收录《精神分析导论》一部作品,内容由弗洛伊德1915~1917年两个冬季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的讲稿组成。全书包括失误动作、梦和神经症等三篇,共分28讲。前两篇内容假定听众没有精神分析的基础知识,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失误动作的分析和对正常人的梦的探索,为听众奠定学习有关神经症问题的基础。第三篇神经症通论是弗洛伊德讲解精神分析的核心,他通过对各种神经症的全面分析,深入地阐述了这个十分困难的新课题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该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听众领会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精神分析导论》可以公正地被认为是弗洛伊德的观点大全和精神分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状况。
热门推荐
  • 励志经典全书

    励志经典全书

    《励志经典全书》旨在指导读者获得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书中讲了要如何确定成功的目标、把握积极的心态、打造迷人的个性、培养领导才能、妥善安排时间,取得事业成功以外还要争取生活的幸福,所以书中还讲到了如何安排金钱和时间,如何保持身心健康和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何处理与家人及朋友的关系。
  • 危机就是商机

    危机就是商机

    本书为本书为你揭秘面对危机时风云人物的逆势吸金之道。资本大亨和行业领头人们在危机中与风险博弈,发掘隐藏的商机,并用多年积累的商业制胜经验,积极迎接挑战,或保全或增加自己的财富储备。在他们的财富之路上,那一串串穿越风起云涌危机而留下的足迹显得弥足珍贵,为更多人如何在危机中发现商机留下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你揭秘面对危机时风云人物的逆势吸金之道。资本大亨和行业领头人们在危机中与风险博弈,发掘隐藏的商机,并用多年积累的商业制胜经验,积极迎接挑战,或保全或增加自己的财富储备。在他们的财富之路上,那一串串穿越风起云涌危机而留下的足迹显得弥足珍贵,为更多人如何在危机中发现商机留下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 闪光灯下的密爱

    闪光灯下的密爱

    娱乐圈里这个鱼目混杂的圈子里,要想拥有一份真实而不做作的爱情是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尚姿琦作为娱乐圈的宠儿,她的情感自然也是备受关注。秘密进行了将近一年的地下恋情,却在她不知不觉中变了味,甚至将她深深的伤了一遍。原以为被爱情伤过之后不再轻易的相信爱情,生命中又出现了一个身份高贵,而又优秀的男人,在她不知觉中倾听她,爱护她,这一次会是真爱吗?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与君吟:今生不做你的妃

    与君吟:今生不做你的妃

    (蓬莱岛出品)一边是表面上玩世不恭的王爷,一边是误打误撞跨越古今的绝色佳人……是福是祸无人知晓,可是,,路是有二条的,自己究竟会怎么选呢。。。也许只有天知道吧!
  • 德古拉之吻

    德古拉之吻

    本书以日记的形式,勾勒出一段不为人知的诡秘往事。一场交易,让英俊、高贵的德古拉伯爵来到伦敦。他的出现引起了乔纳森·哈克的注意,他意识到在德古拉伯爵怪异的行为背后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他竟然是个拥有不死之身的吸血鬼……此时的伦敦陷入了黑暗之中,到处充斥着迷失、噩梦与鲜血。陨灭或者重生,复苏还是沉睡,用跳动的心换来永生,你可愿意?
  • 告诉你一个诺贝尔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诺贝尔的故事

    本书从诺贝尔的儿时开始写起,生动地讲述了诺贝尔这位传奇人物充满了非凡的戏剧性和悲剧性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了解这位发明家和企业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及伟大的人格。
  • 惹火王妃

    惹火王妃

    得之,我幸!不得,就是抢也要把她抢回来!这是几位人间极品见到纪二小姐后的一致想法。轩辕睿----修长精壮的身躯,藏在滚着金边的紫袍下。长长的发,用紫金琯束起部分头发,其余的披散在肩头。白皙的肌肤上,薄唇樱红,狭长的凤眼,散布着极尽妖娆的妩媚。他扶住我的肩,“紫金镯不许摘,等我回京,禀报皇上后,就回来娶你做我的王妃。”“不要。”楼清浅-----墨色的长发在月光下闪出一种奇异的魅惑的光泽,似柔顺却不羁地披在修长挺拔的身姿上,而五官仿佛是蕴集了天地间所有的温柔俊雅,月光流泻,更是衬的他柔情欲醉的眸子乌黑醉人。“这块玲珑玉就当做是信物,待我回去告知双亲后,再来接你回去坐楼家的少夫人。”“不要。”凤无邪----一张极为阴柔,异常白皙的脸显露在我眼前。一双桃花眼看似慵懒,却又幽深不见底,像是一口深潭,藏了无数秘密。“这是血灵石,我凤家的传家之宝,现在送给你,希望你能做我的阁主夫人。”“还是不要。”我----杭州城纪家二小姐,纪得之。天生优雅淡然的仿佛超然物外。“宝珠,我想养个男人。”表情严肃,义正言辞。“得之,选我吧!”几个男人不约而同的推荐自己。为了躲避这些妖孽的逼婚,我只能选择女扮男装。但总有戳穿的时候,不是吗。。。。。。。最终谁得之呢?请看年度大戏《惹火王妃》(原名《得之我幸》)!喜欢的大大快快收藏推荐吧!来来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男生女生配在故事发展中,会陆续登场!(已经登场好几个了!)有大大说我拉票不积极,其实:我是财迷,所以请多多给我钻石!我是花痴,所以请多多给我鲜花!
  • 中古汉语判断句研究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