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企业中,将才和帅才都是必不可少的。
三访高僧之一
有一位商人想做很多事情,但既感到力不从心,又感到只做有限的几件事,获利不多。因此,怎样获得更多的利益不断困扰着商人,让他总是心情不畅。为了排解心头的苦闷,他找到一名得道高僧请教。
高僧闻知他的困惑后,拿出一个钵盂,让商人往里面装石头。
装完后,高僧问商人:还能再装吗?商人回答说不能装了。
高僧让他往钵盂里装碎石子,结果又装进很多。
高僧又问:这下还能装吗?商人回答说不能装了。
高僧笑了笑,又让他往钵盂里装沙子,结果,又装进了好多沙子。
装完后,高僧问商人:还能再装吗?商人回答说不能装了。
高僧让他再往钵盂里装水,自然又装进了很多水。商人顿悟!
利益寻求犹如往钵盂里装东西,潜力无穷。任何事情只要专注,就一定还有潜力。
三访高僧之二
第一次拜访僧人后,商人的事业蒸蒸日上。
过了几年,商人又找到僧人,说:我已经证实了我的价值,我想在我的后半生,写点什么。可是,我总是坐下来很久,思考很久,也不能下笔。请您指点。
僧人又拿出那个钵盂,先让商人往里面装石头。
装完后,僧人问商人:还能再装吗?
商人回答说能装。于是商人又往钵盂里装了很多碎石子。
装完后,僧人又问商人:还能再装吗?商人回答说还能。
商人又往钵盂里装沙子,又装进了很多沙子。
装完后,僧人问商人:还能再装吗?商人回答说能装。
商人又往钵盂里装水,自然又装进了很多水。
这时,僧人问商人:是否还能装?
商人皱皱眉头,思考许久,说:不能了。
这时,僧人拿起钵盂,将钵盂里的水、沙子、石头全都倒掉,又问商人:是否还能装?商人顿悟。
接受新的事物,必须首先将所有的以往旧观念放弃掉,才能真正地、完全地接受新事物。
三访高僧之三
商人经过两次的请教,受益非浅,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事业更是蒸蒸日上!为了能够更加稳健地发展自己的事业,他第三次去请教僧人。
僧人依旧拿出了那个钵盂,对商人说:“你仔细看这个钵盂,很小,却可以无穷尽地装载很多东西,是因为这个钵盂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吗”?
商人经过再三斟酌后回答:“不是,这只是个普通的钵盂,是因为使用钵盂的人思想在不停地转变,才使得它也更有价值!”
僧人听后,笑了笑,从身后又拿出了一个钵盂,对商人说:
“世间何止一钵,又何止一山一水,一个钵所能承载的毕竟有限,可是如果把两个或者三个,甚至更多的钵放在一起,那所装的何止山水,不是吗?”
商人听后,独自回到家中,反复思考,终于大彻大悟,事业步入巅峰。
对待手下或是对手,都要做到因材施用,知己知彼,集齐众人之智慧。
编栅栏的难题
古时候,有位充满智慧的马夫。由于他才识过人,远近闻名。国王知道后,请他到宫中,向他询问治国大略,发现他果然是深谋远虑,于是尊他为大臣。
有一天,国王在这位大臣的陪同下,来到马棚视察养马的情况。见到养马人,国王关心地询问:“马棚里大大小小的事很多,哪一件事最难做呢?”养马人一时难以回答。其实,在养马人心中是十分清楚的:一年365天,打草备料,饮马溜马,接驹钉掌,除粪清栏,哪一件都不是轻松的事!可是在君王面前,怎能一一数落出来呢?养马人一时无言以对。
大臣站在一长排拴马的栅栏旁,环视一周,代替养马人回答说:“从前我也当过马夫,我自己的体会是,编排用于拴马的栅栏最困难。为什么呢?因为在编栅栏时所用的木料往往有曲有直。你若想让所选的木料用起来顺手,使编排的栅栏整齐美观,结实耐用,开始的选料就显得极其重要。如果你在下第一根桩时用了弯曲的木料,随后你就得顺势将弯曲的木料用到底。像这样曲木之后再加曲木,笔直的木料就派不上用场了。反之,如果一开始就选用笔直的木料,随后必然是直木接直木,曲木也就用不上了。”
编栅栏为了顺手、整齐,自然地要按前面木务的形状,一根根编下去。用人与选材也是这样。在企业中,每个部门的文化与部门经理有非常大的关系,部门经理相当于第一根桩,有自己的用人策略和用人哲学。他在招聘人才和提拔下属时,选择的必定是自己所熟悉和认同的一类人。因此,如何提高各部门经理的素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谁的错
约翰和亨利到一家公司联系业务。这家公司的办公室在一幢豪华写字楼里,落地玻璃门窗,非常气派。可是,由于玻璃过于透明,许多来访客人因不留意,头撞在高大明亮的玻璃大门上。
不到一刻钟,竟然有两位客人在同一个地方头撞玻璃。
亨利忍不住笑了,对约翰说:“这些人也真是的。走起路来,这么大的玻璃居然看不见。眼睛到哪里去了?”
约翰并不赞同亨利的说法,他说:“真正愚蠢的不是撞玻璃门的客人,而是设计者。如果不同的人在同一个地方犯错误,那就证明这个地方确实存在缺陷。应该考虑怎么修正缺陷,而不是嘲笑那些犯错误的人。”
亨利于是向该家公司的经理提了意见,在这扇门上贴上一根横标志线,从此再没有来访客人撞到玻璃门了。
这个故事涉及到“修路原则”,即当一个人在同一个地方出现两次以上同样的差错,或者,两个以上不同的人在同一个地方出现同一差错,那一定不是人有问题,而是这条让他们出差错的
“路”有问题。此时,人作为问题的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不是管人——要求他不要重犯错误,而是修“路”。管理进步最快的方法之一就是:每次完善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每个人每一次都能因不断修“路”而进步一点点。“修路”理论告诉我们,管理者的核心职责是:修路,而不是管理人。
公孙抬驴
从前,有个老公公带着孙子,牵着一头驴子,准备进入市场去卖掉。
走了一段路,那位老公公听到有个路人说:“这爷俩,放着驴子不骑,真是傻瓜!”二人听后觉得有道理。爷孙两人便一起骑上驴背,继续行程。
走了不久,又遇到一名路人,那路人指着他们说:“这爷俩真是没人性,两个人骑驴,都快把驴给压死了。”
听路人这么一说,那老公公觉得有道理,赶忙下来,让孙子一人骑在驴背上,自己牵着驴子步行。
过了不久,经过一间旅馆,旅馆外站着一个老太太。那老太太说道:“这是什么世道啊,这个小孩这样不懂事,自己享受,让老人家走路。”
老人听了,觉得老太太说得很有道理,便吩咐孙子下来,他自己骑上驴背。
走着走着,来到一条热闹的街坊。那里有三五个妇女对着他们指指点点:“唉,这个老人怎么这么没有爱心,自己享受,让小孩受苦。真是不知羞耻。”
听后,那老人脸红了。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到底怎样才是对的呢?”
最后,那爷孙二人向人们借了一条大绳和一根长棍,将驴四脚绑上,用长棍抬到市场上去了!
要使每一个人满意是不可能的事。对于公司法规的制定者来说,重要的是找到一个最公平的法规,而不是取悦每一个人。
拔菡助长
古时候,有个急性子的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于是他天天到田里去看稻苗的生长情况。
可是稻苗的生长岂是一朝一夕的事,是要严格遵守自然规律的。
每天,他到稻田时,发觉那些稻苗长得非常慢。
他等得不耐烦,心想:“怎么样才能使稻苗长得高,长很快呢?”
想了又想,他终了想到一个“最佳方法”,就是将稻苗拔高几分。
经过一番辛劳后,他满意地扛起锄头回家休息。心想:明天稻苗长得一定更高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他就迫不及待地去稻田看他的“成果”。
哪知,他跑到稻田时,却看到所有的稻苗都枯萎了。
每一株植物,都需要阳光、空气、水分及土壤才能逐渐成长。农夫也必须天天辛勤地浇灌、耕耘等,才能获得成果。想坐享其成,反而欲速则不达。
企业的成长也是这样,需要辛勤工作、苦心经营。
十六只羊
十六只羊听说山的那边水草鲜美,于是长途跋涉,翻越山岭寻找水草。到达目的地后,羊首领便开始点数,唯恐遗漏。
“一只,两只,三只……”
它数了几次,总是少了一只。
“奇怪?刚才明明是有十六只的,怎么现在却少了一只,难道有一只跌下山岭了?各位帮忙数一数好不好?”
山羊们听队长这么一说,便数了起来。但数来数去都是十五只。
它们都开始紧张起来。
此时,有名牧童骑牛走过,见到这情景,大笑起来。
山羊队长生气地说:“你笑什么?我们都在着急,你却帮也不帮,还在幸灾乐祸!”
那牧童说道:你们明明是十六只,但你们只用眼睛看人,不看自己,所以数来数去只有十五只啦!
在公司中,有很多人总是以两只眼睛来看别人的错误,这个不好,哪个不是,为什么不瞧瞧自己呢?
带兵与带将
韩信是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他作为统帅带领汉军打垮了项羽一楚霸王的强大的武装力量,为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立下了大功,因而被封为楚王。
汉高祖刘邦在几年后,听信有人上书说韩信居功自傲,要谋反。
刘邦对韩信早就有顾忌之心。为防止韩信造反,于是设置圈套,将韩信抓了起来。
不久,刘邦又赦免了韩信,但是撤掉了他的王位,只给一个淮阴侯的封号。
韩信知道刘邦妒才忌能,心中闷闷不乐,于是经常托病不去朝见皇帝。
刘邦反而经常找韩信谈话,议论各位将军才能的大小。
一次,刘邦问韩信:“像我这样的人,能带多少兵?”
韩信说:“您最多只能带十万人。”
刘邦又问“那么您呢?”
韩信答话:“我带兵多多益善。”
刘邦笑了,说:“你带兵多多益善,怎么又会被我抓住呢?”
韩信说:“陛下虽然不能带更多的兵,但您却善于统帅和指挥将领们,所以我就被您抓住了。”
韩信是一个很好的将才,能带领千军万马,气吞山河,必然会获得成功,取得胜利。而刘邦是帅才,能够统帅和指挥将领们。
在一个企业中,将才和帅才都是必不可少的。
新龟兔赛跑之一
第一次龟兔赛跑中,兔子由于过于自信,在途中偷懒睡大觉而输掉了比赛。比赛结束后,兔子很不服气,认为失败不是由于实力不济,而是由于过于轻敌造成的。为此它做了些缺失预防工作(根本原因解析)。它很清楚,失败是因它太有信心,大意,以及散漫。如果它不自认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乌龟是不可能打败它的。因此,它单挑乌龟再来另一场比赛,而乌龟也同意。
这次,兔子全力以赴,从头到尾,一口气跑完,领先乌龟好几公里。
动作快且前后一致的人将可胜过缓慢且持续的人。企业也是这样。对市场反应灵敏且政策具有连续性、不急功近利的企业将胜过反应迟钝,只考虑短期目标的企业。
新龟兔赛跑之二
乌龟在比赛失败后,深切体会到自己的劣势,于是天天锻炼,提高自己的速度。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乌龟为了检验自己的锻炼成果,提出再次和兔子进行比赛,兔子欣然答应了。
赛跑开始后,乌龟按规定线路拼命地往前爬,尽管他用尽了全力,还是被兔子远远落在后面,心想:这次我输定了,不过比赛不是目的,重要的是我比以前爬得确实快了。只要我尽力而为,赢不赢都达到了锻炼自己的目的。
可当它挪到了终点,却不见兔子,正在纳闷的时候,只见兔子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乌龟问它原因:“兔老兄,难道又睡觉了?”
兔子哀叹道:“睡觉倒没有,却跑错了路。”
原来兔子求胜心切,一上路就埋头狂奔,恨不得三步两蹿就到终点。估计快到终点了,它抬头一看,发觉竟跑在另一条路上,不得不返回叉道口重新奔跑起来,因而还是落在了乌龟之后。
在市场竞争中,战略指导是很重要的一环。即使一个企业实力再强、条件再好,也要依赖于明智的战略指导。如果战略方向错了,只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可以说,战略决定胜负。企业经营者应该增强战略意识,强化战略思维,花大力气搞好企业战略研究与战略设计,并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企业的战略重点。
新龟兔赛跑之三
比赛失利后,兔子很沮丧,又是由于自己的错误导致了失败。它总结了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决心再不犯同样的错误。
一天,兔子和乌龟又相遇了。兔子提出再赛一场。
乌龟很清楚,照目前的比赛方法,它不可能击败兔子,因为兔子绝不可能犯同样的错误了。
乌龟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它对兔子说:“我可以接受你的挑战,但有个条件,由我来选路线。”
兔子心想,管它什么路线,我跑的这么快,一定能赢。于是欣然同意了。
比赛开始了,兔子飞驰而出,极速奔跑。远远地把乌龟落到后面。
正当兔子洋洋得意的时候,突然遇到一条宽阔的河流。而比赛的终点就在几公里外的河对面。
兔子呆坐在那里,一时不知怎么办。这时候,乌龟却一路跚跚而来,投入河里,游到对岸,继续爬行,完成比赛。
对于企业的员工来说。要辨识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然后改变游戏场所以适应(发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也是如此,分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利用市场规则或创
造有利的市场规则来发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