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4000000002

第2章 观察中国文化(2)

任何社会都同时使用这两种禁限机制,偏重不同,却可造成极大的差别。上面我们已提到过现代社会共同趋向是渐渐偏重体制法律式,以给社会成员较大的个人生活方式选择余地。

任何文化,不可能绝对均质,不可能对社会每个成员使用同样的规范,施加同样的道德要求。

大部分社会有一个控制文化诠释规范的“意义上层”(meaningélite),有控制政治力量的“权力上层”(powerélite),许多社会有控制经济活动的“经济上层”(moneyélite),这三者可以互相渗透互相叠合一部分。例如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士大夫阶层,既是意义上层,又是权力上层;在政教合一国家中,教会作为意义上层与权力上层重合;在经济国有化社会中,权力上层亦即经济上层。可是在大部分现代社会中,三者职司不同,成员叠合相兼不多。

而不管何种情况,社会大部分成员,在文化上接受现成的诠释规范,在政治上被控制,在经济上处于从属地位。

不同社会集团、阶层,对文化规范的尊崇态度异中有同,其共有的部分是一个文化的基础。一般说来,意义上层与一个文化的规范价值之认同几乎是绝对的,这个集团必须控制规范的解释,并作出对规范的适应性调整。对权力上层与经济上层,尊崇规范的压力也比对社会其他部分大。虽然相对于意义上层来说,比较松一些。只有这些上层的违禁,才构成“丑闻”。丑闻具有新闻价值,就证明是例外。

中国历史上几个著名的道德家皇帝,其严厉诏令主要针对意义与权力上层,即士大夫官吏。朱元璋洪武二十二年著名的“学唱的割了舌头,下棋打双陆的断手,蹴圆者卸脚”酷令,是针对“在京军官军人”,不是针对小民的。玄烨登基不久,康熙二年即发禁令“嗣后如有私刻琐语淫词,有乖风化者,内而科道,外而督抚,访实何书系何人编造,指名题参,交与该部议罪”,既是“题参”、“部议”处理,当非小民。

并不是说中国传统社会中对社会下层并没有施加禁限,只是禁限方法不同,宽严程度不同。区分君子与小人,是儒家伦理哲学的最基本环节之一。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就说明了道德的社会分层的施行机制。

关于这点,二程很有理解。

问:“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圣人不使知之耶?是民自不可知也?曰:圣人非不欲民知之也,盖圣人设教,非不欲家喻户晓,比屋皆可封也,盖圣人但能使天下由之耳,安能使人人尽知之?是圣人不能。

把孔子说成是“愚民政策”的始作俑者,恐怕把文化问题看得太简单了。

汉儒写定的五本仪礼书,是社会上层的行为规定。试问《礼记》这段规定如何施行于小民之家?

“男女不杂坐,不同椸枷,不同巾栉,不亲授。”

“嫂叔不通问,诸母不漱裳,外言不入于梱,内言不出于梱。”

社会上层,尤其是意义上层,权力上层,众目睽睽,众言纷纷,这些阶层想维持其控制权力,必须对自己的行为加以道德辩护,而这规范必须是整个社会普遍接受的规范。

至于社会下层,尤其是政权和主流文化难以触及的下层,不得不找行为根据时,也必须求诸这套仪礼规范,能变通时就变通。这些变通对于整个文化秩序并不起根本性的威胁,因为下层并不试图设立独立的规范。欲有所依时,必求于礼,上层社会必须有所依据的场合多一些。沈从文《萧萧》写下层童养媳通奸,若惩办则有所据,不惩办则无所据,无所据谓之变通。变通是社会下层享受的特权。“这事既经说明白,照乡下规矩倒又像不怎么要紧,只等待处分,大家反而释然了。”

上紧下松、下层变通,实际上并不是对下层人民“宽大”,而是一种文化规范得以维持有效的必要方式。文化规范只有靠示范,才能维持其有效性;只有靠适当变通,才能延展铺盖到整个社会,为“全社会”认同。

十一

上紧下松,在性与色情问题上,与其他道德问题上一样,也是由于上层的活动更具有公开性,使原可属于个人问题的事变成公众“性”。“万恶之首,实唯邪淫,况居高位,式化匪轻。”

下层在禁限上较为松弛,变通较多,可以形成一种“亚文化”色彩。亚文化是在主流文化之外局部超越禁限的意义活动集合。这种活动即使发展成很大规模,也不至于影响主流文化,因为它并没有规范依据。相反,允许下层适度违规犯禁反而是规范体系得以维持的安全阀。

袁中道《游居柿录》卷九记录他读到《金瓶梅》,是文学史上有名的第一次主流文人记及此书,下面还有一段:

追忆思白言及此书曰:“决当焚之。”以今思之,不必焚,不必崇,听之而已。焚之亦自有存之者,非人之力所能清除。

这是明末一部分士大夫对亚文化文本所达到的高度理解。对亚文化表现不禁不崇,即允许存在,却不允许成为规范,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般方式。

关于文化的分层控制机制,很多学者都搞不清楚。范文澜的力作《中国通史简编》,从历代正史稗史上拣出无数例子,证明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之荒淫无耻”。殊不知这种记载本身,就证明规范在上层一般说来尚在遵行。

江晓原先生近年出版观点大胆的著作《性在古代中国—— 一种文化现象的探索》,此书辟有专章,题为“上层社会一贯置礼教于不顾”。材料自然很丰富,史籍中此类记载数量极大,只需重抄旧书而已。奇怪的是,江晓原似乎明白这标题之无稽。他在某一处说:“防淫的需求一开始就只是针对贵族提出的,因为只有贵族们的淫乱才有可能危及封建社会秩序。”“男女大防之礼教对下层群众没有多少束缚作用。”(第141页)

江晓原的两个声明互相矛盾,而且都绝对化了。中国上层社会并非“一贯”置礼教于不顾,礼教对下层社会也并非“没有多少束缚作用”。不然传统中国社会将不成其一个文明社会。但是,一旦这个禁限紧宽颠倒过来,这个社会就有点问题了。中国当官多情妇,百姓反而谨守道德,这个社会在伦理上就不正常。

十二

于是我们碰到了本文将讨论的关键问题:为什么我们总把传统中国称为“礼教社会”。

一般的看法是:宋以后理学兴起,礼教窒息了中国社会。

理学没有新创一套礼教,理学只是给儒家礼教一套新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辩护,它实际上是一种原教旨主义,使儒家控制力量下移,尊崇礼教的范围渐渐扩大。

在作详细讨论之前,我们可以指出两个相关现象。一是理学重新确立孟子学派的优势。孟子学派与荀子学派的对比,很有点类似新教与天主教的对比。天主教仪式要求严格,牧师不准结婚,对离婚、堕胎等不予变通。这样一来,天主教民族(南欧、南美等)反而性关系最松宽。新教讲变通,重心诚,减仪式,牧师可结婚,近来英国让女性成为牧师。但新教民族(西欧北欧、美国东部)却是西方性关系较严谨的国家。原因上面已经说过:体制禁限,似严实松;道德禁限,似松实严。

孟子多次谈到男女之大防,但注重的是道德禁限。著名的《梁惠王篇》,对梁惠王的劝诫,是“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与淳于髡的辩论,孟子强调“权”(权变)与“礼”的关系。孟子强调的是修身养性,而不是外加的束缚。

与之相反,荀子对礼教的要求是外加的、规范的,“风俗之美,男女自不娶于涂”(《正论》),“君子耳不听淫声,目不视女色,口不出恶言”(《乐论》)。

在南宋之前,荀子的地位一直高于孟子,一直到朱熹定四书,才把《孟子》提到经典地位,孟子才成为“亚圣”,荀子的影响才渐渐式微。而这过程——从体制禁限转向道德禁限——与中国社会礼教控制之严格化正好相合。

十三

如何解释这个悖论?荀子之严,是针对社会上层的(“君子”),借控制上层来规范整个社会。孟子之宽,实际上是把下层的变通纳入规范范围。荀子基于人性恶,偏向体制式禁限;孟子基于人性善,偏向舆论式(包括人本身的良知)禁限。这就是为什么孟子学说正好适应了宋明后全社会礼教化的需要。

第二个可注意的问题,是理学兴起,正与中国俗文学兴起的过程重合。以变通为特权的亚文化,一直是没有书面文本的,做固然要有依据,“写”更得有依据,必须更履从规范,才能为俗文学争得立足点。这样,亚文化意义活动进入书面,反而减少了亚文化变通的自由度。俗文学的兴起,加速了礼教规范下延的速度。早期俗文学(平话、讲史、杂剧、南曲等)中对礼教之严格尊崇处处可见。

俗文学,实际上是使中国成为一个礼教国家的强大动力。用“小人”的口语,来陈述儒家礼仪教义。现在草根村社民不仅可以“使由之”,而且可以“使知之”。

宋时理学大兴,俗文学未成势头,没有看到这情况,所以二程坚持“圣人不能”,无法作全民教育;周敦颐“文以载道”之论并不包括俗文学。要等到朱元璋用政治力量,高则诚用《琵琶记》的词曲,理学家们才看到他们点起的儒学原教旨主义,正朝社会下层烧一片燎原。

十四

说宋代礼教下移尚是不自觉的,而且被元朝一百年的异族统治基本打断,从社会下层造反起家的明朝廷,就以明确而直接的政权干预来推行礼教下移。明初颁定政策:孝子、贤孙、节妇、烈女等褒奖,只给布衣百姓家,不给有功名的士子官吏及其家属,士大夫奉行礼教是教礼本意,布衣百姓才需教化。

这种政策不久就造成中国历史上空前数量的烈女。民间苦行节烈以求褒奖的热情过于强烈,使官方不得不改动政策,把审批过程复杂化,尽量使求褒奖糜时糜资。福建莆田县志载某布衣捐尽家财,奋斗三年,终于为长期守寡之母争得节烈褒奖,得礼部准许在莆田镇闹市为母树立牌坊。“莆田百姓争相效尤,地方风气得以一变”。又泉州志载,某布衣奋斗三十一年为其母争褒奖,以致双目失明。求褒奖的男人用尽心力财力,以此为毕生奋斗目标,被褒奖的女人玩出各种花样地守节竞争,甚至为未过门的丈夫自杀殉节。1460年(天顺四年)的《大明一统志》“节烈”栏大部分还只是终身守寡者与抗强奸被杀者,明中叶之后各地方志的节烈栏就开始惨不忍睹。待到下层妇女如此热狂地追求礼教的精神满足,这个社会的性禁限控制方式就起了质的变化。如果说“礼教吃人”,吃上层是应该的,维护礼教是上层的责任,这本是文化游戏规则的一部分;吃到下层,就搞错了对象,因为下层并无意义权力,并无破坏礼教规则的可能,原本应享受变通。一旦礼教主要用来拘束社会下层,这个社会就病态了。

允许亚文化变通到何种地步,是需要斟酌的事,但亚文化变通是任何意识形态维持长期有效的条件。下层宽松能督励上层洁身自好。一旦“六亿神州尽舜尧”,原本该做尧舜的人就不想再做君子,因为太俗了。

十五

礼教下延必然使礼教虚伪化,过去是上层,尤其本是士大夫特权的风教,变得俗不可耐。礼教“全面覆盖”使意识形态遭受过大张力反使应负维持礼教责任的意义上层产生反礼教精神,意义上层与权力上层开始分化。从李贽到袁枚,从冯梦龙到李渔,从《金瓶梅》作者到《肉蒲团》作者。整个17世纪,士大夫阶层成批出现礼教叛逆。原先属于亚文化变动范围的色情,在上层文化中得到令人瞩目的表现。

应当说,这不是一件坏事。当意义上层开始重新思考礼教的意义,当士大夫阶层中出现了反文化潮流,试图重新估价对包括性和色情的诠释标准时,这个文化就开始出现了转型的希望。这时,色情表现的意义超越了本身,成为质疑社会规范的手段。乡村烈女节妇骤增,与书坊淫书春画骤增这两个相反的趋势,是晚明中国文化急剧变化的两个互为因果的征兆。

可惜,这个过程被过于迅速发展的政权法统变化所打断。晚明农民军过于急促地摧毁了正在解体过程中的政权结构,却无法重建社会秩序。清人入关填补了权力空白,立即着手重建中国传统意识形态,非但没有改造之,反而由于为了给外族统治权力提供合法性而变本加厉地推行礼教。这个努力到康熙朝已完全奏效,意义上层与权力上层重新复合,一度“泛滥”的色情文学不仅创作完全消失,其流通也渐渐被控制。

而且,清人承继了明代礼教下延的成果,并继续加强这趋势,终于在17世纪中叶成功地把中国社会变成了一个道德规范控制上下相当均质的“礼教社会”。

如果在明代尚有意义上层之反叛,整个社会对礼教下延运动缺乏共识,那么在清代,意义上层的反叛完全消失。这种万马齐喑的道德一统,仅一百多年,到19世纪,就使中国传统文化筋疲力尽,生硬僵化,不得不靠外来力量“唤醒”。

同类推荐
  • 青春·情感卷(读者精品)

    青春·情感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康桥再会:徐志摩浪漫诗歌精选

    康桥再会:徐志摩浪漫诗歌精选

    徐志摩与林徽茵的一段传奇姻缘,作别西天的云彩。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那河畔的金柳,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也为人所深思。而志摩有关爱情的诗早已超越了文字的局限,你一种有灵性的尤物,轻轻的我走了,历经生活的洗礼,蜕变为一首永恒的歌谣,世代相传。他的歌谣有一点迷幻,我轻轻的招手,有一点彻悟,有一点执著,还有一点不可知的气息。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他的歌谣让干燥的空气变得温润,正如我轻轻的来,让我们无望的生活变得生动,也让我们沉睡的心灵从此苏醒
  • 一年之痒

    一年之痒

    我曾经说过,小的时候,理想之一,就是卖文为生。实现了之后,发现自己的生活在别人看来,特别单调。每日里就是看书,写字,看书像是从书页上把字一行行拆下来,而所谓写文章,按王朔的说法,就是码字,像小时候在农场砌墙一样,一块一块往上码。所以说,我的生活等于是一边拆字,一边码字。拆别人的,码自己的,码好了给别人去拆。 习惯了这样生活的人,除了读的写的,都非自家喜欢的东西,一般来说,是不会感到枯燥的。因为拆字的时候,是生活在别人营造的世界里;码字的时候,则是生活在自己手工的世界里,总有新鲜可觅。足不出户,一样好玩儿。
  • 爱默生最美的随笔:不念千古,只爱当下

    爱默生最美的随笔:不念千古,只爱当下

    《爱默生美的随笔:不念千古,只爱当下》是哈佛大学受欢迎的哲理书,是爱默生随笔精选集,内含主题随笔、浪漫诗歌和私家书信。阅读本书,可以给你的心灵一次震撼。
  • 渡江

    渡江

    渡江战役,亦称京沪杭战役,自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作战起,至6月2日解放上海崇明岛止,历时42天,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继晋灭吴、隋灭陈、宋灭南唐之战后,第四次大规模的渡江作战。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追击的第一个战役,也是向全国进军作战的开始也是史上的奇迹。
热门推荐
  • 恶女重生

    恶女重生

    人生最奇妙的就是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天之骄女的高干二代,苏诺,骄纵,叛逆,没有什么她不敢做的,一次次失望累积下来让所有疼爱她的人寒了心。以至于锒铛入狱的时候,竟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她,甚至她的亲人。在她深刻体会到什么叫人情冷暖,什么叫人不为己,在她心灰意冷的时候,她最厌恶的人帮了她。却不想没有等到法律的制裁,她买醉丢了性命,死之前,她才发现,她欠那个人太多了,如果有来世,他要什么她都赔给他。【重生后】“方之航,你喜欢什么?”苏诺眼睛眨巴眨巴套话。“诺诺。”某只冷面资深腹黑如是说。“方之航,你最想要什么?”苏诺眼睛再眨巴眨巴继续问。“诺诺。”某只答案依旧。“方之航,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永远不变,只要诺诺。”“那好吧,方之航,从今以后,本小姐就交给你了。”某女一秒钟变女王,只剩得意。方之航看着眼前的人只有宠溺,他要的从来只有苏诺而已。宠文,准CP,1V1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绝色帝妃武神

    绝色帝妃武神

    她曾为暗帝,执掌风云,威震天下为万民心底最为崇拜的形象。奈何一日睁眼却变成了边城小家族的庶出小姐。曾经的她,是活在黑夜中的王。现在的她,是人人唾弃的废柴小姐。曾经的腹黑暗帝与现在的废柴小姐灵魂融合,将会掀起如何惊天狂潮?当庶出小姐退去废柴的资质,步步惊华,华丽的蜕变重生,再一次回到巅峰,倾城一笑,天下皆惊!一幕幕惊心动魄,谱写一段惊世传奇!
  • 邪恶小米虫:九岁庶女

    邪恶小米虫:九岁庶女

    特此声明:女主腹黑,逐渐往全能方向发展,坚决不虐女主,女主无敌。****身为庶女,处处不受待见,连丫头婆子都敢给她脸色看!身为庶女,爹忽略娘不在,大娘欺负姐姐踹!身为庶女,被放狗咬被推入河,生死垂危还不给药!身为庶女——凭什么啊!才九岁,容易么!睁开眼,商墨真替身体的主人打抱不平。既然穿来了,不好意思,祸害遗千年,是时候风水轮流转。她向来活得很邪恶,拽得很低调。老戏码是吧,她配合着演啊!陷害是吧,她熟啊!设圈套是吧,她擅长啊!下毒是吧,握手握手,有研究啊!商府上下吓得瞠目结舌,懦弱温顺的七小姐何时变得如此深藏不露了?***********yy文分割线************【一句话语录】商墨:“我的理想是做一只米虫,如果有时候太拽太邪恶太锋芒毕露了,那只说明一个问题,你丫的把姑娘我惹毛了!”孟陵狂:“这个世界很大,总有一个你看不到的地方,我就在那看着你。”明祁寒:“竟敢偷到帝王殿来了,小淫贼,莫非你已想通,只有朕才养得起你这只大米虫?”【简单地说】:这就是一个厚颜无耻的奶娃娃踩倒别人和扑倒别人的故事。风流潇洒恶毒耍乍,要从娃娃抓起。----------新文推荐----------《藩王的宠妃》
  • 霸爱王爷妖媚妃

    霸爱王爷妖媚妃

    她叫许玥玥,一个现代恐龙级别的女生,男友的抛弃让她深受打击,为了美丽,她喝下了那杯貌似可乐的液体,醒来的时候,她已经回到了六百年前,马上就要嫁作他人妇。他是京城最风流的王爷,他妻妾成群。----------------------------------------------------------------------第一卷王妃(简介)她穿越到六百年前,她成了丞相府的二小姐独孤灵兮,她要嫁的人是京城有名的多情郎,用情不专的四王爷谷若风。成亲的当天晚上,她想逃跑,不料被他逮个正着,他有着俊美不凡的面孔,他却那般的霸道,强行索走她的初吻。他有兄弟五个,各有特点,而三王爷谷若雨却有个怪癖。他恨她,她不知原因,他几次把她送给三王爷。幸好英雄救美的事情发生在她的身上,她才免于凌辱,终于保全了她。她生气,她恨他的粗暴,她讨厌他的种种行为,想要报复他,她从冷月阁带出冷妃秦小影,本想戏弄一番谷若风,不料被他揭穿。她见了名义上的姐姐,才弄清了所有的事实,他恨她,折磨她,是为了另外一个女人。她想要回二十一世纪,就必须找到“玉琼血石”。在得知“玉琼血石”在风雷居的时候,她夜探风雷居,不料他怀里却抱着一个神秘女子。她惊慌而逃,却中了他的暗器。他舍身帮她吸去毒液,他自己却中毒,她却全然不知。两人在猜疑与误会中过日子。他的母亲丽妃发现两人没有圆房,想方设法让两人走到一起。那一夜,落红映入眼帘,他的心好痛、好痛。爱情没有走到尽头,一个神秘女子又出现,这段穿越时空的爱恋何去何从——--------------------------------------------------第二卷王爷(简介)丽妃的命令难违,为了玉琼血石,为了能回二十一世纪,她想办法要勾住他的心。他渐渐发现自己爱上了她,因为心里的矛盾重重,他选择的另一种方式来逃避,他想送她走,送她到昔日的情人身边。五王爷出面阻拦,他不听劝告。她在他的面前消失,他心痛不已,听到她失踪的消息,他更是痛苦万分。她的回归,只是一场骗局,让他更是气愤,他继续沉溺青楼,她继续阻止,不料血溅青楼,那一刻,他为了她,不顾一切。沈妃嫉妒她,将她骗入胭脂居,一场恶梦等待着她——妻妾的争斗,夫妻交手,谁对谁错?她的坚强,她的宽容,让她们深受感动。
  • 步步惊情

    步步惊情

    四个女人的纠葛,为了爱可以奋不顾身,为了爱可以成恨成仇。爱情的指针不停旋转,她们又会为谁停留?
  • 没有名字的身体

    没有名字的身体

    这是一个用感性的语言和更为感性的灵魂叙述的故事。在密集而带有压抑感的文字中,现在可以老了,你会读懂女人的身体,她深爱的那个人因心脏病死去。自己也再没有忧虑,十三岁的少女,没有伤心,在无地自容的羞愧中,她看见年轻的化学老师穿过油菜花开的校园小路向她走来。她对自己说,读懂女人眼中和梦中的爱情。因为再也没有人在乎她的年龄和容貌。,突遇生命中最为尴尬的一刻。漫长的时光从这里开始…… 三十年后,没有害怕和惊悸
  • 冰山公主的恶魔王子

    冰山公主的恶魔王子

    校园的生活永远是那么的快乐,无忧无虑,但同样的事情在这个年龄阶段是时有发生,暗恋,朦胧的情感时常在这群未经世事的还在中间发生着,纯真的情感,是似懂非懂。多少人怀念的年代,多少人都想永远停留的年代是一去不复返的,面对升学的别离,又是满心的伤感。
  • 捡来的狐妖小兽

    捡来的狐妖小兽

    人妖殊途,OH,NO!某女为人,某男为妖,却被月老不小心牵错线……不小心掉到地球上妖力尽失的狐妖,被某糊涂女当作狗狗捡回去圈养……圈养过程爆笑温馨!宠而不腻……可能会有人兽戏份,亲们知道的,因为某只小妖不肯一直变成人形……囧!【宠溺篇】“如果有那么一天……你绝对是栽在鸡肉上面的!”凤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抓住了童千丸,“蛋蛋,我说过,你是斗不过我滴,哇哈哈哈!”“呜呜呜……”童千丸在凤瑶的手中用力挣扎起来,却硬是挣不脱,喉咙里发出悲哀的低鸣,他怎么就相信了这个女人呢,他怎么就相信她了呢,他怎么就这么嘴馋呢!凤瑶牢牢地抱着他,捧到眼前一顿乱亲,嗯嘛嗯嘛嗯嘛!【超萌篇】童千丸(可爱):人家真的很想吃饭饭啊。凤瑶:……童千丸,你别学小孩说话行不,几百岁了,再嗲也不可爱啊!童千丸(对手指):可是……可是,不是你叫我学人怎么说话的嘛!凤瑶(翻白眼):我叫你学大人,学大人懂不懂!对手指,吃饭饭,你以为你还小啊!童千丸(委曲):你好凶……凤瑶(泄气):我……只是有点抓狂而已。【吃醋篇】童千丸拦住凤瑶:“不可以买这个。”“为什么?”“因为你的眼里只有我,你打扮也只能打扮我。”凤瑶眼睛直抽:“这只是装饰圣诞树的彩条而已。”“难道你不是想要抱着它睡觉吗?你欲求不满的时候都是抱着我的!你抱着它,这怎么可以!又冷又硬,一点也不舒服!”特别推荐此文的情侣文,小怪亲的《捡来的极品总裁》笔笔是被小怪亲拖出去XXOO了几番,才硬着头皮写了这篇情侣文,此文为都市小说带点玄幻,希望亲们喜欢!多多收藏哦!推荐好友文:厚脸皮笔笔的《夫君欺上身》漫觞的《市长小妻未成年》亦弈变的《重生之极品间谍》浅草喵的《妖孽不够了》
  • 一花一世界:我的教育情缘

    一花一世界:我的教育情缘

    本书记录着作者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反思以及和学生高山流水般的情谊。在她的心中,教育无小事,她把每一个孩子都看作是一个世界,细心的雕琢,耐心的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