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600000051

第51章

第三篇 烦恼禅第一章乐生第五节打开缠绕心灵的生死“结”

生死相对,同时相成,所以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命中不能缺少死亡这一环,虽然死亡是人生必然经历的过程,但人人都怕死。

圣严法师说,平常人惧怕死亡,是因为不知道人死之后要去向何处。然而,死也是我们要承担的人生义务之一,在因果循环中,生命过程中的苦与乐、逆与顺、成与败、得与失、寿与夭、健康平安与多灾多难,都应该面对并接受。

每当寂寥秋日的黄昏时分,若独自行走在一条铺满梧桐叶的路上,必然心生感慨。当一片片枯黄的叶子从枝头静静地飘落时,地面似乎就是深秋赋予它的归宿。

不知何处吹来的风,如同兰花手,悠然自适间,生命便已陨落。风与树叶之间,总有细数不尽的故事:春风吹绿了叶,夏风吹肥了叶,秋风把叶儿染黄,冬天的风把叶儿吹进尘埃。树叶的轮回,就像是人生的兜兜转转,循环往复间,没有永生,也没有消亡。每段生命的开始意味着过去的陨落,每段生命的结束又昭示着下一个未来。

生死从来不由人,甚至连佛祖也无法改变。

人们总是问佛陀:“佛死了到什么地方去呢?”

佛陀总是微笑着,保持沉默,什么话也不说。

但是,这个问题一次又一次地被提出来,看来人们对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关心的。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佛陀对他的弟子说:“拿一支小蜡烛来,我会让你们知道佛死了到什么地方去。”

弟子急忙拿来了蜡烛,佛陀说:“把蜡烛点亮,然后拿过来靠近我,让我看看蜡烛的光。”

弟子把蜡烛拿到佛陀面前,用手遮掩着,生怕风把蜡烛吹灭了。

但是,佛陀训斥他的弟子说:“为什么要遮掩呢?该灭的自然会灭,遮掩是没有用的。就像死,同样也是不可避免的。”

于是,佛陀吹灭了蜡烛,说:“有谁知道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它的火焰到什么地方去了?”

弟子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说不上来。

佛陀接着说:“佛死就如蜡烛熄灭,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佛死了就到什么地方去了。和火焰熄灭是一样的道理,佛陀死了,他就消失了。他是整体的一部分,他和整体共存亡。火焰是个性,个性存在于整体之中,火焰熄灭了,个性就消失了,但是整体依然存在。不要关心佛死后去了哪里,他去了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成佛。等到你们顿悟的时候,你们就不会再问这样的问题了。”

不论是人的死亡,还是佛的死亡,都如灯灭一般,但即使灯灭了,也并非什么都没有了。曾经的光依然在闪烁,蜡烛的意义在于其燃烧的过程。生生死死,且由他去,不要执著于如何永生,也不要总惦记着人究竟如何做才能在死后上达四方乐土,这都是虚无缥缈、无踪可觅的乌有,最好趁生命还在时,多做善事,认真修行。

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能够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却无法面对亲友去世的现实,因丧亲之痛肝肠寸断,久久不能释怀。对此,圣严法师说,要摆脱这种痛苦,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告诉自己:逝去的亲人已经到极乐世界了。

这并非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而是让自己为自己创造的脱离苦痛的契机。

圣严法师14岁出家,不久之后母亲就过世了。年幼的圣严因为没来得及在母亲身边尽孝深感遗憾。哭了三天之后,他终于明白:母亲去世已经是不能改变的事实。所以,他希望用母亲给予自己的身体为佛教徒、为众生服务,以将“奉献自己、利益众生”的功德回向给母亲。

到后来圣严法师的父亲去世时,他已经可以坦然地告诉自己:“我的父亲,已经到西方极乐世界了。”面对死亡,要有如落叶归根的自然;面对死亡,要有如空山圆月的明净。缠绕心灵的那条生死线,不论缠住的是自己的生死,还是至亲的生死,都只有自己才解得开。

人的一生很短暂,百年也只是一瞬,在茫茫历史长河中不过是沧海一粟。当人的生命消逝时,我们常常觉得它比叶子的凋零更加悲凉,花谢了会再开,潮退了会再来,可是人的生命逝去之后,将以怎样的方式重新回归呢?

在圣严法师眼中,生命的逝去不需要回归。因为真正怀有一颗佛心的人能够明白人的一生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别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人也该如此,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将生命的光与热发挥到极致,为更多的人带来幸福,也给自己的人生,创造出更大的意义。

深秋时分的风,吹在身上总是有些凉。但若慢慢地张开十指,任风从指间穿行,那一刻,你手中可以握住的,或者是一片落叶,或者是一粒尘埃,或者是一束阳光,不管是什么,你都曾经把握住了那一瞬间。

同类推荐
  •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本书从佛的众多角度来诠释佛的真意,将佛的精神、佛的智慧、佛的精髓融入生活、工作当中。仔细阅读本书,会使你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让你的心更加善良、慈悲,胸怀更宽广。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本书讲述从所罗门王起犹太民族700余年的历史,对应《圣经·旧约》的后27卷。该卷讲述了犹太国从辉煌到亡国,犹太人被驱逐出故里四处流亡到重返家园的历史。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日常用品,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热门推荐
  • 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一本丰富的百科字典,一座有创造力的知识乐园,一部健康成长的智慧圣经。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物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历史真的很有料

    历史真的很有料

    是智趣历史首席讲师雾满拦江集数十年历史写作的精华之作,沿袭作者一贯的通俗易懂,幽默、智趣的风格,在历史的边角料和碎片中,剥丝抽茧,阐释权力、人性、情爱、处世、歧见、风雅、轶闻……历史在细节处,人性在细节处,988条有料而又多味儿的历史,据说每一条都能稍微改变一下你的世界观。
  • 龙语兽修

    龙语兽修

    每个男人都是一头野兽,兽欲潜藏在你的内心。不可否认征服与占有的快感。功成名就、妻妾成群,古往今来,或明或暗,都让你我心里想的痒痒。这个故事中的欲望,来源于周围的人,石三努力的思索,却不能完全表达出来。适度意淫,总之不会让大家看的憋屈就是了。故事概要:毕业三个月的内连续失业三次的汪大林捡到了一颗玻璃球,随即、巨型牛肉馅饼接连二三的砸到了他的头上。本以为这辈子注定是小人物的他,却拥有巨龙语言的天赋。一个普通的五雷咒,也能发挥出惊天动力的威力。魔机一般的金属巨兽,强化的恐怖魔兽,神界的黄金巨龙——让整个修真界都看到,渺小的兽修,也能拥有强大的力量!本书群号:石三书友会:29829723(已满)《龙语兽修》书友会:36553212(已满)《龙语兽修》:24086023(未满)龙语兽修书友群:38538190(未满)欢迎大家加入进来!
  • 重生娱乐天后

    重生娱乐天后

    她获得了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却遭遇渣男丈夫,闺蜜小白花的双重背叛。重生归来,看她再次掀起追星狂潮,晋升娱乐天后。
  • 你可以更聪明

    你可以更聪明

    受益一生的思维方法全集,全方位开发大脑潜能,百分百提升思维能力。十几种经典思维方法,上百个全脑思维游戏。让我们和全世界最聪明的人一起思考,你可以更聪明。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重生之唐家病小姐

    重生之唐家病小姐

    尸横遍地,父兄惨死,万箭穿心,所谓的夫君掐着自己的脖子,逼死了新即位的国君。她是一颗棋子,微不足道的摆设。站在尸体间冷笑不止,心如死灰。她当真是红颜祸水,颠覆了天下,害了苍生。一朝重生,一心求死。唐家病小姐不寻常的求死之路。国色倾城,祸水红颜,玩转了天下,换了君王!
  • 以经典的名义

    以经典的名义

    从这个起点出发,再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去思考去言说的时候,会减少妄断、谬议、乖论与陈词。增加了写作者的贡献值。,因为名著是时间深处的精神土壤,它记述的是人类的典型形状、典型情感,是人性不断提升的基础和平台,是人性从兽性中脱颖而出的见证和坐标。所以,阅读的过程,为的是寻找来路,理性地找到继承和发扬的精神命脉,从而不蹈“覆辙”,不费虚功,节省精神追求的人生成本,更好地进行新的思想建构。换言之,名著是时间汰去泡沫之后的结晶,它摆脱了种种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催眠”作用,提供的是人性的本质和精神的纯粹,它足可以信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