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800000016

第16章 尼采和居住在拜洛特时期的瓦格纳(2)

回巴塞尔的日子是尴尬的。他所有的学生都离他而去了,其中具体的原因他也并不是不清楚。德国的语言学家们集体排斥他,宣布他在科学研究上的死亡。他们对他进行人身攻击,并禁止他上讲台。他写信对欧文·罗德说:“圣凡格里奇已经很好地尽了他的职责,让我们抛开那些成见去做事。但是我不愿意看到这个大学因为我的缘故而受到牵连,这使我的内心感到万分难过。在过去的半年里,二十名注册学生离开了我。我几乎无法使希腊文和拉丁文修辞课继续下去。我只有两个学生,一个学德语,另一个学法律。”

最后,他终于从朋友那里得到了一些安慰。罗德写了一篇书评捍卫尼采的作品,可是所有刊物都拒绝接受罗德的文章。罗德对这些拒绝感到不满,于是便修改了文章,将原文改成理查·瓦格纳的一封信,并以这种形式发表了。尼采对他的行为表示感激,并说道:“任何人都拒绝看到刊登我的名字。就好像我是个罪人一般。而现在,你的文章终于问世了,它是多么有力而又勇敢啊,是我们团结奋战的见证啊!我的朋友们都为此而感到高兴。他们用各种言辞对整篇文章及其细节进行夸奖,在他们看来,你那强有力的争辩简直和莱辛不相上下……文章中有着深沉的预示着危险的呼声,它们就像瀑布飞泻时发出的轰鸣声,这一点让我感到万分高兴。我们一定要保持勇敢的信念,亲爱的,亲爱的朋友。我一直对我们向前的道路深怀着信念。我深信,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忠诚于我们的抱负,提高我们的力量。我坚信,当我们成功的时候,我们将寻找到更远的目标,更加意气风发地面对未来。是的,我们会达到目的地,作为征服者,那时我们还将发现更远处的目标,我们最终会勇往直前。那些目送我们前进的观众寥寥无几,但这并不会影响我们前进的步伐,但是如果这些人具有批判的资格,那么仅仅是这几个观众就已经足够了。对我来说,时代所赋予我的一切荣誉,我都会奉献给瓦格纳,他是我独一无二的观众,只要他满意,我就可以得到比所有别的因素都更能激励我的崇高动力。他为人挑剔,对一切满意或不满意的事都直接地发表意见,他将是我评判事物的最好标准。”

12月初,尼采再次幸运地见到了他的老师,虽然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但他们却相处得很亲密。这短暂的时光让尼采回忆起在特里伯森的愉快时光。瓦格纳偶然路过斯特拉斯堡,并向尼采发出了邀请,尼采毫不迟疑地答应了。这次会见非常和谐,二人之间没有发生任何不快。毫无疑问,这对隔阂渐深的两个人来说是难能可贵的。瓦格纳在一封信中谈到这次相聚时表达了这样的愿望:这种美好的时光足以消除二人之间的所有误会,防止他们再度发生争执。

1872年最后的几个月里,尼采拼命地工作着,他对古希腊悲剧哲学的研究进展顺利,他详细地将成果记录了下来留待以后著书用。那些了解他性情的聪明人将平静还给了他,而尼采也恰到好处地利用了朋友们提供的这种方便,在这段时间里,他再次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很多问题进行了思考。“很多问题”这个说法似乎并不准确,因为他只是在探究一个问题。他给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要提供怎样的一个基础,才能达成传统、规则和信仰的和谐,而是否是服从了这一基础,人类就可望变得更加崇高?事实上,现代社会已经创造了某些安慰品来为自己服务。想要那些真正服务于人的社会出现,来替代当下的这种社会到底应该怎样做才行呢?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幸的社会,因为我们的文化被剥夺了。我们摆脱了权威,因此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不受任何形式的权威所统治。我们采取了一种异乎寻常的方式来整理我们的知识,这使得它逐渐趋于完善,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些其他的事情。我们成功地用语言描述了我们所处的生活现象,将宇宙万物转化成了一种抽象的语言,但是在这种书写和转化的过程中,我们失去了对生活世界真实性的感知。科学对野蛮的我们采取了“野蛮行为”。尼采分析了这一行为。

我们没有感知科学,而是把它一切的基点都变成了附属物。虽然它还侥幸存在着,但却也是苟延残喘。

语言研究缺失了对风格和修辞的训练。

我们忽视了对印度文化研究中哲学的研究。

而在古典文学研究中,面对其中的每一件事,我们都缺乏对其与实际努力关系的质疑精神。

我们无法沉浸下来感受自然科学。我们不会像歌德那样感受到那种和善宁静的氛围。

我们缺乏对历史学的热情。

总之,所有科学都无法被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所谓的研究者并不具备真正的修养。他们只是将科学看做自己谋生的手段罢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研究者必须重新燃起美感、道德感和强烈而又有节律的激情。一个哲学家究竟应该如何才能做好这个工作呢?唉!如果看看古代的经验,那么恐怕我们所有人都要自惭形秽了。因为,在古时候,哲学家必须要具有多重才能和身份,一半是逻辑学家,一半是艺术家;既是诗人,又是使徒。他在逻辑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梦想和戒律,但相较之哲学家枯燥的教导,人们更愿意听诗人和使徒们生动的言论,他们永远都不可能被哲学家的分析和推论所感动。想想从前那些灿如星斗的天才,那些古希腊的悲剧哲学家们,他们究竟做到了什么呢?他们为自己的民族献出了生命,最终又得到了什么?这么多学者中只有恩培多克勒一个人感动了群众,但是他除去哲学家的身份之外更大程度上则是魔术家,他创造了神话和诗歌,他雄辩、高尚。因此令他产生影响力的原因不是他的思想,而是他传奇般的人生。毕达哥拉斯应该是哲学家中做得最好的,他创建了一个学派,一帮朋友和弟子聚集在他的周围,尽管如此,他们对群众的影响力还是只像大海里的一道细浪一样微不足道。没有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对群众产生了影响力。尼采写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的失败?又有谁可以成功?在哲学之上建立一种大众文化是不可能的。

那么,等待这些奇特的灵魂的结局是什么呢?他们会丧失自己强大的力量吗?难道哲学家永远是处在困思之中,不能对群众产生任何的帮助?对于这个问题,尼采无法求解,因此心烦意乱,他所质询的正是他自己的生活中所要解决的问题。他最终明白自己永远都不会成为一个音乐家,而且也不能成为一个诗人,他早已放弃了成为这两种人的希望,他缺乏想象力,也没有能力给予一出戏剧以生命。在一个晚上,他对欧维贝克承认了这一点,他对此是如此的悲哀,以至于他的朋友都被他深深感动了。因此,尼采注定只能成为一个哲学家,而且还是一个非常无知的哲学家,他只能算是业余哲学家、一个不完美的抒情艺术家。他问自己:既然我唯一的武器只是一个哲学家的思想,那么我能做什么呢?他如此这般地回答了自己的问题:我只能去尽力做得更好。苏格拉底并没有创造出可以让谬论禁锢在对话者灵魂中的真理,他的目标只是要成为思想的推助者。其实这一点就是一个哲学家的任务。他不是一个称职的思想创造者,但却是一个卓有成就的批评家。他被迫分析一种未知的力量,这种力量在科学、宗教和艺术以及他周围起着作用。他对这种力量的价值和界限作出了明确的阐释。这将是我个人的任务。我要研究同时代人的魂质,并通过权威告诉他们:你们无法在科学和宗教中获得拯救,去找艺术(它是现代社会的动力)和艺术家(那就是理查·瓦格纳)吧。尼采这样写道:“未来的哲学家,必将拥有对审美文化的最高审判权,也必将有权对所有离题的枝节进行裁决。”

★尼采在阿尔卑斯山麓的觉醒

圣诞节到来之际,尼采回到瑙姆堡过圣诞节。瓦格纳捎信邀请他在回巴塞尔的途中前往拜洛特。当时的尼采工作繁忙,并且身体还有所不适,更重要的是,尼采本能地感觉到此时保持孤独的状态对他目前的沉思更为有利,因此他婉言谢绝了老师的邀请。不过,几个星期以来,他有很多机会可以和老师并肩站在一起。他写了一篇回击的文章(他所有作品中的唯一一篇),这篇文章主要是针对一个精神病医生,他正在着手证明瓦格纳是疯子。此外,尼采还匿名捐助了一笔钱给宣传机构。保持匿名符合他当时低调的生活方式,这也是唯一适合他的方式。他甚至想在巴塞尔建立一个追随瓦格纳的爱好者同盟。尼采所做的这一切都表明了他对老师绝对的忠诚,因此当他得知,老师对他的缺席感到极为不满时,他大吃了一惊。前一年,他也拒绝过老师的邀请,那一次老师只是温和地训斥了他。

“我们知道,你留在巴塞尔是为了布克哈特。”瓦格纳夫人在给尼采的信中这样写道。尼采回信对这件事作了解释,但是事情很明显,在解释这件事的时候,尼采依然感到心痛。

在写给知道尼采这件事的朋友的信中,尼采说道:“这件事已经平息了,可我还是不能彻底放下。瓦格纳知道我生病的事情,我现在沉浸于工作,需要一些自由。但自此之后,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我都会陷入更深的焦虑之中。我都不知道自己已经伤害过他多少次了,这些事每次都让我感到很震惊,而且更要命的是,我根本不知道我们之间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冲突。”

这桩麻烦事没有影响到尼采的思考。在他全集第十卷中的笔记当中,尼采透露了自己思想的最细微处。这些思想跌宕而又丰富。他这样写道:“我是精神的探险者,我在自己的思潮中漫游,只要思想召唤我,我会随时待命。”

而在1876年最初的几个星期里,尼采的思想漫游最为大胆。

他完成了论文:《论超道德观念中的真实和谬误》(很遗憾,我们非常有必要翻译这些夸张的词句,而且我们是逐字直译的。),这篇文章在众多文章中显得十分冷静并且出彩。尼采向来都喜欢在文中使用夸张的词语。可这一次他却没有用“虚假”这个词语,在这一篇文章中,他第一次尝试了“对价值的转换”。他没有选择“虚假”做“真实”的反义词,反而用了“谬误”一词。他十分看重诗人建造的幻想世界,在他看来,这个幻想世界远比真实世界重要。席勒曾经这样说:“要敢于欺骗自己,敢于梦想。”尼采采纳了这一建议。希腊人擅长在冒险中寻找快乐。他们创造了神话历史和英雄传说,并陶醉于其中,而这种陶醉在他们的心灵中生出了更大的冒险。他们说服智慧女神居住于自己的城内,并整日生活在梦幻之中。是不是他保持了更多的清醒,就会更强大、更富于激情、更勇敢?真实与实践相吻合固然是件好事,而将幻觉负责任地付诸事实就更加可取。为什么要把真理置于高高的神龛之上呢?尼采肯定,现代人的倾向是要打倒生命,肯定真实!为什么人们会产生这种盲信呢?因为它颠覆了人类更为明智的信条——打倒真实,肯定生命。

尼采在自己的思考中记下了这些教条主义的程式,但他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着。他继续写着。就这样,他沉浸于自己的研究当中,并且取得了进展。但我们要明白,这些思想虽然看起来明确,但实际上它们还只是一种停留在表面的指示,只是前进的基础。尼采即将提出的也许是完全相反的思想。尼采具有两种互相对抗的天性:一种是哲学家的天性,另外一种是艺术家的天性。他既服从于真理,却又准备着虚构。当不得不在这两种天性中作出抉择时,他总是迟疑不决。当追求真理的天性压过了艺术的天性时,他又把自己的程式重新捡起来,作出新的解释,指出难点和缺点。他从不避讳自己在这一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在他自己的笔记中寻出他研究的轨迹。让我们将这种显眼的混乱翻译一下:

如果一个哲学家具有悲剧意识,那么他将尽力来约束自己混乱的认识天性,他不会通过建立信仰这种形而上学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因为,他的悲剧情感让他看到形而上学的崩溃。而炫目的科学永远都不能令他满足。他为自己建立了新的生活,恢复了艺术的权利。

如果一个具有绝望知识的哲学家将自己沉浸于科学之中:不顾任何代价获取知识的科学。

即使形而上学仅仅只有一个表象,悲剧哲学家也可以从中看到存有的幻象。他知道,在幻想之下存有一种去创造的观念。当本能被逼到极限,他就会转过来反抗这种本能,把其自身转化成对这种认识才能的批判。认识应当为着最美好的生活服务,而人们应当欢迎幻象的存在,因为那里存在着悲剧及其精神。

如果一个哲学家具有绝望的知识,那会是什么呢?仅仅两行字,尼采就定义了他对他们的态度。仅仅是因为尼采为他们找到如此的美名,尼采就必须保持对他们的怀疑吗?尼采的态度是“存有一种去创造的观念”,那么这种观念到底是什么呢?在许多段落里,尼采似乎都乐于直面赤裸裸的可怕的真实,并对他们进行着思考,因为从印度传说的角度来看,外貌就意味着死亡。

他这样写道:

他们怎么胆敢谈论地球的命运呢?时空永无尽头:存者永恒。在一个人们看不到的形而上学的世界里,究竟能够挖掘出什么呢?

人类会站得更稳的前提是去掉这些秩序的支撑。这是艺术家的可怕任务。

我坚信达尔文进化论,及其带来的可怕结果。我们尊重某些被我们奉为永恒的品质:道德、艺术、宗教,等等……精神,这些都是大脑的产物,却把自身看作是超自然的,并要求人们去崇拜它,这是多么的可笑!

我认为人类无意识的结局是虚假的。人类并不是一个像蚂蚁家族一样的整体。也许有人会谈论一个蚁丘的无意识的结局,但这样的结局并不代表整个世界会有这样的结局。

我们的任务并非龟缩在形而上学当中,而是积极地致力于文化的产生。因此,我是与模糊的理想主义背道而驰的,因为我是严肃的。

那时,如果没有工作强度带来的痛苦,尼采就可以到达思考的终点了。他再次陷入了头痛、眼痛和胃痛的折磨之中。他的眼睛连最柔和的光线都无法适应,因此他只好被迫放弃了阅读。但是这些并没有影响到他的思想。古希膳的悲剧哲学重又占据了他的思想。他倾听着那些言说,这些言说在时间中流传,在岁月的打磨下逐渐减弱,但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力量。他听到了那永恒回荡的协奏曲——

泰勒斯:万物都起源于一种独一无二的元素。

阿那克西曼德:事物的消长是会让它们自己付出代价的。

赫拉克利特:事物的消长及其规律都是被规律所支配的。

巴门尼德:事物的消长及其规律只是一种幻觉。一才是唯一存在的永恒。

阿那克萨哥拉:一切质都是永恒并且不变的。

毕达哥拉斯的门徒:质即是量

同类推荐
  • 客家妇女:纪念朱德母亲钟太夫人逝世60周年文集

    客家妇女:纪念朱德母亲钟太夫人逝世60周年文集

    本书共收编“回忆我的母亲”、“朱母钟太夫人撰略”、“客家妇女勤劳勇敢美德溯源”等文章26篇,“弘扬客家精神振兴帅乡经济”等会议文献8篇。
  • 民国枭雄杜月笙

    民国枭雄杜月笙

    ,百姓俨然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在当时的大城市中,不得不让我们想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清末民初。上海滩从来没有平静过,使得全中国被外国殖民统治者侵犯和蹂躏。举国上下官商勾结、民不聊生,社会动荡,相较于黄浦江的风平浪静而言,繁华璀璨依旧的首属上海了,堪称商业军事重镇的上海滩成了冒险家的天堂。由于清廷当局的无能、软弱和妥协。潜伏着光怪陆离、千差百异的危险信号,本书主要描写杜月笙的生平事迹,提到杜月笙,满足了那些冒险家对于刺激和挑战的追寻和需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滩,更是具有浓烈的角逐厮杀气息
  • 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

    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

    本书讲述了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通过轻松调侃的语言,我们既看到了毛泽东幽默风趣的一面,又看到了毛泽东感情丰富而细腻的一面。在毛泽东的运筹帷幄之下,一对一对的有情人都修成正果,享受到了爱情的美妙,获得了圆满婚姻。这些故事,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伟人的非同寻常之处……
  • 中国古代圣人传

    中国古代圣人传

    中华文明史上曾产生过许多杰出的圣贤哲人,其作为、其思想、其成就一直对后世有着重大影响,不仅为华夏各民族所尊崇,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亦有重要地位。组编《中国古代圣人传》一书,旨在为进一步传播、交流、弘扬华夏文明做贡献。
  • 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

    精选了林肯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热门推荐
  • 冷情总裁:前妻难追

    冷情总裁:前妻难追

    三年婚姻,叶晨一直在仰望他的鼻息中度日,也知道自己从没走进过他的心里,但是,她不计较,一切只因她爱着他,如果不是那两个痛彻心扉的耳光,叶晨怎么也不会心死。呵,她从没想到她的生活里也会有小三这种生物的出现,她更没想到三年来对他冷若冰霜的丈夫,在搀扶着另外一个女人时,笑意盎然。“凌漠!”她看着他隽秀绝尘的脸,轻声笑了,笑得眼泪滚落,前俯后仰,“原来你也不是那么淡漠,原来,你也是有心的。”男人始终不语,搀在另外一个女人手上的胳膊却是蓦然用力,把她掐的生疼。女人吃痛惊呼,“漠,你怎么了?”“没什么。”男人忽然松开手,扔下身后人,大步朝前走去。凌漠是谁?没人知道他何而来,将去何处。外界只知道,三年前,他风光大娶本市副市长的女儿,从此,商路亨通;在功成名就的三年后,他毫不犹豫的和结发妻子离了婚。这个一个关于爱和恨,阴谋错综的故事,男主沉稳深情。
  • 凤临天下:独宠傲妃

    凤临天下:独宠傲妃

    我本是娇娇女儿身,怎奈冒名三皇子?没关系啦,反正父皇是明君,母妃最得宠,还有帅帅大皇兄,伦家好幸福!突然有一天,母妃失踪,父皇病故,奸妃篡位……这一切,我发誓,要替父皇讨回来!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七月情缘

    七月情缘

    "人与鬼的宿缘,不是前世的依恋,只是今生的依偎。既然前生没有与你牵手,就让此生不再错过。他许她的诺,今生不变,她诺他的誓言,只因为那一句:姑娘我爱你!宿命的安排,缘分的定数,重生后的命途,穿越后的宿命。即便上天无路,下地无门,只因为心中有彼此爱,心中爱彼此,路就在心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盛世庶妃

    盛世庶妃

    她本是侯府痴呆傻笨庶出二小姐,不想成为侯爷棋子,新婚之夜被嫡姐一杯毒酒了断性命,她发誓若有来生,必定报这深仇大恨。一朝重生,侯府傻女离去,侯府恶女归来,面对嫡母巧计陷害,狠心送她上黄泉奈我何?针对嫡姐貌美如花,毁她月下花容又如何对付庶妹陷害,直接乱棍打死丢入死人堆!既然不想让她过好日子,谁也别想有好日子过!华丽蜕变,直面悬崖绝境的人生本以为这辈子平静渡过不想总有那些不想她安生的人既然是注定的宿命,那就搅它一个翻天覆地又如何?蓦然回首,却发现总有一个人在灯火阑珊处!既然逃不过,何不携手一起笑傲天下!
  • 万界战皇神

    万界战皇神

    “五尊降临”——“万魔沉浮”。“邪恶克星”——“唯我五尊”。这几句话代表着五位“万界战皇神”拥有的超乎想像的力量,也代表着五位“万界战皇神”注定要与邪恶的魔皇展开一场场神圣大决战!这五位“万界战皇神”就是:拥有超越一切无限力量的“至尊超神皇--傲天帝斯”,拥有无限毁灭力量的“至尊毁灭皇--龙奇”,拥有无限创造力量的“至尊创造皇--幻天异”,拥有无限光明力量的“至尊光明皇--圣辉”。
  • 做人做事做官:老子的智慧

    做人做事做官:老子的智慧

    在中国历史上,老子是一个“谜”:他来无影、行无痕、去无踪,只给后人留下了一部只有5000多字篇幅的《道德经》(又名《老子》),从此飘然而去,不知所终。人可以老去、可以逝去、可以死去,但是思想不会这样,伟大的思想往往能够超越时代、穿越时空,只要人类不灭,它就亘古常新、巍然屹立。《老子》就是这样一部经典。
  • 从良公子傻金枝

    从良公子傻金枝

    小白领蒋涵离会见情敌时,被一道天雷劈成了糊状物,什么?劈错了?好吧,那就回到古代去享福!一纸浮名,不过是水月镜花。人生苦短,到不如纵情吟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让你没命回去哭!我蒋涵离阎王殿有靠山,金銮殿有太后,想压我?别说门,窗户也没有!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陌上花开

    陌上花开

    奈何桥上他忽然问她,“为何追我三世?”她却只是莞尔一笑,眼中透过男子看到那白雪皑皑的天山上,他帮她渡了天劫,这生生世世百年便是她欠他的,这是天命。他是仙,她是妖,他为另一个女人不再为仙,她为了他不再修道。在这场爱情的比赛中,一个被爱,一个等爱,一个守着自己的执念,一个为他守着执念,他们不分胜负……风雨千年后,他们终于携手,原来,他已经爱了她千年,只是不知……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