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800000015

第15章 尼采和居住在拜洛特时期的瓦格纳(1)

拜洛特有着传奇的历史,长期以来,这个小城在德国默默无闻,但在18世纪,它闪烁出的摇曳的智慧之光,使它最终蜚声于整个欧洲。众多文人墨客都居住于此,这里有一位聪明的总督夫人——弗雷德里克的妹妹以及伏尔泰等,这些名人的光芒使这个荒凉的地区焕发出了生机,总督夫人用“洛可可”式风格奇异的涡形花样对城堡进行了大量装饰。总督夫人去世后,拜洛特归于沉寂。一个世纪的时间过去了,被总督夫人装饰过的这个小城突然声名远播,成了新艺术、新宗教人士的朝圣地。这个现象看起来很传奇但却是人为的结果,正是一位诗人一手炮制了这个强烈的历史对照。而拜洛特的历史应当被囊括进瓦格纳的作品之中。

瓦格纳依然保留着自己建造剧院的梦想,他想把自己的剧院建立在一个安静幽僻的城市,而拜洛特正符合他的要求。在建造剧院这件事上,与其说瓦格纳要去迎合他的观众,不如说他要强迫观众接受他的选择。他在众多的城市中看上了这一个,而瓦格纳和总督夫人这两个德国人将在拜洛特形成鲜明的对照:从前的那位总督夫人崇拜法国风物,平庸而又低劣;而未来的这一位则为放任自己的人,他不受束缚、勇于创新。而瓦格纳剧院的创建工作也立即便开始了,这位戏剧大师决定在他的生日——1872年5月22日举行隆重的剧院奠基石落成典礼。

对此,尼采写信对罗德说道:“这实在是太好了,这样一来,我们又可以再见了。这个时候的重聚将比任何时候的都更加壮观、更有意义,不是吗?”

★尼采的木刻画

瓦格纳和尼采一同出席了这个典礼,他们两个一个来自巴塞尔,另一个来自汉堡。典礼上聚集了两千名群众,那天天气不好,但是连绵不绝的雨和乌云密布的天空为这场典礼增添了壮观之感。瓦格纳创作的是严肃的艺术,因此不需要明媚的天空来陪衬。但这没有阻止那些忠实的信徒前来,他们站在露天,听凭风吹雨打,观看奠基石的落成。在埋入土里的石块上,瓦格纳刻上了一首自己的诗,接着覆上了第一锹土。当晚,他邀请出席典礼的朋友们听了一场交响乐演奏,演奏中加入了合唱,而他自己也对其中管弦乐的某些片断作了润色。他亲自担任了指挥,德国青年们聚集在总督剧院,怀着虔诚的心倾听了这场音乐会。这部作品表达了19世纪的时代诉求。当最后的合唱《成千上万的人互相拥抱》开始时,一个观众兴奋地说道,歌中表达的意愿似乎真的快要实现了。

尼采这样说道:“我的朋友,这是多么美妙的时光啊!没有什么能够使我忘记这庄严而又神圣的时刻,我会将它牢牢记在心里。我们应当勇往直前,投入到为理想而战的生活。首先,无论我们愿不愿意,我们应当以严肃的态度和强大的力量去控制我们的一切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证明自己无愧于其中任何一个独一无二的事件。”

尼采热爱瓦格纳,因此他希望为瓦格纳而战,他写信对欧文·罗德说:“去战斗!去战斗!我需要战斗。”但是他已经意识到了事实的可悲,而这个结果已经被不止一次地证明过了,尼采知道,自己的天性并不适宜投身到这场以公众舆论为赌注的战斗中,在这场战斗中,最需要的态度便是保持沉默。一句话,这种沉默态度与他激进的理想主义相悖。而这种矛盾让他感到压抑,而这种压抑则早在特里伯森时尼采就已经感受到了。对于瓦格纳,尼采深感不安,现在的瓦格纳让他感到陌生,在他眼前的不是他曾经深爱的严肃而又纯粹的英雄,而是一个强悍的工人,身上带着野蛮、怀恨、妒忌的缺点。尼采曾计划和门德尔松的一个亲戚一块儿去意大利旅行,但是为了迁就这位老师,他被迫打消了这个念头,拒绝的原因仅仅是因为瓦格纳痛恨门德尔松这个家庭和这个姓氏。

尼采在日记中写道:“为什么瓦格纳活得如此多疑,这会让人对他产生不信任感。”

瓦格纳天生就是个多疑而且专断的人。他已经没有在特里伯森那种高贵自由的态度了,也不会像曾经一样与人从容不迫地交谈。他发出简短的指令,用命令的语气对人们说话。

尼采计划着去德国北部,在那里他要去讲、去写、去创建联盟,“把德国学究那鼠目寸光的眼睛无法看到的东西推到他们面前”。但瓦格纳拒绝了这个建议,他希望尼采发表一篇讲稿,而且一定要用《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这个题目。尼采察觉到瓦格纳的这种希望多少有些自私,因此他拒绝了。

“我们高傲的尼采先生仅仅只想做他愿意做的事情。”性格暴躁的瓦格纳总是这样叫道。

瓦格纳的愤怒让尼采感到悲哀和丢脸,他从未想过自己的老师是这样的人。他想:“又是生病,又是工作的重压,总是用这样的理由来解释!难道我就没有被尊重的权利?难道我就没有自由,事实上都得听从别人的指挥?为什么瓦格纳如此专制而又不讲理?”尼采在日记中写到:“瓦格纳没有力量使他周围的人自由并且伟大。瓦格纳不是个忠诚的人,相反,他多疑而又傲慢。”

正在这时,一本名为《未来的语言学,对弗里德里希·尼采的一个回答》的小册子问世,小册子的作者叫威拉莫维茨,他是尼采在普尔塔学校的同学。

格斯道夫告诉了尼采这个消息,而尼采在回信中说道:“亲爱的朋友,不用为我担心,对于这种事,我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我永远不会让自己陷于论争的旋涡之中。但这件事唯一的遗憾便是,作者是我的同学威拉莫维茨。你知道吗,去年秋天,他还友好地来巴塞尔拜访过我。可是为什么会是威拉莫维茨呢?”

★尼采速写

实际上,这本小册子的实质是针对瓦格纳的,它模仿了瓦格纳那句出名的套话“未来的音乐”,并对其进行了讽刺,面对挑战,瓦格纳对此作出了反击,并借这个机会再次邀请尼采发表他的讲演。

“一个人应当对我们的文化界怀着何种感觉?”瓦格纳总结性地说道,“应该由你来告诉我们德国文化应当是什么,这样才能引导这个新生的民族朝着至高无上的境界前进。”对于老师的要求,尼采再次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决心。他表示不论是它们的表达形式还是其中不确定的思想,都令自己对这个讲稿一点都不满意。“我不想发表任何使我的良心蒙受污染的东西。”他打算用另一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瓦格纳的信念。

他写信对欧文·罗德说道:“要是能写一些东西为我们的事业服务,我会感到非常高兴。但问题的关键是我不知道写什么。我提出的任何意见都会被人们否定,这让我感到备受伤害,而这些伤害是如此刺激人。其实我写的东西更容易滑向危害而不是服务于我们的事业。为什么我那本朴实无华、充满激情的书会有如此可怜的命运,沦落到被人们唾弃的地步?真奇怪!那么我们这些另类应该对此做些什么呢?”

尼采开始写作《一个希望者的话》,但很快就放弃了。

不久之后,尼采重又翻开了搁置已久的古希腊著作,这些书如此美丽,这让尼采感到万分满意。此时由于他作品的原因,许多年轻的语言学家都将他排斥在了学术界之外,因此此时的尼采只有几个学生,但这并不影响他继续教书育人的事业,他给自己很少的几个学生解释了《埃斯库罗斯的献祭者》和前柏拉图哲学中的一些章节。

尼采的思想越过了二十五个世纪的鸿沟,古希腊明亮的光辉驱散了他心中的所有怀疑和阴影,让他看到了古希腊文化中璀璨的精华。此时,瓦格纳的朋友们常常将瓦格纳的良言佳句挂在嘴边,对此,尼采始终都保持着质疑。在拜洛特的演奏会上,《成千上万的人互相拥抱》这首合唱曲被演唱了,这是瓦格纳的作品。这首歌的曲调和歌词都不错,但是唱歌的人们没有像歌词中一样互相拥抱。尼采觉得这句话里具有夸张和虚假,他清楚,古希腊那些野心勃勃的邪恶者,并不总是拥抱,连他们用来表达感情的赞美诗里也从来都没有提到过拥抱。在他们的心中,超过别人才是第一位的,他们的情感被妒忌填满了。这就是他们的颂歌所赞美的全部感情。但是尼采欣赏他们质朴的力量和精准的言辞,在这里,尼采恢复了活力,写下了一篇名为《荷马式的战斗》的短文。文章一开始,我们就发现尼采已经开始远离瓦格纳的神秘主义了。

他这样写道:

当你谈到人性的时候,头脑中就会出现一种情感的等级,人们通过这个将自己与自然界区分开来,但是自然与人类之间并不存在隔阂。因为‘自然的’质素和‘人性的’质素是共同成长、浑然一体的。怀着崇高理想的人类永远无法摆脱邪恶的自然。

人类的激情、行动和作品都是从这些非人性的可怕倾向中生长出来的。

古希腊人是这些人中最富有人性的,他们保持着残酷和乐于毁坏的心。

这篇文章一气呵成,但却只花了尼采几天的时间。紧接着尼采就开始了一项持久的工作。他开始研究泰勒斯、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和恩培多克勒的著作。他试图去解读这些真正哲学家的心灵,因为只有他们才配得上“哲学家”这个名称。他们是生活之王,对辩论和书本都投以鄙夷的眼光。他们兼公民和思想家为一身,而且不像他们的后继者苏格拉底及其学派的嘲讽者、柏拉图及其学派的梦幻者那样与世隔绝。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主见,习惯在事物和行动中进行沉思并表达自己的个人观点。这样的研究只持续了几天时间,尼采就在一本笔记本上写满了自己的思考。

尽管尼采手头的研究工作是如此的繁忙,但他却仍然继续关注着他那位荣耀的朋友的成功。7月,《特雷斯坦》在慕尼黑上演。尼采欣然赴约,同时还同瓦格纳的其他许多信徒见了面。在这里他见到了格斯道夫,以及在拜洛特的五月音乐节上认识的弗罗琳·冯·梅森伯格。梅森伯格大尼采很多,已经有五十岁了,但是她的身上却保持着一种长久的温柔魅力,同时由于娇弱和神经质,她还有着优雅的体态。在这几天的时光中,尼采和他的新朋旧友们都深感愉快。因此到临别的时候,三个人都对离别感到遗憾,于是在告别的那一刻,他们向彼此表达了尽快再见的希望。格斯道夫表示了自己愿意8月再次前来听《特雷斯坦》,尼采也再次保证要来这里。但是到了8月的时候,格斯道夫却因故不能参加,尼采也没有勇气一人重返慕尼黑。尼采写信告诉梅森伯格:“当你发现自己站在一种严肃而又深刻的艺术前,却无法和它完成精神的交流,这样的面面相觑是让我无法忍受的。简而言之,我还是不要去慕尼黑,继续待在巴塞尔吧。”这会儿他正在思考巴门尼德的思想,这项有趣的研究弥补了他没有听《特雷斯坦》的遗憾。

梅森伯格将瓦格纳的新闻都告诉了尼采,事无巨细。尼采的这位老师刚刚写出《众神的黄昏》一剧,完成了他四联剧的最后一部。梅森伯格是从科西玛·瓦格纳写给她的一张便条中得知这一消息的。瓦格纳夫人这样写道:“我在内心深处听到了‘荣耀归于上帝’的吟唱。”这句话是时代的风气象征。梅森伯格重复着“荣耀归于上帝”这句话,紧接着她又补充道:“崇拜新精神的信徒们需要建立新的神秘,由此他们可以使自己的信仰变得神圣庄重。而瓦格纳恰好在这部悲剧作品中创造了这种神秘,为这些新精神的信徒们提供了一个方向。只有为新的狄奥尼修斯神话创造与之般配的神庙,这个世界才会恢复它的美妙。”梅森伯格还向尼采透露,为了实现修建神庙的目标,她正在尽力说服意大利女王——萨沃伊的玛格丽特,作为支持者的领头人。至于李斯特,她叫上了自己的几个朋友,她们都来自上流社会,并经李斯特介绍全部都加入了瓦格纳崇拜者的行列。现在这个是一个高尚的联盟。

在尼采看来,梅森伯格所作的一切都带着一种令人不快的、趋炎附势的气氛和过度的宗教情感,但是她的动机却无可指责,她品性高雅、纯洁,并以其纯洁净化了她周围所有的一切。尼采没有批评这个朋友的信。但连续工作就使尼采的身体垮了下来,他无法入眠,只得停下工作进行休息。旅行是尼采放松心情的好方式,因此在夏天即将结束时,他出发前往了意大利。他来到贝加莫,却没有走得更远。尽管后来他说自己十分钟爱这个地方,但是现在贝加莫丝毫不能引起他的兴趣。“此处的人都崇拜阿波罗。”而此时梅森伯格正在佛罗伦萨,她告诉尼采:“沐浴于其中是很不错的。”尼采在贝加莫不想加入当地的群众,成为阿波罗的崇拜者。在这里他看到的情景千篇一律,奢侈逸乐、过度舒适。他的德国趣味实在无法忍受这里的风气,于是他回到山间,变得“更勇敢、更高尚”。尼采在施普吕根一个低劣的乡村旅店里度过了愉快的几天。

1872年,尼采写信给格斯道夫:“这里位于瑞士和意大利的边境附近,我独自一人。我对自己选择在这里进行调养感到非常满意。这里富饶绝妙,有着世界上最秀美的道路。我经常在这些路上走上好几个小时,沉浸在沉思当中,可我却从来都没有跌落过山崖。任何时候我抬起头环顾四周,都可以看到路边的一些新奇美丽的景色。这里全是自然的风景,只有驿车偶尔会在这里停下换班。我唯一的交际便是和驿车里的人一块儿用餐,然后他们像柏拉图的幽灵一样从我的洞穴前消失。”

此前,尼采都还不大留意高山,平缓的溪谷和侏罗山的森林更能引起尼采的兴趣。因为这些唤起了他对故乡的回忆,他土生土长的地方——萨勒河畔和波希米亚的丘陵与这里极为相似。在施普吕根,他发现自己可以呼吸着山间的空气孤独地沉思,这让尼采感到很快乐,这种新发现的乐趣就像是一道闪电般稍纵即逝。当他重新回到平原时,他几乎忘却了这个乐趣,但是六年之后,当他体会到内心深处的永久孤独,再次住进山中简陋的旅店时,他又再次发现了那早在1872年10月就发现过的相同乐趣。

不久之后,尼采就离开了隐居之地,带着无忧无虑的心情重返了巴塞尔,回到自己的教学工作当中。巴塞尔是尼采建立了友谊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因此他深深地喜欢着它,也用宽容的心在看待这里的居民。巴塞尔成为了尼采生活的中心。他写信告诉罗德:“欧维贝克和罗门特是我在思想和生活上的知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朋友。有了他们在,哀伤和愤怒都将不会对我产生影响。欧维贝克的严肃和大度在哲学家中极为少见,他纯真可亲,具有激进的勇气。而这几点,是我和人交朋友所必不可少的因素。”

同类推荐
  • 曹操十讲

    曹操十讲

    三国时代,群雄并起,既有世家大族,也有草莽豪杰。但是,最后独霸天下的却是曹操。在逐鹿天下的过程中,军阀们有如流星划破长空一闪而过;有的偏居一隅苟且偷生,为什么只有这位乱世枭雄能够越战越强?他是怎样九死一生,又是怎样屡败屡战、反败为胜的呢? 拼杀一生的他,既没有像昔日贵族一样喊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也没有像无赖一样做出“大丈夫当如此也”的垂涎欲滴相,而是默默地走完了他一个汉室“臣子”的人生旅程;他生命的结束,同样意味着一个新王朝开始。但为什么在他手上却不能让那个没落帝国“寿终正寝”,而硬要让儿子演出“禅让”的荒唐剧?
  • 伟大导师:列宁(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伟大导师:列宁(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康熙十讲

    康熙十讲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他名曰守成,实同开创。他勤于国事,好学不倦,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他所开创的“康乾盛世” 是中国古代的顶峰,是中国古代几千年发展的制高点;他励精图治,把清朝带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康熙曾是一个与天花夺命的幼童,一个拥有天下却要忍气吞声,日日如同行走于钢刀边缘的少年;他也曾是一个力排众议果断撤藩,却又在漫长的战争中险些丧失了勇气的青年;他还是一个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的中年人。同样是他,一生英明果断却在晚年陷入继承人的旋涡之中。
  • 商业的秘密:福特大传

    商业的秘密:福特大传

    我们总认为在生活和生存手段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却因为这种想法失去了许多生活的乐趣。我们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享受生活。电力和机器,金钱和商品,只有作为使生活更加自由的手段时,才是对我们有益的。它们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已。
  • 明治天皇:碧血怒涛卷(中册)

    明治天皇:碧血怒涛卷(中册)

    阅读此书,对中国读者了解日本近代史,实现国家新生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艰辛努力。尤其是从幕末政治走向明治维新的过程,本书是由传奇武的日本历史小说高产作家山冈庄八创作的一部纪实体小说。它以文学的笔调、宏大的篇幅,描绘了日本幕末那场决定国家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中的人物形象,展现了日本有志之士为推翻幕府统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揭示了日本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冲击下,幕府政治退出历史舞台、统治权重新回到天皇手中,并最终走向明治维新的必然规律。本书翔实生动地描写了诸如“黑船来航”、“安政大狱”、“樱田门外之变”、“和宫下嫁”、“寺田屋骚乱”等当时日本的重大历史事件
热门推荐
  • 另类少年是从哪里来的

    另类少年是从哪里来的

    关于另类孩子的情况,其实并不是我们国家才有,几乎全世界每个国家都有,落后的非洲国家情况会更严重些,而发达的西方国家特别像美国的情况同样严重。读完本书的人,得出结论会同我一样,即:那些为追求个人享乐而无情地抛弃自己的孩子的人,他们是否多多少少受了西方腐朽思想的影响?
  • 黑道贵妇

    黑道贵妇

    他欺她,骗她,次次伤害她;她疑他,防他,处处针对他。离婚时,他依旧不忘嘲讽,“其实我一直都介意,你的第一次给了谁。”她反唇相讥,“其实我更介意,在我之前之中,你的那些红粉知己。”分开五年,她以为她会将那个男人彻底忘掉,哪知却在得到他的消息后,带人杀到国外,搅散了他的婚礼……掌控黑道的她和神秘身份的他,到底会产生怎样的爱恨纠缠,请看花雨新坑【黑道贵妇】。本文女主渐强,花雨第一次写现代文,多有不足,欢迎亲们多多指点。潇湘十年经典作品评选,感谢亲们将本文也推荐进了前一百名,花雨厚着老脸再吆喝一声,帮我投几票吧,要求不高,真的不高,只要在八十名左右就成,千万别垫底,关于投票的事,亲们需要用v会员的读者账户投票才行,每天可以投票一次的,谢谢亲们了。投票地址请点潇湘首页中间横幅广告,或者复点击下面的地址均可:http://m.pgsk.com/huodong/20110909/m.pgsk.com?show=0&sorder=1#begin◆◆◆◆推荐《引凤阁》精彩好文◆◆◆◆【邪瞳】北棠【破日】李筝【傲风】风行烈【离婚】风中雀【凰权】天下归元【简随云】草木多多【朕本红妆】央央【庶女无敌】雁无痕【候门嫡女】素素雪【军火皇后】潇湘冬儿【黑道贵妇】漫天花雨【祸水皇后-】枫飘雪【侯门正妻】沐榕雪潇【皇家小尤物】北宗殿下【君爱美人妾爱钱】夜纤雪【娘子,不安于室】静海深蓝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夫君女子不好欺

    夫君女子不好欺

    本文女主聪明可爱,她有点调皮,有点小坏,但绝对善良,并非万能。男主狠戾霸道,有点那个。。。我出生名门世家,家教极严,人前是温婉可人的"大家闺秀"但自小生性顽劣,爱招惹些小麻烦,是个真正的"麻烦精"我以为我会一直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下去一纸圣旨让我远嫁异国他乡所嫁的夫君传闻生性暴戾,无人肯嫁为了娘亲,嫁便嫁了嫁过去之后,发现所嫁之人居然是曾欺负过自己的人眼里不由得冒不火来,女人怎能让男人欺负?夫君,咱们就走着瞧吧!柳征初次见到苏月影时,她在恶整自己的朋友再见时,她女扮男装逛妓院和自己抢女人.嫁给自己后,新婚之夜却将自已绑起来谈条件人前是端庄的大家闺秀,人后是耍尽小聪明的"坏"女人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她?推荐自己的文:《丑妃无敌》:丑女不丑,帅哥很帅《坏坏相公倒霉妻》:聪慧可人的女主,腹黑的男主《娘子你别太嚣张》:男扮女装,女扮男装反串《夫君,女子不好欺!》:《错惹狂帝》:《王爷让偶轻薄下》:被人退婚不是可耻的事情,而是生命的新生《劣妻》:夜给自己建了一个群,群号:45841753,非铁杆勿入,定期清理群成员,敲门砖:潇湘帐户名+喜欢的文名
  • 隔千年

    隔千年

    她,21世纪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机缘巧合,一副神秘的画将她带回了千年以前。梦醒。她摇身一变,成了即将亡国的南唐公主。“封文轩公主李氏为贵妃,择日移步仪宁宫。”“朕已与众臣议定,决定立你为后,二月初二行册封礼。”“若想保我大宋江山,就必须要废掉皇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美医后:皇上不安分

    绝美医后:皇上不安分

    看着两张一模一样的俊脸,她迷惑了:“你们谁是皇上?”那个男人大步上前,轻而易举的扣住她的腰,霸道的在她唇上一吻:“能占有你身心的人,就是皇上。”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锦绣田园:爆笑小农女

    锦绣田园:爆笑小农女

    头顶着克夫命,被夫家退亲;可极品亲戚们怎么就那么惹人厌呢?瞧瞧这姑妈隔三差五来家里顺手牵羊;二叔二婶儿落井下石,舅舅舅妈连哄带骗让他们的生活雪上加霜;哼,既来之,这个世上总有一个男人是为了受她折磨而来到这个世上!,怎么带着体弱多病的父母、无赖哥哥跟年幼的弟弟,教训他们那极品亲戚,过上盛世田园锦绣人生!顺带着,则安之;且看她堂堂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新新人类。给自己找一个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绝世好男人。她坚信,别人穿越就吃香喝辣,她穿越就是家徒四壁且父母体弱多病、哥哥无赖、弟弟年幼的小农女
  • 前清旧梦

    前清旧梦

    爱上一个人,可否是罪过?时光流逝,千帆过尽,那些痴情人的耳畔依然听不到回答。若是,为何还要相遇,且心底执着不知悔恨?若不是,那你为什么此刻,不在我身边?只道是万劫不复,恨红尘却把终身误。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