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重新创业又谈何容易。虽然帕特森给他一笔5万美元的分手费,但沃森失去了生活保障,丢了饭碗,年龄也快40岁了。他只好带着新婚不久的妻子和一个嗷嗷待哺的儿子,去纽约闯荡。
从40岁再开始
40岁的年龄,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早过了创业的年龄,但沃森不这么想,他对自己有信心,认为潜力还远远没发挥出来,潜意识里,他认为自己可以干出一番大事业。
两个月后,沃森遇上了IBM前身的奠基者弗林特。弗林特是华尔街最红火的金融家,号称“信托大王”。他对沃森的才干早有所闻,旋即聘任他为计算制表记录公司的经理。这家弗林特属下的公司,主要生产天平、磅秤、计时钟和制表机等。由于前任在经营方面不得要领,成立不到三年已是负债累累、濒临破产。沃森之所以对这家公司感兴趣,主要看中它的产品。他认为计时钟、制表机等都是办公自动化的工具,具有广阔的商业前景。
最初,因为沃森曾经被定过罪,董事们只让他当一个小小的经理,但精明的沃森除了要得一份体面的薪水外,还要求能够得到利润的一定比例作为奖励。而董事们急于扭亏。对沃森的要求一一答应,但是大家在心里是看不起他的。公司里沃森是孤立的,只有弗林特一个人支持他。从1914年到1924年,沃森就这样忍辱负重地一直工作着,发挥了当初死缠烂打当上推销员的精神,用自己的成绩改变众人对他的歧视。
沃森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向银行借贷5万美元。用于产品研发。当银行对公司的偿债能力提出质疑时。他解释说:“负债只说明过去,而这笔贷款是为了未来。”这句沃森一生中最伟大的推销词打动了银行官员,于是他顺利借得款项。在度过最初的艰难时刻后,公司业绩开始迅速上升。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制表机需求量激增。几乎每一家大保险公司和铁路公司都用上了计算制表记录公司生产的霍勒利斯制表机。不久,政府部门也采用了。沃森适时地推出新型的打印——制表组合机,更是受到广大客户的欢迎,汀货单堆得老高,产品供不应求。1919年,公司的销售额高达1300万美元,利润也升至210万美元。1924年2月,已经身为公司总经理的沃森决定将公司更名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简称IBM。是年,沃森刚满50岁。从此,他抹去了同任何人有关联的最后痕迹,开始了自己与IBM融为一体的后32年生涯。
30年代初,IBM开始打入打字机行业,生产打字机、打孔卡片,以及打孔机、分类机、会计计算机等系列产品,并推出电动打字机、字母制表机等新产品。到30年代末,IBM公司的销售额增长到3950万美元,其利润达到910万美元,竞超过其他4家同类型大公司的总和,一跃而成为全美最大的商用机器公司。
IBM的全新时代
这时的托马斯·沃森不知道,未来的世界将由数字掌控,他生产的打孔机正暗示着未来世界的趋势,他也不知道自己公司生产出来的计算机是多么重要,将怎样改变世界。这个超级推销员坦诚自己不喜欢美酒与姑娘,只是喜欢“雇用推销员”。而30年代IBM的成功就是靠这些经过沃森专门培训的推销员。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计算机市场初露端倪,IBM充当先锋,率先攻占计算机市场。虽然沃森没上过大学,没有任何技术背景,但长时间的市场经营锻炼出他敏锐的直觉,如果没有沃森,可能会出现完全不同的计算机——一种运算的工具而不是技术。所以,他才被人称为“计算机之父”,而真正的计算机事业是在他的后代手里蓬勃发展起来的。
早在1933年。IBM就曾为哥伦比亚大学设计了一种高速运算器,1937年,哈佛大学的计算机专家艾肯博士建议沃森综合几种机器,造出更快的运算器,为此沃森拨款50万美元,历时6年之久,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自动顺序控制计算机,名为“马克1号”,每秒钟可以进行3次计算。1946年,lBM又推出第一台电子计算器,1948年,又推出一台部分电子部分电机的数字计算机,这台机器安装在IBM纽约总部,直接向参观者进行实际操作表演。IBM开始涉足电子计算机领域,但还不能说IBM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工业技术方面的真正崛起。
当时在业界内出名的是雷明顿一兰德公司,这是两个专业研究人员成立的,1946年,他们成功地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命名为“埃尼亚克”,计算速度比IBM的快了太多。面对如此强大的竞争对手,IBM是发展前景莫测的电子计算机,还是继续经营收益可观的打孔卡机?沃森面对IBM内部展开的激烈争论,保持了一个老人所应有的清醒,他深知自己的知识结构已很难胜任企业面临的局面,未来的电子计算机时代也应该由年轻人去打拼,于是在1949年,他正式任命儿子小沃森为执行副总裁,将公司交给了当时深信计算机在未来具有巨大市场的儿子小沃森手里。IBM由此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1956年,刚刚完成权力交接的沃森因为心脏病去世了。而1955年是他生命中最完美的一年,公司收益7亿美元,几乎是战后1946年的6倍,进入80年代之后,IBM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公司。
精神物质两手都要硬
尽管沃森离开了人世,但他所创立的IBM精神至今还在公司里发扬光大。这种精神是他刚进当时的计算制表记录公司制订的,当时公司有1200名雇员,由于内部风气不良,员工之间不团结,许多老工作人员更是喜欢欺压新来者。针对这一弊端,沃森提出三个必须:
必须尊重每一个人:
必须为用户提供尽可能好的服务:
必须创造最优秀、最出色的成绩。
这些措施,极大地激励了全体员工团结向上的积极性。
也许在今天,类似的口号经过无数的重复已成了空洞的滥调。
但在大半个世纪前,它的确起到了凝聚人心、激励士气的作用。沃森也并不只是说说而已,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对员工的爱护,深谙“精神物质两手都要硬”的他在IBM首创了终身雇用制。消除了后顾之忧的员工乐于为公司尽心尽力。沃森开创式地在厂区附近建立了一个乡村俱乐部。包括两个高尔夫球场和一个射击场。任何IBM的职工一年只需交纳一元会费就可以参加和使用。
沃森的管理学算不上深奥,但真正落实起来却不简单。能够把平直的管理理念付诸实施,正是他的过人之处。半个世纪后的80年代,美国人为探求在与日本企业竞争中节节败退的原因,曾组织业界和学界人士赴日本去学习所谓日本式的管理。却愕然发现日本人的管理经验原来完全来自IBM的沃森。想来当时他们的心情一定十分困惑和惊喜。
在沃森的身上,专制和和蔼同时并存,他对女职工和蔼可亲,尽量满足她们的要求,不要求统一着装,因为想家还可以调动工作,但在其他时候,他却是严厉的,专横粗暴的,当然建设性的建议除外。他是一个先知,是后工业社会的缔造者,有着家长式的遗风,也有工业社会的开明和敏锐。他经营的不仅仅是企业,而且用理念来塑造一种精神,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人那么尊崇他的原因。
1956年,托马斯·沃森以82岁高龄逝世。他的儿子小托马斯·沃森成功地将IBM转型为计算机公司,并赢得信息业霸主地位。托马斯·沃森的确应该感到满足,当年那个还坐着马车的孩子,不仅拥有了他想要的一切,还帮助美国从一个马车时代,演进到后工业时代;从乡镇社会,进入管理社会。
3.长远的利益肯定是较大的利益——吃亏是福面面观
北京房地产界的许多老板都有这样的一个共识,中国的许多建筑师很容易改变立场,一个方案,开发商让他怎么改他就可以怎么改。而外国的建筑师,特别是著名的大建筑师却很固执,他宁肯不做这单生意,也绝不轻易改变自己的设计,哪怕只是一个细节。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共有二个:
中国建筑师生怕老板不满意,就拿不到这单生意,挣不到眼看已经到手的钱,因此常有违心之作问世。
国外一些建筑师当然也有这种担心,但似乎不怎么能为眼前这点钱而改变自己的初衷,因此常固执己见。
这样的局面自然也很容易形成下面两种结果:
外国大建筑师留下的是更加完美更加个性化的作品,因而也名气更大,要价更高,生意更兴隆。
中国建筑师却把自己降到开发商的水平,难免生产出一些平庸粗俗的城市垃圾。作品的层次低了,人的档次也就低了,想要高价更不可能了。
如此,我们在中国房地产界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也不足为怪:凡是大项目,皆让老外抢去,好像老外的设计真比中国人自己的设计高出多少一样。
其实,即使老外的设计水平真的比中国的建筑师高,也未必会出现我们今天常看到的局面——国家很多大项目都由老外参与设计。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人品便是他的作品,作品降低了,人品自然高不到哪里去,这或许应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如果由此推而论之,其实成功的人都是眼光长远的人,最明白吃小亏占大便宜的道理;而目光短浅的人最不服人,其事业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失败。
成功的人总是不惜血本来招揽人才,然后通过人才使他们成功;而失败的人总是因为不想吃亏,只想占便宜而失去人心,然后由于人才匮乏和事业无助走向失败。因此,越是长远的利益肯定是较大的利益,而眼前的利益从来都是小利。
鱼和渔竿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渔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渔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渔,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渔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用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渔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吃亏使他获得了总裁的位置
世界著名汽车制造商杜兰特手下的总裁叫卡·洛·道尼斯。他曾是杜兰特手下的小职员,当他谈起他之所以被提升为总裁时说:
“当我刚到杜兰特先生那儿工作时,我就注意到,每天下班后,所有的人都回家了,但杜兰特先生仍留在办公室里,一直呆到很晚。我认为应当有人留下来,给杜兰特先生提供一些工作上必要的协助,所以我也留下来了……他随时都能发现我……后来他就养成了召唤我的习惯。这就是整个事情的过程。”道尼斯所得到的报酬与他付出的时间精力肯定不相当,但是,这种吃亏却使他获得了总裁的位置。
当你选择了一项事业并准备为之奋斗时,你一定要记住:要有长远的眼光,而不要只看到一时的利益。心理素质优秀的人一般不计较眼下的区区得失,而是把眼光放长远,时刻有一个总体的事业目标,所有的努力都是为这个目标而服务的。虽然他们的好多行为让别人看起来都是没有意义的,甚至很吃亏。但是他们心里清楚,自己的努力肯定在将来会得到巨大的利益回报。
一件分外之事使她的薪水涨了4倍。
美国船王罗伯特·达拉有一位得力助手是位女士,最早她只是一名速记员。谈到她之所以能得到这个公司里所有女士都眼红的秘书位置时,罗伯特·达拉说:“我在最初雇用她时,她的工作只是听取我的口述,记录内容,替我拆阅、分类及回复我的私人信件。她的薪水同公司其他普通的职员没什么两样。但是,同其他普通职员所不同的是,用完晚餐后,她还常常回到办公室来,并且积极地做那些本来不是她分内的、也没有报酬的工作,并把她替我写好的回信和其他一些文件送到我的办公室来。她的能力增长很快,有时候替我写的信就同我写的一样。当我的秘书因故辞职时,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她,因为她早已做着这样的工作,并且早已有了这样的能力。
我多次提高她的薪水,直到她的薪水是普通职员的四倍。但是,这是没办法的事,她已经使她自己变得对我极有价值,是我的事业不能离开的帮手。”
目光长远的人懂得吃小亏占大便宜的道理。他不介意暂时麻烦、困难,因为他的目标在未来。
4.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的区别
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有一本小说名叫《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讲的是人生命中一些“轻”的轨迹却满含着重的意味。我们今天讲“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目的和意义虽与前者大相径庭,但也是想将人生的轻与重分出个层次,让我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对自己的现状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什么对自己最重要;学会选择,懂得什么东西应该及早放弃。
人生的道理其实就那么一点,轻与重的关系也并不复杂,关键在于你是否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有个年轻小伙,又机灵又英俊,可是多年一直在一家公寓里当个物业部的小头目,别人劝他去考公务员,他却总是一口咬定说没空,太忙了,单是业余爱好都已占去了大量的时间,哪里还能再抽得出工夫去考呢?这话一说就是几十年。
这个小伙子自然是可以利用自己的业余爱好所花费的时间有所作为的,可他没有,这里至少有以下两个原因:
他不清楚自己想做什么。
他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
因为我们知道,事实上,世上没有哪件事做起来时间会很充裕,哪怕是真正重要的事情,但是失败者却从来搞不明白做事要分清轻重缓急。他们似乎也从来不知道,放弃相对不重要的事情而把精力用于重要事情上,并不是一种损失,相反,这是笔很划得来的买卖。
有些人做的事情很多,结果没有一样做得好。
需要与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