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开始冉阿让因饥饿偷了一块面包,被抓入狱。出狱后,因为身背“贼”名而备受歧视,仍然找不到饭吃,穷困潦倒。一次他在饥寒交迫、走投无路时,被一个神父收容,让他留宿一晚。由于长期在社会的重压之下生活,他心力交瘁,自知自己无法摆脱多舛的命运,便下意识又充当了“贼”的角色,偷了神父供堂上的银器,连夜逃走。结果被警探沙威一举抓获,带回神父家对质。神父是个仁善之人,他知道冉阿让是不得已而为之,更想通过此事使冉阿让改邪归正,于是便坚称银器是他送给冉阿让的,还说他少拿了一个送他的银烛台。沙威听后知道神父在袒护犯人,执意要将冉阿让再次送进监狱。冉阿让被神父的言行深深感动,立志重新做人,于是从沙威手中逃脱,跑到了另一个城市,改名换姓,开始重新做人。十年后,当冉阿让凭借自己的努力在该城市建立起自己的事业,并成为一市之长后,沙威因四处追捕冉阿让未果,也来到了这个城市。
于是,两人之间面对面的较量又一次开始,这次较量冉阿让主要在下面几件事上输给了沙威:
冉阿让作为一名市长因帮助一名沦为妓女的女工而与沙威发生冲突,使沙威对他产生了疑心。
又在一次帮助路人力举陷在深坑中的马车的事件中暴露了自己的出身,使沙威进一步认定了他的身份。
沙威因抓住了一个假的冉阿让,登门向他道歉,他却为了解救那个假的冉阿让,在法庭上承认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冉阿让自愿伏法,这使沙威深感惊奇,但因职责所在,他毅然带人去抓冉阿让。冉阿让请求沙威给他几天时间,让他把一位女工,也就是前面讲的那位妓女的孩子安顿好,因为那位妓女已死而他已经答应照管她的孩子。沙威不准,冉阿让于是又一次逃走。
冉阿让带着妓女的孩子逃到另一个城市过起隐居的生活,十年后大革命爆发,沙威同时也追到了这个城市,又一次和冉阿让进行面对面的较量。
这次较量以冉阿让从革命者手中将沙威救出结束,沙威通过几十年的追捕生涯,对冉阿让这个“贼”犯终于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当他发现冉阿让是个好人,甚至是比自己还好的好人,而自己一直在迫害一个好人时,他对自己的行为操守和价值观念感到困惑、茫然,最后精神彻底崩溃,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世界上许多著名评论家说《悲惨世界》最大的贡献便是让人们发现了“雨果的良心”。这种良心自然不是单纯诠释人世间的善与恶、正与邪,而是他巨大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如此,人们作出了这样总结:
沙威是封建地主阶级思想观念的化身,也就是他穷尽一生的力量之源。
冉阿让代表了广大劳苦大众的良心,更是雨果对那个时代“人”的一种巨大悲悯和期待。
这便是滋生他们二人心灵的土壤,也是他们心理素质的基本支撑点。
那么讲了这么多,此二人到底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冉阿让的现实意义便是本章的主题,即人生失意不可怕,只要心灵不失控,在多么严酷的现实下都会有所作为。
沙威的现实意义便是与之相关的另一个主题,即基于心理素质的自我认定,深刻地影响着一个人的思维、情感、行为,因此在做自我认定时一定要慎重,否则对自我的认定一旦不当,执著和坚韧这些良好品性反而会成为伤害己身的利器。
过于控制心灵便是让心灵没有控制
一个人的信念对他的成长、发展有着非常大的作用。而一个人的自我认定则是他所有信念当中最重要的部分。事实上,一个人的自我认定决定着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他未来成就的大小以及他的生活是否幸福。
自我认定如此重要,但有的人对自我认定的重要性却并不重视。
他们随便地给自己贴上一些标签、随便地做自我认定,也不管这些自我认定、这些标签对自己的发展有利还是有害。
“我很自卑”、“我很内向”、“我是个懒散的人”、“我没有毅力”、“我记忆力不好”、“我不爱看书”等等都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些人给自己贴的“标签”。请问这样的自我认定是一个人对自己心灵的有效控制吗?这样将心灵死死控制在一点上与对心灵无所控制又有何异?很显然,一个人若固执地这样去认定自己,他个人的发展也就可想而知了。
也许有人会说:我不是在给自己乱贴标签,我是在给自己做客观评价!但你要明白,你是一个人,一个有无限潜能的人,而不是一个物件,你随时可以改变,你的人生有无限可能。要知道,一个人的可塑性非常大,而塑造一个人的就是他的自我认定。要改变一个人,也要改变他的自我认定。
例如,当你给自己贴上“不自信”的标签、认定“自己是一个不自信的人”时,你会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地给自己灌输这个信念,而你的潜意识接收了这个信念,并影响你的言行。之后当你想当众说话、或想做以前没做过的事时,你的潜意识会不让你说、不让你做,你的潜意识会让你脸红心跳腿发软、让你有不自信的感觉,来证明你的自我认定是正确的。于是你更加坚信“自己是一个不自信的人”,你的表现也更加的不自信。
消极的自我认定其实就是自卑
小琳与小艾一起去外企面试。整个过程,小琳沉着冷静,不急不躁,回答问题时不卑不亢,分寸得当。小艾虽然在服饰上下了不少工夫,但举手投足、言谈举止间都透出没有必胜把握。她一直在鼓励自己要自信,但另一个“我”却又在说:“小琳的确比我强,我肯定比不过她。”结果自然是小琳被录取。
小艾总认为自己不如人,在择业中畏首畏尾,对自己进行丁极其消极的自我认定,如此他在未面试前已经输了。自信心不足在求职过程中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强烈的自信是个性成熟的表现。成功从自信开始,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当然,并不是说,只要相信自己的伟大,自己就必定会成功,而仅仅是说,如果你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就永远无法成功。如果你自认为优秀,或至少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心,相信自己是优秀的,那么你这种感觉会从你的表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别人也就会有所感受,你将会被他们流露出的感觉所影响,从而又更增强了你的自信心。如果你认为不行,不如别人,这种消极的自我认定自然不会带给你好的结果。一个自卑心理很重的人,想要获得成功岂不是缘木求鱼!
克服自卑应先强化自我意识,进行自我分析和他人分析,掌握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应注重表现自己的方式,善于展现优点,以补充不足。经常使用良好的、积极的、建设性的语汇暗示自己,就会增强自信心。平时尽量从“为什么能做到”方面着想,而不应围绕“为什么无法做到”打转。
失败常常不是因为我们不具备这样的实力,而是在心理上默认了一个不可跨越的高度限制06年前,一位王楠的女士南下求职,根据她的专长和才华,负责一个部门运行不成问题。她的朋友李某给一家电信公司的余总工程师写了一封推荐信,然后让他约定时间面试。没想到她却说自己从来没有在这样大的电信公司做过主管,恐怕面试无法通过,或者担心做不好工作,影响朋友的面子,只好退而求其次。她先给几家用人单位寄去简历,足足等了半个月,结果石沉大海毫无消息。接着,她又去找区级人才市场或者职业介绍所,见了几家用人单位,结果是高不成或低不就。最后,她打电话给电信公司余总工程师,总工办秘书接过电话问道:“请问您找哪一位?”她回答说:“请找余总。”秘书说:“对不起,余总正在开会,可以请您留下口信吗?”她又不好意思留口信。一周后,她的朋友李某知道情况后,给她讲了一个跳蚤的故事:“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只跳蚤放进玻璃杯,发现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到它身体的400倍,如果再增加一些高度,跳蚤就跳不出来了。但是当你把一盏酒精灯拿到杯底,跳蚤热得受不了的时候,它就会嘣地一下,跳了出去。这正如兵法上所说:置之死地而后生。”王楠听后很快领悟,第二天一上班,她就给余总打电话,又是秘书接的电话,但她直呼余总的名字,秘书不敢怠慢,很快接通电话……现在王楠早已成为该公司的设计室主管。余总还多次对介绍王楠来自己公司的李某说:“我真该感谢你,你给我们公司介绍的这位同事诚实、能干,进步最快。”
其实我们许多人也在重复着这样的“跳蚤人生”:因为在心理上默认了一个不可跨越的高度极限,而甘愿忍受失败者的生活。
4.查尔斯·舒尔茨和安徒生的遭遇
凡事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和效果,即便是一本万利,你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机会成本。有所付出必然有所得,这是一句我们常说的话。事实上,人生很多有意义的欢乐都是在付出了痛苦的代价之后而得到的。虚假的愉快与真实的快乐之区别就在于:真实的是先付出而后享受,虚假的是享受过后便要付出代价。
绰号斯帕奇的查尔斯·舒尔茨
一个被同学起名叫斯帕奇(木头脑袋)的小男孩在学校里的日子是可以想象的。他读小学时各门功课常常亮红灯。到了中学,他的物理成绩通常都是零分,他成了所在学校有史以来物理成绩最糟糕的学生。斯帕奇在拉丁语、代数以及英语等科目上的表现同样惨不忍睹,体育也不见得好多少。虽然他参加了学校的高尔夫球队,但在赛季唯一一次重要比赛中,他输得干净利落。即使是在随后为失败者举行的安慰赛中,他的表现也一塌糊涂。在自己的整个成长时期,斯帕奇笨嘴拙舌,社交场合从来就不见他的人影。这并不是说,其他人都不喜欢他或讨厌他。事实是,在人家眼里,他这个人压根儿就不存在。如果有哪位同学在校外主动向他问候一声,他会受宠若惊并感动不已。他跟女孩子约会时会是怎样的情形,大概只有天才晓得。因为斯帕奇从来没有邀请过哪个女孩子一起出去玩过,他太害羞了,生怕被人拒绝。斯帕奇真是个无可救药的失败者。每个认识他的人都知道这一点,他本人也清清楚楚,然而他对自己的表现似乎并不十分在乎。从小到大,他只在乎一件事情——画画。
他深信自己拥有不凡的画画才能,并为自己的作品深感自豪。但是,除了他本人以外,他的那些涂鸦之作从来没有其他人看得上眼。上中学时,他向毕业年刊的编辑提交了几幅漫画,但最终一幅也没被采纳。尽管有多次被退稿的痛苦经历,斯帕奇从未对自己的画画才能失去信心,他决心今后成为一名职业的漫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