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6700000004

第4章 修身篇(3)

译文:假装善良、伪装成正人君子的伪君子,与毫无顾忌、随心所欲为非作歹的小人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正人君子改变自己的高远志向与良好品行,那他还不如一个能悔过自新的小人。

解读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人们对于伪君子尤为厌恶,伪君子和小人比起来还不如小人。因为小人起码比伪君子真,他们不会满嘴仁义道德,坏就是坏了,不会满腹坏水,却在脸上挂出甜蜜笑容。正人君子如果不能把自己的良好品行坚持下去,半路改节,那还不如一个小人能悔过自新更值得人们尊敬。

和小人比起来,人们为什么更讨厌伪君子?其实伪君子和小人也没什么不同,他们都是一丘之貉,只不过两者有一个真伪之别。伪君子是披着君子外衣的小人,而披上君子外套的小人之所以更让人厌恶,就是因为他们混迹于君子行列中,使人一时真假难辨。对于真小人,人们往往更容易识别,而要识别伪君子则需要一段时间。

心常看圆满,世界无缺陷

原文:此心常看的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的平,天下自无险侧之人情。

译文:自己的内心常保持平和圆满,这个世界也就是一个没有缺陷的世界;自己的内心常保持平和豁达,这个世界也就是一个没有阴险诡诈的世界。

解读有这样两个故事,可以充分说明自己圆满,世界便是一个圆满的世界;自己内心宽容豁达,世界便是一个没有阴险狡诈的世界。第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位老太太整天忧愁,别人就问她为什么总是这样闷闷不乐。她说自己有两个儿子,第一个儿子卖雨伞、雨靴,第二个儿子卖布鞋。每当晴天,她便担心大儿子的雨伞与雨靴卖不出去。每当下雨天,她又担心二儿子的布鞋生意不好做。就这样,她几乎天天都闷闷不乐。

第二个故事说的是北宋才子苏东坡学士与和尚佛印关系不错,常常来往交谈。有一天苏东坡问佛印:“在禅师眼中,我究竟是怎么样一个人呢?”佛印看了看苏东坡,笑眯眯说:“像一尊佛。”苏东坡听了赞美,心中有些许得意。佛印随即问苏东坡说:“在你看我,我怎么样呢?”苏东坡微笑说:“我看你像一堆牛屎。”说完苏东坡得意不已。回家之后,东坡告诉自己的妹妹苏小妹说:“今天我赢了佛印和尚。”小妹便问他是怎么样赢了佛印的。听罢哥哥的描述,小妹不以为意摇头说:“哥哥,其实输的人是你!”东坡不解,问小妹为什么这样讲。苏小妹说:“佛家讲心即是佛,心中有佛则众生皆佛,佛印看你像佛,是因为他心中有佛。”苏东坡顿时明白过来:佛印心中有佛所以他看我像佛,我看他像牛屎,那不是说我心中有牛屎吗?东坡学士不得不承认确实是自己输了。一个人心中有什么,看到的便是什么。心中有善,看到的是生活的美好;心中有恶,看到的是生活中的阴险诡诈。

不变其操履,不露其锋芒

原文:淡薄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检饬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君子处此,固不可少变其操履,亦不可太露其锋芒。

译文:一个淡泊宁静的人,必然会受到那些追求名利的人怀疑;一个言行谨慎自律的人,经常会被放肆的小人所猜忌。有德行的君子面对这种情况,固然不可以使自己的德行有丝毫改变,同时也不可以过于表现自己的才华和锐气。

解读有高尚节操的人,懂得自律,在同样拥有优良品质的人看来,淡泊自律等良好品行都是能引起共鸣的。但是在那些热衷于功名利禄,行为放肆的人看来,他们往往不能理解这些优良品德。也有一些人知道优良品德可贵,但是自己却没有这种品行,于是容易嫉恨、猜疑有优良品德的君子。一个人如果过于表现自己的优良品质,很容易引起没有良好品行的人嫉恨。因为君子的优秀也就越发衬托出小人的缺点,小人由自卑到恼怒,他们不会反思自己,只会迁怒于人。小人不会想到“见贤思齐”,不会想到去学习、培养君子的优良品德,而只想着嫉恨厌恶君子。在这种情况下,君子当然不能改变自己良好的品行,但是同时为了避免招惹无谓的猜疑与嫉恨,适当地收敛自己的锋芒是非常必要的。

心体如天体,流转勿凝滞

原文:霁日青天,倏变为迅雷震电;疾风怒雨,倏转为朗月晴空。气机何尝一毫凝滞,太虚何尝一毫障蔽,人之心体亦当如是。

译文:风和日丽的好天气,会突然变成电闪雷鸣的恶劣天气;狂风暴雨的恶劣天气,会突然变成明月晴空的好天气。可见大自然从不停止运动变化,天体的运行也不会受到丝毫阻碍。人的心也要像大自然一样,一刻不停地变化发展,而不是停滞不前。

解读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讲了一个故事:

周处年少时,为人凶恶武断,被乡里人视为祸害。此外,义兴水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转来转去要吃人的老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百姓将他们并称为“三害”,而三害当中周处尤其厉害。有人用计劝周处去杀死猛虎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害相拼,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听后立即上山刺杀了猛虎,又跳入水中与蛟龙搏斗。蛟龙在水中或浮或没,漂流出数十里远。周处紧紧追击。经过三天三夜,百姓们都以为蛟龙和周处一并死了,轮番互相庆贺。而周处竟杀死了蛟龙,破水而出。当他听说乡人以为自己已死,表示庆贺的事,才知道大家也把自己当做一大祸害,萌生悔改之意。于是到吴地寻找陆机、陆云这两位当时东吴的名士。陆云告诉他:“知错没有早晚。”于是,周处努力改过,终于成为一名忠臣孝子。

纵观周处的一生,明显存在着善和恶两个方面,但他终于让恶受到了抑制,让善发扬光大,进而彻底改变了自己。“浪子回头金不换”。周处何止是“回头”,而是自新、自强,他的性格、思想、知识、精神直至整个生命,都在不断地升华之中,最终成为永载史册的古代名人。

暗室培节义,履冰操经纶

原文: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从临深履薄中操出。

译文:光明坦荡的节操,是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培养出来的;扭转乾坤、治理国家的才能,是在时时刻刻谨慎小心的磨炼中积累起来的。

解读三国时候的诸葛亮,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有许多成语典故与他有关,形容一个人聪明时可说他如诸葛亮一般神机妙算,并有“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之说,三顾茅庐说的就是刘备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的事情。杜甫有《咏怀古迹》咏叹诸葛丞相:“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另外一首《蜀相》这样写道:“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两首诗,可谓概括了诸葛亮一生事业精要。

刘备欲成就一番大事业,苦于找不到一位有大才干的人辅佐。后来听人说诸葛亮十分有才干,刘备顿时起钦慕之心,决定请诸葛亮来辅佐自己。刘备年龄比诸葛亮大许多,属于诸葛亮父辈人。但是对这个比自己小许多的诸葛先生,刘备却十分尊敬,以求贤若渴的态度去拜访诸葛孔明。第一次没有遇见孔明,第二次孔明依然不在家,刘备没有放弃,继续去拜访诸葛亮,第三次刘备终于遇见诸葛亮。刘备的一片诚恳打动了诸葛先生,从此之后,诸葛亮竭尽一生所能兢兢业业辅佐刘备,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

原文: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奴用事矣,几何不魍魉猖狂。

译文:一个人的品德是他才干的主人,他的才干是他品德的奴仆。有才干却没有德行,就好比一个家庭中没有主人而让奴仆当家管事,这样哪能不让家庭受到祸害呢。

解读理想的人是德才兼备,但是现实中有一些人是有才无德,还有一些人有德无才。用人单位在挑选人才时,多要德才兼备的人才,同时又强调在德才兼备的基础上,以德为先。一个人的品德与才干都很重要,但是品德与才干的地位却不是平等的。无才无德之人,对社会的危害比有才无德之人对社会的危害小。同是无德之人,没有才干的就好比手中没什么武器,想做坏事只能赤手空拳,危害面有限。有才干却没有德行的人,就好比坏人手中握有破坏力极强的重型武器,对社会的危害实在不小。德行是才干的主人,为有德者所用,而不能反过来以才干为主人,以德性为奴仆。

三国时候,吕布是一个较有才干的人,他武功不错,也有一定计谋,机遇也不错。但是最终吕布并没有建立什么实在功业,究其原因,他有才干却少德行,为人毫无信誉,亦无忠诚可言。他不断背叛,不断自己否定自己。他先追随丁原,被董卓等诱惑,杀死丁原投靠董卓;后又杀死董卓,投靠袁术;与袁术不和,后再转投袁绍;与袁绍不和,转而攻打曹操;打不过曹操,跑去投靠刘备。刘备让他屯兵小沛,他却趁刘备与他人交战之际,夺下徐州,占了刘备的地盘。刘备没有地方可去,只好反过来投靠吕布,吕布便让刘备屯兵小沛。吕布就是这样一个反复无常的人,有才干却欠缺德行的人,因而根本不可靠,也就无法成就一番事业。

德者事业基,心者修行根

原文: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心者修行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

译文:道德是事业的基础,就像盖房子一样,就如房子的基础没有打好房子不会坚固一样,假如没有良好的品德事业也不会长久。心性是修行的根基,就像没有根的植物不能长得茂盛一样,心性不正就不可能修行得道。

解读品质如何,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一个品德败坏的人,即使能取得一时的成功,时间一长,当大家认识了他的真实面目,他的事业也就无法再继续发展下去。火柴大王刘鸿生说过,做生意不能欺骗别人,只要你欺骗一次,顾客就会记住你,下次就不会再来。要保住生意,就得做到“童叟无欺”。他还说你如果想发大财,那么一定要让跟着你的人也能受益。有饭大家吃,不能一个人独吞。你发了大财,跟着你的人也能发小财。如果只想着一个人发财,见利忘义,看到有利益就想一个人把所有好处都占了,这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一个品行不正的人,无论从事哪行哪业,都只能有一时的荣耀,不可能有长久的发展。品行不端的人从政,可能会祸国殃民;经商可能会变成奸商,败坏市场秩序。爬得越高越远,摔下来也摔得更惨更重。所以事业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道德品质。

勤者敏德义,世人济其贫

原文:勤者敏于德义,而世人借勤以济其贫;俭者淡于货利,而世人假俭以饰其吝。君子持身之符,反为小人营私之具矣,惜哉!

译文:勤奋的人应当在品德修养上多下工夫,可是有些人却把勤奋用在解决自己的贫困上;勤俭节约的人不看重财物利益,可是有些人却以勤俭节约为名来掩饰自己的吝啬。君子处世的原则标准却成了小人谋私利的工具,真可惜啊!

解读勤奋是美德,如果只把勤奋用在为自己牟私利上,这种美德也就打折扣了。勤奋努力不仅是为了自己,也为了社会,这种勤奋就更为可贵。战国七雄中,秦国仗着强盛不断发兵进攻邻国,占领不少地方。其他六国都很害怕,想方设法去对付它。当时有一个人,叫苏秦,他提出“合纵”抗秦,意思是六国联合起来共同抗秦。因为六国位置是纵贯南北,南北为纵,所以称为“合纵”。

苏秦是洛阳人。洛阳是当时周天子的都城。他很想有所作为,曾求见周天子,却没有引见之路,一气之下,变卖了家产到别的国家找出路去了。但是他东奔西跑了好几年,也没做成官。后来钱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家里人看到他趿拉着草鞋,挑副破担子,一付狼狈样。他父母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妻子坐在织机上织帛,连看也没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给他做饭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开了。苏秦受了很大刺激,决心争一口气。从此以后,他发愤读书,钻研兵法,天天到深夜。有时候读书读到半夜,又累又困,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虽然很疼,但精神却来了,他就接着读下去。传说,他晚上念书的时候还把头发用带子系起来拴到房梁上,一打瞌睡,头向下栽,揪得头皮疼,他就清醒过来了。这就是后来人们说的“头悬梁,锥刺股”,用来表示读书刻苦的精神。就这样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识比以前丰富多了。

公元前334年开始,他到六国去游说,宣传“合纵”的主张,结果他成功了。第二年,六国诸侯订立了合纵的联盟。苏秦挂了六国的相印,成了显赫的人物。

为鼠常留饭,怜蛾纱罩灯

原文:为鼠常留饭,怜蛾纱罩灯。古人此点念头,是吾人一点生生之机,无此即所谓土木形骸而已。

译文:因为怕老鼠饿死,所以经常留一点剩饭给老鼠吃;因为怕灯火烧死喜欢扑火的飞蛾,所以夜晚用纱把灯给罩起来。古人的这种慈悲之心、仁慈之念,是人类繁衍不息的生机。没有这点仁慈之心,人也就只剩下没有灵魂的躯壳,与泥雕木偶相差不多了。

解读杜甫的诗歌之所以享有盛名,其中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他的诗中往往体现出一种悲天悯人的慈悲情怀,这种慈悲之情历久弥传,穿越千年依然能深深打动读者。斗转星移,时空变幻,中华民族的善良品质却代代相传。时至今日,这种善良的品质依然是鼓舞激励中华民族前进的精神动力。

有一位叫丛飞的歌手,他并不是多么著名的歌手,但他是一位令人感动的歌手。因为他曾经在十多年间的时间里一直坚持做慈善事业,捐款捐物,资助了183名贫困儿童。他自己却身患胃癌,物质生活并不优越。有一位靠收废品为生的老人,他无儿无女,老伴早已经过世。收废品赚一点小钱,有时候他也捡点废品卖钱。他对生活的要求不高,有地方住,有饭吃就满足了。他没有别的爱好,吃东西也只挑便宜的。对生活要求很低,他赚的那点小钱足够他开销,有时候还会剩下一点钱。他把这点钱攒起来,又捐出去,资助那些考上大学却读不起的孩子。他捐钱是匿名的,受捐助的孩子们都不知道资助他们上学的人是谁。老人一直默默捐款,自己过着非常俭省的生活,直到他去世之后,他资助孩子们上学的事情才被人们发现。像这样的事例有很多,中华民族从来都不缺少善良与同情心。

定云止水中,有鱼跃鸢飞

原文:好动者云电风灯,嗜寂者死灰槁木。须定云止水中,有鱼跃鸢飞气象,才是有道的心体。

译文:好动的人就好比云彩、闪电、大风、灯火,飘忽不定、变化多端而又短暂容易消逝。过分喜欢清静的人,好比没有生机的死灰与枯木。过于好动与过于喜欢清静,都不是理想的人生态度。能停在天空缓缓移动的云彩与寂静的水面中,看到飞翔的鸢与跳跃的鱼,这才是理想的人生境界。

同类推荐
  • 老子与道家学派

    老子与道家学派

    本书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概说,并介绍了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和道家思想的精髓及历史上的显现。
  • “西道孔子”:扬雄

    “西道孔子”:扬雄

    《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西道孔子”——扬雄》由纪国泰所著,本书涵盖了巴蜀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名都名城名人等诸多方面,史实准确,文字精练,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普及、宣传和弘扬巴蜀文化,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信这本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并从中领略到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本书第一次全面、细致地梳理了康有为不同时期的孔教思想,阐明了康有为提出孔教建制主张的理学基础和经学基础,揭示了康有为孔教思想背后的庶民关切和国家关切。就过去的研究而言,历史学界重视中年康有为,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戊戌变法展开的;儒学界则重视老年康有为,关联于民国后孔教会的成立和运作。本书特别强调青年康有为的重要性,即写作《教学通义》时的康有为,认为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中提出的敷教主张规定了他后来孔教思想的基本方向。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 沉思录II

    沉思录II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先师、古罗马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谈话录。此书中,作者以寻求个人的心灵自由、安宁为宗旨,主张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倡导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追求理想的生活。时至今日,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对背负巨大生活压力、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深远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 易经大智慧

    易经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易经》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易经》知识了然于胸。
热门推荐
  • 百草女医师

    百草女医师

    她是个孤儿,七岁那年亲眼目睹父母被大火烧死后,就再也说不出话了。直到遇到他,龙凰山庄的少爷。他将她带回山庄,从此改变了她的命运。?一次上山采药,她遇到一位身负重伤的银发美少年,她救了他,他却对她的好意冷漠以待,直到有一天,她被赶出山庄,又遇上盗贼,差点被污辱的那一刻,她绝望地喊出声了,而那冷血高傲的银发少年如神仙般地出现,从此,她的命运再一次被改变。
  • 冷淡王妃太毒辣

    冷淡王妃太毒辣

    他与她的第一次相见,他不惊恐她那浓妆艳抹的丑颜,她亦不惊讶他那冷酷邪魅的俊脸。就这样,擦肩而过。大婚之夜,她给他下毒,让他全身酸软无力,淡笑着割破他的手腕,仿制了那如梅落红。自此二人各过各的生活,互不干涉。可堂堂七王妃,竟偷走府中黄金千两,拿去开了青楼!他定要拆了她的楼!可那人却淡笑着,柔声道:“你若拆我醉烟楼,我定毁你七王府。”他是人尽皆知的冷酷修罗王,嗜血成命。她却杀了所有他将要打算杀的人,淡然从容。“女人,为何总要与我作对!”她还是一成不变的柔和淡然:“我没有和你作对啊,我只是在挑衅而已。”他无奈,她淡然。他生气,她微笑。他绝情,她温柔。他冷酷,她无动于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紫忆百合:静景纯白

    紫忆百合:静景纯白

    她、只想脱离哥哥给自己设下的港湾,向哥哥证明她自己也可以好好活下去。他、只想好好的在青春里放纵一场,却不曾想到遇见了她相遇与相知、他们之间会发生些什么?他们之间究竟又有着怎样的羁绊?
  • 认同的力量

    认同的力量

    高度认同,绝对跟从。认同,才能不断得到认可、赞同、肯定。本书力图通过认同唤醒职场人的“家意识”,从而在具体工作中,做到心随企业而动,行则自觉自律、自动自发、高标准严要求,从而达到与企业合二为一的高境界。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贤妻

    嫡女贤妻

    苏静,原是2030年某科学试验室的试验对象,因天赋异禀,被试验室囚禁多年。终于有机会逃了出来,却最终命丧悬崖!苏静依,平南候府的嫡出小姐,却是被庶姐欺凌,被姨娘整治。一次人为的意外,命丧黄泉。再次睁开眼睛,当她,变成她,将会掀起怎样的后宅风暴?当身赋异禀的苏静依再次站立在众人眼前时,会有怎样令人惊艳的表现?她重活一世,学医术、开药房,悬壶济世!且看她斗庶姐,整姨娘,救生母!再看她护亲兄,斗祖母,保候府!三看她嫁皇子,斗小三,护老公!他,李赫!是宫中最不受宠的皇子!一次偶然,遇见了她!从此,他奋发图强,建势力、组商旅!只想为她撑起一片天地,护她一生无忧!本文一对一!女主温柔美丽,天赋异禀!男主腹黑、强大!绝对的溺宠、纵宠、极宠!男主宠爱女主,宠到没原则、没底线、没天理!看她和他一起收异族!平叛乱!使全国最为贫穷的封地逐渐走向富饶繁华!将一盘散沙的几大势力拧成如铁索般坚硬无催的力量!片段一:某王爷在书房看书,一名侍卫急匆匆地跑来:“王爷,苏小姐说她的猫儿饿了,所以把淑妃赏的两只孔雀命人杀了,烤来吃了。”某王爷头抬也不抬道:“知道了,问问她,那只猫儿吃不吃的饱?味道可还满意,若是喜欢,再进宫跟淑妃要两只给它吃。”侍卫无语了。片段二:某王爷正在军中指挥练兵,一侍卫匆匆赶来:“王爷,王妃说猫儿的家太小了,所以将猫儿养在了文新院。”某王爷看也不看他:“王府是王妃当家做家,她爱在哪儿养在哪儿养,这种事来回我作甚?”侍卫哭丧着脸道:“可是王爷,刘小姐住在那个院子,已经被王妃的猫儿吓的晕过去了。”某王爷气得脸上一阵铁青,侍卫心道,王爷终于发怒了,这才对嘛。女人嘛,不能总是宠着。果然,王爷怒道:“你们是白痴吗?让她马上搬走,若是吓着了王妃的猫儿,我饶不了你们!”侍卫风中凌乱了,王爷没发烧吧?就王妃那只’猫‘?刘小姐能吓到它?不被它吓死已是万幸了!片段三:某王爷正在书房练习书法,一名侍卫进来禀报:“王爷,王妃说今日有亲戚从京城来,王妃要带他去四方馆,她就不陪王爷用晚膳了。”某王爷皱皱眉,面露不悦,却是说道:”既然如此,今晚就将晚膳摆在这儿吧,多派些人跟着王妃,小心伺候!“侍卫听了连忙应下,轻吁了一口气,刚要退下。某王爷又问:”来的是王妃的兄嫂,还是她的表姐呀?“侍卫小心翼翼道:”都不是。是,是王妃的义兄!“
  • 暮雪纷飞

    暮雪纷飞

    她是商界显贵曹氏豪门的千金。她与表哥陆家辉自幼指腹为婚,长大彼此相爱。大婚将至,陆氏煤业突遭变故,亿万资产瞬间付之一炬。其寡母陆振瑛见陆家家道中落,大势已去,她居然落井下石坚决要求解除女儿的婚约。为达成目的,她不惜与哥哥手足相残,最终将其逼上绝境。面对自己运筹帷幄的胜利,向来流血不流泪的她痛哭流涕。陆家恨她入骨,女儿恨她薄情,可又有谁知道她的难言与苦衷?可她还是身不由己的将抵死反抗的女儿用药放倒,送上了另一个男子的床。大婚之夜,她割腕自杀。绝地逢生处,她能否再与初恋情人破镜重圆呢——
  • 多党合作在四川(工商联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工商联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丛书,分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卷,共8卷,近400万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