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4700000003

第3章 经济危机:从历史看现实(2)

7. 21世纪之后

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高歌猛进之后,2000年3月中旬,以技术股为主的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遭遇重挫、不断下滑,网络经济危机全面爆发。整个互联网业愁云密布,灾难像倾倒的多米诺骨牌,危机很快波及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电信制造业和运营业,整个信息通信产业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之中。然而,美联储通过连续27次降息刺激房地产,很快地扭转了经济的衰退,使得世界经济又维持了5年的繁荣;当2006年的房地产泡沫也开始破灭时,世界经济再次逐步滑入危机的泥淖。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迅速演变成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美国是这次危机的中心,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英国、日本、前苏联、冰岛、中国等所有国家大都受到危机的强烈冲击。

二、经济危机的起源与演变特征

(一)起源

从历史上来看,经济危机几乎在全球大部分的国家中都曾经肆虐过,虽然以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主,但近年来在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很多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加入这一行列。林林总总,每一次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会多少有些相似,但又不尽相同。关于经济危机的起源,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1. 生产过剩

生产过剩是指社会商品生产总量大大超过有支付能力需求量的经济现象。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商品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在缺乏总体规划的情况下,生产过剩现象的发生也就带有一定的必然性。在私有体制下,社会生产是资本家的私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均由企业决定,整个社会生产处于竞争和无政府状态,其结果就是因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而导致大量商品卖不出去;而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生产和销售,总体的生产更是处于一种无组织的状态。生产过剩导致商品大量滞销,生产厂家的资金难以周转,向危机发展是必然的,它会以一种偶然的原因,一触即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生产过剩既是繁荣时期的必然后果,也是危机时期的前提条件。

1825年在英国爆发的经济危机是典型的生产过剩危机。当时,严重的生产过剩使资本家不敢投资,利润源源不断变成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1819年为360万英镑,1820年为820万英镑,1821年为1120万英镑,1822年为1010万英镑,1823年为1270万英镑。1821—1825年,伦敦交易所共对欧洲和中南美洲国家发行了4897万英镑公债,而英格兰银行对国内私人的贷款却急剧萎缩。这些公债转过来又成为对英国商品的购买力,英国输往中南美洲的棉纺织品从1824年的150万英镑,激增至1825年的395万英镑。出口猛增一方面刺激生产和投资迅速扩大,另一方面则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从而再一次使供给严重超过需求。1825年下半年,物价终于开始下跌,而南美洲投资也被证明是一场豪赌。投机商人和银行首先大量破产,继之危机席卷英国主要工业部门。

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中国也面临着生产过剩问题。在美国资产膨胀型过度消费的刺激下,以中国为代表的世界工厂创造了很大的生产能力,表现为中国连年提高的出口和贸易顺差;当美国发生因金融危机而急剧减少进口时,中国的生产过剩现象就极为突出地表现了出来。事实上,从2005年中国加入WTO进入实质性阶段起,生产过剩的苗头就一直在高涨。2003年,英国权威财经杂志《经济学家》的专家指出,中国的部分行业已经出现生产过剩,投资带动过热{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建在出席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宏观预测会上也发出警世预言,“本轮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由重工业的投资带动。重工业的建设平均周期是5年,这轮投资起于2003年,2007年是本轮投资高峰的收尾期……我们对2007年发生的事情一定要有所警惕。2007年将会出现生产过剩。”因此,当前中国正在经历的危机虽然是由美国的金融危机引发的,但又与其有所不同。

2. 金融体系不健全

金融是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必然产物。目前,人类社会正处于传统的货币经济向金融经济转化的过程中。从最早的金融活动——货币充当交换媒介,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再到目前国际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发展的每一次的演进都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和推进作用,但同样地,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整个经济体系正常运转的冲击也显示出它强大的负面效应。金融问题导致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其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这是因为金融活动具有不确定性,这就使得金融风险客观存在于经济生活中,只要存在不确定性,风险就存在;金融对经济运行具有广泛的渗透性、扩散性,使金融风险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局部的金融危机能演变成整体的金融危机直至经济危机;金融风险具有隐蔽性,信用存在的有借有还、借新还旧、贷款还息等特点以及银行垄断或政府干预等外在因素又很容易将其掩盖,使其得不到及时解决并日益严重。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得金融体系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关注。这次危机来势之猛,使马来西亚的人均国民财富水平倒退10年,使泰国的国民财富损失近一半;这场危机还使1998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降低1个百分点,意味着比前一年下降1/3,而危机的成因就在于长期累积的金融风险的最终爆发。以泰国为例,在危机之前,泰国的金融体系存在着许多问题,既有先天不足,如金融监管制度不够健全,金融监管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也有后天改革的弊端,如1991年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第八条款,加速开放资本项目,对外资的流动完全不加限制。由于泰国的金融结构异常脆弱,一旦出现资金外流,马上就暴露出许多坏账问题。人心浮动,股价马上下跌,连带着房地产价格也开始下落,进一步加剧了民众的恐慌,金融风暴一触即发。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给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造成的直接损失已经超过千亿美元。在危机形成的众多原因之中,金融监管成为受关注的焦点之一。美国存在多种类型和多种层次的金融监管机构,每一个监管者形成专业化的比较优势,它们之间的竞争可以形成权力制衡。美国的这套监管机制确实在历史上支持了美国金融业的繁荣。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的发展,随着金融市场之间产品创新的发展、交叉出售的涌现和风险的快速传递,这样的监管体制也越来越多地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监管标准不一致,监管领域的重叠和空白同时存在,规则描述过于细致,监管对于市场的反应太慢和滞后,没有一个联邦机构能够得到足够的法律授权来负责监管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状况,风险无法得到全方位的覆盖等{1},最终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

3. 石油价格波动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住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住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住了整个世界。”20世纪70年代,时任美国国务卿的亨利·基辛格曾如此断言,将石油、粮食和货币提到了极高的战略位置。时至21世纪,石油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日益攀升,并与金融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国际油价更是成为各国经济的“晴雨表”。

从历史上看,1970—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显示有6轮周期性波动。因在每一轮周期波动内,所选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波动显示出高度的同步性,故可判定发生了6轮世界性经济周期性波动(即1971—1976年、1976—1984年、1984—1988年、1988—1994年、1994—2000年和2000—2004年)。在时间上,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与石油危机有关联。1973—1974年发生第一次石油危机,同期发生(1971—1976年)了第一轮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这次石油危机发生在世界经济的衰退阶段(1973—1975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发生在1979—1980年,并且发生在第二轮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衰退阶段(1976—1982年);始于1990年的第三次石油危机发生在第四次世界经济的衰退阶段(1988—1991年)。因石油危机产生前的石油价格剧烈波动到石油危机的形成的累积效应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衰退阶段正好吻合,故可判断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与石油危机在发生的时间上有同步性{2}。

1973年和1979年的危机都是在石油冲击下产生的,相隔时间甚短;而且资本主义工业国同时进入危机。石油危机改变了西方工业国经济的正常发展,使危机提前到来{3}。石油危机不仅促使经济危机早日产生,而且造成了固定资本投资下降,危机阶段加长,经济发展缓慢。据经合组织的统计,第一次石油危机的1973年和1974年,西方工业化7国因石油涨价,大约多支出600亿美元,1979年和1980年,多支出1300亿美元。能源价格上涨使得一般工业利润减少,再生产过程受到阻碍,甚至在缩小的规模上进行。固定资本投资下降,经济发展速度必然减慢。石油危机的冲击,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阶段加长,经济发展产生停滞膨胀的趋势。

4. 政治不稳定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在泰国国防学院发表的专题演讲中,分析了亚洲金融风暴的主要起因,他在演讲中指出,他相信许多经济危机的根源是政治性的{1}。危机的深度和一个国家从危机中恢复的速度,取决于政府是否有政治意愿并获得民众的支持,以实行必要的强硬措施。

(1)政府必须继续实行已展开的改革,并进一步实施更多改革措施。那些已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的国家的政府,必须显示遵守已定下的目标。这是市场判断政府对经改意愿时的唯一准则,任何放慢的迹象将损害市场的信心。

(2)政府不应慌张,也不能试图通过放慢或倒转开放金融业的过程,以阻止资金外流。相反,政府应该致力于加强管制和监督制度。管制金融系统的法律和条规应该更加透明,使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能根据市场情况运作。政府应该开放原本限制外国人参与的受保护行业,以鼓励资金流入。比如,泰国已允许外国人在银行里拥有更大的股权,此举可以使银行系统重新资本化。

(3)需要加强政府机构。政府机构没有及时跟上经济迅速增长所带来的变化,尤其是在金融市场全球化之后。一个国家需要专业化的服务、能干和有效的中央银行,以及受到良好管理的公司。商人、部长和公务员之间的关系不能沦为裙带关系。

(4)维持政治上的持续性是很重要的。泰国在过去5年里换了6届政府,没有一届政府的任期足以让它应付逐日增加的经常项目赤字和投入房地产市场的美元债务。

(5)东亚各国政府应该促进彼此之间的对话与合作,并针对经济政策进行坦诚的讨论。政府的政策可以扭转横扫本地区的悲观气氛,并恢复信心。当国内情况得到纠正后,恢复的速度将取决于外来因素。

5. 虚拟经济泡沫

虚拟经济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词语,释义纷杂不一,大体上有三种范畴:一是指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Fictitious Economy);二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所进行的虚拟经济活动(Virtual Economy),也有人称之为数字经济或信息经济;三是指用计算机模拟的可视化经济活动(Visual Economy)。一般来说,虚拟经济主要以第一个范畴为准,其发展大致有5个阶段:闲置货币的资本化、生息资本的社会化、有价证券的市场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和国际金融的集成化。

虚拟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又会给实体经济带来损害,它最大的危害是造成金融危机,并有可能引发经济和政治危机,导致社会动荡{1}。虚拟经济系统是和实体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活动模式。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刘骏民为《瞭望》新闻周刊分析,“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匹配良好时,虚拟经济将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广泛的融资渠道,转移市场运作的风险,从而有效保障实体经济的发展。然而,当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时,就会产生泡沫经济或者金融危机。”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即由房地产市场形成泡沫而引发的。2008年10月1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英国首相布朗就当前国际金融形势交换看法,认为要认真总结这场危机的教训,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二)演变特征

从历史上看,在世界各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并非千篇一律,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经济危机也呈现出一种动态演变的过程。

1. 同期性与非同期性经济危机交错发生

资本主义世界同期性经济危机与非同期性经济危机互相交错,而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则由非同期性稳定地转向同期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经济危机在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里趋向于同时爆发,具有比较明显的同期性。自1847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以后,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1900年、1907年、1920年、1929年、1937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一齐卷入,都是世界同期性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只有1957—1958年、1973—1975年、1980—1982年的危机是世界同期性经济危机,其他各次危机则是非同期性或部分同期性经济危机。例如,美国爆发1948—1949年战后第一次经济危机时,西欧和日本正处于战后恢复过程中,并未同时发生危机,而当西欧各国爆发1951—1952年和1964—1966年的经济危机时,美国则由于先后发动侵朝战争和侵越战争,使危机分别推迟到1953—1954年和1969—1970年才爆发。

2. 经济危机发生的周期缩短

同类推荐
  •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本书汇集了广州市第一幼儿园60年幼教工作的教育科研成果,分为三个分册,分别为《保育员工作手册》《新教师工作手册》《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本书内容涵盖幼教工作的各个方面,来源于幼儿园60年实际工作的研究总结,其内容丰富,操作性强,是幼儿园幼教工作者实用的参考书。
  • 聚焦民生新常态

    聚焦民生新常态

    聚焦两会, 聚焦民生新常态。城镇化规模持续扩大对房价有何影响?高房价还能持续多久?看病难、看病贵能否缓解?实体经济持续衰退,哪些领域值得投资跟进?
  • 实用税务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税务文书写作大全

    税务登记种类和对象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具有应税收入、应税财产或应税行为的各类纳税人,都应依照有关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税务登记的内容包括开业登记、变更登记、停复业登记、注销登记、《税务登记证》验证、换证、税收证明管理等。
  • 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位工作态度端正的人;优秀的教师,理应是道德的楷模;优衣的教师,不但要会教书,而且也要会育人,优秀的教师,更应是一位懂得如何与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人!
  • 高考状元经验谈

    高考状元经验谈

    本丛书精心选取了多个人生重大课题,内容涉及学习、生活、哲理、亲情、事业、交往等方面,结合鲜活的现实事例,启发读者思考、理解、感悟人生的真谛和意义,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积极进取,成就幸福人生。
热门推荐
  • 修魔

    修魔

    别人都是隐藏在正道大派中暗中修炼魔道功法,佟玉却是在魔道大派中光明正大地修炼正道功法。在真魔宫六十年一次的论道大比中,佟玉力压群雄夺魁后,没有一个人为他庆贺。他师父仰天长叹:“魔道后辈无人啊!”殿主、长老、师叔、师兄、师姐、师弟···就连他徒弟的脸色都很难看。佟玉非常无辜的表示:“虽然我修炼的是正道功法,但我有一颗魔心啊,你们不能搞歧视!”
  • 我欲成魔

    我欲成魔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恐怖世界,踏着那众神与诸仙的尸骨,斩道求真。方辰本是一介凡人,机缘中得到了上古魔门传承,却因此满门灭族,心魔化道,太初魔功露出狰狞,一路血海尸骸,步步沉沦魔海,吞噬血肉,掠夺灵魂,千年再回首,他站在了魔道巅峰,俯视诸天万界……
  • 新编临床护理1000问

    新编临床护理1000问

    在护理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全国护理工作各方面取得了飞跃的发展。当今护理学已从护“病”转变到护“人”,但我们仍然脱离不了扎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本书结合临床护理新观点、新知识及新技术,向读者介绍了现代的“三基”,反映了国际上临床护理工作的先进水平。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逆天驱魔妃

    逆天驱魔妃

    驱魔师,为世人算清了前尘后世,却没有想到无意间泄露天机,遭上天惩罚,魂飞魄散,她乃是活了上千年的巫女,却不料这个男人将她救于水深火热之中,她决定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助他一生幸福
  • 性保健药膳

    性保健药膳

    本书为“性保健丛书”之一。主要介绍有了滋补肾阳、滋阴降火及补气血作用的药膳的制作、服法、性保健应用。内容丰富、健康实用。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拒嫁豪门:美颜娇妻101次逃跑

    拒嫁豪门:美颜娇妻101次逃跑

    她是M国颜值最高的美女少校,明明可以靠脸,却非要靠实力。一次机密任务,遇上了神秘莫测,唯我独尊,狂狷不羁的他。至此,一场纠缠不休的追逐战,拉开序幕…“东方未晞,这辈子,下辈子,永生永世,我都不要再遇上你。”他似笑非笑的看着站在自己面前怒火朝天的女人,绯红的薄唇无奈扬起,“那我只好委屈自己像上帝申请,让你这辈子,下辈子,永生永世都遇上我,爱上我,嫁给我。”她:“……”
  • 优美的哲理散文(散文书系)

    优美的哲理散文(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世间最美是淡然

    世间最美是淡然

    男人的风度在于淡然;女人的优雅在于淡然;人生的智慧,亦在于淡然!淡然是一种气度、一种风范。只有懂得以谈然之心处世的人,才能临危不乱、举重若轻、宠辱不惊、优雅大气。在这个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里,淡然无疑是一种宝贵的智慧。然而,波然并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应由修心开始,逐渐演变成一种行为习惯,最终升华为人生的大智慧。本书就是一部指导人们修炼淡然处世智慧的宝典。相信读过此书,你定会在纷乱的世间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澄明与清澈,优雅地享受属于自己的淡然、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