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21世纪之后
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高歌猛进之后,2000年3月中旬,以技术股为主的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遭遇重挫、不断下滑,网络经济危机全面爆发。整个互联网业愁云密布,灾难像倾倒的多米诺骨牌,危机很快波及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电信制造业和运营业,整个信息通信产业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之中。然而,美联储通过连续27次降息刺激房地产,很快地扭转了经济的衰退,使得世界经济又维持了5年的繁荣;当2006年的房地产泡沫也开始破灭时,世界经济再次逐步滑入危机的泥淖。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迅速演变成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美国是这次危机的中心,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英国、日本、前苏联、冰岛、中国等所有国家大都受到危机的强烈冲击。
二、经济危机的起源与演变特征
(一)起源
从历史上来看,经济危机几乎在全球大部分的国家中都曾经肆虐过,虽然以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主,但近年来在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很多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加入这一行列。林林总总,每一次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会多少有些相似,但又不尽相同。关于经济危机的起源,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1. 生产过剩
生产过剩是指社会商品生产总量大大超过有支付能力需求量的经济现象。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商品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在缺乏总体规划的情况下,生产过剩现象的发生也就带有一定的必然性。在私有体制下,社会生产是资本家的私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均由企业决定,整个社会生产处于竞争和无政府状态,其结果就是因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而导致大量商品卖不出去;而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生产和销售,总体的生产更是处于一种无组织的状态。生产过剩导致商品大量滞销,生产厂家的资金难以周转,向危机发展是必然的,它会以一种偶然的原因,一触即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生产过剩既是繁荣时期的必然后果,也是危机时期的前提条件。
1825年在英国爆发的经济危机是典型的生产过剩危机。当时,严重的生产过剩使资本家不敢投资,利润源源不断变成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1819年为360万英镑,1820年为820万英镑,1821年为1120万英镑,1822年为1010万英镑,1823年为1270万英镑。1821—1825年,伦敦交易所共对欧洲和中南美洲国家发行了4897万英镑公债,而英格兰银行对国内私人的贷款却急剧萎缩。这些公债转过来又成为对英国商品的购买力,英国输往中南美洲的棉纺织品从1824年的150万英镑,激增至1825年的395万英镑。出口猛增一方面刺激生产和投资迅速扩大,另一方面则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从而再一次使供给严重超过需求。1825年下半年,物价终于开始下跌,而南美洲投资也被证明是一场豪赌。投机商人和银行首先大量破产,继之危机席卷英国主要工业部门。
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中国也面临着生产过剩问题。在美国资产膨胀型过度消费的刺激下,以中国为代表的世界工厂创造了很大的生产能力,表现为中国连年提高的出口和贸易顺差;当美国发生因金融危机而急剧减少进口时,中国的生产过剩现象就极为突出地表现了出来。事实上,从2005年中国加入WTO进入实质性阶段起,生产过剩的苗头就一直在高涨。2003年,英国权威财经杂志《经济学家》的专家指出,中国的部分行业已经出现生产过剩,投资带动过热{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建在出席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宏观预测会上也发出警世预言,“本轮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由重工业的投资带动。重工业的建设平均周期是5年,这轮投资起于2003年,2007年是本轮投资高峰的收尾期……我们对2007年发生的事情一定要有所警惕。2007年将会出现生产过剩。”因此,当前中国正在经历的危机虽然是由美国的金融危机引发的,但又与其有所不同。
2. 金融体系不健全
金融是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必然产物。目前,人类社会正处于传统的货币经济向金融经济转化的过程中。从最早的金融活动——货币充当交换媒介,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再到目前国际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发展的每一次的演进都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和推进作用,但同样地,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整个经济体系正常运转的冲击也显示出它强大的负面效应。金融问题导致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其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这是因为金融活动具有不确定性,这就使得金融风险客观存在于经济生活中,只要存在不确定性,风险就存在;金融对经济运行具有广泛的渗透性、扩散性,使金融风险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局部的金融危机能演变成整体的金融危机直至经济危机;金融风险具有隐蔽性,信用存在的有借有还、借新还旧、贷款还息等特点以及银行垄断或政府干预等外在因素又很容易将其掩盖,使其得不到及时解决并日益严重。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得金融体系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关注。这次危机来势之猛,使马来西亚的人均国民财富水平倒退10年,使泰国的国民财富损失近一半;这场危机还使1998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降低1个百分点,意味着比前一年下降1/3,而危机的成因就在于长期累积的金融风险的最终爆发。以泰国为例,在危机之前,泰国的金融体系存在着许多问题,既有先天不足,如金融监管制度不够健全,金融监管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也有后天改革的弊端,如1991年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第八条款,加速开放资本项目,对外资的流动完全不加限制。由于泰国的金融结构异常脆弱,一旦出现资金外流,马上就暴露出许多坏账问题。人心浮动,股价马上下跌,连带着房地产价格也开始下落,进一步加剧了民众的恐慌,金融风暴一触即发。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给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造成的直接损失已经超过千亿美元。在危机形成的众多原因之中,金融监管成为受关注的焦点之一。美国存在多种类型和多种层次的金融监管机构,每一个监管者形成专业化的比较优势,它们之间的竞争可以形成权力制衡。美国的这套监管机制确实在历史上支持了美国金融业的繁荣。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的发展,随着金融市场之间产品创新的发展、交叉出售的涌现和风险的快速传递,这样的监管体制也越来越多地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监管标准不一致,监管领域的重叠和空白同时存在,规则描述过于细致,监管对于市场的反应太慢和滞后,没有一个联邦机构能够得到足够的法律授权来负责监管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状况,风险无法得到全方位的覆盖等{1},最终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
3. 石油价格波动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住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住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住了整个世界。”20世纪70年代,时任美国国务卿的亨利·基辛格曾如此断言,将石油、粮食和货币提到了极高的战略位置。时至21世纪,石油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日益攀升,并与金融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国际油价更是成为各国经济的“晴雨表”。
从历史上看,1970—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显示有6轮周期性波动。因在每一轮周期波动内,所选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波动显示出高度的同步性,故可判定发生了6轮世界性经济周期性波动(即1971—1976年、1976—1984年、1984—1988年、1988—1994年、1994—2000年和2000—2004年)。在时间上,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与石油危机有关联。1973—1974年发生第一次石油危机,同期发生(1971—1976年)了第一轮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这次石油危机发生在世界经济的衰退阶段(1973—1975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发生在1979—1980年,并且发生在第二轮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衰退阶段(1976—1982年);始于1990年的第三次石油危机发生在第四次世界经济的衰退阶段(1988—1991年)。因石油危机产生前的石油价格剧烈波动到石油危机的形成的累积效应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衰退阶段正好吻合,故可判断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与石油危机在发生的时间上有同步性{2}。
1973年和1979年的危机都是在石油冲击下产生的,相隔时间甚短;而且资本主义工业国同时进入危机。石油危机改变了西方工业国经济的正常发展,使危机提前到来{3}。石油危机不仅促使经济危机早日产生,而且造成了固定资本投资下降,危机阶段加长,经济发展缓慢。据经合组织的统计,第一次石油危机的1973年和1974年,西方工业化7国因石油涨价,大约多支出600亿美元,1979年和1980年,多支出1300亿美元。能源价格上涨使得一般工业利润减少,再生产过程受到阻碍,甚至在缩小的规模上进行。固定资本投资下降,经济发展速度必然减慢。石油危机的冲击,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阶段加长,经济发展产生停滞膨胀的趋势。
4. 政治不稳定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在泰国国防学院发表的专题演讲中,分析了亚洲金融风暴的主要起因,他在演讲中指出,他相信许多经济危机的根源是政治性的{1}。危机的深度和一个国家从危机中恢复的速度,取决于政府是否有政治意愿并获得民众的支持,以实行必要的强硬措施。
(1)政府必须继续实行已展开的改革,并进一步实施更多改革措施。那些已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的国家的政府,必须显示遵守已定下的目标。这是市场判断政府对经改意愿时的唯一准则,任何放慢的迹象将损害市场的信心。
(2)政府不应慌张,也不能试图通过放慢或倒转开放金融业的过程,以阻止资金外流。相反,政府应该致力于加强管制和监督制度。管制金融系统的法律和条规应该更加透明,使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能根据市场情况运作。政府应该开放原本限制外国人参与的受保护行业,以鼓励资金流入。比如,泰国已允许外国人在银行里拥有更大的股权,此举可以使银行系统重新资本化。
(3)需要加强政府机构。政府机构没有及时跟上经济迅速增长所带来的变化,尤其是在金融市场全球化之后。一个国家需要专业化的服务、能干和有效的中央银行,以及受到良好管理的公司。商人、部长和公务员之间的关系不能沦为裙带关系。
(4)维持政治上的持续性是很重要的。泰国在过去5年里换了6届政府,没有一届政府的任期足以让它应付逐日增加的经常项目赤字和投入房地产市场的美元债务。
(5)东亚各国政府应该促进彼此之间的对话与合作,并针对经济政策进行坦诚的讨论。政府的政策可以扭转横扫本地区的悲观气氛,并恢复信心。当国内情况得到纠正后,恢复的速度将取决于外来因素。
5. 虚拟经济泡沫
虚拟经济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词语,释义纷杂不一,大体上有三种范畴:一是指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Fictitious Economy);二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所进行的虚拟经济活动(Virtual Economy),也有人称之为数字经济或信息经济;三是指用计算机模拟的可视化经济活动(Visual Economy)。一般来说,虚拟经济主要以第一个范畴为准,其发展大致有5个阶段:闲置货币的资本化、生息资本的社会化、有价证券的市场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和国际金融的集成化。
虚拟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又会给实体经济带来损害,它最大的危害是造成金融危机,并有可能引发经济和政治危机,导致社会动荡{1}。虚拟经济系统是和实体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活动模式。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刘骏民为《瞭望》新闻周刊分析,“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匹配良好时,虚拟经济将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广泛的融资渠道,转移市场运作的风险,从而有效保障实体经济的发展。然而,当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时,就会产生泡沫经济或者金融危机。”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即由房地产市场形成泡沫而引发的。2008年10月1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英国首相布朗就当前国际金融形势交换看法,认为要认真总结这场危机的教训,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二)演变特征
从历史上看,在世界各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并非千篇一律,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经济危机也呈现出一种动态演变的过程。
1. 同期性与非同期性经济危机交错发生
资本主义世界同期性经济危机与非同期性经济危机互相交错,而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则由非同期性稳定地转向同期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经济危机在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里趋向于同时爆发,具有比较明显的同期性。自1847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以后,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1900年、1907年、1920年、1929年、1937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一齐卷入,都是世界同期性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只有1957—1958年、1973—1975年、1980—1982年的危机是世界同期性经济危机,其他各次危机则是非同期性或部分同期性经济危机。例如,美国爆发1948—1949年战后第一次经济危机时,西欧和日本正处于战后恢复过程中,并未同时发生危机,而当西欧各国爆发1951—1952年和1964—1966年的经济危机时,美国则由于先后发动侵朝战争和侵越战争,使危机分别推迟到1953—1954年和1969—1970年才爆发。
2. 经济危机发生的周期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