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3700000006

第6章 家和万事兴(1)

曾家祖传“八宝饭”

曾家是中国旧家庭的典型。曾国藩既承继了他祖父、母亲的坚强刚毅的性格,又将他父亲拙诚、忠孝的品格发扬光大。曾家的崛起堪称是个典型。他们认为,耕是吃饭的本事,读是人世取功名的根本,世代不忘耕读之本。曾家的家规至少到曾玉屏时已具雏形。他创立的家规,要求家人必须遵守,其中有的是普遍见之于中国农村家庭的祖训。如“男子耕读,女必纺织”。男耕女织是旧时代典型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读书是发展的阶梯,进可求取功名,退可凭借男耕女织维持生计。有的则是曾玉屏独特的创意,如,他要求家人谨行八件事:读书、种菜、饲鱼、养猪、早起、洒扫、祭祀、敦亲睦邻。

曾国藩为人处世、秉性风格与他的家庭根基和教育有着直接关系。

对祖父曾玉屏创立的家规,曾国藩归结为八个字,后人戏称为“八宝饭”:书、蔬、鱼、猪、早、扫、考、宝。

书:就是读书。旧时代的中国家庭,不管境况如何,都一定有一个祭奉祖宗的神龛,设于堂屋的正中。神龛两侧,大多张贴这样一幅对联:把祖宗一炷清香,必诚必敬;

教子孙两条正路,宜读宜耕。

农业社会的真实反映就是耕读文化。按照儒家“天下之本在家”的解释,一个人的一切作为都始于家庭。而保持家庭兴旺的根本就是耕读。耕,代表生产基业;读,代表基本教育。在过去的家庭中,除极少数的例外,每个人总要读三年五年的书,即一般女子也至少要读一二年,俗称“三代不读书,一屋都是猪”。曾国藩的诗作中,也多以“耕”、“薪”之句,如早年诗作:“憾我不学山中人,少小从耕拾束薪”,“世事痴聋百不识,笑置诗书如埃尘”

是耕读生活的写照。

蔬:就是蔬菜。曾星冈说:凡蔬菜手植而手撷者,其味弥甘。这并不是为了安慰家人所说的冠冕堂皇的话,而是一个社会现实。在重农抑商的农业社会里,商品交换关系非常落后,更何况曾国藩的家处于山区,交通并不便利。因此自给自足十分重要。一个耕读之家,田有谷米,园有蔬菜,除盐以外,可谓无所求于他人。

鱼:鸢飞入天,鱼跃于渊,天机活泼,是兴旺气象。曾国藩说:“家中养鱼养猪种竹种蔬,皆不可忽,一则上接祖父相承以来之家风,二则望其外有一种生气,登其庭有一种旺气。”足见养鱼不仅供应口福,而且可以增加生气,生气勃勃,则家道兴旺。

猪:生猪至今仍占有重要的地位,更可想几百年前的农村了。早在清前期,即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而每年腊冬之月,宰牲祭祖,阖家相聚,享受劳动的果实,自有一番田园乐趣。

早:就是早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几乎与太阳同起落。提倡早起,就是奖励勤劳,增加生气,颇合养生之道。俗话说:天道酬勤,而勤字之本是早。在农业社会里,本来没有严格的时间概念,但早起却是勤劳的象征。

扫:实际是讲究卫生,减少疾病。在几乎没有医疗条件的早年农村,人的生命几乎是依赖于自然的。为了减少疾病,讲究清洁干净就很重要。扫,就是扫除,包括洒洗。这一工作大多由妇女为之。妇女早起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洒扫工作。庭阶秽物,桌几灰尘,要洒扫干净,虽至贫至苦人家,也不例外。年终的时候,屋前屋后,还要来一次大清扫,以示万象更始,一个新的年轮开始。

考:就是祭祀。曾国藩曾说,昔吾祖星冈公最讲求治家之法:第一早起;第二打扫清洁;第三修诚祭祀;第四善待亲族邻里。这其中,就有祭祀祖先的传统,对祖先的敬祀既是习惯,又是潜意识的一种心理行为。因为追念远祖,自然不敢为非作歹,民德自然归于淳厚,这与孝顺父母是一样的道理。

宝:就是善待亲族邻里。曾星冈曾说:“人待人,无价之宝。”这就是说,一个人不能独善其身,一个家庭也不能独善其家。人与人的关系息息相关,假若与亲族邻里不能和睦相处,这一家庭便成怨府,迟早是要毁败的。曾星冈一面操持家庭,一面善待亲戚邻里,这是一个居家的法宝。他还常教育子孙:“济人须济急时无”,“君子居下,则排一方之难;在上,则息万物之器”。他对周围一些“孤嫠衰疾无告者”,总是尽自已力量之所为,“随时图之,不无小补”。曾国藩曾说:“祖父平时积德累仁,救难救急,孙所知者,已难指数”。“凡他人所束手无策,计无复之者,得祖父善于调停,旋乾转坤,无不立即解危。”这虽有歌颂之嫌,但一个人威信的建立往往是由近及远的。

这八件事,家里无论老幼必须做到。同时要求家庭成员禁绝疏远六种人:算命的、看风水的、巫道、巫医、和尚、闲客。后来,曾国藩继承家教衣钵,为之编成顺口诀:“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常说常行,八者都好;地命医理,僧巫祈祷,留客久住,六者俱恼。”曾氏的家庭教育、“八字家诀”,尤其是祖父曾玉屏的家教家规对曾国藩影响甚大。他终生没有忘怀祖父的遗训,时刻用祖父的家诀教育子孙,要求属下。直到自己的兄弟成了地方大吏,仍旧要求曾氏子弟媳侄勤俭持家,不许脱离生产劳动。他虽然有穿不尽的官服朝靴,但日常穿戴仍要求女儿、媳妇为他做衣、做鞋,以此要求子女、考查自家女儿和媳妇的女红。曾国藩点了翰林,全家欢庆。而祖父却向家庭成员宣布:我家虽出了翰林,但仍要以耕田、种菜为生,不能靠做官吃饭。到曾国藩做了两江总督时(曾国荃也成了浙江巡抚),给家里去信,说曾氏“极盛”之时,更不能忘祖宗家法,牢记不能靠做官吃饭的家教,不能丢“八字家诀”,要在“作田上用功夫”。曾国藩在日记、家书中时常记述祖父组织的“耕织家庭”,认为那时家里虽贫苦些,但却充满了生气,充满了喜悦,充满了家庭成员间的友谊和敬爱。他说:这个家庭给他的是礼义廉耻,给他的是勤俭质朴,给他的是孝悌尊友,给他的是忠君爱国。

除“八宝”外,曾玉屏还给后人留下了“三不信”,即不信医药、僧巫、地仙。自古楚地多巫祝。在农村信巫术之风很盛,这些“把戏”大多是愚弄没有知识的人,混一口饭吃。但这个“职业”坑害了无数人家。因此,走南闯北的曾玉屏告诫家人不可信医药、僧巫和地仙。这里的“医药”主要指没有医术专治怪病的“游医”。僧巫即是巫婆、道士和尚之类。在曾玉屏看来,这些人“不劳而获”,不应受到礼遇与尊重。地仙即是风水先生之类。

曾氏数代都克勤克俭,因而对后代影响很大。不但曾国藩一生受此薰染,而且还常以此教育后辈。他说:“吾家累世以来,孝弟勤俭。辅臣公以上吾不及见,竞希公、星冈公皆未明即起,竞日无片刻暇逸。竟希公少时在陈氏宗祠读书,正月上学,辅臣公给钱一百,为零用之需。五月归时,仅用一文,尚余九十九文,其俭如此!星冈公当孙入翰林之后,尤亲自种菜、收粪。

吾父竹亭公之勤俭,则尔等所及见也。”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曾国藩的叔父曾骥云为元吉公修置祠堂,寄信京师,命曾国藩记其原委。作为六世孙的曾国藩,对于祖上的元吉公“行事不尽悉”,只好把从祖父那里听来的“传闻”记述下来。在铭文中有这样几行字,确实道出了渐积渐累方才有成的道理:昔日龟业,源远流长。服畴食德,寝炽而昌;蓰茏(xIlong)郁积,有耀其光;千秋宰树,终焉允臧。

几年之后,过继给曾骥云的曾国华生有一子,对叔父喜得长孙,曾国藩说,“叔父近年于占公祠造屋办祭,极勤极敬,今年又造新屋,刚值落成之际,得此大喜,又足见我元吉太高祖庇佑后嗣,呼吸可通,洋洋如在也。”

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留下的家法并不多。大概是属于身教多于言传的一类。但正如我们以后还要述及的,每当曾国藩在面临大的抉择时,曾麟书都能及时督导,不但使曾国藩兄弟们受益良多,而且连左宗棠等人对曾国藩之父都敬佩不已。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咸丰帝的上谕中也几次提及曾麟书,并称赞曾氏“一门忠义”。晚年的曾麟书命长子曾国藩书写的一句联语,颇能代表他的希望和寄托: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无官守无言责世事不闻不问,且将艰巨付儿曹。

曾麟书在曾氏家族史上,堪称承上启下的一个关键人物。他把良好家风传承下来,他把自己乃至曾氏家族的抱负交付给了下一代。这是另一种传承。曾国藩兄弟们能接好这个传承吗?

总之,正是湖南湘乡秀美的山水,曾家勤俭而严正的教育,加之封建的国度,偏僻的山村,传统而落后的文化习俗,造就了曾国藩复杂的性格,造就了这个清朝的“中兴第一名臣”和屠杀农民起义的“曾屠户”,一个令世代评说、争议不休的历史人物。

家庭和睦是根本

老祖宗说:家和万事兴。曾国藩深深认识到这一点。他强调家庭和睦的重要,是有其极深的原因的。其中最重要的则是为了镇压天平天国,他们兄弟四个都从了军,而且九弟曾国荃还为破天京立了头功。试想,在一个不和睦的家庭里,能出现这样的状况吗?他写道:夫家和则福自生。若一家之中,兄有言弟无不从,弟有请兄无不应,和气蒸蒸而家不兴者,未之有也;反之而不败者,亦未之有也!

家庭和睦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和”?曾国藩说:孝友为家庭之祥瑞,凡所称因果报应,他事或不尽验,独孝友则立获吉庆,反之则立获殃涡,无不验者。吾早岁久宦京师,于存养之道多疏,后来辗转兵间,多获诸弟之助。而吾毫无裨益于诸弟。余兄弟姊妹各家,均有田宅之安,大抵皆九弟扶助之力我身残之后,尔等事两叔如父,事叔母如母,视堂兄弟如手足。

凡事皆从省裔,独待者叔之家,则处处从厚待堂兄弟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期于彼此有成,为第一要义。其次则亲之欲其贵,爱之欲其富。常常以占祥善事代诸昆季默为祷祝,自当神人共钦。

在这段话中,曾国藩认为欲“和”则必“孝”、“友”,并且将“孝”、“友”这两个原则细化到日常的做事中。关于“孝”,曾国藩还讲到:凡子之孝父母,必做人有规矩,办事有条理。亲族犊之,远近服之,然后父母愈爱之,此孝之大者也。

能像曾国藩所说的这样去做的,家庭关系必然和睦,这是处理家庭事务的根本原则。当然,时代不同,“孝”、“友”的具体内容必然有异,然而从整合的角度去看,要做到“和”,要达到“万事兴”的目的,必然要处理各种家庭关系,而“孝”、“友”必是首选。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虽然有了“孝”、“友”,但无更具体的治家之法,家仍不能兴。曾国藩在咸丰十年闰三月二十九日《致澄弟》的信中这样写道:余与沅弟论治家之道,一切以星冈公为法,大约有八字诀,前四字,即上年所称“书蔬鱼猪”也;又四字则日“早扫考宝”。早者,起早也;扫者,扫屋也;考者,祖先祭祀,敬奉显考、王考、曾祖考,言考而妣可该也;宝者,亲族乡里,时进周旋,贺喜丧,问疾济急。星冈公尝日:“人待人,无价之宝也。”星冈公生平于此数端,最为认真,故余戏为八字诀日“书蔬鱼猪,早扫考宝”也。

此言虽涉谐谑,而拟即写屏上,以祝贤弟夫妇寿辰,使后世子孙知吾兄弟家教,亦知吾兄弟风趣也。弟以为然否?

曾星冈,也就是曾国藩的祖父,字玉屏,中年改名星冈,对曾国藩治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曾星冈性格暴烈,言行专横,连妻子王氏也难逃他的责斥。王氏“虔事夫子,卑诎已甚,时逢愠怒,则辣息减食,甘受折辱,以回眷睐”。曾星冈“对子孙诸侄,则严肃异常,遇佳时令节,尤为凛不可犯”。他的脾性虽然暴烈,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他对子孙们的严厉却有助于他们的成长。道光十九年(1839年)十一月初一日,曾国藩动身进京散馆,在这之前的十月二十日早晨,他站在阶前向祖父说:“此次进京,求公教训。”曾星冈说:“尔的官是做不尽的,尔的才是好的,但不可傲。满招损,谦受益,尔若不傲,更好全了。”祖父的言传身教对曾国藩极有影响,他写道:“遗训不远,至今尚如耳提面命。”他有意重提此事,用以与诸弟共勉。

在另一处,曾国藩写道:“余尝细观星冈公仪表绝人,全在一‘重’字。余行路容止亦颇重厚,盖取法于星冈公。”甚至对于祖父的那种粗暴、凛不可犯,曾国藩也理解为:“盖亦具有一种收啬之气,不使家中欢乐过节,流于放肆也。”曾国藩还写道:“吾家祖父教人,亦以‘儒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曾星冈的言行,对曾国藩的性格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曾国藩对于祖父终身敬服。他获得高官厚禄以后,仍然说:“国藩与国荃遂以微功列封疆而膺高爵,而高年及见吾祖者,咸谓吾兄弟威重智略,不逮府君远甚也。”他甚至为祖父深抱委屈,认为“王考府君群威仪言论,实有雄伟非常之慨,而终老山林,曾无奇遇重事,一发其意。”

从以上可看出曾国藩对齐家的重视程度,其重要性在于齐家是修齐治平中不可缺少之一环,是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战略大后方。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3)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书中的主人公施星灿同志是湖北省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全国税务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典型、湖北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后简称恩施州)道德模范,被誉为“信念老人”。《人民日报》、《中国税务报》、《湖北日报》、《解放军报》、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国内30多家媒体曾报道过他的事迹。本书通过许多真实、朴实和生动的故事及珍贵的图片反映了全国税务系统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全国税务系统我身边的好税官、湖北省创先争优先进人个人、湖北省道德模范、湖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恩施州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利川市优秀共产党员施星灿的一生。
  • 豪气干云石达开

    豪气干云石达开

    翼王石达开是太平天囯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十六岁便“被访出山”,十九岁统率千军万马,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他是天平天国中最完美的男人,生前用兵神出鬼没,死后仍令敌人闻风丧胆。没有靠山,石达开的逆袭之路艰辛异常,不仅仅是靠运气和勇气,还有豪气、义气。重读太平天国最真实的历史。读历史,更懂政治。
  • 李大钊传

    李大钊传

    生活是现实的。芸芸众生之中,很少有人不为自己的衣食饱暖奔波。现实是实在的。即使是关心国事民瘼的知识分子,也无不同国家各级部门的领导干部,以及普通的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一样,立足于现实,为解决国家的、社会的和自己的现实问题,去从事各自的工作。然而,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一个温饱需求得到满足的,愿意使自己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人应当了解历史。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现实。
  • 改革大佬王安石

    改革大佬王安石

    历史上,改革人物向来受到争议,而尤以宋朝的王安石为最甚。有人骂他是“民贼”,是“古今第一小人”;有人赞他是“圣人”,是“古今第一完人”。罪恶的阴影与神圣的光环从来没有如此纠结地围绕在同一个人身上,除了王安石。北宋神宗年间,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出一系列变革措施,力图挽救积弊已久的大宋王朝。可是,他试图富国强兵,却招致朝中几乎所有大臣的群起攻击;他想要为民谋利,不料百姓却拿他像猪狗一样谩骂。而且,他不但生前不被看,理解,死后数百年也都背负着骂名,直到近代才有人为其翻案。
热门推荐
  •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效能定律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效能定律

    百余年来有层出不穷的企业管理理论。尽管纷繁,最终却只围绕一个问题:效能!“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做最多最好的事情?”本书告诉你最终答案。精心选取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条效能定律,结合理论,详细地介绍运用效能定律的成功亮点,举一反三,不断总结创新,收获。
  • 世界第一王子殿下

    世界第一王子殿下

    旅游失事,遭遇海难,被海怪拖入北极冰川。醒来后,居然已经是一百二十三年后的世界。关山越发现,这个世界好像变得太多了。他什么时候成了帝国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尊贵的王子殿下?然后关山越得知,在继承帝位之前,他必须找到几个能♂力♂超♂凡的专属骑士。关山越:不想说话,心累。核心词:攻:海妖、任性、少女心、萌萌哒、要要要、射手座、触手系、精神控制、武力值爆表。受:王子、三观正、怎么都不死、平时不发火发起火来燃烧整个世界、有时很暴躁、美貌可爱?、日更不坑!2、主受,一对一,慢热长篇,殿下由弱到强,一路强到世...
  • 邪皇天下

    邪皇天下

    二十年前,地球少年龙小飞因为一个机缘跟宇宙间最为强大的战斗民族皇子结合了,从此改变了龙小飞的一生。
  • 性保健药茶

    性保健药茶

    本书为“性保健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辅助治疗早泻、阳痿、遗精、男子性冷淡、女子性冷淡及性欲亢进的药茶。内容丰富、健康实用。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穿越之公主嫁到:王爷请走开

    穿越之公主嫁到:王爷请走开

    他是她的大伯子,却与她情牵万里孽缘四起;他是她的前恋人,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远嫁异国他乡他是追随她到边疆的幼时知己,有一个石破天惊的秘密正围绕着她的真正身份徐徐揭开神秘的面纱……,最终能否抱得美人归?他是她的和亲夫君,却奈何因早已心系他人而又不得,故此患得了抑郁症?她该何去何从?谁才是她的心中真爱?谁又是她的终身归宿?而于这繁杂中,她又无意中得知了自己身世的疑点,多年来无怨无悔的陪伴与守候。在一番刨根究底、顺藤摸瓜之后,她本是现代准白衣天使,却不料突然魂落古代;沦为落魄公主已是困境,却又雪上加霜,被指为和亲人选。
  • 趣谈成语与文言

    趣谈成语与文言

    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故事,搭建出一座座历史的桥梁。“爱鹤失众”、“班门弄斧”等成语故事让我们在笑前人的无知以及愚昧的同时也可反省自己,警惕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趣谈成语与文言》是从成千上万个成语中精选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语故事,为我们在解说了成语的妙趣以及来历的同时也可教会我们一些为人处事的基本方法。
  • 不一样的自然保健法

    不一样的自然保健法

    本书是凝聚了作者三十多年来多方位学习、试验、求证的临床精华。他在书中阐述了自己写书的缘由与目的、介绍了血型决定你吃什么最健康、说明了抗癌养生的生理时钟、揭示了改善体质的饮食方法和生活方式。这套颠覆性的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赢得各界名流的肯定,影响了全球数百万人。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之妖惑卿心

    穿越之妖惑卿心

    实力废柴,萌宠吃货,怪不得嫡姐也要欺上门。唉!命苦不能怨政府,某女发狠奋起。洗掉一身坏名头,钓上一个金龟婿。不料感情刚起步,某男就深陷险地生死未卜……某女火大,好你个男人,竟然敢跟我玩失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