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3100000041

第41章 蹇卦

蹇(音简)卦,由下艮上坎组成,卦形作“”,象征“蹇难”。卦名“蹇”字的意思是“难行”。上卦“坎”为水,下卦“艮”为山:高山上有恶水,喻示路艰难行。全卦揭示事物发展过程中曲折不顺的情状,指明济涉蹇难的可行之道。强调济难必须进退适宜,当进则进,当退则退,济难既要有大人的协助,又要聚众,上下不违正道正道,同舟共济才能济难获吉。同时指出济难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过程,一旦陷入危险,就惟有奋不顾身彼此相救才能脱险。但同时应慎重,量力而行,不可轻率,应积极谋求对策,坚持正义,追随贤能,方可转危为安。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译文蹇卦象征险阻艰难:利于走向西南,不利于走向东北。利于出现大人,守持正固可获吉祥。

解读蹇卦上体为坎,坎为陷为险,下体为艮,艮为止;坎险在前,艮止在后,进退维谷,所以说蹇卦象征险阻艰难。整个《周易》在谈到利于到哪个方向去的时候,都是说“利西南,不利东北”,无一例外。一般的说《易》者都是根据《说卦传》的解释。《说卦传》认为“坤”为西南之卦,“艮”为东北之卦,坤象地,艮象山,故“西南”、“东北”分别象征“平地”和“山地”。走平地容易,走山地艰险,所以不管哪一卦谈到“有攸往”都是“利西南,不利东北”。要顺处平易之地,切勿止于艰险之中,这就是处在险阻艰难之时总的行动准则。国家处在蹇难之中,最利于出现贤能、有作为的“大人”奋起济难。“贞吉”就是说济难最重要的就是守持正道,才能得吉。

《彖》曰:蹇,难也,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蹇“利西南”,往得中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利见大人”,往有功也。当位“贞吉”,以正邦也。蹇之时,用大矣哉。

译文《彖传》说:蹇,就是艰难,因为险境就在前面。看见险境而能停止不前,是很明智的啊!艰难之时,利于走向西南,这样前往就能合宜适中;不利于走向东北,因为(往东北走)必将路困途穷。利于出现大人,说明前往济蹇必能建成大功;居位适当,守持正固,可获吉祥,说明可以摆脱蹇难使国家走上正路。处于蹇难之时(济蹇)的功用是多么大啊!

解读蹇卦上体坎为险,所以《彖传》说“险在前也”。下体艮为止,故《彖传》说“见险而能止”。有险在前,如果冒险盲动,必然会受到伤害。但如果知险而能止,不去冒险,相时而动,则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牺牲,这就是明智了。故《彖》辞赞曰:“见险而能止。知矣哉。”《彖传》用“往得中”解释卦辞“利西南”,是说蹇难之时,去往平易之地适中、合宜,进退合宜,不盲动以犯难,有利于济蹇;用“其道穷”解释“不利东北”,是说处蹇难之时而向危险之地进发,等于蹇上加蹇,不易克济,当然是死路一条。“往有功也”是说非圣贤之人不能济天下之大难,所以当出现圣贤人物前往济蹇时,必能完成此伟大功业。卦辞中的“大人”指九五,九五以刚爻居一卦的至尊之位而得位得中,刚爻强健,得中则不过于躁动而能审时度势,其往必能取得成功。既然有九五这样的贤者奋起济蹇,而各爻都能居位适当,守持正固,获得吉祥,国家也就自然能摆脱蹇难,走上正路,故言“以正邦也”。

《象》曰:山上有水,蹇。君予以反身修德。

译文《象传》说:上卦为坎,坎为水;下卦为艮,艮为山,山石磷峋,水流曲折,是蹇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悟行道之不易,从而反求诸己,修养德行。

解读蹇卦下体艮为山,上体坎为水,故言“山上有水”。水在山下可流归大江大河无所阻碍;水在山上则千岩万壑受阻难行,有蹇难之象。君子观此象则应“反身修德”。凡是自己的行动遇到艰难险阻,一时不能克济,就应该反躬自省,寻找并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充实完善自己的道德与才能,这是古人自我修养的一种方法。所以看到水在山上受阻的蹇难之象就提醒自己“反身修德”,增长自身的道德才干以济蹇出险。

初六:往蹇来誉。

《象》曰:往蹇来誉,宜待也。

译文初六:往前行走艰难,归来必获赞誉。

《象传》说:往前行走艰难,归来必获赞誉,是说应该等待时机。

解读初六处蹇难的开始,以阴爻居卑位,势弱力柔,这就决定了它不能冒进,如果犯难冒进必陷于险难,故爻辞曰:“往蹇。”若能识时退处,见险而止,就能获得赞誉,故爻辞又曰“来誉”。《彖传》说:“见险而能止。知矣哉。”就是赞誉初六的。初六的不往并非永远不前往,永远不往又怎么出蹇呢?关键是看主客观条件是否具备,时未可往而往则必遇蹇难,因此要等待时可往而后往,所以《象传》说“宜待也”。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象》曰:王臣蹇蹇,终无尤也。

译文六二:王臣之所以屡犯艰难,并不是为自身私利。

《象传》说:王臣出以公心屡犯艰难,其自身始终没有过失。

解读六二以柔爻居二位,本不具备济蹇出险的条件,但是六二与九五相应,九五为君王,六二为王臣,当蹇难之时君王全力济蹇,王之臣岂能袖手旁观!这一特殊时位就决定了六二虽然才力不足,但也要忠心耿耿地奔走济难。其实六二明白,以自己的力量,济难行动是很难取得成功的,但六二深知这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匡救王室,因此虽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六二的这种品质还是值得钦佩的,他本可以私身远害,明哲保身,但为了社稷宁愿赴汤蹈火,奔走济难,即使失败了,其志亦甚可嘉,不为过也。

九三:往蹇来反。

《象》曰:往蹇来反,内喜之也。

译文九三:出门困难重重,归来笑逐颜开。

《象传》说:出门困难重重,归来笑逐颜开,这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解读前面两爻阴柔势弱,而九三以刚居阳位得正,应该有济涉蹇难的才能了。九三虽然阳刚得正,但仍处在下卦的艮体,上临坎险,故不可冒然上往,上往则入蹇难,只有归来返回原处居守本位才是适宜的,所以爻辞说“往蹇”而“来反”。“内”指内卦的二阴爻。内卦的三爻,只有九三为阳爻,居二阴爻之上,是内卦的骨干力量。在蹇难之时,阴柔之爻不能自立,而要依赖九三的力量。所以,九三不“往蹇”而“来反”,二阴爻自然十分欣喜,乐于亲附。

六四:往蹇来连。

《象》曰:往蹇来连,当位实也。

译文六四:出门步履艰难,归来时却有车可乘。

《象传》说:出门步履艰难,归来时却有车可乘,因为六四阴爻居阴位,象征人才正当其位,德符其名。

解读六四是柔爻,自己无力出险,如果盲目前往则会更深地入于坎险,所以爻辞仍是戒之以“往蹇”。并指出应该“来连”,即与九三等众爻联合。也就是说处在蹇难之时应该建立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与九三等爻的济蹇目的是一致的,并且九三与六四相亲相比,初六、六二两爻同为阴爻,志向一致,又是相亲或同类的关系,当然愿意并且可以建立联盟。为什么不直接说“正”呢?因为这里讲的是上下之交,因此最要紧的是诚实,不诚实则难以建立信任,谈何联合?居上位,却为济蹇与在下各爻同心同德,且以阴居阴,所以是“当位实”。其次下三爻也可以说是“当位实”。九三以阳居阳,六二以阴居阴,是当位实;初六虽不得正,以阴居阳,但因其位卑,阴居于最下,也算得正,是当位实。

九五:大蹇,朋来。

《象》曰:大蹇,朋来,以中节也。

译文九五: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终予获得大利。

《象传》说:大难当前,得到友人相助,因为九五之爻居上卦中位,象征人节操端正自能获救。

解读“大蹇”是指九五居蹇卦上体坎险之中位,处在蹇难的深处,所以叫“大蹇”;同时九五以一国之君居蹇难之中,也可以看做是天下之大蹇。而这样一位深陷坎险的君主却抱有济大难于天下的雄心壮志,与之相应的六二也忠心耿耿地跟随九五奔走济难,这就是唯独九五与六二不言“往蹇”的原因。从自身的主观条件来看,九五为刚爻且履中得正,有阳刚中正之德,故有解民倒悬、赴难济蹇的雄心壮志。从外在的客观条件来看,九五树起了济蹇的大旗是顺应民心的,因而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前面说到因“往蹇”而“来连”,现在这个统一战线已经建立,共同的斗争目标使他们聚集在九五的麾下,这就是爻辞所说的“朋来”,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来相助,什么事情做不成功呢?

上六: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

《象》曰:往蹇来硕,志在内也。利见大人,以从贵也。

译文上六:往前行走艰难,归来可建大功,吉祥,利于出现大人。

《象传》说:往前行走艰难,归来可建大功,说明上六的志向在于联合内卦的九三共同济蹇;利于出现大人,说明上六应当归顺尊贵的九五大人。

解读上六以柔爻居阴位,且处全卦之极,不可能再往了,若硬往前行非但无益,反而更生蹇难,所以爻辞也是戒之以“往蹇”。但上六处于蹇难之中,也想尽快脱险,该怎么办呢?爻辞指示“来硕”,即归来则能建立大功。上六与内卦九三相应,这里的内就是指九三。上六要想出险不能没有九三阳刚之正的应援,所以“志在内也”。不过只靠九三还不行,还要求助于九五,九五是济蹇的主帅。爻辞说“利见大人”,大人就是九五,九五以阳居中而位尊,所以《象传》又说“以从贵也”。上六不是前往,而是归来,既联合九三,又归顺九五,有这两刚相助,济蹇之大功即可告成,所以爻辞说“来硕”。一旦上六出险,六爻的蹇难就全部得以解脱,所以唯上六得“吉”。

同类推荐
  •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 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本书由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燃灯者》作者赵越胜先生亲自选编,精选著名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周辅成先生的十三篇文章,并将其分成四个单元,勾勒出周辅成先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道精神,也体现那一代学者的风骨和学识。
  •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被认为是宋明儒学的殿军,在晚明儒学史上独树一帜。本书从对刘宗周哲学体系内在逻辑分析入手,将研究推至思想家本身,希望借此能呈现出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人格结构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尝试通过刘宗周人格结构的内部机制来解说其心性哲学,以期能够更真切地体认他的思想。本书认为,刘宗周的心性哲学是将理学的内容注入心学体系之中,使客体之理变为主体之心,客观之理成为主观之意,由此统一心学和理学,其实质是以理入心,进而以理代心。对蕺山学派的研究是本书的又一主要内容。我们将重点放在梳理刘宗周之后学派内部变化,以张履祥、陈确和黄宗羲为例,通过他们的学术异同及冲突来解释蕺山学派分裂没落的内部原因。
热门推荐
  • 零度寻找

    零度寻找

    您能想象一位美丽而才情横溢的少女,坐着轮跋涉于茫茫大漠吗?为了寻找白马王子,寻找人生理想,她,简伦,就这样开始了她的零度寻找。由零开始的寻找会不会回复到零呢?西部戈壁出生的作者纯懿,以大漠长风和诗化语言引我们进入情节的迷宫,带给我们一份阅读的惊喜!
  • 千年泪

    千年泪

    你颠覆山河,与我何干?落轩窗,点青灯,妆为君抹。只为那一袭翩然身影顾。乱世流离,不卸红妆,等你一声唤。娘子来世为你盘发簪,再戴冠。
  • 魂禁:白发小新娘

    魂禁:白发小新娘

    她从未做过一件真正的恶事,却被视为“白发妖女”不容于世。一朝迫为帝君妻,从此日夜更难宁:他们是夫妻,却更象是仇敌!小语:从前世走到了今生,有些话,似仍开不了口,开不了口的,我多么想对你说:可以吗?活在我的视线内,陪着我,永不分离——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穿越之情牵千世

    穿越之情牵千世

    一场车祸让她见到了一位叫渡的天神,天神为了让她度过千年情劫让她穿越到他们初识的地方,可是历经总总他们总是无法在一起,在生命的最后,他因为她的一句谎言而和自己的哥哥换了容颜和地位,只为下一世能和她在一起,可是这样结果又能如何....
  • 生活新探

    生活新探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茵梦湖

    茵梦湖

    本书荟萃了作者十三篇抒情小说,如名篇《茵梦湖》《白马骑者》《燕语》等,还精选了他十九篇抒情诗。其中《茵梦湖》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莱因哈德和伊丽莎白青梅竹马,情爱甚笃,可是伊丽莎白的母亲却把女儿嫁给了家境富裕的埃利希。多年后,莱因哈德应邀去埃利希在茵梦湖的庄园,旧日的恋人相见却是一片惆怅。小说谴责了包办婚姻,不仅主题鲜明,而且在艺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其优美的笔调,清丽的风格,生动的故事,对人物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施拖姆的时代已经久远了,但是相信,他的作品对我们今天的读者来说,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