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是一门学问;放弃,是一种智慧。
生活,因选择而多姿,因放弃而明朗。人生,因选择而精彩,因放弃而辉煌。
只有放得下,才能拿得起;只有有所舍,才能有所得;只有输得起,才能赢得了。能够正确地选择成功之道的人,能够潇洒地放弃自己所拥有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
不要让自己有太多舍不得
台湾作家吴淡如说得好:“好像要到某种年纪,在拥有某些东西之后,你才能够悟到,你建构的人生像一栋华美的大厦,但只有硬体,里面水管失修,配备不足,墙壁剥落,又很难找出原因来整修,除非你把整栋房子拆掉。你又舍不得拆掉。那是一生的心血,拆掉了,所有的人会不知道你是谁,你也很可能会不知道自己是谁。”
仔细咀嚼这段话,你会发现,我们不就是因为“舍不得”吗?
很多时候,我们舍不得放弃一个放弃了之后并不会失去什么的工作,舍不得放下已经很远很远的种种往事,舍不得放弃对权力与金钱的追求……于是,我们只能用生命作为代价,透支着健康与年华。不是吗?现代人都精于算计投资回报率,但谁能算得出,在得到一些自己认为珍贵的东西时,有多少和生命休戚相关的美丽像沙子一样在指间溜走?而我们却很少去思忖:掌中所握的生命的沙子的数量是有限的,一旦失去,便再也捞不回来。
佛家说“要眠即眠,要坐即坐”,是多么自在的快乐之道啊,倘使你总是“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需索,睡眠时不肯睡眠,千般计较”,这样放不下,你又怎能快乐呢?
寻找最大的麦穗
在一个大学结业典礼上,校长在致辞的结尾引用了一个寓言故事:
草原上,三只猎狗追逐着一只土拨鼠,而土拨鼠机灵地钻进一个洞穴;突然,从洞穴里窜出了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跳上了一棵树;三只猎狗紧追不舍,尾随而至;兔子在树枝上没站稳,掉了下来,正好砸晕了正仰头观望的猎狗;于是,兔子顺利逃脱。
故事讲完,台下许多学生便提出了各自的疑问:
“兔子怎么会爬树呢?一只兔子怎么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呢?”
“这些问题提得都不错,显示了故事的荒诞。”教授说完,沉默了好一阵;等学生们纷纷投来疑惑的目光时,他有些失望地说:“可是更重要的,你们却没有问——猎狗当初真正要追捕的是什么?土拨鼠哪儿去了?……”
一个人若想走上成功之路,首先必须有明确的目标。目标一经确立之后,就要心无旁骛,集中全部精力,勇往直前。
每一个人都希望找寻到各自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然而,在人生的道路上,阻碍人们走向成功的,往往不是艰难困苦,而是一路上太多的诱惑。在这些诱惑的左右下,渐行渐远,最终偏离了最初的人生规划,南辕北辙,甚至迷失了自己。
当然,仅仅有目标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有明确的目标。大家都听说过黑瞎子掰玉米的故事,它只顾贪多,最后走出玉米地的时候,腋下没有剩下一个玉米。
一个人不成功是因为不会选择目标,你要善于丢弃目标,丢弃应该丢弃的目标,你就容易成功。最难成功的人,就是盲目追求新目标的人。
一个6岁孩子的母亲,希望她的孩子多才多艺。但是在给孩子报兴趣班的问题上犯了难。她总是拿不定主意,今天想让她学画,明天想让她学艺术体操,后天又想让她学钢琴等,因为没有具体可操作的目标,孩子渐渐长大,什么也学了一点,却样样不能够精通,在各方面都显得很平庸。
与此相反,她的邻居对待这种问题的思路却不一样。因为邻居的孩子最喜欢跳舞,父母便按照孩子的意愿去创造条件,而不管将来孩子能否成为舞蹈家。因为全家人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那个孩子最后果真进入了演艺界,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做一个会选择的人很重要。当你不知如何选择的时候,或者你手头的选择太多的时候,切莫待在原地浪费时间,不如边走边选,至少你不会错过人生最精彩的景观。
苏格拉底的“如何寻找最大麦穗论”就是教我们如何选择的:在一块麦田里先走上1/3的路,观察麦穗的长势、大小、分布规律,在随后的1/3的田地里选定一个相对大的,然后从容走完剩下的1/3。即使在这1/3里面还有更大的麦穗,按照规律来说也不至于令你太过遗憾了,总比一上来就匆匆选定,或者行程快结束了才胡乱抓一个更具有科学性,更能使人心安理得。
苏格拉底的“寻找最大麦穗理论”是选择的技巧,也是放弃的技巧。
人生在于选择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有一个人,他特别擅长打草鞋,他的妻子纺的白绸特别漂亮。他们在鲁国生活得并不开心,于是想搬到越国去。
有个从越国来的人告诉他说:“你们到了越国,一定会变得很穷的。”
鲁国人很奇怪地问是什么原因。
这个人解释说,打草鞋是为了给人穿的,而越国人并不喜欢穿鞋,他们通常都赤脚走路;织的白绸是为了用来做帽子的,但是越国人也不喜欢戴帽子,而特别喜欢披着长发。如果你们搬到不能施展自己才能的国家去,必然会受穷。
人们要学会发挥自己的长处,要在自己能够发挥长处的地方活动,否则很容易把自己的长处变成短处。其实人们如何选择和自己的知识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有些对于某人来说不是资源的东西,对于别人来说可能就是大资源。因此,人们应该开阔自己的视野,看得多、经历得比较多,才可能有更多的出路。
从前有个宋国人特别擅长配制防治冻手的药,他家祖祖辈辈都是靠这种药涂抹在手上,然后给别人漂洗棉絮来过日子的。
有一个外乡人听说了这件事情,便找到这个人愿意以一百两黄金买他的药方。宋国人很快把全家人招在一起商量该怎么办。最后的结果是自己家祖祖辈辈都干漂洗棉絮的活儿,一年到头也不过赚几两黄金。现在只要出售这个药方就可以一下子得到一百两黄金,那就把药方卖给他吧!
那个外乡人得到药方后,立即去拜见吴王。向吴王夸赞这种药如何如何有用。这个时候正好越国出现内乱,吴王就派这个外乡人跟随他的部队去讨伐越国。当时正是寒冬季节,由于他的药很管用,尽管天气很冷,但是吴军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他们和越国军队进行水战,最后将越国军队打得落花流水。吴王得胜后特别高兴,立即就割出一块土地封赏给了这个献药方的人。
这种药能够让手不皲裂,功用始终是一样的。但是,有的人可以利用它得到封赏,而有的人虽然拥有它却依然避免不了继续做漂洗棉絮的苦活,这就是因个人眼界不同造成的。因此人们要学会开阔眼界,眼界越开阔,选择的机会越多,成功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人们要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事情做也必须懂得不断学习。从来就没有一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的人,人都是在有意或者无意地学习,并且将学到的东西用于实践。对于一个人来说,学习永远都是必需的,尤其是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得很快,如果人们还抱残守缺,将自己以前的陈年知识作为炫耀的资本,而不思汲取新的知识,那么必然会很快失败。因为人掌握的知识越多,思路就越开阔,所能做的事情就越多,自然就越有希望生活得比其他人都好。
汗水和泪水你选择哪一样
有一个穷人,生活很困苦,一个富人见他可怜,就起了善心,想帮他致富。富人送给他一头牛,嘱咐他来年好好开荒,等春天来了撒上种子,秋天就可以远离那个“穷”字了。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可是没过几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比过去还难。穷人就想,不如把牛卖了,买几只羊,先杀一只吃,剩下的还可以生小羊,长大了拿去卖,可以赚更多的钱。穷人的计划如愿以偿,只是吃了一只羊之后,小羊迟迟没有生下来,日子又艰难了,忍不住又吃了一只。穷人想:这样下去不得了,不如把羊卖了,买成鸡,鸡生蛋的速度要快一些,鸡蛋立刻可以赚钱,日子立刻可以好转。穷人的计划又如愿以偿了,但是日子并没有改变,又艰难了,又忍不住杀鸡,终于杀到只剩一只鸡时,穷人的理想彻底崩溃了。他想:致富是无望了,还不如把鸡卖了,打一壶酒,三杯下肚,万事不愁。很快春天来了,发善心的富人兴致勃勃送种子来,竟然发现穷人正就着咸菜喝酒,牛早就没有了,房子里依然一贫如洗。富人转身走了。穷人仍然一直穷着。很多穷人都有过梦想,甚至有过机遇,有过行动,但要坚持到底却很难。
一个富人常为人们所称道的是经历了多么辛酸的创业过程,其间的辛苦多么让人难以想象。其实富人的辛苦与穷人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大多数富人经历了一阶段的辛苦后便会功成名就,而穷人则不然,他们虽可能不如富人辛苦的程度深,但时间长度却足以超过任何一个富人。试想,一生忙忙碌碌而无所成与短时间内经受磨炼积聚资本奠定人生基础,对整个人生而言哪个更为辛苦?
当然,穷与富的区别不只在此,我们只是想强调一个人如果不思进取,贪图目前所有,不懂坚持,并不断向生活作出让步,虽能享得一时清闲,却必为一生之辛苦劳碌埋下种子。而许多靠双手致富的人则不然,他们不仅懂得坚持,而且常常一件事做起来势必很难放弃,因此辛苦对他们来说只是一时,尽管以后还要不懈地去努力,但生活已然有所改观,何况致富的各项资本无疑会越来越丰厚。
能舍就能拥有想要的一切
舍得舍得,大舍大得,懂得放弃的人才会真正拥有自己想要的一切。
历史上永州人都特别善于游泳。有一天,河水突然暴涨,有几个永州人正乘坐一条小船上。结果刚到江中心,船就漏水了。船上的人就只好跳到水里往岸上游。其中最会游泳的一个人也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但还是没有平常游得快。他的同伴很疑惑,于是问他为什么今天这么吃力?那个人回答说:“我腰里缠着太多的钱,现在重得不行,所以今天特别吃力。”于是同伴劝他快把钱扔掉,但是这个人说什么也不肯。
过了一会儿,这个人更加没有力气了。那些已经到了岸上的同伴又大声劝说他扔掉钱,他摇了摇头,最后沉入水中淹死了。
为了达到目标,就必须扔掉很多累赘。这些累赘很多时候都会影响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扔掉。舍不得自然得不到。
人要舍掉生活的惰性。生活一旦形成惰性,做什么事情都很难有激情。即使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一遇到困难就想退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之中。这就是如果想毁掉一个人就只需要让他安逸起来的原因。
人还应该舍掉目标以外的东西。因为人的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只有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事业上,才能够确保取得最大的成功。每一个人定然有很多目标,但最后必须确定一个目标,然后努力将这个目标实现。但许多人常常会有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想法,总想着为了逃避风险,便多确定几个目标,这样即使一个目标无法实现,另外一个目标也有可能实现。殊不知这种想法是最致命的,多个目标自然分散精力,一个目标无法实现,很容易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导致一片都无法实现。人在面临多个目标时往往不会全力以赴,而是以为这个不行,下个可以补充,以这样的心态,又怎么能实现目标呢?
最后,人应该舍掉的是以成功者自居的心态。也就是说人要有一种归零心态。不管以前怎么样成功,既然选择了从事新的事业,那么以前的成功都要一概抹掉,一切从零开始,一切从头再来。很久以前成功的经验并不符合今天的实际,但人们往往容易抱残守缺,容易相信自己曾经亲身经历过的一切,于是不相信理性的判断,不相信别人的劝说,一意孤行坚持按照原来的办法来做,其结果可想而知。《吕氏春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路过江边,看见一个汉子正牵着一个婴儿,想要把他投进江里去,婴儿吓得哇哇地乱哭乱叫。这人走上前去问那汉子:“你怎么把婴儿往江里投呢?”那汉子说:“怕什么?他的爸爸很会游水。”他的爸爸会游泳,他的儿子难道生来也会游泳吗?很多创业者有其父善游的心态,认为自己曾经成功过,现在成功也是不难的事情。殊不知这是自欺欺人。
得失心太重的人往往放不开手脚,不能做到忘我。一个演员在演戏的时候应该很投入,而绝对不应分心。那些不投入的人,往往会有太多的顾虑,这样是没有办法演好戏的。人在得失心重的时候不妨问一下自己,得到了又怎么样?失去了又怎么样?如果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心态自然会平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