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9400000027

第27章 传播心理学(2)

米洛讲:“那好,就请你把我安排在一等病房吧。等我出院时,你把住院费的账单给我姐夫寄去就行了。”

趣评

人们的态度并不是百分之百不可以改变的,但是关于人们是否接受某个新的信息,还取决于信息是否在个体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显然,护士的观点并不在米洛的可接受范围内。

笑话中的心理学

社会判断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一定态度的结构决定着持有这个态度的人如何对待有关说服信息。态度结构意指态度的可能活动范围,人们可能接受的范围称为接受域,人们可能拒绝的范围称为拒绝域。这个理论的主旨在于,如果某个信息处于个人的接受域内,态度将朝着信息所持态度的方向改变。相反,如果某个信息处于拒绝域内,态度将不会改变,或者向着相反的方向改变。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等人观察到,个人先前的态度是一个中心点,其周围是接受域和拒绝域。例如,某人相信某汽车厂在5年内能生产耗油量为100英里/加仑的汽车。后来他读到一篇文章,认为这种事在10年内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10年这个数字处于该人接受域内,那么该人原来态度可能发生一些变化。虽然他不一定完全接受这个数字,也许折中为7年,但他的态度会朝着这个信息的方向改变。一般说来,个人的接受域越宽,他越可能被他人说服,想法极端的人往往具有狭窄的接受域,而持温和观点的人则具有宽广的接受域,因此要说服想法极端的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不谋而合——乐车队效应:权威人物发表意见后,众人齐声附和

两个印第安人问巫师:“今年冬天会不会冷? ”

“一定会”,巫师回答说,“你们最好多准备些木柴。”

一连几个星期,巫师都这样回答求教的印第安人。后来,他终于心虚,私下打电话问气象台。气象台一位专家说:“今年冬天一定会冷,你看,那些印第安人正疯狂地收集木材呢。”

趣评

虽然巫师对于自己的判断也有所质疑,但是对于那些缺乏预测信息的印第安人而言,巫师的判断便是至理名言,大家一起按照巫师的预言做出了相应的举措。

笑话中的心理学

所谓“乐车队效应”,是指众人由于受到专家权威性意见的影响,群体以一边倒的态势对这些权威性意见给予附和和赞同。权威人物就如同乐队里的指挥,只要他拿起了指挥棒,其他的人便按照他所定的基调共同奏乐,因此将这种心理效应称为“乐车队效应”。

“乐车队效应”是决策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在股市中、调查中都会发生。某个权威人物一发言,就可能把整个决策定了基调;某个股评专家对未来股市发展情况做出判断后,便可能影响众多股民,特别是那些对于股市了解不深的散户,更容易受到股评专家的影响;某个有影响力的被调查者一发言,许多被调查者便会应声附和,不再有别的看法。企业进行优秀员工评选时,也常常会发生“乐车队效应”,只要某个有影响力的人提名了某人,其他的人便会随之齐声附和,将提名者选为优秀员工,以致发生了民主的变异。

◎ 妙计——落水狗效应:对于与切身利益无关的事情,人们多会支持弱者

法官:“我无论如何也无法相信,您这样一位体面的、持重的男子竟会动手打像您妻子那样的一个娇小脆弱的女人。”

约翰斯:“可是她骂我,折磨我,使我完全失去了耐性。”

法官:“您妻子是怎么折磨您的?”

约翰斯:“她喊道:‘来吧,打我吧,我不怕。来呀,来呀,只要碰我一下,我就把你拉到那个秃头的老傻瓜——法官那里去。’”

法官:“本案撤销。”

趣评

当男人的家庭纠纷与法官无关时,法官采取了支持妻子的态度,而当纠纷与法官的利益相关时,法官则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只有对于那些与自己切身利益无关的事情,人们才会采取支持弱者的态度。

笑话中的心理学

一般而言,对于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事情,人们都会产生从众心理,但是对于那些与自己切身利益无关的事情,则会采取支持弱者的态度,这便是“落水狗效应”,也称为“支持弱者效应”、“败犬效应”。例如,你有两个朋友,其中一个体型高大、性格剽悍,另一个则身形较小、胆小怕事,平时总是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当他们两个爆发冲突时,你多会支持弱小的一方,认为强大的一方应该为冲突爆发承担更多的责任。

所以,如果一个人义正词严地举出支持弱者的事例表明自己的人道主义之心时,你最好分析一下:对于所发生的事件中,此人是否是毫无关联的旁观者?与弱者相关的事件是否关系到此人的利益?其实,有时候某个人采取了支持弱者的行为,与他的道德品行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同样,当你面对一起冲突纠纷时,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支持弱者。这时你就要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在“落水狗效应”的影响下做出了有失公允的判断。

◎ 高效执行——权威效应:人微言轻、人贵言重

联邦调查局给某探员寄去了一个恐怖分子的6张不同装束的照片,并下令在两周之内完成任务。一周以后,联邦调查局收到了探员的密电汇报:照片收悉,当场击毙拒捕4人,全力追踪在逃2人。

趣评

对于探员而言,联邦调查局可谓是警界的最高权威。当他收到来自联邦调查局的关于恐怖分子的照片后,没有与联邦调查局进行咨询,便不遗余力地执行了误解的指令。如果照片来自于普通探员,或许这样的失误便不会发生。

笑话中的心理学

美国的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给某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们讲课时,向学生介绍一位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说这位德语教师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实验中,这位“化学家”煞有介事地拿出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瓶子,说这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有些气味,请在座的学生闻到气味的就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对于本来没有气味的蒸馏水,由于这位“权威”的心理学家的语言暗示,所以多数学生都认为它有气味。

这个实验中便凸显了“权威效应”的作用。“权威效应”又称为“权威暗示效应”,是指一个人如果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所说的话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让他们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

“权威效应”的普遍存在,首先是由于人们有“安全心理”,即人们总会认为权威人物掌握着真理,权威人物的判断、选择、行为都会更加正确,服从权威人物便会使自己具有安全感,不会在众人面前出丑;再者,人们往往有获得认同和赞许的心理诉求,倾向于认为权威人物的要求与社会规范相一致,按照权威人物的要求去做,会获得其他人的认同,可以赢得他们的好感度。

在日常生活中,“权威效应”随处可见。你打开电视,常会看见某个权威人物在大力地推荐某个商家的产品,你翻阅报纸,发现文章中常会出现某些权威机构和权威人物的名字,作者借助权威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增强自己文章的说服力。

不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权威也会有犯错的时候,或者被某些利益团体所利用而故意误导大众。因此,如果只是一味地盲从权威,便会使自己沦为群体潜规则的牺牲品。

◎ 屈就——名人效应:商家为什么热衷于名人代言

有一次,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任时赶着去参加一个重要会议。他担心时间不够,便催促司机将车开快点,但司机怕违章,拒绝了他的要求。总统再三请求,司机仍不同意。于是,戈尔巴乔夫只得命令司机坐到后面去,由他自己亲自驾车。

轿车行驶不到几公里,就被交通警察拦截下来。警官命令他的下属人员将车上的违章人员扣留下来。过了一会儿,下属回来报告说,车里坐的是一位显赫人物,恐怕不好查办。

警官问:“那位显赫人物是谁?”

“不知道”,下属回答,“不过戈尔巴乔夫是他的司机。”

趣评

当一个人成为名人后,便等于建立起了一个独特的个人品牌,这种品牌所产生的力量常常使其被人们视为权威和专业的象征。例如,笑话中的警察便认为,既然戈尔巴乔夫能够给某人当司机,这个人就一定是一位显赫的人物。

笑话中的心理学

所谓“名人效应”,是指由于名人的出现而带来的引人注意、强化事物和扩大影响的现象。“名人效应”已经在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名人代言广告能够刺激消费、名人出席慈善活动能够带动社会关怀弱势群体,等等。简单地说,“名人效应”相当于一种品牌效应,它可以对人们产生强大的说服力,起到塑造人们行为的作用。

俄国心理学家符·施巴林斯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进修班学生分成四组,请一位副教授分别向他们作一次演讲,演讲的题目是“阿尔及利亚学校教育情况”。对于四组学生,讲演者采用了同样的讲稿和教态,分别以不同的身份和服饰装扮亮相——第一组以副教授的身份出现;第二组以“中学教师”的身份出现;第三组以参加过阿尔及利亚国际比赛的“运员”的身份出现;第四组则以“保健工作者”的身份出现。

结果发现,这四组学生对演讲的评价出现了显著的异议。第三、四组的学员反映,讲演者语言贫乏,内容枯燥无味,教态沉不住气,甚至有人埋怨听其演讲简直是“白费时间”。而第一组学员普遍地给予好评,认为讲演者“学识渊博”,对问题及其特点研究得很细致,而且语言生动活泼,教态落落大方,因而感到颇有收获。

由此可见,如果学生对演讲者持有消极的态度定式,演讲者就难以对他们产生说服力;反之,如果学生对演讲者持积极的态度定式,他们就容易接受演讲者的态度和观点。研究者由此探讨了影响说服力的因素,他们认为,说服者的影响力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是说服者的专业性,具体包括说服者的身份、所接受的教育训练、社会地位、职业与年龄等;其二是可信度,它主要与扮演宣传者角色人物的人格特征、外表形态以及在讲话时的信心、态度有密切关系,此外,可信度还与接受宣传的人对宣传者讲话意图的理解有关。

正是基于上述结论,商家为了使自己的产品在消费者中间形成品牌影响力,多会借助名人效应,以请名人代言的方式推销自己的产品,甚至不惜重金,请国际大牌明星为自己的产品代言。因为在整个社会群体中,名人多是某种成功意义的象征,他们不论是在专业性方面,还是在可信度方面,都获得了普通大众较高的评价。

同类推荐
  • 30天精通心理学全集

    30天精通心理学全集

    揭开人类心灵的神秘面纱,把专业知识搬进生活舞台,让每个人感受心理学的神奇。不管你是想通过阅读学习知识,还是想从中寻找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抑或是想更深刻地认识自己、了解他人,本书都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学习它,把握它,运用它,为我们的生活增光添彩。
  • 婚恋要读心理学(心理学与你的生活系列)

    婚恋要读心理学(心理学与你的生活系列)

    本套丛书是为非专业人士准备的心理学普及性系列读物,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如何理解人的心理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与个人健康、社会现象、组织运营、人际关系、自我情绪控制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内容几乎涉及到了生活的所有层面,是一套难得的实用心理学好书。本书为丛书之一。
  • 本能的冲动与成功

    本能的冲动与成功

    这里弗洛依德清楚地肯定了集体力量在文明中的作用,看到了社会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同时,我们要意识到在创造性的探索和活动中,即个人成功的最有前途的领域,理性与非理性是人的两条腿。理性离不开非理性,非理性亦离不开理性。他们的相互作用,才是成功的保证,人类的活动一面是走向未来,一面是走进历史,我们在看到文明的未来的同时,也会看到我们对文明的不满。本书本着通俗易懂的原则从弗洛依德早中晚三个时期的主要作品编译而成,并参考了一些英译本。
  •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是弗洛伊德的代表作,被认为是标准的精神分析学的入门教材。精神分析是一种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也是研究心理功能的技术,后来形成一种心理学的理论,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个重要学派,对心理学、医学、人类学乃至历史学、文学艺术和哲学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书是弗洛伊德在1915—1917年的两个冬季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理论的三部分讲稿,因而全书也分为过失心理学、梦和精神病症通论三篇。在前两部分,他假定听者对精神分析学的知识毫无所知,所以从入门讲起。第三部分讨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也就是神经病的精神分析和治疗。
  • 男人30谋事规划

    男人30谋事规划

    同时,人生黄金的起点!毫无疑问,大凡成功者大多具有一个不凡的起点:在30岁开始就能独立自主地设计自己的人生。由于他们从30岁就开始砥砺自己的心性而使得他们在为人处世时往往能坚守住自己的原则,30岁:青春年华的开端,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这是每一个人重要的阶段,它关乎人一生的成败!而古往今来,无论在什么领域,特立独行。,并为之奋斗不息!无论比尔盖茨还是拉里·佩奇莫不如此
热门推荐
  • 陌上花开

    陌上花开

    奈何桥上他忽然问她,“为何追我三世?”她却只是莞尔一笑,眼中透过男子看到那白雪皑皑的天山上,他帮她渡了天劫,这生生世世百年便是她欠他的,这是天命。他是仙,她是妖,他为另一个女人不再为仙,她为了他不再修道。在这场爱情的比赛中,一个被爱,一个等爱,一个守着自己的执念,一个为他守着执念,他们不分胜负……风雨千年后,他们终于携手,原来,他已经爱了她千年,只是不知……
  • 异世界庄园修真传

    异世界庄园修真传

    豪门公子苏山,在继承人的竞争中被自己的兄弟设计害死,却意外的占据了白领沈殿的庄园时代的游戏,而且还得到了一个仙宠,看苏山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不仅玩转苏家集团,更玩转整个修真界……
  • 郎来啦

    郎来啦

    师傅拣到的狼孩却丢给她来养,天知道她一个小女子养着一个狼一样的酷小鬼是个什么滋味!教他怎么做回普通人也就算了,教他一些武功也就算了,她什么时候教过这个小鬼扭过头来倒咬一口,将她也吃干抹净呢?!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老婆千岁千千岁

    老婆千岁千千岁

    女朋友相貌再好,人气再好,又有什么用?原以为她的小男友是世界绝种的好男人,结果呢……人家现实里老实乖巧,网络上帮你风流快活!男人啊,就是欠调教。你对他好一点吧,他得寸进尺,要这个要那个。你对他凶一点吧,他嫌这个嫌那个,私底下那颗反女王的心又冒了出来。所以说,棍子加糖的教育,那是必须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二版)

    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二版)

    《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2版)》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针对影响发育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一一剖析,给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为强调心理卫生和精神疾病的防治应从婴儿抓起,《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2版)》特增加了婴儿情绪和行为障碍及心身疾病的内容,介绍了发达国家中已兴起的“婴儿精神医学”;为体现预防为主的原则,《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2版)》特设专篇讨论预防问题;鉴于我国儿童少年精神医学起步较迟。
  • 盛世萌婚:老婆,乖一点

    盛世萌婚:老婆,乖一点

    “先生,结婚便宜,我请你可好?”第N次求婚被拒,她一怒之下,以非常手段把他搞定。殊不知,对方完全的腹黑、阴险、狡诈……从她此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斗不过,她逃总可以吧?收拾行李打包走人,却被抓个现成!“不是结婚便宜吗?走,登记、度蜜月去!”
  • 暖暖

    暖暖

    台湾男孩凉凉和东北女孩暖暖相识于北京,他们相约不管现实如何,都要努力生活。重逢时,他们已经分别在台湾和北京工作,默契还在、感觉依旧,却不敢用力去给对方感情,因为彼此知道,此时感情越多越弥补不了再次分别带来的伤感。相隔台湾海峡,是被现实距离冲散到看不见彼此,还是鼓足勇气不顾一切相依相守?看似平凡却又不平凡的男女情感,有些东西,与是否爱无关,与爱多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