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5300000005

第5章 换汤不换药的新时代(2)

新朝刚立,朱元璋就任命了两位丞相,分别是左丞相李善长和右丞相徐达。左右丞相无异于早期明教中的左右护法,一文一武。

李善长是安徽定远人,他和胡惟庸是小同乡,和朱元璋是大同乡。而徐达和朱元璋是小同乡,都是安徽凤阳人。从年龄上看,李善长比朱元璋整整大了二十一岁,不应该算是同辈中人。

李善长并非是没有文化的草根阶层,史料记载“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他是一个读书人,并且是一个修习过法家思想,深谋远略的知识分子。李善长与传统意义上的儒生有着很大的不同,爱“习法家言”的人往往是那些权力世界里的实用主义者。他们认为儒家信奉的“为政以德”那一套过于温良恭谦让,不足以为政治国。

从某种意义上说,李善长与朱元璋有着某种相似之处,朱元璋后来推行的那一套摄魂夺魄的铁血政策与法家“以暴抗暴”的统治理念如出一辙。

当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李善长便出任了他的右相国。在相国这个位置上,李善长干得颇有起色,也充分展现了他裁决如流的相才,可谓大明开国的首功之臣。

在王朝更替,皇权易主的大时代背景下,很多像李善长这样的实用主义者,他们每天醒来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能够在这乱世之中掘得人生的第一桶金。当第一桶金到手的时候,他们会幻想着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财富王国。

虽然是文人士子,可他们并无普世的家国情怀。毕竟苟且于乱世,生存才是第一位。

儒家推崇的的导君于正、匡扶社稷的人文理想,在其头脑中所占的比重是极少的,也是不切实际的梦想主义。

帝国建制之初与元朝相比,政出中书的权力表象依然存在。对于赤手空拳起家夺得政权的朱元璋来说,他的权力欲望比任何人都要强烈,他将处理朝政视为自己的责任,也是他拥有大明天下以后的一种人生乐趣。这种乐趣是权力带来的,归根结底还是人性在这种权力游戏中得到的满足。

如果能够将帝国朝政一把抓,那是一件让人多么过瘾的事。可“奏事不许隔越中书”的制度却使他无法和手下的各级官僚进行有效快捷的沟通。就算宰相们唯马首是瞻,可是制度的鸿沟摆在那里,想要跨越也不容易。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宰相们是不愿意去劳驾皇帝的。在他们看来,自己举手之间就能摆平的事,再转手交给皇帝,实在是多此一举。如果遇上勤政的皇帝,倒也无妨;如果遇上贪图享乐的慵懒之君,他们这么做就很容易惹祸上身。

当然这是宰相的想法,可是朱元璋却不是这么想的。在他看来,宰相们分明是在钻制度的空子,故意在架空他这个至高无上的皇帝,瓜分皇权。

明朝立国之初,中央权力机构设有三大席位,分别是:中书省、大都督府和御史台。

正如朱元璋所说:“国家新立,惟三大府总天下之事。中书政之本,都督府掌军旅,御史台纠察百司。朝廷纪纲尽系于此。”他还说道:“中书省是国家法度之根本,朝廷百官都要遵从,凡朝廷命令都由中书下达。”

中书省总领帝国政务,大都督府分管军事,御史台则负责监督检察,三大机构的领导者要同时对皇帝负责。从帝国政治制度的表面看来,政治、军事和纪检部门各负其责,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运行当中,大都督府和御史台都要受到中书省的掣肘和节制。

作为中书省的最高行政长官,李善长和徐达这两个左右丞相官居正一品,表面上和中书省平行的大都督府、御史台的最高长官大都督和左、右御史大夫则要稍逊一筹,只能算得上是从一品。所以从品级上来看,大都督和御史大夫比宰相要矮上半个头。

左、右丞相让中书省的权力体系实现了两条腿走路,可右丞相徐达作为一员武将,长年领兵在外,追讨遁入草原沙漠的北元势力。这样一来,中书省大权独揽的就只有李善长一个人了。

如此一来,中书省就成了左丞相李善长的一言堂。

李善长跟随朱元璋多年,既有高超的行政才能,又深得皇帝的信任,身边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功臣集团。集团中的人分布于帝国权力机构大大小小各部门之中,把持着政府的行政运作。

即使李善长是个有品有行的政治完人,可他在面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局面时,估计也会在某个时刻被眼前的幻境冲昏头脑。更何况他本就不是一个品行端正之人,明史说他“外宽和,内多忌刻”。只要有官员稍微侵犯他的权益,就会被他安了个罪名扫地出门。朱元璋将宰相的权力交给这样一个小心眼的家伙,那么党同伐异的权力格局是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的。

李善长是淮西出身,对于淮西集团内部人士有着强烈的护犊之情。在李善长居高位时期,他所重用的官员也基本上都是同乡之人。如此一来,在帝国的权力系统中,除了中书省的权力过重,就会形成一个盘根错节的淮人朋党。

战争年代,权力者需要乡人的抱团相助,可等到江山坐稳,官僚集团的抱团只会削弱皇权。在这一点上,朱元璋有着清醒的认识。因为清醒,所以才让他无法容忍。

洪武四年(1371年),汤和、傅友德平定蜀地,天下蓝图已定。虽然还有一些不服气的小股势力在边境上没事打打游击,虽然扩廓帖木儿领着北元骑兵还在和帝国的右丞相徐达缠斗不休,虽然梁王还在云南试图做最后的挣扎。但是放眼辽阔的中原地带已经成为明朝的天下,平灭或者驱赶四方边境之敌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如果没有什么石破天惊的突发事件,大明王朝的权力格局基本上也就尘埃落定了。

这时候的朱元璋已经在悄然转换着自己的角色,由一名军事统帅向帝国领袖转型。他开始着手改革沿袭于元朝的一揽子朝廷制度,在诸多的改革方案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宰相制度的存与废。

中书省的存在对于朱元璋而言是皇权通行路上的第一大障碍,皇帝要大权独揽,势必要触及到宰相的权力。要触及宰相制度,就不得不从帝国的权力体系中生生地撕开一道缺口,否则的话就会师出无名。

制度的缺口往往存在于人,而人的缺口又往往发乎于人性。要废除一项制度,首先要废除制度内的人。朱元璋在这一点上也是有所顾虑的:一是将现任宰相拉下马,能否废除现行制度;二是废除此项制度,能否堵住天下流言汹汹。

可现实逼人,如果我们把一个新皇帝视为进京赶考的举人,那么朱元璋对于自己的这份答卷显然是胸有成竹。这难免会让我们联想起六百年后的1949年的春天,中国革命胜利在即,中共中央向北平进发。毛泽东在离开西柏坡时说过这样一句话:“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绝不能当李自成。我们一定要考个好成绩。”

朱家的江山虽然最后亡于李自成的手上,可李自成却没有能力开创了一个属于李家的新王朝。在权力运行的规则体系中,进京赶考的朱元璋在登上皇位的那一刻,肯定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对于朱元璋来说,李善长并不仅仅只是个普通的臣子。在长期的反元斗争中建立起来的情谊并不比徐达等将领少,对于这个大他二十岁的长者,朱元璋的心里更多的是一份敬重与感激。时过境迁,随着各自身份的变化,这份感激也滋生出了更为复杂的情绪。

洪武初年,在即帝位、册封皇后、太子等一系列的帝国大事件中,李善长都充当着大礼使的重要角色。朱元璋甚至还让李善长担任了太子朱标的太子太师,等于是将帝国的未来也交于李善长之手。没有百分之二百的信任,朱元璋是不会这么去做的。

当然君臣之间的这份信任并非一朝一夕培养起来的,当年朱元璋羽翼未丰,寄身于郭子兴麾下。有一次,郭子兴听信身边人的挑拨,扬言要夺回朱元璋的兵权,更要将李善长调到自己身边来工作。

李善长听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跑到朱元璋面前表忠心。他表示除了朱元璋外,自己哪儿也不愿意去。话语说到肺腑之处,居然表现得涕泪满面。这种态度让朱元璋很受感动,从此愈发器重。

对于朱元璋来说,李善长是一个亦臣亦师的人物。只要李善长没有犯下谋逆这样不可饶恕的罪行,朱元璋实在找不出一个与他撕破脸皮的理由。

建国之初,朱元璋并没有想过清理李善长、徐达这些开国功臣。从他对功臣的封赏之重来看,他还是产生过与这些革命战友共同分享胜利果实的想法。

当然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朱元璋对付功臣的条件尚未成熟。一是统一大业尚未划上圆满的休止符,还需要功臣们尽心竭力;二是朱元璋和诸臣一路走来,如果说连一点革命情分都没有,显然是不合常理的。

洪武初年,明朝权力系统的实权派人物中的大多数都是朱元璋的同乡,也就是所谓的“淮西勋贵”。他们和朱元璋同饮淮水,操着同一地区的方言,有的甚至是他儿时一起讨饭放牛的穷哥们,比如写信拉他入伙的汤和。

也正是由于地方势力的抱团,才帮助朱元璋从民间社会的最底层一步一步走向了权力的巅峰。在这里,权力结构中的“地缘效应”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创业阶段粘合了人心。

在帝国的整个创业过程中,“淮西集团”个体之间结成了以同乡、师生、亲友为纽带的庞而杂的人际网络。这个网络在明朝初年的官场上也同样表现出了惊人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

中国的熟人社会讲究的是差序格局,何为差序格局?用社会学家费孝通老先生的话说,就好像我们把一块石子丢在水面上,水面会形成一圈圈向外放射的波纹,而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圈子的中心。

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向外辐射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累积和增加,而社会范围也正是由一根根私人联系发展起来的网络。

一个时代的权力系统扯出来的私人网络越多,那么它所分离出来的子系统也就越多,这个时代的权力私有化成分也就会越发严重。盘根错节的网络关系等于把权力结构进行一系列的重组和再分配,它的目的指向性就一个,那就是把正式权力资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来使用。

地方势力带来的是权力资源的私有化,这种私有化又将孕育出主宰官家权力的富豪权贵阶层。当士族权贵们利用自身所掌握的权力、暴力、财富、势力等完成权力资源的世袭制传递,也就意味着,作为终极资源和最高资源的官家权力,也正在进行着潜移默化的重新分配。

“淮西集团”的产生,主要是源于制度性的权力管道渗透进古代中国的传统乡土观念,并使得这种“地缘性“的观念转化为帝国官场基因的一部分。李善长只是常例,并非特例。

同类推荐
  • 战火纷飞的武乡

    战火纷飞的武乡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与武乡民众一道,在武乡这片土地上,团结合作、共同抗敌,先后与敌人进行了大小战斗6368次,歼敌28830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可以说武乡的山山岭岭上都有过激烈的战斗,沟沟洼洼里都有着烈士的忠骨。该书主要收集整理了发生在我县境内一些重大战役战斗,以展示武乡人民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用小米加步枪打出红色江山的光荣历史。
  • 元代大都上都研究

    元代大都上都研究

    元代实行两都制,大都是首都,上都是陪都、夏都。两都是元代的政治中心,皇帝每年来往于两都之间。本书对元代两都的建造、城市布局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做了全面深入的考述。大都的建造为今天的北京奠定了基础,上都则是中国古代具有典型意义的草原城市。对元史、蒙古史、中国都城史以及民族关系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三国之名将终结者

    三国之名将终结者

    三国是个将星云集的时期,能人异士层出不穷,可是有很多名将却死的默默无闻,比如江东吕蒙,鲁肃病死家中,陆逊被孙权逼死,张飞死于小人之手等等。为将者当以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为荣,而不是死于阴谋和病痛上。
  • 玩明

    玩明

    神秘油田的发现,阴差阳错穿越回了明初战场,步入官场的黑暗,改变了古代历史,带给他的将会是什么呢?,措手杀死燕王朱棣。同时也改变了他的历史
  • 历史就是这么率真

    历史就是这么率真

    本书收集了大量令人信服的历史资料,介绍了一些已被后人脸谱化的历史人物不为大众所知的另外一面,从而让读者了解到他们也是优缺点并存、有血有肉的人,进而对这些历史人物有更深入、客观的认识,建立更为完善的历史观。
热门推荐
  • 山西四大梆子唱本精粹

    山西四大梆子唱本精粹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失落的黎明

    失落的黎明

    2049年,中国建国100周年盛典,中国总理到机场迎接前来参加庆典的美国总统,结果在机场发生了炸弹爆炸的恐怖袭击事件。不久,南太平洋的蝴蝶岛在光天化日之下上演了离奇一幕。世界即将发生剧变,人类面临未知的未来。这是新时代的黎明,还是黑暗的前奏?中国国安部训练出来的秘密行动人员与国防部秘密训练出的突击队员携手合作,向世界头号恐怖组织发起了反击……他选择了责任与忠诚,却辜负了爱情……而他选择了忠诚与责任,却对不起兄弟……
  • 不可不知的万物简史

    不可不知的万物简史

    这是一部有关现代科学发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胜的书,作者用清晰明了、幽默风趣的笔法,将宇宙大爆炸到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发生的繁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笔下。惊奇和感叹组成了本书,历历在目的天下万物组成了本书,益于人们了解大千世界的无穷奥妙,掌握万事万物的发展脉络。
  • 鬼相

    鬼相

    天地初开,混沌一片,清浊不分。后衍阴阳,阳生万物灵长,阴存冥冥之中,阳盛即为人乃至天地万物,阴盛则为鬼灵邪魅。天地万物先出阳,后有阴。阳体不死阴面难出。运用自身存在之阴,使之觉醒,修成鬼体,借以鬼神之力,达万古长青之境。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腹黑邪神狂傲妻

    腹黑邪神狂傲妻

    这些够吗?不,哪能没仇恨啊,为她所用。”又是谁能与神话并肩,为她所有。而在那齐恒山上诞生的闪耀之星——慕容雪鳞,额,财产被姐姐霸占,仇恨拉满了。“冰淇淋,蓝发飘飘,说完了么?说完了走吧!”异世苍南大陆荒战十三年,笑看大陆。*上古神兽,回头一看,已然民不聊生。好好好!既然敢逼我出齐恒山,一双雪瞳能冻结万千事物,成为一枚华丽丽的通缉犯,却亦可分秒灭人于无形,那就该做好承受姐怒火的准备!——————【鳞儿VS金钱】简介无能是无奈滴,自己居然要入狱?!——靠!这是什么情况!“靠!死女人,齐恒山响当当的强盗头子!出门骑神兽,这些杂毛也敢拿来当仇恨!大爷可是上古神兽冰麒麟!”想她慕容雪鳞,内容精彩是必须滴,一招冰炙既能瞬间手到病除,男配优秀,必将携手英雄勇闯天下!且看,是生是死,神话是如何练就的。不高兴了秒别人,她,什么时候轮到别人反抗?*人在大陆闯啊,全在她一念之间!爹爹被二叔杀害,但是,她慕容雪鳞说不够!*至尊剑法,人家是专一的好孩子,高兴了踩别人的,文文是一对一的哦。“…”“冰淇淋!和我杀仇恨去。等啥丫?开看吧!
  • 大医之道

    大医之道

    本书介绍了运城市中心医院院长柴瑞霁的创业之路。如何把医院创建成一流医院的感人故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最强皇女

    最强皇女

    升东凤,领主大陆东方国的四皇女,因懦弱无能,天生绝脉,无法修炼武者应有的真气,被人讽刺为草包皇女。在这个以武为尊的领主大陆上处处遭人嘲笑,就连她喜欢的人也是对她深深的厌恶。一次意外当中,她被自己喜欢的人甩撞到假山上晕了过去,当醒过来之后,她却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她,而是换了一个来自21世纪的特工强悍灵魂。面对今生众人的欺凌,她实力低下时隐忍不发,待她实力已经足够时,却是蓦地奋起反击,让所有曾经小看她的人为之震撼!目光纷纷从不屑一顾转为嵩拜。凡犯本皇女者,不可饶恕!于是,曾经被人嘲笑的草包皇女,一下子成为人人传诵的天才皇女!从此——日升东方,天下只为凤狂。一袭蓝衣,三尺剑锋,那女子笑靥如花,试问天下,谁与争锋!领主大陆,王朝争霸,诸国林立,强者如云,且看21世纪超级特工化身草包皇女如何傲视天下,步步雄起!…片段一:某男居高临下地说道:“我乃是九品天领主,你见到我还不快快投降?小心等会粉身碎骨,魂飞魄散。”某凤闻言不以为然地笑了笑,手中的长剑向某男一指,一道汹涌的剑芒闪烁而出,其巨大的能量波动,让在场所有人都震惊。“九品天领主是吧?哼,殊不知,我今天要杀的就是你这个九品天领主!”片段二:又一某男朝某凤羡慕地问道:“话说之前我听说你连真气都无法修炼,但现在你这一身的修为实在是惊人得很,能不能告诉我,是怎么修炼来的?”“凉拌来的……”“凉拌?什么意思?”“只可意会,不可言说,只要你明白这两个字的意境,你一定会比现在的我还厉害。”某凤无良地说道。片段三:升东凤望着手心上散发的蓝色光芒,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为什么她脑海之中会闪现出可以根除天生绝脉的丹方,为什么运用那些莫名其妙出现在她脑海里的口诀,在她还是天生绝脉的情况下,也能够散发出真气来?难道说她所重生的这具身体之中,还存在着第三个灵魂不成?…安静守护你亲亲抱走女主升东凤~~~~love891123亲亲抱走南宫云海~~~~~溪溪空尽缘亦尽亲亲抱走司马天允~~~~~~~~~◆◆重磅推荐仙魅的《妖仙魅世》哦◆◆仙儿的最新玄幻强文哦<仙舞魅凰>◆◆推荐蚝油-潇潇慕雨的《紫降异世》哟◆◆◆◆◆◆◆牛力推荐小九儿最新玄幻力作《云傲天》◆◆◆◆◆推荐苹果儿的《重生一天才狂女》,很好看的哦,若是不信,亲们去看看就知道了。这是懒懒的新文哦:《逍遥下堂妃》懒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