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8600000032

第32章 艺术荟萃(3)

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是流传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的民间丝竹合奏乐,其中以流传于上海地区的乐曲为主。丝竹音乐是将丝弦和竹管乐器结合起来演奏,有时还加上一点儿轻打乐器,以起到点缀的作用,是一种传统的“细乐”演奏形式。

明朝嘉隆年间,著名戏曲音乐家张野塘组成了规模完整的丝竹乐队,后逐渐形成丝竹演奏的专职班社。明万历末年在苏州吴中形成了新的乐种“弦索”,这算是江南丝竹的前身。其和民俗活动紧密结合,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后正式定名为江南丝竹。

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是具有鲜明地方色彩和独特风格的乐种之一,主要流传于珠江三角洲一带。其内容很广,包括粤剧、潮州音乐、小曲和地方性民歌曲艺等。而我们现在所听到的广东音乐专指丝竹音乐。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广东音乐在当地民间“八音会”和粤剧伴奏奏曲牌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广东音乐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欣赏它,并不一定要从中发现重大的社会人生主题,而其对自然景物的描摹,常常带给娱乐的感受。

八音

八音,是中国传统器乐吹打乐的一种。原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西周时期,按制作材料的不同,把当时的乐器分为8类:金(钟、镈)、石(磬)、丝(琴、瑟)、竹(箫、箎)、匏(笙、竽)、土(埙、缶)、革(鼗、雷鼓)、木(柷、敔)。八音也指民间器乐乐种。例如:海南地区流行的海南八音,因使用8种乐器而得名,即弦、琴、笛、管、箫、锣、鼓、钹;广西壮族的隆林八音乐队,共使用8种乐器,即横箫一对,高胡、二胡各一把,小三弦一把,锣、鼓、钹各一副。

板眼

板眼,是中国传统音乐中节拍形式的通称。在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称为板,其余的拍子称为眼。板有“实板”、“虚板”之分;眼也有“实眼”、“虚眼”之分。板眼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音乐风格、曲式、速度、情绪等方面的变化。不同的板式所表现的内容有所不同:快板所展现出来的是情绪热烈、急促,适合表现高潮紧张部分;慢板则善于表现抒情、叙事;而散板则节奏自由。由于各种板式的交替,赋予了中国传统音乐特有的魅力。

宫廷音乐

宫廷音乐,是在中国历代王朝中,乐手们为宫廷统治者演奏的音乐。宫廷音乐的素材基本上都来自于民间,由宫廷御用文人乐工修改编订而成。而且,从民间收集音乐素材也是体察民情的一种有效手段。

按照宫廷音乐的演奏场合,其可以分为外朝音乐和内廷音乐。外朝,是群臣朝会办事的地方;内廷,是皇帝和后妃生活起居的地方。按照宫廷音乐的功能性质,其可以分为典制性音乐和娱乐性音乐。典制性音乐主要用以显示典礼的隆重和皇帝的威严;娱乐性音乐主要以供人欣赏、愉悦身心为目的。

靡靡之音

“靡靡之音”起源于商朝,传说,当时有一位乐师叫师涓,他专门收集、整理乐曲,并能演奏动听的乐曲。有一次,暴君商纣王把师涓抓去,命令师涓专门为他演奏。但是师涓演奏的乐曲都不合纣王的口味,于是纣王就想要杀他。

师涓觉得像纣王这样的暴君,无法理解激发人们斗志的好乐曲。为了应付纣王,他冥思苦想,创造了名叫“靡靡之乐、北里之舞”的歌舞。而纣王听了却很高兴,于是免师涓一死。从此,纣王整天陶醉在这种歌舞之中,无心治理国家。不久,纣王便被周武王打败了。

唢呐

唢呐,又称喇叭,是在木制的锥形管上开8孔(前7后1),管的上端装有细铜管,铜管上端套有双簧的苇哨,木管上端有一铜质的碗状扩音器。唢呐最初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大约在公元3世纪时,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的形象。在金、元时代,唢呐传到中国中原地区。

唢呐是中国历史悠久、流行较广、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其发音高亢嘹亮,开朗豪放,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秧歌会等仪式伴奏,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

中国大锣

中国大锣是铜制的,扁平圆体,直径大约90厘米,是锣类乐器中形体较大的乐器。世界上最古老的交响乐团——德累斯顿交响乐团使用的一面中国大锣,是中国清朝时期制造的,同时也是进入西洋管弦乐队的第一件中国乐器。

中国大锣是人们非常熟悉的打击乐器,演奏时,左手提锣,右手拿木槌击奏,经常使用于戏曲伴奏和器乐合奏,主要起增强节奏、渲染气氛的作用。其宏亮、粗犷的音色,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中国大锣主要有3种打法:放音击、闷音击、边音击。

古乐器

古代古典乐器一般按“八音”分类。“八音”是我国最早按制造材料来对乐器进行分类的方法,最早见于《周礼?春宫》,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这“八音”中的乐器,在后世被称为“华夏旧乐”或“华夏旧器”,意思是纯正的汉民族乐器。

古代乐器主要有钟、罄、拍板、铙、钹、丝竹、筑、笙、竽、埙、缶、排箫、筝、古琴、瑟等。开通丝绸之路后,中国出现了大量的“胡夷之乐”,如琵琶类、羌笛等。慢慢地,汉族乐器和胡夷乐器相融合,组成了现代的民族古典乐器。

古琴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在孔子时期,它就成为盛行的乐器。至今,已经流传3000余年。20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

从古至今,“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特点,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今天,古琴音乐依然是中国音乐的灵魂与精髓。

编钟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多枚扁圆钟按音调高低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并用木锤和棒敲打铜钟,发出不同的乐音。早在3500年前的商代,中国就有了编钟,但那时的编钟多为3枚一套。随着时代发展,每套编钟的枚数不断增加。古代编钟多用于宫廷的演奏,在民间很少流传,每逢征战、朝见或祭祀等活动时都要演奏编钟。曾侯乙编钟是目前我国出土数量最多、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编钟。

箫,又名洞箫、单管、竖吹,是一件非常古老的乐器。箫源于远古时期的骨哨,新石器时代开始以竹制作,历史上亦称为“笛”。大约在汉武帝时,它从西域传入中原。唐代以后,箫专指“竖吹的笛”,即“横吹笛子竖吹箫”。箫的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至今仍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乐器。

琵琶

琵琶,古时称“批把”,最早见于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书中记载枇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批”,向后挑进称“把”,就命名为“批把”。约在魏晋时期,正式称为“琵琶”,被称为“民乐之王”。南北朝时,人们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时,曲项琵琶由波斯经新疆传入我国,并在南方长江流域一带盛行起来。现代琵琶就是由曲项琵琶演变发展而来的。今天,琵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音乐爱好者的青睐。

笛子

笛子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吹奏乐器,由于用天然竹材制成,所以也称“竹笛”。大约4000多年前,笛的材料由骨制变为竹制。在汉代以前,笛多是竖吹的。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后,横笛传入我国,亦称“横吹”。它在汉代的鼓吹乐中占有重要地位。从7世纪开始,笛子又有了改进,增加了膜孔,使它的表现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了10世纪,随着宋词元曲的崛起,笛子成了伴奏的主要乐器。今天,笛子不仅是我国传统乐器竹笛的代名词,而已作为管乐在交响乐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笛子独奏表演也被世界舞台所关注。

芦笙

芦笙,是西南地区苗、瑶、侗等少数民族的簧管乐器。相传远古时代,苗族的祖先造出日月后,又找来谷种撒到地里,可惜谷子收成很差。为了解忧,苗人的祖先从山上砍了六根白苦竹扎成一束,放在口中一吹发出了奇特的乐声。奇怪的是,地里的稻谷在这种乐声中,长得十分茂盛,当年获得了大丰收。从此以后,苗家每逢喜庆日子就吹芦笙庆贺。而芦笙也是苗族男女青年成婚的“媒介”。于是,芦笙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村寨中享有特殊地位,这些村寨也有了“芦笙之乡”的美誉。

古筝

古筝是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在战国时期广泛流行,秦国尤盛,史称“秦筝”。《史记·李斯谏逐客书》中记载:“夫击瓮、叩缻、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有说法认为,筝是因其发音而得名,刘熙在《释名》中说“筝,施弦高,筝筝然”,筝因“施弦高”而发音“筝筝然”。传统的筝乐,早期被分成南北两派。之后比较代表的是“浙江、山东、河南、客家、潮州”五大流派。到了现代,流派的区别很小,几乎每个派别都兼具各家之长,平分秋色。而今,古筝依然是民族乐器中的代表乐器。

二胡

二胡始于唐朝,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古代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到了宋代,取名为“嵇琴”。明清时,它已传遍大江南北,成为民间的主要演奏乐器。近代,才被更名为“二胡”。半个多世纪以来,二胡已慢慢从民间伴奏中脱颖出来,成为独特的独奏乐器,也走进了大雅之堂的音乐厅和音乐院校。如今,二胡演奏在世界舞台享有盛名。

扬琴

据史书记载,中世纪以前,中东的亚速和波斯等古代阿拉伯国家流行着一种击弦乐器,名叫“萨泰里琴”。明朝,随着中国和西亚、东亚间日趋密切的友好往来,萨泰里琴由波斯经海路传入我国,最初流行在广东一带,后来逐渐发展到我国各地。之后,经过民间艺人的改造,萨泰里琴渐渐演化成为我国的民族乐器──扬琴。它与钢琴同宗,音量宏大,刚柔并济,容易与其他乐器融合,在民间器乐合奏和民族乐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我国,锣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代,锣常用于礼仪和战争,曾称为“金”,故有“鸣锣开道”和“鸣金收兵”之说。到了宋代,锣被应用于民间艺术“鼓板”中。元代,除各少数民族的祭祀活动中常常鸣锣外,它还是杂剧的主要伴奏乐器。明清以来,锣广泛用于戏曲和舞蹈音乐及传统吹打乐中。20世纪后,锣被各民族广泛用于民间娱乐、节庆活动、地方戏曲和民间音乐中,成为民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从目前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鼓大约有3000年的历史。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战争和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近代,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如民族乐队、各种戏剧、赛船舞狮、喜庆集会、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鼓的文化内涵博大而精深,已经成为今天乐队中不可或缺的成员,是人们喜爱和广泛应用的乐器之一。

马头琴

马头琴是我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相传有一个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马头琴”。它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用它演奏的乐曲,声音圆润,低回婉转,粗犷激昂,具有浓烈的草原风格,在中国和世界乐器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阳光三叠》

《阳光三叠》是唐代的一首著名琴歌,根据唐代著名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名诗为词谱写而成。因诗中有“阳关”和“渭城”这两个地名,在当时演唱时将其中诗句反复吟咏3遍,故得名《阳光三叠》,又称《阳关曲》《渭城曲》。

《阳光三叠》是中国古代音乐作品中具有较的高艺术价值,最早记载见于明代弘治四年(1491年)的一本琴谱《浙音释字琴谱》,目前流行的出自1867年编的《琴学入门》一书。《阳光三叠》曲调淳朴而富有激情,略带淡淡的忧愁,表达了别恨离愁和对远行友人的关怀。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又称《梅花引》《玉妃引》。在结构上,采用了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3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所以称《三弄》。明朱权编辑的《神奇秘谱》记载《梅花三弄》最早是东晋时桓伊所奏的笛曲,之后由笛曲改编为古琴曲。此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耐寒等特征,来歌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是中国民间二胡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是中国民间音乐的精华之一。1950年深秋,在无锡举行的一次音乐会上,阿炳首次也是最后一次演奏此曲,获得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1985年,《二泉映月》在美国被制作成唱片,并在流行全美的11首中国乐曲中名列榜首。阿炳以“二泉映月”为乐曲命名,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更表现出了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坎坷一生。此曲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风格和技巧,展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

《平沙落雁》

《平沙雁落》最早刊于明末的《古音正宗》琴谱集。此曲虽然出现较晚,却是近300年来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刊载谱集多达56种,有的还同时刊载在不同传派多个乐谱,累计近百种之多。《平沙雁落》自问世以来,深受琴家喜爱,广为大众流传,经过加工发展后,形成了段数、调式、定弦、意境等方面不尽相同,又各具特色的多种版本,成为传谱最多的琴曲之一。此曲曲调悠扬流畅,通过秋高气爽、云程万里、风静沙平、鸿鹄飞鸣的描摹,抒发了逸士(节行高逸之士,隐逸者)的心胸远志。

《渔樵问答》

《渔樵问答》,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是一首流传了几百年的古琴曲。在历代传谱中,此曲有30多种版本,有的还附有歌词。曲谱最早见于明代萧鸾撰写的《杏庄太音续谱》:“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

《渔樵问答》采用渔者和樵者对话的形式,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此曲通过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表达了一种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俗尘凡事的羁绊。

《汉宫秋月》

《汉宫秋月》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此曲意在表现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以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唤起了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汉宫秋月》原为崇明派琵琶曲,如今流传有多种谱本和演奏形式,而最为流行的演奏形式是筝曲和二胡曲。筝曲《汉宫秋月》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演奏运用了吟、滑、按等诸多技巧,风格淳朴古雅;二胡曲《汉宫秋月》速度缓慢,旋律经常出现短促的休止和顿音,音乐时断时续,运用了各种复杂的技法,具有较深的艺术感染力。

《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也是古琴十大名曲之一。相传,此曲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创作的。《阳春白雪》是由民间器乐曲牌仪《八板》或《六板》的多个变体组成的琵琶套曲,各个《八板》变体组合在一起形成变奏的关系,之后又插入了《百鸟朝凤》的新材料,因此其是一首具有循环因素的变奏体结构的曲子。

同类推荐
  • 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

    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

    该书以比较的眼光分析了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状况,阐述了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的特点,实现了中西相关研究领域的沟通,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阿坝阿来

    阿坝阿来

    该书是《尘埃落定》的作者阿来的短篇小说集。它以四川阿坝为背景,带着藏族的风土人情,讲述了一个个成长性的小故事。其中还包括一幅阿坝的旅行线路图,相信您可以带着这本书有机会用心灵,甚至用脚步亲自行走在阿坝的天空下,至美的景色、至情的感受、奇异的文字。跟阿来的其它长篇和短篇集不同的是,这部以《阿坝阿来》命名的小说集是以阿来的出生地四川阿坝为全部背景,凸显出他有别于其他汉语写作者的“文学田地”。鲜明的藏族风物人情,“成长性”的内在轨迹,甚至包括一幅阿坝地图,以及到阿坝的旅行线路图,都使这部独特的短篇小说集更像是阿来引领着喜欢他的读者所作的一次从自然到心灵的奇特旅行。
  • 蒙田随笔集

    蒙田随笔集

    蒙田是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尊敬和接受。《蒙田随笔集》于1580-1588年分三卷在法国先后出版,它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全书语言平易通畅,妙趣横生,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
  • 汉魏六朝诗鉴赏

    汉魏六朝诗鉴赏

    该书选收了汉、魏、晋、南北朝及隋代诗歌九百余篇,力图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文学发展的角度,鉴赏、评价这一时期绚丽多姿的作品及其光辉艺术成就,帮助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
  • 杜甫诗选

    杜甫诗选

    《杜甫诗选》作者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龙说

    龙说

    一个神秘的国度,一个强悍的民族;一段传奇般的经历,一段血腥似的征程;他,一个从小就被预言了的奇才;他,一个注定经历万般磨难的少年。他的人生有过平淡,有过曲折,也有过辉煌。人生的酸甜苦辣一次次的降临在他的身上,他没有屈服,也没有认输,而是顽强的站立了起来。
  • 怎样当经理(领导者修养文库)

    怎样当经理(领导者修养文库)

    这是一部立论新颖、资料翔实的领导人才学专著。书中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提出了以“价值论”为导向的人才学理论体系,着重研究和探讨了领导人才的价值结构,制约人才价值积累、输出和实现的内外在因素,领导人才的发展变化规律,人才价值的输出方式,领导群体的结构优化和领导人才的科学管理,并就改革我国人才管理制度的目标要求和具体设想,提出了可贵的探索性见解。
  • 趣味哲学

    趣味哲学

    本书旨在通过对大量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的分析来达到实用为本的目的,让你在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中轻松掌握经济学知识,参透理财技巧,明晰赚钱和成功法则。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绝对嚣张:逆天小庶女

    绝对嚣张:逆天小庶女

    女主超级强大,冷酷腹黑,一笑百媚生,一怒沧海寒。她,侯府小姐,却是全皇城的笑柄,爹爹不疼舅舅不爱,连奴仆都能肆意欺辱,最后累死病榻。冰冷的双眸睁开,她已是天下第一杀手,翻云覆雨霸气凌九霄!当废物庶女再次展露锋芒,惊绝万古,艳压群芳,引天下豪杰竞折腰……他是优雅的王者,天生贵胄,飘逸不群,民心所向,乱世相逢,自此天上人间。这一世没有谁能够阻挡她靠近他的脚步,皇若阻,则掀翻这皇,天若拦,便逆了这天!(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3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3

    泪率96.5%的中国第一奇书。每一个感人片段,都让你泪眼滂沱。真情树书系。美文集,收录了《有一种爱和死,我们都还陌生》、《告别,与世上最疼你的人》、《那些生命中美好而温暖的遇见》、《找个人,一起老去》等等催人泪下的人间真情故事,堪称近年来少有的感人之作。每一篇选文都用它朴实无华的文字表达一段感人肺腑的情感。父母的爱、兄弟之情、朋友之义、忠心宠物,在这些充满感情和温情的故事中,感动人心,唤起心灵的触动。
  • 极品皇后太抢手

    极品皇后太抢手

    (福满天下第二部)世间有传言,百年前一统天下的传国玉玺和凤佩重现民间。她一觉醒来,天下已是乱世,无意中得到的那块血玉,竟让她成了三国争夺的目标。她一夕之间成了抢手货,而那些男人,竟然都要立她为后!江山霸业,快意江湖,谁才是她的真心人?
  • 痴儿夫君

    痴儿夫君

    她本无意入宫,却在父亲所谓的责任和荣光下,不得不选择承受。宫门似海,她早已有了觉悟,无心争斗,皇后或宫女,对她来说并无太多区别。不曾料到的是,自己也是宫中重重秘密的牺牲者,她竟是嫁给了一个痴儿,然而是痴儿便是不懂了感情了吗?“我叫洛琪,你呢?”她好像显得有点兴奋。然而,面对洛琪的热情,白衣男子却只是怔怔地站在那边,不吭声也不说话,只是嘴角挂着淡淡的弧度。她想,她无法忘记他的笛声,无法忘记他模糊带着笑意的脸庞,无法忘记他的眼神,无法忘记关于这个叫东方遥的少年的故事。是投入了情感,放入了真心,然而事实却残酷地让她发现,一切并不像表面所看到的那般。心痛的背后,更有欺骗和背叛。而最后的事实,竟是谁都不曾预料到的不是结局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