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8600000032

第32章 艺术荟萃(3)

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是流传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的民间丝竹合奏乐,其中以流传于上海地区的乐曲为主。丝竹音乐是将丝弦和竹管乐器结合起来演奏,有时还加上一点儿轻打乐器,以起到点缀的作用,是一种传统的“细乐”演奏形式。

明朝嘉隆年间,著名戏曲音乐家张野塘组成了规模完整的丝竹乐队,后逐渐形成丝竹演奏的专职班社。明万历末年在苏州吴中形成了新的乐种“弦索”,这算是江南丝竹的前身。其和民俗活动紧密结合,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后正式定名为江南丝竹。

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是具有鲜明地方色彩和独特风格的乐种之一,主要流传于珠江三角洲一带。其内容很广,包括粤剧、潮州音乐、小曲和地方性民歌曲艺等。而我们现在所听到的广东音乐专指丝竹音乐。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广东音乐在当地民间“八音会”和粤剧伴奏奏曲牌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广东音乐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欣赏它,并不一定要从中发现重大的社会人生主题,而其对自然景物的描摹,常常带给娱乐的感受。

八音

八音,是中国传统器乐吹打乐的一种。原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西周时期,按制作材料的不同,把当时的乐器分为8类:金(钟、镈)、石(磬)、丝(琴、瑟)、竹(箫、箎)、匏(笙、竽)、土(埙、缶)、革(鼗、雷鼓)、木(柷、敔)。八音也指民间器乐乐种。例如:海南地区流行的海南八音,因使用8种乐器而得名,即弦、琴、笛、管、箫、锣、鼓、钹;广西壮族的隆林八音乐队,共使用8种乐器,即横箫一对,高胡、二胡各一把,小三弦一把,锣、鼓、钹各一副。

板眼

板眼,是中国传统音乐中节拍形式的通称。在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称为板,其余的拍子称为眼。板有“实板”、“虚板”之分;眼也有“实眼”、“虚眼”之分。板眼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音乐风格、曲式、速度、情绪等方面的变化。不同的板式所表现的内容有所不同:快板所展现出来的是情绪热烈、急促,适合表现高潮紧张部分;慢板则善于表现抒情、叙事;而散板则节奏自由。由于各种板式的交替,赋予了中国传统音乐特有的魅力。

宫廷音乐

宫廷音乐,是在中国历代王朝中,乐手们为宫廷统治者演奏的音乐。宫廷音乐的素材基本上都来自于民间,由宫廷御用文人乐工修改编订而成。而且,从民间收集音乐素材也是体察民情的一种有效手段。

按照宫廷音乐的演奏场合,其可以分为外朝音乐和内廷音乐。外朝,是群臣朝会办事的地方;内廷,是皇帝和后妃生活起居的地方。按照宫廷音乐的功能性质,其可以分为典制性音乐和娱乐性音乐。典制性音乐主要用以显示典礼的隆重和皇帝的威严;娱乐性音乐主要以供人欣赏、愉悦身心为目的。

靡靡之音

“靡靡之音”起源于商朝,传说,当时有一位乐师叫师涓,他专门收集、整理乐曲,并能演奏动听的乐曲。有一次,暴君商纣王把师涓抓去,命令师涓专门为他演奏。但是师涓演奏的乐曲都不合纣王的口味,于是纣王就想要杀他。

师涓觉得像纣王这样的暴君,无法理解激发人们斗志的好乐曲。为了应付纣王,他冥思苦想,创造了名叫“靡靡之乐、北里之舞”的歌舞。而纣王听了却很高兴,于是免师涓一死。从此,纣王整天陶醉在这种歌舞之中,无心治理国家。不久,纣王便被周武王打败了。

唢呐

唢呐,又称喇叭,是在木制的锥形管上开8孔(前7后1),管的上端装有细铜管,铜管上端套有双簧的苇哨,木管上端有一铜质的碗状扩音器。唢呐最初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大约在公元3世纪时,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的形象。在金、元时代,唢呐传到中国中原地区。

唢呐是中国历史悠久、流行较广、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其发音高亢嘹亮,开朗豪放,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秧歌会等仪式伴奏,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

中国大锣

中国大锣是铜制的,扁平圆体,直径大约90厘米,是锣类乐器中形体较大的乐器。世界上最古老的交响乐团——德累斯顿交响乐团使用的一面中国大锣,是中国清朝时期制造的,同时也是进入西洋管弦乐队的第一件中国乐器。

中国大锣是人们非常熟悉的打击乐器,演奏时,左手提锣,右手拿木槌击奏,经常使用于戏曲伴奏和器乐合奏,主要起增强节奏、渲染气氛的作用。其宏亮、粗犷的音色,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中国大锣主要有3种打法:放音击、闷音击、边音击。

古乐器

古代古典乐器一般按“八音”分类。“八音”是我国最早按制造材料来对乐器进行分类的方法,最早见于《周礼?春宫》,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这“八音”中的乐器,在后世被称为“华夏旧乐”或“华夏旧器”,意思是纯正的汉民族乐器。

古代乐器主要有钟、罄、拍板、铙、钹、丝竹、筑、笙、竽、埙、缶、排箫、筝、古琴、瑟等。开通丝绸之路后,中国出现了大量的“胡夷之乐”,如琵琶类、羌笛等。慢慢地,汉族乐器和胡夷乐器相融合,组成了现代的民族古典乐器。

古琴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在孔子时期,它就成为盛行的乐器。至今,已经流传3000余年。20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

从古至今,“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特点,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今天,古琴音乐依然是中国音乐的灵魂与精髓。

编钟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多枚扁圆钟按音调高低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并用木锤和棒敲打铜钟,发出不同的乐音。早在3500年前的商代,中国就有了编钟,但那时的编钟多为3枚一套。随着时代发展,每套编钟的枚数不断增加。古代编钟多用于宫廷的演奏,在民间很少流传,每逢征战、朝见或祭祀等活动时都要演奏编钟。曾侯乙编钟是目前我国出土数量最多、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编钟。

箫,又名洞箫、单管、竖吹,是一件非常古老的乐器。箫源于远古时期的骨哨,新石器时代开始以竹制作,历史上亦称为“笛”。大约在汉武帝时,它从西域传入中原。唐代以后,箫专指“竖吹的笛”,即“横吹笛子竖吹箫”。箫的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至今仍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乐器。

琵琶

琵琶,古时称“批把”,最早见于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书中记载枇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批”,向后挑进称“把”,就命名为“批把”。约在魏晋时期,正式称为“琵琶”,被称为“民乐之王”。南北朝时,人们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时,曲项琵琶由波斯经新疆传入我国,并在南方长江流域一带盛行起来。现代琵琶就是由曲项琵琶演变发展而来的。今天,琵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音乐爱好者的青睐。

笛子

笛子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吹奏乐器,由于用天然竹材制成,所以也称“竹笛”。大约4000多年前,笛的材料由骨制变为竹制。在汉代以前,笛多是竖吹的。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后,横笛传入我国,亦称“横吹”。它在汉代的鼓吹乐中占有重要地位。从7世纪开始,笛子又有了改进,增加了膜孔,使它的表现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了10世纪,随着宋词元曲的崛起,笛子成了伴奏的主要乐器。今天,笛子不仅是我国传统乐器竹笛的代名词,而已作为管乐在交响乐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笛子独奏表演也被世界舞台所关注。

芦笙

芦笙,是西南地区苗、瑶、侗等少数民族的簧管乐器。相传远古时代,苗族的祖先造出日月后,又找来谷种撒到地里,可惜谷子收成很差。为了解忧,苗人的祖先从山上砍了六根白苦竹扎成一束,放在口中一吹发出了奇特的乐声。奇怪的是,地里的稻谷在这种乐声中,长得十分茂盛,当年获得了大丰收。从此以后,苗家每逢喜庆日子就吹芦笙庆贺。而芦笙也是苗族男女青年成婚的“媒介”。于是,芦笙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村寨中享有特殊地位,这些村寨也有了“芦笙之乡”的美誉。

古筝

古筝是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在战国时期广泛流行,秦国尤盛,史称“秦筝”。《史记·李斯谏逐客书》中记载:“夫击瓮、叩缻、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有说法认为,筝是因其发音而得名,刘熙在《释名》中说“筝,施弦高,筝筝然”,筝因“施弦高”而发音“筝筝然”。传统的筝乐,早期被分成南北两派。之后比较代表的是“浙江、山东、河南、客家、潮州”五大流派。到了现代,流派的区别很小,几乎每个派别都兼具各家之长,平分秋色。而今,古筝依然是民族乐器中的代表乐器。

二胡

二胡始于唐朝,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古代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到了宋代,取名为“嵇琴”。明清时,它已传遍大江南北,成为民间的主要演奏乐器。近代,才被更名为“二胡”。半个多世纪以来,二胡已慢慢从民间伴奏中脱颖出来,成为独特的独奏乐器,也走进了大雅之堂的音乐厅和音乐院校。如今,二胡演奏在世界舞台享有盛名。

扬琴

据史书记载,中世纪以前,中东的亚速和波斯等古代阿拉伯国家流行着一种击弦乐器,名叫“萨泰里琴”。明朝,随着中国和西亚、东亚间日趋密切的友好往来,萨泰里琴由波斯经海路传入我国,最初流行在广东一带,后来逐渐发展到我国各地。之后,经过民间艺人的改造,萨泰里琴渐渐演化成为我国的民族乐器──扬琴。它与钢琴同宗,音量宏大,刚柔并济,容易与其他乐器融合,在民间器乐合奏和民族乐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我国,锣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代,锣常用于礼仪和战争,曾称为“金”,故有“鸣锣开道”和“鸣金收兵”之说。到了宋代,锣被应用于民间艺术“鼓板”中。元代,除各少数民族的祭祀活动中常常鸣锣外,它还是杂剧的主要伴奏乐器。明清以来,锣广泛用于戏曲和舞蹈音乐及传统吹打乐中。20世纪后,锣被各民族广泛用于民间娱乐、节庆活动、地方戏曲和民间音乐中,成为民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从目前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鼓大约有3000年的历史。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战争和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近代,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如民族乐队、各种戏剧、赛船舞狮、喜庆集会、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鼓的文化内涵博大而精深,已经成为今天乐队中不可或缺的成员,是人们喜爱和广泛应用的乐器之一。

马头琴

马头琴是我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相传有一个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马头琴”。它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用它演奏的乐曲,声音圆润,低回婉转,粗犷激昂,具有浓烈的草原风格,在中国和世界乐器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阳光三叠》

《阳光三叠》是唐代的一首著名琴歌,根据唐代著名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名诗为词谱写而成。因诗中有“阳关”和“渭城”这两个地名,在当时演唱时将其中诗句反复吟咏3遍,故得名《阳光三叠》,又称《阳关曲》《渭城曲》。

《阳光三叠》是中国古代音乐作品中具有较的高艺术价值,最早记载见于明代弘治四年(1491年)的一本琴谱《浙音释字琴谱》,目前流行的出自1867年编的《琴学入门》一书。《阳光三叠》曲调淳朴而富有激情,略带淡淡的忧愁,表达了别恨离愁和对远行友人的关怀。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又称《梅花引》《玉妃引》。在结构上,采用了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3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所以称《三弄》。明朱权编辑的《神奇秘谱》记载《梅花三弄》最早是东晋时桓伊所奏的笛曲,之后由笛曲改编为古琴曲。此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耐寒等特征,来歌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是中国民间二胡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是中国民间音乐的精华之一。1950年深秋,在无锡举行的一次音乐会上,阿炳首次也是最后一次演奏此曲,获得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1985年,《二泉映月》在美国被制作成唱片,并在流行全美的11首中国乐曲中名列榜首。阿炳以“二泉映月”为乐曲命名,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更表现出了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坎坷一生。此曲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风格和技巧,展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

《平沙落雁》

《平沙雁落》最早刊于明末的《古音正宗》琴谱集。此曲虽然出现较晚,却是近300年来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刊载谱集多达56种,有的还同时刊载在不同传派多个乐谱,累计近百种之多。《平沙雁落》自问世以来,深受琴家喜爱,广为大众流传,经过加工发展后,形成了段数、调式、定弦、意境等方面不尽相同,又各具特色的多种版本,成为传谱最多的琴曲之一。此曲曲调悠扬流畅,通过秋高气爽、云程万里、风静沙平、鸿鹄飞鸣的描摹,抒发了逸士(节行高逸之士,隐逸者)的心胸远志。

《渔樵问答》

《渔樵问答》,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是一首流传了几百年的古琴曲。在历代传谱中,此曲有30多种版本,有的还附有歌词。曲谱最早见于明代萧鸾撰写的《杏庄太音续谱》:“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

《渔樵问答》采用渔者和樵者对话的形式,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此曲通过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表达了一种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俗尘凡事的羁绊。

《汉宫秋月》

《汉宫秋月》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此曲意在表现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以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唤起了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汉宫秋月》原为崇明派琵琶曲,如今流传有多种谱本和演奏形式,而最为流行的演奏形式是筝曲和二胡曲。筝曲《汉宫秋月》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演奏运用了吟、滑、按等诸多技巧,风格淳朴古雅;二胡曲《汉宫秋月》速度缓慢,旋律经常出现短促的休止和顿音,音乐时断时续,运用了各种复杂的技法,具有较深的艺术感染力。

《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也是古琴十大名曲之一。相传,此曲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创作的。《阳春白雪》是由民间器乐曲牌仪《八板》或《六板》的多个变体组成的琵琶套曲,各个《八板》变体组合在一起形成变奏的关系,之后又插入了《百鸟朝凤》的新材料,因此其是一首具有循环因素的变奏体结构的曲子。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本书不欲多袭前人的论断。但前人或当代的学者们的批评与论断,可采者自甚多。本书凡采用他们的论断的时候,自必一一举出姓氏,以示不敢掠美,并注明所从出的书名、篇名。
  • 世界与你无关

    世界与你无关

    本书是十万字写给世界的狠话,也是六十个和你有关的片段及观点。故事是你们的,道理是大家的,并早已存在。丁丁张负责将它们收集起来,变成了这本书。书中所探讨的无非还是那些破事儿,却也关乎如何在爱里过得更好,如何失去也不难看,如何在真相中慢慢长大,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直面并解决人生的难处。当你失恋时,无人爱时,翻翻看——你都这么惨了,这些故事更惨,让你笑笑。感知世界,听老情歌,探寻爱和生活的难处解决之道,看贱人们受伤犯错又重新好起来,人生如此,其实我们都一样,从不普通,又那么平凡
  • 遥远的温泉

    遥远的温泉

    《阿来最新中篇小说系列:遥远的温泉》收录了《遥远的温泉》和《已经消失的森林》两部中篇小说。
  • 幸存者

    幸存者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他被埋在废墟之下长达76小时。他说他是幸运的,可以活下来,可以用写作抚慰受创的心灵,可是,那些失去健康、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人,忍受着更加巨大的伤痛,更需要我们的关心……于是,他写下了这些文字,为了这段不该忘却的记忆。用血写就的实录以命换来的 真情;献给所有地震遇难者与幸存者的宝贵记忆;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思,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 世界最美的散文

    世界最美的散文

    本书提炼的散文不仅是被公认的上乘之作,更分门别类,意蕴宽广。它们或讴歌自然,或解析社会;或赞颂真善美,或鞭挞假恶丑,其优美文辞的背后,总是蕴蓄着或阐释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行为上的观照。此外,每一篇散文更是加入了编者的心路花语,与读者分享。一篇美文就是一道独特的人生风景,让你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一则故事就是一泓深邃的哲理清泉,帮你开启生命的智慧之光……优美的散文,教会我们用心去拥抱生活,用爱去燃点希望。期望读者在品味这些优美的文字时,既可以欣赏到这些名家们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表现手法,又可以领悟到作者真实的精神世界;既能够提升自己的写作和鉴赏水平,又能够培养和陶冶自己的艺术情操。
热门推荐
  • 清穿之太子妃

    清穿之太子妃

    简单的说就是穿越太子妃努力培养丈夫,生孩子逗包子的故事!她在一次行动为救人而死去,穿越到了清朝,成为太子妃瓜尔佳氏,她表示压力甚大!成为太子妃好处没有,每天过的比原来还忙还累!上要讨好公公婆婆们,家里要斗丈夫斗小妾逗包子,出门要斗弟弟斗弟媳斗侄儿侄女,岂是一个忙字能诠释的?为了不让丈夫再被废,为了不让自己跟孩子们成为悲剧,势必要培养她家太子爷成为明君!
  • 武家兄弟闯清河

    武家兄弟闯清河

    传说武松在打虎英雄后,又成为新一代打鼠英雄,得到乡亲邻里的爱戴,不过很有可能成为动物保护协会的首要通缉犯,而他的哥哥武大郎也没有扫兴,在岛国生活得乐趣多多……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恶魔王子,你别跑!

    恶魔王子,你别跑!

    “你,说喜欢的人,只能是我。”“为什么?”“因为我是你的主子,我是你的少爷!”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王子就可以这样霸道、不讲道理吗?梁茶在飞机上偶遇帝王集团的继承人欧阳清濯,一贯冷酷、倨傲的欧阳清濯居然和梁茶很有话说,欺负她、捉弄她,甚至把她的初吻都夺走了,还总是和她针锋相对,这使得梁茶见了欧阳清濯就禁不住皱眉头。
  • 刁徒难养:仙师,快到碗里来

    刁徒难养:仙师,快到碗里来

    ”,人人欺辱。却成了他唯一的徒弟。而她。“师傅,他是神界至高无上的幻莲神尊,一日为师,万人仰慕;她是天生孤煞之星,弱小卑微,终生为夫,冷俊强大,徒儿铭记在心
  • 成功的起点

    成功的起点

    ,成功的起点,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积累,在于在面对各种事时合理的处理。使自己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 代嫁之皇后

    代嫁之皇后

    一场惊心动魄的阴谋,她从最高贵的嫡出小姐变成将军府里最低贱的粗使丫鬟,人人可欺。一次没有硝烟的后宫战争,惊才绝艳的少年皇帝变成了活不过二十五岁的病人,步步惊心。一道不可抗拒的圣旨,让他和她从此纠缠在一起,从此开始了相依为命,相互扶持的一生。他和她,从彼此的眼睛里面找到了好好活下去的勇气,找到了这世间唯一能够温暖彼此的真情。她庆幸,这辈子遇上了他。他感激,生命中拥有了她。*精彩片段一:女子泪如雨下,捂着红肿的脸庞,楚楚可怜的看着一身华服的少年天子,“皇上,您可要为臣妾做主啊!你看,我的脸被皇后打得肿成什么样子了。”一双哭得通红的眼睛怯生生的偷瞄了站在一旁一脸冷然的傅云若,眼底闪过一丝凶狠的光芒。傅云若双手抱胸,眼神里面没有一丝波动,勾起唇角似笑非笑,忽然,飞快的扬起腿,踹在女人的肚子上,用足了十成的力道。“啊!”杀猪般痛苦的尖叫声响彻整个御花园。她冷冷的拍了拍手,声音波澜不惊,“既然你这么说,我不做点什么就真的太对不住你了。”冰冷的眼神注视着艳丽的五官扭在一起的女人,她讥诮的声音幽幽传来。一身明黄龙袍的男人眼睛充满了心疼,优雅的踱步到狼狈的倒在地上的女人面前,声音清朗,如沐春风,“你没事吧。”“皇上,好疼啊,你看皇后!”女人的眼泪汇聚成珍珠般的滚滚而落。而英俊的少年天子,却慢慢的转了一个方向,心疼的半蹲下身子,在女人瞠目结舌的目光里,轻轻地揉着皇后的腿,清润的声音像流淌的月光,“下次要踢人找侍卫就行了,要是把你的腿弄疼了怎么办?”精彩片段二:城墙上面是皑皑的白雪,城墙下面是黑压压的士兵,他站在城墙下面,双目阴沉,像嗜血的豹子,瞪着那个被吊在皑皑白雪中的女人,心,像被人一寸一寸的捏碎,痛得鲜血淋漓。“司徒嘉熙,让你和你的部下放下武器,后退三十丈,否则,我让你的女人现在就去死!”城墙上的男人双目猩红,歇斯底里的大吼,杀气腾腾的声音在空气里面久久的回荡。充满深情的眼眸看着被吊在城墙的女人,一身白衣的他缓缓的唇边反而升起了一丝难以琢磨的笑容,风华绝代,看得城墙上面的敌军士兵都愣住了。“如果你敢伤害她的一根汗毛,我要整个风城的人全部陪葬,包括你!”推荐自己完结文《恨妻》《千年王妃》***推荐好友文文凌阡陌《狼吻》晓竹清风《失贞为奴》浅水的鱼《冷艳稚妻》蝴蝶吻花香《相公太粘人》
  • 市井财女苏二娘

    市井财女苏二娘

    苏婉言被自己闷死了,然后穿越了。但是,睁开眼睛一看,尼玛!我我我这是穿到哪个国家去了!京华多烟云,竹梦亦清凉。市井出奇人,苏家有二娘。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老板不说,但你要做到的事

    老板不说,但你要做到的事

    有些事老板没说,但是员工要去做;有些事老板没交代,但员工心里要明白。事实上,所有老板都更喜欢积极主动的员工,所以有些事别让老板来教。本书作为一本企业老板和员工可以共同分享的职业培训书,从工作习惯入手,告诉员工在工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和学习改进的地方,涵盖了工作态度、方式方法、执行、团队合作、关注细节等多个方面,帮助员工实现从普通到优秀再到卓越的蜕变,最终成为职业化的、卓越的职场精英。同时,作为企业送给员工的培训读本,本书为企业老板说出他们想告诉提醒员工的事,让老板不用事必躬亲即可拥有素质高、能力强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