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位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博士提出,适度明亮的光线可以激发人们的行为冲动,调动人们行为的潜意识。也因此,为了激起人们冲动的购买欲,商家从不吝惜照明的费用。一般来讲,灯光与音乐是商场里惯用的方法。明快的灯光可以增加消费者的购物热情,提高精神的兴奋度,增强了消费者的购买冲动。
或许很多的消费者会经常发现,在商场最重要的返券打折时段,播放的都是节奏感非常强的音乐,而在周一到周五的上午,一般播放比较舒缓的音乐,因为这个时间段的客流量比较少。同时商家还会采取一定的手段,比如在货筐里,任由消费者自己去翻拣,反倒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其实这里面的价格并不比挂在衣架上的便宜。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气氛营造。消费者的随众心理被商家利用得淋漓尽致。
此外,商家也会通过商品组合吊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很多情况下,一个单件装饰品卖不出去,但商家把若干个装饰品连同家具摆放在一起,其实这就是要营造出一种气氛,让消费者产生购买的冲动。可见,商品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对消费者的诱惑力更大。在这种独特的环境和时间段内,消费者在热烈气氛的推动下,就会忽视掉商品本身的价值,而为了追求商品所包含的生活方式,而不惜重金作出冲动购买的决定,这就是冲动型消费。
冲动型消费的类型一般分为纯冲动型、刺激冲动型、计划冲动型三种。
1.纯冲动型。这是指顾客事先完全无购买愿望,没有经过正常的消费决策过程,临时决定购买。人们购买时完全背离对商品和商标的正常选择,是一种突发性的行为,出于心理反应或情感冲动而“心血来潮”或“一时兴起”,或是“求变化”、“图新奇”。
2.刺激冲动型。顾客在购物现场见到某种产品或某些营业推广、广告宣传,提示或激起顾客尚未满足的消费需求,从而引起消费欲望决定购买,其实这是购物现场刺激的结果。
3.计划冲动型。顾客具有某种购买需求,但没有确定购买时间和地点。比如得知某超市要让利销售,专门到该超市购物,但没有具体的购物清单,也因而买“便宜货”是有计划的,买何种“便宜货”则是冲动的。
在快速消费品领域,消费冲动表现得比较明显。而房子属于耐用消费品,购房者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信息收集,心理上比较“倦怠”,而且形成了“信息过载”,他们本质上是不愿意作出决策的。这对购房者来说太复杂了,最后可能就是售楼人员的一句话,使购房者最终下了决心。
事实上,具有冲动消费的不仅仅是男性,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冲动消费的倾向。冲动消费涵盖了各类人群,需要指出的是,众多新婚夫妇最易冲动购物。因为这一部分消费者往往更没有消费计划,消费冲动行为较多。在消费者最容易冲动购物的商品类别上,男女是有区别的,男性一般青睐新发明、高技术的产品,而女性在服装鞋帽上很难克制自己的消费欲望。
经济学指导你的生活:
消费者在某种急切的购买心理支配下,仅凭直观感觉与情绪购买商品的行为在经济生活中经常被商家利用。其实,这是消费生活中的不理性造成的。作为消费者在你购买商品之前你应该先问自己,你所要买的商品是否具有使用价值,不使用的商品多花一毛钱其实也是浪费。
人多的地方未必有好东西——羊群效应
一位社会学家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人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也因此人们在生活中总会有意无意地表现出随波逐流的形态出来。其实,这句话来形容经济生活中人们的消费行为是再合适不过了。现实中,很多男人的消费行为总是容易受到别人消费行为的影响。其实这也就是经济学上的“羊群效应”。
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不过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随之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他们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因此现实中“羊群效应”被人们比喻成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也被称为“从众效应”。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羊群效应”最初是心理学家对人类行为研究所作的总结,不过,现在已广泛地被经济学家用于研究人的经济行为,尤其是人类的消费行为。“羊群效应”常用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比如,购物时喜欢到人多的商店;选择旅游点时,偏向热点城市和热点线路;选择品牌时,偏向那些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羊群效应”往往是双向的,其实,这就是所谓“坏”榜样和“好”榜样所起的影响。不过,从动态上看,“羊群效应”最终会使少数成为主流。
在日常的消费中,“羊群效应”也表现得尤为明显。现实中很多人,特别是很多未婚男人喜欢与朋友一起结伴购物,因为朋友之间的眼光更接近,购物更加有乐趣。不过,在选择购物的伙伴时,最好挑一些与自己的消费能力同层次的朋友,而反之,与消费能力高于自己或低于自己的伙伴一起购物,都会受到“羊群效应”的影响,使自己情不自禁地做出不符合自己消费习惯的非理性行为。
李明与另外一个部门的同事洋文在一次出差结伴而行。洋文是一位性格活泼开朗的男孩,结识洋文,也让李明觉得这次枯燥的出差有了新的乐趣。出差的间隙,李明和洋文少不了安排在空闲的时间到当地的商场去“血拼”,洋文的出手大方也给了李明不小的触动。
“平时一般购物,我都喜欢挑选一些中等价位的产品,普通的衣服一般在几百元,很少有四位数的;购买生活用品,也是挑一些自己可以承受的二线品牌,又实惠质量也不差。”可是与自己收入相当的洋文相比,李明不由得自惭形秽起来,觉得自己简直太“小儿科”了。“洋文出手很阔绰,七八百元的皮腰带,上千元的衬衫,四五千元的皮包,他买起来似乎眼睛都不眨,还连呼当地的商场比上海便宜,动员我一起血拼。”可是在李明看来,这些打折后的商品尽管比上海的便宜一些,也远远超过了自己的消费能力。
“可是毕竟是刚刚认识的新同事,而且我和洋文的收入差不多,我要是太寒酸不是被别人笑话?”出于爱面子的心理,李明也放开胆子花掉自己近一个月的收入,购买了一只名牌皮包。
“从商场回来,我就后悔了。”和洋文快乐的单身生活不一样,李明去年新婚,每个月还要和老婆一起偿还一笔不小的按揭贷款,可是买一个手提包就花掉了自己一个月的薪水,想想下个月去偿还信用卡的情景,李明就开始有点担忧。其实偶尔购买了一件“奢侈品”也算不了什么大事,对李明来说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消费心态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可见,在消费的过程中,伙伴的示范作用也会对人们的消费行为产生不小的刺激。李明与洋文的收入虽然差不多,但是个人的实际情况并不相同,比如作为单身的洋文可以过上无忧消费的“月光族”生活,不过,已经建立家庭的李明却要应对房贷和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因此尽管他们名义上收入相当,不过,两个人可以供支配的收入却是大不一样的,这也就决定了他们消费能力的不同,然而这种示范效应的存在却使一些消费行为相互影响。
“羊群效应”告诉我们,很多时候,并不是谚语说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市场中的普通大众,因为种种的原因往往容易丧失基本判断力。我们也经常见到有些人,一见别人排队买东西,就以为是有“便宜”可占,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加入进去。而一见别人都夸这东西好,也赶快掏腰包,生怕错过机会。这些现象都是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消费行为。因为存在示范效用,也经常出现一些“托儿”的现象,这些都是商家玩的把戏,最终的目的也无非是吸引观众来购买商品。
曾经有一段时间,很多中老年人就陷入了保健食品广告的“羊群效应”中。保健食品厂商夸大、渲染某种健康状况或者疾病,使消费者对自身健康产生恐惧、担忧,再渲染保健食品神奇的药用功效,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结果,那些病笃乱投医的老年消费者对虚假宣传深信不疑,而只要一个人去购买则往往造成更多人盲目跟风购买,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就是典型的消费示范效应。
有位著名作家曾总结出“西方人崇尚个性,东方人追求共性”,其实这倒道出了人们的心理定式。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会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当人们一说什么东西流行,于是满大街全是。于是,就出现了流行“文化衫”,满大街背着“文化”跑;流行“松糕厚底鞋”,不分高矮胖瘦,脚下统统蹬着大厚底;流行西服,连农民下地干活也穿西服。
从社会行为上来讲,人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具有好热闹的天性。对于普通人来说,好面子、爱攀比、趋同是社会交往中不可避免的“小毛小病”,其实这从个人的心理层面讲,也是一个很难简单地克服的问题,因此要想避免非理性消费的产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与“羊群效应”绝缘。在外出消费的时候,尽量选择与自己的消费能力相当的伙伴和朋友共同购物,而避免与比自己消费能力高的人一起搭伴而行,这样可以消除非理性购物对自己的经济带来的影响,不管怎么说保持自己的消费理性是最重要的。
经济学指导你的生活:
消费的“羊群效应”其实也是一种消费心理,这种消费心理往往是受到社会消费形态的影响而形成的。因此,为了规避消费的“羊群效应”,消费者要形成自己正确的消费观。用理性引导自己的消费,杜绝趋之若鹜,盲目跟随。
为什么人们买涨不买跌——消费的逐利心理
消费时,有一种这样的奇怪现象,那就是人们在买东西的时候,买涨不买跌。特别是在近几年的生活中,这样的消费怪圈更是屡见不鲜。这种现象在近期高涨的黄金市场和小商品市场中最为显眼。因此,很多人提出了自己心里的疑惑,为什么某种商品越是涨价,但是买的人却不减反增,甚至有时却形成了抢购的局面?
一个心理学家曾经作过这样的心理测试,题目是:假如在你的身上发生这样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你不小心丢失了1万块钱,但又捡到了别人丢失的5000块;而另一种是你丢失了5000块。问:前后两种情况,哪一种情况发生时,你的心情最为糟糕?
然而实证表明,大多数人的选择是后者,并未意识到无论哪一种情况自己的实际损失都是5 000块。事实上如果足够理性的话,心情应该一样糟糕。
其实,这个心理测试只是为了证明,人们在作出某种决策时,往往并非像传统经济学假设的那样,全面理性地分析问题和进行权衡,而是更为依赖情感的支配。因为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弱点,许多应对的判断也是不符合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结论的。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现实经济生活中经常见到。
在生活中常会有这样的现象:价格上涨即便达到疯狂的程度,投资者照样趋之若鹜,奋不顾身地投入,根本不理会价格已远远超出商品本身的价值;反之,当价格一跌再跌,商品的价值早已突显,但依然无人问津。其实,这种现象在非典时期,表现得最明显。
由于广东发现非典型性肺炎病例,当地民众抢购板蓝根并导致其一时断货,不少商贩大举来广西购药;现代通信手段也让信息迅速传到全国各地,这也引起了不少地方的抢购狂潮。各地的不少药店出现板蓝根脱销,板蓝根价格更是一路狂飙,10克×10袋每包(下同)的价格从2.5元一路升到20元、30元乃至50元。
各地均出现板蓝根缺货现象,有货的药店排起了长队,有的药店将板蓝根卖到了50元、70元。为了抑制这种行为,各地物价局发出紧急通知:板蓝根属政府定价药品,不准随意涨价;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媒体辟谣说,广西目前并未流行非典型性肺炎。医学专家也出来忠告市民:不要盲目抢购药品。
不过,这样并不能改变市民们购买的热情,药价越是涨得厉害,人们购买的心理也更加迫切,非典时期,在全国各地的大药店都出现了排长龙买药的现象。尽管医学专家一再出来声明还无法证明这些药品是否具有治疗效果,很多的百姓还是抱着“今天不买,明天就涨得更加厉害,或者明天就卖完了”的心理加入到了抢购潮。越买越涨价的不仅仅是板蓝根,不少地方的口罩也出现了这样的暴购暴涨的情况。
其实,在市场经济中,低价买入,似乎才是市场的正常反应。但消费者往往陷入上述“买涨不买落”的怪圈,如果某种商品涨价幅度大且持续一段时间,消费者往往有踊跃购买的市场表现,担心价格会更加走高。当价格不断回落时,消费者常抱观望的态度,看市场价格走势后再作决定是否购买。
行为经济学研究发现,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时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获得时的快乐感。因此人们在面临获得时往往是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失去时会很不甘心,容易冒险。而这正是人们消费时“买涨不买跌”的原因。
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讲,人们之所以“买涨不买跌”,还因为价格上升的过程中只有一点是买错了的,即价格上升到顶点的时候,价格像从地板上升到天花板,无法再升。除了这一点,其他任意一点买入都是对的。在价格下跌时买入,只有一点是买对的,即价格已经落到最低点,就像落到地板上,无法再低。
除此之外,其他点买入都是错的。由于在价格上升时买入,只有一点是买错的,但在价格下降时买入却只有一点是买对的,因此,人们认为,在价格上升时买入赢利的机会比在价格下跌时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