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种保护的理由就是“促进就业”。它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如果一个国家存在很大的就业压力(比如说我国),进行贸易保护会使得国内消费者需求从国外产品转向本国生产的产品,随着需求的增加,国内的行业将扩大产出并增加雇佣人数,减少失业。
我们暂且不论上述的过程能否顺利起作用,但是这种“损人不一定利己”的政策导致贸易伙伴国对本国的报复的可能性倒是蛮大的。要知道,外国政府不都是傻子也不是**,你这种不友好的举动如果导致了对方的报复,那么你的出口可能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双方都受到损害,“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个有点类似于“囚徒困境”,双方都采取一种自己“占优”的策略,但是却得到一个更坏的结果。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某行业或企业涉及国民经济安全甚至国防安全,必须得到保护。这个说法听起来是相当的“硬气”,因为他这招叫做“拉虎皮做大旗”,这个旗做的实在有点大,你要是敢反对还真得有点承受众人唾沫的勇气,弄不好给带一个“不安好心”、“汉奸”、“帝国主义势力的马前卒”之类的高帽,你这一辈子的清誉可就玩完了。但是“外强中干”这个词说的实在是至理,那些内心虚弱的人往往急切地希望为自己找一个强大点的靠山,至少使自己看上去不可战胜。这个观点似乎也如此,你只要稍稍分析一下就能发现其中存在很多疑问。
首先就是怎么定义国民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什么样的结果会导致这种安全受到损害?什么样的企业或产业可以宣布自己和这种国家层面的安全联系紧密?是某个卫星的关键元器件的生产厂商?那么为它印刷电路板的企业算不算?为这个企业看门的那个老大爷算不算对国防安全起作用的关键岗位?仓库保管员呢?等等,你可以提出一大堆问题,我估计那些贸易保护论者会目瞪口呆,因为事实上他也不知道。说的更直白一点,那些贸易保护论者首先考虑的其实往往就是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而已,至于“国家安全”不过就是拿来用用的一个金字招牌而已。
除了以上这些理由,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抵消外国倾销”啊,“改善贸易余额”啊……不一而足,没有想不到的,只有不敢想的。其中有多少是真正经得起推敲的,那只有鬼才知道了。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阻力,但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自由贸易正越来越成为各个国家的共识。我国改革开放这30年来的巨大变化和成就,离开了国际贸易是无法想象的,特别是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现实更是自由贸易好处的明证。许多国家纷纷大力支持自由贸易,消除贸易壁垒,以期自己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同时也造福他人,真是善莫大焉。
现在许多国家都加入了一些经济一体化组织,这些努力表示我们这个世界正在逐渐走向自由贸易。很多有关贸易的新闻报道中也提到很多这种术语,但是大家对此可能并不是很理解,所以最后我希望给大家普及一下这些常用的知识。
现代国家往往是通过经济一体化来区别对待贸易伙伴,在一体化的方式下,各国相互间通过一些特殊的关系联合起来以形成一个更大的经济组织。经济一体化的类型大致有: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
自由贸易区的含义是这样的:所有加入自由贸易区的成员都要取消对集团内其他成员产品的关税,但同时在制定对非成员国的贸易政策方面依然各自保持独立性。所以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对该组织之外的“外部世界”可以保留各自不同的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只是在该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取消了关税,是一种一体化程度最低的类型。它存在的问题是这样的:比如A、B是成员国,C是非成员国,但是A对非成员国收取的关税水平比B低。那么C会发现它先把商品出口到A国,再通过A国出口到B国是有利可图的,这就是所谓的“贸易转运”。所以自由贸易区组织一般都要制订“原产地原则”,规定只有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的“原产地产品”才享受成员国之间给予的自由贸易待遇。现实中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北美自由贸易区”,它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组成。
关税同盟是比自由贸易区更进一步的组织,不但成员之间的所有关税都被取消,而且整体集团对非成员国实现统一的外部商业政策,集团在同非成员国进行的所有贸易协定的谈判都作为一个整体行事。显然,在关税同盟中就不存在上述的“贸易转运”问题了。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在1947年就成立了关税同盟,后来它于1958年被吸收进欧洲共同体。
而在共同市场的形式下,成员间的所有外部关税都被取消,对非成员国实现统一的外部贸易政策,且成员国间要素流动的所有壁垒均被清除,这就意味着成员国之间劳动力和资本可以自由流动了。这代表了更高水平的经济一体化,同时也意味着各国经济的国内控制权进一步削弱。它的例子就是1957年罗马条约建立的欧洲共同体,并于1958年正式开始运行。
经济同盟是经济一体化的各种形式中最全面的一种,它除了具有共同市场的所有特征之外,还意味着所有成员国经济制度的一体化和经济政策的相互协调。尽管独立的政治实体依然存在,但经济同盟一般都成立有几个超国家机构,它们的决定对所有成员都具有约束力。比如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建立的欧盟,它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欧盟现有27个成员国,4.8亿人口,GDP达12万亿美元。当经济同盟采用统一货币时,就成为了一个货币同盟。1991年1月1日,欧盟正式启用欧元;2001年1月1日,希腊正式成为欧元区第12个成员国;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流通,3月1日,欧元成为欧元区国家唯一法定货币。
我们的外贸出口怎么了?
这一部分我谈的是贸易,而如果从国家层面上来看,这就无非是一个进口,一个出口,而出口一直是我们比较关注的,所以这一章我们来谈谈我们的外贸出口。
改革开放以来,扩大出口一直是我们对外开放战略中最重要的目标。从1978年到2008年,我国的出口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8%,远远高于我们的GDP的平均增长率,这也意味着贸易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显著了。特别是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后,出口更是大幅飙升,2001年到2008年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28.8%。与此同时,我国出口结构也大幅度改善,以前主要是为世界市场提供廉价的原材料,大家知道那种东西基本上没什么附加值;而现在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开放之初的46%上升到2008年的95%,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了57%和29%。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出口国,出口份额占全球市场份额的近10%。
但是,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国际经济发展严重受挫,很多原本牛气十足的大企业也开始大幅度裁员,中小企业大规模倒闭,全球面临了严重的经济恐慌。在现代社会,所有国家其实都坐在一条船上,大环境变差了,我国也同样不能幸免,2008年,我国的出口企业迎来了名副其实的寒冬。
如果我们贸然一看我国在2008年的出口业绩,似乎还是形势一片大好。2008年我国的外贸进出口总额2561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7.8%,其中出口14285.5亿美元,增长17.2%;除去出口自然剩下的就是进口了,小学生应该都能一下子算出来;出口减进口就是所谓的贸易顺差,达到295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2.5%。其实,我们在这里要明确非常重要的一点:有时候用货币来计量是要被数字玩弄的,因为这一年的美元在贬值,如果扣除美元贬值的影响,用人民币来计价,我国的实际出口增长仅为9%,而如果再扣除人民币贬值的影响,实际的出口增长率仅为1.4%——这个1.4%就是我们的实际出口成绩,前面的都是注了水的猪肉。这个数字是我们近10年来的最低增长速度。
从我们的出口目的地来看,我国对美国的出口增幅下降了很多,但是对其他国家,比如印度、韩国出口增长速度都超过了40%;对德国、欧盟也增长了大约28%;对中东和其他国家的出口也还是保持着比较高的超过20%的增长速度。然而由于美国在我国出口中所占的比重过大,所以总体看来,我国的出口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如果我们分省市来看数据,我们会发现,即使在哀鸿遍野的2008年,全国各省市中只有7个省的出口增长速度低于20%,11个省的出口增长速度都超过了30%。但是遗憾的是出口下降比较严重的正是在我国出口中占很大权重的省份,比如说广东,它的出口就下降了很多,而且其占全国总出口的份额达到了将近三分之一,所以它出口增长的回落不可避免地会对我国的整体出口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从上面的一些数字,你可以看出点什么道道来呢?善于从纷繁的数字中把握其中隐含着的某些信息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能力,如果你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准,以后无论看到什么样的新闻报道,你就都能比一般人看得更深刻,这就是数字背后的门道。我希望大家通过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也能在这些方面有所提高。
我想从这些数字中,我们至少能得出这样的两点推论:一是我国出口目标市场过于集中,过于依赖某些市场,比如美国市场;二是我国出口的来源地过于集中,某些地区的出口占了我国出口总额的相当比例,比如珠三角和长三角。为了使大家更好的理解这一点,我再举出下面的一组数据:2008年前7个月,上海、江苏、浙江三地共实现进出口总额5420亿美元。与全国同期共实现进出口总额14821亿美元相比较,江浙沪三地占全国总规模的36.5%。作为外贸重镇的长三角保持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而且前面我们又说过,广东的出口也将近占全国出口的三分之一,那么这么一计算,我国其他这么多省市的出口总额加起来也就才占三分之一左右。
外贸出口的困难给我国几乎所有的行业和企业都带来了冲击,但是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受冲击较大的行业是钢铁、机电、化工、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等;受冲击较小的是高新技术、造船业等。其中的原因比较明显,高新技术由于存在技术含量高、难以替代等优势,所受影响较小;而造船业的产品生产周期比较长,接到的订单基本都是长期订单,我国企业之前已经积累大量的订单,所以暂时还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那么2008年我国外贸出口增速大幅放缓,到底是由哪些原因导致的呢?在这里,我们先谈谈那些明面上的直接因素,到这一章的最后我们再聊聊由我国经济结构的深层次问题所导致的外贸隐忧。我想直接原因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来谈。
国内因素首要的一点就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原材料价格为什么上涨呢?大家知道,需求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消费需求,一是投资需求。对原材料的大量需求主要来自投资,近些年来,国内的投资热情一直非常高涨,房地产、汽车、钢铁、水泥、石油等行业的投资增长迅猛,使国内的投资需求达到一个高峰。经济的高速发展刺激了市场对钢铁、水泥、塑料等原材料的需求,导致原材料供应出现紧张,价格持续上涨。这其中,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的急剧上升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胃口巨大”,在国际市场上买什么涨什么。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大大增加了我们企业的生产成本,而我们的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又难以将这个成本转嫁出去,导致企业的利润大大被压缩,甚至很多出口企业面临越出口越赔钱的尴尬境地。
其次就是我们很早就谈到过的人民币升值。自从我国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升值。人民币的升值意味着国际市场上中国的商品整体提价,这个很容易理解,因为我们的出口企业大量的投入品都是以人民币计价的,比如土地、工人工资等,即使人民币计价的成本保持不变,由于人民币升值,在国际市场按外币计价的商品价格就不可避免地要上升。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影响很大,甚至对部分出口商品和行业造成了致命的打击。我国的很多低端制造业,毛利润也就在5%上下,这就意味着如果人民币升值5%,整个企业辛辛苦苦、起早贪黑地生产到最后还是赚不了钱甚至赔钱。即使现在似乎还能赚点小钱,但是在这样的汇率风险下还能勤勤恳恳地干活要“出口创汇”,实在不是一般企业所能达到的“高风亮节”,所以很多企业不得不很明智地放弃了出口。
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不断上升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以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享誉全球”——虽然这一直以来为很多经济学家所津津乐道,但是我还是有意无意地比较羞于提起这一点,毕竟劳动者的报酬极低应该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然而事情还是会悄悄发生变化的,中国的劳动力也只是“似乎”取之不尽,当长三角、珠三角各地出现“民工荒”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已经不可避免了。随着我国工资水平的上升,相对于其他亚洲国家,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进一步缩小甚至丧失。目前,我国的劳动力价格已经明显高于印度、越南、蒙古等国,部分制造业生产商已经开始从我国向这些国家转移生产线。其实,我一直有一个朴素的想法:我们可以用劳动力的成本来大致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富裕程度。如果这个想法正确,那么从好的方面来说,就是我国居民的富裕程度明显提高了;而从另外的方面也说明,我们一直以来所倚重的成本优势在逐渐消退,我们必须找到出口的其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