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7800000006

第6章 红楼里隐藏的清照故事(2)

这番梦呓太残酷了,也让薛大姑娘太崩溃了。因王夫人选定袭人为宝玉之妾,已经做成。王夫人择定的娶宝钗为二奶奶,难道是为时还远的?此刻,薛大姑娘肚里正装着火辣辣的定心丸,又费了那多的心机,在仙鹤都睡了的时候甘愿荒废午觉,先骗黛玉说去藕香榭,遂又小偷儿似的溜到这里,遂又窑姐儿似的坐到爷的床前,遂又猫儿叫春般为你宝玉绣鸳鸯——人家容易吗?你倒好,竟“喊骂”出这等该死的话来!

谁不知,有所思方有所梦。宝玉这两句促狭词儿,比醒着时破口大骂竟要狠毒多少倍呢。这不是成心要叫薛大姑娘“怔”得石化起来吗?

诸君,这场戏雪芹作得如何?然这又是源自明诚与清照的:

赵明诚幼时,其父将为择妇。明诚昼寝,梦诵一书,觉来唯忆三句云:“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以告其父。

其父为解曰:“汝待得能文词妇也。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非谓汝为‘词女之夫’乎?”

后李翁以女女之,即易安也,果有文章。

元·伊世珍《琅嬛记》

宝玉与明诚,皆是“昼寝”,皆是梦兆婚姻,皆是不直言其事,只说一些“芝芙草拔”“木石姻缘”之类的趣词儿……如此异床同梦之一致,自是不必说的了。令人尤感有趣的,恰是那些不一致:

明诚把梦说于父亲听,宝玉却喊与宝姑娘听。这宝姑娘,恰是非嫁宝玉不可的痴心种。宝玉梦中所言,又恰是冲着宝姑娘,大骂宝姑娘,且坚爱宝姑娘的情敌——这弦外之音的效验,便较那花粉的韵味,厚敦得多了。

五、香菱因何只爱陆游的诗

其实,化用清照与孙小姐故事之初,

雪芹已将这秘密透露过了。

就在向黛玉拜师之后,

香菱接着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

历代那么多诗人,那么多诗,

“只爱”陆游的——

这无疑是孙小姐之情结,她是陆游的夫人嘛。

这节需由陆游说起。

陆游的一任夫人是唐婉,二任是孙氏。孙氏离世后,陆游亲撰墓志铭。铭内写道:

夫人幼有淑质,故赵建康明诚之配李氏,以文辞名家,欲以其学传夫人。

时夫人始十余岁,谢不可,曰:“才藻非女子事也。”

《渭南文集》

明诚曾任建康(今南京)太守,陆游即以当时习惯,呼之“赵建康明诚”。“以文辞名家”的“李氏”,便是清照了。

陆游夫人孙小姐十余岁时,清照发现她“幼有淑质”,即想教她写诗作词。清照自来就是奉行才藻即女子事的,而今喜遇才女欲传其学,却被清照至为不齿的“才藻非女子事”折蹂了心愿。清照的伤感哀叹,亦便可想而知。

孙小姐嫁与陆游之后,自也爱起才藻来。但此时,清照已然去世。孙小姐的痛憾,也便彻腑地深切起来。于是就无休止地向夫君絮叨,以致她去世之后,陆游由其生平事迹中单单择出这一桩,刻上了墓碑。

王羲之因有卫夫人传授书法,遂为书圣。孙小姐若受学于清照,中国或将再出一词圣的。想至此,谁不惋惜。或许雪芹亦有此想,于是便以背面傅粉的法子,为清照与孙小姐以及陆游,补却这缺憾来了。

此即香菱学诗。

香菱首先对黛玉笑道:“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

黛玉便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的起你。”

香菱赶忙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为师。你可不许腻烦的。”说着便要下跪。

这极像当年孙小姐的遗憾,如今就变了“造化”。至于当年她缺少这造化的缘由,雪芹也忘不了揭挑一番。

且说香菱搬进园子,住在蘅芜苑。按说宝钗来教香菱,大略也是教得起的。且香菱又是先求的她:“好姑娘,你趁着这个工夫,教给我作诗罢。”

若是袭人、鸳鸯、平儿求宝钗教诗,她自是爽快的。教香菱无益,化不来。所以便不曾含糊地拒绝道:“我说你得陇望蜀呢!”接着又说,“我劝你今儿头一日进来,先出园东角门,从老太太起,各处各人你都瞧瞧,问候一声儿……回来进了园,再到各姑娘房里走走。”

这就是说:诗那劳什子最没用的,还是学学攀缘,来点实惠的要紧。

香菱只得舍近求远,去找黛玉。学起来了,宝钗又讽她“自寻烦恼”“学不成诗,还弄出病来”“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并两次说道:“都是颦儿引的。”

这个“引”字,可是厉害的。

王熙凤骂贾琏时说道,“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贾母对探春说那赌钱的婆子是“引贼引盗”。黛玉教香菱作诗,也是“引”呢。

香菱作出第一首,宝钗开口便道:“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全盘否定之后又说,“你别怕臊,只管拿了给他瞧去”。合着作诗是该害臊的。合着黛玉也不再是“林姑娘”,而是“他”了。

又一日,香菱“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方作出第二首。宝钗看后便更加恶毒:“原来诗从胡说来。”

因了香菱学诗,宝钗除了辱骂还兼着斥责:“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

现就叫人明白了——诗是“胡说”,弄诗不是“正经事”,叫人“笑话”,既“自寻烦恼”,又“不守本分”……难道不正是这些东西侵害了孙小姐,而后方冒出了“才藻非女子事”的。

此外还有一个结儿,雪芹是必得要解开的:孙小姐“幼有淑质”,香菱如何呢?

“淑质”却不仅是善良的品质,它来自《后汉书》里的“淑质英才”,原是涵着才华的。所以,清照才要拉拢孙小姐来做学生。

香菱若有了黛玉的“诲人不倦”,即便成了诗人,那也算不得“淑质英才”之流。实则是她推车上山时,宝钗除了拉横套,就是拉倒车,要么给她使绊子。香菱正是顶着这些个,把那“新巧有意趣”的律诗作出来的,且惊得众姊姐都说,诗社一定请她。

诸君,香菱此刻的“淑质”,跟孙小姐还不相当吗?

然那一句“才藻非女子事”,又不免令人生疑:孙小姐这么俗吗?难道是老天生她,虚赋了情性?

于是,宝玉对香菱的称赏,便含上了以正视听的意思:

“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尤是“到底有今日”这句,多像“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若清照、孙小姐、陆游在天有灵,他们不是也会这么说吗?只是他们该夸“雪芹至公”。

学诗这时刻,香菱与孙小姐已是有些重合了,黛玉如何走近清照呢?看看这番对话:

香菱道:“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

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二人所言,道出了清照一贯的两个定理:先是“格调规矩竟是末事”。

若拿来《词律》与清照的词作个比照,便知她是怎样的目无法纪了。该用仄声处,她直用平声;该用平声处,照用仄声。合该一句三字时,她一句四字;该当一句四字时,她一句三字……什么“格调”,什么“规矩”,算得上“末事”就不错了。

再是“连词句不用修饰”。

早在宋时,张端义就说清照“皆以寻常语度入音律”(《贵耳集》)。其实,这是无人不晓的易安词本色。明人杨用修又评清照:“以其寻常语度入音律,殊为自然。”(《古今词话》)另一个明人茅暎,论清照词说得最直:“出自然,无一字不佳。”(《词的》)原来,清照度入音律的“寻常语”,是出于“自然”的。所以黛玉讲诗,也就必得要力推那“连词句不用修饰”了。

然这“不用修饰”,既是清照不变的准则,也是黛玉一贯的主张。后来,黛玉与湘云凹晶联诗,她夸赞湘云的“寒塘渡鹤影”是:“何等自然,何等现成,何等有景!且又新鲜,我竟要搁笔了。”

“有景”“新鲜”,这是很多人的评诗之则。唯有那“自然”“现成”,却是黛玉的也是清照的特有的尺度。

其实,化用清照与孙小姐故事之初,雪芹已将这秘密透露过了。就在向黛玉拜师之后,香菱接着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

历代那么多诗人,那么多诗,“只爱”陆游的——这无疑是孙小姐之情结,她是陆游的夫人嘛。

如今的香菱竟也这样了。

六、宝玉作诗怎么回回落第

原来,明诚跟清照玩诗,老是玩不过人家。

这种心情现在叫“郁闷”,那时称“苦之”。

明诚跟清照赌书斗茶,他也总是输。

只不过,清照赢了就举杯大笑,

未像湘云呵斥宝玉那般:

“你快下去。你不中用,倒耽搁了我!”

若是冷眼看那“试才题对额”与“杜撰芙蓉诔”,宝玉的诗才也大略说得过去。然一经与黛玉相比,他便顿然失色。

第一遭赛诗,应算那应制呈才藻。黛玉为她捉刀,“低头一想,早已吟成”的,比宝玉“大费精神”作出来的,连他自己都觉“高过十倍”。

再一遭,便是作海棠诗,角赛结果是李纨评的:“怡红公子是压尾,你服不服?”宝玉竟是很服呢:“我的那首原不好了。这评的最公。”

第三回是菊花诗。首席评委仍是李纨。她阅卷后笑道:“等我从公评来,通篇看来,各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评:《咏菊》等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

黛玉将前三名尽收囊中。宝玉俯首称降:“我又落第。”

批书人尤恐读者看不出,遂应时批道:

总写宝玉不及,妙绝!

己卯

第四次,便是芦雪庵争联即景诗。香菱、探春、李绮、李纹、岫烟、湘云、宝琴、黛玉等,你争我夺,“竟是抢命”似的混战。宝玉经黛玉催促,方弄了两句,即遭湘云驱逐:“你快下去。你不中用,倒耽搁了我。”

中原逐鹿之后,李纨便又评道:“逐句评去都还一气,只是宝玉又落了第了。”

这次虽也落第,他还对付了两句,后来填柳絮词,他干脆就付了白卷子。

再说芦雪庵里,李纨评罢之后,宝玉又道:“我原不会联句,只好担待我罢。”

宝玉再次服输。雪芹那伏脉千里的把戏,也便于此上场了。且听李纨笑道:“也没有社社担待你的。又说韵险了,又整误了,又不会联句了,今日必罚你。我才看见栊翠庵的红梅有趣,我要折一枝来插瓶。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如今罚你去取一枝来。”

众人都道这罚得又雅又有趣。

宝玉去后,李纨又命丫头“将一个美女耸肩瓶拿来,贮了水准备插梅”。

待得宝玉笑嘻嘻地捧了梅来,插入瓶内,众人也便看清,“这枝梅花只有二尺来高,旁有一横枝纵横而出,约有五六尺长,其间小枝分歧,或如蟠螭,或如僵蚓,或孤削如笔,或密聚如林,花吐胭脂,香欺兰蕙。”

美得恁般惊艳。然而宝玉捧来时,大家竟未留神。及至插入瓶中,众人方才看清——这原是鉴赏瓶梅的喜好罢了。

清照正有这一好。

归来堂后亭的梅花开了,清照说:“南枝可插,更须频剪。”

兴许在雪芹心意里,清照频频剪来的,正是插在“美女耸肩瓶”里呢。

雪芹这一章,排弄得简直就像那枝红梅,“花吐胭脂,香欺兰蕙”。然此情节在清照那里,却远不及这等热闹。

明诚每与清照玩诗,竟也是宝玉似的落第。便是他杜门谢客苦心经营的那五十阙,也未比得清照的“三句”。宋人周辉对他二人的弄诗,有个专篇作记:

明诚在建康日,易安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得句必邀其赓和,明诚每苦之也。

《清波杂志》

清照与明诚寻诗,是“天大雪”的时候;黛玉她们联诗那日,“竟是一夜大雪,下的将有一尺多厚,天上仍是搓绵扯絮一般”。

雪地里,清照与明诚“顶笠披蓑”;宝玉恰是“披蓑戴笠”。

在建康,清照与明诚“循城远览以寻诗”;大观园里这起诗人则是“即景联句”。

明诚因“赓和”而“苦之”。宝玉却因落第恳求“担待”,偏李纨说“也没有社社担待你的”。宝玉此时已是苦的,待到被逼作梅花诗,他便更苦了——

开口便央求:“让我自己用韵罢,别限韵了。”得到的回复,竟是对他十分轻视的:“随你作去罢。”

众人赏过岫、纹、琴的诗后,李纨问他:“你可有了?”他回答得更含苦意:“我倒有了,才一看见那三首,又吓忘了,等我再想。”

湘云即刻拿了一支铜火箸,击着手炉笑道:“我击鼓了,若鼓绝不成,又要罚的。”待湘云“一鼓绝”后,宝玉终于有了一句,黛玉却摇头道:“起的平平。”第二句出来,黛玉、湘云唯一的称赞,只是“有些意思了”。等到宝玉念出一联,黛玉“又摇头道”:“凑巧而已。”这时,湘云已是“忙催二鼓”了。

宝玉的“苦之”,竟比明诚丝毫不弱。

至于宝玉受罚这情景,在明诚那里,本是习以为常的。

在归来堂,清照明诚饭后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这原是极不易的事。然却总是清照获胜。明诚也便没有回回受担待的,只得任罚。这便是那闻名于世的归来堂赌书斗茶。

而今,宝玉社社落第的根由,任谁也该看清了罢:

原来,明诚跟清照玩诗,老是玩不过人家。这种心情现在叫“郁闷”,那时称“苦之”。明诚跟清照赌书斗茶,他也总是输。只不过,清照赢了就举杯大笑,未像湘云呵斥宝玉那般:“你快下去。你不中用,倒耽搁了我!”

另有十分合巧的一个末节:

宝玉被罚乞梅之前,李纨要命人好好跟着,黛玉忙道:“不必,有了人反不得了。”那归来堂里、建康城外,受罚的也正是一个人呢。

七、难道妙玉是不害羞的

妙玉明明是声称,“到底还该归到本来面目上去”,

不能“丢了真情真事”,尤是不能“失了咱们的闺阁面目”。

同类推荐
  • 月光下的银匠

    月光下的银匠

    在故乡河谷,每当满月升起,人们就在说,听,银匠又在工作了。满月满满的升上天空,朦胧的光芒使河谷更加空旷,周围的一切变得模糊而又遥远。这时,你就听吧,月光里,或是月亮上就传来了银匠锻打银子的声音……《月光下的银匠》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共收作者阿来的短篇小说13篇,包括《野人》、《槐花》、《群蜂飞舞》、《阿古顿巴》、《月光下的银匠》、《格拉长大》等。
  • 快活的发明家

    快活的发明家

    本书收录了“快活的发明家”、“生之门”、“一个普通女人的故事”、“明星篇”、“总是春光”等10余篇报告文学
  • 有梦才有远方

    有梦才有远方

    有梦才有远方,没有梦想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之一。《有梦才有远方》中所辑文章,有向命运挑战的呐喊,有为自由而战的宣言,有对苦难与光明的阐释。它们共同奏响了一曲奋斗的主题歌。闽语有:天公疼憨仔。西谚有:自助者天助之。执着于梦想的人,成功绝不会轻易将他遗弃。尼采说:“谁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但愿书中的文章,能够重燃您希望的灯火,能够照亮您前行的征程,伴您梦想成真!
  • 象形

    象形

    本书(川上主编)收录了《志向》、《历经火与水》、《狂躁》、《奔丧》、《暗锋消失》、《明迪——红草莓,蓝草莓死神》、《陷阱》、《光阴》、《移动的标本》、《太阳花》、《黎衡——凌波门》、《在傍晚的窗前读书》、《油漆绿》、《生命的放映机》、《别后》、《陈均——生活史的形状》、《箱子》、《给另一个人》等文章。
  •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双语珍藏四色美绘)》是文艺复兴时代旷世奇才达·芬奇真诚的人生美言。除了绘画,达·芬奇在建筑、艺术、医学等领域也颇有建树,更是写得一手美文,创作了大量寓言、哲理、文学等作品。“水若无清流,纯洁将化为无忧,心若不奔腾,精气将如烟云”;”遥远的过往历历在目,反倒是近日种种,模糊如前尘韶光”;”斑驳的老城墙,只要不倒,便是世间美景”……关于人生、生活、艺术,达·芬奇曾在自己的手稿、日记里多有智慧美言,勘破人生密码,字里行间,让人醍醐灌顶。《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双语珍藏四色美绘)》是一部散文集。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瞿秋白文选

    瞿秋白文选

    瞿秋白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这本《瞿秋白选集》是“经典纸阅读”系列丛书之一部。收入瞿秋白散文、杂文、文论和政论代表作,文本上详加勘订。对于读者了解瞿秋白的人和文都大有助益。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一顾倾城:齐少的甜美娇妻

    一顾倾城:齐少的甜美娇妻

    【已完结,请放心阅读!】一纸婚书,一无所有的寂静成了豪门阔少齐默然的新婚妻子。婚后,丈夫的冷落,小三的步步紧逼,是什么成就了她的义无反顾?情景一:寂静:“齐默然,你想用我们的孩子去救你和她的孩子?你不觉得你太残忍了一点吗?”齐默然:“残忍,哼……寂静,我告诉i你,要说残忍,我都不及你们的母女的千分之一!”情景二:寂静:“你非我爱人,怎知我情深。难过亦过,难道嫌我伤得还不够多?”齐默然:“青梅枯萎,竹马老去,从此,我爱上的人都只能是你。”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大元王朝2

    大元王朝2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详细解读了元朝的历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顺帝、耶律楚材等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的面前;将蒙古军西征、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以及蒙元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对于今人正确认识元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海伦凯勒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海伦凯勒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本书的主人公海伦·凯勒,为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海伦·凯勒在出生十九个月的时候,因为生病,失去了宝贵的听力与视力。但她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在家庭教师的帮助下她学会了用盲文朗读和写作,并靠用手指接触说话人的嘴唇去感受运动,学会了讲话,并最终成长为享誉世界的作家。
  • 掌上帝国之铁血北朝

    掌上帝国之铁血北朝

    北朝年间,朝廷连年更迭,诸侯混战。作者以幽默的语言逐一讲述北朝故事,带你见识不一样的北朝历史。
  • 金牌相公腹黑妻

    金牌相公腹黑妻

    舒清鸾,相府嫡长女,知书达礼,温婉淑雅,是内定的太子妃人选。眼见圣旨即下大婚在际,却被人捉奸在床。“孽货!不知廉耻!让她去死,免的败了我舒家的门!”生父绝然拂袖而去。“你无情,休怪本宫无义!”曾经誓言相对的男人,欲将她杀之。“姐姐,何以你要如此不堪?”姐妹情深的妹妹言辞指责。“鸾儿,你让姨娘很失望。”疼爱有佳的姨娘恼羞成怒。三尺白绫,结束自己。再次睁眸,绝地反击。你不让我好过,我便让你生不如死!【片段一】:夜美人出浴……男子灼目相视她泰山蹦于前不惊色,一抹娇娆尽显风华绝代:“王爷可还满意所见?”他倾城一笑:“本王绝对相信自己的眼光。”【片段二】:“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王爷何须为了一件衣服而失去手足?”十足挑衅的话对着他说,十分暧昧的眼神对着她看。她星眸潋滟,嘴角微扬,露着一抹比之狐狸还要狐狸的狡黠笑容:“王爷,有人想穿你的衣服,你给穿不给穿?”他眉头不带半皱一下,杯盖轻叩杯沿,风淡云轻:“谁动我衣服,我砍他手足,谁动我手足,我让人穿他衣服!夫人若是喜欢,本王找足一队人去穿了他的衣服。”她嘴角含春,笑如桃花:“不好意思,我家王爷没有与人共穿衣服的癖好。您若有此癖好,请另寻他人。恕我们夫妻不奉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