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mongA
导演钮承泽
编剧曾莉婷
钮承泽
主演赵又廷
阮经天
凤小岳
黄镫辉
陈汉典
柯佳嬿
马如龙
蔡昌宪
钮承泽
影片的开始是一个男生痉挛的脸。几秒钟之后,他号叫着挥出拳头。
他叫蚊子,和母亲初来艋舺。母亲说,他的父亲死在了日本,她独自一人靠着开理发店把他养大。这是蚊子转进新学校的第一天,母亲只希望他能平平安安地毕业。
可安分没那么容易。刚进学校,饭盒就被班里的混混狗仔抢走了。蚊子不知哪来的勇气,夺了回来。放学后,狗仔带着一帮“健美先生”截住了他。一场从校门口到河堤的追逐战就此展开。路边的志龙、和尚四人看到蚊子有如泥鳅般闪躲遁逃的身手,大乐,决定收他入帮。
逃出来的蚊子回到家里。像往常一样,母亲又在给那个男人理发。
他一言不发地进了房间,找出了一张印有樱花的明信片。那是他未曾谋面的父亲从日本寄回来的。他一直梦想有一天能到日本去看看樱花。
第二天,和尚他们找来蚊子,在学校顶楼,让追打他的那群人站在面前,任由他报仇雪恨。
“今天你不弄死他们,有一天你就会被他们弄死。”听了和尚的话,他终于僵硬地走到狗仔面前,然后就发生了影片开头的一幕。
蚊子就此踏入黑道,同志龙、和尚、白猴和阿伯结拜,组成太子帮。志龙就是这里的“太子”,他的父亲Geta是庙口的老大,和和尚的父亲是老友。而白猴和阿伯就像蚊子一样,只是街头混混。
蚊子也常常会想,这样打打杀杀有什么意义。白猴告诉他:“意义是三小?我只听过义气,没听过意义啦!”和尚特地买来他喜欢的溜溜球,他们带他到家里吃饭,还一起帮他庆生。蚊子的心暖暖的。
志龙带他逛妓院。在那里蚊子认识了小凝,一个右脸有一块胎记的女孩。他问小凝“你为什么要做妓女”,小凝则问他“你为什么要做兄弟”。他拿出随身听,和小凝一副耳机,共听一首曲子。他一直都记得,小学时那个脸上有胎记的女孩。
狗仔的父亲因为欠债被志龙的父亲Geta老大切了手指。狗仔怀恨在心,强暴了志龙的女友。愤怒的志龙带着太子帮绑了狗仔,结果闯下了无法弥补的大祸。
这件事给蚊子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一种接触到真相一般的恐惧感袭来。
和尚主动顶下这一切,被动怒的Geta打得只剩半条命。躺在病床上的和尚偶然听到一件事,原来自己父亲的手臂就是被Geta——所谓的兄弟,暗中叫人给断了的。
和尚伤愈后,Geta送五人上山习武,是惩罚,也是锻炼。还要他们知道,出来打拼是靠拳头,决不能碰枪,那是下等人的武器。没人察觉到和尚越来越多的沉默。
下山的那天,他们遇见了后壁厝老大Masa。Masa说,狗仔的表哥文谦从监狱里出来了,还带回来一个外省人来与艋舺老大们谈合作计划。这个外省人就是灰狼,那个经常来找蚊子母亲理发的男人——他母亲的旧情人。
Geta拒绝与外省人合作。文谦知道,这局要成,一定要庙口加入。他想到了一个人——和尚。
不久,后壁厝老大Masa死了,艋舺人心惶惶。就在大家都出去找凶手的时候,蚊子听到一声枪响。
Geta被人枪杀了。
葬礼上,志龙不见了。蚊子代替他披麻戴孝为Geta捧牌位。和尚在他们常去的仓库里找到了志龙。他抱着伤心的志龙哭了。杀掉Geta的一枪,是他开的。
不知情的蚊子他们一心想要杀了文谦为Geta报仇,和尚却撒谎说时机不到,要他们和志龙到菲律宾避避风头。蚊子只得无奈地离开。他去和小凝告别,告诉她等他回来。
可是就在准备离开时,他看到了和文谦在一起的和尚。
在蚊子的逼问下,和尚承认了。文谦闻风赶来,一场混战开始。和尚时打时退,不忍心对自己的兄弟下手,痛苦万分。蚊子和和尚打得两败俱伤。可最终,和尚死在了志龙的手里。
倒在血泊里的蚊子终于看见了樱花。他不知道,其实灰狼就是他一直思念的父亲。他只是想起他们兄弟初识的时候,那时多快乐。
画外之音
2010年2月,台湾导演钮承泽的第二部电影长片一经上映,便创下了多项纪录:台湾本土电影史上首日票房最高的电影;破亿速度最快的台湾本土电影;击败《阿凡达》,成为首周票房最高的台湾本土电影;超过160个影厅同步上映,成为播放厅纪录最高的台湾本土电影……连马英九也声称要抽空捧场。它还带来了一个对大多数岛外人来说非常陌生的地理名词——艋舺。
艋舺是台北市一个古老的城区,位于台北市西区。“艋舺”一词原意指“独木舟聚集之地”。旧时台湾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说,艋舺一直都是商业繁盛的中心地带。会选择这样一个地方作为故事的发生地,可以看得出豆导的乡土情结。《艋舺》是一部非常乡土的影片,全片国语和闽南语相交杂,有多首经典的闽南语老歌。影像中展现了清代的街屋、众多的庙宇,算命卜卦、平民小吃、公娼寮、繁荣的华西街,活色生香地呈现出一个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乃至台湾极具特色的黑帮社会——不同于港片中的拉风大佬和凶悍手下,艋舺体制化的黑帮早已渗透进日常生活,就像那截被Geta用来压报纸的手指。
然而这里的文化风俗并非是纤尘不染的。日据殖民的影响从未消除,“西方邪恶”的侵入难以抵抗。80年代的台湾社会动荡,针对黑社会的“一清专案”, 由威权社会转向自由社会的解禁开放,对台湾社会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带来了新一轮的剧变。旧的制度即将崩溃,新的制度尚未建立。然而,这是不是很像青春?
抛开历史事实,导演钮承泽实际上用《艋舺》完成了一个关于青春的隐喻。在剧烈的破坏中重建,这是青春特有的成长方式。对于片中的主人公来说,他们正在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尤其表现在蚊子和和尚两人身上。没有父亲的蚊子从小就被人欺负,直到17岁,和尚告诉他:“今天你不弄死他们,有一天你就会被他们弄死。”然而恰恰是这种“以暴制暴,才是王道”的理论让他们最后喋血街头;他认为自己“混的不是黑道,是义气,是友情”,可伤他最深的就是他有情有义的兄弟;他一直在寻找自己的父亲,可他不知道父亲就在身边,更不知道父辈的孽债会导致他们的悲剧。而对于和尚,义气从来就不是个单纯而愉快的词。长久以来他对志龙怀抱着暧昧、压抑而毫无结果的情感。后来的所作所为,固然是为父亲报仇,但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惩罚。对志龙,以及他自己的惩罚。
如豆导自己所言,这是一部“生猛又华丽的青春动作片”。它借了一个黑帮片的外壳,但骨子里仍是一部不折不扣的青春片。然而,与众多写实清新的台式青春片不同,它极尽夸张地渲染了青春的诗意。影片的影像风格华丽浓艳,恣肆浪漫。太子帮初战街头时优雅的慢镜头和高反差配乐,使打斗仿佛变成了舞蹈。这当然不是现实,这是青春。片尾和尚的鲜血幻化成美丽的樱花,又还原回鲜血残酷地喷溅在蚊子的脸上。带着盲目、冲动、活力、热量,他们在青春的世界里横冲直撞,头破血流。
影片的结尾,蚊子问和尚,为什么会找他加入。和尚用极具魅力的口吻回答:因为五根手指合起来,才是一个拳头。蚊子就这样加入了黑道。回头看去,在每一个的岔口上,我们都做了自己认为最必须的选择,正是这些选择组成了我们的人生轨迹。但或许就像灰狼说的,风往哪个方向吹,草就往那个方向倒,年轻时我也曾经以为我自己是风,可是最后遍体鳞伤,我才知道,我们都是草。
导演链接
钮承泽:台湾演员、导演,祖籍北京。毕业于国光艺校影剧科。少年时代即参演了台湾新电影的多部经典作品,如陈坤厚的《小毕的故事》(1983)、侯孝贤的《风柜来的人》(1983),后相继接演林清介的《安安》(1984)、张艾嘉的《黄色故事》(1988)、王童的《香蕉天堂》(1989)、王小棣的《飞天》(1996)、麦当杰的《黑金》(1997)、陈国富的《征婚启事》(1998)、林正盛的《天马茶房》(1999)、章蕙兰的《小百无禁忌》(2000)、侯孝贤的《千禧曼波》(2001)等影片。
近年演而优则导,人称“豆导”。执导偶像剧《吐司男之吻》、《来我家吧》、《求婚事务所》,观众反响热烈,成为台湾电视界的新锐导演。2007年推出首部电影导演作品《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直指台湾社会各种乱象,新颖有趣。2009年的《艋舺》首日票房2521万(新台币,下同),上映17天突破2亿大关,在全岛掀起抢看浪潮,并顺势入选第60届柏林影展——纯本土制作的《艋舺》获得“继《海角七号》之后的又一台湾电影之光”的盛誉。近作是2012年情人节上映的《Love》。
演员链接
赵又廷:台湾男演员,华裔加拿大人,台湾资深艺人赵树海的次子。2007年毕业于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商学系,学成回到台湾之后参加蔡岳勋制作的电视剧《痞子英雄》征选并胜出,凭借《痞子英雄》获得第44届台湾金钟奖最佳男主角。2011年,他继续参演了钮承泽作品《love》。
阮经天:1982年出生的台湾演员、模特,钮承泽导演的爱将。阮经天为台湾偶像剧史上收视率第一的《命中注定我爱你》的男主角。2010年11月20日,28岁的阮经天凭借电影《艋舺》获得第47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跃升为影帝级人物。2011年,他继续参演了钮承泽作品《love》。
柯佳嬿:台湾女演员,有“小桂纶镁”之称。《一年之初》(2006)是她的电影处女作。2008年在电影《渺渺》中扮演从日本来到台湾的留学生渺渺,因其清新自然的表演而崭露头角,被部分观众所熟知。
陈汉典:台湾新生代艺人,《康熙来了》助理主持,因轻松幽默的搞笑模仿被大家认识。目前为 “金星娱乐”经纪公司旗下艺人。
经典台词
1你以为你混的是黑道?其实你混的也是友情,也是义气。
2 意义是三小?我只听过义气,没听过意义啦!
3 蚊子:你为什么做小姐?
小凝:你为什么做兄弟?
4 我们一起走进大人的世界,并且一去不复归。风往哪个方向吹,草就要往那个方向倒。年轻的时候,我也曾经以为自己是风。可是最后遍体鳞伤,我才知道,我们原来都只是草。
5有人说,踏入黑道,就像抽到一支坏签,最后不是亡命天涯,就是惨死街头。可是那一年,我跟我的兄弟们都认为踏入黑道,以暴制暴,才是王道,才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6 蚊子:你们为什么要找我加入?和尚:因为五根手指合起来,才是一个拳头。
幕后花絮
新片《艋舺》颇有豆导(钮承泽导演)年少轻狂岁月的自传色彩。片中阮经天对赵又廷说的那句“今天你不弄死他们,以后就会被他们弄死”,据称就是豆导的亲身经历。电影最后,豆导特别感谢已经过世的好友“林小明”。
打得好看,是《艋舺》拍摄之初一大难题。因它不能重走港片套路,于是转寻一种真实又包含美感的动作设计。他给演员们安排动作训练和闽南语强化训练,并要求他们看那个时代的书和电影。
电影开场不久,有一场激烈的群架戏。这场戏由钮承泽和音乐总监陈珊妮配乐。
陈珊妮风格独特,和导演充分沟通后,她在《艋舺》的配乐上做了很多尝试,比方大规模编制的管弦乐、用真的乐器演奏、有一些破格的想象和思维等。尤其是在片子后半部,从真相要开始揭露的那一刻一起,电影配乐非常到位。
片中温泉餐厅里唱的两首闽南语歌是洪一峰的《山顶黑狗兄》和蔡秋凤的《心事谁人知》。歌词里写道:“心事若无讲出来/有谁人会知/有时阵想要诉出/满腹的悲哀/踏入七逃界/是阮不应该/如今想反悔/谁人肯谅解。”歌曲很好地表现了和尚复杂难言的心情,又如谶语一般预示了他们的命运。
据豆导透露,影片提议最早来自周杰伦。6年前,周杰伦有意投资500万新台币拍摄并主演该片。但传言称,豆导完成剧本后,周董妈妈不愿儿子出演黑社会,合作泡汤,《艋舺》搁浅,直至2009年8月才重新开拍。豆导还在电影最后片单写上感谢周杰伦,并在记者会上表示希望周杰伦能来看《艋舺》。周杰伦表示,不会去影院观影,但会买张DVD在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