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本片改编自克里斯托弗·艾什伍德1964年的同名小说。故事背景是1962年的南加州,乔治是一所大学的教授,平日里他风度翩翩,举手投足间都极具绅士风范。在学校里,乔治是一个受到学生爱戴、同事尊敬的老师;在生活里,他是一个和气、善良的中年男子。不过,乔治的性取向异于常人,他是一个公开了身份的同性恋。在大学的校园里,他和自己的爱人一起生活了16年。
可是,不幸却恰恰选择了这一对男人,乔治的爱人出车祸死了。面对自己爱人的离去,乔治迎来了自己生命中最黑暗的时期,他竭力在人前保持着温文尔雅的绅士形象。却日日活在对故去的爱人无尽的回忆之中。他甚至与同爱人一样有着性感唇形的西班牙男子攀谈,随着时间的消逝他变得郁郁寡欢、变得沉默不言。很多时候,他甚至想过要自杀——毕竟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在乔治这个年龄想要再找到一个同性恋爱人难于登天。不过,这个时候,他的同事没有抛弃这个可怜的男人,他们来到乔治的身边,为他分担痛苦。他的“闺密”查莱利,显得特别关心他,因为查莱利自己也在经受着生活的痛苦。查莱利试图借机向乔治表白,弥合他失去爱人的创伤,同时拾回两人逝去多年的旧情。然而查莱利低估了乔治对吉姆挚爱的程度,她和乔治已经不可能回到从前。
幕前幕后
最美的同性恋文学
克里斯托弗·艾什伍德的小说出版于1964年。在那个充满了躁动、反叛和不安的年代里,这样一部沉静而悲怆的小说,被评价为“最美的同性恋文学”。在那个年代里,同性恋开始大规模地上街游行,表达自己的性取向,声讨自己恋爱和结婚的权利。1980年代的早期,刚刚20岁出头的汤姆·福特读到了这本小说,尚处在懵懂时期的他还不能完全理解书中的那种“同性之爱”,但是小说依旧打动了他。福特说:“我当时已经明白了自己是一个同志,但是还没有一个恋人,我也没有公开宣扬这件事。正好是在那段时间我看到了这本小说,小说中苦闷、悲观和彷徨的情绪打动了我。那种令人窒息的压抑气氛和消极的情愫真真切切地写出了我的感受。我渴望找到自己的爱情,但是又无处开口,就像小说里的乔治一样,我甚至想过自杀。”在读过小说之后,乔治的形象就在福特的脑海中长久地停留。他说:“当时,这本书打动我的是主人公的单纯和勇敢。2006年,当我寻找一个合适的项目去筹备我的第一部电影拍摄的时候,我经常想起这个小说,书中的男主角乔治总是在我脑中挥之不去。我于是又重新读了一遍这本书。”
从1980年到2006年,将近30年的时间,福特从一个青涩的少年长成了一个在时尚界呼风唤雨的大腕,但是拍摄这个影片的念头,时时刻刻萦绕在他的心头。可能对于福特而言,拍摄《单身男人》不仅仅是处女作这么简单,它更像是福特在大银幕上的回归之旅。福特说:“对于四十多岁的我来说,这书中传达的信息又不一样了,重要的是让我产生共鸣,撞击着我的心灵最深处。一个男人某一天不能看到自己的未来,这是多可怕的事情;谅解看似是生活中的小事,其实比大事还难于处理。所以,电影里面有我很多感觉。我觉得生命是现在最重要的,它和我现在的内心非常接近。”
汤姆·福特的自我表达可能对于汤姆·福特而言,没有什么事情能真正算得上是“冒险”。临危受命之下来到古奇的他用了九年时间,把这个濒临破产的小作坊打造成了市值43亿美元的时尚航母。就在他成功登顶并且拥有自己时尚品牌的时候,他却从时尚界一脚跨到了电影界,拍摄了他的处女作《单身男人》。这部处女作一经亮相就获得了无数好评,并且还为主演柯林·菲尔斯拿下了威尼斯电影节的影帝桂冠。如果仅仅就处女作而言,这个成绩可谓辉煌。对于为什么去拍电影,汤姆·福特说:“无论是时尚还是电影,都是资本运作的结果。可是电影对于我而言,显然要更纯洁一些,虽然它也涉及巨大的资金和方方面面的投资、收益,但是我并不需要依靠票房生活,我在时尚界已经赚够了钱,电影对于我而言,更像是一种表达和沟通的途径。它只要能表达出我的想法,这就足够了。票房并非我考虑的对象,因为我一旦被票房限制,并且要依靠电影挣钱或者是出名,那么电影对于我而言就不再纯洁了。我何苦又要在电影上赚钱呢?
毕竟我在时尚圈里赚钱更容易也更保险。”“拍电影是我一直想做,却不太敢涉足的事情”,在谈及首次“触电”的感受时,福特说,“我们都会习惯于把自己关在一个相对封闭而且又安全的小圈子里,我们都不敢去冒险,这也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枯燥和乏味。时尚界虽然很光鲜,但是它现在大不如前了。对于我个人而言,拍电影一直是一种梦想,也是一种冒险,我需要用电影来表达我在时尚界没有表达出来的东西。就像是设计师的工作一样,导演一样要设计人们是怎么穿衣服的,是怎么吃饭的,是怎么生活的,甚至是怎么死亡的。”影片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放映之后,很多影评人都指出影片中带有强烈的王家卫的风格,从影片色彩、镜头序列到画面构图莫不如此。对此,汤姆·福特解释说:“每一个人,每一个热爱电影的人都会被一些大师级的导演所影响,并且不自觉地在自己的影片里使用他们招牌式的镜头。我对很多导演都非常推崇,但是我最敬仰的还是王家卫。我从他身上得到了很多灵感,并且放在了这部电影中。”
本片是著名时尚设计师汤姆·福特的导演处女作。
柯林·菲尔斯凭借本片获得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柯林·菲尔斯原本并没有档期来扮演本片主角,后来影片拍摄的时间有了变化,柯林·菲尔斯也可以参与本片了。
汤姆·福特透露片中Kenny一角本来并不是由尼古拉斯·霍尔特扮演,而是给了一个更为有名的演员,但该演员在拍摄五天前的试装时并未出现,于是福特想起了尼古拉斯·霍尔特的试镜录像,最终决定由霍尔特来扮演。
汤姆·福特表示,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对影片的影响很大。
画外之音
这是一部充满了王家卫感觉的美国电影,期间意识流的拍摄手法运用巧妙,在乔治决定自杀的一天里,我们跟随他的记忆一起重温他与吉姆的相识、相恋。曾有人问我,你为什么怕死?我说,是怕失去,死亡是一种永久的失去。当你在世间有牵挂时,你会怕死,如果这牵挂成为你活下去的意义时,你会更怕死。
乔治一定也是恐惧死亡的,影片中他试图自杀时,反复斟酌自杀的姿势,甚至害怕弄脏床单找来睡袋,但那些曾经存在于他生命中的温暖,好友查莱利,学生波特的关心,陌生西班牙男子的好意都无法再唤起乔治的生存之心。
乔治是留给自己一线生机,想看看除了吉姆他能否再为了其他而存活,但那些的其他只能让他无数次想起吉姆。在曾经热映的电影《志明与春娇》里春娇说:“张志明,我曾试图离开你,但最后我发现我成了另外一个张志明。”长达16年的爱情,即便爱情不是一把烈火而是一泉溪水也早已将原来的彼此摧毁,这16年的时间早已因为对方重新塑造了另外一个自己。爱情,是为了找到生命的另外一半。当另一半与你血肉交融时,他的死亡,即是宣布了你的死亡。乔治在影片开头时曾与学生探讨什么是恐惧,他说,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恐惧。谈论至此时,他语调高昂,心中似乎早已没有了恐惧。阐述完这一切后,他疲惫不堪。也许那一刻,他是在反抗恐惧,但最后他接受恐惧并不再恐惧。
是啊,当你最害怕失去的已经失去,那还有什么恐惧呢?
影片的结尾,乔治有一段自白,说在他生命中的某些时刻,哪怕只有几秒,他曾获得过一种绝对的清澈,他是去感受而非思考,世界因此变得清晰而新鲜。他试图去捕捉、去延长这种绝对清澈平和的瞬间,但它们无一例外地转瞬即逝。尽管如此,乔治依然认为,他生命的意义,他的全部人生,都在于那些珍贵的瞬间。
生命的意义或许不在于死亡前的辉煌与成功,而是生命真正找到了它的内核,那是即便拥有一瞬美好与珍贵便可消亡,时间终将带我们奔向虚无,我们的存在是该有它闪亮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