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5800000009

第9章 【日】里斯本丸:人性毕现的大海难(一)(1)

你们将被带离香港,去一个你们将被好好照顾和善待的美丽国家。我将率领队伍照顾你们的健康,记住我的脸。

——香港英军战俘营日军指挥官和田秀男少尉

那时我们全浮在冰冷的海上,风浪又很大,我是不会游泳的,我和一个战友抓住了漂在海上的一块木板,我们就这样随波漂着,人已经晕乎乎了,全然不知道方向。后来岛上的渔民救了我,拿出了他们仅有的食物番薯,还拿出衣服给我穿,我真的很感谢他们,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我,没有我现在的家庭,我的孩子……

——里斯本丸获救老兵查尔斯·R·佐敦

在现代战争编年史中,沉没导致1000多名官兵丧生的里斯本丸,作为恐怖事故可能死亡所占的比例并不很高,很多的事故可能有更多的人以更残酷的方式丧生,但很明显在里斯本丸沉船事件中,这是不必要的牺牲,本可获救的战俘,由于日军不救导致1000多名官兵丧生,这是泯灭人性的日军对生命的漠视。

——海难亲历者、英国作家汉弥尔顿

《里斯本丸的沉没》

1942年10月2日清晨,海雾蒙蒙,海风习习,太阳还没从海平面上露出脑袋,东海深处的青浜岛上静悄悄的,陈阿莲蹑手蹑脚地出了门,挎上一个竹篮子,一阵风似的跑向海边。

她刚刚18岁,马上就要出嫁了。这几天,她有些神秘兮兮的,每天总是早早地起床,第一个跑向海边——她希望在别人赶海之前,拣到海浪卷上来的五颜六色的贝壳,串在一起,串成一串美丽的项链,戴在白皙的脖子上,走进新婚殿堂。

她边跑边祈祷:“海神娘娘,你发发善心,让我今天多拣一些!”

跑到海边,她却惊呆了:岸边的沙滩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一些布匹;大海上,波涛翻卷,各种颜色的布匹正摇摇晃晃地向岸边逼近……

陈阿莲揉揉眼睛定定神,断定这不是梦。于是,她掉转身去,跑回家里,叫醒父亲、哥哥,撑船去海里打捞布匹。

“海上漂布啦!”这一消息,像插了翅膀一样,在小岛上迅速传播开来。男女老少,驾船的驾船,使帆的使帆,成群结队地奔向岛屿的东北方向,下海捞布。

与此同时,青浜岛西面的庙子湖岛、南面的西福山岛也躁动起来,渔船迎着海流,尽情地打捞洋布。

对于吃不饱、穿不暖的东极渔民来说,谁会拒绝观音菩萨送来的这份厚礼呢

可是,喜悦的心情还没有消失,他们就遭遇到了一连串怪异现象:海面上,时不时地出现溺水身亡的浮尸;远处,枪声像放鞭炮似的,一阵接着一阵;东北方向的海面上,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一艘正在下沉的日本巨轮;而碧绿的海水里,许多抱着木头、箱子的“红毛人”叽里哇啦,正在急切地向他们大声呼救……

东极渔民做梦也没想到,二战期间,一场闻名中外的大海难,与他们不期而遇。

舟山群岛位于长江、钱塘江、甬江的入海口,由1390个岛屿组成,是中国沿海第一大群岛。而舟山群岛中,名声最为响亮的,要数“海天佛国”普陀山岛。从普陀山向东北方向眺望,30公里处,有一个大岛,名叫庙子湖;庙子湖周围是青浜岛、西福山岛、东福山岛等,这些岛屿皆为东极镇管辖。东极镇地处舟山群岛最东端,她的治所就设在庙子湖岛上,庙子湖岛向东10海里,就是公海。几个岛都不大,庙子湖岛是2.6平方公里,居民约1000人;青浜岛是1.4平方公里,居民800来人。那天,海面上刮着东风,又正好赶上东北涨潮,木头、布匹、尸体、桌椅和“红毛人”等等,正顺着潮水,从公海方向源源不断地漂向东极海域。

面对着日军的枪炮,面对着曾经屠杀过舟山人民的“红毛人”,面对着随波逐流的布匹、财物,这些质朴的渔民该作出怎样的抉择呢

“红毛人”,是舟山百姓对于英国白人的俗称,而这一称呼源远流长,始于第一次鸦片战争。经过100多年的口口相传,在舟山老百姓的心目中,“红毛人”已演变成为魔鬼的代名词。

英国早就相中了具有战略要地价值的舟山群岛。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夕,其外交大臣巴麦尊毫不掩饰地指出:“该群岛为广州、北京之间的中途,接近可航行大江的三角洲,从许多方面考虑,适于做司令站。……如果英国占领舟山群岛的某个岛……大不列颠将会得到巨大的利益。”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军舰队为了霸占舟山群岛,曾经两次侵犯定海。

1840 年 7 月,英国远征军动用军舰14 艘,运输船 28 艘,武装汽船 4 艘,载炮 540 门,士兵 4000

人,攻占了舟山群岛首府定海。清廷大为震惊,被迫同意赔偿英国烟价 600 万元,并割让香港。半年后,英军才撤离舟山。

1841年9月26日,定海镇总兵葛云飞正在为即将离任的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处州镇总兵郑国鸿饯行。清朝,总兵为武官官职,军阶通常为正二品,相当于今天的集团军军长。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葛云飞突然接到英军舰队再次进犯舟山的报告。王锡朋、郑国鸿喝干了碗里的白酒,当即表示留下来,与葛云飞共同御敌。

英军舰队有29艘战舰、4000余人,一边炮轰,一边逼近定海土城。

三总兵同仇敌忾,率领5800多名清军拼死抵抗,血战六天六夜,最后全军覆没。葛云飞在与敌人的肉搏战中负伤40多处,左眼被子弹洞穿,面部又被英军劈开,壮烈牺牲。英军也付出了战死416人的代价。战争之激烈、残酷,由此可见一斑!

随后,英军再次占领舟山。

“……前英吉利犯颜入定2,见其略具人形,不离兽类。……到处焚拆房屋,无故创我民人,不时将人擒去,勒钱赎取。又敢拆毁庙宇,渎侮神明;复招一般无赖恶棍,充当乡勇,抢掠服物,讹诈钱银。昨复禁止耕种,附近城郭种好田禾,尽为拔去。”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舟山人民水深火热,食不果腹。哭闹的孩子,一听大人说“‘红毛人’来了”,就会吓得大气不出。道光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九日(1842年6月7日),定海36岙柱首齐聚神庙,立誓订盟,发表《定海县民人告白》:“虽曰我弱彼强,无如彼寡我众;彼不可以一日无备,我正可以相时而动;彼不可以一步不移,我又可以随地行事。一次无成,二次再举;水战不胜,陆战再图;明手不得,暗可施谋。或放虫下毒,或挟刃行刺,使彼有防所不及防,备有不能备。以彼数万里深入之孤军,与我数十岙土著之众庶为仇。杀一人,则少一人;烧一船,即无一船。将见其有尽之人船,立见消亡于不觉……凡我同志,当共凛忠义之心,无稍存游移之见,务期斩尽杀绝,各得乐业安居,远承先上报国恩。”舟山人民揭竿而起,共同发誓,采用游击战战术,抗击英国侵略军。“红毛人”屡经袭扰,伤亡惨重。

1846年4月29日,中英两国政府签订了《退还舟山条约》;7月25日,英军全部撤离,舟山结束了将近5年的殖民统治,回到祖国的怀抱,举国一片欢腾。

“红毛人”撤走了,但是,舟山百姓对于“红毛人”的深仇大恨,却刻骨铭心,代代相传。

佛教是讲究因果报应的。100年前,“红毛人”侵略舟山,烧杀抢掠,无恶不作;100年后,“红毛人”遇难舟山,在波峰浪谷里挣扎,等待救援。救还是不救东极渔民颇伤脑筋。

渔民们的同情心,终于占了上风。

老渔民郭阿德回忆说:“船沉了以后,海上漂过来许多棉布、木头。我们就划着船去捞,没想到棉布和木头后面有许多人,顺着东北方向的潮水漂过来,他们挥着手,哇哇地叫。我们把捞起来的东西推到海里去,赶紧救人。‘救人一命,天上一星。’”沈阿贵补充道:“阿拉全村基本上都去救人了。阿拉那年才19岁,没瞅过外国人,话也听不懂,当时也没有多想,就上船去救。救人要紧,总不能眼看他们被海浪冲走哇。阿爹、阿伯和我去救人的船,有个破洞,渗水,只好一边舀水,一边救人。阿拉救了7个英国人。”

吴兰舫是庙子湖岛人,在当地很有名望。那天,他正在组织乡亲们给自家盖房子,听说海上有很多人落水了,他立即让大家放下手中的活计,扛着桨,扯起帆,摇动木船朝着青浜岛海面急赶。海面上,到处是花花绿绿的布匹,还有很多人和尸体,“就不捞东西而忙着救人了,我们渔民有一个宗旨,人下水,不管好人坏人,都要救上来。”吴兰舫说。

但是,海面上,四处都是呼救的声音,船小人多,不少渔民为了多救几个,还把舱内存放的布匹重新抛进海里。有几艘舢板船小人多,中途还翻过船。翻船后,渔民们又将船翻过来,舀出海水再救人……

陈富根老人回忆道:“我是和我阿松(叔叔)陈福根一道去捞布、救人的,布没捞到,倒捞到五六个人。”

吴尚信说:“我父亲吴其元(已故)是赶船的。那天是乘赵祥其的船去救的。因为乘的人多,中途还翻过船,有的人走掉了,但我爹仍坚持救人,一共救了十多个人,送到大庙(天后宫)里去了,也有人把英国人送到捕冬厂去的,最后送到哪里就不知道了。我当时十四五岁。记得当时我爹没有捞布,到家还被我娘骂了一顿呢!隔壁吴其早捞过布,也捞过人。”

张福青的渔船装满了落水者,往岸上摇的时候,听到一块礁石上传来了音乐声和叽里呱啦的凄惨歌声。他马上心领神会,掉转船艏,驶向礁石。临近礁石,三个英国人高兴得欢呼起来。但福青指指船舷,接着伸出一个手指,又指指嘴巴。英国人明白了船老大的意思,其中的这名吹口琴者跳到海里,手扒着船帮,浮游到了青浜岛。

临走,张福青又向礁上的另外两个英国人打手势,向着青浜岛画了大半个圆——意思是待这船装回去后,再回来救你们。

那位手扶船帮获救的英国人,把口琴赠送给了张福青,以谢救命之恩。

等张福青再去那块礁石救人,剩余的两名英国人不见了踪影。到老,张福青也没弄明白,他俩是被别的渔民救走了,还是被潮水卷走了。他很后悔,没让他俩扒船帮上岛。

让渔民们印象深刻的是,这些落难的英国人,即使在生命的紧要关头,也表现出谦让的绅士风度。

邱永年介绍说:“我是青浜人。那时我只有8岁。我父亲叫邱阿信,那天他听到沉船消息,就到海上去救人了,救了4个人,也捞了一些布。我父亲说,外国人很硬,叫他上船他就上,不让上他就不上,一点也不争。”张正友也有同感,说:“听我父亲生前说,船出事那年,我父亲张祥庆与陈阿宁一道救过英国人,救了两船,共30来人。外国人很硬气,上船叫他上几个,就上几个。”

据事后统计,整整一天,青浜、庙子湖等附近小岛196名渔民,几乎是全岛总动员,先后出动小渔船48艘65次,从海面上救起384名“红毛人”。其中,庙子湖岛救了106人,青浜岛救了278人(内含西福山62人)。1921年出生的庄林财一直记得:“当时还捞起一具英俘尸体,就埋在老庙桩头上面。”

被救的“红毛人”都是男士。多数人光着脊梁,只穿着一条破裤衩;少数人赤身裸体,一丝不挂。许多人身上挂彩,血迹斑斑。秋风中,他们瑟瑟发抖,显得狼狈不堪。

刚开始,谁家救回的,就分散到谁家去安歇。渔民的生活很贫苦,男女身上穿的都是补丁摞补丁的旧衣服。看到“红毛人”浑身筛糠,一些主妇就翻出旧衣服,让他们穿在身上暖和暖和。但人多屋小,混杂在一起多有不便,村里管事的就牵头,将他们分别安置在天后宫等庙宇里,少数伤员仍借住在渔民家里。

岛上不产粮食,只零星种植一点番薯。善良的渔民主动拿出自家口粮,给“红毛人”做了稀饭、番薯汤等充饥。郭阿德老汉说:“青浜这个地方穷,被救的英俘在我们家吃的只能是番薯汤、汤饭、粥之类。”庙子湖村民沈杏莉老人清楚地记得:“当时我只有15岁,家里熬好稀饭后就和妹妹沈雪莉送去。到了庙里,看见到处都是洋人。他们不会使筷子,我们又跑回家拿调羹;看见有的英国人没有菜下饭,有的人还拿来了红糖。”

饥寒交迫的“红毛人”,端起热乎乎的饭菜,头不抬、眼不睁,吃了一碗又一碗。

“红毛人”说话叽里哇啦,渔民们谁也听不懂。好在有个“红毛人”会写几个汉字。他折了一截树枝,在沙地上写了“香港英国人”,几个见过世面的渔民议论一番,初步断定了他们的身份:英国战俘。

事过多年,朴实而没有多少文化的东极渔民,才最终弄清了这些英国战俘落水的来龙去脉——

日本是个岛国,火山、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频繁,人口众多,生存空间十分有限。为了开疆拓土,明治维新成功之后,日本的国力大增,野心也是与日俱增,侵略国土广大、资源富饶的中国,就成为日本的基本国策。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抱着投石问路的心理,关东军率先发难,进攻沈阳北大营,让他们惊喜的是,中国守军不堪一击,关东军仅以2个师团约4万人,就将20多万东北军赶出东三省,又用了4个多月,就占领了白山黑水111万平方公里的疆域,3000万中国人沦为亡国奴。

捷报传回,日本朝野都像打了一针兴奋剂,举国上下磨刀霍霍,并于1937年7月7日,借“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将战火燃遍了中华大地。

但是,在战略上,日本高层历来存在着“北进”还是“南进”之争。

北进战略,就是将苏联作为主要假想敌,向北进攻西伯利亚,与希特勒会师,攻占苏联。

南进战略,就是以美国、英国为主要假想敌,向南进攻南洋群岛。

日本陆军是南进战略派,主张巩固和扩大在中国的侵略利益,向南进攻南洋群岛,与美英开战;而海军是北进战略派,主张以中国为根据地,向北进攻西伯利亚,与苏联开战。

1939年5月,“北进”派先占上风,发动了诺门罕战役。苏联军队奋勇反击,在朱可夫将军的指挥下,打退了日军的进攻。诺门罕之战,历时135天。双方投入战场兵员20余万人,大炮500余门,飞机900架,坦克、装甲车上千辆。日军遭到歼灭性的打击,伤亡和被俘61000人,损失660架飞机,不得不向苏联求和,并断绝了“北进”念头。

随后,“南进”派势力后来居上,成为“主角”。

日本的石油储备只能维持一年之需。为了抢夺南亚的石油、橡胶等战略资源,“以战养战”,日本不惜孤注一掷,于1941年11月15日,日本大本营和政府联席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结束对美、英、荷、蒋战争的草案》,规定战争的要领为:“实施闪击战,摧毁美、英、荷在东亚以及西南太平洋地区的根据地,确立战略上的优势,同时确保重要资源地区和主要交通线安全,造成长期自给自足的态势;用尽一切手段,引诱美国海军,适时加以歼灭。”12月7日,突然袭击珍珠港,使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创。8日,美、英被迫对日本宣战;11日,德、意宣布对美宣战,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

也就是在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次日凌晨,日军主力在炮兵、空军、海军的配合下,向香港发起了猛烈进攻。

同类推荐
  •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中外诗歌浩如烟海,古史诗、叙事诗、抒情诗种类繁多,争奇斗艳。本书仅选录了文艺复兴以来并经过了数代读者检验的部分中外诗歌名篇(不含中国清代以前诗歌)。在长长的诗歌长河中,这些诗歌名篇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思想的花朵,情绪的珍珠。它沉淀着人类的苦难与欢乐、幻灭与梦想、挫折与成功,折射着人类精神结构中永恒的尊严和美丽,体现了人类追求真善美、扬弃假恶丑的执着意念和高尚情怀。人,寄居在大地之上,处身于喧嚣的世界,需要这甘甜的蜜汁滋养。中外诗歌遗产需要继承和发展,首先就需要阅读。阅读是一种感悟心灵的精神活动。
  • 一生必读的随笔美文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生必读的随笔美文大全集(超值金版)

    优秀的哲理美文如漫天繁星,总会令人应接不暇,又唯恐落得沧海遗珠之憾。为了让读者感受中外哲理美文的风格和魅力,使读者获得美好的享受,汲取更多有益的精神食粮。本书提炼的哲理美文不仅是被公认的上乘之作,更分门别类,意蕴宽广。它们或讴歌自然,或解析社会;或赞颂真善美,或鞭挞假恶丑,其优美文辞的背后,总是蕴蓄着或阐释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行为上的观照。
  • 最美丽的古典诗词(大全集)

    最美丽的古典诗词(大全集)

    在编写体例上,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兼及诗文体裁,从周秦诗音写起,包括诗经、汉魏辞赋、乐府诗、魏晋六朝诗、唐诗、宋词、元曲。每章先录原文,后是注释,紧接着是赏析文字,以便更好地帮助读者了解诗词曲赋的创作背景和寓意情感。
  • 欲壑难填

    欲壑难填

    《欲壑难填》是著名法制作家丁一鹤的又一力作,是中国第一部年鉴式大案纪实文本,是“解密中国大案”系列图书的第三部,通过对一系列大案要案幕后真相的解密,给社会以警示。《欲壑难填》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倪寿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明、茅盾文学奖得主、《历史的天空》作者徐贵祥、解放军文艺奖得主、《激情燃烧的岁月》作者石钟山联合鼎力推荐。
  • 校园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校园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热门推荐
  • 人若有情,天荒地老

    人若有情,天荒地老

    从小被送人的颖儿好不容易走出大山,不料养父母相继去世,出身豪门的林和一起长大的天逸都爱上了这个让人疼得女孩,林的求婚让颖儿不知所措,天逸因给不了她幸福装作若无其事让颖儿伤心无奈,天逸与许昵雅结婚给颖儿带来巨大的伤痛,无奈出国。
  • 品茶拒绝表面功夫

    品茶拒绝表面功夫

    品茶,其实更是一种生活艺术!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可以说是博大精深,从《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茶的起源,到如今,茶已经遍及全世界,成为了风靡世界的饮品之一,甚至还形成了不同风情的茶文化。让我们我们从茶的起源,著名的十大名茶,沏茶,品茶,各国特色饮法,各式茶具等方面让大家品茶拒绝表面功夫……
  • 杨家将

    杨家将

    是一部著名的英雄传奇小说,记录北宋杨家将抗击聊邦入侵的英雄群体及其传奇故事, 从宋太祖平定北汉写起,演述杨业归宋和以他为首的杨门将士与辽作战中出生入死的事迹。杨业遭奸臣陷害,作战失利的壮烈牺牲,杨六郎继承父 志的不屈不挠,杨宗保、穆桂英的威震敌胆,焦赞、孟良的忠勇无畏,以及后来十二寡妇征西等等,向为人们津津乐道。
  • 我家娘子有点萌

    我家娘子有点萌

    现代杀手惊鸿穿越,异世大陆显锋芒!无良姐妹骂她:废物!你怎么不去死?魔牙在手张狂一笑:要死!也先让你们做铺路石!“女人,本王赏你个侧妃做做?”剑指天下,她不削一顾:天下都尽在我手,区区侧妃,我步惊然不削。各大家族围攻“妖孽,今天就让我们来铲除你!嗜血浅笑“就凭你们几把老骨头?乖乖回家种地吧。青鸾公主得瑟一笑“步惊然,我抢了你的男人!”站在九重星塔上她妩媚一撇:“你认为自己有多少资本?”男人她一个都不会让。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感悟:做人做事之道

    感悟:做人做事之道

    来自山西焦煤汾矿集团紫金煤业的周志刚先生,花费数年心血,编选了一本有关做人做事之道的书,嘱我为其作序。初稿是用电脑打印的厚厚的两大本,上卷为做人之道,以“尊、孝、仁、义、礼、智、信、节、忍、诚、谦、宽”为题分为十二个部分;下卷为做事之道,又以“勤、俭、静、思、情、理、法、度、志、毅、谨、恒”也分了十二个部分。
  • 逆修

    逆修

    被毁灭了所有的王诩在地狱般的地方生存下来后,重生的他冷血,淡然,整个世界没有他在意的东西。他所要做的就是完成他爹死去时的那句话,站在巅峰!可是他的命,却有那么多的人想来拿,他的命,他能留住几时?他的路,又能走到那一步?
  • 陶冶青少年高尚情操的美德故事

    陶冶青少年高尚情操的美德故事

    世界充满了色彩,充满了诱惑,名誉、金钱、权势……当我们在各种色彩面前目光缭乱的时候,什么才是最珍贵和最需要的呢?是品格,拥有一份高尚的品格,就如同有了一种参照物,不会被迷惑,不会再挑选的时候,浪费时间;有了美德的牵引,我们才会在沧桑与风雨的日子里不偏离前进的航向;正因为有了美德的积淀,生命才变得如山一样不屈,如海一样博大。
  • 西夏死书(全集)

    西夏死书(全集)

    死书里的活人坟究竟在哪里?“遗失的1964”到底隐藏了什么?西夏皇后的头骨与尸身的年龄为何相差十几年?中蒙边界无人区里,克格勃和中情局特工何以双双败给了一千年前的死人元昊?在经历了沙漠和荒原冒险后,唐风终于找到了瀚海宓城的正确位置。在城中,唐风发现了一些汉文和西夏文字的对照石碑,终于将西夏文这种已经“死去”的文字完全破解。通过破解了的西夏死书,找到了西夏最后的宝藏——活人坟。而一切的谜团,都将终结于死亡大结局!
  • 霸天绝杀

    霸天绝杀

    惊天一怒大屠洗,神所泣,大灾变。我生故我人犹存,我命由我不由天。待到造化大成日,无所惧,杀尽天。天赐于我何路,地赦于我何理。这反复的天地,无常的命运,携我妻儿弟兄,任我大道驰骋。挡我道,杀无赦,凭一双封天之瞳,我欲向苍生证,雄霸天下,力挽狂澜,不死不灭,镇地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