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3700000005

第5章 魏国崛起(2)

有的人一听到囤积居奇便自然想到——奸商,法办他!但是且慢,商人不偷不抢,买进卖出,违反了哪条法律呢?所谓法办,其实往往是违法办,是对契约精神的践踏,为着看似正义的目的而采用了不正义的手段。作为法家的先驱,李悝没有使用这种粗暴的方式,他决心在法治的框架下解决粮价问题,为此又提出了平衡物价的“平籴(dí)法”。

粮食丰收的时候,政府出钱从农民手里收购余粮;粮食歉收的时候,政府平价卖出余粮,以免出现粮价因收成问题而大起大落,同时使得想投机倒把的商人无利可图。政府在这里完全是通过市场手段来调节市场,对于巩固小农经济、保持社会稳定和维护法律的权威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后两千多年,历朝历代都广泛延用这种平籴法,只不过名字有所区别。

魏斯通过卜商吸引人才,通过李悝发展经济,但是从军事上讲,魏氏还不够强大。秦国仍然在威胁魏氏的安全,双方摩擦不断,时有大规模战事发生。齐、楚两国也趁火打劫,一有机会便派兵侵略魏氏。

公元前419年,魏氏开始修建少梁城(今陕西省韩城),用以防御秦国进攻。城未建好,秦军就攻了过来,工程被迫停工。战争持续了近两年,直到公元前417年,魏氏才将少梁城建好。秦国针锋相对,在少梁城南修建了繁城,北面修建了籍姑城。

为了一劳永逸地解除秦国的威胁,公元前413年,魏斯主动出击秦国,在郑地(今陕西省华县)大败秦军。齐国马上派兵乘虚而入,毁黄城(今河南省内黄),围阳狐(今山东省阳谷)。楚国则北伐至上洛(今陕西省洛南)。魏斯不得不回师相救,对秦作战取得的胜利被齐、楚两国的入侵抵消,魏氏反而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魏斯深深地感到,富国强兵,光富国不行,要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年代生存下去,还得强兵啊!

战神吴起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名叫吴起的人出现在他面前。

吴起是卫国人。据《史记》记载,吴起年少的时候,家境还不错。他如果安于现状,也许可以在乡下当一辈子养尊处优的土财主,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但是战国乱世给了他一颗不安分的心,他开始负剑走天涯,游历各国,企图混个一官半职,出人头地。

现实是残酷的,数年之后,千金散尽的吴起拖着疲惫的身躯又回到了卫国。同村的人对这位好高骛远的青年充满了幸灾乐祸和不屑,在他们看来,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跑到国外去乱闯,无疑是一种自不量力的行为——这下好了,把祖上积累的一点家业全挥霍掉,连吃饭都有难了吧!

某一天,有人故意逗吴起:“哎,吴起,把你的剑卖给我吧,你都快饿死了,还要那破玩意儿干啥?”

吴起勃然变色:“你再说一次!”

“哟,叫花子还挺神气嘛!”

话音刚落,血光飞溅,那人的人头滚落地面,眼睛还瞪得大大的。他至死都不明白,开一句小小的玩笑,值得吴起大动杀机么?

周围的人吓坏了,因为他们平时都嘲笑过吴起。等他们意识到情况不妙的时候,杀戮已经开始。只见吴起挥舞着带血的宝剑,像一头豹子般冲到人群中,所到之处,惨叫连连,不大一会儿工夫,地上已经躺了三十多具尸体。

士可杀,不可辱,尤其是当他腰里别着一把宝剑的时候。

当天夜里,吴起收拾了几件衣服,将家里仅剩的一点钱装在包袱里,悄然离开。吴起的老母亲已经七十多岁,拄着拐杖到村口送他。他在母亲面前捋起袖子,在自己手臂上狠狠咬了一口,发誓说:“如果不能当上卿相,我就不回卫国了!”然后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

他也不想想,就算他运气再好,当上卿相也至少要个十几二十年,那时候再回卫国,老母亲还在世吗?何况他的运气一直不怎么好。

此去不是生离,而是死别!

但是吴起已经顾不上这些了,多年来的挫败以及由此带来的耻辱,在他心里燃起了一通熊熊的烈火。他要成功,他要成名,他要让这个世界在他面前颤抖!

带着这样的目的,吴起来到了鲁国,投奔到了曾申门下。

前面说过,曾申是卜商的弟子,李悝的老师。

曾申的父亲则是卜商的同门师兄,大名鼎鼎的曾参,被后人尊称为曾子。

冥冥之中,吴起已经和魏斯发生某种联系。但此时的他,并没有想到顺着曾申这条线去投奔魏斯,而是希望在鲁国找到自己的市场。

不久之后,卫国传来了消息,吴起的母亲去世了。曾申闻知,马上给吴起放假,还给了一笔盘缠,让他回去奔丧。吴起却拒绝了曾申的好意——臂上的齿印还在呢,他怎么能够忘记自己的誓言?曾申发火了,要知道儒家极其讲究孝道,他的父亲曾参还写过一本《孝经》,是天下闻名的大孝子,对于吴起这种不孝的行为,曾申无论如何不能接受。

“就算是有一千种理由,你也必须回去为你母亲送葬!”曾申对吴起说。

“不行。我发过誓,不功成名就,决不回卫国。我不能违背自己的誓言。”

这段短暂的师徒之谊就此结束。

吴起说一不二,绝非托辞,而应该是偏执的性格使然。据《韩非子》记载:吴起还在卫国的时候,有天拿回来一条腰带,要他老婆照着织一条。腰带织成后,吴起问老婆:“我要你织一条一模一样的,为什么你织得这么漂亮?”他老婆说:“我用的原料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因为是你要用的,所以特别花了心思才织成这个样子。你系起来给我看看,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我再改。”满以为吴起会感动,没想到吴起冷冷地说了一句:“谁叫你自作主张,不按我的要求做?”接着就命她收拾衣服回娘家去——这都什么人啊?他岳父前来求情,吴起说:“我从来都是说一不二,不开玩笑的。”硬是将那女人给休了。

如果那女人知道她的继任者的命运,绝对不会因为被休而哭泣,反而应该感到庆幸。

吴起在鲁国又娶了一个齐国女人为妻。

公元前412年,齐国进攻鲁国,连拔两城。有人向鲁元公推荐吴起,说他善于用兵,可为大将。鲁元公听说吴起的老婆是齐国人,不免犹豫,害怕吴起胳膊向外拐。吴起听说之后,回家就将老婆杀了,提着头去见鲁元公,以表忠心。这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杀妻求将”。

吴起为所有急功近利而不择手段的人树立了一个典范。

吴起确实无耻,但备不住吴起用兵如神。鲁元公拜吴起为将,命他带兵进攻齐军,结果吴起“大破之”,很快收复了失地,打得齐国人讨饶,主动要求谈判。

鲁元公十分高兴,想重用吴起。有人对鲁元公说:“吴起这个人,多疑而残忍,为了博取功名,连自己的老婆都能杀,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一句话断绝了吴起在鲁国的仕途。

正在吴起心灰意懒的时候,李悝变法的消息传到了鲁国。鲁国的遗老遗少们对此嗤之以鼻,多以为魏氏这是离经叛道,必致大乱。吴起却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片光明。

走吧,反正鲁国也没什么值得留恋的了。

吴起终于离开鲁国,来到了热火朝天的安邑,通过翟璜的引见,见到了魏斯。

魏斯对吴起没有太多了解,但他知道吴起曾经是曾申的学生,和李悝算是同门。于是问李悝:“你对吴起这个人有没有了解?”

李悝说:“我对他早有耳闻,是个贪财好色之徒。但是如果让他带兵打仗,只怕连司马穰苴也比不上他。”

司马穰苴就是田穰苴,是春秋末年齐国著名的兵法家。拿司马穰苴作对比,等于告诉魏斯,吴起是当世第一兵法家。

魏斯听了大喜:“那我就用他为将。”这位勇于变革的英主,深受卜商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决不拘泥于以德取才的旧观念。这倒不是说他不爱德,安邑城中的有德之士已经够多了,卜商、田子方、段干木都是德才兼备的博学鸿儒。现在他需要的是能征善战的将军,是能够将秦国人赶回西方、让齐国和楚国不敢轻举妄动的军事家,至于这个人的品行如何,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换而言之,当他需要一条狗的时候,他只管这条狗会不会看家防贼,才不理会它是白狗还是黑狗,是黑背还是哈士奇。

如果说,李悝是让秦国有所忌惮的人,那么现在,让秦国颤抖的人粉墨登场了。

吴起的军事主张,集中体现在《吴子兵法》里。简明扼要地说——

第一,吴起主张把政治和军事结合起来,对内修明文德,对外积极备战,两者必须并重,不可偏废。换而言之,他认为军事强大的基础是政通人和。

第二,在治军方面,他也强调政治优先,用道、义、礼、仁等儒家思想教育将士为统治者卖命。

第三,他主张兵不在多而在于精,要建立一支“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挡,退不可追”的精锐部队。为此,必须要选募良材,加强训练,重用勇士,赏罚分明。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吴起上任后,立马对魏军进行改革,建立了所谓的“武卒”制度。

武卒即职业军人。春秋时期,职业军人基本由士以上的贵族阶层充任;平民和奴隶则充当义务兵,平时从事生产,打仗的时候则自备武器跟在贵族的战车后面作战。

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土地制度改革,各国纷纷由封建社会向专制社会进化,原来的贵族特权被打破,平民通往权贵的道路被打开。吴起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变化,他的武卒制度实际上就是军队的科举制——不分贵贱,不问出身,通过考试择优录取战士。

入选武卒的基本条件堪称苛刻,据《荀子》记载,武卒必须能够披三属之甲(三层铁片编缀而成的铠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支,荷戈带剑,背三天的口粮,用半天时间奔跑百里,而且立即投入战斗。

一旦入选武卒,待遇相当优厚——免除全家的徭役和田宅租税。可谓一人卖命,全家轻松。吴起以这种方式迅速组建了一支战斗力超强的精锐部队。

魏军士兵很快发现,这位新来的将军除了敢作敢为,还有一点与其他将领截然不同。他从来不回家睡觉(估计没人敢做他老婆),吃住都在军营,下到最基层,和地位最低下的士兵同甘共苦。士兵吃什么,他就吃什么;士兵席地而卧,他就绝不铺席子;行军打仗的时候,他不乘车骑马,而是和士兵一起步行,还背着自己的口粮和被子。

有一次,吴起发现一名士兵背上生了脓疮。这种病可大可小,如果不治的话,很可能致命;但是治的话,以当时的医疗知识,只能请人用嘴把脓吸出来。可是谁愿意做这样的事呢,连随军的医士都不愿意。吴起二话没说,掀起那名士兵的衣服,亲自替他把脓吸了出来。

数年之后,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一次,这次被吴起救治的士兵是一个刚刚成年的小伙子。他的母亲在家里听到消息,号啕大哭。邻居觉得很奇怪:“你儿子不过是个普通士兵,有幸得到将军亲自为他吮吸脓疮,你高兴还来不及,哭个啥?”老太太一边哭一边说:“当年他父亲就是因为将军为其吮脓,打仗的时候奋不顾身,战死疆场。现在将军又为这个傻小子吮脓,我不知道他会死在哪里啊!”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公元前409年,魏斯派吴起率领大军进攻秦国。经过吴起整训的魏军锐不可当,势如破竹,先后攻取了秦国的临晋、元里、洛阴、邰阳等五城,并于第二年将秦国的河西地区(今天的陕西省华阴以北,黄龙以南,洛河以东,黄河以西)全部占领。秦军赶紧退守洛水,沿洛水一带紧急构筑防御工事,并且修筑重泉城(今陕西省蒲城)以加强防守。长期以来让魏氏如鲠在喉的秦国威胁,被吴起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一扫而空。

魏斯于是设立河西郡,任命吴起为郡守。对于魏氏政权来说,这一战的意义重大,河西大片肥沃土地的并入,使得魏氏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具有了广阔的战略纵深,原来那种四面进风、八方受雨的窘境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这一战还带来另外一个后果:秦国受到战败的刺激,深感变革的必要性,于公元前408年火速推行了“初租禾”制度,也就是按照田地的面积征收粮食税。这一改革,相比于东方各国来说已经严重滞后(鲁国推行类似的“初税亩”是一百八十六年前),却悄然拉开了秦国变法运动的序幕。

拿下河西之后,魏斯紧接着发动了对中山的大规模进攻。

魏氏的领地和中山其实不搭界,中间还隔着赵氏的地盘。当时晋国名义上还是一个国家,魏斯以晋国亚卿的身份征讨中山,要求赵氏让魏军通过,也在情理之中。

此时赵氏宗主名叫赵籍。

前面提到,赵无恤攻取代地后,将长兄伯鲁的儿子赵周封为代君,以回报伯鲁让位之情。三家分晋后,赵氏政权得到巩固,无恤不肯立自己的儿子为储君,坚持要把家业传给赵周。但是赵周福薄,竟然先无恤而去。无恤真是厚道,又立了赵周的儿子赵浣为太子。公元前424年,赵无恤去世,赵浣即位,将赵氏居城从晋阳迁到中牟(今河南省鹤壁)。公元前408年,赵浣去世,其子赵籍即位。

当魏斯的使者来到中牟请求借道的时候,赵籍一开始不想答应。大臣赵利劝他:“让他们过去呗!他们要是攻而不克,等于削弱自己的力量,对我们赵氏有利;要是攻克了,中间也还隔着我们赵氏,肯定不能长久占领。无论如何,用兵的是他们,得利的是我们,何不做个顺水人情?”

赵籍听从了赵利的建议,允许魏军过境。

乐羊的隐忍

统率魏军进攻中山的乐羊,原本是翟璜的门客,受翟璜保荐担任这次行动的总指挥。

这个安排在魏氏家臣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因为乐羊的儿子乐舒,一直在中山为官,而且曾在战斗中杀死翟璜的儿子翟靖。

于公于私,翟璜似乎都没有理由推荐乐羊来当此重任。魏斯也很不理解,当他问到翟璜的时候,翟璜轻轻地叹了一声,说道:“吴起能够杀妻求将,乐羊难道会公私不分?”

魏斯听明白了,翟璜话里还有一句潜台词:我翟璜难道会因为私人恩怨而放弃人才吗?他没有再犹豫,马上宣乐羊进宫,将讨伐中山的任务交给了乐羊。

魏军分兵三路:乐羊率主力借道赵氏,直奔中山的首都灵寿(今河北省灵寿);太子魏击坐镇后方,随时准备增援乐羊;吴起则从河西发兵,协助乐羊进军。

中山王被魏军的来势汹汹吓坏了,坚守灵寿不出。

乐羊也不着急,指挥部队将灵寿围得水泄不通,一待就是两年。

两年中,安邑城内议论纷纷,不少人给魏斯写举报信,说乐羊里通中山,根本就不想打仗,故意在那里耗费时间;还有人善意地提醒魏斯,要防备乐羊倒戈一击。魏斯总是微微一笑,不作任何答复。他的用人之道很简单,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把事情交给乐羊去办,就不能疑神疑鬼,见风就是雨。

另外还有一点,他对翟璜的眼光有信心。李悝、吴起不都是翟璜引荐的人才吗?

时间一长,中山王也急了。他派人给乐羊送去一封信,警告乐羊:“如果再不退兵,就把你儿子杀了。”乐羊若无其事地对使者说:“我这个儿子从小就不听我的话,什么事情都跟我对着干,我早就不认他了,你们想杀就杀吧!”

中山王咬咬牙,果然杀了乐舒,还将他剁成肉酱,做了一锅肉汤,让人送到乐羊那里。

你不是不在乎吗?那好,就让我们来看看你究竟有多铁石心肠,多不在乎!

乐羊见到那锅还冒着热气的汤,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悲伤。但他很快掩饰过去,拿起勺子舀了一大勺,当着使者和众将的面一口喝下去,然后将勺子重重地摔到地上,大声说:“是时候了,全军进攻!”

这一天日落时分,灵寿城宣告陷落。

同类推荐
  • 你最应该知道的世界史

    你最应该知道的世界史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写了史前人类社会、古代文明的曙光、中世纪以及近现代的世界格局。这里有爱琴海散发出的来自远古时代的文明讯号,也有强盛的罗马帝国以及埃及艳后的动人传说。正是这些灿烂多姿的历史事件,才成就了世界史,历史的车轮才得以不停地旋转,前进
  • 煤老板自述30年:煤老板眼中的世道与人生

    煤老板自述30年:煤老板眼中的世道与人生

    煤老板老五用纸和笔记录着自己这个阶层的所思所想、大小事件、艰难险阻以及诸多段子。现在,他将这些私人档案公之于世,让我们有这次前所未有的机会了解煤老板波澜跌宕的人生。
  • 一寸河山一寸血3

    一寸河山一寸血3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3册,主要讲述了1937年到1938年,抗日战争防御阶段的历史。
  • 勃列日涅夫时代

    勃列日涅夫时代

    本书像一幕史诗大剧,一幕幕活剧给读者带来前苏联由“升平”到衰败的真相和启发。苏联解体之后,当年严密封锁、讳莫如深的秘密档案次第开放,使得本书所涉及的史料丰富而翔实,加之作者作为作家和政论家,独具敏锐的目光和洞察力,对人物、事件的分析、评判深刻而独到,颇富参考价值。作者是新闻记者出身,文笔生动,冷峻幽默,让人在沉思中兴味盎然。本书俄文版出版于2008年。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举目四顾,豺狼遍地,有王法管不住的藩镇,有分庭抗礼的藩镇,有垂垂欲动的藩镇,更有契丹铁骑的肆意掠劫,当时朝廷虽在,天下已亡。公元927年至公元951年,大宋前三十年,是中国历史的暗黑年代。了解这三十年,就明白何为野蛮与残暴,就明白大宋王朝为何被称为文明盛世。大宋立国前三十年是豺狼纵横、铁骑肆虐的兵场,是藩镇割据、分庭抗礼,阴谋与残暴罪行的发生地,是文明沦丧、道义尽失,让世人噩梦不断的炼狱。大宋立国前三十年的历史,就是一部篡逆成灾的动乱史,一部被鲜血与悲情遮蔽的中国人的苦难史。了解这三十年历史,看清五代乱世的因果,就明白大宋帝国的由来,明白赵匡胤建构并推演大宋文明的良苦用心……
热门推荐
  • 漠上烟罗

    漠上烟罗

    他说:“你必须成为我的妻子,我才能为你救他。”她说:“若有来世,我仍愿死在你的剑下,带着你的余温,和我的长发。”她是医者,也是刺客,为了救好友,甘心嫁他,失身失心。他是异国王族,虽深爱她,却因不同民族,注定与她为敌!一场国仇家恨,一段儿女情长,一段大漠传奇!
  • 泽被万世的中国教育

    泽被万世的中国教育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本书从家庭教育说起,因为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摇篮。从而谈到中国当代的素质教育以及为人师的重要性,以德育人,泽被后代。
  • 粉嫩小王妃

    粉嫩小王妃

    他是风流倜傥的傲慢王爷,她是刁蛮任性的将军女儿。她女扮男装回乡,却因天上飞来一盆菜汤,跟他唇枪舌战。哪知他就是她的未婚夫!“哼,你以为我想娶你,要内涵没内涵,要身材没身材!”“那你还像跟屁虫似的粘着?哼,不过是我的一个玩物!”他们俩谁也不服谁……很有个性,很多搞笑,轻松风趣言情妙文!
  • 读诗(第一卷)

    读诗(第一卷)

    《读诗(第1卷)》内容简介:作为一本诗歌读物,《读诗(第1卷)》选稿的基本原则是不论门派,但求好诗,鼓励勇于承担,直面现实,体现汉语诗性魅力的写作;无条件地向那些将汉诗带入成熟、开阔、高贵、大气之境界的诗人致敬,向那些给汉诗的未来投注新活力、体现新难度、创造新格局的诗人致敬。写诗在今天比起任何时代都更是一项寂寞的事业,新世纪诗歌版图的拓展,有赖澡雪精神,日益精进的一代人的共同戮力,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隐忍自处,孤怀独往,引领风骚的巨匠与杰作的出现。我们也将不遗余力地发现新手,向有借鉴价值的实验之作开放。
  • 醉红楼之溶为玉狂

    醉红楼之溶为玉狂

    谁是妖,谁是孽,若真有前世今生,他们的相遇是轮回、天意抑或承诺?水溶:他本统领众魔的龙,遨游三界,偏因惊鸿一瞥,情根深种,瞒天过海、辗转尘世,不惜造下千年悬案,只为相守!贾宝玉:天界的神瑛侍者,人间的怡红公子,身陷金玉良缘,心念木石前盟,流尽相思红豆,能否引来她为他轻唱一曲《题帕三绝》?甄宝玉:假作真时真亦假,真、假宝玉,真、假幻境,世事皆有真假,唯有假不了的情缘,最终尘落何处?黛玉:绛珠仙草,沦落凡尘,不改灵性,看一个如精灵般的黛玉,一个穿越版的黛玉是如何续起曹公八十回后的红楼,看黛玉,如何逍遥于贾府、王府、皇宫、江湖。还有他、他、他……且看芸芸众生,如何演出这,可叹可叹的《红楼十三曲》:遨游三界,情根深种,都只为惊鸿一瞥,趁着这风云起、天地乱、用心机、吞日吐月。因此上,演出水木缘的红楼又一梦。看过我写第一篇红楼文的对我的文风应该相当熟悉,此文是不同于第一部红楼的另一篇红楼文,此文水溶超强大、腹黑,妹妹相对较弱,却也有扮猪吃老虎之嫌,看妹妹如何吃定超强势的水溶,呵呵…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文文推荐区:【推荐咱的新坑】《我家娘子》【推荐咱的完结文】《相公栽了》,腹黑文、宠妻篇!《夫子栽了》,腹黑文、逆天篇!《太子栽了》,腹黑文、励志篇!《醉红楼之水溶绛珠》,温馨似水《醉江湖》,五个故事,体裁不一【以下文文精彩之极、值得一看】推荐<逍蜃居>好文:《狂兽》萧家小卿《绝配》晴天小时《天下为媒》西楼小楠推荐二篇诱咱入潇湘的大神级文:《难耐相公狂野》芝麻酥《染指帝师》丫丫有点闲
  • 水稻病虫害防治路路通

    水稻病虫害防治路路通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鬼面娘子俏郎君

    鬼面娘子俏郎君

    娘亲告诉她,新郎是个跛脚,还是一个独眼,长得奇丑不比。她这才放心嫁了过去。没想到……没想到她的新郎居然是这般模样……几年后,暖云再回洛阳城,只是一切已不在她的想象范围内……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大运河的修建,加速了隋王朝的灭亡,却又繁荣了扬州城。而这扬州李家便是最受益的,李家是全国最大的盐商,此外更是控制了运河近一半的水运。虽称不上富可敌国,但是李家跺跺脚,对这唐王朝的经济也是有些震动的。而李家的儿女个个是人中龙凤,更是扬州城人茶余饭后的讨论的热点。大儿子李明藤是经商的奇才,比起其父李知信手段更是狠毒,接手生意不到两年,便让扬州所有的大小盐商都破了产。二儿子李明蔓虽出身商家,但才智过人,去年秋闱,中了状元,在京为官。为人耿直,是深受百姓爱戴的清官。大女儿李暖烟被送进了宫里,深受皇宠,不过一年,便被封了皇贵妃。现还怀上了龙种。二女儿李暖霞还未出阁,但长得花容月貌,乃是扬州第一美女,虽是庶出,提亲之人仍是络绎不绝。只是很多时候,人们都会忘记了,李府还有一位小姐,叫李暖云。大家就等着看女主一步步变强,一步步把别人欠她的连本带利的讨回来吧。我会每天努力日更的······希望大家多多收藏(还想看的话找起来多麻烦啊)·······希望大家多多砸票(这会极大的满足破晓的虚荣心)……希望大家多多留言、提意见(这是我写文的主要目的)以上一段是从破晓的另一篇文《穿越之成了坏女人》中直接复制来的,嘎嘎,再写过,太麻烦了!!
  • 吸血鬼之吻(吸血鬼系列)

    吸血鬼之吻(吸血鬼系列)

    血鬼之父的扛鼎之作,吸血鬼文化的开山鼻祖!《吸血鬼之吻》是一本令整个欧洲为之癫狂惊悚的惊世骇俗的魔幻小说!年轻的英国律师乔纳森·哈克乘车从伦敦出发,来到偏僻神秘的德古拉城堡,受德古拉伯爵所托,哈克办理房产交易事宜。但接下来发生的一连串怪异事件让他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空气中飘散着茫茫的白雾,城堡又黑又高的窗户透不出一丝光亮,丛林里传来凄厉的狼嚎,蝙蝠发出怪异的声音拍打窗户,墓地闪烁着飘忽游移的鬼影……城堡被阴郁、诡异和死亡编织的巨网笼罩。
  • 妈咪又又又又跑啦

    妈咪又又又又跑啦

    他一定是太过仁慈,才会这么在意他身边这个特别的小秘书,甚至几日不见就开始怀念起她的味道,更可恶的是,这个女人早在多年前就怀了别人的孩子!
  • 霸宠不乖妻

    霸宠不乖妻

    第二次偶遇,她惊恐万分,祈祷他能够彻底忘记。却殊不知,她自己早已被那幽深的眸仁深深锁定。他,步步紧逼,只为让她躲进自己怀中。她,是温婉执拗,一退再退。可终究逃不过恶魔的利爪,深陷泥沼。掠夺,才刚刚开始……片段二:看着电视上一脸温润淡笑的面对着记者采访的慕容凰,即使是身处于肮脏破乱的平民窟中也丝毫不影响他风度翩翩的气质,秦语洛甚至能够想象出那个没有露脸的采访记者的脸,肯定早已是一片绯红。她忽然很想笑,真的,真的很想大笑一番。这个在外人面前德高望重的完美男人,在民众前永远的一副温润儒雅。可是,他私底下又是如何?秦语洛想,这个问题世上恐怕除了她,没有人会知道。在银幕的背面,这个邪佞的男人到底有多么的变态和自私!片段三:“她说,让我放她自由。可是我恨她,怎么可能放了她?”痛苦的捂着自己英俊的脸庞,男子说话的语气惨淡无比。眼前的智者闻言只是缓缓一笑,一双看透世事的眼眸,毫无波澜:“爱之深责之切,你只是无法容忍她不爱你这个事实而已。恨,有时是误用了爱的力量。”“爱?……我爱她?”■男主霸道强势,对深爱之人不惜强取豪夺。■本文属细水长流型,非悲剧,酸中带甜,绝对精彩!----------------------------------------------------QQ群:174217002敲门砖:文中任意角色名‘谢绝同门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