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3600000001

第1章 晋国衰落(1)

楚平王夺位:无毒不丈夫

楚灵王失势后,郢都一下子有了三个主人:王子比、王子黑肱和王子弃疾。三个人都是楚共王的儿子、楚灵王的弟弟,从血统上讲,谁都有可能成为楚国的新君。若论长幼,王子比年龄最大;若论实力,自然是弃疾强横,外有陈、蔡之人相助,内有楚国文武百官支持,夺标呼声最高。

弃疾名声历来不错。早在公元前536年,他奉楚灵王之命出使晋国,途经郑国,受到郑简公和罕虎、子产、子大叔等大臣的热情接待。弃疾的知书达理给郑国君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听说郑简公亲自出面宴请,立刻表示自己乃是以卿大夫的身份过境,不敢接受。郑国人一再坚持,他才勉强接受。见到郑简公,弃疾便行君臣大礼,而且送给郑简公骏马八匹;见到罕虎,以上卿之礼相待,赠予骏马六匹;见子产,赠马四匹;见子大叔,赠马两匹。楚国使团和卫队驻扎在郑国,禁止随意放牧砍柴,不入农田,不进菜园,不破坏民房,不骚扰居民,真个是秋毫无犯。弃疾还对天发誓:“如果有谁敢违抗命令,一律撤职查办!”当时罕虎等人就议论说,这位王子弃疾恐怕迟早是要当楚王的。

对于弃疾的实力,观从(楚大夫观起之子)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私下对王子比说:“您如果想成大事,那就趁着蔡公(王子弃疾)没有防备,找机会杀掉他!否则的话,就算您当上了国君,他也能把您赶下台。”

王子比对此的回答是:“我于心不忍啊!”

观从哭笑不得:“您不忍心对付人家,不代表人家也会不忍心对付你。”

“不可能。”王子比连连摇头说:“弃疾为人忠厚,世人皆知,他怎么可能对自己的哥哥动手呢?”

观从说:“您也许忘了,楚王也是他的哥哥。”

不想这话戳到了王子比的痛处,他的脸立刻涨得通红,说:“我们起兵反对楚王,是为了挽救楚国,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利。倒是你,从一开始就伪造弃疾的书信,将我们骗回来,又利用我们胁迫弃疾就范。现在楚王生死未卜,你又来挑拨我们兄弟的关系,究竟是何居心?”越说到后来越激动,口水几乎喷到观从脸上。

观从长叹一声,举起袖子擦了擦脸,说:“我不过是不忍心看到你的下场,哪里有什么居心?罢了罢了,您既然不信任我,我留在这里也是多余,请允许我就此告辞。”

王子比说:“请自便。”

观从默然退下。当天夜里,他就收拾行装,离开了郢都。

王子比真的不忍心对弃疾下手吗?从当时的情况看,也许性情使然,也许是形势所逼。客观的事实是:当时楚灵王生死未卜,局势并不明朗,万一楚灵王杀回郢都,非弃疾不足以与之抗衡。这个时候除掉弃疾,显然是不明智的。

当时楚国朝野对于王子比、王子黑肱、王子弃疾这“三驾马车”能否控制局势,也普遍持有怀疑态度。郢都的居民更是人心惶惶,害怕楚灵王卷土重来,秋后算账。

人心不安,自有妖孽。某一天晚上,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几个失魂落魄的人,跑到大街上凄厉地狂呼:“大王回来啦!”

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要屠城吗?”

楚灵王素有残暴之名,如果得知自己的儿子被杀,屠城恐怕是理所当然的。

满城人都战战兢兢,无法入睡。如此折腾了一夜,第二天早上起来,每个人的眼睛都是红红的,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再互相打探楚灵王的消息,却是子虚乌有。

“原来是谣传啊!”大伙看似松了一口气,内心那块石头却更加沉重了。

过了几天,同样的事情又重演一次,引起的混乱不亚于前一次。惶恐的情绪弥漫在郢都的每一个角落,同样也使得王子比和王子黑肱坐立不安。

“幸好没有听观从的建议。”王子比心里暗想。他甚至开始后悔,当初为什么会轻易上观从的当,从晋国跑回来争夺什么王位。老老实实地呆在晋国当寓公,衣食无忧地过一生不也是挺好的吗?

不久之后的一天夜里,城内突然骚乱起来。这次不是几个人,而是几百人在各条大街小巷上边跑边喊——

“大王回来啦!”

“前锋已经到了东门外!”

“大王有令,郢都军民速速开城迎驾,否则城破之日,全城皆屠!”

“乱党格杀勿论,一个不留!”

王子比听到了,连衣服都没穿整齐,就跑到王子黑肱府上商量对策。

“哥哥,你说他会杀了我们吗?”黑肱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所措。较之王子比,他显得更沉不住气。

“应该不会吧,再怎么说,咱们也是兄弟。”王子比这样回答,却发现这话其实连自己也说服不了。

黑肱说:“可我们杀了他的儿子啊!”

王子比说:“那是弃疾派人干的,与我们无关……”

“哥哥!”黑肱打断他的话,“你觉得他会相信吗?就算我们有机会到他面前辩白,你觉得他会相信吗?”

“恐怕不会。”王子比顿时面如死灰,他沉吟了半天,说,“而今之计,只能快去找弃疾商量,请他出阵与之一战,或许还有胜算。”

“对,快去找他!”

两个人慌里慌张,正准备出发,听到门外喧哗,只见弃疾的亲信斗成然独自驾着马车,不顾卫兵的阻拦,气急败坏地闯进了前院。

“大王,大王回来了,百姓们害怕屠城,已经打开城门!”斗成然说着,几乎是从马车上滚落下来,跪倒在二人面前。

王子比和王子黑肱面面相觑,虽然是冬天,脑门上的汗滴却不住地冒。王子比急忙问道:“弃疾呢?弃疾现在哪里?”

“蔡公……蔡公已经遇害了!百姓害怕屠城,要拿你们人头去迎接大王,他们攻破了蔡公府,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蔡公刚露面,就被他们……”斗成然话没说话,已经哭成了个泪人。

王子比和王子黑肱嘴巴张得老大,半天说不出话来。

“他们很快就会到这里来,两位赶紧逃吧,千万不要被乱民们抓到了。”斗成然哽咽着,像是回忆起某个可怕的场景,不住摇头,“太惨了,太惨了,堂堂楚国王子,竟然死无全尸!”

正说着,门外火光冲天,前前后后都有人喊:“快开门,快开门!”接着听到重物撞击大门的声音,间杂着各种各样的呼声,王子比听得最真切的是——“千万不要放走了叛贼!”

“完了。”斗成然颓然道,“来不及了!”

“哥哥,现在怎么办?”黑肱看着王子比。

“还能怎么办?你我乃堂堂的楚国王子,要死也要死得体面,不能落在这些贱民手里。悔不该,当初轻信了观从的诡计,从晋国跑回来干这些傻事。”王子比说着,拔出腰中的佩剑往脖子上一抹,鲜血溅得满地都是。

王子黑肱犹豫了一下,也拔出佩剑,自刎身亡。

斗成然看着二人倒下,来不及抹干脸上的眼泪,嘴角已经露出一丝阴险的笑容。

《春秋》记载:“楚公子弃疾杀公子比。”说得明白,王子比和王子黑肱兄弟俩的自杀,乃是弃疾一手导演的好戏。他充分利用了二人对形势的不了解,略施小计,便逼得他们拔剑自杀,为自己的上台铺平了道路。

回想起来,当初王子比从晋国启程回楚国,韩起曾经问叔向:“你认为子干(王子比字子干)此去能成大事吗?”

“难。”叔向不假思索地说。

韩起不解:“同恶相求,如同商人追逐利益,怎么会难呢?”意思是楚灵王得罪的人太多,已经成为全民公敌,大伙儿为了反抗他而团结在一起,就像商人追逐利润一样自觉,成功应该不是难事。

叔向说:“没有同好,哪来的同恶?”叔向的意思是,大伙都讨厌楚灵王不假,但讨厌楚灵王不代表喜欢王子比。因此,就算是把楚灵王推翻了,王子比也不见得能够“成大事”。

“您如果问我王子比能不能够得到楚国,我可以实话告诉您,如果有下列五种情况,想得到一个国家是很难的。第一种是身份显贵而无贤人相助,第二种是有贤人相助而无强势的内应,第三种是有内应而无谋略,第四种是有谋略而不得民心,第五种是有民心而无美好的品德。”叔向接着说,“您想想,子干来到晋国已经有十三年了,跟随着他的那些人,无论是楚国的还是晋国的,没有一个知名人士,这是无贤人相助;楚国的亲族不是被消灭,就是背叛了他,这是没有内应;现在尚未摸清楚情况,就草草回国,这是无谋;出国十三年,人们早就将他忘得差不多了,这是没有民心;被迫逃亡在外,却没有人同情他,这说明他人品实在不怎么样。相比之下,现在的楚王虽然暴虐,但还是颇有人君之度,至少对那些敢于直言进谏的人能够包容。子干一无是处,却想取而代之,您觉得他能够得到楚国吗?”

“那依你之见,楚国最终会落到谁手里?”

“王子弃疾。”叔向说,“此人身为蔡公,又得陈人之助,实力强横,而且没听说有什么劣迹,治下盗贼不兴,民无怨言,威望很高。自古以来,楚国王室动乱,总是小儿子胜出,我看这次也不例外。”

韩起说:“话虽如此,当年齐桓公、晋文公都是流亡国外,后来不但当了国君,还成为霸主,凡事不可一概而论,说不定子干也有这样的福气呢?”

“子干怎么能够跟他们相比呢?齐桓公小的时候就受到齐僖公的宠爱,虽然出逃在外,仍有鲍叔牙、宾须无、隰朋等名士追随,有莒国、卫国作为后盾,还有国、高二氏为内应。他本人从善如流,行为庄重,不贪财,不纵欲,乐善好施。这样的人当上国君,不是理所当然的吗?先君晋文公,乃是狐姬之子,受宠于晋献公,自幼好学不倦,十七岁的时候身边就贤人云集,流亡在外的时候,有狐偃、赵衰为心腹,有魏犨(chōu)、贾佗为手足,有齐、宋、秦、楚等大国为后盾,还有栾枝、郤縠(xìhú)、狐突、先轸等豪强为内应,虽然流亡了十九年,这些人都对他不离不弃。老天要让晋国兴盛,不选择他又选择谁呢?我跟您说,子干跟这两位没法比,您看他离开晋国无人相送,回到楚国也没人迎接,这样的人想当国君,那是做梦!”

那么,当王子比和王子黑肱自杀的时候,真正的楚灵王,究竟在哪里呢?

原来,弃疾刚入郢都,便派了大量的奸细前往楚灵王军中,散布郢都失陷的消息,而且宣布:只要自行脱离部队,一概既往不咎。楚灵王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连忙带着部队回师郢都。没想到一路走,将士们就一路开小差,走到訾(zī)梁(今河南信阳境内),部队已经所剩无几。恰在此时,大子禄和公子罢敌的死讯也传到了军中。

遭遇了丧子之痛,又逢众叛亲离,楚灵王万念俱灰,也不愿再回郢都。于是他身边的人很快就走光了,只剩他独自一人沿着汉水南下。曾两次受过王恩的申亥(大夫申无宇之子,楚灵王曾两度宽恕过申无宇)在棘门(地名)的芦苇地里找到了他,将他偷偷带回家。

一个月之后,楚灵王在申亥家里自缢身亡。

弃疾一点也不浪费时间。王子比和王子黑肱自杀的第二天,他便即位为君,成为了历史上的楚平王。

王子比被厚葬在訾(zī)地(今河南省境内),而且有了一个专门的称号——訾敖。前面说过,敖是楚地方言,意思是虽然即位,却没有尽到国君的责任。在楚国的历史上,有记载的已经有若敖、堵敖、郏(jiá)敖,王子比与他们同列,倒也算是有了一个名分。

郢都城内仍旧人心惶惶。楚平王用楚灵王吓死两个哥哥,也把郢都人吓得不轻。大部分官员对新政权持观望态度,有人甚至称病不朝,好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但这难不倒楚平王。

没过多久,楚灵王的尸体在汉水被发现。脸已经腐烂得不可辨认,仅能从服饰上判定他的身份。楚平王命人将尸体带到郢都,在国人面前为其举行了盛大的葬礼。

于是,大伙彻底心安了。

令人尴尬的是,数年之后,申亥终于向政府报告了楚灵王的真正死因,而且交出了他的灵柩。没关系,这时候楚平王的统治已经稳固了,他轻描淡写地说了句“原来搞错了”,命人把原来那具尸体挖出来,又为真正的楚灵王举行了葬礼。

斗成然拥立有功,被任命为令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负责楚国的军政大事。原来楚灵王滥用民力,欺凌诸侯,现在一切都在楚平王和斗成然的安排下拨乱反正。

陈、蔡二国恢复了独立。当年楚灵王打着护送公孙吴回国的旗号吞并陈国,楚平王便把公孙吴找到,让他当了陈侯,也就是历史上的陈惠公。蔡国的大子有被楚灵王当作牺牲祭祀山神,楚平王便封大子有的儿子公孙庐为蔡侯,也就是历史上的蔡平侯。楚灵王通过大规模“人地置换”来断绝被侵占地区人民的复国之念,楚平王则让这些被迁徙的人们又回到故土。

在国内,楚平王大赏有功之臣,向国民施舍钱粮,赦免有罪之人,选拔贤能之士……总之新官上任三把火,该烧的都烧了,赢得满堂喝彩。观从曾经劝王子比杀楚平王,离开王子比后一直隐居在蔡国,楚平王也不介意,派人将他找回来,说:“你想要什么,我都答应。”

观从的回答很委婉:“臣的先祖曾经担任卜师的助手。”

楚平王于是任命观从为卜师,让他负责宫中的占卜事务。

为了在诸侯面前树立全新的形象,楚平王还派大夫枝如(复姓)子躬出使郑国,归还楚灵王时代强占的犨、栎两地。枝如子躬领命而去,回来的时候却没有完成使命。据说此君到了郑国,跟郑国君臣拉家常,聊天气,绝口不提归还土地的事。倒是郑国人先沉不住气了,主动问他:“听说楚王要归还寡君犨、栎两地,请问有那么回事吗?”

“我可没听到这样的命令哟。”枝如子躬漫不经心地说。

郑国人也不好再追问。

回到郢都,楚平王问他事情办得怎么样了,枝如子躬把帽子取下来,脱掉上衣,叩头说:“下臣违抗了大王的命令,这事没办成,请大王惩罚下臣吧!”

“哦?为什么?”

“犨、栎两地,乃我国北部重镇,视之为国家门户亦不为过。虽是先君通过武力强占而来,轻易拱手让人实非明智之举,所以下臣斗胆违抗了您的命令,甘愿受罚。”

楚平王大为感动,拉着他的手说:“快把衣服穿起来,回家去吧。下次不谷有重要的事情,再找您来帮忙。”

不谷是诸侯自称,比“寡人”更为谦逊。枝如子躬使命未达,当受处罚;然而爱国之心,着实可嘉!楚平王让他回家去歇着,不赏不罚,既维护了自己的权威,也不至于冷了忠臣的心,乃是明智的处理方式。

公元前528年十月,吴国攻占楚国的附庸州来。令尹斗成然请求讨伐吴国,楚平王不答应:“我还没有安抚人民,没有侍奉鬼神,没有完成守备,没有安定国家,这个时候动用武力,失败了可没有后悔药可吃。州来在吴国,和在楚国没有什么区别,随时可以要回来。”

不讨伐不代表无行动。第二年夏天,楚平王派然丹在宗丘(今湖北秭归县境内)检阅西部地区部队,派屈罢在召陵检阅东部地区部队,同时安抚当地百姓,施舍钱粮,救济贫困,恤孤养老,收容流浪人员,宽免孤儿寡妇的赋税,选拔地方上的贤能之士。一系列的休养生息政策使得楚国面貌焕然一新。尤为难得的是,这种休养生息政策被坚持了长达五年之久。直到公元前523年,楚国不筑城,不用兵,老百姓过了五年踏踏实实的太平日子。

齐景公公然挑战晋国的底线

公元前536年,晋国的首都新田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齐国的君主齐景公。齐景公此行的目的,一则是朝觐晋平公,二则请求晋国同意齐国对燕国用兵。

原来,三年前燕国发生政变,燕简公被大夫们群起而攻之,逃到了齐国。齐景公意欲帮助燕简公复国,但是又担心晋国干涉,于是主动上门请示汇报。

同类推荐
  • 姜瓖与大同兵变

    姜瓖与大同兵变

    姜瓖(?—1650),陕西榆林人。本是明朝大同镇的总兵官,在公元1644 年历史发生巨变的关键之年,他先投降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后又投降入关的清朝统治者,攻杀农民军。
  • 变革风生(1980-1989)

    变革风生(1980-1989)

    本书综述了记载了自1980年至1989年以来中国近代历史大事件。
  •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就十分爱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他说:"吾人揽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毛泽东1906年接触了《三国演义》,1912年在湖南一师期间,接触了《三国志》。从有记载文字佐证,他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可以说《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伴随了他一生的读书生活。
  • 三国之蜀汉儒将

    三国之蜀汉儒将

    主角设定:穿越前为矿大篮球队皇牌球员,自幼练习太极拳,剑,枪。后经过锻炼,基本与与魏延,张辽同级,略逊于巅峰关羽,张飞,赵云;高于马岱,文聘。大局观比较擅长,但不至于算无遗策,更多是有神来之笔,奇思妙想。文采:身为穿越者,语文不太差。本文适度YY,不太过火。自己争霸雄心万丈太累,当诸葛亮劳心劳力也太累。与其如此,还不如当个儒将,没事就喝喝酒,写写诗。打仗?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阴,迟早叫你喝我的洗脚水。曹操:“原来如此!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关羽:“有你在,我岂敢称武圣!”张飞:“好酒量!”刘备:“我一生识人无数,却看不透你,幸好我们不是敌人。”孙权:“没想到我江东是败在你的手里。”
  • 三星堆之101个谜

    三星堆之101个谜

    如果有人问,中国最神秘的图书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山海经》。如果有人问,中国最具魅力的青铜文明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三星堆……三星堆,一座古城,一个迷失的古国,跨进三星堆,就是跨进一座谜的城,一个谜的国度。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自游人

    自游人

    我们不打开,这么个顺序。她们笑了,说完再打开,开心地笑着注视着对方,渐渐地,直说吧柳平说。写作!烹饪!旅行!两人异口同声,翻开手掌,果然都是这几个字,两只写满字的手攥成了拳头。直说就直说,眼睛湿了。常言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你想做点什么?你呢?我们再猜好不好!当妖了——只写三个!只能是最想做的三件事!当然了!片刻,她们很幸运,找到了知己,柳平问淡出之后,重塑了人生。一样!紫玉应和着
  • 洪荒记事

    洪荒记事

    许沟穿越回到了洪荒,发现了一个和仙侠小说不太一样的洪荒,三足金乌是由野鸡变成的。且看他如何在高手如云的洪荒中一步步的成长……
  • 如何与异性交往(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如何与异性交往(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心理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正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幼稚半成熟状态,被称之为“心理断乳期”、“青春躁动期”或“成长关键期”,而学习的压力、价值的趋向、不良风气的影响等最易使青少年在认识上出现一片“真空”,产生心理障碍。《如何与异性交往》关于如何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和障碍,以优美、流畅的文笔,真实地呈现了不同风格和理论取向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咨询的治疗全景。为广大青少年认识自我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惑,获取自我调节和预防的心理学专业知识,提高心理障碍的免疫力提供了多种专业手段,也为家庭、学校和社会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和障碍提供了具有理论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专业参考价值。
  • 神界秘史

    神界秘史

    一个修真界的炮灰,因为自己的努力与巧合,靠着战争利器,征战异界,打造一个传奇。这是一个强者的国度,这是一个暗黑的世界。从另一个视角,剖析世界的格局。杀戮不是目的,征服只是手段。想实现梦想,只能不断挑战。所谓秘史,不是指男女私事。而是对表象的深一点层次的探讨。
  • 致富的哲学:赢家背后的成功密码

    致富的哲学:赢家背后的成功密码

    《致富的哲学(赢家背后的成功密码)》是华莱士最为著名的著作,它所揭示的财富原则,深深影响了包括拿破仑·希尔、斯蒂芬·柯维、罗伯特·清琦等励志作家在内的几代美国人,成为奠基性的世界财富名著。《致富的哲学:赢家背后的成功密码》与《思考致富》《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并称世界上最伟大的三大财富著作。在美国专业励志培训界,《致富的哲学(赢家背后的成功密码)》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那本小绿书”(因其初版时为绿色封面),并已成为美国专业励志培训的经典教材。至今,这些课程已经帮助全球的众多公司提高了数千万美元的销售收入,而且这些课程也造就了许许多多新生代的百万富翁。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俏皮太子妃

    俏皮太子妃

    天杀的,穿就穿了,还要嫁给一个病恹恹的太子。靠,这还真的是不幸呀!为什么别人当太子妃总是那么的美好,而我就是嫁个快死的太子呢?这要是他死了我还不是寡妇啦!啥,他还是英勇的骑士,不过呢?接下的故事你们就继续看下去咯……
  • 暴风雨前

    暴风雨前

    《暴风雨前》的作者李劼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一生留有五、六百万字的著作和译作。他的大河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已经成为传世之作。李劼人先生被他的同学郭沫若称为“中国的左拉” ,他的三部曲被郭沫若誉为“小说的近代史”。 李先生从1935年起写了三个连续性的长篇《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第一部),描写辛亥革命前的社会生活。这三部小说都以作者的故乡四川为背景。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