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0300000028

第28章 因果母题(2)

从某种意义上说,海外华文文学属于“边缘性”和“交叉性”领域,其接受影响的多向性,尤其是经受了中国传统文学精神在新的地域文化与意识文化环境中的嬗变和重建,这对精神诉求的个体的生存处境获得必要的意义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们从中国文化的集体主义本性出发,对作为生存现象的华文文学加以解释,在中国文化之下诠释世界的边缘地带,其精神指向与心理趋同,自然也就成为了一个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此时,作为文化母题之一的因果母题,自然也就成为了海外华人作家反省、寻求人生命运的一个本源性话题。

美国留学生阿苍的《菏里活第8号汽车旅馆》,主人公春儿原是一个单纯的女孩子,因为养父的关系来到美国,遭遇了失明和丈夫的背弃。其实她和柳胖弟兄的感情纠葛却是系在一个绿卡身份证上。在这个看似自由世界的国土上,春儿的命运却遭遇了尴尬,她因为极度的轻信而导致了自己被利用,同时被遗弃,但还仍然寄希望于那两个男人身上。人生无疑是一场游戏,而她看不清楚欺骗她的男人就是主宰她命运的人,无论她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她都无法逃避,并且不能清醒。

严力的《母语的遭遇》,则写出了两个中国人在国外开会的母语尴尬经历。方捷是一个旅法国的作家,而林角是应邀去瑞典开会的作家,不想,两人在这里相遇,可是他们偏偏是死对头。因为语言的障碍基本无法与他人沟通,而他们两人之间的交锋却是相互的谩骂。母语在这里已经不能够成为文化沟通的工具,只成为了消解彼此生活能力的工具。两人在丧失“母语”后都游离了自我,处于失语、失重、失衡的情态。显然,“母语”在这里成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人生体验遭遇尴尬的符号与替代物,而其深层次却在于文化的对接中,因“因”而“果”:海外华人的不被认同感与不自信的角色尴尬。

在方淳的《用最美的方式爱你》里的男主人公和小十几岁的女友红儿早已在日本同居,但为生活所迫,他不得不忍受女友去酒吧工作。在他第一次送红儿上班的的时候,他觉得似乎红儿就不属于他了。之后,他一直处于痛苦之中,认为只有以红儿的死亡才能够拯救完全属于他的爱。在一个夜里,在红儿进入梦乡时,他杀死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对于他来说,红儿那最后一刻由他亲手装点出来的美,便永远属于他的了。这是一个充满血腥的故事,金钱、性、爱之间的纠缠,使两个怀有美好爱情的人,由爱生恨再由生到死,成为内心纠葛与变异过程的轮回展示。

海外华人在目睹和体验了异域的生存现实,也看到了社会的非理性现象,受到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影响的同时,必然会对中国本土发生的社会事实做一个反省。有的则是对自身命运的理性探询,有的是对文化冲突中自身变异做出分析,对现存的根由和状态产生一系列丰富的联想,将时间转换成空间,把思维、存在的体验、记忆和文化想象中的时间、历史因素彻底加以排斥,使时间定格在新的空间形式中。

显然,海外华人的因果报应母题与佛经里的内涵也因时空的变异而发生了内在逻辑的演变:由神性的教义逐渐走向了世俗的生活;由显的主题走向隐的主题;由外而走向内的生命本体的哲学思索,回到了个人生活信念的问题。之所以发生这样的逻辑转变,在于中国经验具有以道德化的社会生活为审美取向的特点。海外华人的因果报应母题的表达,亦是于道德化与理性之间,寻求一种解读生命本体与社会的中介,因果之说也因之被神圣化与世俗化了。

(二)被神圣化与世俗化的因果之链

相对于西方,中国人更倾向于轮回或循环的思维,而西方人拥有达尔文式的进化思维。置身于海外的华人,其思维生成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中,文化上有交锋,思维上有冲突与重叠,那么,体现在文学的表达与内涵上,就有另类性。海外华文文学经受了整个世界大文化气候的熏陶,自然包括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一些经典也主动或被动地吸纳进他们的世俗的与精神的生活中。尤其是东南亚一些国家,佛光普照,或多或少影响了华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而在欧美等地区,尽管基督教盛行,但这并未中断了华人对中国文化里因果报应思想的认同。一种文化趋势是,佛教里的因果报应正更深层次地被泛化。原因在于人们需要精神的依托,需要规约自己的欲望,某种程度上讲,是人们渴望寻找到了一种在世俗里难以企及的心理诉求与安慰。尤其是商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日益减少,人们设法在内心里寻找到一种平衡与支点。

所谓因果之说的被泛化,从文化的意义来讲,作为曾经是佛教里的教义,已经被世俗伦理所重构,形成了规约人们生活样态的一种生存法则。具体体现在:其一,在历史与现实的社会中,佛教里的因果报应正被世俗化的过程日益加剧,并形成了世俗的伦理体系,从而引导人们的世俗与精神生活;其二,生命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日渐习惯与认同了因果之说的“果报效应”,即自己的生命判断与行为中总有些许禁忌,从而约束自己的言行与思维;其三,生命个体游离于世俗因果之说,在内心认同因果的效应,但事实上,在行为上,却放任自己的本性与欲望;其四,生命个体已然超越了世俗中的因果之说,并按照自己的行为准则来处理日常生活,但就人性的基点来说,已经超越了因果的直接利益对应,能够以自己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来规约、超越自我生命境界。

从马来西亚华文作家云里风的《慈善家》那里,不难看到“因果报应”的思想,明显的说教意味着客观上昭示因果报应的存在。赵老板是一个没有文化的粗人,但经过投机,他拥有了一定的资产,并讨有三房太太,育有几个儿女,可谓人生得意。但是他仍然期待自己能够成为千万富翁,把钱看得很重,近乎守财奴一样。一次偶然的体检,他获悉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于是,绝望的他,想到了做慈善的事情。有三个月的时间,赵老板不断地捐钱做善事,经常叫黄秘书陪他去访问孤儿院、老人院,也时常到各种庙里烧香、拜神,报章上每天都有他救济穷人的新闻,使他由一个守财奴变成一个慷慨的慈善家,前前后后捐给学校、神庙、慈善机关以及救济许多不幸的人的义款,算起来超过了四十万元,于是许多人敬佩他、赞美他。另外,他也参加当地的一个佛教协会,学会了念大悲咒,每天在家参拜,希望老天拯救他的生命。三个月后,他去复查,结果得知由于医院的差错,他原本就是健康的。于是他后悔捐献的四十万元,感到像是被人从胸口挖了一块肉,结果血压骤然升高,失去了知觉,成为了植物人。所有认识他的人,都替他惋惜,认为这么一个好人,怎么会有如此的遭遇呢?他们不知道原因,就如同他们不知道造就一个守财奴成为慈善家的理由到底是什么一样。

《慈善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典型的将因果报应与世俗欲望紧密结合的人。其实更重要的是,赵老板的忏悔不仅使自身性格趋于“圆型”,而且它升华了作品的主题:善人的悲剧值得同情,恶人的忏悔更值得深思。正是在这种矛盾当中,作者实际上在竭力表明一点,即宇宙天地之间的“残忍”和“冷酷”,虽然可能蕴含着因果报应,但它们又一定大于因果报应。反复体味赵老板的命运,云里风在《慈善家》中表达出了两层意思:第一层,命运是有主宰的,有法则的,有因果报应的,赵老板的命运是很好的印证;第二层,命运又没有主宰,因果报应是不能解释一切的。《慈善家》中的确闪现着“劝善惩恶”、“忏悔赎罪”色彩,甚至也含有某种人性异化的因素。

其实,生命“怪圈”的背后,是一种冥冥中的力量,这就是佛教的轮回和因果报应。《慈善家》旨在表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欲横流而带来的人性堕落,道德沦丧,以至酿成社会混乱。这就是作者因果观的基本内涵。

佛经里的“十恶”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两舌、恶口、贪欲、瞋恚、痴。而“十善”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欲、不瞋恚、不痴。从传统文化里因果观的结构来看,实际上是以世俗佛教因果循环论为外壳,所谓报应实乃礼教权力意志的象征。但作为文学的存在,当以艺术化的方式显示因果说教以规范人生,解释历史。依赖感是宗教存在的心理根源,“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这是马克思对宗教存在的心理根源最精粹的揭示。就佛教因果观的内核而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基本一致。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篇》)又说:“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性恶篇》)“伪”就是人工作为,“礼义”指道德规范。在荀子眼里,“礼义”是“悖于情性”的负载之物,并非人的天生自然本性。荀子将“性”与“伪”(礼义)看作善恶对立的两个方面,认为恶是人的本质,善是人为的结果。显然,在荀子看来,人的本性使然,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准则与道德标准的。那么,因果之说就是一个被神圣与提升的法则。因此,我们看到,这种生存指导被渗透在古代小说、戏曲,在演义世间百态的艺术世界里,总是在张扬伦理道德的大前提、大框架下,以佛、道掺合的思想观念,人生世事的因果报应的定律对作品进行点染、布局与收煞。这种情况,由唐人小说开其先河,至元明清世俗人情篇什,被嵌进几乎每一部作品的内容中去,成为不成文的小说创作规范。延续当下,这种思想仍然有痕迹可寻找,甚至更加被泛化了。

禅宗讲究“不立文字,见性成佛。”认为一切言说,皆离性相。然而很多人没有参透因果,无法超凡脱俗,更不用说是自我明了心性。其实,一切世法因缘而生,这就是真相,佛法也是因缘而生,这就是真相。如果仅仅是恪守固定不变的存在意义,也是不切现实的。因为,有这样的事实存在:“一旦某一思想体系结束,或这一思想体系中流行的价值不再适应改变了的人的境遇,它所精心构置的关于世界的理性认识便不再可能继续解释新经验的事实,这时,就会有一批思想家出来宣告生命哲学的新时期的开始。”①① 伏尔泰《哲学与宗教、散文及诗歌之间的联系环节》,第561页,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着选编》(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就因果律来说,其内在逻辑也因时代的更迭具有了不同的涵义,也体现了生命的多面性来。

刘小枫说:“生命的多面性正是现代伦理的终极世界,其中充满相互排斥相互矛盾的东西,人们必须放弃界定它的愿望,更不用说寻求确切答案了。”①①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第131页,华夏出版社,2004年。其实,伦理价值的寻求本身,就是一个理性与非理性对抗的过程。而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在对现存世界做出解释的时候,常常蕴涵着一种模糊的力量,“小说的唯一存在理由在于提供了一种‘伟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承受人生的相对性和道德模糊性的力量。可是,现代哲学思想史上也一直在竭力提供承受人生相对性和道德模糊性的力量。”①①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第135页,华夏出版社,2004年。显然,文学的诠释的可能性与有限度是并行的,它不可能清晰地把人生相对性和道德模糊性的悖论理析得格外清楚,这是有别于哲学、科学的。然而,有文学的叙述性的陪伴,人们还是感受了承受苦难的生命共感,也就是在另一种寓意空间里,人们看到了世俗里的诸多困惑与暗示。至于说在伦理领域里的解释就更显得勉为其难,因为伦理领域本身就有尴尬,在一个只有各种个别真理而没有真理体系的领域,换句话说,要求一个人用心地注视生活,而又要悟到生活的整体,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我们考量海外华文文学的因果母题的时候,也不能够仅仅将其纳入一个宗教伦理的范畴,因为它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已经携带了诸多文化内涵与生命意义,更有可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生命哲学意义的永恒命题。

事实证明,商品经济的潮流,促发了世俗男女人性的复苏,而社会上流行的拜金主义也使世俗男女自我失迷,走向生命毁灭的根本。这正是海外华文文学主题层面上社会新旧因素矛盾的因果关系。素朴的伦理哲学观从某种意义上则是一贴心灵的安慰剂。现实绝非简单地以循环往复、因果报应的形式出现,更何况,人生短暂易逝,消极的等待和牵强的适应,带来的只能是生命的萎顿。

(三)因果与文本的逻辑脉象

“因果报应”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律”是因果报应的内在逻辑。诚如方立天所言:“佛教因果报应论,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崭新而又神秘的人生理论,这种新型的人生哲学,论及人的道德观、生命观、生死观、命运观和来世观,体现人对现世的关切和终极的关怀,并从理论上把因果律、自然律和道德律统一起来,在中国固有的儒、道、墨等人生哲学理论以外,别树一帜。这种新型的人生哲学,为中国人提供了一种观察人生命运、价值、意义的新视角,以及对待人生行为、活动的新方式,成为一种别具一格的人生和社会的基本准则。可以说,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因果报应是最早从国外输入,并产生广泛而巨大反响的宗教人生理论。”①①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第78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漂流四海的中国华人,也受此潜移默化的影响。华人作家更是通过自己的文本,解读了对因果报应的理解与感悟。

同类推荐
  • 江南烟雨塞北雪

    江南烟雨塞北雪

    “江南烟雨塞北雪”,作者把现实生活与艺术想象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与读者促膝交谈,娓娓道来。至情至理,亲切感人。给人以轻波摇梦、低吟浅唱的情韵,很有几分耐人品嚼的味道。特别值得一读的是“谁主沉浮”这篇。作者构思奇巧,立意新颖,哲理性强。读后既让人感到无奈,苦涩、沉重、惋惜,又耐人思索与回嚼,并久久不能忘怀。黄河系列文笔流畅,语言优美,感到句句有诙谐,字字是真理。黄河是个大题材,从涓涓细流,到融汇百川,千回百折,奔流不息。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走访过她,讴歌过她。作者的黄河系列中的“一任西行”、“心诉”及“雪落黄河静无声”等都值得一读。故乡与怀旧系列,作者构思巧妙,入情入理。
  • 死城漫游指南

    死城漫游指南

    本书是张晓舟多年来的文化评论随笔首度精选结集,加西亚·马尔克斯一再解释过,所谓“魔幻现实主义”不是杜撰的,就是活生生的现实。同样,当我们用穿越、玄幻、盗墓这样的词来形容现实,那也一点都不虚,说的就是当今的中国现实。姑苏城外伦敦塔,琉璃厂的饭岛爱。少林钢琴,爱国粽子,心灵鳖汤。手拿一个爱疯死,一代人去那儿相互撒娇。信仰在空洞中飘扬,金山与神山对峙,一切是多么安闲地从那桩苦难转过脸。时代,就像硅胶一样在每个人的胸前鼓了起来,令你再也无法一手掌握。如何才能去爱?我看见了你的坏笑。一部盛世中国的荒诞书,当代中国社会与文化景观的素描簿。
  • 部长与国家

    部长与国家

    本书记述的是当年“独臂将军”余秋里授命出任石油部长、带领五万大军在松辽平原上进行大庆石油会战的传奇故事。作品以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人物活动,翔实叙述了当年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代领袖们为了打破国际反华势力对我国进行的全面封锁、毅然决策开发松辽石油基地的一系列高层活动内幕。
  • 诗词丛谈(马乃骝诗文集)

    诗词丛谈(马乃骝诗文集)

    卷一、诗词是非谈:凡所见谈古诗之曲解者,即予以辨析,如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有辱贫农之作,说《绝句》“两个黄鹂”是“断缯裂帛,互不联属”,说《江南逢李龟年》诗是伪作,皆一一考证,予以正误。
  • 别让外界浮躁了你

    别让外界浮躁了你

    《别让外界浮躁了你》:读其文,识其人,识其人,知其心,海亮的文字与他的生活,其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看上去散淡随意,细咂却是绵绵不尽的爱,是一份让人敬佩的认真。由周海亮编著的《别让外界浮躁了你》共6篇,主要内容为起身的饺子落身的面,原谅别人等于解脱自己,我真的闻到了花香,暗夜的明灯,寻找一处桃源,尊重每一扇门。
热门推荐
  • 玛雅文明探寻

    玛雅文明探寻

    在世界远古文明中,玛雅无疑最富有浪漫色彩。古代玛雅人制造了哥伦布之前美洲大陆上最引人惊奇的文明之一:它在气候并不宜人的热带雨林环境中萌芽、兴盛然后消亡,历经千载,遗留下数以百计的大型废墟,激起后人的惊叹和注意。
  • 邪宠之妃乃倾颜

    邪宠之妃乃倾颜

    她,是被父亲丢弃的红颜祸水,更是忠臣之后。倾国之颜,芳香袭人,没有花香的娇艳,也没有粉香的妖娆,别有一种奇香异馥,沁人心脾…她上战场,杀敌将,整贪官,打昏君,斗后宫。她的名字,不容于历史,却留于人心间。他,敌国皇室之人,却对她一见钟情。初见时,明知道她是男儿身,毅义不容辞的动了情。为了她,他放弃唾手可得的皇位,只愿陪她,逍遥人世间,一生伴相随。
  • 将门嫡女

    将门嫡女

    诸葛夕颜,诸葛后人,神门门主一场恶斗之后,她穿越到了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成为将军府不受宠的嫡女,废物三小姐宋珩。一朝醒来,她不再怯懦,走上强者之路。面对阴险的二娘,恶毒的姐妹,冷漠的父亲,且看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保护哪些爱她的人,打压哪些居心叵测的贼人,告诉这个世界,谁说女子不如男!十四岁名动天下,绝世倾城,白衣蹁跹,宋家阿珩,倾世无双。本文结合女强,宅斗,宫斗,结构复杂,美男多多,结局一对一。
  • 空腹健康革命

    空腹健康革命

    断食养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自然疗法,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起源于宗教,几乎在每一种宗教里,都有断食的说法。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经说过:“若五体之内有任何变患之时,先应断食物矣!”基督教的鼻祖耶稣也说过:“为了健康的关系,神会劝你挨饿,饿可以涤清肠胃,可以使人健康却病。”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说:“断食是进入宗教的门户。”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也一直提倡通过“服气辟谷”修炼成仙。
  • 豪门弃妇伤不起

    豪门弃妇伤不起

    帅气的老公心里另有初恋情人,她的心里也藏着一个初见时的身影。出身豪门的苏琳,仍然脱不离弃妇的命运,带着天生缺陷的女儿,艰难生活。无意中获得的异能,让她重新拥有天赋容颜的同时,也获得了强大的自信。金钱、名利、地位,还有那个男人,统统都被苏琳俘获,正能量女主,强势归来!
  • 霉女穿越制霸后宫:蛮妃难宠

    霉女穿越制霸后宫:蛮妃难宠

    他气宇轩昂,他铁血冷俊,他运筹帷幄,他傲然独立,总之——他帅翻一条街!可是,他不是她的菜啊!虽然他是她名义上的老公。她喜欢的可是激情型,虽然男配年纪小了点,不过,没关系,小正太也是她喜欢的型。所以,握拳!小正太,等着她来吧!
  • 穿越大唐芬芳客:香医皇后

    穿越大唐芬芳客:香医皇后

    我是穿越客徐染心,我在唐朝,以香医人。有人问,香可医人,能医心否?我摇头。又有人问,你可医人,能医己否?我复摇头。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反科学研究部

    反科学研究部

    曹依从学生时代一直到工作年纪的事,在校园时,曹依误打误撞进入了一个部门,名曰:反科学研究部。与部长王辉产生了恋情,直到她死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