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0300000027

第27章 因果母题(1)

“因果报应”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在中华历史上不断被重复地演绎。“因”亦称“因缘”,“果”或乐“果报”,酬因曰果,改恶从善,不仅广泛地熏染着一般民众,还深刻地影响到文学作品。同样,在海外华文文学的进程中,带有原始意味的因果轮回潜在地或显露或隐现其中,具有普遍的象征性和概括性,寄托着深刻人生哲理的因果叙事,已经从佛教义理逐渐渗透到世俗的生活中,指涉人们生活的题旨和象征,而更多的是一种镜像的作用,折射了生息在海外华人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依恋与纠缠,呈现出海外华人内心深处的尴尬与挣脱的集体无意识。应运而生的是,他们笔下的因果母题表达就具有别样的姿态与内涵。

海外华文文学的因果母题在文学作品中有多种表现和多方面的意义。因果叙事的文学的意义和叙述的辩证模式,因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已经与传统意义上的因果伦理主题有了全新的变化,同时,由于因果报应之理论不具有逻辑性,大有因果报应世俗化、普泛化的趋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经逐渐被演化成为一种道德的伦理,渗透在人们的日常与精神生活里,也就是因果之说从神性的位置已经逐渐被消解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反观人的世态行为,也大致看出了世俗人生的追索与生存原则与道德底线。作家们客观看待了海外华人人际关系生存秩序的理性规约,强调善恶报应——这一基于共同的对自然和社会的有序性心理期待的一种普泛的宗教伦理观念。异域文化背景的生成与经历,成了人们因果命运承受与承载的外因;而自我的角色转型与认同,成了因果的内在因素,当然也有宿命的追索与无奈的选择的成分在里面。。

作家在平静而冷嘲的因果叙述中,将审美视角伸向亲仇、乱伦、纵欲、利益等非理性心理的底层。一些华人作家更是通过自己的文本解读了对因果报应的理解与感悟,当然,这种梳理是自觉与不自觉的行为。在作家笔下,有着诸多的因果律的存在与解析:人性与神性之间情欲的因果律,欲望与生存之间的因果律,历史与现实之间金钱的因果律、爱欲与受罚的因果律,等等。当然,海外华文文学的作家由于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地域文化,接受华夏文化的心理、途径和方式都有很大差异,故而需要就其因果母题的内涵与逻辑变异、表现因果律以及因果意识,在历史与现实的维度上,在文化哲学的层面中,做一番梳理。

(一)因果报应与文化思维

海外华人作家对因果的直接与间接表达,与中国自古代以来的因果母题是一个暗合与承接。即便是生长在异国他乡,文化的根性决定了东方人的思维方式,就是一个轮回性质的,生存禁忌里有着因果链条的预设与恐慌,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道德的理念在作怪。事实上,即便是在西方,崇尚科学理性的国家也有着人生因果逻辑的表达。着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曾经这样说:我观察这个世界,尤其是人类的特质,我不赞成“世界是由任无目的的力量来支配”这种武断的观点,我认为这个世界对于善和恶,必然有一个无所不在,拘系靡遗遍及宇宙的定则存在其间。

作为因果母题的生成,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的呈现,更是生活在世俗的人们对中华母体文化的追随。换句话说,具有原型意味的、以小说为主的“因果报应”叙事,不同于抒情系统,也有别于西方叙事文学,它虽受神话的影响而催生,或者说源于神话,但是,从小说的萌芽、志异志怪的出现起,中国的小说就直接受到历史化的神话、史传传统、儒、道、释思想,伦理道德观念等的浸淫,形成了诸如“忠孝不能两全”、“痴心女子负心汉”、“才子佳人”、“官逼民反”等叙事模式,其背后则是“因果报应”、“轮回转世”、“自然法则”等观念为支撑。就是说,中国叙事文学的原型,直接源自神话原型者不多,主要的是以食色为本性的“人”本身情境的展示,是人的现世生活和对来世的期望为内容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欲求,说到底,它以现实的社会世相/事象为原型始点,积淀着社会文化意识和人的心理情感。

按说,因缘果报(相依缘起)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和核心问题之一,其经典说法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作为佛教哲学的缘起论,它主要解释宇宙生成演化和说明诸法性空的本质。就因果母题原型的形成所受的文化影响来说,中国的儒、道、释对此有所回应。儒家的礼乐仁学,道家的自然天籁观念和自由意识,释家的超脱、轮回、报应等,表现在抒情文学(主要是诗词)方面,对人格的提升,个体精神的张扬和顿悟、体验等思维方式的形成等发生了重要的影响;而在叙事文学方面,儒家的伦理道德和善恶标准,道家的“天”的观念、“自然法则”以及“仙道”思想,释的轮回、报应等观念,对于叙事文学的原型母题则产生直接影响。中国最早的小说“志怪”和“传奇”,虽然写的是怪事、奇人,但是其中表现的主题却是充满现实性的社会思想和伦理观念。在此基础上不断积淀和置换的原型,也大致都在这个层次和角度演变。叙事系统原型所负载的文化意识,曲折地表达被压抑的欲望和由现实所凝聚的激情,呈现着个体面对社会的复杂心理。

散居于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他们既用中文又用母国以外的不同语言文字书写的篇章,如林语堂用英文创作的《京华烟云》《唐人街》,美国汤亭亭的《女战士》、谭恩美的《喜福会》、哈金的《等待》、加拿大李群英的《残月楼》、丹尼思钟的《侍妾的儿女们》、英国张戎的《鸿》、荷兰王露露的《莲花剧院》、法国戴小捷的《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等等,其间“因果报应”的元素,与中国道德文化思维程度不同地暗合。

追溯起来,“因果报应”说是佛教的基本理论。但在中国,这种思想却不仅出自佛教。我国的传统观念里就有类似的思想。“报”和“报应”的思想最迟在先秦就已经出现了。《易·传》中就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说法。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向来把善恶因果报应这一道理,当作警世民众、昭示君臣的有效方法。从《三字经》、《增广贤文》、《朱子家训》等书籍、县志、民俗、家训族谱到官方颁行的典册中,无不涉及因果报应的事例与语句。可以说,这对世道人心的教化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果报应已经从信仰向教化倾斜。弘一大师在《南闽十年的梦影》文中告诉养正院学僧们牢记:“相信善恶因果报应,和诸佛灵感不爽的道理。就我个人而论,已经将近六十的人了,出家已有二十年,但我依旧喜欢看这类书——记载善恶因果报应和佛菩萨灵感的”“我要常常研究这类书,希望我的品行道德一天高尚一天,希望能够改过迁善做一个好人。又因为我想做一个好人,同时我也希望诸位都做好人……”

东汉初年佛教传入中国。“因果报应”作为一种宗教思想开始在我国社会上广泛传播。在印度佛教理论中,“认为人们在现世的善恶作业,决定了来生的善恶果报;今生的伦理境遇取决于前世的善恶修行。人要摆脱六道轮回中升降浮沉的处境,必须尽心佛道,勤修善业,以便证得善果,避除恶报。”①① 王月清《中国佛教善恶报应论初探》,《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这里的“业”,梵文为karma,意思是行为(造作),“业”通常分身、口、意三方面,故称三业。佛经中曾这样论及善恶动机与善业恶业的关系:心为法本,心尊心使,心之念恶,即行即施……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行即为……”①① 见《大正藏》卷二,第827页。

在佛教看来,由于主体善恶业力的作用,众生在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不断流转、转生于六道(六趋)。这六种转生的趋向是:天、人、畜生、饿鬼、地狱、阿修罗,如此生死相继,因果相依,如车轮运转,便形成业报轮回。业报轮回思想给人以这样的伦理承诺:今生修善德,可来生至天界,今生造恶行,来生堕入地狱。止恶行善是出离三界、摆脱轮回的必由之径。以伦理学的眼光看,因果律是以业力为中心,强调道德行为的主体与道德存在主体的一致性。佛教伦理意义的因果律,与哲学意义上的因果辩证法不同,它陈述的不是“凡果必有其因”,而是陈述“相同的原因造成相同的结果”。这一命题看似不具科学性,但在宗教伦理意义上,它是一种信仰的规则,决定着宗教生活中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如《中阿含经·思经第五》言:“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故作业,我说彼必受报,或现世受、或后世受。若不故作业,我说此不必受报。”《瑜伽师地论》亦言:“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等等。

东晋名僧慧远更结合我国上述的传统观念,写出了《三报论》、《明报应论》等着作,完整、系统地阐发了“因果报应”理论,进一步扩大了这种思想的影响。慧远的“因果报应”说把主宰因果报应的力量归于个人行为的善恶。一方面他说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定数”,今世之报是前世作业的结果。实质是论证了现实存在的合理性。这对统治者有利,当然受到统治者的欢迎;而另一方面,社会下层的老百姓受现实社会迫害甚深,没有出路,既对现实怀有恐惧,便对“来世”寄托以幸福的希望,因此这一观念也极易深入人心。

因果理论与中国先秦以来的向善文化心理的结合,变成了中国本土伦理文化的接续。以善为本,美善相兼,亦是我国文艺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孔子评《韶》说:“尽善尽美也。”而评《武》则云:“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这种思想,作为我国文艺的正统思想,必然要给小说以巨大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话本小说中充斥着的“因果报应”观念,就是佛教经义的世俗化。鲁迅在谈到话本的产生时说:“俗文之兴,当由二端:一为娱心,一为劝善,而尤以劝善为大宗。”①①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二篇“宋元话本”。可以说宋元话本的主旨便是“因果报应”的劝诫,即所谓“劝善”。在人类尚不能完全认识自己的时候,这种观念就会是社会的一种存在,也就势必会表现在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文艺作品,尤其是小说中来。如自宋元的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到明清的长篇小说《金瓶梅》、《醒世姻缘传》、《隋唐演义》等等,也都是以“果报”观念为其构思的框架。在《金瓶梅》里,恶贯满盈的西门庆死后,结局大屏幕 其妻携遗腹子孝子出走济南,路遇普净和尚,被引至永福寺,以因果现梦感化孝哥,终使之出家,改名“明悟”。全书终卷诗曰:“闲阅遗书思惘然,谁知天道有循环。西门豪横难存嗣,经济癫狂定被歼。楼月善良终有寿,瓶梅淫佚早归泉。可怜金莲遭恶报,遗臭千年作话传。”(100回)鲁迅因此而点评:“此之事状,固若玮奇,然亦第谓种业留遗,累世如一,出离之道,惟在‘明悟’而已。①①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九篇《明之人情小说(上)》。在清代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人很爱吃猫肉,抓来猫就把它放在石灰堆里,并“灌以沸汤。猫为灰气所蚀,毛尽脱落……血尽归于脏腑,内白莹如玉”,分外好吃。然而,这个女人吃了很多很多这样的猫之后,等到她死时,也“呦呦作猫声,越十余日乃死。”可见,虐杀动物使猫死得何等痛苦,最后就报应到自己身上。纪晓岚写道:“凡夫属含生,无不畏死。”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畏死,人作为地球生物的组成部分,不能已虐死其它物种而自己存活,否则恶有恶报。这既体现了因果报应观念,也诠释了人与生态的关系,是人生、也是人世的一种劝善训诫。

“因果报应”作为一种观念的存在,在我国至迟唐宋以后就已不只是一种宗教的教义,一种传统的思想,同样也是我国文艺崇尚教化的一种表现了。在众多人的心目中,它已经成为对自己命运认识的一种思想观念。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文化里,因果之悟已经日渐成为中国道德文化的主要支撑——“实理”与“根要”,并主宰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观。

海外华人精神上寻找着“根”的延伸,同时,又希望能够将自己的根留在异域的生存环境中。理性与非理性的诉求过程成为他们生命的写照。寻“根”的因,导致了其在精神上、文化上的妥协,也表现在爱情上、人生经验的认同上的游离与偏执,甚至是一意孤行。日籍华裔女作家蒋濮的《东京没有爱情》中的安妮,是一位中国的硕士研究生,为了和教授的丈夫能够在日本有一席之地,她听从丈夫的安排,一个人在东京苦苦坚守。但事实上,拒绝她到长岛的丈夫,已经和一个日本女性秘密同居。在面对突变的状况下,她采取了忍受、妥协,只求丈夫能够回心转意。但是,丈夫在一次醉酒中以刀相向,她在极度失望与失落的境地中认识另一个日本人,在冷静与疯狂中,她意识到在东京的土地上是没有爱情的,也就是说在生存与欲望之间,丈夫的人生已经深深地决定了她的走向。此“果”有其“因”,即那个日本大夫的人生观只停留于“欲界”和“色界”,而没有达到“无色界”。

作为佛教伦理理论基础的善恶果报说,一经传入中土便与中土的“积善余庆”、“积恶余殃”思想相合拍。其业报轮回观念,使善恶果报理论更能自圆其说,更能加强对民众道德生活的约束,从而丰富了中土的善恶报应思想,也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佛门善恶报应论,其对儒家伦理的补充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北齐的颜之推也因此对佛教“三世二重因果”的善恶报应论确信不疑:“三世之事,信而有征,家世归心,勿轻慢也。……今人贫贱疾苦,莫不怨尤前世不修功业,以此论之,安可不为之作地乎?”①① 《颜氏家训·归心》。佛教善恶报应论渗透在社会伦理生活中,唤起了更多人的道德自觉和自律,使人们认识到“善恶报应也,悉我自业焉”①① 智圆《闲居编·四十二章经序》。,并认识到“思前因与后果,必修德而行仁”。①① 《印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页。直至近代,它都是佛门教化民众的首要的宗教伦理工具,正如印光大师所言:“当今之计,当以提倡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及改恶修善,信愿往生,为挽回劫运、救国救民之第一着。谈玄说妙,尚在其次。”①① 《印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6页。

自元代以降,佛教逐渐认同为与人的天命相贯通,与中国本土的崇拜相胶合;与儒家的心性理论相吻合,突出了以心性论为教义的重心,并以心性理论诠释因果报应论。尽管世界上各国文化背景不同,山川阻隔,风云异向,也尽管中国文学对海外华文文学的影响并不是直接、对应、平衡、全面的,但海外华文创作在各自的发展中,仍有着民族文化的浸透,因果之说的影响也潜在其间,那种以善恶业报轮回的观念与世俗的道德实践相绾结,约束规范着流散的“拉帮结伙”的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呈现在华文作品中。

同类推荐
  • 火如何灼痛它自己

    火如何灼痛它自己

    塞巴斯蒂安·荣格尔自创了一门专业,他复活了自然的戏剧与人类的本性。很少有作家到过地球上如此迥乎不同且求生艰难的角落。没有人提供过对于极端事件的更触目惊心的思考线索。从美国西部闷烧的雷电山火,加勒比海惊心动魄的鲸鱼捕捞,克什米尔危机四伏的旅行,到科索沃腐烂发臭的集体坟墓、塞拉利昂无情无义的钻石交易,再到阿富汗无止无休的炮火硝烟,《火如何灼痛它自己》一书向人们展示了世界上最危险的一些地方和局势中的细枝末节。
  • 中国2012年度诗歌精选

    中国2012年度诗歌精选

    2012年的中国诗歌相对于以往,更加安静与结实了。安静指的是诗人的胸怀。诗人与诗人之间,无论是网上还是各种关于诗歌的集会,前些年那种相互之间的指责、诋毁,甚至谩骂几乎没有了,留下的是真正的诗歌论争的声音。起眼东西南北,各路诗人、各种拳脚与路数都认清了一个道理,“拿作品说话”。以往那种各自“我是天下第一”的幼稚已经随风飘去。结实指的是创作的姿态以及作品呈现出的思考。尽管我们现在很难在众多的诗歌里挑出一首成就一个诗人。但平心而论,即使朦胧诗时代、即使“第三代”留下的“经典”,与现在诗人们的创造相比,现在的诗歌从技术层面、思想层面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
  • 荒野的狐灯

    荒野的狐灯

    重新演绎了袁枚的著名鬼怪笔记小说《子不语》里的精彩故事。一个死人千里赴约,去向同窗好友交代身后之事,执念不舍,一直到化作了一具僵尸,作势扑人!一个青年爱上了一个姑娘,染红了她的长发,却看见圣庙门前的一个赑屃头上猩红耀目,一个仙女思凡,对一个卖鸡的农夫暗生情愫,在城门口拦住他,说:你卖掉鸡会得钱八千四百文,一个书生去深山里寻死,却不期遇见了已死的相好——一个妓女。而旧相好再不肯跟他缱绻,说:我已经是仙女了。这是一场场人与鬼之间的缱绻缠绵。它惊骇诡异,曲折动人,描摹出了一切魑魅魍魉最本色的一面。它让我们突然惊觉,有些鬼怪,竟然如此可爱!《子不语》,又名《新齐谐》,中国历史上最伟人的志怪小说之一。
  • 战犯末日

    战犯末日

    姜照远编写的《战犯末日》以全景纪实的方法,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意日法西斯战争罪犯由垂死挣扎到彻底覆灭的历史画面。《战犯末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重大历史实事件,如美英苏三国首脑雅尔塔会议、希特勒自杀身亡、苏军攻克柏林、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覆灭、日本投降、纽伦堡、东京、伯力大审判的内幕,均有详尽生动的记述。
  • 落在胸口的玫瑰:20世界中国女性写作

    落在胸口的玫瑰:20世界中国女性写作

    它有着丰富深邃的内涵。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是女人自己,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任何一个女性都不可能只成为其中的一项而置其他为虚无。作为一个独立的自信自足的生命个体,女性应视责任为生命的必需,“女性”一词不是一个空洞的能指,视苦难为生命的营养,视爱和成功为生命的追求。她应圆融、明净、厚重,与周围的世界和谐相处,共谋发展。只有当她在事业追求和日常生活中都能敞开心胸去面对时,生命的魔力、智慧的光芒、梦想的花苞才会灿烂地绽放,自由地舒展在蓝天白云之下,风来舞蹈,雨来欣悦
热门推荐
  • 伴君:不屑为妃

    伴君:不屑为妃

    天啊,怎么会这样?不过是一时被五百两的酬金迷了眼睛,怎么就成了史上第一位女太傅?不过是禁不住六百两黄金的诱惑,怎么就被要求嫁给皇帝当老婆?不,绝不,我,安小琬,还有大好的青春要享受,不屑为妃!
  • 曹操十讲

    曹操十讲

    三国时代,群雄并起,既有世家大族,也有草莽豪杰。但是,最后独霸天下的却是曹操。在逐鹿天下的过程中,军阀们有如流星划破长空一闪而过;有的偏居一隅苟且偷生,为什么只有这位乱世枭雄能够越战越强?他是怎样九死一生,又是怎样屡败屡战、反败为胜的呢? 拼杀一生的他,既没有像昔日贵族一样喊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也没有像无赖一样做出“大丈夫当如此也”的垂涎欲滴相,而是默默地走完了他一个汉室“臣子”的人生旅程;他生命的结束,同样意味着一个新王朝开始。但为什么在他手上却不能让那个没落帝国“寿终正寝”,而硬要让儿子演出“禅让”的荒唐剧?
  • 大胆说出你的爱:最经典的爱情散文(时文选粹)

    大胆说出你的爱:最经典的爱情散文(时文选粹)

    本书编入了近百篇经典爱情散文,其中既有当今的网络红文,也有文学新锐的得意之作,这些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有的虽如流星,只是瞬间划过,却在夜幕里留下永恒的光亮;有的虽如落英,仿佛似曾相识,却让人欲罢不能,让你在掩卷之际,忍不住回眸顾盼。这些爱情故事将生活的各个片段、各种场合、各种细节作为切入点,将爱情的细腻和伟大表达得酣畅淋漓,用朴实无华的小故事来抛砖引玉,以精简准确的爱情感悟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文章之后都有思考和感悟,悟出爱情的真谛,呼吸爱情的余味。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是《陕西历史文化丛书》系列之一的《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佛与佛的故事、中国佛寺的早期记录、陕西古代佛寺的建筑特色、汉至南北朝时期的佛寺、佛教在长安的继续发展、宋元明清时期的佛寺等内容。
  • 温城初夏情微暖

    温城初夏情微暖

    阮艺和汤媛。也许这两个人秉性相同,也许轨迹相同,就连生活都分毫不差,可最终命运给她们的结局并不同。虽非作者处女作,但却是第一本上架作品。那时写书灵感仅是来源于饶雪漫的(左耳),于是脑洞大开的采用了两个主角的第一视角写,看起来的确有些费劲费脑,作者觉得情节设定架构脑洞不足,所以请各位看官谨慎入坑。感谢收看,广告时间,再见!!!!
  • 霸奴娇

    霸奴娇

    这是一个美人,确切的说,是一个小美人。乌黑如缎的长发梳成两个髻,没有珠玉钗凤的点缀,只绑着红色的两个绳结。眉如弯月,眼如星光,鼻巧高挺,樱唇齿白,五官小巧精致,如沉鱼落雁,婀娜多姿,颦颦艳艳,玲珑剔透。小小年纪就长得如此秀美,长大后必定有着惑人的容颜。都说江南出美女,因着地势山清水秀,故而养育的人儿也就有着灵气与雅蕴。已是黄昏的江南青岭城,被落日昏黄的光环笼罩着,清灵灵的山山水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驭香

    驭香

    传说,青帝所至之处,芳草如茵,百花怒放,传说,青帝挥手间,枯木回春,肉白骨而医生死,他的名字叫句芒……一次偶然的车祸,一块古怪的花盆残片,引领着慕容纤纤打开仙境之门!一段优美的神话就此展开……推荐本人完本作品:《创神传奇》《新一品修真》《凤临异世》《飘泊在异界的日子里》《唐朝好媳妇》
  • 王者召唤--破碎的天空

    王者召唤--破碎的天空

    异世大陆,危机重重,可怕的亡灵生物围城,让原本繁华的都市陷入死寂。雷恩是王城中的见习骑士,临危不惧,集结好友杀出一条血路!神秘的赏金猎人,温柔的圣地美女,陪他驰骋天下!斗气,魔法,上古强者遗迹,助他蜕变成神!他撕破虚空,冲出迷雾,毁天灭地,执剑而立,成为一代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