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0300000027

第27章 因果母题(1)

“因果报应”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在中华历史上不断被重复地演绎。“因”亦称“因缘”,“果”或乐“果报”,酬因曰果,改恶从善,不仅广泛地熏染着一般民众,还深刻地影响到文学作品。同样,在海外华文文学的进程中,带有原始意味的因果轮回潜在地或显露或隐现其中,具有普遍的象征性和概括性,寄托着深刻人生哲理的因果叙事,已经从佛教义理逐渐渗透到世俗的生活中,指涉人们生活的题旨和象征,而更多的是一种镜像的作用,折射了生息在海外华人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依恋与纠缠,呈现出海外华人内心深处的尴尬与挣脱的集体无意识。应运而生的是,他们笔下的因果母题表达就具有别样的姿态与内涵。

海外华文文学的因果母题在文学作品中有多种表现和多方面的意义。因果叙事的文学的意义和叙述的辩证模式,因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已经与传统意义上的因果伦理主题有了全新的变化,同时,由于因果报应之理论不具有逻辑性,大有因果报应世俗化、普泛化的趋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经逐渐被演化成为一种道德的伦理,渗透在人们的日常与精神生活里,也就是因果之说从神性的位置已经逐渐被消解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反观人的世态行为,也大致看出了世俗人生的追索与生存原则与道德底线。作家们客观看待了海外华人人际关系生存秩序的理性规约,强调善恶报应——这一基于共同的对自然和社会的有序性心理期待的一种普泛的宗教伦理观念。异域文化背景的生成与经历,成了人们因果命运承受与承载的外因;而自我的角色转型与认同,成了因果的内在因素,当然也有宿命的追索与无奈的选择的成分在里面。。

作家在平静而冷嘲的因果叙述中,将审美视角伸向亲仇、乱伦、纵欲、利益等非理性心理的底层。一些华人作家更是通过自己的文本解读了对因果报应的理解与感悟,当然,这种梳理是自觉与不自觉的行为。在作家笔下,有着诸多的因果律的存在与解析:人性与神性之间情欲的因果律,欲望与生存之间的因果律,历史与现实之间金钱的因果律、爱欲与受罚的因果律,等等。当然,海外华文文学的作家由于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地域文化,接受华夏文化的心理、途径和方式都有很大差异,故而需要就其因果母题的内涵与逻辑变异、表现因果律以及因果意识,在历史与现实的维度上,在文化哲学的层面中,做一番梳理。

(一)因果报应与文化思维

海外华人作家对因果的直接与间接表达,与中国自古代以来的因果母题是一个暗合与承接。即便是生长在异国他乡,文化的根性决定了东方人的思维方式,就是一个轮回性质的,生存禁忌里有着因果链条的预设与恐慌,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道德的理念在作怪。事实上,即便是在西方,崇尚科学理性的国家也有着人生因果逻辑的表达。着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曾经这样说:我观察这个世界,尤其是人类的特质,我不赞成“世界是由任无目的的力量来支配”这种武断的观点,我认为这个世界对于善和恶,必然有一个无所不在,拘系靡遗遍及宇宙的定则存在其间。

作为因果母题的生成,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的呈现,更是生活在世俗的人们对中华母体文化的追随。换句话说,具有原型意味的、以小说为主的“因果报应”叙事,不同于抒情系统,也有别于西方叙事文学,它虽受神话的影响而催生,或者说源于神话,但是,从小说的萌芽、志异志怪的出现起,中国的小说就直接受到历史化的神话、史传传统、儒、道、释思想,伦理道德观念等的浸淫,形成了诸如“忠孝不能两全”、“痴心女子负心汉”、“才子佳人”、“官逼民反”等叙事模式,其背后则是“因果报应”、“轮回转世”、“自然法则”等观念为支撑。就是说,中国叙事文学的原型,直接源自神话原型者不多,主要的是以食色为本性的“人”本身情境的展示,是人的现世生活和对来世的期望为内容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欲求,说到底,它以现实的社会世相/事象为原型始点,积淀着社会文化意识和人的心理情感。

按说,因缘果报(相依缘起)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和核心问题之一,其经典说法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作为佛教哲学的缘起论,它主要解释宇宙生成演化和说明诸法性空的本质。就因果母题原型的形成所受的文化影响来说,中国的儒、道、释对此有所回应。儒家的礼乐仁学,道家的自然天籁观念和自由意识,释家的超脱、轮回、报应等,表现在抒情文学(主要是诗词)方面,对人格的提升,个体精神的张扬和顿悟、体验等思维方式的形成等发生了重要的影响;而在叙事文学方面,儒家的伦理道德和善恶标准,道家的“天”的观念、“自然法则”以及“仙道”思想,释的轮回、报应等观念,对于叙事文学的原型母题则产生直接影响。中国最早的小说“志怪”和“传奇”,虽然写的是怪事、奇人,但是其中表现的主题却是充满现实性的社会思想和伦理观念。在此基础上不断积淀和置换的原型,也大致都在这个层次和角度演变。叙事系统原型所负载的文化意识,曲折地表达被压抑的欲望和由现实所凝聚的激情,呈现着个体面对社会的复杂心理。

散居于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他们既用中文又用母国以外的不同语言文字书写的篇章,如林语堂用英文创作的《京华烟云》《唐人街》,美国汤亭亭的《女战士》、谭恩美的《喜福会》、哈金的《等待》、加拿大李群英的《残月楼》、丹尼思钟的《侍妾的儿女们》、英国张戎的《鸿》、荷兰王露露的《莲花剧院》、法国戴小捷的《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等等,其间“因果报应”的元素,与中国道德文化思维程度不同地暗合。

追溯起来,“因果报应”说是佛教的基本理论。但在中国,这种思想却不仅出自佛教。我国的传统观念里就有类似的思想。“报”和“报应”的思想最迟在先秦就已经出现了。《易·传》中就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说法。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向来把善恶因果报应这一道理,当作警世民众、昭示君臣的有效方法。从《三字经》、《增广贤文》、《朱子家训》等书籍、县志、民俗、家训族谱到官方颁行的典册中,无不涉及因果报应的事例与语句。可以说,这对世道人心的教化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果报应已经从信仰向教化倾斜。弘一大师在《南闽十年的梦影》文中告诉养正院学僧们牢记:“相信善恶因果报应,和诸佛灵感不爽的道理。就我个人而论,已经将近六十的人了,出家已有二十年,但我依旧喜欢看这类书——记载善恶因果报应和佛菩萨灵感的”“我要常常研究这类书,希望我的品行道德一天高尚一天,希望能够改过迁善做一个好人。又因为我想做一个好人,同时我也希望诸位都做好人……”

东汉初年佛教传入中国。“因果报应”作为一种宗教思想开始在我国社会上广泛传播。在印度佛教理论中,“认为人们在现世的善恶作业,决定了来生的善恶果报;今生的伦理境遇取决于前世的善恶修行。人要摆脱六道轮回中升降浮沉的处境,必须尽心佛道,勤修善业,以便证得善果,避除恶报。”①① 王月清《中国佛教善恶报应论初探》,《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这里的“业”,梵文为karma,意思是行为(造作),“业”通常分身、口、意三方面,故称三业。佛经中曾这样论及善恶动机与善业恶业的关系:心为法本,心尊心使,心之念恶,即行即施……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行即为……”①① 见《大正藏》卷二,第827页。

在佛教看来,由于主体善恶业力的作用,众生在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不断流转、转生于六道(六趋)。这六种转生的趋向是:天、人、畜生、饿鬼、地狱、阿修罗,如此生死相继,因果相依,如车轮运转,便形成业报轮回。业报轮回思想给人以这样的伦理承诺:今生修善德,可来生至天界,今生造恶行,来生堕入地狱。止恶行善是出离三界、摆脱轮回的必由之径。以伦理学的眼光看,因果律是以业力为中心,强调道德行为的主体与道德存在主体的一致性。佛教伦理意义的因果律,与哲学意义上的因果辩证法不同,它陈述的不是“凡果必有其因”,而是陈述“相同的原因造成相同的结果”。这一命题看似不具科学性,但在宗教伦理意义上,它是一种信仰的规则,决定着宗教生活中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如《中阿含经·思经第五》言:“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故作业,我说彼必受报,或现世受、或后世受。若不故作业,我说此不必受报。”《瑜伽师地论》亦言:“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等等。

东晋名僧慧远更结合我国上述的传统观念,写出了《三报论》、《明报应论》等着作,完整、系统地阐发了“因果报应”理论,进一步扩大了这种思想的影响。慧远的“因果报应”说把主宰因果报应的力量归于个人行为的善恶。一方面他说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定数”,今世之报是前世作业的结果。实质是论证了现实存在的合理性。这对统治者有利,当然受到统治者的欢迎;而另一方面,社会下层的老百姓受现实社会迫害甚深,没有出路,既对现实怀有恐惧,便对“来世”寄托以幸福的希望,因此这一观念也极易深入人心。

因果理论与中国先秦以来的向善文化心理的结合,变成了中国本土伦理文化的接续。以善为本,美善相兼,亦是我国文艺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孔子评《韶》说:“尽善尽美也。”而评《武》则云:“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这种思想,作为我国文艺的正统思想,必然要给小说以巨大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话本小说中充斥着的“因果报应”观念,就是佛教经义的世俗化。鲁迅在谈到话本的产生时说:“俗文之兴,当由二端:一为娱心,一为劝善,而尤以劝善为大宗。”①①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二篇“宋元话本”。可以说宋元话本的主旨便是“因果报应”的劝诫,即所谓“劝善”。在人类尚不能完全认识自己的时候,这种观念就会是社会的一种存在,也就势必会表现在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文艺作品,尤其是小说中来。如自宋元的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到明清的长篇小说《金瓶梅》、《醒世姻缘传》、《隋唐演义》等等,也都是以“果报”观念为其构思的框架。在《金瓶梅》里,恶贯满盈的西门庆死后,结局大屏幕 其妻携遗腹子孝子出走济南,路遇普净和尚,被引至永福寺,以因果现梦感化孝哥,终使之出家,改名“明悟”。全书终卷诗曰:“闲阅遗书思惘然,谁知天道有循环。西门豪横难存嗣,经济癫狂定被歼。楼月善良终有寿,瓶梅淫佚早归泉。可怜金莲遭恶报,遗臭千年作话传。”(100回)鲁迅因此而点评:“此之事状,固若玮奇,然亦第谓种业留遗,累世如一,出离之道,惟在‘明悟’而已。①①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九篇《明之人情小说(上)》。在清代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人很爱吃猫肉,抓来猫就把它放在石灰堆里,并“灌以沸汤。猫为灰气所蚀,毛尽脱落……血尽归于脏腑,内白莹如玉”,分外好吃。然而,这个女人吃了很多很多这样的猫之后,等到她死时,也“呦呦作猫声,越十余日乃死。”可见,虐杀动物使猫死得何等痛苦,最后就报应到自己身上。纪晓岚写道:“凡夫属含生,无不畏死。”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畏死,人作为地球生物的组成部分,不能已虐死其它物种而自己存活,否则恶有恶报。这既体现了因果报应观念,也诠释了人与生态的关系,是人生、也是人世的一种劝善训诫。

“因果报应”作为一种观念的存在,在我国至迟唐宋以后就已不只是一种宗教的教义,一种传统的思想,同样也是我国文艺崇尚教化的一种表现了。在众多人的心目中,它已经成为对自己命运认识的一种思想观念。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文化里,因果之悟已经日渐成为中国道德文化的主要支撑——“实理”与“根要”,并主宰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观。

海外华人精神上寻找着“根”的延伸,同时,又希望能够将自己的根留在异域的生存环境中。理性与非理性的诉求过程成为他们生命的写照。寻“根”的因,导致了其在精神上、文化上的妥协,也表现在爱情上、人生经验的认同上的游离与偏执,甚至是一意孤行。日籍华裔女作家蒋濮的《东京没有爱情》中的安妮,是一位中国的硕士研究生,为了和教授的丈夫能够在日本有一席之地,她听从丈夫的安排,一个人在东京苦苦坚守。但事实上,拒绝她到长岛的丈夫,已经和一个日本女性秘密同居。在面对突变的状况下,她采取了忍受、妥协,只求丈夫能够回心转意。但是,丈夫在一次醉酒中以刀相向,她在极度失望与失落的境地中认识另一个日本人,在冷静与疯狂中,她意识到在东京的土地上是没有爱情的,也就是说在生存与欲望之间,丈夫的人生已经深深地决定了她的走向。此“果”有其“因”,即那个日本大夫的人生观只停留于“欲界”和“色界”,而没有达到“无色界”。

作为佛教伦理理论基础的善恶果报说,一经传入中土便与中土的“积善余庆”、“积恶余殃”思想相合拍。其业报轮回观念,使善恶果报理论更能自圆其说,更能加强对民众道德生活的约束,从而丰富了中土的善恶报应思想,也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佛门善恶报应论,其对儒家伦理的补充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北齐的颜之推也因此对佛教“三世二重因果”的善恶报应论确信不疑:“三世之事,信而有征,家世归心,勿轻慢也。……今人贫贱疾苦,莫不怨尤前世不修功业,以此论之,安可不为之作地乎?”①① 《颜氏家训·归心》。佛教善恶报应论渗透在社会伦理生活中,唤起了更多人的道德自觉和自律,使人们认识到“善恶报应也,悉我自业焉”①① 智圆《闲居编·四十二章经序》。,并认识到“思前因与后果,必修德而行仁”。①① 《印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页。直至近代,它都是佛门教化民众的首要的宗教伦理工具,正如印光大师所言:“当今之计,当以提倡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及改恶修善,信愿往生,为挽回劫运、救国救民之第一着。谈玄说妙,尚在其次。”①① 《印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6页。

自元代以降,佛教逐渐认同为与人的天命相贯通,与中国本土的崇拜相胶合;与儒家的心性理论相吻合,突出了以心性论为教义的重心,并以心性理论诠释因果报应论。尽管世界上各国文化背景不同,山川阻隔,风云异向,也尽管中国文学对海外华文文学的影响并不是直接、对应、平衡、全面的,但海外华文创作在各自的发展中,仍有着民族文化的浸透,因果之说的影响也潜在其间,那种以善恶业报轮回的观念与世俗的道德实践相绾结,约束规范着流散的“拉帮结伙”的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呈现在华文作品中。

同类推荐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普吕多姆诗选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普吕多姆诗选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 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感悟·独白卷(读者精品)

    感悟·独白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感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感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忘不了的那些人和事

    忘不了的那些人和事

    有的,就是活着———即使在现实世界上不在了,会结识许多人,也永远活着。在记忆中流失了; 有的却历久弥新,人的一生,怎么也忘不了。本书所记,被时光带走了,就是那些忘不了的人和事。忘不了,经历许多事
热门推荐
  • 刘兴诗讲地球曾经的印记:古国印象

    刘兴诗讲地球曾经的印记:古国印象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文明流传到了今天,也有许多文明在前进的道路上突然消失。本书从一个个小故事走进古王国,使我们走进一个个曾经辉煌而又神秘的传奇!使我们更加清晰的了解历史文明。这些故事让青少年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更关注我们现在的生存环境,从而更让青少年懂得关心我们的地球并去爱护他。
  • 星历1000

    星历1000

    “老大,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还是一个穿越过来的普通人,甚至是一个对你们而言就是一千多年前地球时代的老古董!现在突然让我出现在这太空船满天飞的科幻世界,就已经压力好大,这又一会儿宇宙战争,一会儿外星人入侵是要闹哪样啊!会死人的啦!您就发发善心,让我安安分分地享受未来世界,过完这平凡一生吧。”“不行。”“……”_(:3」∠)_
  • 美漫大幻想

    美漫大幻想

    一个穿越者成为变种人的挣扎史。PS1:第三卷恢复记忆。PS2:漫威,DC都有,以漫威为主线,DC为辅。PS3:影视为主,漫画为辅。****新书已发,《九星毒奶》,欢迎品读。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田园闺秀

    田园闺秀

    “…”雨茗挑眉,从此宠之纵之,半晌,憋出一句话,“老头子,我没钱的。”“铿——”少年一剑劈在石头上,嘴角微抽地看向雨茗,对老人露出一个同情的表情,就是不许她离他远去。某天遇上一个俊美师兄,从此有人保驾护航,更演绎一段青梅竹马的童话雨茗站定身子,抬头去看马背上的人,只是,江湖骗子有我这样仙风道骨吗?江湖骗子有我这么玉树临风,马上的少年就直直地从马上栽了下来。雨茗低头看自己面前摔得龇牙咧嘴的少年,幸灾乐祸的拍着胸口,道:“天地良心,我可什么都没说,是你自己掉下来的!”少年气的咬牙切齿,却只得看着眼前只能称作女孩的雨茗,武功高强?小丫头你什么眼神啊——”那天清俊如寒梅的俊美少年成了雨茗的师兄,给他狠狠按上脱臼的脚踝,飘然离去。那时十岁的女孩子精致的小脸在十三岁少年心中再也挥之不去。老者看向雨茗道:“小娃娃,你叫什么名字?老夫见你骨骼精奇,欲收你做关门弟子,待得他日,必定成为一代女侠!”,唐雨茗,哥哥关心,还不等雨茗说话,也不知是不是故意的,看向眼前貌似仙风道骨的老头子,接着练剑。身子一僵,许久,传奇毒门的继承人,一朝穿越,成了一个乡下人家的女儿。父亲被征发从军,母亲一人撑着家,虽然日子过得不算好,但母亲疼爱,才道:“我是骗子?小丫头,加上一个天天姐姐长姐姐短的小妹子,雨茗觉得做个村姑也没什么不好。而老人。
  • 挖坑埋王爷:邪君狂妃

    挖坑埋王爷:邪君狂妃

    废材小姐逆袭崛起,绝代风华!一个狂傲霸道的王者对上桀骜嬉笑的现代异能者,腹黑对上腹黑,谁要坑了谁?……他:“拿了我的东西还说不是我的人?”她扯着手上脱不下来的镯子:“丫丫个呸,能拿下来我立马还你!”他:“哦~把手剁了!”她狗腿,笑:“哎呦,权爷您大人有大量,不用和我这个小女子计较才是。”【群号:375699229】
  • 财神儿子刁钻娘

    财神儿子刁钻娘

    一朝穿越,她的灵魂附在了一名被人毒死的王府小妾身上带着两份记忆,向晚晚重生了奇怪,为什么她想从床上坐起来都这么困难?她的肚子为何这么大这么圆?她本是府中最懦弱的小妾,被人陷害至死,再度睁开眼时,惜日胆怯的目光变成了凌厉狠绝的冷眸。这具身子原先所受的气,所吃的苦,她向晚晚会从这些人的身上一个一个的讨回来!向晚晚宗旨:有恩百倍还,有仇千倍报!你不仁,我把你往死里害。财神?向晚晚双眼冒光,哈喇子直流的看着儿子:“宝贝儿,你真是太有才了,呐,变两元宝先。”某宝猛翻白眼,再次纠正:“不是财神,是财神童子。”某晚如豺狼般目露凶光:“少啰嗦,快变元宝。”……蓦然回首,她心里住着的,是哪一个人?当繁华落尽,谁能与她携手江湖一只仙桃,让他小有仙法,小手指微动,天下无敌只是……为何口中念的与出现的,会相差这么多呢?“七宝……你把我银子变哪去了?”某女仰天咆哮,她眼前那一堆堆蛇虫鼠蚁是怎么回事?“我让你把他的衣服脱了,你在他屁股后面变条尾巴出来算怎么回事?”她直翻白眼,无语的看着那人的身后一条猴子尾巴上下摇摆。某宝咬着手绢蹲在墙角画圈圈,眼泪汪汪,楚楚可怜:“我……我也不知道呐。”他的法力怎么时灵时不灵呢?◇◇◇◇七宝:财神宝宝,由亲亲千临陌领养(一宝拍卖ing~~~)◇◇◇◇小小的群:《舒悠园》76189275,欢迎亲们加入~~~◇◇◇◇推荐好友的文文《天价王妃》亲亲师父慕殿的文《可怜倾城色》思纯若舞《狂傲倾天下》牛奶郁
  • 龙胖子历险记

    龙胖子历险记

    三流写手龙胖子穿越到了自己写的网文。本该一路发达成为主角,结果却是别人家的老爷爷?昔日三流写手笔下的原著主角龙傲天又将何去何从。写手PK逆天主角。将会是谁的胜利?看了你们就知道了。
  • 再美也美不过想象

    再美也美不过想象

    耀一的文字笔法淡而忧伤,却饱含着深沉而又热烈的情感,感动无数读者。“我写那些悲伤的故事,不是想赚你们的眼泪,只希望你们可以感受到自己身上的幸福,哪怕只是一丝也好。虽然这样靠对比感受幸福的方式有些残忍,但现实就是如此。我把阴暗面摆在你们面前,但并不代表整个世界都是阴暗的。对于故事里的人,我是决绝的,但对于你们,我尽可能保持温和。”《再美也美不过想象》是耀一的首部情感小说结集,爱情,亲情,友情,激烈的或是平淡的,在文中绽放着别样之美。
  • 中华美德1

    中华美德1

    在故事中汲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