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0300000025

第25章 适性母题(1)

记得辜鸿铭老先生说过,华人和中华文明的三大特征是深沉、博大、纯朴。美国人博大、纯朴却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深沉、博大却不纯朴。

不过,似乎还要补充一个特征,即灵活。日本人曾学华人深沉(缅怀历史,注重经典)、博大(容得外来东西)和纯朴(言忠信而行笃敬,务实肯干),却没有学到“灵活”。

灵活正是一种适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尽管落叶飘零,也可以落地生根,适应异样的泥土,如种子般发芽、成长;尽管风雨变幻,也能够顽强存活,静观大千的百态,以自己认同的适性而安身立命。

中华文化洋溢着一种乐观情调。汉字发明了一个奇妙的“处”字。“处人”、“处事”、“处世”,都讲究“善处”,讲究“处”得适合。传统文化强调人与他人、人与自身、人与天地相处的和谐。和谐相处如一股暖流,将心比心,把分散在天南地北的人联系起来,亲者守望相助,疏者彼此走近;和谐相处还如一把利剑,削去种种历史的和现实的忧患与痛苦,开创适者生存与发展的人生之路。

这种“适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自然观,一种自然的认知方式。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可以群”即是基于“人能群”的一种天性,也就是说,无论处人、处世,都要依自然需求的理由,适应天然,执中忌偏。人的智慧在乎顺天而为,人的才能在乎顺本性而为,这就意味着人的活动性、创造性,并不张扬膨胀为意志抽象、与天相争的“绝对主体精神”,而是如管子所说:“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以为人”①① 管子:《管子·内业》。,人作为“天物”之一,应当平等于、亲近于他物、他者。

这种以自然与人性灵动联系的认知方式,也影响了中华文化传统的观感方式,作用于文学的母题和评价尺度。于是,我们看到了中华经典文论中有“适音”的主张:

夫乐有适,心亦有适。人之情,欲寿而恶夭,欲安而恶危,欲荣而恶辱,欲逸而恶劳。四欲得,四恶除,则心适矣。四欲之得也,在于胜理。胜理以治身则生全,以全则寿长矣;胜理以治理则法立,法立则天下服矣。故适心之务,在于胜理。①① 《吕氏春秋·适音》。

何谓适?衷(按:通“中”)音之适也。何谓衷?大不出钧,重不过石,小大、轻、重之衷也。黄钟之宫,音之本也,清浊之衷也。衷也者适也。以适听适则和矣。①① 《吕氏春秋·适音》。

由此可知,从人生到艺术,从“心”与“物”到“知”与“行”的关系,都强调适性,有顺势应变之适应,有权重清浊之适音,这才是胜理。在汉语词汇里,“适从”、“适切”、“适当”、“适度”、“适时”、“适意”、“适足”、“适中”、“适可”等等无数的构词,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精神与东方智慧,“能以久处其适,则生长矣”①① 《吕氏春秋·侈乐》。。同样,当我们以“适性”观察海外华文文学,也不难看到这种明显的感悟方式与表达方式。

(一)“适人”之适性:欲荣恶辱

海外华人在他乡生存与发展,必然有个“适人”、“善处”的问题。反映在文学与审美中,就是如何既以传统的道德观念、行为方式、处世准则为基石,又在并非纯粹自我的领域,而是在印证渗入自我的他者情境中,表现出一种带有伦理倾向的适性愉悦。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有一部旅美华人的长篇自传体小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创下了短短数月就发行50万册的记录。正当有关机构筹拍同名的电视剧之际,遭到了在纽约的个别华人不实之词的攻击。为正视听,作者周励在上海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公布了题为《曾经沧海难为水——我,还是我》的书面发言:

我还是我——一个站在少年宫的草坪上唱歌,看着《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念着普希金的诗,戴着中队长标志长大的我;

我还是我——在北大荒的荒原上,背着那只魔鬼档案,一边放着猪群,一边高声背诵李白词《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我;

我还是我——一个双手空空,带着40美元孤身闯入美国,通过艰苦奋斗拼搏,开拓出大批美国客户,将中国新产品不断打入西方世界,每次当我带着美国客户穿梭于祖国大地时,我有一份骄傲,一份自豪。

我还是我——当我的美国客户称我是“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时,我最感兴趣的是“中国”。在和麦克的交谈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城南旧事”,跻身在美国商场中,却忘不了北大荒的小屋。终于有一天,我用心血和泪水,醮着蕴藏在我胸中的波涛,写成了一本书——《曼哈顿的中国女人》。

打开这本书,你就看到了我们这一代人,也看到小说后面那个精神的我,真实的我。①① 林锋编:《曾经沧海难为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出版前后》第72页,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这个“精神的我”、“真实的我”,虽然写了商业行为,但在“赢利”的背后,是更具“适人之适”的智慧之花和辛劳之果。纽约这样的城市,是富人的天堂,也是穷人的地狱。它所拥有的绝顶豪华和现代文明,似同天堂;它所展开的剧烈竞争,尔虞我诈,巧取豪夺以及黑暗角落里的种种犯罪事件,却又是地狱。《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中的女主人公,也曾挣扎在生活的底层,经历端盘子,擦桌子,当保姆,跑新闻,开拓市场,赚取佣金等等艰辛,但她不仅以东方人的适性忍受了这些苦难,还以东方人的智慧善于寻找机遇。苍天不负有心人,机会终于来了,她从中美之间的贸易中介做起——千方百计把中国货(从30万码坯布到皮鞋、木珠门帘、丝绸饰带)打进欧美市场。为了让中国的抽纱窗帘打入德国市场,为了让中国抽纱总公司买下德国赛特公司全套抽纱机械设备,她可以在48小时里只睡三个小时的觉!女主人公的创业过程常常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兔起鹘落,扑朔迷离,机遇与陷阱相随,坦途与泥坑相间,眼泪与欢笑交织。入商场很容易染上商患(利欲熏心,损人利己,不择手段,坑蒙拐骗),然而女主人公如此直言:

我给自己定了一条原则:作为一个以美国商场为生活背景的人,头脑,应当是商人的头脑;但灵魂,不是商人的灵魂;也不能把自己的灵魂和时间都卖给那些灵魂也是商人的商人!①① 周励:《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第63页,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

我们当然要在商言商。为商之道,并不完全在于利用各种关系和后门,而在于吃苦精神、诚信、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在于高于一般商业行为的人生目标。涉足商海而又能适在生存,更要能认识自己的潜能和价值,用非同异常的智慧、气质和风度去驾驭商道。小说的主人公是女性,书中有一段独白:

一个女人是否可爱,主要在她的气质。而我,就是要在美国商人面前表现出一个东方女性的气质。我去见客户时,总是淡淡地施以脂粉,从来不浓妆(那样给人的形象只是秘书或女售货员)。除了结婚戒指外,尽量不戴其它首饰,衣着得体。我总是穿着能体现出东方女子线条美的丝质连衣裙,有些是我自己设计的,但只是一条裙子而已,不戴金光闪闪、令人烁目的项链、手环、耳环,不珠光宝气,也不穿戴任何名牌——在美国商人面前,你是无法同他们所拥有的钱财和各种名牌货相比的,那么就做一个“清纯女子”好了,如日本电影中的那“纯情少女”——她们往往纯朴自然得如同清澈见底的一汪清泉,在当今这充满财富与权力竞争的社会中,犹如一股清新的风,令人神怡,令人心动。

如果一个东方清纯女子,操一口流利的英语,微笑着向客户推销自己国家的新产品,专注地倾听客户的各种要求,然后以“欧美式的工作效率”迅速反馈各种信息,那么那些美国百万富豪、亿万富翁们怎么可能把她拒之门外呢?只要他们在生意上有一点点需要,或者是有一点点可能的需要,他们都会倾心与她合作……①① 周励:《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第48—49页,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

从只带40美元独闯曼哈顿,到拥有好几家公司,一个中国女子能在美国这块竞争激烈的土地上站住脚,不仅是因为有一定的专业技术,也不仅是一生总是在拼打,更重要的是由个人在一连串磨难中逐渐养成的那种坚毅的性格,那种几经挣扎而元神未伤的韧性与激情,那种在物欲横流的世界,维持人格尊严而不退化为“经济动物”的心灵状态。精神天地的充实永远是一个优质人生的必需前提。正是有了东方女性的这种适性,才能在异国他乡、在激烈竞争中美丽不屈,即使走到哪里,枝头也常常开满鲜花,随风摇曳。《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再次证明了“适人之适性”的生命魅力。

对于海外华人——中国移民的这种“适人”之适性,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有学者作过如此论述:

精神上的推动力。——这些人一般都是精力充沛的人,有着一种幻想的冒险欲望。他们是农庄和渔船的“新苗”,强壮而健康。喜欢迁到新的地方去住,可以看到新鲜事物,过新的生活。这种生命力和毅力驱使他们出洋。

此外,他们做事精明强干,使他们远适异国得到成功。中国社会的传统,他们是很尊重。很景从的,这就使得他们不论作为工匠,或从事其他职业,都成为对新社会有贡献的成员。

还有,作为移民,中国人适应气候的能力是异乎寻常的。这一点也是不可忽视的。不论是热带还是温常,他们都能适应。①① 陈达:《中国移民——专门涉及劳工状况》,1923年版。参见《华工出国史料》第四辑,中华书局1981年版。

谁说华人自古至今都安土重迁?在世界正走向地球村落的潮流中,华人越来越超越狭隘的民族和地域的阀限,以“适人”之远适而成为具有优秀素质的“国际人”,并在海外华文文学中得以艺术呈示。

(二)“自适”之适性:独钓空NFDA5

如果说“适人”之适性是在远适他者的自下而上环境中维系一份为人的准则,在印证渗入心灵的习性中获得一份审美愉悦,那么,“自适”之适性,则是在远适异国他乡的过程中,能摒却功利的一种自由愉悦,获取一种独钓空NFDA5的自在。

中华文化中有“自适其适”,的说法。这个说法最早由庄子提出。他似乎不赞成为人处世仅仅满足于“适人之适”,还应当有“自适其适”的悟道方式。庄子有云:“夫不自见而见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夫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虽盗拓与伯夷,是同为淫僻也。”①① 见《庄子·骈拇》。可见他是从另一个层面,强调了要有“自适其适”的愉悦境界。

在包括海内外的大千世界里,人总是向往自由的。自由的人是真实的人。但在实际生活中,人又无处不在“枷锁”、在“围城”之中,种种追求自由的可能性,往往要付出现实之不自由的或大或小的代价。在海外华人的生存领域,人来到那个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的世界,注定要被那个世界所塑造、所左右,欲望骚动着人,功名煎熬着人,伦理挤压着人,毁誉追逼着人,而许多学而不思之辈往往自溺其中、罔然其间,导致徇彼而丧我,背离了自己活泼泼的真实生命。此时,如何以“自适”反抗禁锢,就有着特别的意义。

美国出生的第二代华裔作家中,黄玉雪的《华女阿五》是拥有大量读者的小说之一,被视为亚裔/华裔文学、社会、历史研究者的必读书之一,曾一度作为亚裔文学的范例而广泛用于加利福尼亚州的中学文学课堂。作为华裔女性,黄玉雪以自己的创作证明着:“作为少数民族的一分子不等于低劣,除非你愿意如此。相反,你要使它成为你着名的标志。”①① 此系1993年黄玉雪应邀在米尔斯学院毕业典礼上做的题为《运用你的多样性》(Exercising Your Diversity)的演讲时的名言。转引自莫娜·珀尔斯:《采访黄玉雪》,载黄玉雪《华女阿五》第251页,张龙海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同类推荐
  • 大胆说出你的爱:最经典的爱情散文(时文选粹)

    大胆说出你的爱:最经典的爱情散文(时文选粹)

    本书编入了近百篇经典爱情散文,其中既有当今的网络红文,也有文学新锐的得意之作,这些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有的虽如流星,只是瞬间划过,却在夜幕里留下永恒的光亮;有的虽如落英,仿佛似曾相识,却让人欲罢不能,让你在掩卷之际,忍不住回眸顾盼。这些爱情故事将生活的各个片段、各种场合、各种细节作为切入点,将爱情的细腻和伟大表达得酣畅淋漓,用朴实无华的小故事来抛砖引玉,以精简准确的爱情感悟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文章之后都有思考和感悟,悟出爱情的真谛,呼吸爱情的余味。
  • 世界最美的诗歌

    世界最美的诗歌

    《时光文库:世界最美的诗歌》收录了150余首中外最美的诗歌,囊括了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各个流派的最好作品。这些诗歌富有意境,语言精练。于短小篇章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给人以美的享受,启迪心智,开阔胸襟。在体例编排上,本书设置“诗人小传”、“品茗赏诗”两个小栏目,简明扼要地解析名作,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
  • 最风流醉唐诗2

    最风流醉唐诗2

    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更唯美、更动人、更诗意。神仙只不过在人间短暂逗留,便留下千古绝唱。斟一壶美酒,饮完唐诗,醉倒在唐诗里就是幸福。
  • 优美的校园散文

    优美的校园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忘不了的那些人和事

    忘不了的那些人和事

    有的,就是活着———即使在现实世界上不在了,会结识许多人,也永远活着。在记忆中流失了; 有的却历久弥新,人的一生,怎么也忘不了。本书所记,被时光带走了,就是那些忘不了的人和事。忘不了,经历许多事
热门推荐
  • 人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人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皇上,我要杀了你

    皇上,我要杀了你

    【本情节纯属虚构,请勿模仿】宁愿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是蓝翎来到穿越到这个世界上,发下的第一个誓言!一个天生掠夺的大姐大,遇到对世事风轻云淡决然的他,无情人对无情人,是谁动了心?他在心里有了她之后,却又为了权势将她送入皇宫;她为了他,步步夺宫,步步走向权势,结果又是如何?
  •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精选了曾国藩家书一改过去各版本形式,将曾国藩生平分为京宦生涯、窘困的团练大臣、人生巅峰、余晖残照四部分。在讲解曾国藩家书的同时,以这种简介的形式方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曾国藩其人、其事、其思想。
  • 乱世玲珑劫

    乱世玲珑劫

    因着相同的命运,他们长街相遇。鞭长缱绻,剑过柔情。两世深情,相约白首。他们,终究能否挣脱既定的命运?恩怨纠葛,他们能否冲破层层束缚,还彼此最初的誓言?碧海青天易变,永存的是相见的倾心。
  • 总裁的大老婆

    总裁的大老婆

    又名《复仇总裁的狂暴妻》一场车祸,让她和他同时失去了最爱的人。灾难接踵而来,事故鉴定结果显示:车内有性行为迹象。为死者违规停车,负事故全责。他的未婚妻和她的未婚夫在车震过程中被撞身亡…彼时,他的脸尚因悲伤而苍白如纸,她的脸上亦布满着泪花。┣女主版正剧简介┫乔语柔,外表柔美恬静,语笑嫣然,实则脾气火爆,是个出身武学世家的散打高手。未婚夫的背叛和突然离去给了她沉重的打击,满腔怒火正不得发,那死女人的男人居然突然出现在她面前——“和我结婚。”“有病!”可那个似乎能一手遮天的男人居然阴魂不散,缠上了她!逼得她和家人走投无路,她无奈再次冲到他的面前,“给我理由!”一纸契约递到她面前。内容很简单。他给她想要的一切,她陪他演戏。五年为期限,期间互不干涉,不强迫性爱,如意外产子,离婚后不得剥夺任何一方抚养探视权。简而言之,就是配合他羞辱报复不知何时会醒来的未婚妻及其家人。幼稚!可被逼无奈,她抬手按印。#####以为只要演好五年的戏,她便可以恢复自由之身,还可以顺便报复那女人的夺夫之仇。然而,她却忘了,自己嫁入的不是普通平凡之家,而是声名鼎盛的豪门旺族。#####眼里永远带着疏远斥责的婆婆鄙夷设计她的二小姐总是对她绽放热情阳光笑容的三少爷与家族格格不入唯独愿意与她在夜晚的天台上吹风的四少爷...#####她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盘中餐…而身为搭档的她的丈夫,居然不闻不问,甚至恶意纵容!她无奈在这漩涡里挣扎自保...#####岁月流逝,在不知不觉中,一些情绪已慢慢淡去,一些情愫却悄然生成。只是这一切看似美好的景象,在那个女人苏醒的那一刻,土崩瓦解…#####转身离开的那一刻,她心叹息。杜辰逸,戒指褪去,痕迹犹在。我是,你呢?★★★★★★男主鬼畜帝王腹黑,女主火辣暴力一根筋。过程爆笑,不排除家暴(至于谁暴谁,那不明摆着嘛~)。先甜后虐,结局幸福。过程美男多多,结局一对一。搞笑版男主简介在文中,敬请观看。#####推荐夕的其他几篇不成气候的小文《这算哪门子的穿越》(女穿鸟,玄幻变身,搞笑冤家)《幼宠》(17岁女高中生VS魅力花心大男人,腹黑女主攻心记)《残恋》(都市异能,明星,总裁文。女强,男配多多。)
  • 生活英语对答如流

    生活英语对答如流

    本书内容真实鲜活,围绕用餐、住宿、聊天、逛街、学习、理财、娱乐、爱情和情感等9个主题,提炼出生活中比较常见的61个话题,每个话题下又包含互动问答、高频精句、场景会话、金词放送和精彩片段等5个部分,内容丰富生动,旨在使读者开心地学习和使用英语口语。
  • 天价萌宝,妈咪有毒

    天价萌宝,妈咪有毒

    她不听家人劝告,执意嫁给凌沐臣。谁料结婚当夜,她穿着性感的睡衣,只听到他咆哮“你要的妻子名分我给你,但是记住了,我的女人只有欧雪曼”。此后三年,他对她不闻不问。当她看到丈夫和那个女人的新闻时,终于忍不住酒吧买醉和一个陌生人上床,谁料却被他缠上,再也离不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月亮宝石

    月亮宝石

    《月亮宝石》是英国文学大师柯林斯的侦探小说代表作,也是世界侦探小说史上的一部杰作。这是一个由一颗巨大钻石引起的曲折离奇的侦探故事。18世纪末叶,一个英国上校在一次战争中夺得了举世闻名的月亮宝石。后来,他在临死前立下遗嘱,将月亮宝石赠予其外甥女雷茜尔。不料,就在雷茜尔生日宴会的当晚,宝石突然神秘失踪。围绕寻找月亮宝石的下落,作品展开了一场生与死、正与邪的较量。小说揭示了现实社会的世态炎凉,暴露了宗教的虚伪,揭露了慈善事业的真相。谴责了侵略者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