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0200000029

第29章 结语(3)

新批评派也是形式主义向学院化过渡的中间环节。唯美主义首先是个创作流派,其理论只是一种自辩,这使它的理论深度受到极大影响。结构主义者几乎全是纯理论家(少数俄国形式主义者偶尔搞创作,法国Tel Quel集团创作与批评结合较紧),这使它带上严重的理论中心色彩,其实际批评只是为其理论模式提供例证,“作品本身的价值消失了,与创作脱节”是新批评派对结构主义反击的最重要之点。

不少人哀叹现代文学批评已变成了脱离创作实践的学院派纯理论,甚至与报刊书评分了家。结构主义有时干脆地声明他们所谈的文学批评与“书评式批评”无关。而新批评派最拿手的正是他们的批评实践,他们的实际批评有一种细腻灵活的特色,很受赞赏。五十年代,不少人指责新批评派把现代文学搞成“批评世纪”,他们没想到六七十年代的趋势是文论进一步学院化,出现了一个靠批评为生的阶层(a critical salariat),出现了一种新学院式文论。它不仅不再为创作服务,甚至不再为批评实践服务。新批评之后的现代西方文论实际上是一种文学哲学,或文学美学,而不是文学批评,因此距离实践越来越远。

(第四节) 新批评的衰亡

新批评虽然在四五十年代影响巨大,其他学派的攻击似乎反而助长了他们的声势。马尔柯姆·考利(Malcolm Cowley)指出新批评全盛期时,“批评家比作家说话更有权威,虽然倾听批评家说话的人数较少,但听众中大都是想成为作家的青年人”。在一二十年代美国现代文学刚兴起时,各种各样实验性“小杂志”对文学青年最有影响,到了四五十年代“批评世纪”开始,文学青年耽读《肯庸评论》《西瓦尼评论》《赫德森评论》这些文论家办的理论杂志。这种情况,或许应当说是正常的,因为这毕竟就是文学理论的任务所在。有不少人因为对批评受欢迎不满而攻击新批评派,他们认为文学只是供欣赏,而不是供理解判断的。这种攻击并不正确。

然而,正是学步者过多,造成了新批评派的衰亡。克里格曾指出新批评“受朋友之害过于受敌人之害”,这话倒是有道理,因为本来是可备一格的一种特殊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论被变成一种一成不变的教条和人人都得趋赶的时髦。“新批评派的经验教训是让我们怀疑一个批评运动的主要的但不愉快的功能,也是一种自杀性的功能,是给思想懒汉们提供了一个避难所,可以依样画葫芦,却用丑化毁了它。”因此,五十年代,新批评本身的发展停滞了,成了强弩之末,它的统治地位这才被其他批评派别所颠覆。

1956年,艾略特在明尼苏达大学发表题为“批评前沿”的演说,认为新批评派搞过头,是该转向的时候了。1960年美国诗人兰德尔·贾雷尔(Randall Jarrell)的《批评时代》(The Age of Criticism)和卡尔·夏皮罗(Karl Shapiro)的《为无知辩护》(In Defense of Ignorance)代表了创作界对受制于文论界的不满,影响很大。我们上面提到弗赖《批评解剖》一书为替代新批评派提出了新的形式主义方法论的希望,但新批评派出现颓势的明确标志,是年轻一代批评家的反叛。1957年维姆萨特和布鲁克斯合著的七百五十多页的巨著《文论简史》出版,这是新批评派最大规模的著作,从苏格拉底一直论述到当代各学派。但出版后,像埃德加·斯坦利·海曼(Edgar Stanley Hyman)在《肯庸评论》上,罗伯特·马丁·亚当姆斯(Robert Martin Adams)在《赫德森评论》上,都发表了尖刻的评论。这部博学的巨著的根本性的问题,正如本书也指出过的,是把全部文论史“新批评化”,以新批评为标准重写整部文论史,对各种历史潮流进行贬抑或揄扬。这不是公正的史德,但却是与新批评一贯的排他性姿态相一致的。

1959年,瓦戈纳(Hyatt H.Waggoner)敏锐地观察到,对新批评的反叛趋势已开始出现。不久后克里格指出:“不久前归附新批评派还是时髦,最近以来攻击新批评派已成了时髦。”此时,有的人甚至认为新批评派“必须对美国诗歌中一切混乱负责”。

面对这种形势,六十年代依然在批评界活跃的新批评派如布鲁克斯、维姆萨特和韦莱克尽其所能予以反击。但韦莱克不得不承认新批评已成为强弩之末、欲振乏力这个事实。维姆萨特的反击战坚持的时间最长,一直到他逝世(1975年),一直没有善罢甘休的表示。但他也不得不渐渐改变策略,认为新批评可以兼收并蓄,集一切学派之大成。维姆萨特一向以不折中著称,现在也搞了一个最大的折中。维姆萨特的另一个策略是承认另一种形式主义——结构主义“有合理成分”,但坚决与现象学辩论到底,用他的话说,他“情愿看到结构主义对诗这个客体所作的有利的证词,而不愿与乔治·布莱或J·希利斯·米勒(J.Hillis Miller,1928—,美国现象学批评家)到无边的意识中去漫游”。这或许能证明形式主义学派的亲戚关系毕竟还起一点作用。

新批评派的消亡是历史的必然。时代变了,时代却又没变。变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各种势力的消长浮沉,没变的是美国社会的资本主义性质。所以新批评派之后的文论潮流,只是形式主义的进一步演化扩展。美国新起的文论派别仍不得不频频回顾新批评派,在与新批评派的比较中确定自己的立足点。兰屈里齐亚(Frank Lentricchia)的著名论著《新批评之后》(After the New Criticism,1980)评论了四个学派:存在主义、现象学、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论述了美国当代四个重要文论家的思想发展过程:克里格、赫许、德曼(Paul de Man)和布鲁姆(Harold Bloom),他指出美国当代文论的纷繁景色无不由于新批评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为当代文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但是,新批评派的一些基本论点和方法已在美国文学批评和文学教学法中留下无法消除的痕迹。芝加哥学派的奥尔森曾猛攻燕卜荪,但几年后出版论狄兰·托马斯的书,却致力于寻找含混;参与“颠覆”新批评派的现象学批评头面人物J·希利斯·密勒1979年分析华兹华斯一首诗,他找出的悖论之多连“悖论之父”布鲁克斯都觉得太过分。结构主义者雅柯布森和列维斯特劳斯分析波德莱尔的短诗《猫》的形式,文章长达十六页,而米歇尔·里法台尔(Micheal Riffaterre)又花了四十三页重新分析,这使得专搞细读的新批评派都自叹弗如。这说明,新批评的某些见解和方法的确可以从其体系中孤立出来被后继者吸收。

笔者在美国游学,就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不想“趋赶时髦文论”的教授,在教课时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的还是新批评方法,尤其是其细读法。某些教授引一些时兴理论,用一些时兴术语,但出发的方法还是用细读法。

1975年维姆萨特在逝世前不久承认他全力攻击的两个“谬见”都复活了,但他于心不甘,对新批评的“叛徒”如墨雷·克里格等人毫不惜以词色;近两年来,韦莱克和布鲁克斯也相继著文,坚持认为时兴的学派把批评搞糟了,从反面证明了新批评派的正确,因而摩拳擦掌地要为之再作一战。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新批评派的大部分重要人物相继去世,新批评为之辩护的一整代现代派作家和诗人亦已作古。但早在这之前很久,美国文论已远远越出了新批评派一度庞大的身影。然而,正如艾略特所说:每个新出的诗人的作品中,“不仅最好的部分,就是最个人的部分,也正是前辈诗人借以永垂不朽的部分”。对新批评派后的文论来说也是如此。无怪乎最近美国有论者说:“无论我们喜欢与否,我们今天大家都是新批评派。”他的意思是新批评派某些论点已成了公认的真理,某些方法也成了文学批评中习用的方法。

在今天,当我们正努力建设真正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体系时,我们能不能对新批评派的各种成果加以分析,扬弃,改造,用来给我们的文学评论添几件工具?我们能不能把他们的一些论点翻转过来,取出其合理的部分,来加强始终是我们文论中薄弱环节的艺术形式分析呢?毕竟,正如歌德所说:“题材是人人都能看见的,意义内容则只有经过一番琢磨的人才能把握,而形式对大多数来说都是一个秘密。”因此,当我们建立真正切合现代化需要的文论系统时,我们能否从新批评派的成果中汲取一些东西呢?

我觉得回答应是肯定的。

同类推荐
  • 人间情怀:郑振铎作品精选

    人间情怀:郑振铎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发现小说

    发现小说

    利用他的理论可以非常现成地把世界文学、中国文学进行清晰的归类、判断,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可操作性,但同时又超出他个人文学观的阐释,这一点是非常了不起的创新。重新界定了现实主义的内涵、边界和层次,本书见证了阎连科自己的文学观,也重新为文学的优劣作了独特的富有启发性的判断
  • 旧年的血迹

    旧年的血迹

    本书是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作品集。收录老房子、奔马似的白色群山、环山的雪光、寐、旧年的血迹、生命、远方的地平线等小说。 当十年前的文学新星丛书收录阿来的这部小说集时,人们还不能真正体会这些描写阿坝藏族历史和现实生活小说的真谛,可随着他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的获奖,他早期的这些小说便透露出真正的艺术价值:那摇摇欲坠的"老房子"不正是土司制度衰微的缩影吗?那一步一趋的朝拜队伍不正是藏族寻求精神家园的写照吗?阿来正是从这本书开始起走向中国文学圣殿的。
  • 菊花禅

    菊花禅

    ,《菊花禅》(作者许冬林)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写物随笔,它散发着草木香、胭脂香,又氤氲着晚风细雨的清凉。和年少情怀的幽寂惆怅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7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散文诗经典之作。该书1996年1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热门推荐
  • 腹黑皇妃

    腹黑皇妃

    在现代,她是冰冷无情的优秀特工,穿越之后,从青楼卖身在将军府,亦是不改霜寒清冷。他是凤翎王朝赫赫战功的大将军,冷酷无情,生平厌恶骄纵的女人,而她不但心机毒辣的攀上将军府,更是认不清事实,一个将军府的奴婢,却自恃骄傲,简直是不知死活。她没有性趣爬上他的床,更没有兴趣陷害他深爱的女人,让她被强暴,生下野种,可是这一笔笔的帐却还是算到了她的头上。冷酷无情的折磨,权当是重新回到组织接受训练,不离开,是为了查清楚,她可以骄傲的走,但绝对要清清白白。他轻视她,看贱她,那她就让他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骄傲,铁血军营,血腥疆场,她从来不是任人欺凌的小奴,即使是狂傲如他,她亦可举手之间夺他性命,一切不过是她愿意和不愿意而已。!!!!!!!!!!推荐飘雪的文文《总裁叔叔的小新娘》
  • 入戏

    入戏

    13岁,就该有花季之姿。13岁,是女孩初现女儿香的年纪,是女孩蜕变的年纪。而她,小小的个子,干瘪的身体,皮肤还算白净,却透着不健康的蜡色,一双铜铃般的大眼睛张皇着恐惧,在巴掌大的鹅蛋脸上格外惹眼。她的手垂在身侧,不安的手指紧紧揪着衣服的下摆。正朝她一步步走来的男人叫莫良峰,是女孩的爸爸。男子止步,女孩怯弱地退了两步,身子不自觉地发抖。莫良峰笑得很和蔼:“莫非,从今以后这就是……
  • 洪荒魔帝

    洪荒魔帝

    “生于蓬蒿本平凡,韬光养晦锁尘缘。待到风云催世变,化龙腾空傲九天。”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何为道!何为魔!何为正!何为邪?天不仁!我灭天!生于21世纪的一位普通的学生,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之下,开始了他修真的生涯。一步一步,会在战斗中陨落,还是成为天地的主宰?
  • 生活的门

    生活的门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毅力·一千零九次拒绝

    毅力·一千零九次拒绝

    “只有努力才能成功”这样的通俗哲理想必已经被无数人否定过了吧!而否定的根本就在于努力通往成功的那座桥梁被大多数人忽略了,这座桥梁就是毅力。或者我们可以把这句话说得完整点、富有逻辑点,“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成功!”而“不断地”这一形容词背后所包含的不正是毅力和坚持的重要性吗?
  • 妃凤妖娆:爱妃,朕错了(大结局)

    妃凤妖娆:爱妃,朕错了(大结局)

    华丽丽推荐珛珛新文:《妃要改嫁:下堂木头妃》http://m.pgsk.com/a/227675/……………………漠北的雪,狂肆的风,还有那冷宫中独有的落寞和萧杀。她,一个冷宫的弃后,一个异世灵魂,可那三载风雪却不曾掩盖她笑容中的纯真。他是帝,霸道的皇,面对她,除了冷情的折磨,只剩下那无尽的嘲讽。但是他也会温柔,因为他也有爱的人。只可惜那个人,却不是她。月色下,勾魂一曲。一眼暴戾的折断她的手筋,“不要妄图想用巫术迷惑本王。”可是,却不知,那本以为的迷惑确是心动的开始……他是王,邪肆如若罂粟的王,他对着她笑,只是因为看到她可怜的模样。他对她怒,只是因为,她不该在他的面前提起他心中的伤。他看着她对着自己大声的质问,他抬手抚指,邪肆道,“你以为我真的会爱上你吗?!”他的爱,早就随风而去。可是看到她那双空洞的眼眸时,他的心竟然要比她的,还要痛。难道这就是爱吗?!原来,这就是爱。可是当他们发现爱时,她却早已经被另一个他带走。多年后又相见,追追缠缠,终被他们逼到崖边。面对那狠声的质问,她看着他们只是冷笑三声,“我只愿,我们来生都不要再相见。”断魂崖,青丝飞散,而谁又知道,这是一切的了断,还是那又一场痴恋的开始……*PS:推荐珛珛自己滴文文*《妃倾天下:皇后,不许跑》http://m.pgsk.com/a/193121/
  • 昆虫记:螳螂的爱情(第5卷)

    昆虫记:螳螂的爱情(第5卷)

    《昆虫记》卷五中法布尔将视线集中在鞘翅目、同翅目和螳螂目昆虫身上,通过对甲虫、金龟、蜣螂、蝉和螳螂的观察,向我们揭示了这些昆虫对自己的爱侣和孩子的款款深情,用生动、平实的语言谱写出昆虫世界的爱情诗篇。
  • 舒云残风卷

    舒云残风卷

    她是青门门主,她是朝廷大员之女。她有三个跟随者,她还有一个不知是敌是友的情人。他是朝廷命官,他身系几股势力。当他做决定的时候要考虑很多的问题。她为了他难以抉择。而他,终究要在爱与不爱,道义与礼法中选择。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