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0200000001

第1章 导论:新批评与当代批评理论(1)

一、新批评与我,与我们

为什么新批评派值得重访?可以说这个问题不必回答:任何在理论史上起了重大作用的派别都必须重访。问题是为什么新批评更值得重访。最近美国有几本文集,新一代的批评家感叹:“讨论具体作品时,我们仍然像个新批评派。”“新批评派仍然像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依然在指挥我们。”

对我,对每个文学学生,研究新批评是一个必要的阶段性工作。我们面对的知识集合,就是历史投射在今日的影子:我们无法跳过历史的演变而直接掌握今日,就像不可能不读弗洛伊德直接读拉康。要了解现代文论,无法不读形式论,而要想了解现代形式论,就绕不开新批评。正因如此,本书也就有不得不出的理由。

在这一层理由上,新批评派与其他派别相同。然而,还有别的几个理由,让我们更加必须重新拜访新批评派。第一个理由是,这个理论派别与中国现代文论特别有缘。我的学术领域之一是中西文学关系史,当年我选中新批评做研究课题,是由于新批评与中国现代文论史的诸多关联。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在社会科学院读硕士。那时精力比现在好,心气比现在高,做学问讲究一个“彻底”,也有下苦功夫的劲头。当时我的原则是:凡是做一个题目,落笔之前必须通读全部必须读的文献;一旦书成,要准备后来人提出新的更高明的见解,但是至少在资料详备上不会轻易过时。

1978年,我到社科院跟着卞之琳先生读莎士比亚,每过一个月左右到先生干面胡同的书房里。按先生的布置,写一些读莎笔记呈交先生,他说可以才写成文交给刊物。记得是第二年,卞先生突然说:“我看你的兴趣在理论。”我听了有点吃惊:七十年代末的青年学子,避“理论”唯恐不及:觉得尽是一些“理论家”在吵闹不休,争论上纲上线互指祸国殃民,说的都是一些近乎弱智的废话,有出息的学生应当读出作品灵气,写出优雅文字。卞先生怎么会发现我“兴趣在理论”?

回想起来,应当说先生眼光极准:我的确是太喜欢在品赏文字上说出一个名堂。当时先生不等我结束犹疑,直截了当地说:“你就从新批评做起,一步步做到当代。”

新批评与中国现代学术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重要,至今没有得到充分研究的课题:瑞恰慈数次留在中国执教,对中国情有独钟;燕卜荪在西南联大与中国师生共同坚持抗战,戎马倥偬中,靠记忆背出莎剧,作为英语系教材,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则传奇。穆旦、巫宁坤、郑敏等人,四十年代末在芝加哥大学直接师从芝加哥学派的克兰(R.S.Crane),奥格登(Richard Ogden)等人,他们算是新批评核心耶鲁学派的论战对象(现在看来他们同多于异),中国学生也不得不熟悉导师的对手。1948年燕卜荪从北京去美国肯庸学院赴兰色姆召开的会议,今天的家常便饭,当时恐怕创造了几个纪录:这是新批评唯一的一次集会,“文学理论”竟然重要到召开“国际会议”;二是远道从中国乘飞机赴会,煞风景的是燕卜荪夫妇不得不用整整一麻袋“金圆券”去买机票。

新批评是中国知识分子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心向往之的课题:中国的介绍,几乎与新批评的发展同步:卞之琳、钱锺书、吴世昌、曹葆华、袁可嘉等先生先后卷入对新批评的介绍,而且这些前辈七十年代来都在社科院。当时已经见不到的还有朱自清、叶公超、浦江清、朱希祖、李安宅等等,都对新批评情有独钟。卞先生解嘲说:“三十年代初瑞恰慈在清华开‘现代文学理论’,我也去听了,一点也没有听懂。”他是要我去完成他们那一代人想做而时代不允许他们做的事。

后来我读到1964年出版的那本《现代资产阶级文艺理论论文选》,其中第一篇就是卞先生翻译的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那是无人能重做的定译,这本书中还有杨周翰先生译瑞恰慈,张若谷先生译兰色姆,麦任曾先生译燕卜荪,袁可嘉先生译布鲁克斯,几乎是在“批判资产阶级”的名义下一场与老友老同事的聚餐会。八十年代中期,我借编《新批评文集》的机会让他们又集合在一起,虽然到那时除了韦勒克和燕卜荪,大部分新批评派已经退出人生舞台:1978年6月瑞恰慈在青岛讲堂上倒下,陷入昏迷再没有醒来。

卞先生劝我研究新批评,还有一个原因,今天的学子听来或许匪夷所思。七十年代末,新批评已经“过时”,那时,连结构主义也正在“过时”,形式论已经可以一言蔽之:转向了。这个局面,恰是当年卞之琳先生指导我研究形式论的动机,也是我们今日重访新批评的价值所在:可以通读一个学派的全部文献而不怕遗漏,可以从头起沿着现代形式文论的脉络走一遭。那时候中国学界没有追赶新潮的狂躁:既然一辈子做学问来日方长,何不悠游源头,再顺流而下?把一个个派别的来龙去脉,优点缺点,都研究清楚。

如此想法,现在不免被视为老派。君不见个个学子都赶趋新潮,生怕落伍?我每次回国,被人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国外有什么新潮流?”我不喜欢这个问题。倒不是因为老气横秋看不起新潮,而是唯新是鹜常令人啼笑皆非。许多“新”潮流,往往是为新而新,“追新族”,更是还没有说顺一个新名堂就打出新牌子,结果除了名称其他都不太新。理论不是时装,理论应当批判时髦,总不至于让理论来批判理论的时髦?

记得1980年见到钱锺书先生,他问我在做什么题目,我说在细读新批评。他马上问:“也读维姆萨特?”我说:“是的。”“那么读了Day of the Leopards?”我说:“读了。”先生眉开眼笑。《豹的日子》是维姆萨特去世后1976年出版的文集,是他一生最才气纵横的文字。当时中国进西书不易,虽隔了四年,绝对算新作。钱先生读西方理论之及时,至今很少有钱学家注意,普遍认为《管锥编》的作者喜欢引中西古人。无独有偶,耶鲁解构主义的主将之一哈特曼(Geoffrey Hartman)在著名的文化批评杂志Boundary 2上发表的一篇访问记,深情地回忆他刚到耶鲁见维姆萨特,剧谈《豹的日子》。好书的确就是好书,岁月只能让它变得更好。

在日丹诺夫式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粗暴统治的半个世纪中,中国知识分子心中还记得另一个传统。这个多年的潜流,是我们不应忽视的传统。

从新批评开始,用了二十年时间理清从形式研究到文化研究的途径,同样,我也花了二十年时间,一点点发现中国与西方文化人的“对岸经验”。这两条我一生从事的课题,都是卞之琳先生慧眼指点。先生仙去,而我的工作还没有做完。当时觉得来日方长,如今才明白时不我待,深夜扪心,汗不敢出。

像所有重要的“过时”学派一样,新批评做出了今天的文学批评家无法跳过的重大贡献。如今写文学评论,无法不使用新批评留下的一些基本的分析路线,例如张力、复义、反讽、悖论等等。新批评还有一个好处,它与作品结合得很紧,主要的新批评派人物大多以创作鸣于世(艾略特之诗人地位不用介绍了,燕卜荪被视为英国现代诗歌奇才,兰色姆、退特等都是美国现代诗选本不可或缺之人,沃伦的小说极受欢迎,名著《国王的全班人马》两次被拍成电影并得到奥斯卡奖),因此很少做架空之论,其批评方法简便清晰,具有强烈的可操作性,哪怕不引用新批评派原作,也可以不露痕迹地运用新批评的观点与方法。

“超越”了新批评的诸家,不得不具体分析作品时,用的依然是新批评开创的细读。雅克布森与列维斯特劳斯分析波德莱尔的十四行诗《猫》,一首诗读出几十页的分析;巴尔特读巴尔扎克中篇《萨拉辛》,读成一本书;苏珊·库巴《阁楼上的疯女人》细读《简·爱》,从对一个“次要人物”的反讽处理,引出全新的女性主义文学观。最近,“后经典新叙述学”的代表人物费伦分析石黑一雄的小说《长日回光》,从极细致的细读中抽丝剥茧地引出论辩。我先后在一些国家指导文学博士生写论文,我再三强调的基本原则是:“先细读作品再进入理论,无论你的理论是后殖民还是后现代。”我发现其他教授指导学生,可能措辞有所不同,用的却也是这条原则。

新批评已经是现代文学批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生重访一次,恐怕是文学学生必须做的功课。对任何国家的学生如此,对中国学生更是如此。

二、现代批判理论的“银河效应”

新批评派不断卷入争论,是在争论中成长的,因此成为第一个“成功的”形式论派别。这点本书中讨论得很多:也只有在论战辩驳中才能看清一个理论。我在本书中想把新批评以及形式论放在更大的学术背景中,看新批评“之后”,形式论与其他批判理论派别的分合大势。

二十世纪初是个很神奇的时代:艾略特和瑞恰慈,没有听说过什克洛夫斯基或雅克布森,索绪尔与皮尔斯也没有听说过对方名字;有人追述说是形式论潮流起自德国,这种历史追索反而可能是“非历史的”,因为这些理论家不形成一个历史环链:正在英国开始叙述形式研究的詹姆斯、福斯特、勒博克等人完全不知道在德国或俄国出现的叙述形式研究。形式主义文论各流派,自发同时出现在欧美各国:从莫斯科,彼得堡,布拉格,日内瓦,到大洋两岸的两个剑桥,他们不了解别人也在思考类似的问题。他们很不同的回答发展出不同的思想体系,相似课题就有了多样的答复。

比较文学家多罗采尔(Lubomír Dolozel)在《西方诗学传统与进程》(Occidental Poetics:Tradition and Progress,Lincol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80)一书中称这种现象为“星座效应”(Constellation):相近学派几乎同时出现,群星灿烂,虽然没有中心但围聚在相似问题周围。多罗采尔认为这是由文化气候决定的:“浪漫主义之后,形形色色的诗学有个共同点,都是广义上的形态学研究。”艾略特和瑞恰慈与罗素相熟,他们可能感到,却不可能知道,西方整个哲学思潮在经历一个“语言转折”。既然所有的哲学问题都被归结为语言问题,文艺学当然带头拒绝做例外。

但是二十世纪文论的群星爆发,规模实际上大得多。这个现在称为批评理论的庞大体系,实际上是由四个支柱理论汇合起来形成的,形式论是其中之一。

二十世纪文论的第一个支柱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虽然是十九世纪下半期形成的,却在二十世纪初年由普列汉诺夫、卢卡契、葛兰西、布洛赫、布莱希特等一大批人推进为文化理论,到法兰克福学派完成的文化转向。对当代批评理论影响最大的福柯思想,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延伸。可以说,当代著名批评理论家,大多数是马克思主义者;而当代大多数马克思主义者,从事的是批评理论而不是革命实践。

当代文论的第二大理论体系,是精神分析。这一支的发展,一直不被看好(例如鲁迅的讥评,巴赫金的嘲笑,新批评派斥之以“意图谬见”,伊格尔顿近年的讽刺),但是其发展势头一直不减,大师不断。我想一个基本原因,是当代社会明显的闲适化,“快乐原则”渐渐超出“现实原则”,弗洛伊德理论不再显得那么怪异奇特。精神分析用于文化批评,适用性远远超过心理学,就是证明。

第三个理论体系,是现象学/存在主义/阐释学,这条发展线索,是典型欧洲传统的形而上学讨论,虽然他们一再声称的是结束形而上学。因为这个传统顽强,所以需要努力才可能结束。这个几乎是纯思辨的路子,使存在主义在本世纪余音不断。这条线索与阐释学方法的结合并非没有困难:伽德默与德里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著名论争,显示了严谨的方法论与解放的哲学观之间的差别。

形式文论/符号学/叙述学,这一体系,是现代文论中最重要的方法来源。从“前结构主义”的各学派(新批评,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前期叙述学),到结构主义汇合各种理论,进入后结构主义,它保持了形式分析的基本方法,着力点一直没有变,符号学是这一系列工作的集大成者,与泛文化研究的结合构成了近年的“叙述转向”。

对当代文论做出重大贡献者,侧重点各有不同,目标有所区别,但是总是结合几个体系,而且少不了形式论。八十年代前,学者们似乎满足于两线结合,自从三十年代初燕卜荪等人试图结合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主义,此后成了几乎所有文论家的两门看家本领。马尔库塞、弗洛姆等人,从法兰克福学派独立出来,主要就是为了结合精神分析;巴赫金学派,实为“形式论马克思主义”;拉康的出发点,是语言分析的弗洛伊德主义。八十年代后,越来越多的人,用三线结合:克里斯苔娃(Julia Kristeva)是女性主义,加符号学,加精神分析;巴特勒(Judith Butler)是后结构主义,加性别研究,加符号学;齐泽克(Slavoj Zizek)是精神分析,加意识形态研究,加新马克思主义;波德里亚(Jean Bauderillard)的研究是符号学,加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为什么我这里称为理论方法,而不是称作单独的学科?因为这些支柱理论的有效性,在于它们在文学、文化批判实践中的应用,而不在于理论本身的价值:弗洛伊德主义,常被心理学家看成“不是专业理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实践的革命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不是一回事。这在阿多诺与他的学生打官司事件中早就可以看出;历史学界许多人批评福柯,认为他不是合格的历史学者,哲学界更多人批评德里达,认为他不是严格的哲学家。符号学作为学科,与专业语言学家往往冲突;新批评讨论反讽,与哲学家很不相同。批评理论的大师,往往在“本行”受同行诟病。

不过我们可以看出,“星座效应”实际上是“银河效应”,也就是说,喷薄而出的是一批而不是一个星座,这四个“星座”同时产生,互相之间没有影响关系,但是共同的路线是“元批评”(metacriticism),是穿过现象寻找底蕴:马克思主义找到意识形态,弗洛伊德找到力比多,胡塞尔找到意向性,而新批评等人找到形式构造。寻找底蕴运动的结果,是使二十世纪变成了理论世纪:人们突然发现经验现象固然有趣,范型的变化可以使现象更加丰富,就像不同提喻会使对象世界变幻无穷。文论各派争夺真理的解释权,可以势同水火,但是争论的过程却让它们在世纪末融合汇通。

同类推荐
  • 闻一多(大全集)

    闻一多(大全集)

    《闻一多大全集》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斟酌再三,将闻一多最脍炙人口的诗歌、演讲、文艺评论、学术研究、散文、杂论、书信等作品遴选出来,集结成书。鉴于闻一多在诗歌方面成就最大,《闻一多大全集》的遴选也比较侧重于其诗歌作品。如诗集《死水》《红烛》《真我集》等,无一不体现了闻一多的“三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主张。
  • 我的N种生活

    我的N种生活

    我崇拜痛苦和不公,生活深处的隐痛,它们唤起了我以及我的语言,让我的休闲有痛的感觉。我的隐痛是无限的,语言对于我来说是阶梯,经过攀登,我希望尽头是一扇门,打开它我就可以看到那些痛楚和不公了。这种感觉比做爱、喝酒、游荡、读书更重要,它来自语言,语言深处居住着的理解自己、安慰自己、灭掉自己的冲动和愿望。
  • 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为了弱者的尊严

    为了弱者的尊严

    文主人公梁雨润到任山西省信访局副局长,主抓群众接访工作,经他之手处理的民事案件和化解的难题数以千计,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中央、省里挂名的“老大难”问题。由于文章的篇幅限制,笔者不能一一记述。但在采访日子里,所到之处,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梁雨润同志在百姓中的威望之高,令我常常敬佩与感动不已。
  • 玩·山海:69个你所不知道的《山海经》之谜

    玩·山海:69个你所不知道的《山海经》之谜

    本书打破了人们对《山海经》的畏难心理,以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在轻松而不失严谨的氛围中,带领人们重新认读山海。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山海经》及其时代。人们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可以获得到更为深刻的启迪。作者的观点奇瑰大胆,“异想天开”。但极具说服力,让人叹服。全书的69个谜底将引领人们神游上古,梦回华夏民族的幼年时代。
热门推荐
  • 梦系前生缘

    梦系前生缘

    宰相府三小姐叶冰凝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是在她20岁生辰时,她做了一个奇怪的梦,自此以后,这个梦夜夜出现,而这个梦牵系着自己前世的怨与缘,她决定要弄清楚,从此她便踏上了自己的寻梦之旅。
  • 战神记

    战神记

    乾坤无极,通天指,天禅玉清诀,御龙神功,天机书,如来神掌,万剑归宗......无数神奇玄幻的仙法神诀横贯七届;宿敌的追杀,妖魔的残暴,红颜的痴恋,兄弟的情义,天道的正义......弥漫天地!看秦驭天如何集众神功于一身,荡平七届,匡扶大义,一统天地!
  • 逆天神姬

    逆天神姬

    她是现代顶超级大家族的少女掌门人,在家族的内乱中,与敌人同归于尽,精魂不死,穿越到异世大陆武学世族一个庶女的身上。嫡姐凶残,用皮鞭将她打到毁容;庶姐奸险,偷窃珍宝嫁祸到她身上;嫡母自私,庶母恶毒,渣爹无耻,种种无聊迫害加注在她的身上!她真的任人搓扁捏圆吗?否!毒花最美最诱惑!她是异世空穿越的毒魂!她是一剂最浓烈的毒药,注入了这个名门世族,进而席卷宫廷,神殿,整个大陆,甚至神魔三界!请看一枚毒花,如何在异世空大陆,盛开到极致妖娆倾尽天下!
  • 时代医生

    时代医生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基金之神:乔治·索罗斯基金投资忠告

    基金之神:乔治·索罗斯基金投资忠告

    乔治·索罗斯拥有着资本领域里最多的头衔,有人说他是“金融奇才”、“金钱魔术师”、“资本的舵手”、“最伟大的慈善家”、“全球最佳基金经理”,无数投资者对他崇拜,着迷,唯马首是瞻;也有人说他是“金融大鳄”、“金融杀手”等。 索罗斯从一个侥幸躲过纳粹屠刀的匈牙利犹太儿童,到带着5000美元和离奇梦想闯荡华尔街的热血青年;从安侯公司的一个不合群的普通雇员,到创立量子基金、老虎基金, “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经理人”;从步步为营的投资试验到一掷亿金的资本豪赌;从小心翼翼地研究一个公司,到周旋于最上层的政治家之间并雄心勃勃地挑战一个国家甚至国家集团,索罗斯经历无数的磨难和挫折——最终成为一个让世人瞠目结舌。
  • 深宫冷女

    深宫冷女

    我有些焦急,难过的喊道:“可是,凌哥哥,我已经死了,再也回不去了。你,你怎么会在这里?你是不是也死了?还有,我为什么会被关起来?关着我的人又是谁?他为什么恨我?我都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啊……凌哥哥……”“乖,殇儿乖……你没有死,我也没有死,很快,很快凌哥哥就会找到你,带你回家,不会让任何人伤了你,不会……”温暖的身影像是要消失了,渐渐变淡,我顿时慌了,想要上前阻止,却如何都动弹不……
  • 西夏死书(全集)

    西夏死书(全集)

    死书里的活人坟究竟在哪里?“遗失的1964”到底隐藏了什么?西夏皇后的头骨与尸身的年龄为何相差十几年?中蒙边界无人区里,克格勃和中情局特工何以双双败给了一千年前的死人元昊?在经历了沙漠和荒原冒险后,唐风终于找到了瀚海宓城的正确位置。在城中,唐风发现了一些汉文和西夏文字的对照石碑,终于将西夏文这种已经“死去”的文字完全破解。通过破解了的西夏死书,找到了西夏最后的宝藏——活人坟。而一切的谜团,都将终结于死亡大结局!
  • 重生之流年织锦

    重生之流年织锦

    继母为难她,庶妹算计她?且看她戴着神秘手镯,如何治继母,踩庶妹,穿成高门嫡女,她的婚事她做主!咦,这个美男似乎哪里很眼熟?“娘子,你不记得当年河边树下那个救你的美男子了么?”
  • 妃起一脚:王爷靠边站

    妃起一脚:王爷靠边站

    夏日炎炎,炽热的太阳烘烤着大地,热浪一层高过一层,也带来了新的夏日潮流。在温度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美眉们夏装的showtime来临了。“夕夕,这件衣服好看吧?”姜艺拿着新买的衣服在身上左右比划着。“恩恩,还行还行。”林夕夕瞟了一眼后说道,今年最流行的款式当然漂亮。“喂,拜托,你看都没看,就说还行。”姜艺无奈的说道,评价的一点都不认真,估计连颜色都没看清楚。……
  • 小凰不是仙

    小凰不是仙

    开天辟地古往今来哪只凤凰比她更倒霉?开场便是凤落天海被鸡欺,幸而遇见雅量高致俯瞰众生的凤王朝华君,进入神界过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好日子,之后无意中救下落难的仙界太子关河月微,更因祸得福吃了风神内丹,化为人形,以为否极泰来,与凤王情愫渐生,谁料变数突生。杀神转世的虚天魔帝,上古神威,睥睨六界,无人能制,天界流传着一个重新封印他的预言……在亲眼目睹朝华君与旧情人重逢时,小凰田真赌气外出,正巧遇上睥睨六界无人能制的魔帝,是该“弃明投暗”,还是“忠贞不屈”?三界的命运,竞因她这只小凰而颠覆,冥冥之中,似有一段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