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0000000008

第8章 制度文化(8)

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三月,在礼部集中举行。清廷按路程远近发给举人路费。云南、贵州举人还可以用驿马。会试考三场,朝廷临时差派总裁官和同考官主持。录取名额不定。一般为240名,也是按省分配名额,一般为20人取1人。四川在2至4名之间。中式者称“贡士”。发榜称“杏榜”。第一名称会元。会试也有副榜。中副榜者不能称贡士,也不能参加殿试,但可由吏部授予低级官职。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在保和殿举行。时间初在四五月,乾隆以后定在四月二十一日。陪同皇帝考试的官员有十多名,称“读卷官”。时间为一整天,甚至可以延至次日。

(三)入仕的敲门砖

清代入仕的敲门砖为八股文与试帖诗。众所周知,清初科举沿袭了明代的制度,以八股文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乾隆年间又增试帖诗。八股文和试帖诗是否合格,成为乡试、会试能否被录取的关键。此外,童试、岁试、科试、复试以至殿试,都要用八股文和试帖诗。

1.八股文

八股文正式形成是在明成化年间。其为明清两代科举考试中的特殊文体,又称“八比文”、“时文”、“时艺”。由于题目出自《四书》、《五经》,也叫“四书文”、“五经文”。对于“八股文”有两种解释:其一,全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题比)、起股(虚比)、中股(中比)、后股(后比)、束股(束比,也叫大结)等八个部分组成而得名;其二,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各由两股组成,共为八股。无论哪种解释,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八股文形式呆板,内容僵死,必须从《四书》、《五经》中命题,每部分写多少字是有限制的,不能按照自己的观点撰写,要“代圣贤立言”,连语气都得模仿古人为之。

由于题目只限于《四书》、《五经》中的内容,所以考了几百年之后,其中的章、节、句无不反复考尽。于是考官挖空心思,将完整的句子截头去尾,将几句互不相关的话捏在一起来作题目。如《中庸》中有“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的话,有一年即以“大草”命题。考生在论述过程中,一些禁忌更是难以突破。比如《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如果考官以“杀鸡为黍而食之”为题,那么考生论述绝不能涉及“止子路宿”和“见其二子焉”。据传,一老童生在做这一文章时,写了这样二股:“其或公鸡欤?其或母鸡欤?抑或不公不母之鸡欤?其或白鸡欤?其或黑鸡欤?抑或不白不黑之麻鸡欤?”考官见到这既不犯上,又不犯下的文章,竟将其录取为秀才。

因而,学者们认为,八股文僵化固定的内容,死板的形式,严重束缚和限制了考生的思想,摧残人才,限制了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发展。以这种文体选拔人才,只会使知识分子的头脑更加僵化,既不能联系社会实际,又不能阐发自己的思想,知识分子穷其毕生精力,到头来只能是更加迂腐。与曹雪芹同时代的学者徐灵胎作《道情》,对八股文及科举作了痛快淋漓的批判:“读书人,最不济。彼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破题,两句承题。摇头摆尾,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案头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嘘唏。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教他,骗得高官,也算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里的描写虽有些过头,但确实反映了八股文的危害,阻碍社会进步,使明清封建社会变得更加腐朽僵化、停滞不前。

清朝统治者也知道以八股文取士的弊瑞。康熙二年至六年(1663-1667)曾一度加以停罢,乾隆时也有大臣提议要将它废除,但最后还是保存了下来。这是由于八股文有利于统治者施行文化专制和传播理学名教,箝制知识分子的思想,以维护封建统治。李鸿就说:“明清两代控制知识分子的方法虽多,但最基本的手段则是八股科举。八股本是窒息一切生动活泼的僵硬模式,而知识分子对八股的顶礼膜拜,最后又必然归结为对封建君主专制的顶礼膜拜。”便于控制人们的思想,使考生只埋头死读“圣贤书”,以强化封建统治。陈茂同先生还认为“从形式而言,八股文也有其特殊的功能”:“第一,防止作弊”;“第二,试卷的格式固定,考官易于评审”;“第三,一定程度上能考验举子的文字基本功”。

八股文到底有无学术价值?有少数学者以为不能完全否定八股文的文学价值。周作人说:“八股是中国文学史上承先启后的一个大关键。……八股不但是集合古今骈散的菁华,凡是从汉字的特别性质演出的一切奥妙的游艺也都包括在内。所以我们说它是中国文学的结晶。”朱光潜说:“我颇觉得八股文也有它的趣味。它的布置很匀称完整,首尾条理线索很分明,在狭窄范围与固定形式之中,翻来覆去,往往见出作者的匠心。”

明、清两代,八股文是知识分子的必修课,称为“举业”。八股文章真是汗牛充栋,多不胜计。但是,在人们心目中,它不过是“得第则舍之矣”的“敲门砖”。随着科举制度的消亡,八股文也就无人问津了。

2.试帖诗

试律始于唐代,乾隆年间用以考试,仍称唐律,而一般人则称之为试帖诗。试帖诗的特点是按题做诗。唐代诗题不一定有出处,考官可以以己意出题。考生有不清楚的地方,允许提问,称为上请。宋初也是如此。但仁宗景祐年间(1034-1038)才有了必须在经史中出题,禁止考生上请的规定。后来又将命题的范围扩大到古人的诗句。清代命题必有出处,或用经、史、子、集,或用前人诗句。考生作诗的时候,必须了解诗题的出处,写出的诗篇才不致违背题意题情。乾隆某科会试,以颜延之诗“天临海境”句为题,原诗的意思是“人君在上,如天之临,如海之镜”。许多人却误认为月光,只有十六个人知道题目的出处,全部被录取。

唐代试律一般为六韵,四韵、八韵的都很少。清代乡试、会试用五言八韵,童试用五言六韵,岁考、科考、复试均用五言八韵。限用之韵称为官韵。官韵只限一韵,在题旁注明“得某字”。其结构与作法,大致与八股文相同。首联名破题,次联名承题,三联如起股,四、五联如中股,六、七联如后股,结联如束股。首联和次联必须将题目字眼全部点出,如果题字太多,不能全部点出,则将紧要字眼点明,务使题义了然。三联领起,四、五、六、七联或实作正面,或阐发题意,或用开合,或从题外推开,或在本题映切。结联或勒住本题,或放开一步,本题未点之字也可在此联补点。全章之法,由浅入深,由虚及实,有纵有横,有宾有主,相题立局,不可凌乱。毛奇龄认为,八股文源于唐代试律。梁章钜则说:“今之作八韵试律者,必以八股之法行之。”二人都讲得很有道理。作为一首律诗,试贴诗也像其他律诗一样,讲求对仗、用典,不得失粘、出韵等等。在这些方面,它和八股文又有所不同。

试帖诗多应制之作,必须计策典雅,切忌纤佻浮艳。条例之严,避忌之多,是其他诗歌所没有的。这样的诗篇,也和八股文一样,不论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都毫不足取,它只不过是当时的知识分子进入仕途的一块敲门砖罢了。

八科举制的废除

自科举制实行以来,就有人反对这种取士办法。至清末,反对的声浪越来越高。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颁布诏令,正式废除科举。实行1300余年的科举考试就此终结。科举制的废除与其本身及其在运行过程中突显出来的弊端有着密切联系。

第一,科举制度本身存在许多严重的弊窦。八股文僵化的内容,死板的形式,极大地束缚了举子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其次,在科举制度下,学用脱节,科举要么以诗赋取士,要么以经义取士,考生穷尽一生研治诗赋或经义,而诗赋、经义却无益于政事。再次,科举缺乏严谨的录取标准。以诗赋、经义取士,而其优劣高下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以把握。最后,科举只问才能,不问德行。科举只能考察一个人才能而不能涉及其品行。

第二,官僚政治腐朽,造成科举制度在运行上败像丛生。虽然科举制不断完善,而科场舞弊代代有之,极大地挫伤了士子的积极性。科举在实施的过程中,帝王也多按喜好取人,难言其公平。如明成祖曾初拟状元为孙日恭,后发现邢宽的名字好而易其位。又如明孝宗以“朱希周”之姓名好而定为状元。也有以姓名不好而不得状元者,如顺治以初拟状元王揆与戏剧中王魁姓名同音而另点。又如明世宗初拟状元吴情为状元,以其姓名降为第三。又曾以殿试中,风吹帆布交结如“雷”字,遂于考生中寻找有“雷”字者,春鸣雷便由此而得状元。建文帝和英宗以貌取人,先后以初拟状元王艮、张和貌丑降为第二名和第二甲。慈禧因厌恶康有为、孙中山,而不让广东人做状元,又因讨厌珍妃而不让姓名有珍字者为状元。至明清,以文化专制为特征的文字狱愈演愈烈,文士动辄得咎,致使不少有真才实学的文士拒绝参加科考。

现在,不少学者认为,科举制度虽有其历史局限性,但与以往包括察举制度在内的封建社会所有选举制度相比,却有其进步性和合理性。

第一,科举制造成了社会的流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封建政治,为官僚机构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注入了充满朝气的新生力量,使官吏队伍的新陈代谢、吐故纳新成为可能,改善了官僚队伍的群体素质,保证了整个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同时也有效地堵塞了高级官僚贵族化的道路。

科举制度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打破了豪门世族垄断选官的局面,有效地调和了社会矛盾,化解了社会紧张度,整合了社会结构,促进了阶层之间的社会流动和经济利益的再分配,扩大了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使封建王朝有了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社会学家潘光旦、费孝通曾研究过科举与社会流动的问题。他们通过对清代915名贡生、举人、进士的朱墨卷(因为卷首载有应试者的履历)调查统计,发现在这些人中,父辈无功名的占33.44%,而连续五代都无功名的布衣子弟也有122人,从而说明“科举制度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和一定程度的竞争性,造成封建社会的人才流动”。一些平民通过科举考试可以上升为统治者,另一些官宦子弟却因科举失利而沦为平民。

第二,科举制度具有开放性、公平性,士人可以自由投考,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便于广泛搜罗人才。这是科举不同于以往考试制度的重要特点,也是科举制度的核心要素。一方面,不必经过官员举荐或者认准就可以报考,使贫寒之士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权贵势力的束缚,能够自由地参与竞争。任何读书人,不管出身贵贱贫富,都可以通过参加科举考试来猎取功名,成为天子门生,士林华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一飞冲天而为帝王师,出将入相,帷幄运筹,体现了社会公平和全民性,打碎了陈腐的门阀等级观念。另一方面,科举制“虽说也有不少弊病,但它使应考之人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这对于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广泛搜罗人才,有着无可辩驳的优点。以考试取士,权在国家,考取者无私恩,黜落者无怨恨,亦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政治的清明”。

第三,科举制造成了一种劝学右文的风气。开科取士造就了大批以举业为生的读书人,具有文化普及功能。全社会在科举激励下以读书为至上、积极向学,认为读书做官是天经地义的事。“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平民百姓意识到读书是改变个人乃至家族命运的唯一途径,“遗子黄金宝,何如教一经”。多数进士通过寒窗苦读而得高官厚禄。他们的嘉言懿行、华章遗迹流传至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刻苦自励,推动着重文右学风气的形成。一位九岁学童写了《神童诗》,传遍九州四海,并被选为蒙童辅助读本。其原文如下:“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自少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阅读书目:

1.王道成:《科举史话》,中华书局,2004年。

2.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

3.左言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

思考题:

1.简述皇权的特征。

2.论述君权运行的方式。

3.论述宰辅制发展的规律及其特点。

4.论述相权与皇权的关系。

5.谈谈你对八股文的看法。

6.请简要评述科举制度。第二章儒家文化

同类推荐
  • 美国精神

    美国精神

    本书展示了这么一幅复杂但明晰的“美国精神”图景:美利坚民族既牢固地确立了政教分离原则,但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又依赖甚或迷恋宗教精神;它承认和甚而维护国内的价值多元和种族多元,但同时保持不免偏狭的“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WASP)主流;它宣称拒绝单一的真理,但时时表现出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绝对主义和普遍主义思维方式;它的民族文化基因中有着对人性的深深怀疑和“性恶”信仰,但它又自信非凡,而且有时幻想有加,以致幼稚;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1)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中国未解之谜(下)

    中国未解之谜(下)

    本书精心遴选了众多中国最经典的未解之谜,内容涉及自然地理、科技发明、考古发现、思想文学、历史人物、书画建筑、民风民俗等诸多领域。用通俗流畅的语言、科学的视角,探索世人瞩目的、尚未破解的神秘现象与谜题。结合诸多文献资料、考古发现与最新的研究成果,生动剖析种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谜题后隐藏的事实。
  •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本书对“月球真相”及“外星生命踪迹”提出的大胆科学猜想,将向您揭开隐藏在神话、甲骨文、远古遗址中的外星人踪迹,并道出美国宇航局“突然终止”登月计划背后的真实原因。
  •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喜欢把中国和印度做比较?印度和中国同样是古老的国家,到底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他们穿着纱丽、练着瑜伽、谈论着玄之又玄的精神生活,却又讲着英语、玩着鼠标……作者跋涉两万公里,走遍了印度70个城市,上百个景点,同时结合大量史实,穿越于历史与现实间,用一步步的脚印去丈量印度这片土地。从不同的宗教根源入手,以政治、经济、历史等多个视角去拷问印度的文化,描绘出一个多姿多彩的印度浮世绘。《印度:漂浮的次大陆》一书为作者“文化旅行”系列作品第一部,后续作品《一半印度、一半中国》、《骑车去元朝》等即将出版。
热门推荐
  • 中国人的德性

    中国人的德性

    切斯特·何尔康比在中国居住多年,几乎与中国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过接触,甚至与一些人建立了亲密友好的关系。他声称自己在书中所展示的是接触和了解中国社会时所得到的“几点心得和体会”。
  • 柏拉图的时空隧道

    柏拉图的时空隧道

    本书由刘景南所著,讲述了一个奇异的故事,就像一次梦幻的旅途。刘景南用犀利而冷峻的文笔,在本书中叙述了这一个时空之外的故事,里面充满哲理,点点滴滴都浸含了作者深深的思考,并将其融入这个恢弘的时光隧道之中。
  • 恶少杠上拽丫头

    恶少杠上拽丫头

    是四少之首的邪气天少爷又怎样?可恶的恶少,居然让她剪掉长发,还要逼她当他的助理!好吧,既然要挑战她,那就PK吧!她是绝对不会输的,恶少,接招吧……可是,事情似乎已经不在预料之中,这个恶少怎么能就走进自己的心里了?最终的胜者又会是谁呢?
  • 盛世妖后媚君侧

    盛世妖后媚君侧

    她是后街的女痞,为了给好友讨公道被人算计离奇穿越到古代成了西夏国的七郡主。他是堂堂紫金国的储君,挂帅出征战场的途中偶遇上了她,只此相遇便成永远。“少打我的主意,否则别怪我不客气。”看着眼前身披战袍的男子,她倔强的出言恐吓。他邪魅地笑着将脸靠的更近,戏虐地凑上她的耳边吹着气说:“我倒是很想看看怎么个不客气。”王国霸主,权倾天下,谁主浮尘?粉黛美人,母仪天下,谁惑君心?
  • 审计理论与实务

    审计理论与实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加强审计监督,完善审计监督体系,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也为审计监督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审计监督在规范经济行为、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经济秩序、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旳健康发展、促进企事业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百慕大的海底基地

    百慕大的海底基地

    失窃的天神钥匙,可怖的地下迷宫,苏醒的远古战神竟然是机器人……还等什么,翻开“奇迹之旅”你就能得到一次前往神秘遗址的机会!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旅途!数轮挑战智力的头脑风暴。
  • 狂阎少主的万有引力

    狂阎少主的万有引力

    【此文现属于5折VIP】血腥世界的恐怖,黑暗笼罩的人生,背叛的痛苦,是他的人生。高高在上,不可触摸,是他的世界,而不是她。她是平凡的小女子,渴望得到的只是一份心的平静。无意之间的相遇,交缠的世界。被神背弃的两个人,到底是他的骄傲和阴冷恋上了她的温柔和平凡还是她的平凡和温柔得到了信赖。喋血的温柔,到底心是谁的归属?*他对她说,“女人就像钱一样的肮脏,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不择手段。”她对他说,“男人就像地狱的恶魔,从来只为自己着想,不顾别人的想法。”他对她说,“你不要爱上我,因为爱上我的女人都会死的很惨。”她对他说,“我的世界没有爱,只有死亡。”******************同类文文推荐:叶子的味道:《诱惑小阿姨》:转身:《变身灰姑娘》:静海深蓝:《诱惑总裁之叛情》:芸莎:《掠情酷总裁》:焰夜:《捡个杀手当情人》:
  • 撞到恶魔学长

    撞到恶魔学长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带着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拉捻,我就跑,轰的一声学校不见了…….正式加入渊海私立学园第一天,我呢,.喜玫玫穿着超级美美的裙子去,哼着歌儿走在宽敞的校园小道,哦不,是大道上。哦,MYGOD,站在大道边一脸坏笑的帅哥是怎样?虾米?唱歌唱到需要以扫地来偿还债务?这位仁兄有没有搞错,我不过唱个歌而已,什么时候就欠了债了。二年级A班的这位学长是很拽厚,居然敢扣罪名在我头上——什么污染学校环境,对校长不敬,所以,要清扫学生会办公的地点一个月作为补偿?切,谁理你,叫我扫地,我就去嗑瓜子,气死你,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