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0000000030

第30章 中外文化交流(1)

中国古代文化光辉灿烂,是世界文化中的奇葩,对世界文化的成熟与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大量外来文化进入华夏大地,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在古代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中国文化起着十分显著的主导作用。

(第一节) 中国文化与世界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是古代社会的文明中心。它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

一 古代中国科技文化的成就与传播

不少人认为,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主要反映在思想精神领域,而在科学技术方面则显得苍白无力。其实不然,中华民族的先辈们,不仅在神州大地上创造出了璀璨的精神文化,而且还培育出了超越于那个时代、领先于世界的科学技术文化,为人类物质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一)天文学

在古代社会,中国是世界上观测天文现象最精确的国家,也是保存天象记录最丰富的国家。现在世界上公认的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是在公元前28年5月10日。据《汉书·五行志》记载:“河平元年,……三月己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欧洲记录太阳黑子最早的一次是公元807年,比世界公认的中国记录晚800多年。据统计,从西汉直至明代的1600余年间,中国古代典籍中关于太阳黑子的记载多达百余次,而且完全凭肉眼观测所得。

据《竹书纪年》记载,周昭王十九年(前1034),“有星孛于紫微”。这是对彗星的最早记录。《左氏春秋》记载,鲁文公十四年(前613)七月,“有星孛于北斗”。这颗“孛于北斗”之星就是哈雷彗星。这是世界公认的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欧洲最早记录彗星是在公元前11年,最早记录哈雷彗星是在公元66年,分别比中国晚了1000多年和670多年。哈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平均周期为76年,而从春秋至清代的2000余年间,中国古书中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共有31次,几乎没有漏载过。

世界有关陨石的最早记载也是出于古代中国人之手。《竹书纪年》载:“夏帝癸十五年(前1599),夜中陨石如雨。”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陨星落地后坠入地底很深处,“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不但如此,他还认识到陨星的主要成份是铁。直到1803年以后,欧洲人才认识到陨石是流星体坠到地面的残余物。

中国人还最早记载了日蚀(或日食)。《尚书·胤征》记载公元前2137年,掌管天文的羲和荒酒失职,没有预测出当年发生的日食,受到夏王的征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已发现的殷商甲骨文中有5次日食记录。《春秋》一书中有37次,其中最早的一次是公元前720年2月22日的日全食,比希腊塞利斯记录的日食早135年。伏尔泰曾高度评价中国人说:“全世界各民族中,唯有他们的史籍持续不断地记录下日蚀和月球的交会。我们的天文科学家在验证他们的计算后,惊奇的发现,几乎所有的记录都真实可信。”此外,战国时魏人石申绘制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张星象图,西汉初年的《淮南子》一书还探讨了日蚀形成的原因,唐代僧一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子午线长度的测定等等。

正是由于天文学上的巨大成就,才使中国在古代就有了先进的历法,并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发明了最早的指南针——司南,由此将天文知识成功地运用于航海。

与其它文化成就一样,中国天文学成就外传的基本渠道是:向东传播到朝鲜和日本,向南传播到越南和印度等国,并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波斯、阿拉伯,然后扩散到欧洲。

(二)数学

古代中国在数学方面对世界文化的贡献,首推十进位值制。史载:“黄帝为法,数有十等。”《尚书》中每见“亿兆”、“兆民”(十万为亿,十亿为兆)之文,商代甲骨文中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等13个数字记数,足见中国远在四五千年以前就已使用了十进位值制。这种记数法与现行的阿拉伯数字,除符号不同外,别无二致。而欧洲使用笨拙的罗马累计法,一直延续到12世纪。古巴比伦人和中美洲的玛雅人虽然采用位值制,但巴比伦是六十进位,玛雅人是二十进位。印度到公元6世纪末才开始使用十进位值制,而且很可能是受到中国的影响。所以李约瑟指出:“西方后来所习见的‘印度数字’的背后,位值制早已在中国存在两千年了。”“如果没有这种十进位制,就几乎不可能出现我们现在这个统一化的世界。”

成书于公元前后的《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是目前所知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数学著作。这两部著作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数学领域里的最高成就。《周髀算经》中有关于勾股定理的详细记载、图解及论证,我们称为商高律则,而欧洲人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传说该定理为殷人商高所发现,至少不比希腊人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晚。《九章算术》将246个实际问题分列于九个数学分章之下,加以解答,类似今天的《数学题解》之类的书籍。该书在人类数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正负数的发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堪称数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富盛名的数学家要数刘徽、祖冲之。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第一次提出了极限思想,并创造使用割圆术,由圆内接正192边形计算出圆周率为3.1416,指出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其周长就愈逼近圆周长。祖冲之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确定圆周率的值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直到1000多年以后,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和法国数学家维也特才打破了祖氏纪录。

中国古代数学在宋元时期达到繁荣的顶点,涌现出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数学家。秦九韶、李治、杨辉和朱世杰成就最为突出,被誉为“宋元数学四大家”,在国际数学界也有很大影响。其中,秦九韶在其闻名于世的巨著《数学九章》中创造的“大衍求一术”,不仅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近代数学和现代电子计算设计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被称为“中国剩余定理”。他所论的“正负开方术”被称为“秦九韶程序”。美国科学史家萨顿称秦九韶是“他那个民族,他那个时代,并已确实是所有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中国数学最早外传到朝鲜和日本。早在6世纪时,个别佛教僧侣就把中国算术原文从朝鲜带到日本。在朝鲜三国时代(57-668),有关田地、农作、租税等计算法,据信都是来自《九章算术》。日本古代学校所用数学教科书为《孙子》、《九章》、《周髀》等。中国数学对印度等国也有影响。有学者认为印度的几何学“来自希腊和中国”。例如印度数学家巴斯卡拉对勾股定理的证明,和中国数学家赵君卿的证法完全一致。苏联学者曾经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数学和希腊、罗马、印度、中亚细亚和中世(欧洲)的关系还很少研究。但是这种关系是存在着的:不少国家的数学手稿上,算题的数据恰恰与中国的原著相同。”

(三)医药学

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关于腹内寄生虫(称为蛊)、蛀齿(称为龋,即牙虫病)等疾病的记载,并有了根据病症表面所在部位,对病症进行分类的观念。在战国后期(约公元前三世纪前后)成书的《黄帝内经》,是当时的“医生”根据各自的诊治经验,集体编撰而成的重要医学典籍。该书共记述了44类311种病候。汉代的《神龙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书中收录了各类药物364种,对每种药物的主治疾病、性味、产地和采集都有详细记述。公元659年,由唐朝政府组织苏敬等人修成并颁行的《新修本草》,载药9类844种,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它比西方最早的药典——1494年成书的意大利《佛罗伦萨药典》早835年。东汉时期,被人们誉为“医圣”的张仲景编撰了《伤寒杂病论》。该书讲究理、法、方、药相契合。理就是辨病理论,法即治疗方法,方即配方、药方,药就是实施治疗。它为中医临床辨症施治奠定了基础。隋唐时期巢元方编撰的《诸病起源论》和“药王”孙思邈编撰的《千金药方》都是当时中国乃至世界医学界的重要医学著作,至今仍有着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是明代李时珍于1578年完成的不朽巨著《本草纲目》。全书52卷190万字,共收录药物1892种、插图1162幅、医方11096首,全面系统地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中国的药物学成就,涉及动植物、矿物、化学、地质、农学、天文、地理等许多科学领域,不仅对中国医药学和自然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海外也产生了巨大影响。1647年,《本草纲目》第一次被译成拉丁文,后来又被译成英、日、德、俄等多种文字流传于世界,其中英译本就有10余种,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达尔文高度评价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另外,中医诊疗方法之精髓的针灸疗法早在新石器时代即已广泛使用。在唐代,中国的医药学对日本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当时传入日本的医药学著作达1309卷。日本政府还规定,医学专业学生必须研读中国医学典籍《素问》、《黄帝针经》、《明堂脉诀》等。宋朝曾两次向朝鲜赠送医书《太平圣惠方》,并派遣医官带去药物百种。这一时期,中国的朱砂、牛黄等60多种药物也大量运往欧洲。元代,中国针灸医生曾奉命赴越南治病。中国针灸疗法和姜茶、大黄等多种药材还传往阿拉伯国家。由于中国医药学的世界性影响,波斯医生专门著书介绍中国医药学。

(四)重大技术发明

古代的中国出现了以“四大发明”为主体的重大技术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1.造纸术

早在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技术之前数百年,中国已经发明了造纸术。中国纸的制造最初由蚕丝衍化而来。《说文》就称:“纸,丝也。从系氏声。”可见,早期的纸用丝絮黏成。1957年,西安灞桥出土了西汉初期的麻纸,成为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在此前后,新疆罗布淖尔、陕西扶风、甘肃居延、敦煌马圈湾、天水放马滩等地也都有西汉麻纸的发现。这些考古发现确凿表明,中国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发明了造纸术。

公元105年,蔡伦把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为原料制成的纸献给汉和帝,这就是后来所谓的“蔡侯纸”。“蔡侯纸”的出现,是人类用纸张取代竹、帛的关键性转折。隋唐五代时期,造纸用料进一步发展,除麻纸、植皮纸、桑皮纸、藤纸外,还出现了檀皮纸、瑞香皮纸、稻麦杆纸和新式的竹纸。

中国的造纸技术先传到了朝鲜和越南。从6世纪开始,造纸术逐渐传往朝鲜、日本,以后又经阿拉伯、埃及,传到欧洲的西班牙、希腊、意大利等地。据《日本书纪》记载,610年高句丽僧人昙徵将造纸术带入日本,8世纪中叶又从中亚传到阿拉伯。公元750年,大唐帝国与波斯帝国(中国史称大食)在怛罗斯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发生战争。此次战争,大唐军队战败,大批中国兵士被俘。更有影响的是,它引起了古代世界科学技术的一次重要交流。由于被俘士兵中有不少造纸、纺织等行业的工匠,致使中国的造纸和纺织技术传入了中亚、西亚各国。阿拉伯人在撒马尔汗等地建立起了第一批造纸工场。8世纪初,巴格达建立了造纸厂,据说还招有中国造纸工人。此后,在大马士革也出现了发达的造纸业,纸品远销欧洲各地,造纸术随之传入欧洲。从公元751年起,阿拉伯人垄断欧洲纸市场达400多年。欧洲的第一次造纸记录是在公元1150年。这一年阿拉伯人征服西班牙,在那里开设造纸场。直到1212年以后,造纸工场才在欧洲迅速发展起来。造纸术的传入,结束了欧洲落后的羊皮纸时代,加快了人类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进程。1690年,中国的造纸术传到美洲。

纸的发明与传播,对人类文明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在欧洲,它大大缩短了欧洲近代化的过程和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讲,西方史学家威尔森斯认为:“没有从中国传入的纸,也不会有文艺复兴。”“纸对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会过分。”

2.印刷术

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又一巨大贡献。两晋时期,人们借鉴古代印玺和石刻的经验发明了墨拓技术。隋代,在墨拓的基础上发明了真正的印刷术——雕版印刷。8世纪前后,雕板印刷已在中国普遍采用。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印刷的《金刚经》,雕刻精美,图文浑朴凝重,墨色浓厚匀称,清晰显明,表明当时的雕印技术已经达到高度纯熟的程度。这件珍品一直保存至今,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日期记载的印刷品。欧洲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1423年德国南部的《圣克利斯托菲尔》画像,比我国晚了近600年。到宋代,毕升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从此印刷事业飞速发展。至19世纪末,中国印刷的书籍超过了世界其它地区印书的总和。我国雕板印刷术在8世纪至10世纪之间传到朝鲜。公元13世纪,伊朗已经掌握了中国的雕板印刷术,并用此来印刷纸币。在14世纪前后,欧洲出现雕板印刷品,其原料和制作方法与中国类似。

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平民毕昇在雕版印刷业已普及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种活字印刷方法已具备现代印刷的基本过程——铸字、排版、印刷,比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制造的铅活字印刷工艺要早400年。继泥制活字后,中国人又相继发明了磁活字、木活字、锡活字、铜活字等印刷方法。印刷术的发明和传布,大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1585年,西班牙人胡安冈萨雷斯德门多萨在所著《中华大帝国史》中提出,古腾堡受到中国印刷技术影响。中国的印刷术,通过两条途径传入德国,一条途径是经俄罗斯传入德国,一条途径是通过阿拉伯商人携带书籍传入德国,古腾堡以这些中国书籍,作为他的印刷的蓝本。公元1456年,德国约翰内斯古滕堡以铅活字印制成《圣经》,是欧洲人用活字印刷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比毕昇晚了400多年。与纸一样,印刷术的传入在欧洲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它对于希腊古典文化的传播,对于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3.火药

同类推荐
  •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半夜三更”是何时,消防车为什么涂红色,“五粮液”、“女儿红”、“全聚德”这些老字号有什么典故……本书将文化常识化整为零,并回归于日常生活,让你轻松学到知识,领悟文化的真谛。
  • 华夏与民族(和谐教育丛书)

    华夏与民族(和谐教育丛书)

    天柱峰宝鸡天台山有一座巍然耸入云霄、气势雄伟壮观的奇峰,人称天柱峰。天柱峰上有座“莲花顶”。每当日落日出之时,这里霞光辉映,雾海翻腾,石莲游浮,蔚为壮观。人们称誉此峰此景为“三味生奇花”。相传中国国名“中华”即由此而来。传说炎帝神农成王之前,在天台山练出了一身好武艺。
  •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中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结构、生动的表现形式和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构思巧妙,幽默风趣。
  •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既豪爽又谨慎,既热情又小心,既善于经营世俗人生,又崇尚精神生活。他们可以披肝沥胆,无私助人,也可以小处计较,谨慎处世;他们可以争强好胜,兼济天下,也可以超然物外,独善其身。本书是第一本诠释湖北人性情的精华本,是洞悉湖北人行为特性的全面攻略。本书着重描写了湖北的地理特点、文化和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本书中,编者突出表现湖北人在经济、教育、社会、性格、人文况味、语言等领域所呈现出的性情特征。其中,尤其对“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俗语,做了细致的解释。
  •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文学通论”,凡收录三十七家文章四十四篇,杂记七十五则,目的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文章之利病可以析焉”;下册为“国故概论”,凡收录二十家文章三十六篇,杂记三则,目的亦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学术之源流于是备焉”。全书讲解深入浅出,实乃国学入门之必备。
热门推荐
  • 深夜,出现在枕旁的头颅

    深夜,出现在枕旁的头颅

    校园深夜,枕旁竟然出现血淋淋的头颅,同时莫名的歌谣便会在耳边吟唱。名为“双眼凝眸”的校园协会抖露出来的校园诅咒慢慢苏醒,究竟是无意识的碰触,还是轮回的抉择……歌谣,诅咒……那一席白衣的女子想要告诉的,究竟是什么……深夜,出现在枕旁的头颅,是要在耳边述说什么……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南磨房行走

    南磨房行走

    《南磨房行走》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避邪”的邪门》《质疑十条“土”法律》《还有多少空置地在扯皮》《说“包二奶”》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重生之寻找温暖

    重生之寻找温暖

    上一辈在枪林弹雨中渡过,这一世平平静静却感觉不到自己想要的温暖。你说,我是你要的温暖。却不知道,你却是我的全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

    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

    好奇是成长的原动力。在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发明发现都与科学家小时候好奇心强密切相关。 愿意思考、喜欢探索是孩子的一种天性。每个健康的孩子都会这么做的。对许多家长来说,孩子的问题是许多欢乐和烦恼的源头。那么,如何面对对什么都充满好奇的孩子?善意的谎言或者是支支吾吾的解释?其实都不必要。本书作者辑纳了孩子最常提出的一百多个问题,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生长发育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回答,并请专家进行了分析和点评,无疑是一本父母必备的“问题宝典”。
  • 悍戚

    悍戚

    愿以天下独步之铁骑,踏遍这万里河山。武者,战死疆场,马革裹尸,幸也!就以我大汉皇叔之名,前方便刀山火海,亦将铁蹄踏平之!我是刘闯,这是我的故事!+++++++++++++++++++++++++三国三部曲最后一部《悍戚》,2013年隆重登场,让我们重温那一段铁与血交织一起的沸腾年代。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人若有情,天荒地老

    人若有情,天荒地老

    从小被送人的颖儿好不容易走出大山,不料养父母相继去世,出身豪门的林和一起长大的天逸都爱上了这个让人疼得女孩,林的求婚让颖儿不知所措,天逸因给不了她幸福装作若无其事让颖儿伤心无奈,天逸与许昵雅结婚给颖儿带来巨大的伤痛,无奈出国。
  • 僵尸狂徒

    僵尸狂徒

    罗天不出,天尊独尊。当罗天大陆人人都为封号罗天而图谋时,当至强者都为揭开远古辛秘而消失时,小小赶尸人却意外驾临异界。君千殇:绿袍老头,想吸老子血是吧,尽管吸,吸完你就是我小弟。君千殇:许小强,你是不是皮又痒了,想造反了?君千殇:二丫,给我干他!